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初步学会口算除法的过程和方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使学生学会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口算。(尤其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教具、学具准备:69根小棒(其中6个整捆,每捆10根,9根单根小棒)。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快速说得数,最后一组说说是怎样想的。)84 355 40293 246 50062填空:80里有( )个十,400里有( )个百。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39里有( )个十和( )个一。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动画“口算除法(导入)”(农村学校可口述情境):有60个苹果,需要分给几个人吃,要求每人分得的苹果一样多。2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60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多少个?(2)60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多少个?(3)60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多少个?(4)60个苹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多少个?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请学生口述列式并板书: 603、 602、606 、604(说明:604以后再学) 设问:以上各题结果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口算除法。(出示课题)三、主动探索,解决问题。1学习例1(1)学具操作,研究算法。 用60根小棒代替60名同学(每组 6捆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边摆小棒,边研究其计算方法。(2)小组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计算60320可能有以下算法:想法一: 3 20想法二: 20360 所以 60320想法三: 20202060 所以 60320(以上题目汇报时,先后顺序不定。突出算法多样化。)算法比较: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小结:计算603时,通常这样想: 3 , 就是20。(教师用红笔标出,指名学生说几遍。)(3)学生试算 602、 606,订正得数。(4)引导学生初步小结算法。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把60看成是 6个十,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就是20。同样口算60除以2因为6个十除以2得3个十,所以60230;口算60除以6因为6个十除以6得1个十,所以60610。(5)初步练习:804 903 802 (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6)教学读法:“603”可以读作“60除以3”,也可以读作:“3除60”。 (7)想一想:6003可以怎样算?60003呢?谁能用两种方法读出算式。(学生说出口算过程。)教师小结:在计算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作几个百,把几千看作几个千,再进行口算。(8)提高练习:402,让学生先用两种读法读出算式,再说一说口算方法。5005、80002,让学生快速写出得数,并说一说哪种方法最简便。鼓励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进行口算。2教学例2学具操作,研究算法。让学生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让学生实际分一分,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演示,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先分的什么?(整捆的)每份分得几捆?(2捆)再分什么?(单根的)把单根的分成了几份?(3份)每份分得几根?(3根)分完后每份共有多少根(23根)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明计算方法:69根小棒有6捆(每捆10根)和9根,也就是69可以分成6个十和9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 3= );再分单根的,就是把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 =23)就是所求的结果。结合讲解,可以把分小棒的过程做简单注释,然后列式计算。在讲完之后,可再让两名同学把分小棒的过程叙述一遍。注意在教师引导下叙述,不必对学生的表达要求过高,只要意思正确即可。(2)小组汇报问: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计算时应怎样想?指名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进行小结。69323 想: 3 3 233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82 363 555可直接让学生写在书上。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对每道题都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数。72除以9_ 4除48_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303 402 804393 482 844独立完成,观察每组上下两题寻找联系和区别。集体订正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此作简单的讨论。问:你有更快的方法口算吗?明确:如303和393。算303只要算十位上33,然后在个位上添一个0就可以了;而393,要先算十位上的33=1,1写在商的十位上,再算个位上的93,3写在商的个位上,结果得13。四、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本节课内容,计算中注意的问题。五、看书质疑,总结全课。六、作业: 1 602 5005 60003 822 963 7772(1)82除以2得多少? (2)3除900得多少?附送: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04页“可能性”。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一个装着黄球的盒子,一个贴着红、绿贴纸的骰子,若干投影片投影仪。学具准备:六个装有红、黄、白三种颜色小球的盒子,六个骰子,若干红、绿贴纸,水彩笔若干。全班分6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1、 目标确定:“可能性”是新教材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也接触过,但作为数学中的概率知识来学习还是第一次,对他们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重组教材,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学生能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经历猜测和简单的试验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大小。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概括其结果。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情感目标: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在和伙伴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关概率知识对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设计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尤为重要,所以我把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为教学重点。通过实验领悟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总数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为本节课的难点。2、教学策略选择:根据学生的心里特征和教材实际,本节课选择了演示、观察、操作、启发、和情境性等教学策略,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重视体验等多种学习策略,力求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整堂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学习方式,推出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与“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学生学的积极主动,老师教得轻松自然。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效伙伴或合作者。学生在“猜球”、“摸球”、“涂色”、“小小裁判”、“选词填空”、“设计骰子”等充满情趣的情境中玩数学、学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教 学 流 程设计意图一、引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第一次到你们班上课,我想知道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好,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做游戏。老师带来了几种不同颜色的球,悄悄装在盒子里。每小组的同学轮流来摸球,猜猜看你摸到的会是什么颜色的球?二、展开(一)认识“可能”、“一定”、“不可能”1、 初步感知(猜球)学生们轮流摸球,前几个小朋友摸了以后,下面开始有“黄球”、“红球”、“白球”的叫声。师:谁愿意说一说你们摸球的情况?学生各抒己见师:“大家说得很好那谁能把这些情况用一句话既清楚又简单地表达出来呢?”引导学生说:在摸球的时候有可能摸到白球,有可能摸到黄球,也有可能摸到红球,摸到球的颜色不能肯定。小结:象这样当答案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可能”这个词来表达。(板书)师:如果继续摸的话,你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用黑板上这个词来说一句话。2、再次感知(摸球)师:看大家玩得那么开心,我也想玩,老师这也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的也是小球,看看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教师第一个摸出是黄球。接着走到学生中,学生参与摸球。随着每个学生摸出的都是黄球,学生喊“黄球”的声音越来越大。轮到最后一个学生摸球了,老师问:“你们能不能马上说出他摸的球的颜色?” 如果学生猜测是黄球,说说为什么?(学生猜测里面全是黄球)师:一定吗?【备选】当学生回答不一定时,打开盒子验证一下。小结:当我们知道结果只有一种情况时,可以用“一定”这个词来表示。(板书一定)如果在这个装着黄球的盒子里摸出一个白球,你认为可能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可能)(二)、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大小1、有什么办法在这个盒子里可能摸到白球呢?2、 放几个可以容易摸到?根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进行验证。小组合作,把数量比例不同的黄球、白球放到盒子里进行实验,验证结论对错。3、如果要求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白球该怎么办?4、概括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师:一般事情都有“一定 可能 不可能三种情况”,当然,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有时候可能性也会发生变化。5、揭题(板书课题“可能性”)(三)生活中的“可能性”1、小小裁判(出示书P105插图)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具有可能性,你看,这里有几件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事情,请你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对这几件事进行判断。同意说法的打,不同意的打。地球每天都在转动。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三天后下雨。世界上每天都有孩子出生。太阳从西边升起。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实物投影出示插图)学生进行判断。有争议的让学生说说为什么。2、选词填空同学们在语文课上我们都做过选词填空。今天数学课也要来做选词填空,看谁填得又对又快。人( )会老。 明天的数学测试小明( )得满分。冬天( )会下雪。 在除法中,余数( )比除数小 。 鱼离开水( )会死。 在地球上,石狮子( )在天上飞。三、巩固1、涂一涂你看,这里有三个盒子。盒子里分别装着不同形状的物体,可是他们都忘了穿衣服,要同学们根据要求给他们涂上颜色,穿上衣服。根据要求涂一定是黄色的可能是蓝色的不可能是红色的2、造句把今天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找个实例,选择“一定”、“可能”、“不可能”造一个句子。师示范:星期三过后一定是星期四。让学生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小组交流。“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震可能会发生。”“其它星球上可能有外星人。”“人一定会死的。”“三十岁的爸爸妈妈不可能变成一岁的小宝宝。”.四、拓展设计骰子师:前几天老师到温州乐园玩,参加一个玩骰子的游戏,规则是骰子上面有两种颜色,甩到红色的一面就可以得到一个奖品。你们想玩吗?1、师出示一个一面是红色,其余五面都是绿色的骰子和学生一起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得奖可能性大小和骰子颜色设计有关。2、动手设计骰子,根据学生希望中奖率的高低来设计骰子。3、学生反馈,展示自己的作品。五、总结这节课大家玩得开心吗?让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设计猜球游戏的情境引入,既直接又富有情趣,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第一次小组合作“猜球”游戏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师生互动“摸球”游戏,再次让学生在愉悦中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自然而然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三个数学用语。先进行大胆猜想,再进行实验验证。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根据结果验证猜想结论对错,领悟“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总数数量多少有密切关系,既丰富了感性经验,又有了实际依据。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通过判断和选词填空,使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现象,进一步体验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的事件,体会概率知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相互倾听、汲取经验和相互交流的能力。第一个层次巩固了新知,第二个层次“设计骰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学以致用、大显身手,而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学会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五、教学片断实录:片断一: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大小在学生了解到盒子里装的都是黄色小球后展开:师:有什么办法在这个盒子里可能摸到白球呢?生1:这个简单,只要把盒子里的黄球全部换成白球就可以了。生2:错!这样摸到的就一定是白球了,“一定”知不知道?老师的问题是“可能”摸到白球。生3:把题目要改成“一定” 摸到白球就对了。师:你们很善于倾听,也明白“一定”和“可能”的区别。那么应该怎么做才符合题意呢?生3:那就在这个盒子里放上一些白球就“可能”摸到白球了。师:放几个可以容易摸到?生1:多放一些白球容易摸到。生2:比如里面有10个球,放9个白球和一个黄球摸到白球的机会要比放2个白球8个黄球的机会大多了。生3:要想容易摸到白球,放的白球个数必须比黄球要多哦。生4: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不一定。师: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小组合作,把数量比例不同的黄球白球放到盒子里进行实验,验证上述结论对错。小组反馈:组1:我们组白球4个,黄球1个,摸到白球次数多。组2:我们和他们相反,1个白球,3个黄球,就不容易摸到白球。组3:老师,我们特地放了2个白球2个黄球,发现次数差不多诶!师:通过大家的猜想和验证,发现白球个数比黄球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可能性就小,看来,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所占总数的多少很有关系。片断二:设计骰子师:前几天老师到温州乐园玩,参加一个玩骰子的游戏,规则是骰子上面有两种颜色,甩一次,甩到到红色的一面就可以得到一个奖品。你们想玩吗?生:想玩!1、 出示一个一面是红色,其余五面都是绿色的骰子和学生一起游戏。第一次甩的结果:绿色第二次甩的结果:绿色第三次甩的结果:绿色这时有学生按捺不住开始举手,一边说着:“老师,我知道原因了。”“下面可能还会是绿色。”老师继续甩,第四次甩的结果仍然是绿色。很多学生叫了起来:“骰子有问题”“红色的肯定很少!”“这样能拿到奖品的啊?”“得奖根本就是骗人的!”“不公平啊!”师:我听到同学们的意见了,那么就来观察一下这个骰子吧!学生观察骰子后老师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1:骰子红色的只有一面,绿色的有五面,甩到绿色的可能性就大,红色可能性就小,得奖机会就少。师:得奖机会少是不是表示没有得奖的机会?生:不是,可能会得奖,但机会很小。师:那么接下去甩,可能会甩到红色的吗?生:是的,可能会甩到红色。但大部分人还是没有得奖的,都是陪衬,浪费钱!生:以后遇到这样的游戏就不去玩,得奖机会太少了。2、师:那么如果你们是这个游戏的设计者,请每个小组统一意见后根据你们希望中奖率的高低来设计一个骰子。、学生小组活动,用红、绿贴纸设计骰子。教师巡视并参与活动。、学生反馈,展示自己的作品。组1:我们觉得只有一面是红的容易让人说我们小气,一眼就看出不诚心让人得奖,所以就贴了两面红色的,这样得奖的可能性增加了,但比起来还是没得奖的可能性还是大些,不会亏本。组2:我们想游客来活动就是图个高兴,奖品档次低些,但得奖机会大,大家玩得就开心啊!所以我们设计的骰子有4面是红的,2面是绿的。组3:我们觉得还是公平点好,所以设计了3面红3面绿,得奖和不得奖的可能性大小差不多,完全凭运气,又不会亏。也不狠赚,这样最好。师: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讲的都有道理。通过设计骰子,大家不仅学会知识还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深入思考问题,是最大的进步。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和生活经验,我在教学中重组教材,选择与学生现实中已有的经验相耦合的信息材料,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我从大家感兴趣的“猜球”游戏引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致。整堂课由各种联系生活、生动有趣又层次分明的活动贯穿其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实验、合作、交流、创造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掌握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二)、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节课在感知“可能”、“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性大小”时,我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次是“猜球”,使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摸球”,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第三个活动“动手实验”,老师先让学生试着猜想“怎样做才容易摸到白球?”再让学生实验操作进行验证。通过这样的三次活动,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在知识联系生活,运用生活的过程中,又设计了“小小裁判”、“选词填空”、“造句”“涂一涂”和“设计骰子”等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只有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活动的空间、探索空间和创造的空间,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三)、让学生在合作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