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说课稿_第1页
有的人说课稿_第2页
有的人说课稿_第3页
有的人说课稿_第4页
有的人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有的人说课稿 有的人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有的人是八下第五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在内容编排上此单元属于人生体验类 ,选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 ,引导学生对生活经历的体验 ,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 ,这首诗用对比的方法说明道理 ,诗中提炼了两个具有高度概括的形象 ,颂扬鲁迅先生 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革命精神 ,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 ,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 .朗读及对比手法的运用是重点 ,化抽象的思维转为形象的表述是难点 . 学 情分析 学习有的人以前 ,八年级学生已经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期学习过诗歌 ,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相对充分的认识 ,能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能试着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的感情 ,但如何深入诗歌 ,走进作者 ,对他们来说就有些困难 . 目标定位 知识能力目标 : 1,训练朗读 ,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 2,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 3,展开想象 ,训练形象思维能力 . 2 / 10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走进课文及作者 . 2,在引导及合作学习中 ,引导学生深入诗歌 ,领会哲理 .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两种人的对比 ,使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和高尚的价值观 . 教学准备 课文音频及多媒体课件 . 教法运用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着新课程理念 ,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来选择教学方法 : 朗读法 :指导朗读 ,重在学生体验 ,新课标认为 学习过程是自我建构 ,自我生成的过程 所以朗读指导重在示范 ,不在理论解说 ,这是重点之一 ,又是下一环节的基础 ,要视学生情况舍得花时间 ,学生朗读训练形式要多样 讨论法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 ,感受成功的喜悦 . 点拨诱导法 :教师要充分发挥 导 的作用 ,引 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课文内容 . 教学程序 (一 )情境导入 (2 分钟 ) (二 )指导朗读 ,初识文本 (15 分钟 ,教师点拨引导 3 分钟 ) 3 / 10 (三 )探究发现 ,走进文本 (13 分钟 ,其中教师点拨引导 3 分钟 ) (四 )形象描绘 ,走进生活 (8 分钟 ,教师引导 2 分钟 ) (五 )自我小结 ,提升认识 (2 分钟 ) (六 )背诵全诗 ,积累名句 (5 分钟 ) (一 )情境导入 (2 分钟 ): 1,激情导入 :同学们 ,有这样一位伟人 : 他一生笔耕不辍 ,用文学作品带领中国人民前进 ; 他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 他是中国文化的一面旗帜 ,是民族的脊梁 ; 他是谁 (生答 :他是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鲁迅先生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臧克家的有的人 ,来更深刻地了解这位伟人 . 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冷对千夫指 鞠躬尽瘁 2,写作背景介绍 1949 年 10 月 19 日 ,是鲁迅先生逝世 13 周年纪念日 .当时 ,全国各地人民第一次公开隆重地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 ,诗人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念活动 ,瞻仰了鲁迅故居 ,对着这遗迹 ,想念鲁迅的一生 ,心里感慨很深 ,便于 11 月 1 日写就了此诗 . 4 / 10 (二 ),指导朗读 ,初识文本 (15 分钟 ,教师点拨引导 3 分 钟 ) 1.生自由朗读 ,初步感知 . 2.听录音朗读 3.学生评价朗读效果 ,多角度挖掘朗读的技巧 学情预设 :学生可能有的答案是 : 感情处理比较好 ,语速把握恰当 语气语调抑扬顿挫 重音恰到好处 ,读出了诗歌的层次 读出来对前者的恨 ,和对后者的爱等等 教师强调 :诗歌重朗读 ,要读出节奏 ,重音 ,语气语调 ,情感等 ,并且投影朗读示例 4,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 ,设计朗读 ,读出作者对两种人的爱与憎 . 5,点学生朗读 (可读自己喜欢的章节 )同学们评议 6,全班齐读 7,重新组合诗歌内容 ,以不同方式的读 ,想 一想 :你读出了什么 朗读要求 : 将每节诗的前两句连起来读 将每节诗的后两句连起来读 分男女声部 ,分别交替朗读每节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 5 / 10 设计理念 :三分诗 ,七分读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 ,而本文又是适宜朗读的好教材 ,在学生朗读品味的过程中 ,能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投入情感的体验 ,为下一情节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有的人 /活着 他 /已经 /死了 ; 有的人 /死了 他 /还活着 . 有的人 骑 /在人民头上 :啊 ,我 /多伟大 ! 有的人 俯下身子 /给人 民当牛马 . 诗歌重朗读 ,要读出节奏 ,重音 ,语气语调 ,情感等 ,并且投影朗读示例 课文内容重组后的朗读 有的人 (一 )有的人 (二 )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 呵 ,我多伟大 !人民当牛马 .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 想 不朽 !,等着地下的火烧 .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 6 / 10 就不能活 ;多数人更好地活 . 骑在人民头上的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把他摔垮 ;人民永远记住他 !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只要春 风吹到的地方 ,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为了多数人更好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 抬举得很高 ,很高 . (三 )探究发现 ,走进文本 (13 分钟 ,其中教师点拨引导 3 分钟 ) 小组合作 : 1.通过多种方式的读 ,你发现了什么可以说说诗歌的思想内涵 ,诗歌的内容 ,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 ,也可以评点诗人的炼字艺术 ,还可以谈谈你认为难以理解的诗句等等 . 2.讨论 ,合作 ,交流 . 学情预设 :通过反复的读学生很容易得到以下认识 : 诗歌写了两种 ,一种是像鲁迅那样高尚无私的人 ,一种是与鲁迅相反的一类人 ,他们自私卑鄙 . 高尚无私的人 ,人民崇敬他 ,怀念他 ;自私卑鄙的人 ,人民憎恨他 ,鄙视他 两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的目的是赞扬鲁迅先生 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革命精神 ,7 / 10 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 . 但学生在炼字方面可能谈的不够到位 ,如第一节中 死 与 活 的理解以及后几节中的 摔垮 ,抬举 等 ,教师可稍做引导 ,不必过多纠缠 . 3,教师引导 ,深入内容 : 同学们对两类人物已有了自己鲜明的认识 ,请我们用一些词语送给这两种人 ;人们 对这两种人又是什么态度呢也请同学们用词语来概括 (请各小组就某一方面将自己要送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 ) 用关联词分别将两类人的表现与人民对他们的态度组合成一句话 诗中的两类人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历史上生活中像这两类人也为数不少 ,请列举 学情预设 同学们板书的词语可能有 :无私 ,高尚 ,虽死犹生 ,默默奉献 ,廉洁奉公 ,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 自私 ,卑鄙 ,虽生犹死 ,卑鄙下流 ,残酷剥削 ,沽名钓誉 , 怀念流芳百世永垂不朽崇敬爱戴 鄙弃摔垮遗臭万年千古骂名 , 组合的句子可能有 :因为他们为人民 服务全心全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 ,人民拥有怀念他 ,爱戴他 .如果一个人自私自利 ,卑鄙下流 ,那么人们不仅会鄙弃他 ,甚至他还会留下千8 / 10 古骂名 , 列举典型人物有 :雷锋焦裕禄袁隆平任长霞孔繁森和坤秦桧胡长清袁世凯等 设计理念 :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向知识 ,而不是引导知识走向学生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也指出 :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科学地训练 ,逐步的掌握 .上一环节多种方式朗读 ,调动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这一环节又通过说 ,写 ,议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 ,引起情感的共鸣 .并培养学生 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 (四 )形象描绘 ,走进生活 (8 分钟 ,教师引导 2 分钟 ) 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描绘出这两类人的具体形象 .(每个学习小组只需选其中一个方面来完成 ) 诗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 ,用最少的字词 ,最简练的结构 ,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反映社会生活 ,所以我们读诗 ,不仅是读顺读懂 ,还应读出诗中营造的意向和意境 ,读出诗中所塑造的生动的社会形象来 .(每个学习小组只需选其中一个方面来完成 ) 学情预设 :学生可能对 具体描绘 把握不好 ,语言概括性强而 形象性不够 ,教师可进一步指出应描绘出人物的音容笑貌 ,言谈举止 ,这个环节相对较难 ,但经过前两个环节的9 / 10 铺垫酝酿 ,能够顺利完成 . 设计理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文学来源于生活 ,学生在阅读时只有与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 ,才能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更真实的人生体验 .展开想象与生活接轨是学习语文尤其是诗歌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的有意识的引导无异于给学生按上了学好语文的翅膀 . (五 )自我小结 ,提升认识 (2 分钟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那些认识呢请自我小结 :可以从学习诗歌的方法 ,诗歌内容 ,诗 歌写法 ,情感体验等方面来谈 学情预设 :学生可能答出以下几点 : 学习诗歌的方法 :有感情的读 ,变换内容读 ,与生活联系起来 ,展开想象与联想 诗歌内容 :这首诗歌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 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革命精神 ,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 ,深刻的揭示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 ,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真理 . 诗歌写法 :对比 情感认识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炼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并且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关心身边的人 ,关心集体 . (六 )背诵全诗 ,积累名句 (5 分钟 ) 有感情的 背诵全诗 ,积累有关鲁迅的名句 . 10 / 10 设计理念 :知识在于积累 ,语言感悟能力的提升更离不了平时的积累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留下了不少的警句良言 ,背诵积累会让学生受用无穷 . 评价反思 : 获得独特的人生体验是本单元的最终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我在教学中绕开了对课文内容一节一节繁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