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十四课 太阳你好教案 西师大版 .doc_第1页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十四课 太阳你好教案 西师大版 .doc_第2页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十四课 太阳你好教案 西师大版 .doc_第3页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十四课 太阳你好教案 西师大版 .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十四课 太阳,你好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旁批,边读边思,读懂课文。3. 学会感受和欣赏真善美的事物。教学准备1. 准备比较好的朗读录音带,用于示范朗读。2. 准备一盒清新活泼的音乐带用于配音朗读。教材简析 太阳,你好是一篇批读课文。这首散文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诗意,给学生提供了一份十分优美的语言学习材料。全文没有讲述一件具体的事情,而是以拟人的手法歌颂太阳,借太阳的所作所为和太阳的目光来赞美自然,赞美儿童,赞美真善美。字里行间跃动着一种美、一种爱,使人的情感得以升华,精神世界得以丰富。 太阳在天上行走,可以看见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拟人的表达,自然地与太阳东升西落、阳光洒遍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特性结合起来。因此,用太阳的目光来看待一切是最广阔的。 本课文字优美、情感丰富、内容浅显、内涵深厚,不适于讲解分析,适于“以读代讲”。在读中去学习、感悟和积累。用诵读、美读、配乐读的方式进行。 建议12课时完成。 总的说太阳在天上行走,能知道世界上的一切事情。旁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 分别写了因为孩子们喜欢到河边、树林游玩,孩子们喜欢水果、花儿、鸟儿,太阳就放出它的温暖,使这一切变得更美好。文中的太阳充满了慈爱,像是一位充满爱心的长辈,关心、爱护着孩子们,也关心、爱护着自然界的一切。 为什么不说瓜田长出了“瓜”,果林挂满了“果”呢?启发学生体会这种表达的好处。旁批引导学生注意这种表达方法。以“蜜”代“瓜”,以“甜”代果,更是突出了瓜果的甜蜜。 要读出太阳对孩子们的爱。旁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太阳为什么这么了解孩子?因为太阳每天都关注着孩子们。 作者笔锋一转,写太阳的爱憎立场。作者在这里大力讴歌真善美,给孩子们树立一个美好的人生目标:要努力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做一个善良、勤劳、聪明、勇敢的人。 太阳的最爱是孩子们。因为孩子身上寄托着人类的希望建立一个和平进步、文明富裕的人类大家庭。这是一种社会责任、历史责任。这一段文字,胸襟宽广、视野辽阔,充满了国际主义情怀。读的时候语气应亲切,读出关爱之情。 旁批引导学生明白,太阳之所以那么爱孩子,是因为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人类美好的理想和希望。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补充人类的理想和希望是什么。 “巅”字笔画较多,应作范写指导。“润”字的“门字框”里是“王”而不是“玉”。“喉”字的右半部分是“侯”而不是“候”,不要多写了一竖。教学设计参考 一、配乐欣赏,感知全文1. 老师放配乐的示范朗读录音带或者自己配乐范读。2. 有条件的地方可辅之以多媒体幻灯片,打出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 自己试着读一读,找出自己不清楚的字、词。2. 同桌合作学习,互相帮助解决字词障碍。3. 老师巡回指导,让学生提出合作学习不能解决的地方。带共性的地方可进行全班指导。三、再读课文,领悟感受1. 自己把课文熟练地读一两遍。2. 与同桌一起美美地读一下课文,体会文中情与景。3. 全班齐声把课文美读一遍。四、配乐美读,评价比赛1. 配上音乐,自由美读。2. 推荐加自荐,参加美读比赛。3. 师生共同评价,以评价来指导朗读,自然结合内容理解。4. 评选读得好的同学,给以鼓励。5. 自由模仿读得好的同学再读读课文。五、自由背诵学生根据老师、同学的示范再次美读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背诵。附送: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十课 竹石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做到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2. 试着看注解读懂诗句意思。背诵古诗。3. 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忍不拔的特点。教学准备1. 生字词卡片。2. 观察竹子长在岩石上的情况。教材简析 古代有许多画家和诗人。他们既绘画又赋诗,大家把这样的作品称为题画诗。 竹石就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而题写的诗。诗人歌咏了长在青山、扎根岩石缝中的竹子。咏物言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反复诵读古诗,领悟诗句内容,体会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忍不拔的特点。 建议1课时完成。 郑燮(16931765年)清代画家,诗人,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市)人,是“扬州八怪”之一。 (前两句诗)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中。赞美了竹子的内在精神。“咬定”写出了抓住、扎根的特点。要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加强朗读,体会意境。 (后两句诗)不管你刮什么风,哪怕是千种磨难万种打击,竹子仍然坚忍不拔,表明竹子对生活条件并无过高要求,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读到这儿,拓展学习,积累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 课后第1题:是对课文情感的感悟和积累语言的练习,可在阅读教学中一并完成。 课后第2题:是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让学生体会情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参考答案:竹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坚忍不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教学设计参考一、看图引入,释题1. 出示图画,图上有哪些景物?你能体会到什么?2. 齐读课题,释题。3. 了解这是一首题画诗,了解画家和诗人的情况。二、自读自悟,了解大意1. 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古诗。2. 认读生字卡片。3. 抽读课文,正音。4. 再读,小组合作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5. 根据注释,试串句意。6. 试读节奏与语气。三、深入理解,感情朗读1. 教师诵读示范,体会诗人对竹子刚烈、坚忍精神的赞美之情。2. 自由练习诵读。3. 分层次练习。(正确背诵;感情背诵;表演背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