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4_第1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4_第2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4_第3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4_第4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文 章来源 m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 “ 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选入教材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的第十回)这一章,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封 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被徽宗宠臣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终于投奔梁山,成为农民英雄的转化过程。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画、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以及 “ 风雪 ” 环境的描写上,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因而应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本课选入国标教材人教版必修第册,学生通过前几册中小说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因此组织本课教学时,提供了几个可供深入挖掘的点,分层阅读,以激起学生主动探求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鉴赏景物描写,以及关键 伏笔、2 / 12 细节安排,领会其对推动情节、渲染气氛、刻画形象的重要作用。、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抗争的思想性格转变过程,形象地认识封建社会 “ 官逼民反 ” 的必然性。、通过探究本文进而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课前播放好汉歌。 师: “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 ,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 林教头 ” 。 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1、课前准 备:结合读书活动指导阅读水浒(最好为金圣叹评点本),或组织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第四回至第六回,了解与本文有关的故事内容。 2、介绍作者和作品 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简要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3、用字左右的文字提炼课文的情节或就作品某方面写一点自己的阅读感受。 (沧州遇救 酒店密谋 小二生疑 询问实情 买刀寻敌 草厅割交 酒店沽酒 庙里借宿 真想大白 奋起杀敌) (概括故事情节要注意三点:准确、顺畅、简练。出示情节3 / 12 发展的脉络图结束这一步教 学。) 三、自主探究,研讨总结 1、学生四人一组,从下列选题中挑选一个作为探究论题。 (此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当参与各小组的探究活动,给予他们适当的方法指导与帮助,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所以他的思想观点、为人行事和一般的草莽英雄由很大的差异。试论林冲的性格特点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指导学生从人物与环境、情节的关系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及典型意义。环境是人物性格发生的土壤,而小说中的环境包括时代背景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林冲性格的变化发展正是通过故事的情节体现出来的。此外,还应指导学生具体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由学生自主探究分析人物形象的套路和方法,有利于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细节描写在古代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4 / 12 段。教师引导学生把文中几处主要细节描写找出来,分析它的作用,然后总结归纳。) () 描风绘雪,富有神韵,结合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景物描写。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几处关于风雪的评点摘录: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一路写雪,妙绝。) 那雪正下得紧。(写雪妙绝。)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写雪妙绝。) 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 (花枪葫芦,写得好;又带写雪,妙。) 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 ,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 又没邻舍,又无庙主。(雪耀里固当见之。) (中国古代小说极少孤立、静止地描写环境,结合人物动作描写环境是中国古代小说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一般学生能够注意到文章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很少有学生会注意到结合人物动作写风雪,而金圣叹的评点可谓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可引导学生结合本课的事例认识古代小说这一特点。) ()闲笔不闲,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中国古代小说中的 “ 伏笔 ” 问题。 5 / 12 (伏笔是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它可以是一句话, 一个动作,一幕景致,一个眼神,一个物什等。这种手法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可指导学生以金圣叹的评点为突破口进行探究并促进深入思考,举一反三。) 2、交流成果,认识规律,总结经验,形成能力 每个论题挑两组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补充或质疑。 附:每个论题教师观点与方法指导 ()林冲的性格特点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作品不是孤立静止地塑造人物形象,而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放在人物与环境的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要指导学生学会历史地分析人物形象。作品把林冲置于两种矛盾中来表现。一是与以高俅为首的统治者之间的矛盾。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 “ 官逼民反 ” 。二是林冲自身思想的矛盾。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种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形成了他安于现状和软弱动摇的思想性格。但是他武艺高强,富6 / 12 有正义感,侠肝义胆,嫉恶如仇,思想性格中有反抗黑暗、扶持正义的一面。这两种性格的矛盾斗争,构成 了林冲的性格发展史。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 “ 逼 ” 字。水浒的主题就是 “ 逼上梁山 ” ,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指导学生结合故事情节认识林冲性格的变化与发展。林冲的性格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起伏变化的;沧州遇旧他表现出善良安分;买刀寻敌时,他先是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但不久又松懈下来,失去应有的警惕;接管草料场后他有随遇而安的想法,说明他对敌人抱有幻想,软弱动摇;直到草料场起火,他亲耳听到了陆谦等人的对话,了解了高 俅所策划的阴谋,才毅然杀死仇人,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统治者的道路。从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辱求安到忍无可忍、被迫反抗、奔向梁山是林冲性格的根本转变。 作品不是笼统地表现人物形象,而是通过典型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应指导学生具体分析林冲的语言、动作,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写林冲与李小二谈起高俅 “ 生事陷害 ” 他不是切齿痛恨,而是平平淡淡,仍把高俅称作 “ 高太尉 ” ,甚至自认 “ 罪因 ” ,与李小二夫妇来往还“ 恐怕玷辱 ” 了他们,说明林冲安分善良、忍辱求安。又如7 / 12 林冲听说陆谦从东京赶来暗害时,他气愤地说: “ 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 ” 这样的语言又表现出林冲的刚强正直和强烈的反抗意识。又如林冲在风雪之夜出门沽酒时,作者生动地描写了他一系列动作:“ 用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戴上 ,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了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 一系列动作写出了林冲谨小慎微、唯恐出事的思想性格。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 开头细致地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 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林冲要去沽酒出门的一系列动作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林冲进了山神庙, “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 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 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 ” 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8 / 12 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 “ 挺着花枪 ” 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 15 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 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风雪描写及作用 直接描写。见金圣叹评点第条: “ 纷纷扬扬 ”写雪花之大且密; “ 卷 ” 写朔风之烈; “ 一天 ” 写范围之广;“ 紧 ” 写出雪降落的力度、速度、密度,令人想象出雪势之猛。三次直接写风雪,不仅层次分明地描绘了这一场风雪越下越大、越下越紧的动态过程,而且紧密地伴随着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成为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间接描写。写草屋被 “ 摇振 ” ,被 “ 压倒 ” ,突出朔风之烈、雪势之大。 结合人物动作写风雪。如金圣叹评点第条, 林冲借了雪光9 / 12 方能在山神庙看里面的情形。还有林冲去沽酒时 “ 把花枪挑了葫芦 ” ,显然是因为天寒手冷。 作用:为人物活动创设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背景;显然了惨烈、悲壮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的情感;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伏笔 示例: “ 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 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走三二里便有市井 ” 。写老军絮叨之态,闲带出葫芦,当时看是为了买酒,实则是为了引出山神庙。 “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 ” ,看时只道天寒手冷,实则是为后来杀人时可立即使枪埋下伏笔。 “ 入 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 写大石头当时看时为了挡门遮寒,到后来才知是为了让林冲躲在庙里偷听到陆谦等人的对话。 (设计意图:伏笔最需要艺术技巧的铺垫,伏笔的妙处在于一个 “ 伏 ” 字,且要 “ 伏 ” 得不露痕迹。沽酒御寒、挡门遮寒,都是当时的实际需要,并且都又于风雪天气有关,所以读起来感到自然合理,不认为是有意设伏。伏笔的作用在于为后面的情节铺垫,使读者对后面的情节不敢突兀。) 四、拓展延伸、个性创作 1、全班分两大组,分工合作将小说改编成剧本,剧本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删情节。10 / 12 自行 选定编剧、导演和演员,自定角色排练。 课堂表演剧本,评价改编剧本和演员表演,以课本为依据,通过评价讨论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全班同学自由评价,展开讨论,同时导演和演员可以随时阐明自己的创作和表演意图。教师可提供以下两个主要评价方向:()请你就人物形象塑造,谈谈表演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对照小说,剧本和表演进行了哪些创新,这些创新是否合理? 2、课外练笔(可任择其一): ()人物绰号考证: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记录着人物的性格,并且各自都有一段来历,引导学生考证,以加深对人物的认识; ()人 物分类点评:自己确定标准,将小说的人物分成若干类别,撰文点评,以文解文。 (以上教学设计通过活动促发学生自读水浒传原著,开展拓展阅读,加强读写训练 ,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 .)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的意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纪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够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 。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达到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三个目标,还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品质,如热爱和珍惜学习的机会、客 观审慎地对待批评性思维等。以上教学设计11 / 12 精选了四个探究点,通过精选精炼,使学生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一般套路和方法,成为自读古代小说的入门向导。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认识规律、总结经验,形成能力。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要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以上教学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 习情境,将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 学 ” 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和促进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 “ 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断,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