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教学过程一、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2、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二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二是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1)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嗅( xi ) 闻(气味)。罗摩衍那( m ,)印度长篇叙事诗。匿笑( n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祷告( do ) 向神祈求保佑。沐浴( my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花瓣( bn )2)现在我们来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老师两个小问题:A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B“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二、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1、我们已经自由朗读了这首诗,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一个怎么样的感觉,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学生谈感受,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母亲的慈爱、善良) 2、那么,我们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我们先来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人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你同意吗? 现在让我们聆听一遍诗歌朗读,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听一听感情基调是不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3、听了,我们醉了。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1)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但不同的地方,我们怎样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读不同的地方?(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 (教师提示,学生读)(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学生分析,学生读)(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 (3、4以后学生自由展示)(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撒娇)2)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我们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学生表演读、评点。(朗读指导:轻重快慢、抑扬顿挫、感情处理,体态语言等)三、深情描述,品味画面美。1、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式读了这首诗,知道这首诗为我们创设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现在我们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面。我们先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的画面是否来自于这一首诗?清晨朝露未晞,在铺满金色花的林荫中,飘出一个修长的身影,她的湿发披在两肩,发丝间的水滴轻轻飘落,亲吻着林间绿色的小草。妈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小庭院里,她缓缓地把双手放在胸口。妈妈在祈祷了,空气中弥漫着妈妈轻柔的话语。突然妈妈的双眉微微扬起,这香气从何而来?我屏住气息,一声不响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可以用“我感受到这样的画面”来做恰当描述。3、齐读诗歌,再次品味美。四、深入探究,挖掘想象美。我们已经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品味了诗歌的画面美。这些美都源来自诗人的神奇表达。泰戈尔的写法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问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美的根源所在。1)在中国,我们一般用花儿来比喻什么?(儿童、成人、老人?)2)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喜爱、憎恶?赞美、贬抑?)3)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人们花儿 母亲孩子)小结:新奇的想象,美妙的表达。(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表达实在美妙!) 五、创意表达,升华情感美。你读了这篇文章,是否也觉得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作些什么呢?我们用有创意的作业,来表达我们一颗感恩的心!1、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学生自由想象,用“我要变作”说话。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3)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泰戈尔告别)2、课外创作:把你们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自制的贺卡上,在母亲节(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或妈妈的生日送给妈妈。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会分析、理解文章中的重点,难点句子。2、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理解“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3、体会作者用词不达意准确、形象地来描写人物在活动中的动作、神态特点。4、学习作者严于自省,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难句。2、动作、神态、心理描写。3、学习作者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工,但是,四面又明蝴是严科,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2、理清课文脉胳,研读1、2、3段。一、导入新课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简谈感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 引入正课: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 介绍作者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1、概括故事。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的故事。 2、略说人物 自由朗读集中写风筝事件的两段后,说说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理清课文脉胳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11) 第三部分(12)四、研读课文(一)研读第一部分1、朗读1-2段2、概括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3、作者看到北京的冬天,心情如何?明确:悲哀。教师:从作者看到北京的冬天,心里很悲哀,这种悲哀的心情一直到文章的最后,作者是怀着一种悲哀的心情写了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说“悲哀”二字是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二)研讨第二部分第3段1、朗读第三段,讨论回答:(1)对风筝的态度我和弟弟有什么不同? 点拨:弟弟- 喜欢 “我”- 嫌恶,认为那是没出息的孩子做的、(2)课文中的哪些文字体现了弟弟非常喜欢风筝? 点拨:文中动作、神态的描写。(3)“我”认为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做的事,那么“我”认为做什么样的事才是有出息的孩子干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补充:兄弟二人的不同态度,揭露了封建思想对“我”的毒害,而小兄弟因年幼,持有一颗天真的、真挚的童心。五、作业:反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目标: 1、研读412段。2、理解难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研读课文412段(一)411段研读1、朗读第4段,回答: “我”用怎样的行动虐杀小兄弟的少年天性?从“我”的行为,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分析,教师点拨) 教师补充:“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慌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这是对小兄弟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突出了小兄弟被发现后的那害怕心态。2、朗读511段,思考、讨论并回答: A、 事隔二十余年后,我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思想的醒悟) B、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会么说是“不幸”看了? 点拨:因为意识到自己错了,很后悔和自责。 C、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是不是就让它错下去?我想到了哪些补过的方法?在这此方法中,最可行的方法是哪一种? 点拨:补过(“我”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勇于自责和反省),5种,最可行的方法:去讨他的宽恕。D、我用最可行的方法去讨他的宽恕,我得到宽恕了吗?为会么没有得到宽恕? 点拨:没有,因为他已经不记得这件事了。E、因为他不记得此事了,我心里就轻松起来了吗? 点拨:没有轻松,反而更加沉重、更加悲哀。(二) 研读12段1、朗读第12段2、概括本段内容3、难句理解: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工,但是,四面又明蝴是严科,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话不仅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永远的哀伤,虐杀者有了醒悟的痛苦,而被虐杀者却已经忘却了,觉悟者永远无法弥补过错。 第三课时目标: 1、品味文章语言。2、指导完成课后练习。3、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品味文章语言。学习文章用词准确、形象的表达方法,通过细致观察,描写某个人在活动中的动作、神态。例: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希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瘦得不堪”形象地勾勒出小兄弟多病的身体形态。 “张着小嘴、呆看着、出神”显出了小兄弟聚精会神、仰着长时间看放风筝的神态。 “惊呼、跳跃”更逼真地写出了小兄弟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金模拟实训报告总结
-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5-2026学年化学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民族中学2026届高二上化学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戏剧学院附属中学2025年数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急性肺栓塞实战演练
- 湿疹急性发作处理方案
- 外科创伤性胸腔出血处理指南
- 大学生职业规划
- 血液科白血病治疗方案分享
- 血液科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护理规范
- 隧道施工临时通信合同
-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MC)中线导管的临床应用
- 妇女保健(092)(副高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公共政策学(第二版)》 课件第8章 政策创新与扩散
- 消化系统疾病-病毒性肝炎(病理学课件)
- 无人机驾驶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版)
- 校园纸巾自动贩卖机创新创业计划书
- 数学分析-测试试卷及答案
- 高中数学256个选择题解题公式
-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华为公司财务探析实例69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