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写给张幼仪的分手信_第1页
徐志摩写给张幼仪的分手信_第2页
徐志摩写给张幼仪的分手信_第3页
徐志摩写给张幼仪的分手信_第4页
徐志摩写给张幼仪的分手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2 徐志摩写给张幼仪的分手信 人生若只如初见,林徽因的愛情林徽因的爱情,徐志摩的追逐,金岳霖的守候,梁思成的包容!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讲了吗?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 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 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有一件事,可以验证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徐志摩 1931 年 11 月 19日在济 南附近的党家庄飞机失事遇难,梁思成从北平赶去处理丧事,从现场捡了一块烧焦了的木头。 那个时候的飞机不像现在的,有些部分是木头的。他捡了一块飞机残骸拿回去给了林徽因, 林徽因非常悲痛,就把这块木头挂在卧室的床头。直到她 1955 年去世,一直就这么挂着。她 觉着,她是爱徐志摩的,况且徐志摩又是为了赶回来听她的演讲而死的,她就要用这种方式 纪念他。在我们现在,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这点上,我是说在感情的纯洁与执著上,在 2 / 22 对崇高感情的理解 上,我们是失败的。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比如说,一个男子,你的妻子 爱着一个她过去的恋人,当然他们之间什么事也没有,就是喜欢他或感谢他,两人是很好的 朋友。有一天,你妻子的朋友因飞机失事而死,你会不会替她去处理他的丧事。而且因为你 知道自己的妻子喜欢他,所以一定要在现场替她拣上一块飞机的残骸,然后送给你妻子保存, 而你妻子呢,对他又特别地喜欢,虽然你是我的丈夫,虽然每天晚上和你都在这张床上躺着, 还是要把这块飞机的残骸恭恭敬敬地挂在墙上。我相信我们中 间极少有人能做到,但是他们 确实做到了。 有人或许会说,反正徐志摩已经死了,她只是这样怀念他,又不会出 别的什么事。这样优秀的女人,肯定对她的丈夫不会有二心的。其实,她对他的丈夫是有二 心的,但是她做得非常光明磊落。学者金岳霖,是中国第一流的哲学家。大概是 1932 年夏天,也就是徐志摩死了没多久, 有一天,梁思成从河北宝坻考察古建筑回来,林徽因哭丧着脸说:思成,我痛苦极了,我现 在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我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怎3 / 22 样办才好。梁思成一听就知道 出了什么事, 知道林徽因爱上了金岳霖,想跟他分手又舍不得。这时候梁家住在北平东总布胡同,金岳霖就住在梁家后院,另有旁门出入。起初也许只 是好朋友住邻居,交往久了才爱上的。金岳霖受过西方教育,生活很讲究,他家的厨师做面 包做得好,每天早上就给林徽因送过去,没事了就到梁家一起喝茶聊天。金岳霖喜欢林徽因, 梁思成是知道的,但他不知道林徽因喜欢金岳霖到了这个地步。听了妻子的话,梁思成半天 都说不出话来,全身的血液凝固住了,连呼吸都困难了。一面感到痛苦,一面 又感欣慰,欣 慰的是妻子很坦诚,没有把他当成个傻子。想了一夜,他把自己和金岳霖比了又比,觉得自 己不如金岳霖,林徽因跟金岳霖结合会幸福的。第二天他跟林徽因说了自己的想法,同时说, 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你们永远幸福。当时两个人都哭了。林徽因把梁思成 的话告诉了金岳霖,说梁思成说这个事情一切由我来决定,我要是喜欢你的话,他是可以离 婚的。金岳霖说,思成能说这个话,可见他是真正爱着你,不愿你受一点点委屈,我不能伤 4 / 22 害一个真正爱你 的人,我退出吧。从此以后,金岳霖就成了游牧民族了。这是我的说法,叫逐林木而居。游牧民族 不是逐水草而居吗?林徽因姓林,金岳霖总是住在林家后院或是隔壁,林徽因到了哪儿 他就到哪儿,还不是逐林木而居,还不是成了游牧民族吗? 金岳霖此后终生未娶, 一直到八十多岁去世,还是林徽因的两个儿子给他送 终的。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这种思想境界,咱们这些俗人,想都不敢想。只能说人家 太完美太高尚,我们太庸俗太卑鄙了。当时他们三个人相处得非常好,甚至抗战以后, 林徽 因和梁思成到了四川李庄,金岳霖在昆明西南联大,放了假以后就住在梁家。有时候我认为, 我们这代人对上一代人,尤其是那些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的感情是理解不了的。上一代人,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那些人物的感情,我自己只有佩服的份。人家就是受过文明教育的,是文 明到骨头里的。而林微因,不仅没有离开梁思成,反而感动万分地对他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 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如果一百个人来问我完美5 / 22 女子的标准,那么我一 百次都会回答说是林徽因,是的,她已 经是个传奇,是只能仰望的女子。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 页中的一个剪影。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他为她写下那样的诗句,可是最后她还 是没有选择他。可是,比起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令人动情。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先生忽 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 今天是林徽因 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 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 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 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 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6 / 22 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 给我吧! 林的追悼会 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 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 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 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篇二:徐志摩个人轶事 谈到徐志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浪漫 他一生坚守爱、美和自由的单纯信仰。为人浪漫,婚恋浪漫,诗文浪漫, 甚至连死也不寻常 带上浪漫色彩。 至 于徐志摩死后,人们谈得更多的,也还是他的浪漫。 因此,以浪漫二字概括徐志摩,虽然并不全面,但符合其最基本的特点。 所以我说:浪漫是徐志摩的旗帜。 1897 年 1 月 15 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保宁坊。原名徐章垿, 字槱森,小字幼申。母亲对徐志摩非常疼爱;徐志摩对母亲感情也极深。后来在给母亲这首长诗中,他 这样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我完全是你的,你唯一的儿,你那时是我思想与关切的中心太阳在天上,你在我的心里。此外,徐志摩的祖母也非常疼爱这个孙子。在我7 / 22 的祖母之死一文中, 徐志摩称她是 爱我疼我宠我的祖母:早上走到祖母的床前,揭开帐子叫一声软和的奶奶,她也回叫我一声,伸手到里床去摸 给我一个蜜枣或三片状元糕,我又叫了一声奶奶,出去玩了,那是如何可爱的辰光,如何可 爱的天真。 ?她爱我宠我的深情,更不是文字所能描写;她那深厚的慈荫,真是无所不包,无所 不蔽。 ? 总之,徐志摩出生在一个富足幸福的家庭;在家人的宠爱呵护下,度过幸福快乐的童年。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幸福快乐的童年,自然有助于徐 志摩自信、积极、健康心理性格的形 成。 其二,良好全面的教育。 因为家境富足,徐志摩从小受到良好系统的教育:他四岁入家塾读书。截至留学前,共 接受了 9 年旧学、 8 年新学教育,且成绩一直非常优秀: 1900 至 1907 年,志摩入家塾读书。 1907 至 1909 年,徐志摩入硖石开智学堂。 1910 年春至 1915 年夏,徐志摩就读于杭州府中学、杭州第一中学,成 8 / 22 绩优异,并在校刊友声开始发表文章 4。 1915年秋,志摩 19 岁,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并于 10 月 29 日与张 幼仪结婚。 1916 年春,肄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秋,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的预科学习。 1917 年秋,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他转入北京大学法科学习,并拜梁启超为师。良好而全面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使得徐志摩自小就富有才气和才情 这也是一个人 能够浪漫的资本。 其三,风景如画的环境。硖石是一座著名的江南小城:东、西两山环抱,中间硖河穿流而过。山上有宝塔、亭榭、 楼阁,云树环合;山下有庙宇、学堂、民家,溪水环绕。青山如黛,绿水长流,风景秀美。 据说 ,当年乾隆皇帝六次巡视江南就有四次驻跸硖石,忘情于硖石的山山水水。 徐志摩十分喜爱硖石的东西两山:少年时代常在这里嬉戏;成年后几度还乡,也在这里 留连忘返。徐志摩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这样描绘自己的家乡: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如果说,家园故国的亲情之爱,自然之美为少年徐志摩种下了最初的浪漫根苗; 那么,异域他乡的欧风美雨则进一步使其茁壮9 / 22 成长,并激活其追求自由的精神。 从 1918 年 8 月至1922 年 8 月,徐志摩先后留学美国和英国,共计 4 年。 1921年春,在英国著名作家狄更 生的推荐下,徐 志摩得以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以特别生资格读书。同年 10 月 25 日,徐志摩同罗素相识。名校名人的影响进一步激发其性灵。 、以及著名女作家曼斯菲尔德,徐 志摩都曾一一拜访,并同他们中的许多人保持长久的友谊。在 1920 年 11 月给家人的信中, 徐志摩还表露过在结交名士的兴奋和感受: ?儿到伦敦以来,顿觉性灵愈发开展,求学兴味愈深,庶几有成,其在此乎?儿尤喜与 英国名士交接,得益倍蓰,真所谓学不完的聪明,儿过一年,始觉一年之过法不妥, 以前初到美国,回首从前教育如腐朽,到纽约回首第一年如虚度,今后悔去年之未算用,大概下 半年又是一种进步之表现,要可喜也。 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如前所述,徐志摩与林徽因相识时,与张幼仪结婚已近 6 年。 然而,徐志摩认识并爱上了林徽因。 林徽因,原名徽音 3, 1904 年 6 月 10 日生于浙江杭州陆官巷。 祖父林孝恂,为前清翰林,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辛亥革命后,历任南 10 / 22 京临时政府参议院秘书长,众议院秘书长、北洋政府司法总 长等职。堂叔林觉民、林尹民均 为黄花冈革命烈士。 1920 年春,林长民赴英讲学,林徽因亦随父去读中学。其间随父游历巴黎、日内瓦、罗 马、法兰克福、柏林等地,并以优异成绩考入st mary s college 学习。 徐志摩是 1920 年 9 月 24 日来到英国。约在 10 月上旬,即与林家父女相识。 徐志摩先是频频造访林长民,与之无话不谈,成为忘年之交。接着,徐志摩爱上年仅 16 岁的 林徽音,开始频繁发起爱情攻势。 对于林徽因,徐志摩不仅常常找借口与其见 面,而且一直保持频繁的通信联系。 下面是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一封信节选:那一句话,就是海涅说要用大树当笔,蘸着海水写在天幕上的三个字:我爱你。说我疯 狂也罢,说我有悖伦理道德也罢,我管它别人会说什么?我爱你 ?我爱你 ?我真想把其 它任何字、词、句都忘记光。只记住这三个字,只写这三个字,写下去,写下去,一直写到 生命的终了。 张幼仪回忆说: 11 / 22 后来住沙士顿的时候,看到他每天一吃完早饭就赶着出门理发,而且那么热心地告诉我, 我也 不知怎么搞的,就猜到他这么早离家,一定与那女朋友有关系。 几年以后,我才从郭君那儿得知徐志摩之所以每天早上赶忙出去,的确是因为要和住在 伦敦的女朋友联络。他们用理发店对街的杂货铺当他的地址,那时伦敦和沙士顿之间的邮 件送得很快,所以徐志摩和他女朋友至少每天都可以鱼雁往返。他们信里写的是英文, 目的就在预防我碰巧发现那些信件,不过我从没发现过就是了。 1921 年 8 月,张幼仪发现自己怀孕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徐志摩突然提出离婚,最后 竟不告而别,离家出走。幼仪来到巴黎后 ,先被二哥张君劢安排到巴黎乡下刘文岛夫妇家借住。 1922 年初,七弟 从国内赶到,将张幼仪接到德国柏林。 1922 年 2 月24 日,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彼得。一个星期后,张幼仪出院回到七弟家,见到一直没有露面的徐志摩托吴经熊送来一信, 信上说 ?故转夜为日,转地狱为天堂,直指顾间事矣 ?无爱之婚姻无可忍,自由之偿还自 12 / 22 由,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 彼此前途无限 ?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 ?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 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痛苦,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张幼仪当即打电话给吴经熊,说约见徐志摩。并于第二天在吴家与徐志摩协议离婚。 由 于林徽因早于几个月前已随父亲回国,徐志摩返回剑桥后,未及半年, 便突然放弃学业回国。 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 关于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分手,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指责者不乏其人。现在回顾起来,不 少人仍觉得徐志摩有点过于决绝甚至是残酷。然而,这正是徐志摩。因为浪漫也是要付出代 价的。 不为世俗名利所拘牵,率性而为,以情为本,敢做常人不敢做之事,才是真正的浪漫, 才算浪漫的志摩。 徐志摩于 10 月 15 日回到上海,在南京等地盘桓月余, 12 月初就赶到北京。然而等待他 的,是一连串打击。 13 / 22 首先,是梁启超从上海的来信,就徐志摩离婚一事提出两大忠告:其一,人类恃同情心以自贵于万物,义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 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然如捕风,然先已予多人 以无量之苦痛,重闱之悲诧,微君 劢言吾亦可以推想得之,君劢家之老人,当亦同兹感。夫人或与弟同怀抱所痛灭杀,然 最堪者两儿,弟既已育之,胡能置之,滋事恐弟将终身受良心上之重罚无以自宁也。其二,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最乐道,吾于兹义固不反对,然吾以为天下神圣之事亦多矣, 以滋事为惟一之神圣,非吾之所敢闻,且滋事可遇而不可求,非可谓吾欲云云即云云也。况 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鹘突,而得满足得宁帖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终不可得, 徒以烦恼终其身已耳。 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若尔尔者? 1 即使是他最尊敬的老师的话,徐志摩也听不进去了。他回信表示: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 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14 / 22 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接着, 是林徽因已经与梁思成订婚的成言。根据梁启超在 1923 年 1 月 7 日写给女儿思顺的信,可以断定时在培华中学 读书的林徽因, 刚刚与梁思成确立了恋爱关系:思成和徽音已有成言。 林家欲即行订婚,朋友中也多说该如此,你的意见呢? 当徐志摩来到北京,跨进林家位于景山后街一处称作雪池的院子时,曾有这样一副楹联 在等待着他: 长者有女年十八,游学欧洲高志行。君言新会梁氏子,已许为婚但未聘。这对徐志摩当然不啻为晴空霹雷。但是,徐志摩是一个不甘就这样放弃的人。或许正是 因为林徽因已许为婚但未聘,徐志摩便又展开一系列爱情攻势。然而,由于梁思成的抵 抗,徐志摩 的攻势一再受挫。 有一个小故事,或许时间稍后些,颇能说明徐志摩的执著与尴尬。北京的松坡图书馆,馆址有两处,一处在西单附近的石虎胡同七号,一处在北海公园里 的快雪堂。梁启超是馆长,在快雪堂办公。这儿是15 / 22 一处幽静古雅的院落,星期天不对外开放, 梁思成因关系特殊备有钥匙可自由出入,便约了林徽因来此谈情说爱。徐志摩找林徽因也会 找到这儿。他是梁启超的弟子,又是林长民的朋友,就是梁思成在,来找林徽因也不能说有 什么不对。去的次数多了,自然引起梁思成的反感,便在 门上贴一纸条,上书: 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志摩见了,只得怏怏而去。 3 1923 年 5 月 7 日,梁思成骑摩托车发生车祸,被一大轿车将左腿撞断,住协和医院。梁 思成虽然由此落下终生残疾,却因祸得福:其间林徽因经常到医院探望,并最终下定决心嫁 给梁思成。 同年,林徽因从培华女中毕业,并考取半官费留学。篇三:分手信这么多年了,最后你还是投入了别人的怀抱,不怪你,是我做的不好,是距离,还是爱 情,你不顾一切的爱上了他,我 想说,我成全你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妻妻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不管因为什么,你是我最爱的人,和你相守的这段日子,是我一生最重要的日子,希望 16 / 22 你幸福,曾经以为,我们无法分开,却实实在在的被分开了,是我亲手造成的,我不怪你 我 爱你才做出让他喜欢你的事情,我爱你才会给你幸福的生活 别了,曲亚静 我不能看着你在 喜欢的人和我之间煎熬 曲亚静是我曾经的唯一,曲亚静,我 的美美,我的爱,我的美头头,美领导,老婆大人,我的曲美,你最终还是 走了,走的好远 1560 天的相守, 1560 个日夜,终究抵不过那种感动 早已物是人非,早已不再疼爱,你让我骂你,我做不到,因为我爱你,因为,我给你想 要的那个他,那个幸福,王晓迪是,刘腾龙也是,只要你幸福,我就满意!你说爱是自私的, 我说,爱是无私的 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音、陆小曼的爱情 文 /赵冬 有人说:人生下来只有一半,出生是为了找另一半,有的人幸运很快便找着了 ,有的找了一辈子都没有结果,有的找着却找错了,有的找着了又丢了。 徐志摩 徐志摩,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个传奇似的人物。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位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估量17 / 22 的贡献。他的诗中国语言的结晶,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徐志摩 1897 年出生,至 1931 年飞机出事,生活了 35 年,英年早逝。徐志摩因为他小时候特别可爱,所以他的父亲就请了一个名叫志慧的和尚看相,说是将来必成大器。所以 1928 年,他出国时改名 徐 志摩 志慧和尚摸过的。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 当人们提及徐志摩的时候 , 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徐志摩一生最重要的三个女人 -张幼仪,林徽音和陆小曼。她们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曾感动过无数的人。爱情在徐志摩的人生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徐志摩曾说:爱情和婚姻是人生中唯一的要事。事实也是如此,没有爱情 , 徐志摩根本不会成为诗人,也就不会名扬中外,传芳百世。对于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他的好友胡适这样评价: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 是美。正是这三个字构成了徐志摩亦幻亦真的浪漫人生。正是因为徐志摩对爱的虔诚感动了上帝,才让他遇见了温柔贤淑的张幼仪;清纯灵秀的林微因;风情万种的陆小曼。有人认为在与这三位女子的恋爱中,徐志摩仿若一只为爱扑火的蝴蝶,明知万劫不复,却毅然迎上前去,义无返顾。 徐志摩 18 / 22 在徐志摩的人生里程中,前二十年里诗歌并无缘于他,是因为林徽音,才点燃了他浑身细胞里的才华与激情。他遇见林徽音之后,被林徽音的文学素质所迷恋,并迅速坠入爱河。他认为只有用诗歌才能与林徽音沟通心灵,才配向林徽音表达圣洁的爱。 是爱情,使一个普通的文人变成了一位浪漫的诗人。后来,当林徽音最终决定与徐志摩的老师的儿子梁思成结婚时,他受到沉重的打击,他爱的希望破灭了,他的诗歌也随之走向死亡。徐志摩的诗深受他的爱情的影响,在热恋中,爱情成了他新的宗教,他的诗歌充满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失恋时,爱情又成了撕裂他美好理想的罪魁祸首,他的诗充满悲哀与对世界的失望与厌恶。如果没有爱情,徐志摩就不可能写出入此感人肺腑的诗歌;初恋与失恋,这短暂的时间里,使一颗浪漫的心和一份真诚的情愫迅速遇火涅槃。 徐志摩与张幼仪 张幼仪: 1900 年出生在江苏省宝山县,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为当时知名医生。张幼仪排行兄弟姐妹第八,曾就读于苏州师范学校、德国裴斯塔洛齐学院幼师教育专业。 1915 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 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能相夫教子。 1918 年生长子徐积锴, 192219 / 22 年生次子彼得。可是,徐志摩对这样的包办婚姻并不如意,他对原配夫人张幼仪的态度几乎无情甚至残酷。从婚前到婚后,他对张幼仪都是那样鄙弃。第一次见到张的 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婚后徐志摩更从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她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反抗旧式婚姻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那时在社会有一定声望的文人,胡适、鲁迅、林语堂等,无不怨恨包办婚姻但又不得不默默承受,不敢愈越婚姻的雷池半步,哪怕有了真正心仪的对象。可拥有叛逆性格的徐志摩,却决心要一意孤行反抗到底了,他不能容忍没有爱和自由的旧式婚姻,他认为这是对灵魂的扼杀,决然要与张 幼仪分手,去找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对此,他倔强地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才女林徽因 1921 年秋天,他认识了人艳如花的才女林徽因,他才深切地感到这才是他要的女人,这才是他理想中的爱情。那时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