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兵车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高中《兵车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高中《兵车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高中《兵车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高中《兵车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兵车行语文教案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在比较阅读中对李白和杜甫两大诗人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内容选取:与诗歌相关的背景材料和诗歌体裁;扩展知识面的李白的古风其十九 (三)过程安排: 1.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在朗读中挖掘诗歌中的信息对其进行补充空白、细节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使诗歌形象化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体味诗歌语言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人的创作风格通过听录音朗读让学生自己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3.在把握诗歌的艺术风格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比较兵车行和古风其十九 (四)方法、手段: 1.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慢慢品味教师作适当引导和点拨 2.学生互相评价朗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3.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进行角色扮演假设学生是诗人或者是诗中人物发表感想或进行其他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二、教学实施 (一)导入:介绍杜甫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杜甫(主要是举例所学的名篇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2.简单介绍杜甫及作品背景 兵车行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752)年困守长安时候所作关于诗的背景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玄宗用兵征讨吐蕃一说是征讨南诏多取后一说资治通鉴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 3.释题“行”的读音xng“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 (二)学生初读全诗初步感知 1.要求看阅读提示注解等各方面内容准备老师的提问 2.提问 (1)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位同学率先回答? 明确:它讲的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穷兵黩武为了和南诏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所造成的惨痛后果 (2)大肆征兵老百姓生离死别的画面可以用文中的些诗句来描述? 明确:诗歌的第一段 (三)分析诗歌第一段 1.学生齐读正音“耶”、“干”释义“耶娘”、“妻子”、“干” “耶”通“爷”父亲 “干”读“gn”冲 “妻子”妻子和子女 2.问:“耶娘妻子”相送时为什么会“牵衣顿足拦道哭”? 明确:这不是一般的相送很可能是生离死别 3.老师追问:这一点可以从后面的些诗句得到印证? 明确:“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4.问:“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中的“不见”可否理解成咸阳桥特别卫生、一尘不染呢? 明确:不对应该说明了当时被抓的“行人”和相送的亲人之多扬起的尘埃淹没了咸阳桥 5.要求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一送别场面 (四)分析诗歌第二段 1.指名读由学生评价 2.问:“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一句中的“道旁过者”、“行人”可能指何人?“点行频”何以见得?在诗中有没有具体的描述? 明确:道旁过者杜甫 行人征人 点行频“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3.“点行频”的根本原因? 明确:“武皇开边意未已边庭流血成海水” 4.问:“武皇”指何人?上述诗句说明了什么? 明确:借指唐玄宗含蓄地表达了对以唐玄宗为代表的唐皇朝统治者“开边”政策的指责 (五)分析诗歌第三段 1.让学生齐读后说说这一段中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回答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怪怕人的 老师补充:第一段写人哭这一段就写鬼哭了连鬼都哭你说惨不惨? 2.问:对于这样的惨相役夫是否“敢申恨”? 明确:不敢敢怒不敢言 老师追问:最终有没有“申恨”? 明确:有 不敢申恨可最终还是申述了把征夫的苦难和恐惧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3.问:“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一句是否表明了杜甫走出了“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观念? 明确:中国老百姓一贯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现在倒好怕生男只想生女了造成老百姓这一传统观念的转变呢?战争残酷的而又无休止的战争使老百姓心灰意冷老百姓对战争的怨恨与控诉通过这句诗深刻而又凝练地表达出来了 (六)扩展学习:试将兵车行跟李白古风其十九相比较说说二者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可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进行比较 古风(其十九)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提示:可从两位诗人的创作风格入手如果时间不够就作为课后研究留给学生回去思考 (七)小结:车声隆隆马鸣萧萧似乎还不曾消逝兵车行所描绘的战争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