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第1期宝 钢 技 术 双流体模型在AOD熔池流场数学模拟中的应用 贺 元 (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1900) 摘要:基于气液双流体模型和湍流的修正k2 模型 ,考虑了多股气流侧吹操作对熔池流场 的影响,以及AOD熔池内气液两相流的行为和两相间的动量传输,建立了AOD多股气流侧吹 精炼过程中熔池内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并对宝钢股份不锈钢事业部120 tAOD原型和线尺 寸为其1 /4的水模型熔池内流体的流动作了模拟,结果表明,确实可以采用双流体模型来模拟 AOD精炼过程中熔池内流体的流动;用该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整个熔池流体处于活泼的搅 拌和循环运动状态。 关键词:AOD;流场;气液两相流;双流体模型;数学模拟 中图分类号: TF77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008 - 0716(2010)01 - 0017 - 06 Application of the Two2flu id M odel in M athematica lM odelin g of the AOD Ba th Flu id Flow H E Yuan ( Shangha i Baosteel Eng ineer ing the liquid in the AOD bath underwent vigorous stirring and circulatory motion during blowing . Key words:AOD; flow field; gas2liquid two2 phase flow; two2 fluid model; mathematical mod2 eling 0 引言 AOD精炼过程最根本的物理特征是钢液在 气体射流驱动下的循环流动,就气体喷吹操作而 言,AOD精炼当属水平侧吹过程。在该精炼过程 中,钢液由于上浮气泡的提升作用而发生循环流 动 。 实际上,气液两相区是由气泡弥散于钢液内 贺 元 硕士 1981年生 200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 现从事炼钢工程技术工作 电话 66666 2 y 而形成的。为表征这种行为特性,将该体系看作 气液两相混合物。根据双流体模型的概念,气液 两相分别为具有明显边界的不同连续相,通过有 限的相间界面彼此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但并不互 溶。目前,基于双流体模型对配有多支侧枪的 AOD熔池内流体流动的数学模拟,文献中尚未见 有关研究报道。 本文从双流体模型 1 出发 ,考虑多股气流侧 吹操作对熔池流场的影响,建立了侧吹条件下 OD精炼过程中钢液流动的三维数学模型,并应 用该模型对OD炉及线尺寸为其的水 71 7878 - 70 7 E mailuanhebaosteel . com A 120 tA1 /4 宝 钢 技 术2010年第1期 模型装置内流体的流动作了模拟和估计。 1 数学模型 1. 1 基本假设 对侧吹条件下AOD精炼过程熔池内流体的 流动作如下基本假设: 同一计算单元内气液两 相承受的压力相同; 钢液面为无黏自由表面; 气泡尺寸均匀; 把湍流限定为液相的性能,通过 对液相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的传输方程的修正 来考虑气泡的弥散和气相对液相湍流的促进作 用; 以界面曳力,即界面摩擦力表征气液两相间 的动量传输; 忽略气液两相流的体积变化,在壁 面处均无滑移; 体系处于稳态湍流。 1. 2 控制方程 (1)相连续性方程 (rj j Uj)- ( r rj)= 0(1) r=t/d (2) 对于水平射流,弥散相Prandtl 数 d的值为 1。由于两相完全占据整个计算域,相应的体积分 数之和为1,r1+r2= 1。 (2)相动量守恒方程 (rjjUjj-rjeff j- jr rj)= -rj p+rjjg+SjP(3) 式中,单位体积相间动量源SjP为: SjP=FIP(Ui- Uj) (4) 其中FIP是相间曳力系数 1 : FIP=0 . 75Cd 1r1r2 Uslip/db(5) 根据Kuo and Wallis 2 的所谓“dirty2 water” 模 型,Cd与基于气泡尺寸及气液两相滑移(相对)速 度 Usli p 的Reynolds数Re和Weber数We有关: Cd= 16 /Re Re 0.49 20.68/Re 0.643 0.49;Re 100 6.3/Re 0.385 100 Re We/32 065.1/We 2.6 Re 8/38 We (6) Re和We分别定义为 Re= 1 Uslipdb/ 1 (7) We= 1 Uslip 2 db/(8) 1.3 湍流模型 根据所作的假设,仅需对液相求解湍动能及 其耗散率的传输方程,相应的双相2模型可表 示为: k方程: (r1 1 U1k-r1 k k-k r r1)= r11(G k 1 -)+r1Gkb(9) 方程 : (r11U1-r1 - r r1)= r1 1 k (C1 Gk 1 -C2)+r1C1Gkb/k(10) 式(9)和(10)左边第三项表示相质量扩散所 携带的湍动能扩散流,为弥散相对连续相湍动能 的贡献,对扩散系数 k和 ,分别有: k= (1 +t) /k(11) =(1+t)/ (12) 湍流黏度和有效黏度分别为 t =C 1k 2 /(13) eff=1+t (14) Gk是由剪切力所引起的k的体积生成率,与 k2模型有相同的形式, Gkb为气泡穿过连续相时 曳力做功所致的k的生成率 3 - 4 , Gkb= 0 . 75CbCd 1r1r2 Uslip 3 /db(15) 由试算结果,本工作取经验常数Cb= 0. 05, C= 0 . 09,C2= 1.92, C1= 1.44,k= 1. 0,= 1 . 3。 1 . 4 边界条件 壁边界:与钢液接触的固体壁面处,速度分量 满足无滑脱边界条件,相应的法向分量取为零。 对壁面附近的区域采用壁函数法处理。 入口条件:r1= 0, r2=1。 120 tAOD炉配有7支侧吹套管式等截面喷 枪, 120 tAOD炉及其水模型的吹气量、 喷吹气体 入口参数按文献5 中所用方法确定。 出口条件:在自由表面(Z=H)处,允许气体以 到达表面的速度离开。相应的恒定压力边界为: P=Pex t 9u1 9z = 9v1 9z = 9wg 9z = 9r2 9z = 9k 9z = 9 9z =0 (16) 2 数值计算方法 基于PHORNICS计算软件编程,采用BFC贴 体坐标系,以控制体积法将微分方程离散化,以相 间滑移算法( IPSA) 1 求解该双流体问题。对熔 池内的流场,AOD模型和原型的整个计算域网格 数,分别取为555和556(xy z)。 81 k 004020 贺 元 双流体模型在AOD熔池流场数学模拟中的应用 3 计算结果 以该数学模型模拟了侧吹条件下120 t AOD 炉和其线尺寸为1 /4的水模型装置熔池内流体的 流场,并得到了相应的湍动能分布。图1(a)和 (b)所示分别为120 t AOD炉和线尺寸为其1 /4 的水模型装置的剖面,其中ABCD为通过AOD炉 熔池中轴线的对称面, EFGH为侧枪中心线所在 位置的横截面,ADMN为熔池液面所在位置的横 截面, K2K为通过熔池中轴线并与ABCD相垂直 的纵剖面,N2 N和M2 M分别为与K2 K彼此相互平 行的左侧和右侧1 /2半径处的纵剖面,图1 (c)为 侧吹喷枪枪位示意图。 对应于图1(a)和(b)中所示的ABCD、EF2 GH、N2 N、M 2 M各截面,由该模型估计的7枪18 下水模型装置熔池内液体的流场示于图2,计算 时取侧吹总气量为101. 78 m 3 /h。相应地,该模 型给出的120 t AOD炉熔池内钢液的流场示于图 3,计算时所用的侧吹总气量为8 400 m 3 /h。对应 于这些截面,得到的模型和原型装置熔池内的湍 动能分布分别示于图4和5。 图1 AOD装置熔池及侧吹喷枪的枪位的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AOD bath and the position of side blowing lances 4 结果分析及讨论 如图2和图3中所示,以该数学模型计算得 的模型装置及其原型熔池内有关截面上的流场可 以清楚地看到,在通过多支侧枪喷吹时,从炉底部 侧壁经等截面喷枪被沿水平方向吹入熔池的气体 呈射流状态,由于惯性力和浮力的共同作用,各股 气体射流在熔池液体内沿水平方向穿透一定距离 后逐渐转为斜着向上运动,由于在紊乱流动中能 量的耗散和动能向位能的转变,其速度逐渐减小; 在101. 78和8 400 m 3 /h的侧吹总气量下,水平射 流的穿透深度对模型和原型均为熔池半径的1 /3。 随着气流的上升,各流股内的压力减小,其周围的 液体不断被吸入,形成气液两相流,其横截面逐渐 增大,同时引起强烈的搅拌和混合,直到升至液 面。在此过程中,液体的动能逐渐转变为位能,这 会导致气液两相区顶部液面高于其周围液面,这 部分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而引起整个熔池液面 的波动。鉴于本工作将熔池液面视为无黏性的平 面,给出的流场未能直接直观地显示该效应,但仍 可清楚地看到,对应于各侧枪所夹的扇形区域,这 部分液体流向侧枪出口对面的周壁,然后在炉壁 的阻挡下转而沿侧壁向熔池下底部流动,在气液 两相流的卷吸作用下,再次流入气液两相区,从而 完成一次循环流动,于熔池内形成一个大的主回 流,在7枪18的情况下其涡心基本上位于熔池 中心。与此同时,在熔池其他部位,如气液两相区 外的熔池上部侧壁附近、 熔池下部区域和气液两 相区周围,在各气体射流的驱动下,形成不少大小 不等的涡流和环流,相对而言,在这些区域钢液相 应的流速都较小,但在气液两相区和紧贴侧枪的 壁面之间,不存在垂直方向的环流,液体始终以相 当大的速度沿侧壁向上流动。这与Szekely等 6 的报道相左,而于Tilliander等 7 的结果一致。整 个熔池液体处于活跃的搅拌和运动之中,正是这 种气体搅拌和液体流动模式保证了AOD精炼过 程极好的混合效果。 仔细审视图2和图3可以发现,就熔池内气 体搅拌和液体流动特征而言,由该模型给出的结 果表明,两者间有足够高的相似性,这从另一个方 面证实了所确定的模型吹气量的合理性。 比较图25可以看到,由该数学模型给出的 熔池内液体的湍流动能分布和速度分布模式彼此 完全相符。 在两相区内,液体的湍流动能都很高, 91 宝 钢 技 术2010年第1期 特别是在射流出口附近,湍动能最高,在本工作条 件下,模型熔池内达1. 0 m 2 /s 2 ,原型熔池内达 3. 0 m 2 / s 2。 由于侧枪配置、 吹炼模式、 实验工况的不同, 本工作得到的液体速度分布与Tilliander等 7 和 朱苗勇等 8 给出的结果也有较大差异 ,可比性不 强。朱苗勇等基于均相流模型对单支侧枪喷吹的 工况进行了模拟,而实际吹炼过程当中,OD是 多支侧枪同时喷吹,气相和液相相互渗透相互影 响,最终形成的气泡弥散于钢液内而形成气液两 相区,采用单支喷枪替代多支喷枪的吹炼模式、 用 均相流模型模拟双流体的流动行为,显然与实际 状况有很大出入。 Tilliander等虽然基于双流体模型对熔池流 场进行了模拟,但是其模拟的仍然是单支侧枪喷 吹工况下的熔池流场,而实际吹炼过程当中,OD 02 AA 贺 元 双流体模型在AOD熔池流场数学模拟中的应用 多为多支侧枪喷吹模式,因此其所得结果并不能 精确说明多支侧枪工况下熔池内的实际流动状 况,只能提供定性参考。 采用双流体模型的一个优点就是无需任意修 改或试验测定气液两相区的形状和范围,仅需给 定气泡的尺寸及相应的相界面摩擦因数,本工作 首次采用双流体模型对多支侧枪产生的多股气流 所引起的OD熔池内流体的流动行为进行了模 拟,结果表明,确实可以采用双流体模型来分析和 处理AOD精炼过程中熔池的流场,模型所作的假 设也更符合实际情况。 5 结论 (1)基于气 液双流体模型所提出的数学模 型确实可以用来模拟多股侧吹气流作用下所引起 的AOD转炉熔池内流体的流动。 ( )以该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模型装置及其 原型熔池内有关截面上的流场表明气体从炉体底 12 A2 宝 钢 技 术2010年第1期 部侧壁经等截面喷枪被水平吹入熔池后,在多股 气流和液体的相互作用下,整个熔池流体处于活 泼的搅拌和循环运动状态,从而保证了AOD精炼 过程极好的混合效果。 附录:符 号 总 表 符号说 明符号说 明符号说 明 jj= 1,2代表液相和气相 l 液相的(层流)黏度/ ( kgm - 1s- 1 )Usli p气液两相滑移(相对)速度/ (ms- 1) rj 相体积分数 k、 与k、相应的Sch midt数 j 有关相在坐标方向的速度分量/ (ms- 1) j 相密度/ (kgm - 3) k湍动能/ (m2s- 2)x, y, z直角坐标/m Uj 相j的速度矢量/ (ms- 1) 湍动能耗散率/ (m2s- 3) 相间界面张力/ (kgs- 2) r 相扩散系数/ ( kgm - 1s- 1) eff 有效黏度/ ( kgm - 1s- 1) u, v , wx, y, z轴方向的速度分量 t 湍流涡黏度/ ( kgm - 1s- 1) Pext 环境压力/Pa Qs 侧吹气体总量/ (m3h- 1) db 气泡直径/m Cd 无因次曳力系数 k、 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的有效扩散系 数/(kgm - 1s- 1) 参考文献 1 SpaldingD B.Recent Advances in NumericalMethods in Flu2 ids M. London, U K : Pinebridge Press, 1980: 139. 2 Kuo J T, Wallis G B.Flo w of Bubbles thr ough Nozzles J. Int. J. Multiphase Flow,1998, 14(5): 547 - 556. 3 Lopez de BertodanoM, Lee S J, LaheyR T. The prediction of 2 - phase turbulence and phase distribution phenomena using a Reynolds stress model J.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 1990, 112(1): 107 - 114. 4 Svendsen H F, JakobsenH A, Torvik R. Local Flow Structures in Internal Loop and Bubble Column Reactors J .Chem. Eng .Sci . , 1992, 47: 3297. 5 Wei Ji2He, Ma Jin2Chang, Fan Yang2Yi,et al. WaterModel2 ling Study of Fluid Flow and Mixing Characteristics in Bath during AOD Pr ocess J .Ironmaking Steelmaking, 1999, 26 (5): 363 - 371 . 6 Figueira R M, SzekelyJ. Turbulent Fluid Flow Phenomena in a W aterModel of an AOD System J. Metallurgical Transac2 tions, 1985,16B: 67 - 75. 7 TillianderA, Jonsson TL I,Jonsson P G .FundamentalMathe2 maticalModelingof Gas Injection inAOD Converters J.ISI J I nternational, 2004, 44(2): 326 - 333. 8 朱苗勇,周海斌.不锈钢冶炼用AOD炉内的射流行为和流 体流动 J.金属学报, 2006 (6) : 653 - 656. (收稿日期: 2009 - 07 - 14) (上接第16页) 应力的分布不同于我们假定沿着厚度方向呈线性 分布,对构件的稳定性影响更大。 为了证实本文残余应力理论分析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共享出行平台在提升用户出行体验中的创新服务研究报告
- 父母遗产房子分割协议书
- 管廊钢筋合同分包协议书
- 物流车辆三方转让协议书
- 海洋技术入股协议合同书
- 黄金麻外墙干挂合同范本
- 防水sbs施工合同范本
- 高校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
- 生产线外包协议合同范本
- 苏州市购买二手房协议书
- 网约车考试题库及答案
- 慢阻肺健康宣教
- 湖北省两校2025年物理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热射病病例查房汇报
- 小学一年级升二年级暑假数学作业-应用题(178题)(附答案)
- 酒店卫生管理自查报告和整改措施
- 养猪学培训课件
- 2024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4)课件干货分享
- GB/T 28731-2012固体生物质燃料工业分析方法
- 高校助学贷款结清凭证
- 2023年度万科集团合格供应商名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