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2_第1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2_第2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2_第3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2_第4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k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标要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考向瞭望】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过程特点及相互关系。 【知识梳理】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概念 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 c、 H、 o、 N、 P、 S 等元素。 2、循环:无机环境生物群落。 3、范围:生物圈。 (二)特点: 1、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具有循环性。 二、实例 碳循环 (一) 无机环境中存在的形式:二氧化碳和碳酸盐。 (二)生物群落中主要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三)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如图) 1、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2 / 5 或化能合成作用而实现的。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 co2 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3、大气中 co2 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二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4、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5、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四)特点:具全球性,可反复利用。 (五)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 1、温室效应的形成: co2 与悬浮粒子是决定地球温度及气候的关键因素。 co2 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当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使地球变暖,这种热能又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太空辐射,再次被 co2 吸收,从而使大气层成为地面的保温层,起到保温作用。 2、大气中 co2 含量持续增加的原因: ( 1)工厂、汽车、轮船等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向大气中倾 放大量的 co2。 ( 2)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大大降低了对大气3 / 5 中 co2 的调节能力。 3、影响: ( 1)气候变暖会使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这样就使沿海城市和国家面临灭顶之灾。( 2)由于气候变化,也改变了降雨和蒸发机制,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的生产。降雨量的变化使部分地区更加干旱或更加雨涝,并使病虫害增加。 4、缓解措施: ( 1)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 2)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 3)开发清洁能源。 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形式以有机物为载体无机物 特点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往复循环 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圈(全球性) 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图示 四、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生物富集作用 4 / 5 (一)概念: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的过程。 (二)富集物特点: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 (三)富集过程: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 加强,即营养级越高,富集物的浓度越高。 (四)危害:有害物质的浓度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增高,会对人体或动物造成危害。 【思考感悟】 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那么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吗? 不是。例如,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都需从外界输入物质和能量。 【基础训练】 1、在碳循环中,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 A)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A、 B 、 c 、 D 、 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 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是来自( D) A、食物中的碳 B、大气中 co2 的碳 c、燃料中的碳 D、非生物环境中的碳 5 / 5 3、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c)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高考模拟】 4、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是( A) A、永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 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D、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5、分析下面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乙图中的 d 是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