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发言稿_0_第1页
禁烟发言稿_0_第2页
禁烟发言稿_0_第3页
禁烟发言稿_0_第4页
禁烟发言稿_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禁烟发言稿 拒绝吸烟 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因吸烟造成的死亡人数达300 万。吸烟时会产生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尼古丁会引起心血管病变,直接削弱心脏的收缩力并损害脑细胞,导致记忆衰退、头痛、失眠,长期吸烟还会使肺癌的发病率明显提高。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身体是寓思想之舍,是载知识之车,没有健康的体魄,远大的理想会变成空想,丰富的知识与才能也不能发挥。可是一些青少年没有意识到吸烟危害健康的严重 性,仍以好奇、虚荣的心理偷偷地吸烟,甚至以吸烟为荣。对青少年来说 ,吸烟的危害远比想象中大得多 ,不仅会导致很多疾病 ,还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因为青少年正处于身体迅速成长发育的阶段 ,身体的各器官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 ,对各种有毒物质的抵抗力不强 ,受烟雾的毒害也就更深 ,甚至可以导致早衰 ,早亡 .吸烟还可能使青少年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 ,诱发不良行为 ,甚至引发犯罪 .所以,同学们,我们面对这种行为,一定要坚决说“不”!我们的眼睛,应用来看世界上最美丽的颜色,而不是被雾气所迷 ;我们的鼻子,应用来嗅闻花朵的芬芳,而不是被刺鼻的烟味充 塞;2 / 8 我们的喉咙,应用来唱出最动听的音乐,而不是被烟雾薰得干哑。 因此,我代表学生自管会向全体老师、同学提出倡议: 一、遵守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自觉从自身做起,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严格遵守国家和学校关于在校园内禁止吸烟的规定,做到“在校园内,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吸烟”。 三、全体师生都应担当校园禁烟志愿者,主动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劝导有吸烟习惯的老师、同学和家长崇尚健康、拒绝烟草,形成校园禁烟的良好氛围。 烟草对于我们百害而无一利 。我们要杜绝烟草,活出精彩!拒吸第一支烟,不当新烟民,做无烟新一代 ! 谢谢大家 2016 中国应该立法禁烟 多年来,中国烟草一直保持着七个“世界第一”:烟叶种植面积第一;烟叶收购量第一;卷烟产量第一;卷烟消费量第一;吸烟人数第一;烟草利税第一;死于吸烟相关疾病人数第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自 2016 年 1 月起,中国应当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完全3 / 8 禁止吸烟。 有资料统计,目前中国受二手烟危害的人数巨大,有超过 50%的公共场所, 30% 40%的家庭,正经历着烟草的危害。中国要跟上世界各国禁烟的步伐,必须立法。如果不立法,就保护不了这些人的正当权益。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每个人就可以理直气壮的保护自己的权益。 今天是我国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5 周年的日子。但时至今日,我国仍无一部国家级的无烟立法,且囿于相关部门政企不分、烟草涨税不涨价、烟草文化难以改变等原因,禁烟道路依旧任重道远。 专家指出,我国烟草使用率居高不下,二手烟暴露问题突出,目前我国已有亿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的危害;公共场所禁烟法规缺位,我国目前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公 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全国性法律法规。 专家的提案建议,尽快制定全国性的防止接触烟草烟雾的法律,让所有人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公共场所免于接触烟草烟雾。 据中国疾控中心 2016 年最新报告显示,烟草流行时我国慢性病快速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有亿烟民,近 8 亿人每天生活在烟草环境中,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者超过 120 万人。 专家认为,全国及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率先垂范,带头戒烟,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互相敬烟。建议今年起,全国及地方人大、政协会议期间,所有室内公共场 所、4 / 8 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XX年 5月产生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是医药卫生领域第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条约。 1、普遍保护原则:应确保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公共场所免于接触二手烟草烟雾。 2、普遍保护原则:所有人都应受到保护,以免接触烟草烟雾。所有室内工作场所和室内公共场所都应是无烟的。 3、 100%室内无烟原则:不存在符合安全标准的二手烟雾。 4、立法原则:必须立法以防止公众接触烟草烟 雾。自愿的无烟政策一再表明是无效的,不能提供适当保护。法律要想行之有效,应当简单,明了,便于执行。 5、 尽快的原则:每一缔约方都应在“公约”对其生效之后五年内提供普遍保护等。 一、关于国内的执法情况: 许多国内立法中对违反的企业或场所罚款的规定,以及建立投诉机制,以举报违反情况的规定比较软弱。国内03 年以前的禁烟立法基本上是罚款 10 50 元,并且先教育、后罚款。对企业违法罚款额度在 1000 5000 元范围内。并且真正实施罚款的案例极少。基本没有投诉机制和违反举报5 / 8 机制。 二、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立法方面的问题: 1、缺乏国家统一立法;尤其是履行公约后,国内尚无配套法规出台。 2、法律覆盖的禁烟场所很少,全面无烟场所只有 1个; 3、地方立法比例不足一半:,使用概念混乱,法规名称有禁烟,也 有控烟,但控烟应指和 MPOWER 的政策相关的综合立法。 4、公民遵守率低,不足以保护人民健康; 5、立法语言不清楚,缺乏执法机制设计, 6、几乎所有的城市立法都缺乏管理机构和监督执法队伍,故难以实施处罚。 三、国家禁烟立法刻不容缓 全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问题已经不能再等待,国内的吸烟危害也急迫需要一个单独的法律文本来解决。“中国的控烟效果微弱,很大原因在于:国家层面上尚无控烟的独立法律。”专家说,中国一些城市如上海等地已经出台地方性控烟法规,但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立法参照依据,各城市在禁烟场所、禁烟范围、执法力度等方面参差不齐,法规的效力有限。 专家认为,国外香烟包装都印着显眼的警示图片,6 / 8 但中国的烟包依然“美丽”,香烟的直接和间接广告更是无孔不入,导致控烟效果不理想。同时,烟 草业政企分开是国际大趋势,中国烟草行业应将行政管理职能与烟草生产经营管理职能剥离。 中国立法禁烟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 NO SMOKING。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还生命一份明净 岁末年初,一场前所未有的雾霾笼罩了大半个中国,至今仍久久不散,令所有人为我们的生存坏境忧心忡忡。如果说雾霾是污染环境的白色幽灵,那么香烟则是危害健康的无形杀手。既然我们无法忍受雾霾的侵袭,又怎能忍受吸烟的危害呢?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全球每年约有 500 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长期吸烟容易引起心血管病变,直接削弱心脏收缩力,损坏脑细胞,导致记忆力衰退,头痛,失眠等。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有 80%的肺癌, 75%的慢性阻塞性疾病和 25%的冠心病均与吸烟有关。每天约有 2000 中国人因吸烟而致病死亡。近年来,吸烟危害同癌症、艾滋病被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敌人。 吸烟对青少年来说,危害性更大。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7 / 8 其对外界环境有害因素的抵抗力 较成人为弱,易于吸收毒物,从而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 吸烟损害大脑,影响智力。烟雾中一氧化碳含量很高,它会使大脑缺氧。因此,吸烟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头痛、头昏现象。久之,会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 烟草中的尼古丁还是一种神经毒素,侵害人的神经系统。研究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 %。 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烟消费和生产国,也是世界上越来越少的允许公共场合吸烟的国家之一,这也直接导致在禁止吸烟地点吸烟成为中国人的十大陋习之一。今年 1 月 29 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 ,通知规定,凡进入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今天,为了健康,我们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远离烟草,珍爱生命,从自身做起! 首先,从自我做起,自觉拒绝烟草,树立吸烟危害自己及他人健康的理念,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 其次,从校园做起,希望老师们以身作则,带头不吸烟,积极帮助身边吸烟的同事、同学戒烟、禁烟,倡导并形成人人能主动规劝他人、老师和家长戒烟、禁烟的良好习惯,8 / 8 推行无烟办公室 、无烟教室、无烟宿舍,携手创建无烟校园,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从家庭做起,主动向亲友宣传吸烟的危害。 老师们、同学们,早春二月,惠风和畅,美丽的春天正向我们缓缓走来。相信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期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