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作品阅读复习指导,1,高职考中的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一般是有一定的阅读难度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其次小说),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学生语文高职考的瓶颈。能否正确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掌握答题方法不到位等,使许多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常常望“文”兴叹。,分值大而得分低训练多而收效微有个案而无体系,2,题材:大多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积淀的生活感悟类散文。作家作品:大多是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当代文坛中影响较大的名家新作占据主导地位。选文的风格:多是语言清新优美、感情质朴的抒情散文,特别是有忧患意识,有悲悯情怀,关注民生和社会进步发展的散文。,考查重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查文本特点:,3,考纲要求:,1.理解B筛选文章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理解关键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与作用。揣摩分析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深层含义。2.分析综合C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和层意。正确掌握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掌握全篇的基础内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掌握主要的表现手法。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并能进行初步的评价、鉴赏。,4,河在河的远方对河来说,自来水只是一些稚嫩的婴儿。不,不能这么说,自来水是怯生生的、带着消毒气味的城里人。它们从没见过河。河是什么?用“什么”来问河,什么也得不到。河是对世间美景毫无留恋的智者,什么都不会让河流停下脚步,哪怕是一分钟。河最像时间。这么说,时间穿着水的衣衫从大地走过。这件衣衫里面包裹着鱼、草和泥的秘密,衣领上插着帆,流向了时间。河流阅历深广。它分出一些子孙缔造粮食,看马领着孩子俯身饮水。落日在傍晚把河流烧成通红的铁条。河流走到哪里,空中都有水鸟追随。水鸟以为,河一直走到一个最好的地方。,5,天下哪有什么好地方,河流到达陌生的远方。你从河水流淌的方向往前看,会觉得那里不值得去,荒蛮、有砂砾,可能寸草不生。河一路走过,甚至没时间解释为什么来到这里。茂林修竹的清幽之地,乱石如斗的僻远之乡,都是河的远方。凡是时间要去的地方,都是河流的地方。河流也会疲倦,在村头歇一歇,看光屁股的顽童捉泥鳅、打水仗。河流在月夜追想往昔,像连续行军几天几夜的士兵,一边走一边睡觉。它伤感自己一路上收留了太多的儿女鱼虾禽鸟乃至泥沙,也说不好它们走入大海之后的命运。也许到明天,到一处戈壁的故道,河水断流。那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河流被埋藏。而河流从一开始就意气决绝,断流之地就是故乡。河的辞典里只有两个字:远方。远方不一定富庶,不一定安适,不一定雄阔。它只是你要去的地方,是明日到达之处,是下一站,是下一站的远方。常常,我们在远方看到河流,河流看到我们之后又去远方。如果告诉别人河的去向,只好说,河在河的远方。,6,1文章第一段不写河流而写自来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答:,参考答案衬托:用自来水衬托河流。自来水是稚嫩的婴儿,是带着消毒气味的城里人,而河流是永不止步的智者。(2分)引出下文对河流的叙写,使行文显得舒缓自然。(1分),综合分析:本题考查内容是一句话(或一个语段)在文中的作用,答题要求内容方面的作用和结构方面的作用并重。,7,学生答题示例:,答:自来水是河里弄上来的,是河水的一部分,没有河水就没有自来水,所以要先写自来水来引出河水。,问题:未读懂文本,牵强附会。(得0分),答:总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问题:仅从结构上而未从内容上把握。(得1分),答:用自来水来反衬河水的永不停歇与奔放,突出河流是永不止步的智者。,问题:仅从内容上而未从结构上把握。(得2分),8,2.作者说“河最像时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则说“逝者如斯夫”。请问他们从河流当中各自悟到了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启迪)?(5分),参考答案作者认为河像时间,它穿着水的衣衫从大地走过,意气决绝,勇往直前,带给人坚毅执着的感觉,具有义无返顾的精神;孔子笔下的河流是时光的象征,它不舍昼夜,一去不复返,带给人日月如梭、光阴似箭的感觉,使人产生珍惜时光的启迪和浪费光阴的愧疚。(能自圆其说即可),9,学生答题示例:,答:作者认为河流象时间一样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孔子觉得失去的东西永远都得不到了,要珍惜现在。,问题:未将作者的意思和孔子的意思有效区分(得1分),答:因为河水一直流一直流只会向前,永远不会后退,时间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说时间象河。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问题:未看清题干,盲目答题,题干问作者和孔子都将河与时间相关联,他们分别悟到了什么,而该生只回答了其中一个。(得2分),10,学生答题示例:,答:作者领悟到了河就象时间一样流个不停,对世间美景毫无留恋,勇往直前;孔子领悟到了时间象河流,一去不复返,稍纵即逝。启迪: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问题:对作者和孔子各自的领悟回答到位,但感受部分却将两者合二为一,忽略了作者的领悟给人的启迪。(得4分),答:作者说“河最象时间”,因为他从河流中悟到了它的永不止步,意气决绝;孔子说“逝者如斯夫”,因为他从流水中悟到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前者给我们的启迪是应向着人生目标,勇往直前;后者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把握现在。,该生能将作者和孔子的领悟分析到位,也能将两者的领悟给人的启迪一一道来,且答题规范。(得5分),11,参考答案在作者看来,河是对世间美景毫无留恋的智者,什么也不能让它停下脚步,它目光远大,勇往直前,不管道路是否曲折艰险,也不管前面是否荒蛮绝路。河是智者的化身,河是勇者的象征,其生命在于运动,其价值在于追求。(意思对即可),3从文中看,“河的辞典里只有两个字:远方”这句话有什么含意?(4分),12,学生答题示例:,答:远方不一定富庶,不一定安适,不一定雄阔。它只是你要去的地方,是明日到达之处,是下一站,是下一站的远方。,问题:机械照抄文本,缺乏理解。(得1分),答:河一生要到达的地方是不确定的,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是它要去的地方,就这样从这到那,经过很多地方,所以它的到达之处永远是“远方”。,问题:理解有偏差,表达欠清晰。(得1分),13,学生答题示例:,答:河流从一开始就意气决绝,断流之地就是故乡。你从河水流淌的方向往前看,会觉得那里不值得去,荒蛮、有砂砾,可能寸草不生。河一路走过,甚至没时间解释为什么来到这里。茂林修竹的清幽之地,乱石如斗的僻远之乡,都是河的远方。凡是时间要去的地方,都是河流的地方。远方不一定富庶,不一定安适,不一定雄阔。它只是你要去的地方,是明日到达之处,是下一站,是下一站的远方。,问题:以为多多益善,眉毛胡子一把抓,未作提炼,答出一些要点但累赘多余,表达不明。(得2分),14,谁能让我忘记说起来,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怎么忘得了呢?高考结束了,我闲在家里,苦苦地等待。我在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哪个大学无所谓,只要肯录取我,它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我很焦急。比焦急更让人闹心的,是无聊。那可真叫无聊。连小说也读不下去。心里有事嘛。现在我才知道,无聊,其实是人生的一种痛。那个命根子一样的录取通知终于来了。我让自己的心情很尽兴地激动了一会儿,才慢慢打开那封金光闪闪的来信。信上没多少字。很严肃,公事公办的态度。,15,我把信上的字,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又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周围没人。陪伴我的,是偶尔的几声鸟叫,几声蝉鸣,还有一株小白酒草,两株苍耳。我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我踏实了,舒服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我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了。我将光芒万丈悬挂在刘家庄的上空了。我没有急着回家。没有。我知道,我的父母也都在烟熏火燎地盼着这个好消息。我的想法是,反正他们已经盼了很久,再多盼一会儿也没关系。我走到村外,去看望那棵老槐树。我在老槐树下站了很久,默默地流泪。看见老槐树,我的泪水就止不住了。我听见了自己在老槐树下读书的声音。往日的声音。它们没有走远。它们有着露珠一样的鲜活和清亮。我不是看望老槐树。我是看望我自己。往日的自己。,16,好消息传到家里,家里的气氛立刻就变了。爹放下饭碗,怔怔地看着他的儿子。那不是一般的看,是发了狠的。是用目光在拧。爹的目光把我的脸拧红了。爹自己的脸也红了,红烧肉一样闪着油光。他忘记了午睡的习惯,背着手,身子一挺一挺地出了家门。妈也放下了饭碗。她坐在炕沿上,一会儿撩起衣襟擦擦眼,一会儿又撩起衣襟擦擦眼。她说:“我的沙眼病又犯了。”爹把他的唾沫星子喷遍了刘家庄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又兴高采烈地接受着每一个角落里喷向他的唾沫星子。爹的得意忘形,让我觉得有点不自在。也不能全怪爹。刘家庄到地球上定居了上百年,什么时候长出过大学生?好在,两天以后,爹就清醒过来了。爹频频地到集市上卖西瓜。爹看西瓜的眼神很慈祥,很博爱,也很无耻。那是他儿子的路费、学费和生活费,不好好看看,行么?我跟着爹,到集市上去卖过一次西瓜。仅仅一次,我再也不想去了。,17,那天很热,热得很不要脸。我的手指甲都冒汗了。集市上的人,却很少有来买西瓜的,好像吃了西瓜就会着凉似的。太可恨了。我脸上的沮丧像汗水一样欢快地流淌着。爹看见了。他皱了皱眉头,弯下腰,从筐里挑出一只最小的西瓜,一拳砸开,递给我。我说:“爹,你也吃。”爹说:“我不吃。我吃这东西拉肚子。你吃你吃。叫你吃你就吃,哈。”西瓜有点生。不甜,有一股尿臊味。我吃得很潦草,匆匆忙忙就打发了。扔掉的瓜皮上带着厚薄不均的一层浅粉色的瓜瓤。爹狠狠地扎了我一眼,走过去,将瓜皮一块一块捡起来。他用手指头弹弹瓜皮上的沙土,又轮流把他们压到嘴巴上,像刨子一样刨那些残留的瓜瓤。我的眼圈红了。,18,那些日子,妈换了一个人似的。她很少说话。她喜欢盯着鸡屁股看。不光看,还经常去抠。抠得一丝不苟。好像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大学,而是鸡屁股。爹说:“别理她,你妈跟鸡屁股有仇。”妈的确跟鸡屁股有仇。那一天,她又去抠芦花鸡的屁股。按她的说法,这个挨千刀的货,屁股里夹了一只蛋,两天了,还没生下来。是锈住了么?妈很生气。她把自己的手指头变成了挖掘机,在芦花鸡的屁股上开工了。她成功地从芦花鸡的屁股里挖出了一泡黄水和几小片鸡蛋皮。我走出家门的那一天,可怜的芦花鸡死掉了。公共汽车开出很远了。我回过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19,1作者等录取通知书时的心情和得知录取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试用几个词来概括。(4分),参考答案:焦急无聊(前)(2分)踏实忘乎所以(后)(2分),分析:一般此类型的题难度较小,答案从文本中可以直接摘抄,得分率较高,做此类题的原则是忠于文本,查找仔细,看清分值。此题有4分,题干要求用几个词概括,那么一般而言就要求我们写出4个词语。,20,不够准确的答案示例:,答:收到通知书前:焦急,收到通知书后:踏实。(两个词太少,得2分),答:着急、期盼、思前想后、坐立不安(概括比较准确,但有疏漏,得2分),21,2最后一段划线句”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应如何理解?(3分),参考答案:父亲朴实节俭的品格和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心切深深打动了作者,牢牢地印在心里。,综合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要求学生紧扣文章主旨,联系作者情感答题。,22,学生答题示例:,答:写出了当时“我”去上大学时的冷清,没有人送我,反映出我当时很失落的心情。,问题:理解错误,主观臆断。(得0分),答:爸妈为了我,操碎了心,被我潦草地啃过的西瓜皮父亲舍不得扔,捡起来再啃,芦花鸡不生蛋,就被母亲抠死了。,问题:就事论事,未从作者的思想上去分析。(得1分),23,学生答题示例:,分析:思路清晰,要点全面。(得3分),答:因为几块西瓜皮写出了父亲的节俭,一只死去的芦花鸡写出了母亲的求蛋心切,而这些就是他的路费、学费和生活费。,问题:未答到点子上,父母的性格分析到位,但应将之与“我”的情感有机联系。(得2分),答:几块西瓜皮反映出父亲的节俭朴实,一只死去的芦花鸡反映出母亲为儿子的求学费用而焦虑万分,这些正是父母对儿子深深的爱,作者看到这些等于看到了父母的爱。这些爱烙印在作者心底。,24,3通过“我”考入大学后爸妈的准备工作可以看出爸妈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参考答案:父:望子成龙,儿子考上大学后欣喜若狂。保持劳动人民节俭的传统美德,为准备儿子的上学费用无私奉献,对儿子的浪费习惯表示不满。妈:对儿子的生活体贴又细致,爱子心切,盼望孩子有好前途而又舍不得孩子离开。,25,综合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要求学生从父亲和母亲对“我”的态度着手细致、全面地分析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26,学生答题示例:,答:爸妈为儿子读大学而拼命赚钱,竭尽全力而不觉得辛苦,面对高昂的学费,他们很焦急、很无奈,但又拼命筹集,义无返顾。,问题:答非所问,只答出了父母在儿子考上大学后的部分反应,即答出了父母的心情、举动,而非为人。(得1分),答:爸妈是朴实的农民,有望子成龙的急切和渴望,有不善表达的纯朴和善良。,问题:文本中父母的性格有较大的不同,没有分开作答,显得不够准确,也不够全面。(得2分),27,学生答题示例:,答:爸爸是一个艰苦朴素、慈祥、博爱的人;妈妈是一个一丝不苟、想做就做、永不放弃的人。,问题:用词不尽恰当,理解不够准确。(得2分),答:父亲在“我”考上大学后表现出来的激动和其后认真的准备工作和“我”吃西瓜,他吃皮的细节都表现出他是个疼爱儿子,节俭朴实的人,妈妈抠鸡屁股和芦花鸡的死表明她是爱子心切,为儿子的前途想尽一切办法的人。,分析:回答得较具体,但还不够全面。(得4分),28,4.对于“我”考入大学,文章对父母态度的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的?有何表现效果?(4分),参考答案: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父亲卖瓜和母亲盼母鸡下蛋这一小细节。以小见大,真实可信。,29,就题答题,主观臆断杂乱无章,东扯西拉一答了事,不问分值惟恐漏答,多多益善丢三落四,顾此失彼,忠实原文分点列写看分答题善作提炼周详全面,学生答题问题,解决要领,30,迎考前的争分准备,31,熟悉文学作品的各种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的内涵是非常宽泛的,要回答相关的问题需要先了解其一般的概念、规律,掌握答题方向,然后与文本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2,1.叙述方式:,顺序: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一种叙述方式,作用是使文章层次清晰,眉目清楚。插叙:指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其作用是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倒叙:指先交代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精彩片断,然后回过头来再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作用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常用表达技巧及其作用,33,2.描写方式:,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主题。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作用是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正面描写侧面描写),34,3.艺术技巧:,35,1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A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36,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B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37,2、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A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再如爱莲说用菊花正衬莲的高贵品质,用牡丹反衬莲的高贵品质。B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38,3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如故乡开头对故乡荒凉景象的描写,为下面杨二嫂和闰土的出场做了铺垫。打两个比方:运动会上一开始就播放明快、热烈的运动员进行曲,那就是在为下面激动人心的运动节目做了铺垫;每年春晚一开始首先出现的闹春的热烈场面,那就是在为下面的喜庆主题做好一个铺垫。,39,4伏笔、照应。A、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一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40,B、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次更加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41,5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寓理于物”。如芦花荡中“狠狠往上钻的苇子”,表现了苇子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从而象征了华北军民在抗战时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再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赋予高傲飞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42,6、夸张: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如三国演义中写张飞的肖像:“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种夸张地描写,突出了张飞粗直勇猛的特点。再如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形象的塑造也采用了夸张手法,辛辣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愚蠢。,43,7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如爱莲说作者借莲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如陋室铭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44,8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小石潭记、醉翁亭记、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45,9欲扬先抑“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抑扬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想要达到对所描写对象的褒扬,先指出其缺点或不足,从而使所描写对象的长处显得尤为突出。也可以相反来做。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之分。欲扬先抑作是指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欲抑先扬则正好相反用”抑扬“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46,“欲扬先抑”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想写冬天时能在百草园捕鸟,突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欲扬,于是就先写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就先抑,从而使所要褒扬的百草园显得更为有趣。,47,10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悬念的主要作用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吸引读者。例如孔乙己结尾,孔乙己的命运到底如何,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悬念可设在开头,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设在中间,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设在结尾,能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48,了解文学作品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二),掌握一般规律,做到点面结合。,49,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50,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提问方式: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51,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52,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答题模式: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53,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制造业企业销售人员面试指南与预测题集
- 2025年人力资源行业中级审计员面试宝典问题与答案
- 2025年乡镇畜牧站招聘畜牧专业人才模拟题及答案
- 护理三基培训知识内容表课件
- 2025年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画具画材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数字化X射线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PCM脉码调制终端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安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周南石燕湖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5桐乡市国企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 高校防网络电信诈骗课件
- 2025年高考政治学科命题原则、命题趋势、考查重点与导向解读
- 木模铝模劳务分包合同
- 手术室安全知识
- 临床带教方案
- DL-T 5876-2024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植保)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运动解剖学课件完整版
- 地下室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