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书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3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2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提出要求: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1)把本课难读的生字在文中圈出来,并读准字音。仪 悼 逝 餐 枣 搞 冠 悟 摊 奥 咳 嗽 骂 嚼(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悼:do 餐:共16笔 嚼:20笔 奥:注意上部 嗽:注意右边的写法 冠:多音字组词 (3)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各色各样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就说一说这段二、合作交流1读文后小组交流:“父伯死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呢?” (1)参加追悼念的人多。(2)送来的花圈挽联多。(3)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2什么事使“我”惊异?3找到中心句:“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深情小结: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4深情朗读:伯父的一生是受世人尊重的,请你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满怀深情的读一读。三、朗读感悟(一)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小结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二)用此方法,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请同学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问题。1学生读书找疑,批画思考。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2各小组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3各组汇报:抓往“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恍然大悟”。等词句进行体会。另有所指,“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4小结: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描写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三)过渡: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请同学们用学习上段的方法,来学习鲁迅和“爸爸”救助车夫的故事。学生默读课文,找疑难问题,学生出声读,思考。抓住“饱经风霜”“扶、洗、敷”等一系列动作体会鲁迅关心车夫(劳动人民)的品质。自由朗读,加深体会。看,伯父想得多周到呀!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喜欢哪段就读哪段(自由读,指名读)适当的地方老师范读指导。(四)本文还有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各体现了鲁迅怎样的品质。四、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人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的链接阅读,看看这里是怎样写鲁迅笑的。这里既有声音,又有听者的感受,寥寥数语,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教学反思:附送: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一面教案新人教版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殷勤、陡然、窘相、虐待、颓唐、踌躇、摩挲”等词语。2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难点:1文中三次肖像描写及表现的人物性格。2.重点研读“我”与鲁迅见面的部分,理解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刻画的人物,通过一面印象的分析,加深对一面力量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1“一面”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说说理由。“一面”又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板书:一面2.检查预习(1)读准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赫然 踌躇 颓唐 虐待 窘相 (2)联系课文的内容说说下面的词语的意思。殷勤 莽撞 踌躇 摩挲 颓唐 虐待 (3)课文围绕着“买书”这一线索,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二、合作交流 1自由读课文,根据自己掌握的方法预习课文。2交流探讨:这“一面”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这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给了“我”巨大力量。通过这句话,将一次“小”的见面同鲁迅“大”的精神人格巧妙结合起来,画龙点睛,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三、品读感悟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一面”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说说理由。1针对问题让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所找到的相关句子,再谈自己的体会。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又是多么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2重点分析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看看你能够从中感悟到些什么?(可以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加以理解)课文对鲁迅的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紧紧扣住一个字“瘦”。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3重点句子理解:(1)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父亲”,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一个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公交车售票员,被人歧视。然而此刻鲁迅先生却对“我”这样温和,这样亲切,使“我”从心底感到温暖,感到慈父般的亲切,感到长者的慈爱。(2)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一个是崇拜鲁迅的文学青年,一个是关心、热爱文学青年的鲁迅,心有灵犀,一见如故。“我”那种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结结巴巴”,显示出“我”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激动的神态和幸福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向四周望了望”,表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险恶,怕有密探之流在旁边。二是作者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