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语文四下《蝙蝠和雷达》word教案.doc_第1页
2019人教版语文四下《蝙蝠和雷达》word教案.doc_第2页
2019人教版语文四下《蝙蝠和雷达》word教案.doc_第3页
2019人教版语文四下《蝙蝠和雷达》word教案.doc_第4页
2019人教版语文四下《蝙蝠和雷达》word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人教版语文四下蝙蝠和雷达word教案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读写词语。2、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教学难点: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它告诉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刚刚上过的自然之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大自然的朋友,它就是“蝙蝠”。蝙蝠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课文吧!3、揭题。 11 蝙蝠和雷达(学生齐读)过渡: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把它们连起来呢?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二、学习本课生字词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拼读蝙 蝠 捕 蛾 蚊 避 锐 铛 绳 揭 碍 荧(1)、找规律,10个左右结构的字。(2)、为生字组词。蝙蝠 捕捉 飞蛾 蚊子 避开 敏锐 铃铛 绳子 揭开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2、指名读词语。三、品读课文1、学习前三个自然段(1)默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过渡句(2)出示过渡句:“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以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齐读。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读了这个句子,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过渡:要想揭开其中的奥秘,我们要先来学习第三自然段。2、重点学习第三自然(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蝙蝠的飞行本领高)(2)、指名讲意思。(3)、对于蝙蝠在夜间飞行,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呢?3、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1)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间飞行而且不会有危险的本领。(2)模拟体验:你想试一下在夜里飞行吗?让一个学生闭上双眼,在教室里走一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然后说说感受。(3)指导朗读四、重点研讨,填写表格(4、5、6自然段)1、为了弄清蝙蝠在夜里能安全飞行的秘密,科学家们做了三次试验,他们是怎样试验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四、五、六自然段后填写以下表格: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小组讨论填写(2)汇报交流,汇报结果如下: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的眼睛蒙上铃铛一个也没响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封住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2、从表中可以看出蝙蝠夜里飞行跟什么有关?那么,耳朵和嘴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默读第七自然段,想想嘴巴和耳朵怎样配合?用图示表示出来(超声波用“)”表示,障碍物用“ ”表示) 嘴 ) 障蝙蝠 碍 耳朵( 物3、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那么雷达又是怎样给飞机探路呢?默读第8自然段,用图示表示出来。 天线) 障雷达 碍 荧光屏( 物4、根据蝙蝠和雷达探路的图示,叙述蝙蝠和雷达探路的方法。蝙蝠: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超声波,超声波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了飞行的方向。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有障碍物就改变方向。五、拓展延伸过渡: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某种器官的构造、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而产生的一门科学叫仿生学。六、作业:1、适量书写生字。2、完成课后练习题。板书设计: 嘴 ) 障蝙蝠 碍 耳朵 ( 物 和 天 线 ) 障雷达 碍 荧光屏( 物附送:2019人教版语文四下触摸春天word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2)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反复研读、思考,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3)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词句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具准备】幻灯片、千手观音舞蹈、触摸春天朗读媒体文件、触摸春天朗读.mp3【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段2.观后谈感受: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有什么感受?(这是一群残疾人表演的。)3.引入课文:一群残疾人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真是一个奇迹。有个盲女孩也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们跟随着她一起去触摸春天吧!板书课题 17 触摸春天二、朗读欣赏,体验春天。(播放触摸春天朗读媒体文件)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四、品读课文,探究体悟。1.课件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1)安静来到哪儿散步?我为什么要喊出声来?(2)安静创造了一个什么奇迹? (3)为什么你认为这是奇迹?有什么感受?读读,希望你读得流畅!2.比较句子:(1)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2)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读一读,体会这两句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谁能读出这两句不同的感觉?3.出示“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正停着一只花蝴蝶。”指名学生读后,问:“我”喊出声来了吗?为什么不喊出声?请怀着作者同样的心情读一读。4.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1)自由读读这个句子。(2)“竟然”什么意思,安静本想拢住什么?“竟然”可以换成什么词?可以用“竟然”说一句话吗?(3)现在大家都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跟着老师的声音来做动作,想象。“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没有体验过的地方。”(停顿片刻)你体会到了什么?“神奇的灵性”指什么?再来一次,这一次要边做边想边跟老师一起说。5.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让学生齐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提醒学生联系课题进行想象。)6.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学生自由读这句话,读后谈感受。五、总结收获,升华情感。1.播放触摸春天让我们随着课文朗读轻声读一读课文,再次享受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想一想,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幻灯片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千手观音剧照、海伦凯勒相片,教师随机旁白: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一群残疾人用她们美妙绝伦的舞姿征服了观众,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或感悟?请随着轻松的音乐,打开心灵之窗,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悟。3.出示语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