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_第1页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_第2页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_第3页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_第4页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8 第 21 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 课题 第 21 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课时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通过分析、比较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在各自领域里,能够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找出他们的共性,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理安排课本内容的顺序。用魏源的 “ 师夷长技 以制夷 ” 贯穿本课内容,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根据课文和插图中有关的资料,讲解、分析魏源的典型事迹,指导学生 “ 照方抓药 ” ,主动学习有关其他三人的史实;联系原始遗存的知识举例说明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2 / 18 我们学习;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只要谁先进,就要向谁学。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四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概括出本课的 主题,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典型事例,概括主题思想应采用的方法、手段和尺度的把握。 教学方法 教学和学习方法 1.主线贯穿法。可以用魏源的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贯穿本课内容,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2.典型事例分析法。 3.提问引导法。 4.材料运用法。 5.归纳法。 教学和信息整合 笔记本电脑大屏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言 3 / 18 看到 XX 年奥运会的吉祥物,炎黄子孙无不感到欢欣鼓舞,因为第 29 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属于中国,属于北京。它不仅反映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巨大发展,更是对中国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综合国力提高的一个肯定。我坚信,到了 XX 年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的时候,全世界将欣喜地观赏到中国龙在东方盘旋升腾的壮观场面。为了振兴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在近代史上,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做出了 杰出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 专注地看 XX 年奥运会的吉祥物 教 学 4 / 18 内 容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1.“ 向西方学习 ” 思想产生的背景 教师:请同学们看 “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 一目下的第一段内容。回答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学生: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些爱国的思想家认识 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教师: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船坚炮利,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 “ 天朝上国 ” 的梦幻中惊醒了。他们开始抛弃骄傲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向西方学习 ” 的新思想萌发了。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谁? 学生:魏源和严复。 教师过渡:我们来看一下他们两人的典型事迹。 2.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 1)魏源与海国图志 学生: 生活在鸦片战争期间,参加过抗英斗争。 5 / 18 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 主张学习西方的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强烈批判锁国政策,对封建顽固派自甘落后,把西方科技视为 “ 奇技淫巧 ” 的愚昧言论,加以抨击。 以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为目的,编写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 教师:此书封面中的 “ 图 ” 和 “ 志 ” 各是指什么? 学生: “ 图 ” 是指地图,借指地理; “ 志 ” 是指史志,即历史。 教师: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是什么意思? 学生: “ 师夷长技以制 夷 ” 的意思是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 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魏源的思想呢? 学生:我认为魏源的思想是爱国和进步的,值得肯定。 教师:清代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魏源是冲破闭关锁国的思想束缚,提出向西方学习掌握敌的长处,克敌制胜的,这是他爱国、进步的重要表现。他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 教师过渡:在西学热潮中,严复贡献最大。 ( 2)严复与天演论 学生: 严复是戊戌变法时 期的启蒙思想家。 6 / 18 甲午战后,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其中第一部天演论影响最大。 天演论中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的观点和 “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 的观点,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严复还鼓励人们 “ 自强保种 ” ,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教师:严复是一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其思想形成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国人创深痛巨,给严复很大震动。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主张 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是严复思想的主要特色。 严译天演论的特点不在于简单地转述赫胥黎原著,而是创造性地 “ 取便发挥 ” ,用进化论观察人类社会,以求服务于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严译天演论是 1898 年出版的。当时中国是什么状况呢? 学生:民族危机深重,出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师: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严复宣传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就是为国人敲响了自强保种的警钟。要达到自强保种必须抛弃封建势力,进行维新改革。 “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 ,是指世界必将不断变化和进步,未来世界应当超 过当今世界。对宣扬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顽固派是个打击,从而7 / 18 也论证了变法维新的合理性。教材中谈到天演论对中国知识界的启发,是指天演论带给人们一种崭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使广大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真正打开眼界,获得了西方新知识,从而起到引导他们探索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 教师过渡:学习了开眼看世界的两位思想家,在魏源的“ 师夷长技 ” 的影响下,当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作为这种思想的实践者,怀抱报国之志,学艺归国,为国家走向独立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詹天佑和侯德榜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复述京张铁路的修筑过程。 学生: 1905 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他亲率工程队勘测定线,然后同铁路员工一起,克服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遂道工程。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 “ 人 ” 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 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教师:强调两点:一是 “ 人 ” 字形轨道上下行车。(媒体演示)这是 为了克服坡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8 / 18 八达岭而设计的。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了 “ 折返线 ” 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二是课本上说 “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 这句话的含义。 1902 年,袁世凯为方便慈禧太后拜谒清陵,派詹天佑修新易铁路,是京汉铁路的支线。新易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但它的经济意义不大,而且不是铁路干线。 教师:下面我们看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有关资料。(媒体显示) 教师:从材料中,我们能看出詹天佑身上具备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学生: 1.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 2.强列的创新意识。 3.良好的道德品质。 4.吃苦耐劳的精神。 5.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 6.能用人、团结人的气量。 7.杰出的才干、严以律己。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讲一讲詹天佑的故事,长短不限。 教师小结: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一起成立了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9 / 18 对青年工程技术 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 “ 精研学术,以资发明 ” ,要求他们 “ 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壁束身,以为范例。 ”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 1919 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 “ 中国人的光荣 ” 。 教师过渡: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为祖国的化学工业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 的大厦,这位先驱者就是被称为 “ 国宝 ” 的侯德榜。 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教师:请同学们看本目内容,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点。然后,把它列出来。 学生: 1.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肥皂、纸张、药品等的制造,都需要一种化工原料纯碱。 世纪中期,欧洲人已经能制造纯碱,但欧美各国垄断方法,密不外传。 3.一战期间,纯碱运不到中国,许多民族工业被迫停产。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创办永利碱业公司,侯德榜为总工程师。 年,中国的 “ 红三角 ” 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侯德榜成 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世界制碱10 / 18 工业的权威。 5.侯德榜还写出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了碱业的垄断。他又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比欧洲的制碱法,降低成本 40%。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 “ 侯氏制碱法 ” 。 教师:侯德榜为世界化学工业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受到各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英国皇家学会聘他为名誉会员(当时其国外会员仅 12 人,亚洲仅中国、日本两国各一名),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也先后聘他为荣誉会员。值得一提的是 1949 年,侯德榜得到中共中央副主席刘 少奇请他回国的消息后,谢绝了印度塔塔公司年薪 10万美元的聘请,冲破重重阻挠,绕道回到祖国的怀抱。他勤奋、创新和爱国的精神,一直在激励后人开拓进取,共创祖国的美好未来。 学生看书回答 11 / 18 先提炼出关于魏源的有效信息 设计有关海国图志编者、内容、目的、意义的提纲 学生讨论 12 / 18 从课本上找出有关严复的信息,把它列出来。 边认真听老师讲解边回答问题 看书复述 13 / 18 看大屏幕媒体演示并回答其作用 自由发挥 讲述詹天佑的故事 14 / 18 从课本上找出有关侯德榜的信息,自我提炼知识要点。 被侯德榜创新和爱国的精神所感染,纷纷畅谈自己的 理想和做法。 课堂总结 15 / 18 板书设计 教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媒体显示:本课知识结构,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师生共同完成) 魏源海国图志 科学思想 技术严复天演论 与 思想詹天佑京张铁路 “ 人 ” 字形路轨 文化科技 侯德榜制碱 “ 侯氏制碱法 ” 填充表 格内容 课堂练习 16 / 18 一 .单项选择题 17 / 18 1.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A.唐胥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汉铁路 D.陇海铁路 2.制碱一书的作 者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严复 D.魏源 3.“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 是哪一部书的观点()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三国志 二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三: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回答: 1.材料一是谁的主张?他写的一部著作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派别的主张? 3.材料三是谁的主张?他的译著是 什么?同他观点相同的派别是什么? 4.三段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 三 .综合探究题 1.在我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哪年由什么人修建的?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什么铁路? 18 / 18 2.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3.魏源为了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的目的,主张应该怎么做? 本课教学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思想) 在讲文化课时,我发现运用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