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孔子学琴教案 语文S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做事认真的品质。2.过程与方法: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孔子,以便更好的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堂上引发学生间的辩论,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并以此受到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作出指导。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你对他有所了解吗?(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了解的关于孔子的资料。)师:这样一位伟人,在我国史书上是怎样记载的?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孔子列传。认识古文、大致了解古文内容。二、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共同解决。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一)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位伟人身上借鉴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二)精读品悟1.幻灯出示: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孔子用多长时间学会了这首曲子?在文中相应的地方作简单的笔记。2.学生默读思考3.交流(在交流中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生1:我认为孔子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学会了这首曲子。因为文中第二自然段写着“一晃十天过去了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师襄之所以可以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说明孔子已经会弹这首曲子了,而且弹奏的节奏也还不错。生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课文中第三自然 “过了几天”孔子仍然在弹这首曲子,后来两次师襄去看孔子时,孔子也都在练习这首曲子,所以孔子学这首曲子的时间应该比十天长一些。生3:我也这样认为:孔子学这首曲子的时间应该比十天长一些。文中二至五自然段里有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一晃十天过去了”“过了几天”“又过了些时候”“不知又过了多少天”这些时间加起来也该有一个月了吧。生4:不对。在第二自然段中明明写着师襄的话“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在十天的时间里,连老师都说他会弹了,可见他是在十天的时间里学会了这首曲子。生5:十天就学会了,那以后的时间他是在玩吗?(教师见时机成熟)于是引导说:同学们的观点都非常有道理,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的读课文,请你在最能表明你观点的词语或句子处仔细琢磨,然后把你想到的告诉大家。以便更有力的说明自己的观点。5、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然后,找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同学组成小组交流自己的意见、理由或想法。6、全班交流。师:请两种不同意见的小组各先用一句话简单阐明自己的观点。生01:我们仍然坚持孔子用了短短的十天时间学会了曲子。生1:我们认为孔子学会这首曲子用了十多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师:我们先请认为孔子十天学会曲子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好吗?生02:文中记录着师襄的话:“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整整十天”从整整一词可以看出师襄觉得这些时间已经足够了已经不短了,这足以说明孔子用十天时间学会了这首曲子。老师打断:你能把你体会到的师襄话中的意思读出来吗?学生朗读。生03:课文中写着:“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的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说明孔子弹得已经不错了,节奏感很好了。生04:文中第一自然段写着“他有多方面的特长”“还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像这样一位人物,用十天学会一首曲子足够了。生05:我忽然想到, 孔子弹琴已经这样了不起还拜师襄为师学习弹琴,说明师襄的琴一定弹得更好,在当时应该算得上是位艺术家了吧。所以他的话绝对可信。孔子就是十天学会的曲子。师:你们的理由太充分了!现在想改主意的同学,你可以被他们几个统一过去了。生2迫不及待的站起来:别过去,听听我们的意见再说吧。十天的收获在师襄和我们一般人的眼里,孔子是学会了这首曲子,可是孔子自己却并不满足,大家听听孔子的话:“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孔子认为自己十天下来了,弹得还不够好,还需继续努力。又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掌握弹奏技巧,不算真正的会弹这首曲子。 师:我们也特想听听你读一读孔子的话。这位学生读孔子的话。生3:我来接着说。后来孔子就继续练琴,过了几天,他掌握了弹奏的技巧,还不满足,还要弹出曲子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他对自己的水平总也不满足。所以孔子是用了更长的时间练习这首曲子的。师:老师听了你们两方面的理由以后,有这样一种感觉:看来关于孔子练习的时间长短已不再重要了,关键在于人们对“学会”的认识不同,是吗?孔子对自己提出一系列的要求,他做到了吗?生:他做到了。第三自然段中写着“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的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真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我也练过琴,一首曲子我练了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时,弹起来仍不免断断续续,偶尔用错手指。如果我在回琴的时候能够做到手指运用自如,老师一定会给我一百分的。生:孔子继续练琴时,他弹得更好了,弹出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一曲弹完,好半天才醒悟过来。”我觉得孔子此时已经弹得太好了,曲中的情感可以把人给迷住,真是太了不起了!我真想听听这样的曲子!师:很遗憾,老师课前并没有找到这首曲子。大家想个办法,怎样才能让我们领略一下如此迷人、如此激情洋溢的乐曲风采呢?学生稍沉默了。师:让我们认真地读课文吧,读出师襄的感受,从这些描写师襄感受的句子中想象一下曲子的美妙,称赞一下孔子技艺的高超。指导朗读这部分。师襄听到让他如此陶醉的曲子以后,说了什么?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朗读了师襄的话。师:同学们觉得师襄的话语气怎样?生:师襄语气里满是赞叹。生: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孔子的佩服。师: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次师襄的话。学生再次朗读师襄的话教师朗读孔子的话:“不行啊,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这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读后稍顿再问:“故事到此处你有何感想?”生:我觉得孔子对自己要求太高了。生:我觉得从一首曲子体会作者是怎样的人,这是不太可能的。虽然文中记述孔子做到了,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所以孔子真了不起呀!师:孔子确实做到了!让我们看一看当时的情景吧。学生自由的大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然后自由发表意见。诸如:“孔子太了不起了!”“弹到这种程度太不容易了!”等等。师:所以师襄称赞孔子的琴艺是学生中不少人一起回答:“炉火纯青!”师:你知道这个词语的含义吗?生:我猜了一下,可能是说炉子里的火呈现青色吧。生:我查了字典,没能查到它的解释。生:我在成语词典中找到了它的含义。相传道家炼丹,直到炉子里的火苗呈现纯青色时,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孔子真是太了不起了!师:同学们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和意识越来越强了,老师真为此高兴。回到课文,孔子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小小的一件学琴的事就让后人们如此赞叹不已。那么,从今天孔子学琴这件事来看,他身上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生:我认为孔子做事非常认真,他“毕恭毕敬的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生:我认为孔子非常谦虚,他本来弹琴非常好了,还要继续拜师学习。生: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样做正是这句话的最好解释吧。生:我认为孔子对自己的琴技能一次次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一遍又一遍的努力练习,最终使自己的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师:这种做法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呢?生:这叫精益求精吧。生:我想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说这叫“温故而知新”吧。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做让自己更接近伟人的标准?生:明天我练琴的时候一定不偷懒了,而且也要练得好一点再好一点,也试着从一首曲子中领会弹奏技巧,体会思想感情。生:再学一篇课文时,我一定回家多复习。(三)复述故事师: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如此多的启示,你记住它了吗?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学生先在小组中讲一讲,然后派代表讲给全班听。学生发言略。老师评价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例如:加进自己的想象,运用了史记中的一些说法,使用了自己的语言等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孔子的故事1教案 语文A版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1个多音字。学写8个字。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孔子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刻苦、虚心好学分不开的,教育学生要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查阅资料,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学难点:孔子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教学准备:生字卡、课前收集孔子的有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名言揭题。1.出示孔子的名言,读一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交流自己搜集的孔子的资料。简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者,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3.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交流:读了课文,你对孔子增加了哪些了解?三、理解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画记你感受最深的词句。2.讨论交流:(1)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哪些?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2)相机理解以下词语。字: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举目无亲:抬头看不到一个亲人。形容人地生疏。举目:抬起眼睛,指抬头。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羞惭:羞愧。(3)这个自然段与后面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小结。4.齐读。四、学习生字词。1.自由识记生字词。2.检查交流识记方法。3.指导书写。“惭”为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各部件写紧凑。“艰”字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良”。“懂”字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尊”的上面不要写成“”。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朗读课文。2.提问:课文介绍了孔子的哪些故事?二、理解第二至五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讲了孔子的哪些故事?2.讨论:(1)孔子的境况非常凄凉,他是怎样对待学习的?相机理解以下词语。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师法: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某人或某个流派)。风凉话:不负责任的冷言冷语。礼法:社会上通行的法纪和礼仪。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然:对,正确。经典: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传诵:辗转传布诵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医疗健康行业劳务居间费合同重点解读
- 2025版离婚后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协议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产品售后维修与技术支持服务协议
- 2025版居民生活用水合同续签申请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行业培训服务合同
- 2025版跨境企业并购中介服务合同文本
- 二零二五年安置房买卖合同模板与法律指导
- 2025版玻璃安装与节能改造合同
- 2025版新能源项目居间委托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理财市场调研协议
- 2025年电力交易员(高级工)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北京广播电视台校园招聘1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冷库安全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DB11T 1481-202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 MIR睿工业:2025年中国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
- 直销管理条例课件介绍
- 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培训
- 氧气安全培训课件
- 常见意外伤害的救治与护理
- 肺保护通气策略
- 库房卫生打扫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