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关于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关于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关于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关于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关于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关于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 中 文 摘 要 中 文 摘 要 逆向物流主要研究如何经济高效地实现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其目的是尽量获取 回收产品的价值或对其进行正确处置。实施逆向物流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强 化企业竞争优势以及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等多重功用,它无疑是解决当前全球性资源 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逆向物流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 的关注,许多知名学者和企业都开展了逆向物流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地球上的资源,尤 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同时,在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废 弃物和返还物品,这不仅给企业带来成本上的压力,很多废弃物简单处理后排放到 环境中,更加重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合理处理返还物品和废弃物,不仅能节约资源, 改善环境,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逆向物流的价值得以逐步体现。 本文通过对逆向物流理论及现状的研究,旨在论证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 大背景下我国发展逆向物流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对逆向物流的概念和成因进行了较 为深入的研究,详细论述了逆向物流的基本内涵、分类、主要特征、成因及在国外 的发展情况;接着研究了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从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和 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阻碍和限制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我国逆 向物流的发展趋势;论文对西山煤电集团逆向物流的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 西山煤电逆向物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最后分别从政府、行业、企业的 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来研究逆向物流的发展与演化过程;采用定性分析通过 对逆向物流概念及其成因的分析说明了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必然性;采用了案例分 析法对西山煤电集团逆向物流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前面研究和分析 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发展逆向物流提出了几点建议。逆向物流 的出现符合了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也就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相信我国的 逆向物流发展也会随着理论体系的逐渐完善而日趋成熟。 关键词: 逆向物流;发展;协同促进;对策 vi abstract reverse logistics mainly studies how to achieve the recycling of products economically and efficiently, with an aim to try to obtain the value of recycled products or dispose of them in a proper way. implementa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has such multi-functions as saving resources,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increas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it is undoubtedly one of effective means of to lick two problems that the globe are facing currently: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erefor, reverse logistics have become an increasing concern of scholars and entrepreneurs and many renowned scholars and businesses have launched a study of reverse logistics.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 is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natural resources; as a result, the resources on earth, especially the non-renewable resources are running out. meanwhile,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 large amount of wasters and recycling products brought out, which has not only put cost pressure on businesses, but also mad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even worse.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roper disposal of recycling products and wastes can save resources, better the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businesses, in this way, the value of reverse logistics can be embodied gradually. based on the study of its theory and existing conditions, this paper aims at demonstrating the issues on reverse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ircular economy. it first made an intensive study of the concept and causes of reverse logistics and elaborated in detail on its connotative meanings, categories main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n it did research in its current situations in our country. b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causes and trend of vii development, it gave a summary of obstacles and constrain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verse logistics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ing trend. next, taking the xishan coal group for example, it analyzed the problems that exist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in the xishan coal group as well as the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it came up with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viewpoints of government,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did a literatur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made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s and causes of reverse logistics to show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for the enterprises, and use the case studies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xishan coal group.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y and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few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verse logistics. the emergence of reverse logistics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 will have a great vitalit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everse logistics in china, with the perfection of theoretical system; will be gradually improved and become mature. keywords: reverse logistics; development; cooperative promotion; countermeasures 1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进入21世纪后, 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中国gdp连续数年保持在10左右, gdp总量也在世界排名中连续攀升。但我国的环境状况并不乐观,经济的高速发展是 以高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所以可持续发展成了中国的必选之路。循环经 济的出现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广阔的发展领域,企业的逆向物流 随之应运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逆向物流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发展逆向物 流是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一个具体的措施。在逆向物流成本方面,2006年美国的物 流成本约占gdp的9.9,而中国物流成本约占gdp的18.30 。其中美国的逆向物流 成本已逐步降到物流总成本的4左右。然而在中国,由于很多企业的逆向物流管理 仍然是空白 逆向物流成本估计要占到物流总成本的2o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本文研究的逆向物流,是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正契合了我国当下的社会背景 和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消除再生资料价格障碍和循环过程成 本障碍。逆向物流的首要价值就在于它对保护生态环境,并提高了社会的公众的环 保意识。 国际学术界和企业对逆向物流管理的重视也才是近十年的事情,我国引入逆向 物流的理论的时间较短、影响不大,特别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煤 炭行业有其他行业所不同的很多特点, 这点在物流行业表现尤为明显。因此, 结合 煤矿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煤矿逆向物流研究有很大的创新性。本论文的研究也 有助于我国逆向物流理论的构建,有助于相关部门或相关企业进行逆向物流的决策。 本篇论文通过对逆向物流的理论及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论证分析 了发展逆向物流的障碍,并提出了我国发展逆向物流的应对策略。 本文旨在以山西煤炭行业逆向物流的发展为实证,通过研究逆向物流的理论, 分析逆向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发展逆向物流存在的障碍,进而针对其 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根据国内外的相关 文献和研究资料,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逆向物流发展中存在 的问题,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来分析发展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 1.2 论文内容结构及创新之处 2 (1)论文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部分是理论综述,介绍了逆向物流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逆向物流的成因, 阐述了逆向物流的演化过程,使我们了解逆向物流发展的历史,并介绍了逆向物流 在国外的发展。 第三部分是对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现状的分析,从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发 展趋势分别进行了阐述。 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分析山西西山煤电集团对逆向物流的应用以及在应用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是分析了发展我国逆向物流的对策,分别从政府政策、行业、企业三 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并相应的提出了解决对策和手段。 最后是结束语,主要对全文所做主要工作进行总结,并论述了逆向物流在我国 的发展前景。 (2)本文创新之处 目前中国对逆向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对逆向物流研究的相关文献中,对于 逆向物流渠道建设的研究以及政府、行业、企业的协同促进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已 有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逆向物流的发展需要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协同促进; 研究了企业逆向物流渠道建设的三种方式,并研究了煤炭行业的逆向物流问题。 1.3 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利用各种渠道对逆向物流的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 与应用,以获的发展我国逆向物流对策的间接理论知识。 (2)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是本文采用的主要方法,分析了逆向物流的特点成因及我国逆向物流发展 现状,分析了发展逆向物流的障碍及应对对策。 (3)案例分析方法 案例分析是最有力的分析方法,通过事实可以看到运用逆向物流的企业所获得 的丰硕成果,从而激励更多企业根据现实情况来设计合理的逆向物流策略,以期通 过该战略的应用,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并发展壮大。 3 第二章 逆向物流的理论概述 逆向物流是物流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它是在世界面临较大的环境压力下,随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深入探讨而形成的。“逆向物流” (reverse logistics)这个 名词最早是由 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正式提 出的, 到今天逆向物流的理论研究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虽然由于它属于物流学与 环境保护学的交叉领域,整个学术界对逆向物流的探讨热度不够,但是也取得了一 定的成就。逆向物流的要素不断增加,从最初的简单回收废旧物品到当前的实物、 信息、资金、技术等的多要素回流,逆向物流要素的充实,不仅意味着它的功能的 不断强化,同时也意味着逆向物流理论在不断充实和完善。 2.1逆向物流的概念 商品物流根据其流动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我们通常说的 物流都是指正向物流,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不仅应该包括正向的物流,还应该包括 逆向的物流。 “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这个名词最早由stock在1992给美国物流管理协 会(clm )的一份研究报告提出: “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代物流在循环利用、废物处理 和管理危险物质中的作用;广泛地包括在进行原料缩减、循环利用、替代、材料再 利用和处理等过程中所有与物流相关的活动 ” 。后经stock,kostecki,rogers等众多 学者的研究和产业界实践,已经日渐形成供应链中一个独特的领域,发挥出愈来愈 大的作用。 2.1.1 逆向物流的定义 国内外对逆向物流的定义虽然表述有所不同,但关于逆向物流的内涵基本相同, 即简单的概括,逆向物流就是从客户手中回收用过的、过时的或者损坏的产品和包 装开始,直至最终处理环节的过程。综上所述,可将广义的逆向物流归纳为:以广 义的观点说明源头减量、再生、物料替代、物料再利用及废弃物清理等方法进行的 物流相关活动,在物流程序中扮演物品再生、废弃物清理以及有害物质处理的流程。 stock jr. reverse logistics.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oakbrook.il,1992 4 逆向物流的内涵可以从逆向物流的流动对象、流动目的和活动构成等方面来说明: (1)从流动对象看,逆向物流是伴随着正常物品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一 系列反向活动,是产品、产品运输容器、包装材料及相关信息,从它们的最终目的 地沿供应链渠道的一系列反向活动,是产品、产品运输容器、包装材料及相关信息, 从它们的最终目的地沿供应链渠道的“反向”流动过程。逆向物流行为包括对物品 的再循环利用,出于质量因素的返修、退货行为,以此为顾客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 (2)从流动目的看,逆向物流是为了重新获得非其产品或有缺陷产品的使用价 值,或者对最终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置。 (3)从活动构成看,为实现逆向物流的目的,逆向物流应该包括顾客退回的产 品的管理、可在使用的包装容器的配送、产品的整修、翻修或再制造、物料再生循 环、废弃物焚烧掩埋和寻找销售旧产品的其他渠道等。 2.1.2 逆向物流的分类 根据物流术语对逆向物流的定义,可以将逆向物流分为两大类: 企业内部的逆向物流和企业外部的逆向物流。企业内部物流主要指:在生产中的边 角料、副品、原材料、次品的回收、再利用及企业内废弃物的处理;对于入厂的原 材料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采取返回供应商或检测能否适合其他类型产品的生产要求, 作为原材料继续使用;对于在各个生产环节、包装过程及在成品库存储中出现的次 品、废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是包装问题就进行重新包装:如果是产品 质量问题则重新加工;对于重新加工无法恢复其价值的要分拆, 将其划分成零部件 或原材料重新进入生产领域进行使用,对于最终无法处理的废弃物根据其性质进行 填埋、焚烧或机械处理等。 根据逆向物流的成因、发起者、规模等因素不同,可将企业外部逆向 物流分为退货、回收、召回三大类。 (1)退货。产生退货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投诉退货:产品在运输、装卸、搬运、存储等过程中发生损坏或生产过程中 的质量问题,以及运输过程中被盗窃等情况的发生而使购买方的利益受到损害产生 的退货。 维修退货: 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 出现质量问题需要维修处理而产生的退货。 商业退货:供应链下游成员由于产品库存积压、销售不出去而向上游退货。 5 失误退货:人工输入定单时出现产品数量错误,同一定单错误地输入两次及 产品的一些配件在包装的过程中漏装、错装等失误造成产品从终端返回。 直销退货:顾客通过网络直销购买的产品不符合顾客要求。 (2)回收。一般是企业发起的行为,企业可以采取自行运作,联合运作及委托 其他单位进行运作管理,将逆向物活动进行外包。回收主要考虑的是环保、政府压 力、经济因素及企业的社会形象等,具体包括: 强制回收: 国家颁布法律法规强制企业必须回收的物品, 企业有回收的义务。 终端回收: 产品完成使用价值被消费者丢弃或淘汰, 但具有一定的残余价值, 企业通过再处理提升其价值而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效益的 生产报废或副产品的回收:如钢铁行业及汽车制造业等行业中对废铁、废钢 的重新利用。 包装物、包装材料的回收,循环再利用。 (3)召回。召回的目的是纠正和消除该产品在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上产生 的缺陷,消除缺陷产品对公共安全产生的威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我们常常对 召回有错误的理解,认为需要召回的产品都存在质量问题,其实不然,一些产品由 于在设计上的缺陷质量良好,而对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一样需要相应的召回。 召回方式涉及的操作分别是:再使用仅需对产品进行简单修理或重新包装;再 制造则需要采用先进的再加工设备和再制造技术对零部件进行加工,从而获得与新 部件同样的质量和使用性能,以用于再制造产品的组装;再循环主要利用回炉冶炼 等方式重新生成可利用的原材料,此项活动通常由原材料供应商实现;废弃处理是 对无利用价值。 2.1.3 逆向物流的特点 (1)逆向性。逆向物流中退回的商品或报废的物品的流动与正常的商品流的方 向刚好相反,即从消费者中间商制造商供应商。 (2)不确定性。表现在逆向物流产生的地点、时间和数量是不确定的。正向物 流则不然,按量、准时和指定发货点是其基本要求。 (3)复杂性。表现为发生逆向物流的地点较为分散、无序,不可能集中一次向 接受点转移;另外,退货商品或报废的商品处理过程复杂,从而导致管理的复杂。 (4)处理费用高。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商品通常缺少规范的包装,又具有不确定 6 性,难以充分利用运输和仓储的规模效益;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许多商品需要人工 的检测、判断和处理,极大地增加了人工的费用,同时效率也低下。 (5)价值的递减性。对于退回或召回的商品而言,由于在逆向流动过程中产生 一系列的运输、仓储、处理等费用都会减少其价值,因此,这类产品的价值具有递 减。 (6)价值的递增性。对于有的报废的商品而言,它对消费者没有价值,但通过 逆向流动后经过再处理后,又重新获得它们的价值,因此,这类产品具有价值的递 增性。 2.2 逆向物流的成因分析 2.2.1 来自制造商自身的需求 逆向物流的战略实施有利于促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iso9001-2000 年版将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概括为一个闭环的pdca活动 (计划、 实施、 检查、 改进) , 逆向物流的活动恰好处在检查和改进这两个环节上,对此,iso9001主要是对不合格 产品进行控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持续改进,同时制定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品 的再次发生。从这次的改进到下一次的计划和研发,逆向物流是承上启下,作用于 两端的。退货中产生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问题通过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不断传递 到企业的管理层,增加企业潜在事故的透明度,将有力地推动组织不断改进质量管 理体系,从体系上根除隐患。 对于顾客来说,逆向物流的成功运作能够确保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及时退货; 保证有质量问题的商品能够及时被召回,增加其对企业的信任感及回头率。任何企 业,即使是包括全球500强在内的跨国公司,都会面临顾客的退货问题。由于经济发 展朝着全球化方向运作,纯粹的本国制造和物流活动已颇为少见,大规模的生产和 配送运输及存储环节都会造成商品、半成品、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缺陷和瑕疵,造成 递送商品的错位等,这里不仅有人为因素,亦受制于非人为因素。即使是更加精益 化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运作,也会有一些误差的出现。常见的退货原因有:存在质 量问题,数量有偏差,错误的递送对象,等等。国际知名的大卖场和零售店目前运 用各种退货政策甚至无理由和自由退货方式来吸引和留住顾客,以此来保持顾客的 龚英. 供应链逆向物流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18-23 7 满意度,使竞争优势得以巩固和提升。不难发现,顾客满意和个性化的需求满足已 经成为各大企业维持竞争优势地位的最重要的策略了。 2.2.2 来自产品的压力 召回行为 产品召回制度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汽车行业,经过多年实践,美国、日本、 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对缺陷汽车召回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制度。欧洲,许 多欧盟成员国实施了专门的法律,要求制造商在知晓其产品存在缺陷后采取措施进 行召回。2000年是世界汽车业界的“汽车召回年”。美国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日本三菱汽车公司、瑞典沃尔沃、日本马自达、韩国现代下属的起亚公司、法国标 致公司、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以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都相继宣布,因各种原 因其各自生产的汽车或多或少都存在安全隐患,在全球召回汽车。近几年随着消费 者地位的上升,消费者权益增加,产品召回现象从最初的汽车、电脑迅速蔓延到手 机、家电、日用品等各行业。为了维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逆 向物流管理来降低召回损失。此外,澳大利亚政府还在互联网上公布了供应商产品 召回参考文件,方便供应商查询。企业网上销售的增加,导致商品的回流量增加。 2002年10月,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报纸和互联网站全文公布缺陷 汽车产品管理规定(草案),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地位的上升和消费者权益增加,产品召回现象从最早的汽车、 电脑迅速蔓延到手机、家电等各行业。为了维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通过 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来降低召回损失中国缺陷产品的召回制度从汽车开始,已成 为消费者的法宝。 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 直销电视购物网络和互联网的新的分销渠道出现使商品直销成为可能。消费者 可以更加便捷的通过新的分销渠道购买商品。但是直销产品也增加了退货的可能性。 由于顾客无法像传统的购物方式一样对商品进行观察、触摸、试用,收到货物后发 现并不符合心意而要求退回。网上销售的增加使商品的回流量不断增加,直销渠道 给逆向物流带来了压力。一般零售商的退货率是510,而通过产品目录和销售 网络销售的产品的退货比例则高达35。由于直销渠道面对的顾客是全球范围的, 而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国内或者某一区域,退货物品管理的复杂性就会增加,管理 8 成本也将上升。产品的生命周期正在变得越来越短,这种现象在许多行业都变得非 常明显,尤其是it等行业。新产品和升级还贷产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向市场,推 动消费者更加频繁地购买。当消费者从更多的选择中受益时,这种趋势也不可避免 地导致了时尚和高端用户频繁换用新品和升级换代,这带来了更多的不再被需要的 产品及其包装。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增加了进入逆向物流的浪费物资以及管理成本。 2.2.3 来自环境的压力 随着原生资源的消耗殆尽,垃圾处理能力日见衰退,在众多国家中,废品控制 与废品再利用已经成为热点问题。因为对废品及材料的再生利用,逐渐成为企业满 足消费市场需求的关键力量。逆向物流与环境保护产品系统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 段,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源于物质不恰当的流动,例如, 生产过程中的有毒中间物、产品使用过程及产品报废后的废弃物的流出等,均会对 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西方国家的经验研究表明,企业的物流能力与环境策略的 成功实施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对环境问题的反应将影响企业整个价值链上的许多 物流决策;同时,物流管理者的决策对企业环境项目的成功实施又具有深远的影响。 而在孤苦价值导向的今天,消费者日益高涨的呼声也要求企业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品 自使用期间的对环境的危害作用,而且承诺对产品及其零部件的回收责任。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 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8和7.05。 由于国内供应不足,矿石进口量持续增加。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消耗每吨标准煤 实现的gdp为世界水平的30。 我国机动车百千米消耗比欧洲告25, 比日本高20, 比美国高10。单位建筑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工业 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6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仅为 世界先进水平的1/2。我国资源的环境约束相当严重,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 由1990年的5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铁的依存度为52,锰的依存度为50,铬 的依存度为90以上。依存度高,说明我们的发展可能会受到国外的牵制。我国目前 原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左右,木材综合利用率约为60,而发达国家一般 都在80以上。较少的资源拥有量,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大力发展逆向物流,扩大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增强企业和社会的竞争力,是我国面 9 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2.4 来自国际和法律的环境保护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也让各国开始密切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各国都从自身可持续 发展的目标出发,对破坏环境的商品及商品包装制定相关法律进行严厉监控。德国 的包装废品废除法令于1991年通过并成为法律,这一法令强调企业有责任管理 它们的包装废品,包括收集、分类、循环使用包装物。1995年欧盟发布了一条包装 法令,要求其所有成员国到2001年最少要再生利用各自25%的包装品。其他欧洲国家 如奥地利、荷兰也采取同样的措施来制定或修正它们的法律。英国于1997年制定的 垃圾掩埋税收法案(landfill tax)使得处理固体废品的成本比以前更加昂贵, 这毫无疑问会迫使厂商与消费者提高再生循环利用的意识。一些相关机构也承担了 监督和管理逆向物流的责任,如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cpsc)、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和美国农业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所 以,环保因素引致的逆向物流往往涉及社会责任感和企业道德问题,因而也就出现 了所谓的“绿色物流”概念。 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使得不少企业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加强逆向物流的 管理,以期达到法律的要求。聪明的企业并没有消极地应对强制性法规的实行。他 们正在为下一代的环境法案做准备,积极地思考他们在产品管理上的对企业逆向物 流业务运作的初步探索地位、责任和机会。 2.3 逆向物流的演进与发展 国际学术界和企业对逆向物流管理的重视也才是近十年的事情。 70年代, 在科学文献中, “逆向通道” (reverse channel)、“逆向回流” (reverse flow)等术语己经出现,但都仅限于废物利用方面的研究 (guiltinan and nwokoye, 1974;ginie rand starling,1978)。 最早提出“逆向物流”这个名词是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一份研 究报告提出。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认为逆向物流是对原材料、加工库存品、产成品, 从消费地到起始地的相关信息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流动而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 过程。同年,pohlen和farris以市场原则为导向把逆向物流简单概括为:“商品通过 10 一定的分配渠道,从消费者流向生产者 。” 1993年kopicki提出了逆向物流的原则和实践, 讨论了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机遇。 90年代后期对逆向物流管理的研究逐渐深入。1997年fleischmann等将逆向物流 研究领域分成三个主要研究方向:逆向物流网络规划、库存控制和生产计划。其中 物流网络的构建是整个逆向物流的基础,大部分研究是在具体建模时一般将各种随 机情况进行确定性的近似,将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建模成混合整数规划问题或者 非线性规划问题,得到了一个较优的逆向物流系统。stock在1998年研究了逆向物流 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1998年,carte和ellram定义逆向物流为:“公司通过再循环、再使用以及减少 原材料的使用,使公司可以有效率地达成环境保护的过程 。”carter和eliram认为, 逆向物流狭义的定义为,通过配销的网络系统将所销售的产品进行回收的过程。但 是,以逆向物流广义的定义而言,逆向物流还包括减少正向物流中使用的物料数量, 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回收的物料数量和使产品能够再使用以及更方便地进行再循环处 理。 1999年rogers和tibben lembke介绍了逆向物流广泛的商业应用;在技术方面, guide等在2000年详细讨论了再制造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 shih.li-hsing和hu.tung-lai分别在2001年和2002年建立的了多级的混合整数 线性规划模型,目标函数大多数是从电子产品运行周期的角度要求平均成本最小, 约束条件则一般包括物流运输的平衡约束、生产处理能力约束、库存容量限制约束、 设备数量约束以及决策变量的非负约束或非负整数约束。因为逆向物流网络问题的 复杂性,模型的求解需要运用启发式方法。 2003年,the 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reverse logistics在rogers和 tibben-lembke对逆向物流的定义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计划、 执行和控制原材料、中间产品库存和制成品从制造、分配或使用点到回收或适当处 理点的流动 。” pohlentlandfarrist.reverselogistiesinplastiesreeycl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physical distribution诺基亚利用自营逆向物流,开展 “绿色环保回收大行动” ,回收废旧手机、电池及配件,在国内 98 个城市设置了 160 多个专门的回收箱,将从上海集中运往新加坡,交由专业公司回收处理,而手机电 42 池则运往法国,进行专门处理。 企业逆向物流联营模式 企业逆向物流联营模式是由几个生产相关产品的企业通过组建联营组织来对几 个企业产品的逆向物流进行管理并承担相应的回收责任和费用。 逆向物流联营模式是介于自营和外包之间的一种模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 效率和规模经济方面。物流联盟可利用组织化的优势,降低市场交易中各类费用;在 联营模式中,处理的产品数量和种类要比自营模式的多,员工是逆向物流的专职人 员,他们在业务上更专业、有效;联营模式有利于克服单个企业资源不足的情况,使 企业充分利用模式经济的优势。联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生产企业来说,其产 品回收的信息反馈不够及时准确,这一方一面给企业逆向物流成本的计算、技术的 及时改进带来困难,另一方面,不利于激励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和物料的选择方面向 可分解方向发展,也不利于产品的回收和循环使用。尽管联营模式是企业改进物流 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模式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方 面所取得的进步是有限的。 摩托罗拉、三星、诺基亚、海尔等七家国内外手机厂商联合有关机构,在北京 发起“移动电话环境保护行动” ,承诺将对污染环境的手机及配件进行回收处理。或 许,这会成为手机厂商联合建立逆向物流系统的开始。 企业逆向物流外包模式 企业逆向物流外包模式是指生产企业通过与第三方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签订合 同,由第二方企业承担其产品的逆向物流管理和责任。 逆向物流外包的优势很多,有助于企业集中主业、减少投资、降低风险和成本; 运用新技术以及增加企业柔性等。但逆向物流外包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是 生产企业在将逆向物流业务进行外包时,要将其授权给第三方,还必须提供产品的 设计信息,包括产品原材料构成、结构设计图等,这对于某些具有设计专利的产品 来说,存在生产专业泄露的风险。其次由于回收过程和时间的不确定性,必然会造 成对回收产品成本计算的不确定性。最后是对第三方逆向物流提供商的选择目前尚 没有一定的标准。 在芬兰,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起家的芬兰库萨科斯基公司,专门为大量使用电 子设备的客户提供全套产品逆向物流服务,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制定产品回收计 43 划并签汀回收协议,定期到这些公司、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回收废旧物品。目前, 该公司每年回收处理超过 1 万吨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占芬兰每年回收处理总量的 50%左右。 5.3.3 企业逆向物流发展策略 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系统 公司目前在实行逆向物流管理时面临的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是缺乏好的信息系 统。很少有公司可以成功地自动获得回收过程中的信息,也很少有公司有好的逆向 物流信息系统正在使用。 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为企业恢复链的全面实现,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它使恢复 链上所有相关业务部门环环相扣,对退货快速反应,并为企业赢得信用、改善企业 的现金流。此外,基于电子资料交换系统设计的信息系统,还能让制造商与销售商 之间共用退货信息,为服务商提供包括品质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在内的各类营销信 息,使退货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处理完毕,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 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除要求企业有足够资源外,还要求企业有足够的灵 活弹性以应付逆向物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例外情况,并要与企业内跨部门系统相连 接。对退货信息的归类和分别处理是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因为它们可以 直接追踪退货成本和退货过程。有效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一般都会对每次退货原因 及最后处置情况编订代码,以便管理者即时追踪和评估。以零售商为例,商店里最 好具有跟踪回流产品系统。系统应该在店里建立数据库以便零售商开始追踪回收产 品。 在处理回收产品时,企业需要相应的信息系统来支持工作。由于逆向物流软件 并非是企业信息部门优先开发的专案,所以它一直都很匮乏。 逆向物流的信息系统至少需要包括以下几项功能: (l)为零售商、配送中心和 企业跨业务部门分别提供相应的信息渠道。在企业内部建立大型公用的数据库,并 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企业与合作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2)产品信息的在线查 询。包括产品生产日期、生命周期、有效生命周期、出厂编号、使用说明等信息, 便于零售商、配送中心对退货的管理。 (3)退货信息在线录入。当零售商或配送中 心不能销出产品时,及时录入退货信息(包括退货理由,退货损失)以便上一级节点 及时掌握退货信息,为退货运输、库存或再销售做准备。 (4)退货集中管理。对于 44 可以继续在企业外部销售的退货,及时安排销售渠道:对不能继续销售的退货,安 排回收计划。 (5)废旧物品信息的在线录入。零售商及时传递废旧物品信息,为配 送中心制定运输计划提供资料。 (6)废旧物品的集中管理。对到达企业的废旧物品, 及时安排处理,并及时向生产部门传递原料供应信息,便于生产部门对原料供应和 库存的管理。 (7)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供财务信息,便于财务部结算;向营销部门提 供退货统计信息,为营销部门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有客户管理部门的企业,逆 向物流系统能向客户管理部门及时传递客户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客户关系管理质量。 除了上述基本功能之外,不同的生产企业还可以根据经营业务和行业的特点, 量身定做逆向物流系统,而且由于逆向物流具有不确定性,信息系统还要具有柔性。 加强逆向物流中再制造环节 对产品进行再次制造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缺乏最新功能,但是仍处于可用状态并且可以实现功能恢复的产品,可以重新制造 并放到仓库中以备再次使用。产品功能再生的生产制造成本低于制造新品的制造成 本。企业运用有效的整修过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整修成本,并且将整修后的 成品返回仓库。 可进行再制造产品一般具有如下的特征: (1)耐用性产品; (2)某些功能受到 损坏; (3)标准件组成,各零部件均可更换; (4)剩余价值较高,且再制造成本低 于剩余价值; (5)顾客认同,并且能接受再制造产品。 在诸如航空、铁路等资产密集型的行业中,这种方法正在被广泛的使用。再生 制造成本远远低于重建成本。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应用这种方法。这些公司 拥有大量机械设备而且频繁使用。其中的设备包括自动售货机和复印机等等。例如 施乐公司按照严格的性能标准, 制造再生产品。 公司估计, 每年可由此节省2亿美元。 这些利益最终将带给客户。施乐把它视为领先于对手的关键优势。 1.再制造步骤 再制造物流网络都是从一个收集旧产品的市场(回收)市场流向再制造产品有 需求的市场(再利用市场)。虽然不同的再制造产品对应不同的再处理过程,但是一 般包括5个步骤。 (1)回收旧产品,把它们搬运并集中到某个地方,等待进一步处理的活动。比 如,从消费者手中收回复印机。回收过程包括:回收、运输和仓储等过程。 45 (2)拆卸和检测代表了判断回收的旧产品是否可以再制造,如何再制造等一系 列活动。经过这一步,旧产品被分为可制造和废弃两部分,比如从拆卸下的复印机 部件中分离出可以再制造的部件。具体包括:拆卸、粉碎、清洗、测试、分类、仓 储等步骤。 (3)再处理是把一个可再制造的旧产品转化到等同于新产品状态的过程。不同 的产品有不同的再处理过程,基本包括修复、维修、再加工、替换、再装配等步骤。 (4)废弃处理是针对由于技术或经济上的原因而不能再制造的产品或部件。一 般因为这类产品修复起来对设备或技术要求太高,或者没有令人满意的再利用市场。 废弃处理一般可卖给回收商作为材料再利用或填埋、焚烧等。 (5)再销售是将经过再制造的产品送到有此类需求的用户手中。一般包括:销 售,运输、仓储等步骤。例如经过再制造的复印机的销售和租赁。 2.产品再制造管理的要点 对产品再制造的管理需要对各个环节之间进行协调运作,而不是单独考虑。再 制造物流网络是属于逆向物流网络的一部分,供应基本是一个外部变量,很难预测。 因为供应源是从消费者流向生产商,而且具有流量小、分支多的特点。正向的物流 网络不存在“拆卸、检测”这一环节,物流的最终目标是确定的;而再制造网络则 不可缺少这一环节,并且回收产品的去向是由自身状态决定,具有不确定性。在生 产方面,再制造的具体步骤与旧产品的个体状态直接相关,这加大了生产计划的制 定、生产路线的设计、仓储等的复杂性;销售方面,再制造出来的产品一般销往二 级市场,二级市场的不完善和人们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的差异,都限制了再制 造产品的销售。 基于以上的一些特征,企业在利用再制造来进行有效的逆向物流需要注意以下 几点: (1)对回收产品到达的时间和数量做出预计 将预计能回收的旧产品数量与对再制造产品的需求预测和实际需求相比,看数 量上是否合适。回收过程的不确定性要求各职能部门之间互相协调,建立回收旧产 品和购买(或生产)新部件之间的平衡。因为替换部件的数量决定于旧产品的批量 和状况。 (2)要把拆卸和仓储、再制造和再装配高度协调起来,避免过高的库存和不良 46 的客户服务。回收产品拆卸成部件,并评估各个部件的可再制造性。有再制造价值 的部件被再处理,没有达到最低可再制造标准的部件被卖给回收商。拆卸的信息要 及时传递给各职能单元,尤其是采购部,以保证采购到的替换部件在类别和数目上 相匹配。 产品的初始设计对拆卸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一个好的装配设计不一定是一个 好的拆卸设计。由调查数据显示(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