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色彩与材料质地.ppt_第1页
室内色彩与材料质地.ppt_第2页
室内色彩与材料质地.ppt_第3页
室内色彩与材料质地.ppt_第4页
室内色彩与材料质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内色彩与材料质地,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有关色彩的一些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其中包括色彩的产生、来源,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色彩的表达体系,色彩混合等。同时还将介绍色彩的物理效应、给人的心理感受及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对室内色彩的运用搭配及各种材质的使用。,本章内容,6.1色彩的基本概念6.2材质、色彩与照明6.3色彩的物理、生理与心理效应6.4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6.1色彩的基本概念,6.1.1色彩来源色彩是光的一种表现形式。光(这里指“可见光”)是指能影响视觉感受的电磁波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于三方面因素:光源的照射物体接受光线所反映的色光空间环境对物体色彩的影响。,我们所见到的颜色分为光源色和物体色两种。光源色是指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光,它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物体色是指本身不发光,呈现出对光源色的吸收、反射得来的色光。,6.1.2色彩三属性,1)色相色相是区别色彩的重要概念,表示色的特质,如红、黄、蓝等。色相指明了一种颜色在色谱中的位置,尽管同一种色彩其颜色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不同,但它们始终使用简单的色彩名称。2)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不同的色彩反映的光强弱不一,因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明暗,在最亮和最暗之间存在着很多明暗层次。(3)纯度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是色的饱和度。表示一种颜色是否含有其他颜色的成分,所含其他颜色愈少纯度愈高,反之,纯度愈低。,6.1.3色彩的混合,色彩的混合有三种不同形式,它们分别是光源色为色源的色光混合物料色为色源的颜料混合和光源色物料色都使用的空间混合(1)色光混合(加色混合)红(Red)、绿(Green)、蓝(Blue)是色光的三原色,这三种色光混合便可得出白色光。加色混合可得出:红光+绿光=黄光;红光+蓝光=品红光;蓝光+绿光=青光。2)颜料混合(减色混合)物料三原色是青蓝(Cyan)、品红(Magentared)、黄(Yellow),三色混合会得出黑色。减色混合可得出:品红+黄=红;青蓝+黄=绿;青蓝+品红=蓝。,6.1.4图形色与背景色,色彩对比是由三原色(品红、青蓝、黄)及其补色(绿、橙、紫)的并置引起的。大块的色彩对比可增加景物的纵深感,能够掩盖细节的不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合理搭配,产生和谐的效果,称为色彩调和。同色调和是指色相相同,明度和纯度不同的色彩之间的调和。其方法为:在明度、纯度的变化上,使之循序渐进,形成强弱、高低的对比,以弥补同色调和的单调感。对比色的调和是以色相相对或色性相对的某类色彩(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进行的调和。调和方法有:提高或降低某一种对比色的纯度;在对比色之间插入分割色;对双方面积大小进行处理,以达到对比中的和谐;有些对比色之间具有类似色的关系,也可起到调和作用。,6.2材质、色彩与照明,6.2.1材质的特性(1)粗糙与光滑未加工的石材、原木、粗砖等材质表面都很粗糙而玻璃、抛光金属、釉面陶瓷、丝绸则给人光滑的感觉。同样是光滑表面,不同材料有不同的质感。,滑和粗糙,(2)软与硬许多纤维织物都有柔软的质感。硬的材料有砖石、金属、玻璃等。,软与硬,(3)冷与暖材质的冷暖表现在身体触觉的感知上。一般来说,与人体密切接触的部分,如座面、扶手、躺卧之处等,要求采用柔软温暖的材质。,冷与暖,(4)光泽与透明抛光金属、玻璃、磨光花岗石、大理石、釉面砖、瓷砖等材料都有很好的光泽度。光泽材料通过表面的反射使室内空间感扩大,是活跃室内气氛的好材料。透明度包括透明材料和半透明材料,也是材质的重要属性。常见的透明材质有玻璃、丝绸等。透明材料的使用使空间更加通透、明亮。,光泽与透明,(5)肌理肌理是材料本身表现出的纹理结构。各种材料表现的肌理效果各不相同。,肌理,6.2.2创造室内良好光环境的技巧,如何营造舒适的室内光环境,应从工程设计时就要加以考虑。1为保证夜间的照明度,电灯瓦数不能太小。2室内的光线保持在均匀、柔和、视野开阔的状况下较为理想。3合适的采光不仅对心理和视觉产生良好的影响,而且能够保证室内阳光充足,通风效果好,避免潮湿,还能杀灭细菌。,6.3色彩的物理、生理与心理效应,6.3.1色彩的物理效应(1)暖色与冷色红色、橙色和黄色可使人联想到太阳或火焰,是暖色的。任何包含了蓝色的颜色,如绿色、紫色或蓝绿色(青色),可使人联想到空气、天空和水,它们被称为冷色。2)膨胀色与收缩色膨胀色:前进性的暖色、明度高。收缩色:后退性的冷色、明度低。,(3)轻色与重色轻色:明度高、冷色。重色:明度低、暖色(4)华丽色与朴素色华丽色:饱和度或明度愈高者愈华丽。朴素色:彩度或明度愈低者愈朴素。(5)兴奋色与沉静色兴奋色:暖色或明亮色、彩度高。沉静色:冷色或暗色、彩度低。(6)柔软色与坚硬色柔软色:明度高、彩度低、暖色。坚硬色:明度低、彩度高、冷色。,7)色彩的味觉酸:未成熟的果实,以绿色为主,加上黄、黄绿甜:成熟的果实,以黄、橙、红及其明色调为主苦:咖啡,中药的色彩联想,以黑、褐灰色为主,低明度、低彩度的浊色。辣:辣椒的色彩联想,以红、绿的鲜色表现刺激性。咸:大海与盐的联想,蓝色的明色及灰色调。涩:未成熟的果实联想,以灰绿、暗绿等浊色为主,8)色彩与形状圆形:温和、轻快、圆滑,适合蓝色的特征。正方形:明确、安定、有重量,适合蓝色的特征三角形:尖锐、积极,适合黄色的特征。长方形:介于黄、红间,适合橙色的特征。椭圆形:介于红、蓝之间,适合紫色的特征。六角形:介于黄、蓝间,适合绿色的特征。,6.3.2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1.色彩的心理反映传统习俗的积淀,个人经验的体历,色彩感觉的联想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和情绪。色彩的感情会因其色相、明度、彩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感觉,对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冷色与暖色划分的依据是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构成。,2.色彩的生理反应,色彩的生理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视觉产生的影响上。人眼对光线的明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称为“视觉的适应性”。视觉器官对颜色也有一个适应的问题,由颜色的刺激而引起的视觉变化称为“色适应”。色彩的生理效果还表现为对人的脉搏、心率、血压等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正确地运用色彩将有益于健康。在建筑装饰设计中,色彩对生理的作用特点应予以充分认识,并注意设计对象的功能、气氛、效果,使两者更好地协调配合,避免消极不良影响,提高工作效率。,6.3.3色彩的含义和象征性,1.色彩的含义色彩牵涉到很多学问,其中包含美学、光学、心理学和民俗学等。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许多色彩与人类心理关系的理论。他们指出,每一种色彩都具有象征意义,当视觉接触到某种颜色时,大脑神经便会接收色彩发放的讯号,即时产生联想。,2.色彩的象征性,1)红色象征着热情、活泼、热闹、革命、温暖、幸福、吉祥、危险(2)橙色象征着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3)黄色象征着明朗、愉快、高贵、希望、发展、注意(4)绿色象征着新鲜、平静、安逸、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理想(5)蓝色象征着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6)紫色象征着优雅、高贵、魅力、自傲、轻率,7)白色象征着纯洁、纯真、朴素、神圣、明快、柔弱、虚无(8)灰色象征着谦虚、平凡、沉默、中庸、寂寞、忧郁、消极9)黑色象征着崇高、严肃、刚健、坚实、粗莽、沉默、黑暗、罪恶、恐怖、绝望、死亡(10)褐色象征着沉稳、温暖、舒适、沉静、坚强、深邃(11)贵金属色(主要指金色、银色)象征着富贵、奢侈、炫目,6.4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6.4.1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色彩的搭配具有极强的目的性,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创造性的审美过程。一般而言,高明度和纯度的色彩体现暖、轻、动、近、大、兴奋、华丽等情感效应;反之,则体现出冷、重、静、远、小、沉静、质朴等情感效应。在形象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色彩的情感效应来调节改善视觉效果和展现空间个性;利用膨胀收缩、远近大小等错觉来调整空间设计不足之处,突出其悦目的特点。,6.4.2室内色彩的设计方法,1.色度对比饱和或色质指的是色彩的纯度。色度对比就是在纯度的强烈色彩同稀释的暗淡色彩之间的对比。由白色光通过棱镜产生的色相是最大的饱和色,或称色相的最强度。色彩可以用四种不同的方法降低纯度:(1)一种纯度色彩可用白色调和。(2)一种色彩可以用黑色来调和。(3)一种饱和色彩可以同白色和黑色或者同灰色混合。(4)纯度色调可以用相应的互补色调和。当一种混合色包含有三种原色时,所得到的色相就具有一种无光泽的、没有纯度的颜色。,2.同时对比,同时对比产生于这样的事实:看到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眼睛都会同时要求它的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眼睛就会自动地将它产生出来。同时对比效果不仅能发生在一种灰色和一种强烈的有彩色之间,并且也能发生在任何两种并非准确的互补色彩之间。当一种补色色相被十二种色相色轮中的左侧或右侧邻色所取代时,这种同时对比效果就发生在纯色度色彩之间。,3.补色对比,从物理学上说,两种互补光混合在一起产生白光。如果两种颜料混合后产生中性灰黑色,我们就称这两种色彩为互补色。一种特定的色彩总是只有一种补色。对于一种色相来说,光谱中所有其他色彩的总和就是这一色相的补色。每种互补色都有它自己的独特性。,4.形状与色彩,形状有其自身的“伦理美学”,即表现价值。在一幅作品里,形状和色彩的这些表现特性是同时发生作用的,就是说,形状和色彩的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正如红、黄、蓝是三种基本色彩那样,三种基本的形状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可以确定为具有突出表现价值的形状。,概括地说来,正方形象征静止的物体,辐射状的三角形象征思想,圆形则代表永远运动的精神。如果我们寻求同色彩相适应的形状,就会为橙色找到不等边四边形,为绿色找到球面三角形,为紫色找到椭圆形,以下是一些基本颜色对人产生的心理效果,在布置居室时可参考使用。,红色:红色属于热情而又精力旺盛的人。但红色使用过多会感觉疲劳。粉红色:使皮肤看起来更舒服、更美丽。但使用太多或使用不当的话,会给人轻浮的感觉。黄色:这种颜色可以在人心情不好时让人燃起希望与勇气。绿色:可以使身心感觉平和,是使人放松的颜色。大面积应用绿色时要尽量选择明亮的色调。蓝色:可以使人心情平静,是最适合用在睡房的颜色。茶色: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的泥土、木头等,给人以安心的感觉。,白色:没有压迫感的白色,用于墙壁或天花板使人感觉宽敞,但是如果连地板也用白色,则会使人情绪不稳定,禁不住要逃避。黑色、灰色:配一点自然材质或明亮的色调,黑、灰色厚重幽深的魅力将发挥得更为完善,是很有特色的布置。,5.室内色调的分类与选择,A、单色调以一个色相作为整个房间色彩的主调。可以取得宁静、安详的效果,并具有良好的空间感及为室内陈设提供良好的背景。由于色彩单一,要特别注意明度及纯度的变化,加强对比,并通过材料的不同质地加以变化,丰富室内。也可以适当加入黑白作一些调节。,B、相似色调相似色调是最常用的一种色彩方案,是目前较大众化和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色调。一般是运用色相环上接近的颜色进行配色,容易取得和谐的效果。,C、互补色调互补色调是运用色环上相互对应的色彩,对比效果显著,使室内生动鲜亮,容易提高人们的注意力,但时间长了易引起视觉疲劳,一般可以通过降低色彩的纯度来加以避免。,使室内生动鲜亮,引起人么的兴趣,D、分离互补色调采用对比色中一色的相邻两色,可以组成三个颜色的对比色调,获得有趣的组合互补色(对比色),双方都有强烈表现自己的倾向,用得不当,可能会削弱其表现力而采用分离互补,如红色与黄绿和蓝绿,就能加强红色的表现力如选择橙色,其分离互补色为蓝绿和蓝紫,就能加强橙色的表现力通过此三色的明度和彩度的变化,也可获得理想的效果。,红色与黄绿,E、双重互补色调双重互补色调有两组对比色同时运用,采用4个颜色,对小的房间来说可能会造成混乱,但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技巧进行组合尝试,使其达到多样化的效果对大面积的房间来说,为增加其色彩变化,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使用时也应注意两种对比中应有主次,对小房间说来更应把其中之一作为重点处理,F、三色对比色调在色环上形成等边三角形的3个颜色组成三色对比色调,如常用的黄、青、红三原色,如果将此三色都软化成柔和的玉米色、玫瑰色和亮蓝色,其组合的结果常象我们经常看到的印花布和方格花呢,这种轻快的、娇嫩的色调,宜用于小女孩卧室或小食部。其他的三色也基于对比色调如绿、紫、橙,有时显得非常耀眼,并不能吸引人,但当用不同的明度和彩度变化后,可以组成十分迷人的色调来,轻快的、娇嫩的色调,G、无彩色调由黑、白、灰组成的无彩色系,是一种很高级和吸引人的色调,它有利于突出周围环境的表现力。例如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室内色彩就是借鉴中国江南“白墙黑瓦”,色彩很朴素。在设计中,粉白色、米色、灰白色及高明度的色彩,均可认为是无彩色,当然,也可以在其中加入小面积的有彩色来点缀。,白墙黑瓦,无彩色调苏州博物馆,贝聿铭,五彩色调加入小面积的有彩色来点缀,实践性教学,单项实训6-室内空间色彩设计1.实训目的运用本章所讲原理,利用各类色调对室内效果的表现能力来渲染室内空间效果,提高学生对各类色彩和色调的表现应用能力。2.设计要求临摹会议厅、病房、起居室、化妆间等不同性质室内空间或直接选择课本上至少8幅室内空间线条稿,采用彩色铅笔、马克笔、淡彩等对其进行色彩设计。,3.注意事项1)空间的使用目的不同的使用目的,如会议室、病房、起居室,在考虑色彩的要求、性格的体现、气氛的形成各不相同。不同的活动与工作内容,要求不同的视线条件,才能提高效率、安全和达到舒适的目的。长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