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 i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民营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然而当前家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经营管理方面的困境,如没有先进的管理理 念,继任者能力不足等问题。引入职业经理人经营家族企业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国内关于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研究主要有: 我国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条 件是否成熟;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困境和障碍;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融合等 方面。这些研究大都是理论方面的研究,本文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家族企业引入职 业经理人与公司业绩关系角度来研究家族企业治理问题。 本文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我国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与 公司业绩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试图为家族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提出相关建议。规范研究 部分首先通过对家族企业公司治理、 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及约束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回 顾引出本文研究对象, 然后通过对公司治理理论、激励约束机制对家族企业引入职业 经理人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 推导出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与公司业绩之间具有正 向相关性,适当的股权激励和约束水平能够更好的发挥职业经理人作用,从而提升家 族企业的经营业绩。实证研究部分通过 ols 方法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多元线性回归 分析: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与公司业绩关系,职业经理人的股权激励与公司 业绩关系,家族企业的约束水平对其引入职业经理人与公司业绩关系的作用。研究结 果表明: 引入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关系,上市家族 企业约束不足会削弱引入职业经理人对经营业绩正向影响的, 职业经理人持股的家族 企业的业绩要显著优于职业经理人没有持股的家族企业, 但是职业经理人持股比例与 公司业绩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关系。 关键词:关键词:家族企业 职业经理人 激励 约束 作作 者者:黄红雷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王则斌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and performance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listed family enterprises ii the employment and performance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listed family enterprises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ur family enterprises has achieved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to occup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rivate economy.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enterprises encountered the plight of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aspects, such as advanced management concepts, the lack of capacity of the successor problem.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for family enterprises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se problems,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family business to the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our family enterprises condition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are mature; family enterprises into the plight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and obstacles; the family enterpris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these studies are theoretical aspects of the study. this article will use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to study family enterprises relationship in term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 from the family enterprises. in this paper, a combination of normative and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listed family enterprises in china to do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managers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trying to impr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ntribute to the family business. the canonical portion of this article first conducted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the family enterprises, professional managers incentives and constraints leads of this study object. in-depth analysis by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s introduced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of the family business and then deduce the level of positive correlation, appropriate equity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to the family business between the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so as to enhance the results of operations of the family business. the empirical part through the ols metho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e employment and performance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listed family enterprises abstract iii analysis: the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 listed family business relationship, the professional managers of equity incentives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the family business of their bound levels introduced three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the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and the results of operations of the family business, listed family firms constraint will weaken th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operating result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professional managers holding family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to b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professional managers held family business, but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k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keywords: family enterprises professional managers incentives constraint written by hong lei huang supervised by ze bin wang 目 录 第 1 章 引 言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相关概念阐释 . 2 1.2.1 家族企业定义 . 2 1.2.2 职业经理人定义 . 3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4 1.3.1 研究思路. 4 1.3.2 研究方法. 5 1.4 研究框架 . 5 1.5 本文可能的贡献 . 6 第 2 章 文献综述 . 8 2.1 关于家族企业治理的文献综述 . 8 2.2 关于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文献综述. 10 2.2.1 国外文献. 10 2.2.2 国内文献. 10 2.3 关于激励的文献综述 . 12 2.4 关于约束机制的文献综述 . 14 2.5 相关文献评述 . 14 第 3 章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16 3.1 公司治理理论 . 16 3.2 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 . 16 3.3 激励理论 . 17 3.4 股权激励在家族企业中的作用 . 19 3.5 约束理论及在家族企业中的应用 . 20 3.5.1 职业经理人约束相关理论 . 20 3.5.2 股权结构与职业经理人的约束 . 22 第 4 章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实证分析 . 24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24 4.1.1 样本选取. 24 4.1.2 数据来源. 25 4.2 变量选择及模型设计 . 25 4.2.1 虚拟变量. 25 4.2.2 公司业绩指标的选择和定义 . 25 4.2.3 控制变量. 25 4.2.4 模型设计. 26 4.3 引入职业经理人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 27 4.3.1 描述性分析 . 27 4.3.2 相关性检验 . 28 4.3.3 多元线性回归及结果分析 . 29 4.3.4 小结 . 31 4.4 职业经理人持股与公司业绩实证分析 . 32 4.4.1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计 . 32 4.4.2 相关性检验 . 33 4.4.3 多元线性回归及结果分析 . 34 4.4.4 小结 . 35 第 5 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36 5.1 研究结论 . 36 5.2 研究建议 . 36 5.3 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 37 5.3.1 研究局限. 37 5.3.2 研究展望. 38 参考文献 . 39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44 致 谢 . 45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 第 1 章 1 第 1 章 引 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策略,大大促进了经济发 展, 目前我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民营经济是支撑和推动我国经济 增长的重要力量, 而家族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福布斯中国调查,截至 2012 年 9 月全国共有 1059.8 万家私营 企业,其中 90%是由家族经营和管理的1,因此对于家族企业的研究对民营经济的发 展至关重要。 我国的家族企业大多创办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 经过 30 年的发展我国家族企业 不断壮大。但是,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问题。一方面,据统计民营企 业 500 强掌舵人平均年龄为 46 岁,按照 60-65 岁的退休习惯,未来 10 到 20 年将是 我国民间财富从第一代创业者转向第二代的高峰期。但是,美林全球财富管理和凯捷 顾问公司 2011 年发布的亚太区财富报告提醒着中国民营企业接班的困境,报告 中指出 88%亚太区富裕客户均认为下一代日后缺乏财富管理能力2。另一方面,家族 企业发展初期具有管理简化高效、交易成本低等特点,使得家族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 力和生存能力。 可是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过多的家族成员加入企业和企业主自身知 识更新缓慢,造成公司效率下降、缺乏创新3。 1.1.2 研究意义 家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家族企业的持续经营面临一定考验。 职业经理人凭借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国际化的视野、行业的专业技能可以为公司 注入新的推动力。引入职业化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家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 选择。 基于此, 研究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数据来源于福布斯中文网()。 2 来源于新浪财经()。 3 储小平,李怀祖.家族企业变革剖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 (10) :45-48 第 1 章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 2 家族企业在引入职业经理人时都会担心职业经理人是否值得信任, 本文通过实证 研究试图扫清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心理障碍, 对家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起 到促进作用,对实践中家族企业完善公司治理也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家族企业的某 些特征不同会对其引入职业经理人与公司业绩之间关系产生不同的作用。 本文研究试 图告诉家族企业主不能够盲目的引入职业经理人, 在引入职业经理人时不仅要结合自 身的需要还结合自我状况,具有现实意义。 1.2 相关概念阐释 1.2.1 家族企业定义 对家族企业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界定家族企业, 国内外学术界对家族 企业的界定一直没有定论。国外方面,wortman(1994)提出没有人能够真正懂得家族 到底是什么,或其边界究竟在哪里,以及它的未来将会怎么样。donnelly(1964)指出, 在一个家族中至少有两代人参与这家公司的经营管理, 并且这种代际衔接的结果可以 使得公司政策与家族利益和目标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他认为一家企业能够被认定为 家族企业就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家族成员与公司的关系决定其个人事业;家族成员 在家族中的地位决定其在公司职务;公司价值与家族价值融为一体;家族成员即使不 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但是其行为却影响到这家公司的信誉; 家族关系影响继承关系; 前任或现任董事长的妻子或儿子为该公司董事;家族成员以超乎财物的理由,认为其 有责任持有公司的股票。chandler(1977)认为家族企业的特征是企业创始者及其合伙 人一直掌握企业的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建立紧密的私人关系,且拥有高阶层 管理的主要决策权,尤其是财务政策的制定、资源分配和高阶层人才的选拔管理。他 认为家族企业大部分出现在企业的初创期。colin guercik(1997)关于家族企业的定义 是:一个企业是否是家族企业关键是看该企业的所有权的归属,他认为如果企业所有 权掌握在企业创始人的家庭成员手中,那么该企业就属于家族企业。donckels 和 frohlich(1991)更是给出家族企业中家族所至少拥有的所有权的值, 他认为一个企业的 60%的财产所有权由某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成员拥有,那么该企业就是家族企业。 国内方面,孙治本(1995)从企业的经营权角度来界定家族企业,他认为一个企业 的经营权由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结盟关系的家族直接或间接控制时, 那么这个企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 第 1 章 3 业就是家族企业。潘必胜(1998)在界定家族企业时不仅考虑企业的经营权还考虑了企 业所有权,认为当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结盟联合的家族拥有部分或全部所有权, 并且直接或间接控制企业的经营权时,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他又把家族企业 分成三种类型:(1)家族掌握着全部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企业;(2)家族掌握着不 完全的所有权,但是能掌握主要的经营权的企业;(3)家族掌握部分所有权而基本 不掌握经营权的企业。台湾学者叶银华(2000)提出使用临界控股比率的指标来判定家 族企业, 指出应该把家族控制程度与个别公司股权结构的差异性纳入家族控股企业的 认定范畴。储小平(2000)支持叶银华(2000)的定义,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应该从 股权和经营控制权的角度把家族企业认为是一个连续分布的情况, 从家族全部拥有两 权到临界控制权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一旦打破了临界控制权的界限,家族企业就变 成公众公司。 从上述国内外学者对家族企业的定义来看, 对家族企业的界定应该从企业的所有 权和控制权角度入手。早期的 donnelly(1964)对家族企业的定义较为全面,既强调家 族企业要由家族所有和家族控制,又强调家族企业与家族自身发展间的相互影响关 系。chandler(1977)的定义较为经典,他强调家族成员掌握的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 他的研究给后来的研究者指明一个方向。但是,他忽视家族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在 不同的时期家族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状态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叶银华(2000)、储 小平(2000)对家族企业的界定都使用了临界控制权这个概念,但是临界值应该如何确 定,具体数值该定为多少都需要具体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本文的研究需要, 本文对家族企业的定义如下:某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成员拥有企业的控股权,并且 掌握企业经营控制权,把家族利益放在首要地位,经营风险由家族承担的企业即为家 族企业。 1.2.2 职业经理人定义 国外方面,法国经济学家say(1830)认为职业经理人的界定标准应该为:能够把经 济资源从生产率较低和产量较少的领域转移到生产率较高和产量较大的领域。 美籍奥 地利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porter(1996)认为创新是职业经理人的重要特征。 他对创新 的理解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开发一种新的产品;寻找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 个新的市场;创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porter把这种新组合的实现实体称为企业, 第 1 章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 4 把推动实现这个新组合者称为职业经理人。casson(1982)从职业经理人的职能方面对 其界定,认为职业经理人职能是“判断决策”。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并不总存在完全 正确的决策,决策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判断,这就需要一个专门针对稀缺资源 的配置做判断性决策的人, 职业经理人便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 活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判断和决策的人。哈佛大学教授彼德(1996)认为职业经理 人是能够发起、设计并组织变革的人。 国内方面,邱显平(2001)认为所谓的职业经理人,就是职业化的企业家,他们能 够自主做出经营管理决策并承担企业经营风险,职业经理人是特有的、稀缺的人力资 源。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2001年制定职业经理人职业标准(标准)时对职 业经理人的定义为:运用全面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独立对一个经济组 织(或一个部门)开展经营或进行管理的人。标准把职业经理人分为两个等级:职业经 理人和高级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的标准包含有: 懂得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技能;了解相关财务制度和法规;清楚市场营销的基 本常识;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法规,懂得人力资源管理4。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文的研究需要, 本文认为职业经理人是在一个所有权经 营权分离的企业中承担所有者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对法 人财产拥有绝对经营权和管理权,由企业在经理人市场中聘任,而其自身以受薪、股 票期权等为获得报酬主要方式的职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专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由于职业经理人具有专业的知识、先进的思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家族企业目前 在治理方面又存在较大的问题,所以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理应取得较好的业绩, 国内的很多学者通过理论分析也表明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是必要的。 本文首先对 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不同的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效果并不一样,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既有外部原因如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家族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水平,也有企业 4 来源于中新网 2011 年 6 月 6 日新闻报道()。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 第 1 章 5 内部原因如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融合好坏或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约束 水平高低。本文在对第一个问题研究基础上,再对家族企业自身特征(主要是指体现 家族企业约束水平的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人激励特点)对 其引入职业经理人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产生的作用进行研究。 1.3.2 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部分:一是对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激励约束机制等相关文献梳理,提出 本文研究问题, 二是对相关理论及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并推导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实证研究部分: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样本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比持续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和没有引入职业经理人 的家族的业绩表现,检验约束水平与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的交互作用。然后,通过 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检验股权激励在持续聘用职业经理人的上市家族企业中的作用。 本文的样本数据是2009-2011年持续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和没有引入职业经理 人的家族企业。 1.4 研究框架 本文主要分为五章。 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和 研究基本框架。 第二章,文献综述。家族企业治理方面和公司治理中的激励与约束方面的相关文 献述评,并结合第一章的内容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是综述和评价国内外学者对 家族企业治理、公司治理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及其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 提出文章所要研究的问题。 第三章,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本部 分主要对两个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一是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及 约束水平在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是职业经理 人的激励尤其是股权激励的效果。 第 1 章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 6 第四章,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主要是对第 三章中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包括样本的选取、变量定义、模型的确定及多 元线性回归分析。本文的样本数据主要是从 wind 资讯和样本公司的年报中提取,借 用 spss19.0 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前文假设。 第五章,研究结论及研究建议。本章主要是对前面四个部分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 建议,以及本文的研究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研究框架图如图 1-1 所示。 1.5 本文可能的贡献 本文可能的贡献如下: 第一,研究方法创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迫切需要现代的 企业管理制度。引入职业经理人无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一步。国内关于家族 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研究主要在理论方面, 很少有通过实证检验家族企业引入职业 经理对其业绩是否有显著影响。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 其业绩的影响,充实了这方面的研究文献。 第二,研究视角创新。职业经理人的激励与约束问题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现 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职业经理人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职业经理人的激励与约束较 之企业的一般员工的激励与约束更加复杂, 职业经理人的有效激励与约束始终是一个 难以解决的问题。 分析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之前的大部分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与约束 的研究都不加分辨的把所有类型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把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和 约束研究放在家族企业这一特定主体中,在研究视角上有所突破。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 第 1 章 7 图 1-1 本文研究框架图 第 2 章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 8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家族企业治理的文献综述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在民营经济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 colin guercik(1997)的研究,最保守的估计也认为家庭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占全世 界企业的 65%-80%5,delavan(1999)指出,就美国而言,90%的企业可以被界定为家 族企业,家族企业创造了 50%-60%的 gdp,提供了近 80%的新增就业岗位。美国经 济学家 colin guercik(1998)提出家族企业系统的三环模式,把家族企业系统表示成三 个相互交叉但又相互独立的子系统,他们分别是:家庭、企业和所有权。通过三环模 式了解到家族企业中的个体都是通过自己的家庭身份背景与企业有多种联系。 国内外的研究认为家族制的治理模式具有优势的有fama和jensen(1983)、hicks 和redding(1982)、郑伯和黄敏萍(2000)。fama和jensen(1983)认为由家族成员经营管 理公司会降低代理成本, 原因是如果决策者与所有者一致,那么高级经理与所有者之 间的代理问题就会有所缓和。hicks和redding(1982)指出当环境改变时,家族制治理 模式的企业通常能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地调整价格、消化库存、降低成本,而且通过企 业家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相互形成依赖、互通有无的组织间网络。这不仅可以 降低市场风险,获得相互支持,也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组织方式。郑伯和黄敏萍 (2000)指出家族化治理的企业,决策速度富有效率,能快速和灵活反映市场需求。 家族企业虽然在成立初期凭借其家族制的管理快速发展, 但是国内外大部分研究 认为家族制的管理已经影响了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 nenbauer 和 lank(1998)研究表明 家族企业面临的公司治理问题比非家族企业更加复杂,并且指出独立性、家族企业控 制和企业所有权等因素会影响家族企业的融资决策。 李新春(2003)指出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决策权和控制权经常被滥用、企业 成长受到管理资源约束等是家族化治理难以克服的问题。吕福新(2003)指出家族企业 的二重性以及家族对企业的控制,限制了家族企业对社会资源的吸纳、利用和集成, 造成资金、 人才、 管理和信任等资源的短缺, 日益严重地制约着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 4 克林盖尔西克等. 家族企业的繁衍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m. 贺敏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2-3.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 第 2 章 9 储小平和李怀祖(2003)认为,家族企业的成长在资本规模扩大、组织结构扩展和市场 赢利能力提高这三个方面存在限制和需要突破。 他们指出大多数私营家族企业的管理 规范化程度低,管理资源严重不足。90%以上的企业主认为家族制用人已经阻碍了企 业的发展。 储小平和李怀祖(2002)通过对家族企业形成过程分析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缺陷。他 们指出家族企业的管理人员只能从“自家人”中产生,因此,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情关 系使资源能够快捷方便组合起来,“自家人”和谐默契、信任聚合、敬业奉献,家长 权威及其协调能力等使企业创办时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企业内的管理简化高效,提 高了家族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可是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原来的优势可能变为劣 势,过多的家族成员会造成公司效率下降、缺乏创新,这时的家族企业就要面临如何 解决企业治理的问题6。石风光等(2002)从血缘治理角度研究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他 们研究认为以血缘为基础的治理模式会导致具有较大风险的家长制个人决策、 任人唯 亲,形成不利于融资的封闭产权,这类问题都不利于家族企业的持续经营。 很多学者对家族企业的治理问题进行研究并重点研究解决问题的路径。leach 等 (1999)指出家族与董事会及企业管理者之间能否有效的整合,构建一个优化的企业治 理结构是家族未来发展的关键。白玉等(1999)通过比较家族监控型与外部监控型、内 部监控型的治理模式特点,指出我国大部分家族治理中由于缺乏相互制约的监督主 体,银行及外部监控不健全,明显区别于其他两种治理模式。但是考虑到我国家族企 业内部股权结构和外部市场环境,他们认为目前的家族治理模式不宜抛弃,而只是需 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周源源(2006)通过对家族企业控制权难以向职业经理人转移的原 因进行分析,提出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演进模式和顺利让渡控制权的方式。吕洪霞和 丁文锋(2006)比较国际上家族企业治理模式:英美两国在保留家族企业最终控制权的 同时, 有选择地将现代公司制度的优势融入家族企业形成比较成熟,规范的企业治理 模式;日、德两国家族企业色彩浓厚,以保障相关者利益的思想与人本主义的融合为 基础,是一种内部控制监控模式;东南亚包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儒家 传统观念基础上,建立以家族为代表的控股股东主权模式。指出我国家族企业应该引 入职业化的管理,同时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制度方面的建设。李秉翰(2010)对代理成本 6 储小平,李怀祖.家族企业变革剖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 (10) :45-48 第 2 章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 10 与新经营知识的导入利益的比较, 表明二权分立是解决家族企业的存续及传承问题的 根本方法。 2.2 关于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 西方发达国家对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个 方面, 家族企业在引入职业经理人后家族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这类问题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ross(1973)、jensen(1976)和mirrlees(1976)。在他们的研 究中,作为委托方的企业主聘用作为代理方的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