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复习专题:文言特殊句式,1,成分省略,宾语前置,考点细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表示判断。,一、判断句,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3,(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例: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梁,吾仇也。邻之厚,君之薄也。,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用“者”或“也”表示判断的,翻译时去掉“者”、“也”,在主宾之间加判断词“是”。,4,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示判断。这种形式也比较多见。,例: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神即形也,形即神也。,余购三百盆,皆病者,此亡秦之续耳。,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用副词“乃”、“则”、“即”表判断的要把这些词替换成“是”;用“皆”、“耳”等辅助表判断的要添加判断词“是”。,5,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用“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例: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的判断句,翻译时要把“为”替换为是;如是用“是”表判断的则保留。,6,用“非”、“未”、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的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用“不是”。,4、用“非”、“未”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吾本非文人画士,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7,例: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此人力士。,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气直接表示判断或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无标志的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字。,8,下列判断句有多种形式,请选出完全相同的一组。我,子瑜友也。我为赵将。非死,则徙尔。梁父即楚将项燕。秦,虎狼之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内有一人乃西洋兵头。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亚父者,范增也。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A.B.C.D.,(B),9,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10,1、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示被动。,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恐为操所先。,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1,2、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的施动者)。,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例:,12,3、用介词“于”、“受”、“受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受制于人。,而君幸于赵王。,例:,不能容于远近。,13,以上几种类型被动句,翻译时要将有关词语译成“被”。,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文言文中较少见)。,例:,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忠而被谤,能无怨乎?,5、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任何标志,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补出被动词)。,戍卒叫,函谷举。,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14,被动句练习,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败秦师于崤。B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若属皆且为所虏!2.A同舍生皆被(披,穿)绮绣。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且(将)为楚所得。D受制于人。,15,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16,三、宾语前置句,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我们分(一)动词宾语前置和(二)介词宾语前置两部分分析学习。,17,(一)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分别如下:,3.宾语前置,18,动词宾语提前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3.宾语前置,例:(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3)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19,动词宾语提前之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它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谓语之前。,3.宾语前置,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沛公安在?(鸿门宴)卿欲何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0,动词宾语提前之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并不多见。,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或“唯(惟)之”等格式,要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要”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就是这种格式。,3.宾语前置,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兄嫂是依。,21,(二)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在以下情况放在介词之前:,3.宾语前置,22,(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前,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3.宾语前置,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君何以知燕王?,例: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遮,概括)之。,例:项王、项伯东向坐,23,宾语前置练习,1.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何以知之?B未之有也。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唯才是举。2.A君安与项伯有故?B唯马首是瞻。C君何以知燕王?D寂寥而莫我知也。,24,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时人莫之许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5,四、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后的宾语。5、省略介词。,26,1、省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廉颇,廉颇,承前省,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乃入。”,公,蒙后省,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余,余,余,余,余,自述省,孟子:,王,今日之事,对话省,对话省,公,27,2、省谓语动词(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例:,(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鼓,(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例:,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追之,(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候,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任,例:,28,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之,有志者,不随以止也。,之,(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例:,竖子不足与谋。,之,欲呼张良与俱去。,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之,29,4、省兼语。(“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例:,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之,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人,人,我等,30,5、省介词。(较常见的是“于”、“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当这个介宾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例:,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于,于,于,于,以,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以,31,6、复杂的省略。(有些句子省略了较多的成分要联系上下文仔细加以辨别),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成名将其,饲之以,于促织,之,之,以,例:,32,省略句的翻译:,例(1)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2002年全国卷),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译文: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与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例(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文:您看廉颇将军跟秦王相比那一个更(厉害)?,例(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译文: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像水一样)能够承载船只,也能够颠覆船只,这应当谨慎地对待。,33,第三课时,34,考试大纲未提及的其它特殊句式类型,5、主谓倒装6、定语后置7、状语后置,35,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5.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例:,36,6.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都有“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的情况。古代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37,(一)、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3、人马烧溺死者甚众。,6.定语后置,38,(二)、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6.定语后置,39,(三)、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使定语位置更加突出,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涉江,6.定语后置,40,7、状语后置,例:1、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习惯,把介词结构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状语。,(一)、介词结构“于”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后。,41,例:1、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2、何不试之?,这种用法并不多,多数情况是介词结构“以”置于动词前,动词后加“之”。所以这两句也可说成“以帷幕裹之”和“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之”。,7、状语后置,(二)、介词结构“以”,常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后。,42,请辨析下列句式。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2、吾尝疑乎是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5、咨臣以当世之事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7、尝射于家圃,43,小结:有文言特殊句式的句子译成现代文时要注意:第一条:辨明句式类型并还原成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第二条:增、删词语(如省略句、判断句)第三条:调整语序(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44,高考作文优秀片段陶渊明,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45,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46,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47,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48,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49,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50,7、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51,8、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52,9、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防盗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新测绘法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防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防腐廉洁面试题及答案
- 编导运营面试题及答案
- 报账员考试题及答案
- 球馆分级考试题及答案
- 流管员面试题及答案
- 方程运算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福州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四单元:绘画艺术 课件
- 肿瘤学临床教学设计
- 教师成长规划总结反思报告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3份 (含答案) (三十六)
- 2024届吉林省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 TSM0501G 丰田试验测试标准
- 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工程全过程投标技术方案
- 民事起诉状(网购虚假宣传)律师拟定版本
- 精神发育迟滞的护理查房
- 《中式面点》课程标准
- 门面租房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