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文文 摘 摘 中国女篮与第 28 届奥运会女篮强队的比较研究 中国女篮与第 28 届奥运会女篮强队的比较研究 二十一世纪,随着篮球运动继续向前发展,篮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将得到进一步普及, 攻守技、战术的创新与发展速度将大大加快,对运动员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素质等诸多 方面要求将更接近篮球运动的本体本质和专项特征的要求。 竞技篮球仍然是个体修养、 体能、 技能、 心智能力等多因素综合实力的对抗和较量, 在比赛中, 积极主动拼抢、 攻守全面兼顾、 高度与速度结合、个体与群体统一、帅与将有机相辅等特征将表现得淋漓尽致。篮球比赛不 仅体现在场上队员和场下教练的斗智斗勇,也是两支队伍的后勤保障、文化素养、主客场氛 围的营造等全方位的比拼。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专家访问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 28 届奥运会前四强与中国女篮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女篮运动员的身高与第 28 届奥运会女篮前四名相比具有相对优势;平均年龄和相对体重差异显著。2、中国女篮优秀 球员与世界女篮明星球员的个人数据比较差距显著,同时具有相对的优势。3、中国女篮与 第 28 届奥运会女篮优秀中锋、前锋平均身高存在显著差异;优秀、核心组织后卫匮乏;运 用快攻攻击的能力低下,突破攻击的成功率低。4、中国队的抢防守篮板球、抢断等防守指 标与对手有明是差距,说明中国队队员在抢篮板球、抢断等技术运用的合里性、实效性弱于 欧美球队。 5、 中国女篮防守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不够; 个人和集体防守能力较差; 抢篮板球、 抢断等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实效性与欧美强队差异显著。同时,研究还发现:中国篮球后备 力量薄弱、选材不合理,这将阻碍中国篮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衷心希望能为中国女篮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获得理想地成绩,完成预期的目标敬上自 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关键词: 中国女篮 第 28 届奥运会女篮强队 比较 5 abstract 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chinese womens basketball team and the excellent womens basketball teams in the 28th olympic games during the 21st century, basketball campaign is keeping popularizing with its rapid development. the defensive and offensive skill and tactical innovation will be greatly accelerated. many requirements for athletes skill、tactic、talent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are closer to the nature and special features of basketball campaign. athletic basketball is still the athletes contest and confrontation on whose talent 、 skill 、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and mental ability etc. during the match, their active struggle, solid offense and defense, combination of height and speed, union of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and complementarity of commander and star are incisively and vividly characterized. basketball match is not only a battle of wits of the ground crew and ground coaches, but also an omnidirectional competition of two teams logistics ensurance, cultural accomplishments and their creation of atmosphere. based on documentation, video observation, experts visiting, logical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thesis made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chinese womens basketball and the four top womens basketball teams in the 28th olympic gam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the chinese womens basketball players have height advantage over the four top womens basketball players in the 28th olympic games, but the average age and the relative weight differences are remarkable. 2、the chinese womens basketball outstanding players and the world womens basketball star players individual data disparity are remarkable, but at the same time have the relative superiorities. 3、 compared with the excellent womens basketball teams in the 28th olympic games, the chinese womens basketball team has many disparities, such as the lower average height of centers and forwards; the shortage of core point guards; the bad capacity of fast break; and the low success ratio of breakthrough attack. 4、the chinese teams defensive target, such as backboard and steals have the obvious disparities with the match, which show the technical utilization on rebounds and steals etc are not as reasonable as european and american teams 5、the chinese womens basketball defense flexibility and the validity are insufficient; individual and the collective defense ability are weak; the technical utilization on rebounds and steals etc are not as reasonable as european and american team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also discovered that the chinese basketball preparation strength is weak and the selection is unreasonable, which will hind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basketball enterprise. i sincerely hope that this thesis can be a small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womens basketball teams ideal achievement in the 2008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key words: chinese womens basketball; the four top womens basketball teams in the 28th olympic games; comparison 6 1、 前 言 前 言 1. 1 选题依据 选题依据 二十一世纪 1,随着篮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普及,攻守技术、战术的创新发 展速度将大大加快,对运动员技战术、体能、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将更接近篮球运 动的本体本质和专项特征的要求。 篮球比赛不仅体现在场上队员和场下教练的斗智斗勇, 也 是两支队伍的后勤保障、文化素养、主客场氛围的营造等全方位的比拼1。 现代篮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创新与提高、进一步完善与补充,攻守对抗的速度、 力量、准确性、技巧性全面提升和拼抢更加凶悍激烈,比赛更具观赏性、结果充满悬念。世 界女子篮球运动发展更为显著, 全能球员日趋增多, 女子打法男性化, 主要表现在打法灵活、 战术多变、勇猛顽强、全面强劲、攻守转换速度快。集中了世界女篮顶尖高手的 wnba, 代表世界女篮的最高水平, 于 1997 年开赛, 它最鲜明的特点是贯穿于全场 40 分钟的高速度 的攻防转换、高强度的对抗、凶狠而频繁的身体接触,很多选手掌握了男性化的技术动作, 如急停跳投、后仰投篮、跨下运球等,许多中锋技术全面、能里能外,在 wnba 大氛围的 影响下,世界女篮将朝着高大强壮、快速灵活、技术全面的方向发展。 篮球运动在中国是相当普及的一项运动, 遍布全国城乡各地。 拥有各种类型的专业运动 队和不同级别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的 扩大和国际交往的增多,国外不同风格流派的战术打法、不同的赛制以及职业化、商业化日 渐渗透到我国篮球界,篮球主管部门人士的思想从此不在平静,积极探索改革之路,先后进 行了赛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继足球之后篮球俱乐部相继成立,虽然没有完全市场化、商 业化运作, 但对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外籍球员和教练员的引进使比 赛多姿多彩, 充满了国际化的气息, 也使国内教练和球员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国外先进地进攻 和防守理念。 wcba 从 2002 年联赛改革以来,共走过四个春秋。从自掏腰包、精心包装、酝酿已久 的“2002 步步高”中国女子篮球甲级联赛,到 wcba 推出“中国篮球戴梦得至尊钻戒” 在本赛季及以后的联赛中, 向总冠军获得者颁发至尊钻戒, 这在中国女子篮球历史上尚属 首次,具有划时代意义。通过篮球管理中心一系列改革,我国女子篮球运动正一步一步迈向 成熟。中国女篮 90 年代以来在世界大赛上成就辉煌,1983 年世锦赛和 1984 年奥运会篮球 赛两获第 3 名,1992 年奥运会和 1994 年世锦赛两获亚军;在 1980 年到 1997 年中国女篮一 1 孙民治 21 世纪世界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兼论中国篮球运动现状及对策 体育科学 2001 (1) 44-46 7 直处于亚洲霸主的地位, 青年女篮在第 6 届至第 16 届亚洲青年女篮锦标赛中共获 8 次冠军、 3 次亚军;这些骄人战绩的取得,对我国篮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促进和鼓舞作用。但 是中国女篮在 1996 年之后跌入低谷,在重大国际性比赛中接连失利,整体实力起伏不定。 处于大幅度下滑状态, 中国女篮存在的许多问题暴露无遗篮球后备队伍的缩减、 后备人 才的匮乏、高水平球员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严重、体制僵化、教练员观念滞后等,对中国女 篮产生巨大冲击。近几年,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中国女篮在 2001-2003 年的国际性大赛成绩 有所突破,取得 14 届世锦赛第 6 名,第 19 和 20 届亚锦赛、东亚运动会以及第 14 届亚运会 第一名,青年女篮取得 16 届亚青赛第 1 名,这说明新一代的国家女篮队伍逐渐走向成熟。 中国女篮 2000 年未能入围奥运会, 在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上获第 9 名, 引起国人和篮球 界对中国女篮的重新思考。 中国女篮的水平能否在保持亚洲优势的基础上, 在世界大赛上有 所突破;在国际、国内篮坛新的发展形势下,中国女篮运动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何 向前发展,赶超国外高水平球队?在 28 届奥运会上中国女篮成绩不能有所突破而且还有滑 坡现象,成绩降至第九名,原因是什么?与世界优秀女篮差距是什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什么?这是一个摆在中国体育主管部门,特别是篮球管理运动管理中心面前亟待解决的难 题。为此,分析中国女篮在第 28 届奥运会的技战术表现,与第 28 届奥运会女篮前四名的比 较,找出现阶段中国女篮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国女篮能在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 绩提供理论参考。 1. 2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 130 多篇关于中国女篮的科研论文, 其中和本文研究有关的 论文有关于后备力量现状与培养的文章 9 篇,关于青少年训练的文章 10 多篇,关于我国少 年女子篮球运动的现状分析、评价标准和解决对策的研究大约 15 篇,关于篮球运动发展趋 势、策略和现状的文章大约 7 篇,其他关于现状调查的文章大约 4 篇,把文献资料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 关于篮球后各力量培养的文章 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经济的提高靠的就是人才,所以人才的发展和 培养是关系到社会、 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又是人才发 展和培养中的重要内容, 要想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对现有人才的合理使用和后备人才力 量的科学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必须做到人才的发展与社会自然发展相协调, 才能最终做 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竞技体育要想保持自己原有的优势并有所突破, 必须实行可持 续发展。我国的篮球运动作为竞技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最近几年成绩滑坡,一个重大的问 8 题就是后备力量培养跟不上 2。因此后备力量的培养和训练是我国篮球科研中的一个重点领 域,在查阅的文献中,高建磊、陈树华、许永刚在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 因素的研究2一文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 了研究,文章从政府行为、科技能力、公众参与角度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发展 中受多种非持续因素的制约,并提出了解决建议。吴贻刚、王健在我国优秀运动员职业竟 技体制与青少年儿童业余训练制度衔接的模式 3一文中阐述了职业竞技体制与青少年儿童 业余训练相衔接的模式突破了原有的单一封闭式专业训练形式, 这一文章对我国竞技运动后 备力量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 于振峰等在 中国篮球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培 养对策4一文中对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体能的状况、基本技术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找 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 4 点解决对策:完善培养体制;扩大青少年篮球人口;重视 运动员体能训练;强化篮球基本技术。邓秋霞在中国篮球现状与后备力量分析5一文 中提出了后备人才培养的 3 个建议: 把普及和提高青少年的篮球水平作为和发展俱乐部以 及成人联赛同等重要的事情来抓; 开发大学的篮球潜力; 多渠道地发展培养篮球后备人 才。白喜林等在中国篮球运动的持续发展与篮球后备力量6中分析了中国篮球运动成绩 滑坡原因的一个主要方面即后备力量培养体制不完善及后备力量严重匮乏, 并提出了几点建 议:变单一的国家培养体制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培养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利用 体育院校较好的设备和科研条件,在重点体育院校成立篮球学校,或开设篮球班,培养全面 的人才;继续发挥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的优势,积极寻求各方面的帮助,处理好各方 面的问题。吴金元、任海在我国“三大球”的滑坡与后各力量的培养7中找出导致滑坡 的原因:奥林匹克战略的影响;经济基础的影响;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竞争的影响。 对后备力量的培养意义以及培养措施进行探讨、研究。姜明、鞠洪卫在中国篮球后备力量 培养的建议8提出改变重点台阶的设定,少儿是储备人才的关键期;小学是选拔和培 养篮球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提高中、小学体育师资的专业素质。陈国瑞在我国篮球后 2 高建磊 陈树华 许永刚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 年 1 月. 3 吴贻刚 王健我国优秀运动员职业竞技体制与青少年儿童业余训练制度衔接的棋式 上海体育学院学 报 2001 (3) 17-21. 4 于振峰等 中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 体育学刊 2002 (5) 123-126. 5 邓秋霞 中国篮球现状与后备力量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97 (4) 24-30. 6 白喜林 中国篮球运动的持续发展与篮球后备力量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9 (3) 10-12. 7 吴金元 任海 我国“三大球”的滑坡与后备力量的培养体育与科学 2001 (1) 37-39. 8 姜明 鞠洪卫.中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刍议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年 (2):85-86. 9 备人才培养的研究9一文中分析了业余体校、教委试点学校、传统项目学校和二、三线队 伍在培养后备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3,提出了新思路和对策。 1.2.2 关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选材和训练的文章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选材是培养人才的开始, 选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运动员 的成材率和后备队伍的质量, 因此要严把选材关, 进行科学系统的选材,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有培养前途的人身上。 现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己经用在体育领域, 特别 是基因的研究将是运动员选材的一次革命,他将准确无误的选出适合各类运动项目的运动 员,有一些国家已经应用此技术进行选材。运动员有没有可塑性看选材,而能不能塑造成材 看训练, 现在先进的科学仪器和设备的研制及应用为运动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手段, 加之教练 员经验的积累使各项运动成绩迅速提高。全国青少年儿童篮球教学训练人纲10中规定 了 5 个选材内容:身体选材;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大 纲制定了选材工作步骤与方法。万新民在少年儿童篮球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11中提 出了几种选材依据。对青少年力量、速度、弹跳训练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篇文章,张艳琳、 左晓虹的对少年篮球运动员速度、弹跳素质训练的刍议、吴鲲的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 素质浅析、黄志团的对提高少年篮球运动员跳投离地高度的研究。在技战术训练方面 有郑鸿涛的少年篮球运动员手脚功夫训练方法、张晶的浅谈少年篮球运动员抢防守篮 板球技术的教学训练、姜洪的少年篮球比赛中的防守改革尝试、张金英的少年业余 篮球运动员防守无球队员训练的刍议 、 顾城的 浅谈少年篮球运动员防守步法的训练 等。 李敏杰在少年篮球运动员生长发育特点及其力量训练12一文中针对少年的生长发育规 律,依据少年这一时期的各种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进行力量训练。王守恒等在青少年篮球 运动员运动能力发展规律的研究13中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在“敏感期”发展相关 运动素质,并发现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可有效地发展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能力,在少 年篮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素质变化的研究14中通过训练前后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 体素质的对比,发现都有明显的增加,运动补给也有很好的作用,并指出少年篮球运动员的 各种机能和素质的遗传度不同,因此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遗传效应,充分开 9 陈国瑞 许月云.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体育科学研究 2001 年(1)42-44. 10 李方膺等.青少年篮球教学训练大纲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第 1 版. 11 万新民.少年儿童篮球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7(4):31-33. 12 李敏杰.少年篮球运动员生长发育特点及其力量训练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98 年(4):30-31. 13 王守恒等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能力发展规律的研究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8(2) :19-23. 14 王守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素质变化的研究体育科学 2000(1) 36-39. 10 发后天的训练效应 4。王家宏、茅鹏在关于儿童、少年篮球适宜形式的研究15中设计和 制定了适合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场地、器材标准,对篮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很 大的作用。 1.2.3 关于我国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的现状分析、评价标准的文章 少年是打基础的最佳时期, 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是今后发展的必备条件, 所以少年要抓 住“敏感期”打好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的基础。张岩在对我国 1315 岁少年女子篮球运动 员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的研究16中对我国 1315 岁少年女子篮球运 动员的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并与“大纲”的标准进行了对比,指出 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通过这些专家的调查和分析使我们对中国女篮的后 备力量的状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张振东等在 我国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基本技 术评价标准17的研究。王惠林的对我国少年篮球运动员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现状分析 及发展对策研究 18和王慧琳的对我国少年女子(1315 岁)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基本技 术评价模型的研究19两篇文章对改进和提高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2.4 关于篮球运动发展策略的文献 篮球运动的现状和发展策略的研究, 对我国篮球决策部门制定政策和规划有很好的参照 借鉴。更有利于篮球教练有的放矢的去进行训练,科研人员对篮球发展现状的把握和了解。 孙民治等在21 世纪世界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兼论中国篮球运动现状及对策20一 文中站在世界篮球运动的高度指出了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中国篮球运动的现状。 并针对在 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杨伟青在21 世纪篮球运动发展趋势21一文中从智谋、高度、 准确、速度、特长、变化、帅才、强悍等几方面论述了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 中国女篮走过 23 年风雨历程,在一代又一代女子篮球教练员、 运 动员以及为球队服务的领队、 队医、 随队的裁判员以及观察员等人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下, 15 王家宏 茅鹏关子儿童、少年篮球适宜形式的研究中国体育科技 1997 (11) 44-47. 16 张岩 王惠林 索艳军对我国 13-15 岁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的 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 (1) 139-140. 17 张振东等我国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评价模型的研究2000 (5) 42-44. 18 王慧琳 武国政 吴强对我国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国体育 科技 2000 (5) 42-44. 19 王慧琳 对我国少年女子(13-15)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评价模型的研究 体育科学 2001 (4) 65-68. 20孙民治 21 世纪世界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兼论中国篮球运动现状及对策 体育科学 2001 年 1 月. 21 杨伟青 21 世纪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54-55 11 在广大球迷与观众的支持下 5,我国女子篮球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的愿望。尤其是我国女篮相继在第 12 届世锦赛和第 25 届奥运会上夺得银牌,创造了中国女 篮运动史上的最好成绩,令国人欢欣、让洋人瞩目。但是,女篮的这种杰出表现并不成熟、也 不稳定22。在 1999 年第十八届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比赛中的失利,仅获得第四,以至于丧失 了第27届奥运会的参赛资格,造成这种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本研究针对第28届奥运会前四 强与中国女篮技战术的比较, 客观准确的分析中国女篮存在的主要问题, 旨在揭示中国女篮 现阶段急待解决的问题和具有的相对优势, 从而为中国女篮在 2006 年世锦赛和 2008 年北京 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以第 28 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参加的所有比赛以及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巴西队作为 研究对象。 2. 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2. 2. 1 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 分别在国家图书馆和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阅了近几年有关女 篮专著、文献,大量收集不同时期、不同类别期刊资料与著作,浏览了清华同方全文期刊数 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以及篮球官方网站等有关女子篮球在进攻、防守、技术、 战术和训练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与本课题有关的背景知识, 为本研究 提供理论依据。 2. 2. 2 录像观察法录像观察法 对第 28 届奥运会女篮比赛的录像进行有关指标的观察统计,在统计过程中,将录像画 面慢速播放或“停格” ,尽量将失误降到最低,以得到准确的观察统计结果。 2. 2. 3 数理统计法 数理统计法 对咨询、调查、访问收集的有效数据,根据社会学统计方法和统计原理,以及从录像上 获取的数据资料通过 spss 和 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加工和分析处理。 2. 2. 4 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在掌握中国女篮与世界优秀女篮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将统计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纳、 分 22 武国政 谢铁兔等 对我国女子篮球运动水平不稳定原因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年 第 25 卷 第 2 期 11 在广大球迷与观众的支持下 5,我国女子篮球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的愿望。尤其是我国女篮相继在第 12 届世锦赛和第 25 届奥运会上夺得银牌,创造了中国女 篮运动史上的最好成绩,令国人欢欣、让洋人瞩目。但是,女篮的这种杰出表现并不成熟、也 不稳定22。在 1999 年第十八届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比赛中的失利,仅获得第四,以至于丧失 了第27届奥运会的参赛资格,造成这种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本研究针对第28届奥运会前四 强与中国女篮技战术的比较, 客观准确的分析中国女篮存在的主要问题, 旨在揭示中国女篮 现阶段急待解决的问题和具有的相对优势, 从而为中国女篮在 2006 年世锦赛和 2008 年北京 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以第 28 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参加的所有比赛以及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巴西队作为 研究对象。 2. 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2. 2. 1 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 分别在国家图书馆和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阅了近几年有关女 篮专著、文献,大量收集不同时期、不同类别期刊资料与著作,浏览了清华同方全文期刊数 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以及篮球官方网站等有关女子篮球在进攻、防守、技术、 战术和训练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与本课题有关的背景知识, 为本研究 提供理论依据。 2. 2. 2 录像观察法录像观察法 对第 28 届奥运会女篮比赛的录像进行有关指标的观察统计,在统计过程中,将录像画 面慢速播放或“停格” ,尽量将失误降到最低,以得到准确的观察统计结果。 2. 2. 3 数理统计法 数理统计法 对咨询、调查、访问收集的有效数据,根据社会学统计方法和统计原理,以及从录像上 获取的数据资料通过 spss 和 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加工和分析处理。 2. 2. 4 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在掌握中国女篮与世界优秀女篮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将统计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纳、 分 22 武国政 谢铁兔等 对我国女子篮球运动水平不稳定原因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年 第 25 卷 第 2 期 12 析、对比和逻辑推理以达到论文的研究目的 6。 3、 讨论与分析 讨论与分析 3. 1 中国女篮与前四强球队身高、体重和年龄结构的比较 3.1.1 第 28 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前四强平均身高、体重和年龄的比较 表 1 第 28 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前四强平均身高、体重和年龄的比较 国 家 中 国 美 国 澳大利亚 俄罗斯巴西 p p 身高(cm) 185.0 184.0 182.0 190 184.5 0.05 体重(kg) 74.0 81.0 75.0 80.0 75.0 0.05 年龄(岁) 23.0 29.0 27.5 26.0 27.0 0.05 根据国际篮联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分别将中国队队员同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巴 西队队员的身高、体重、年龄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见表 1,从表 1 中可以看出,在本 届奥运会上,中国女篮队员的身高、绝对体重与世界强队相比较差异不显著,而在年龄上与 世界前四强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女篮队员普遍偏年轻。在身体形态方面,中国女篮已达到世 界强队水平,根据“女篮运动员 26-28 岁为最佳运动年龄23”理论,新一届国家女篮运动员 的巅峰状态将出现在 2006-2008 年,这与我国女篮今后的战略目标即 2008 年奥运会上 争取获得奖牌是一致的。 从年龄结构上看, 四支球队平均年龄约在 2629 之间; 平均年龄 27.4 岁。 从临场观察, 球员老化现象不明显,处于此年龄段的队员技战术相对成熟。但是再过 4 年到 2008 年北京 奥运会时,就会出现年龄偏大的现象,中国队平均年龄 23 岁,正处于上升期。从表 1 中看 出,前四名球队的体重均排在参赛队的前五位,而且队员身体条件优越,既有身高、体重, 又有力量的队员逐渐增多,因此在当今对抗日趋激烈的比赛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第 28 届 奥运会女篮前四名中均有身高突出队员,并在进攻和防守方面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3. 1. 2 第 28 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前四强各位置的平均身高比较 篮球运动员身高是“巨人”运动的最直接体现,越接近篮圈投篮命中率越高,这是篮球 运动最基本的规律。 因此, 高度在篮球运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度包括运动员的身高、 臂长以及弹跳力、滞空能力等24,而运动员的身高是高度的基础。对一支球队而言,运动 员的平均身高是衡量其竞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对一名篮球运动员而言, 身高对他的竞技 水平也有重要的影响。简而言之,没有身高的球队将无法立足于世界强队之林,身高不足的 23 田麦久 论运动训练过程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6 年 第 2 期. 24篮球大辞典 编辑委员会 篮球大辞典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 年 6 月第 1 期. 12 析、对比和逻辑推理以达到论文的研究目的 6。 3、 讨论与分析 讨论与分析 3. 1 中国女篮与前四强球队身高、体重和年龄结构的比较 3.1.1 第 28 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前四强平均身高、体重和年龄的比较 表 1 第 28 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前四强平均身高、体重和年龄的比较 国 家 中 国 美 国 澳大利亚 俄罗斯巴西 p p 身高(cm) 185.0 184.0 182.0 190 184.5 0.05 体重(kg) 74.0 81.0 75.0 80.0 75.0 0.05 年龄(岁) 23.0 29.0 27.5 26.0 27.0 0.05 根据国际篮联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分别将中国队队员同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巴 西队队员的身高、体重、年龄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见表 1,从表 1 中可以看出,在本 届奥运会上,中国女篮队员的身高、绝对体重与世界强队相比较差异不显著,而在年龄上与 世界前四强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女篮队员普遍偏年轻。在身体形态方面,中国女篮已达到世 界强队水平,根据“女篮运动员 26-28 岁为最佳运动年龄23”理论,新一届国家女篮运动员 的巅峰状态将出现在 2006-2008 年,这与我国女篮今后的战略目标即 2008 年奥运会上 争取获得奖牌是一致的。 从年龄结构上看, 四支球队平均年龄约在 2629 之间; 平均年龄 27.4 岁。 从临场观察, 球员老化现象不明显,处于此年龄段的队员技战术相对成熟。但是再过 4 年到 2008 年北京 奥运会时,就会出现年龄偏大的现象,中国队平均年龄 23 岁,正处于上升期。从表 1 中看 出,前四名球队的体重均排在参赛队的前五位,而且队员身体条件优越,既有身高、体重, 又有力量的队员逐渐增多,因此在当今对抗日趋激烈的比赛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第 28 届 奥运会女篮前四名中均有身高突出队员,并在进攻和防守方面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3. 1. 2 第 28 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前四强各位置的平均身高比较 篮球运动员身高是“巨人”运动的最直接体现,越接近篮圈投篮命中率越高,这是篮球 运动最基本的规律。 因此, 高度在篮球运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度包括运动员的身高、 臂长以及弹跳力、滞空能力等24,而运动员的身高是高度的基础。对一支球队而言,运动 员的平均身高是衡量其竞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对一名篮球运动员而言, 身高对他的竞技 水平也有重要的影响。简而言之,没有身高的球队将无法立足于世界强队之林,身高不足的 23 田麦久 论运动训练过程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6 年 第 2 期. 24篮球大辞典 编辑委员会 篮球大辞典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 年 6 月第 1 期. 13 运动员也很难在篮球竞技场上找到一席之地 7。 在各位置队员的身高方面(见表 2) ,前四名球队中锋和前锋队员身高具有一定优势, 因此无论在进攻或防守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因此, 中锋和前锋队员的身高成为了现代篮 球的一个发展方向。 表 2 第 28 届奥运会世界女篮前四名身高统计表(cm) 队 名 后卫 排名前锋 排名中锋 排名 中 国 177.5 4 183.2 9 190.8 9 美 国 176.8 5 186.8 3 195.0 3 澳大利亚 171.6 10 188.02 195.0 3 俄 罗 斯 180.5 2 191.8 1 198.7 1 巴 西 174.8 7 183.5 8 195.5 2 均值差 1.575 4.352 5.25 21 世纪的竞技篮球运动要求以身体、力量和技巧夺取制空权,这是篮球运动的特征决 定的:不高无优势,内线实力决定球队水平25。通过单独样本 t 检验,中国女篮各个位置 平均身高与前四名无显著差异;在身高方面的比较发现,中锋、前锋与世界女篮四强之间还 是存在一定差距,是中国女篮较薄弱的环节。作为内线实力的代表,中锋和前锋在篮球比赛 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球队的“中坚” 。篮球界有这样一种共识:得中锋和前锋者得天下。 如果没有优秀的中锋、 前锋是无法跻身与世界先进行列的, 本届奥运会前四强的中锋平均身 高都在 195cm 以上,而中国队中锋、前锋平均身高均排在第 9 名。如本届奥运会上最佳中 锋美国队 32 岁的莉莎莱斯莉,身高为 196cm;本届奥运会的 mvp 当属澳大利亚队 24 岁 的前锋劳伦杰克逊,身高 195cm,即可司职前锋,又能打中锋,还有外线 3 分,是一个全 能型球星。中国女篮中锋、前锋的绝对身高已达到世界女篮强队水平。但中锋和前锋的平均 身高与世界强队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除了 195cm 的中锋陈楠,前锋隋菲菲 184cm, 其他 中锋和前锋都在 190cm 和 180cm 左右,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中锋、前锋队员是中国女篮的当 务之急。 3. 1. 3 第 28 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前四强体重检验的比较 从表 3 可以进一步分析,中国女篮与第 28 届奥运会女篮前四名球队在平均体重上仍然 存有一定差距。 运用指数法可以比较运动员的相对体重。 指数法是根据人体各部分之间的比 例关系, 并借助于一定的数学公式, 将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指标联系起来, 结合成某种指数26, 对篮球运动员进行身体评价应用较多的是克托莱指数和劳雷尔指数。克托莱指数(体重kg 25 孙民治 现代篮球高级教程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年 26 刑文华等.体育测量与评价(上),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85 年 12 月 14 /身高cm*1000)是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 8,表示每厘米身高的体重,作为相对体重 或等长体重来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厚度以及机体组织的密度27。克托莱指数在人成年 以后变化不大,所以能适用于运动员。劳雷尔指数(体重kg/身高 3cm*10000000 )把人体 当作一个立方体,意味着人体每立方厘米的体重,客观地反映出肌肉、骨骼、内脏器官及脂 肪组织的状态28。劳雷尔指数作为显示人体充实度的有效指数而被广泛采用。 表 3 第 28 届奥运会前四名与中国女篮体重 t 检验统计表 队 名 名 次 平均体重(kg) 克托莱指数 p 劳雷尔指数 p 中 国 9 74.0 400.4 117.3 美 国 1 81.0 440.2 0.05130.0 0.05 澳大利亚 2 75.0 412.1 0.05124.4 0.05 俄 罗 斯 3 80.0 421.1 0.05116.6 0.05 巴 西 4 75.0 406.5 0.05119.4 0.05 从表 3 可以看出,在 2004 年奥运会上,美、俄、澳女篮球员的平均克托莱指数分别为 440.2、412.0 和 421.1,平均劳雷尔指数分别为 130.0、124.4 和 116.6;中国女篮球员的平均 克托莱指数为 400.4,平均劳雷尔指数为 117.3。与本届奥运会前四名运动员相比,我国女篮 运动员的平均克托莱指数仍然与美国、 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女篮球员存在显著性差异; 虽然劳 雷尔指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女篮球员的绝对体重仍高于我国 女篮球员。 反映出我国女篮运动员的身体充实度不如本届奥运会前四名运动员, 而世界女篮 前四名运动员身体更结实、更强壮。相应的,世界女篮前四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更佳,有利 于技术水平的发挥。 wnba 球队和球员对力量训练都非常重视。有资料显示:wnba 球员每天都要进行 2 小时的力量训练,并在整个赛季不间断力量训练,wnba 球队把力量训练作为衡量球员训 练质量的重要指标29。从外观上看,wnba 球员肌肉线条清晰,饱满度好,身体强壮。如 洛杉矶火花队球星利莎莱斯莉,成为 nba 联盟历史上第一个囊括常规赛、全明星赛和总 决赛最有价值球员称号的球星。身高 195cm 的她,肌肉线条匀称、力量好、爆发力强,这 与她经常坚持力量训练是分不开的。 通过比较和录像观察发现: 中国女篮运动员在比赛中表 现出力量相对不足, 激烈对抗中没有优势。 从外观上看, 我国女篮运动员的肌肉线条不清晰, 表明肌肉质量较差。 3. 2 第 28 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女篮前四强队技术比较的分析 27 28 刑文华等.体育测量与评价(上)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85 年 12 月 29 宋涛中美男子篮球运动员身高、体重的比较 四川体育科学 1996 年 第 2 期 15 3. 2. 1 第 28 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世界优秀球员的个人比较 明星队员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是女篮发展趋势之一, 实力最强的美国队是将球星战术运 用得最为成功的球队。中国女篮失利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女篮未能寻找到球队的核心,如 美国队莱斯莉、澳大利亚队杰克逊、俄罗斯队叶莲娜、巴西的奥莉维拉等,而中国队在本次 奥运会上却没有一个领军人物。 本届奥运会世界优秀女篮队前三名中, 选出平均每场得分最高的前三名中锋、 前锋和后 卫的均值,采用差值比较,分别与中国队的中锋陈楠、前锋隋菲菲、后卫苗立杰,进行综合 对比,力争找出差距,为日后训练提供参考。 表 4 第 28 届奥运会优秀中锋与中国队中锋均值比较表 本届奥运会优秀中锋 中国中锋差异检验 杰克逊 莱斯莉巴拉诺娃陈 楠 均值差 t p 身高(cm) 196.0 196.0 192.0 195.0 0.3330.250 0.05 年龄(岁) 23.0 32.0 32.0 21.0 8.0 2.667 0.05 体重(kg) 85.0 77.0 80.0 82.0 1.3330.571 0.05 均场得分 22.9 15.6 10.3 10.8 5.467 1.497 0.05 总得分 183.0 125.0 97.0 63.0 72.000 2.843 0.05 均场篮板 10.0 8.0 7.8 4.6 4.0 5.695 0.05 均场助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惠州市教育局招聘市直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编外教职员4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泉州文旅集团第二批招聘1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建瓯市属国有企业招聘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甘肃酒泉市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专项招聘2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广西北海有礼品牌运营有限公司招聘2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兰州新区城镇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延安市宝塔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煤炭销售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财务管理岗测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及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地面拆除合同模板怎么写(3篇)
- 2025秋新教材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 军强才能国安 教案(共2课时)
- 人教PEP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数控滚齿机操作指导手册
- 平安银行 iq测试题及答案
- 医保智能审核培训课件
-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TRIZ创新方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
- 如何培养数学尖子生的讲座
-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九章 运动员选材的测量与评价
- 《情满今生》读书笔记模板
- 胸痛中心网络医院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方案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