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课幼时记趣 (沈复)教材分析: 幼时记趣 作者追忆了儿时观察动物,产生联想,展现了童年生活的天真快乐,充满了童趣。作者童年有着对自然的好奇之心,对弱小者的同情之心,成长的道路有着乐趣与真情。学情分析:较前面学过的古代寓言二则,本文难度加大学。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引导他们逐步走入文言文的独特世界。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工具书及老师的适当点拨,能正确朗读并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2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体会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童趣。3能学会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梳理,并养成积累的习惯。4能学习借助联想、想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疏通文句;学会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梳理教学难点: 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借助联想、想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自学: 一、 收集作者基本信息,简单了解浮生六记的内容。二、 熟读全文,词语正音、朗读停顿。三、 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四、 结合注释和词典,翻译课文。五、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六、 能探询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体会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童心、童趣,。七、 作者写了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 物外之趣”有哪几件?八、 为什么会产生 “物外之趣”?九、 “物外之趣” 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十、 完成导学练基础部分。A组:完成上述所有问题。B组:完成一五和十题。C组:完成上述带“”的问题。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学会断句,注意感情和节奏。2借助字典、注释,了解字词解释、句子含义。积累常用文言知识。3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全文。教学步骤:【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自己美好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伙伴、童年的趣事说不完,道不尽。于漪老师深情地追述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向我们展示了文学的魅力及对她的深刻影响;而沈复则以纯真的童心告诉我们他难忘童年的“物外之趣”。今天,我们就能过这篇小品文的学习,来感受他的这份“物外之趣”。(板书课题)【学生活动一】自学检查1简介作者以及作品现在让我们开始第一项活动抢答:你了解沈复还有他的作品吗?学生回答,教师组织齐读投影作者沈复(17631807年以后),字三白,清代苏州人,文学家。沈复儿时就表现出富于想像、幻想的性格特点。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经历,文字朴素自然,情感真挚。2读一读再来看看同学们有没有扫清词语和句子上的障碍了。读准下列加点字。童稚(zh) 藐小(mio) 鹤唳(l) 凹凸(o t)沟壑(h) 庞然大物(png) 怡然称快(y) 土砾(l)项为之强(jing)癞蛤蟆(li)(学生读并请其他学生纠正,再齐读)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见 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学生自由朗读、个别朗读课文,做到读通顺、有感情;教师范读、领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学生活动二】合作探究1 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等要求:请同学们以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讨论交流老师出示的重点词语解释。通过注释和工具书都不能理解的字词可以问老师。等各组基本完成讨论后,学生回答所示词语解释。教师纠正错误并组织齐读投影。(小组完成,教师巡视并作指导。)A实词积累: 余:我 。明察秋毫: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明:眼力。察:看清。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东西 故:所以 私:私下里 这里指自己拟:比 强:同“僵”,僵硬的意思 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 拔山倒树:搬开土山,撞到大树,拔,移,搬开 B虚词积累:之: 物外之趣:的。心之所向: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昂首观之:代词,代蚊子。项为之强:代词,代“昂首观之”。以:徐喷以烟,用。 或:连词,或者。 其:使其冲烟飞鸣:代词, 蚊子。 常蹲其身: 代词,自己的 盖:连词“原来是” 为:项为之强:因为 C字同义不同的字:观: 昂首观之(看) 察: 明察秋毫(看到、看清) 作青云鹤观(看) 必细察其纹理(观察)时: 余忆童稚时(时候) 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以: 徐喷以烟(经常) 为: 项为之强(因为)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 以丛草为林(当作)之: 昂首观之(代词,它,指蚊子) 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 心之所向(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项为之强(代词,指“昂首观之”)观之正浓(代词,指“二虫”)驱之别院(代词,指“蛤蟆”)D通假字: 项为之强 “强”通“僵”省略字: “鞭数十”应是“鞭之数十”,省略宾语。“使与台齐”应是“余使目与台齐”,省略主语、宾语。省略句: 群鹤舞(于)空 使之(与)台齐 驱之(于)别院 固定句式:作观:当作看 以为:把当作 为所:表示被动,译为“被” 成语: 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怡然自得2翻译课文小组合作,在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后,试着先独立翻译课文,把自己翻译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互相发现问题,提出意见),最后把小组统一的译文在全班内交流。作业:1、识记文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笔记本上翻译全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探询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2、学习借助联想、想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教学步骤:【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清代沈复的幼时记趣。童年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的一段美好的记忆,在我们的记忆里它是一支清亮的歌;是一首纯真的诗;是一只放飞憧憬的小鸟;也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上节课,我们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扫除了文字障碍,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更加具体地感受一下沈复幼时的童真童趣。【学生活动三】合作探究,理清脉络1、揭示本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你根据什么做出的判断?明确:本文中心的词语是“物外之趣”。通常的判断方法有:找标志词“故”、或根据上下文内容的关系来判断概括和具体、或根据上下文的结构来判断总分结构等。2 由此理清课文脉络第一部分(1)总叙“物外之趣”。第二部分(2-4)具体记叙各种“物外之趣”。【学生活动四】研究“物外之趣”1作者的“物外之趣”有哪几件呢?给这几件趣事各拟一个小标题。观蚊如鹤 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2 怎么会产生“物外之趣”的?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3 哪些内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观察仔细,神情专注:定目仔视;神游其中;观之正浓;方出神想象奇特:把飞舞的蚊群想象为群鹤舞空,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为鹤唳云端,把丛草想象为森林,把虫蚁想象为野兽,把土砾想象为丘壑,把癞蛤蟆想象为庞然大物拔山倒数而来4“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观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学生活动五】总结反思作者儿时获得乐趣的方法,给我们什么启示?说明对外界事物充满兴趣,并能仔细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获得无穷的乐趣。 【学生活动六】拓展 说说你童年生活的一些趣事,以此来拓展课文内容,加强口头表达训练。同时体会观察、想象和联想对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重要性。分层作业:1掌握本文文言知识和课文内容。2把课堂上自己讲述的幼时趣事整理成文,注重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3完成导学练语段阅读A组全部完成 B组完成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牌识别安装合同协议
- 掌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试题及答案
- 硕士外语考试的冲刺加油站与试题
- 遗嘱协议书范本
- 河堤转包协议书
- 毗邻管理协议书
- 未签征收协议书
- 运输垫付货款合同协议
- 运输公司和司机合同协议
- 车辆维修合同协议模板
- 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表
-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 国家电网招聘之其他工学类复习提高资料打印
- 婴儿抚触与婴儿操-婴儿抚触的手法(婴幼儿抚触与按摩课件)
- 学校食堂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范本(通用8篇)
- 气排球记录方法五人制2017年5月9日
- 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证明(模板)
- 戥秤使用技术
- 《钢铁制造流程介绍》
- 测风工风险告知和安全操作卡
- 《答司马谏议书》课件52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