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任务书(结构专业).doc_第1页
施工图设计任务书(结构专业).doc_第2页
施工图设计任务书(结构专业).doc_第3页
施工图设计任务书(结构专业).doc_第4页
施工图设计任务书(结构专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工程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xxxxx施工图设计任务书第三章 结构设计3.1.总则3.1.1结构设计按最新版国家及地方相关设计规范、规程、标准及规定执行。同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建设局出版的有关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范、规程、标准及规定执行。3.1.2对于规范中的黑体字强制性条文及“应”如何的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有任何违反;对于“宜”如何的条文,原则上不执行。3.1.3结构方案应合理优化,设计应兼顾质量与成本,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节约,坚持成本最优原则。构件尺寸及配筋如不是计算和概念设计需要,应取最小值。3.1.4结构主要受力构件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5。因砼梁柱墙抹面重量,砼容重取值需高于25 kN/m3,框架结构取25 kN/m3,剪力墙结构取26kN/m3。3.1.5计算所需受力钢筋全部采用HRB400()级钢,其它构造钢筋采用级钢。(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必须采用HRB400)3.1.6基础底板等配置钢筋较密集处,在当地供货有保证的前提下,建议采用级钢筋。设计院应在设计开始时与甲方相关设计管理人员沟通确定。3.1.7主体为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形式,应充分考虑PC的设计,结合预制件结合点应预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设置预埋件,避免事后剔凿。3.1.8较大的(需加强配筋)墙、梁、板预留孔洞及预埋套管应给出定位。3.1.9平面图绘制比例尽可能取1:100。3.1.10图纸绘制应采用国家标准平法图集16G101-1、11G329。3.1.11楼层标高应采用结构标高。3.1.12各工程子项的技术标准及绘图标准必须统一。3.1.13图纸总说明中须将钢筋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列表;须将钢筋保护层厚度列表。3.1.14门窗洞口顶处梁底标高不得低于门窗洞口顶面标高。3.1.15飘窗梁底标高、设排气孔的卫生间窗顶梁底标高、厅出阳台门顶梁底标高必须等于门窗洞口顶标高;电梯门洞顶梁底标高必须等于电梯洞口顶标高。3.1.17门洞边小于等于200的墙垛,改用混凝土补齐的做法,与混凝土墙、柱的连接。(400mm的窗间墙等小截面砌体墙时,宜做成构造柱。)3.1.18结构预留洞及各节点要有详图。3.1.19地下车库框架柱尽量设计为扁长柱,柱长方向为车长方向,柱净距须满足车位净距要求。3.1.20当有人防地下室时,应图示人防部分与非人防部分的分界范围。3.1.21地下室抗浮(防水)设计水位及抗浮措施,施工期间的降水要求及终止降水的条件等。3.1.22非承重墙与梁、柱、剪力墙的连接要求或注明所引用的标准图集的图集号及页次。3.1.23非承重墙与梁、柱、剪力墙的连接,填充墙交接处的拉结要有详细说明并附节点详图。3.1.24 柱子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楼层梁板时,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要有详细的处理原则:3.1.25门洞口需要设置抱框柱时,要有抱框柱的节点详图,外窗洞口需要与预制件充分结合,避免固定点不明或后钻。3.1.26基础肥槽部分要有详细的处理说明。肥槽及房心回填土压实系数需满足规范要求,并在说明中明确。3.1.27要注意厨卫间的风道尺寸、位置与相邻的洞口位置关系3.1.28地下室后浇带,不得穿越地下配电间等防水要求较严格部位,各专业应有会签,并提供合图。 3.1.29主体外侧的连廊、大型室外台阶等结构构件,应有可靠着力点,宜与主体结构相同持力层或承载力较好的老土层,不得坐落在回填土或其它软弱土层上。3.2技术要求3.2.1结构体系3.2.1.1本项目住宅楼结构形式采用整体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 现浇范围:底部加强区(二单元二层以下、三及四单元三层以下)内外承重墙,所有层暗柱、电梯间、公共区域;局部(卫生间、厨房)管线复杂处楼面和内承重墙;屋面板;特殊说明处(阳台)墙梁。 预制范围:楼板:除去卫生间周遭受降板影响的部分,公共走道区域,非住宅功能(公共服务用房)区域以及屋面板;墙:加强区以外楼层外墙(除去特殊需要现浇的)、依据经济性原则选定的避让厨房卫生间点位集中部分的内墙、女儿墙;楼梯间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梯段:所有典型标准楼梯梯段(梯段不做面层)阳台板、空调板:非层间出挑及特殊处理部分除外注:加强层以上各层的外墙采用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PC墙板),楼板为130(150)mm厚叠合楼板,由60mm厚预制楼板+70(9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组成;各楼座各层的楼梯段、阳台板、空调板为预制构件。各层PC墙板横向通过“一字型”、“T字型”、“L字型”现浇墙柱连接,上下层PC墙板通过竖向钢筋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20mm的水平缝隙分仓低压注入高强度的灌浆料形成整体。3.2.1.2结构计算宏观指标如轴压比、周期、平动(转动)位移、剪重比、刚重比等等应控制在合适的水平,既符合规范的要求,同时也不要有太大的富余(满足规范即可),抗震设计时,对于同一层内既有现浇墙肢也有预制墙肢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现浇墙肢水平地震作用弯矩、剪力宜乘以不小于1.1倍增大系数。3.2.1.3地下车库层高按照3.6米无梁楼盖结构形式考虑,请结合建筑高度各专业严格控制设备专业管线交叉问题,确保最低位管线及设备的最低净高在2.2米以上。3.2.2基础3.2.2.1详勘进行前需向勘察单位提供详勘布点参考图。需将各单元组合的墙柱布置图按坐标插到总图中,并提供详勘技术要求。勘察单位在完成布点后,设计院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勘察单位出图。3.2.2.2高层建筑若场地适合优先考虑天然地基,其次考虑地基处理,当地基处理仍然无法满足承载力与沉降要求时,可考虑桩基础。桩基优先选用承台梁加防水板型式,尽量采用墙下布桩。当墙下布桩方式无法实现时,可考虑桩筏基础,筏板厚度以满足抗冲切要求进行控制;构造防水板厚度取值为250mm;项目岩土详勘报告出具后再依据实际情况作方案对比;高层地下三层后砌隔墙基础应明确从筏板上砌筑。3.2.2.3高层建筑采用筏板基础时,尽量采用平板式筏基,不设地梁,采用筏板有限元法进行计算。3.2.2.4地下车库采用平板式筏基加下柱墩。3.2.2.5当主楼基础埋深较深,且周边有贴建裙房时,裙房基础应落在原状土层上,并应与主楼基础同期施工。避免二次开挖、二次回填。特殊情况当经过成本测算有更为经济的解决方案时,择优选用。3.2.2.6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mm,在软弱土层中不应小于150mm,周边伸出不应小于100mm。3.2.2.7地下室外墙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附建式地下室顶板厚度按整体结构计算),裂缝宽度计算应考虑墙身轴向压力的有利影响。3.2.2.8后浇带应采取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抗渗和抗压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的要求。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按结构设计要求确定,宽度取值为800mm,并有详细的节点详图。3.2.2.9无论基础采用何种形式,均标出定位坐标,定位点选择建筑角点处轴线交点。3.2.2.10为保证施工质量,若局部商业部分采用独立基础,必须采用阶梯式。3.2.2.11筏板在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的情况下,不应出挑。3.2.3地下室、半地下室及挡土墙3.2.3.1地下室不设缝,可设置后浇带。设计上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温度应力产生裂缝。3.2.3.2有防水需要的地下挡土墙均做钢筋混凝土墙。3.2.3.3挡土墙一般不考虑裂缝,住宅下面的挡土墙,四周满足支座条件的,可以按双向板计算,并且要考虑上部传来的轴力的影响,按压弯构件计算 ;3.2.3.4多层地下室各层的抗渗等级应根据各层埋深不同来确定各层的抗渗等级。3.2.3.5地下室与土体接触的顶板、底板、外墙的施工缝与后浇带应设置钢板止水带;因橡胶止水带市场伪冒假劣产品较多,我司项目不予考虑采用;3.2.4砼墙柱3.2.4.1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以C35-C25为主。砼标号不能超过C40;3.2.4.2墙柱布置间距、数量、长度应合适,墙柱轴压比尽可能与规范接近,避免因墙柱过密过长而造成浪费。3.2.4.3剪力墙结构的边缘构件箍筋应采用部分水平钢筋代替。墙体拉结筋直径间距按规范最低要求取值。3.2.4.4轻质混凝土空心条板的具体平面位置标注于建筑图上。3.2.4.5墙柱平面图中沉降观测点由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承担布置,经甲方、设计、监理审核通过后实施。3.2.4.6楼梯间处综合管线集中处墙体,如入户门侧墙预埋线管较多,无法砌砖,容易裂缝。管网安装完毕后,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成一体。3.2.5梁3.2.5.1 梁上填充墙采用单层或者双层轻质混凝土空心条板。3.2.5.2除转换梁及其它强度等特别要求,普通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建议采用C25。3.2.5.3梁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级钢。3.2.5.4客厅和餐厅上方、房间内上方严禁有梁,卫生间坐便正下方不应有梁。3.2.5.5客厅、主要房间墙上方不露梁,相邻房间无法避免的房间边梁,应露在次要房间。按重要性次序分为:客厅、走廊、主卧、书房、次卧、厨卫间。(卫生间、卧室、客厅内等主要居室空间内不得设可见梁,卫生间及次要房间楼面不得有上反梁。)3.2.5.6下部砌墙或为门窗的梁尽可能做成200宽,厅分隔梁如果柱宽允许可做得宽扁一些。3.2.5.7在楼板跨度较小,配筋为构造配筋时,隔墙下不设梁。3.2.5.8梁支座负筋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作为贯通负筋拉通,只有当梁支座负筋与贯通筋直径差别较小时方可拉通。如直径差别较大,对于跨度较小的梁,支座负筋可配双层,上层拉通;对于跨度较大的梁,除可配双层支座负筋拉通上层外,也可采用支座负筋与梁中贯通负筋搭接的方法,搭接长度按1.2LaE;贯通负筋满足规范最低要求即可。3.2.5.9当梁腹板高度小于450时(对于100板厚约相当于梁高580,对于120板厚约相当于梁高600),不配置构造腰筋(如计算结果需要配置抗扭腰筋则属例外,构造腰筋满足规范要求的不小于0.1%配筋率即可)。但为避免施工人员和预算咨询公司对腹板高度的概念有误解,绘图时是否及如何配置构造腰筋应原位标注,不允许在说明中以文字表达。3.2.5.10主次梁相交处以加密箍为优先,吊筋设置与否应根据计算结果文件中剪力包络图为依据,如不需要,不应随意设置,以减少施工麻烦。3.2.5.11悬挑梁与边梁应分别编号,不应以折梁编号。3.2.5.12考虑给排水管道穿梁套管高度(满足管道施工厨卫间梁高度设计应综合考虑结构安全要求)。考虑排烟管道穿梁预留孔。3.2.6楼板及楼梯3.2.6.1楼板荷载取值:板面细石砼容重取25kN/m3,面层容重取20kN/m3;板底直接刮腻子,不计荷载。非消防疏散楼梯荷载按2.0 kN/m3 ;3.2.6.2混凝土强度等级除特别需要外,建议采用不大于C30。3.2.6.3楼板为叠合板形式,基本厚度定为60+70,大板块厚度由计算确定,并尽可能不超过150厚。若有管线,则根据管线交叉,算出合理的厚度。3.2.6.4楼板配筋根据支座实际情况,按固端、简支或弹性支座,最小配筋执行最新版砼规范。楼板钢筋统一采用级钢。3.2.6.5高层住宅卫生间考虑降板、厨房不考虑降板;3.2.6.6高层住宅楼梯梯段采用预制,做好与现浇连接做法。3.2.6.7楼板负筋不应大面积拉通,但小板块如卫生间、建筑平面薄弱处抗震需要、突出建筑之外房间抗温度应力需要则属例外。3.2.6.8同样跨度,同样支承条件,同样荷载的板厚及配筋各单元必须完全一致。3.2.6.9异形板设计应进行有限元分析,对跨度较大的异形板应验算弹塑性下挠度和裂缝。3.2.6.10对于小板块,如板上砌有隔墙,则考虑把隔墙荷载折算,在板厚及配筋值不变的前提下,无需设置加强筋。3.2.6.11楼板中穿管线不应有大量集中的地方及相互交叉超过3层的情况,否则应予以处理,防止砼开裂。3.2.6.12楼梯板结构踏步高度需考虑休息平台和楼层处建筑面层厚度不同,保证建筑完成面的踏步高度均匀。3.2.6.13梯段净高不小于2.2m,平台净高不小于2m,楼梯图中需有剖面图并注明标高关系。3.2.6.14空调板应在楼板图纸中绘制,空调板净尺寸应满足铺贴外保温等建筑做法后的安装尺寸。3.2.7屋面板3.2.7.1屋面板大板块厚度由计算确定。3.2.7.2屋面板负筋双向拉通,拉通钢筋采用最小配筋率,但间距不大于200,大板块支座处配筋不足者,额外配短筋补足。3.2.7.3平屋面防水由结构找坡,板底平,面筋应随板顶找坡,面积较大的屋面,在建筑景观允许的前提下,应采用双向结构找坡。结构找坡困难的复杂屋面,采用细石混凝土(铺设4200钢筋网)建筑找坡。3.2.7.4出屋面烟道及老虎窗均做成砼结构,它们与屋面相交处应画节点配筋大样。3.2.7.5各楼座外立面造型二、三层、及屋顶下返两层处的装饰线条,利用保温材料做装饰线脚,女儿墙压顶部分的装饰线脚结合构件厂生产一体预制,整体外立面保持简洁,不做过多造型,适当可考虑层间涂料分割缝处理。3.2.7.6不做闷顶,空间应合理利用,并符合区域要求。3.3典型结构构件细部技术做法要求:3.3.1底板3.3.1.1基础垫层砼等级是为C15;3.3.1.2砼标号不宜超过C35;(标号过高没有用,且容易产生裂缝)。3.3.1.3工程若采用桩基,住宅部分基础尽量采用墙下布桩,采用承台梁防水板体系,构造防水板厚度为250mm,配筋为12200;当防水板厚度及配筋需由计算确定时,应采用地勘提供的抗浮设计水位进行抗浮承载力验算,依据地勘提供的验算地下外墙承载力的设计水位进行设计。3.3.1.4底板钢筋选用HRB400,底板通长配筋率按构造控制0.15(1、计算要求控制的除外。2、有人防要求的底板受拉钢筋按人防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控制),采光井处底板配筋按悬挑板设计。3.3.1.5符合人防规范根据规范4.11.7条,一般对于高层在的基础计算,要查看基础底板是否有人防工况控制,有的是局部板是人防控制,分别按最小配筋率分开配置通长钢筋;截面内力由平时荷载控制,且受拉主筋配筋率小于表4.11.7条规定的卧置于地基上的核5级,核6级,核6B级甲类房东地下室和乙类防空地下室结构地板,可以不设置拉筋;3.3.1.6当人防底板采用条基或独立柱基防水板时,板下部跨中按构造配筋;计算防水板内力时的荷载取值(等效静荷载标准值5级按50kN/m2,6级按25kN/m2)。3.3.2人防及车库3.3.2.1人防顶板厚度、配筋应尽量合理经济;(5级人防顶板规范要求最低构造要求为200mm,通长配筋HRB400 14200,满足人防规范要求的C30混凝土最小配筋率不小于0.25的要求,达到0.307%)。3.3.2.2车库顶板尽量采用现浇混凝土无梁楼盖(层高为不大于3600mm)结构体系,出图前应进行技术分析,将方案提供甲方确定。3.3.3地下室内、外墙3.3.3.1地下室外墙应根据层数、层高、开间大小等采用单向板或双向板模型进行计算。地下车库外墙一般不设扶壁柱,采用单向板模型进行计算;住宅外墙根据开间大小一般采用双向板模型计算,因开间(板跨)差异较大,应多分几种情况进行精细化设计,避免按最大开间统一配筋的方式。水、土压力应根据土层分界及地下水界面分段计算,土压力可采用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系数可取0.5。地下室墙外地面超载标准值一般取5.0kNm2。3.3.3.2地下室墙体大样和墙底的2根通长粗钢筋可不设;严禁在负一层顶板墙体处及顶层墙体处设置构造暗梁。3.3.4边缘构件3.3.4.1高层地下一层及剪力墙底部加强区按规范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一般情况下边缘构件(二级抗震)纵筋三级钢16(三级抗震采用14),箍筋三级钢8100;地下二层的抗震等级同地下一层,暗柱纵筋同地下一层;按计算控制处需单独配置。3.3.4.2地下三层及剪力墙非加强区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边缘构件,一般情况下边缘构件纵筋三级钢12,箍筋一级钢8200,按计算控制处需单独配置。3.3.4.3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非计算要求的必须按下述原则控制:高层为二级抗震的,非加强区构造边缘构件纵筋配筋为0.006Ac或6根12中的较大值;配筋方式建议采用612+X10;建议设计单位对每个构件的纵向钢筋进行仔细核对,确保每个构件做到精细化; 高层为三级抗震的,非加强区构造边缘构件纵筋配筋为0.005Ac或4根12中的较大值;配筋方式建议采用412+X10;建议设计单位对每个构件的纵向钢筋进行仔细核对,确保每个构件做到精细化;本条为我公司重点审核内容,要求设计单位应严格遵守。3.3.4.4设计总说明中必须加以明确标注:边缘构件钢筋搭接部位的箍筋间距不小于100即可。3.3.5地上剪力墙3.3.5.1剪力墙厚度参考取值:(加强区以上内、外墙承重墙为预制)加强区:外墙 200;内墙 200(现浇)非加强区:外墙 200;内墙 200(预制)局部内墙特殊规定的除外。剪力墙参考配筋:加强区:墙体水平分布筋三级钢8200,垂直分布筋三级钢10200,墙体拉结筋一级钢6400 非加强区:墙体分布筋一级钢8200,墙体拉结筋一级钢6600;有人防要求的和直接抵抗回填土侧压力的外墙除外(计算控制)。3.3.6梁3.3.6.1主筋选用HRB400,砼标号选用C25C35。3.3.6.2梁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高宽比不宜大于4.梁截面高度取(110118)梁的计算跨度,且不宜大于14梁的净跨。3.3.6.3框架梁支座不满足梁上部纵筋的水平锚固长度0.4Lae时,计算时应将支座设为绞支点。3.3.6.4次梁跨中采用架立钢筋(212)通长的配筋形式。3.3.6.5框架梁梁宽大于等于350时其跨中采用两根主筋+架立钢筋(212)的配筋形式。3.3.6.6梁支座于跨中配筋由计算确定,支座配筋不宜超过计算面积的1.05,支座配筋不应超过计算面积的1.05,跨中配筋不宜超过计算面积的1.05,跨中配筋不应超过计算面积的1.05.3.3.6.7为改善连梁超筋,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3.3.6.8梁配筋图建议设计单位根据计算书仔细核对每个梁的配筋,尽最大可能做到每个构件的精细化;计算参数建议按下述原则执行;中梁刚度增大系数(规范1.52.0)取2.0;梁端弯矩调幅系数取0.85(规范规定0.851.0)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取1.0(规范1.01.3);建议计算时控制梁底裂缝配筋,可不控制支座裂缝配筋;3.3.6.9梁的跨高比尽量控制大于2.5,尤其是边梁,不要随意加大梁高,跨高比小于2.5时,截面抗剪计算较难满足。3.3.7楼板3.3.7.1砼等级优先选用C25或C30,严禁选用C40以上等级。3.3.7.2钢筋选用HRB400。3.3.7.3板配筋间距以10mm为模数,但允许采用125,175等间距。3.3.7.4首层楼板、荷载取值应考虑施工堆载,不大于5.0KN/m2(非强制性条文)。3.3.7.5首层楼板厚度取值:若开间短跨方向不超过6000mm,楼板厚度取160mm,无需取180mm;3.3.7.6标准层楼板配筋计算建议设计院优先选用塑性算法,若有异形板考虑弹塑性内力重分布,精确调幅使计算更趋于经济合理。板内尽量避免增加(特别是卧室、客厅)凸起连梁,尽可能做成暗梁。3.3.7.7顶层和首层楼板配筋计算采用弹性算法,屋面温度筋采用8200(楼板厚度大于180mm的采用8200)。只要满足不小于0.1%的配筋率即可,没有必要刻意的增大配筋率。3.3.8关于结构布置3.3.8.1建筑平面布置上力求方正,尽量避免出现平面不规则, 控制平面长宽比,房间(板块)分隔不要相差太大。尽量避免出现平面不规则,这就可以少布置或不需要布置抗扭构件来降低钢筋的使用量; 控制平面长宽比:平面长宽比较大的建筑物,由于两主轴方向的整体刚度相差甚远,在水平力作用下,两向构件受力的不均匀性造成配筋不均,增加钢筋用量。房间(板块)分隔不要相差太大,相邻板块相差越大会导致计算负筋增大。3.3.8.2合理选择结构体系,高烈度区可采用“隔震”“耗能减震”技术。应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使用功能要求合理选择结构体系。3.3.8.2.1结构布置影响建筑物结构用钢量的因素,首先是建筑物的体型(平面长度尺寸及长宽比、竖向高宽比、立面形状等),其次是柱网尺寸、层高以及主要抗侧力构件所在位置等。3.3.8.2.2控制平面长度尺寸,合理设缝。即结构单元是否超长当建筑物较长,而结构又不设永久缝时就成为超长建筑。超长建筑由于必须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它相对于非超长建筑(主要对待的仅是荷载产生的应力),其单位面积用钢量显然要多些3.3.8.2.3控制平面长宽比。平面长宽比较大的建筑物,不论其是否超长,由于两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也即整体刚度)相差甚远,在水平力(风力或地震)作用下,两向构件受力的不均匀性造成配筋不均。使得其单位面积用钢量相对于平面长宽比接近1.0的建筑物要多,这是不言而喻的。3.3.8.2.4控制竖向高宽比。这主要针对高层建筑而言,为了保证结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