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pdf_第1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pdf_第2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pdf_第3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pdf_第4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i 题目: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作者: 刘伟 导师: 杨颉 学位:硕士 学校:上海交通大学 摘 要 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2007 年起在部分高校试行的导 师资助制改革目的便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导师和研究生是导师资助制的直接 相关者,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研究生 教育领域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状况?导师资助制的实施会不会对师生关系产生 影响?这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首先梳理了研究生教育产生至今师生关系的变化, 考察师生关系的主 要影响因素。继而介绍和分析了导师资助制改革,得出本研究的假设前提:导师 的职责在导师资助制下主要有三个维度:学术指导、人生指导和经济资助,师生 关系也围绕这三个维度展开。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来考察博士生导师对学生的指 导情况、博士生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情况。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博士生对导师三个维度指导的评价接近“比较满意” , 其中学术和人生指导满意度好于经济资助满意度;三个维度之间显著相关,三维 度的指导与师生关系有显著相关性, 其中人生指导和学术指导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大于经济资助;师生关系几乎不受性别影响,在不同年级有差异(随年级升高而 趋好)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学科之间师生关系的评价较为复杂;文科与工科在各 维度指导满意度上存在较大差异。 根据研究结果,本论文提出改善师生关系的建议:在经济资助方面要弥补经 费缺口,设立扶持基金,学科区别对待以及规范财务手续;在学术指导方面,导 师应正确发挥课题项目的作用;在人生指导上,师生间应该有更多交流。 关键词:导师资助制 师生关系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ii a study on the tutor-graduate relationship in the tutor-funding system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nd the purpose of tutor-funding reform started in 2007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e students and their instructor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efor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a key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tutor-graduate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from tutor-funding system. firstly, this paper combed the changes of tutor-graduate relationship, to find out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it; secondly,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tutor-funding reform, came to the assumptions of this study: the tutor has three responsibilities under the tutor-funding system, which are academic instruction, life guiding and financial ai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utor and the graduate is around these three dimensions. this study did a survey to investigate the actuality of tutors instruction, the satisfaction from doctoral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 satisfaction to the tutors instruction from doctoral students is relatively satisfied, in which satisfactions of academic and life instructions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financial aid; the three dimension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to the tutor-graduate relationship; the tutor-graduate relationship is hardly affected by gender, changes in different grades and varies significantly with disciplines, especially in arts and engineering areas. this paper presented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tutor-graduate relationship also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key words:tutor-funding system; tutor-graduate relationship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1 绪论 1问题的提出:师生关系出现危机 绪论 1问题的提出:师生关系出现危机 2006 年, “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其演 讲中指出,研究生教育改革要根据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际需要,学习借鉴 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经验, “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行与科学 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 。 1其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十 七所高校 2表示要改革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制度,从 2007 年开始实行导师资助制。 我国部分试点高校试行的导师资助制的核心是由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学业资助, 即 对参加其科研的研究生提供一定金额的学费和生活补助。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而教育质量的 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导师和研究生,因为“教育结构的运行归根到底是在 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 。 3近年来有关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关系紧张和冲突的事件 不断见诸媒体,尤其是研究生对其所经历的师生关系表现出很多不满。2005 年 4 月 15 日,中国青年报以不满为导师“打小工” ,一研究生退学为题,报道了 北京某高校一位研究生提前结束读研生涯的事件。据这位学生讲,导致他退学的 直接原因是导师要求他参与大量没有科技含量的项目内容。 4南京某学校一位研 究生以“导师水平不够”为由,状告母校索要学费; 5此外,因导师指导力度不 够而导致研究生没有通过论文答辩, 或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发生非正当关系的报道 也时而出现,许多研究生有比较强烈的“被剥削”的感觉。 上海交通大学在其培养机制改革办法中明确指出,改革的目的是为进一步调 动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新制度的实行,是否能减 少研究生的“被剥削感”?能否缓解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危机?是否能构建有利 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师生关系?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促使作者开始了本研究。 1 周济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2006-07-14, 2 17 所试点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 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南 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3 陈桂生,师道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p319-321. 4 不满为导师 “打小工” , 一研究生退学n, 中国青年报, 5 女硕士状告母校,称导师水平不够没学到知识n,南京日报,2006-10-19.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2 2研究的意义 2.1 有助于对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状况获得更全面的了解 2研究的意义 2.1 有助于对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状况获得更全面的了解 人际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更是丰富多样的,极 具个性化的,仅靠我们自身体验和媒体报道难以完全把握。我们所经历或见闻的 状况往往只是多种师生关系类型中的一种或某一方面。 因此, 本研究将设计问卷, 调查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情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师生关系。 这样可以将复杂的师 生关系简单明了化,有助于我们更清楚更全面的了解导师与研究生关系。 2.2 为改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提供有益启发 2.2 为改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提供有益启发 近年来,关于导师和研究生关系不和谐的事件和报道不时的出现,导师与研 究生的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而且,随着研究生教育中导 师资助制的推行,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也会产生新的变化。研究导师资助制下的 师生关系,会对改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提供启发,有助于预防和解决新的矛盾。 3文献综述 3.1 核心概念解析 3.1.1 导师制 3文献综述 3.1 核心概念解析 3.1.1 导师制 导师资助制是导师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形式, 所以需要首先明确导师制 的概念。 对“导师”的英语“tutor”进行查询,可以得到这两种解释:private teacher, one who teaches a single pupil or a very small group,解释为私人教师;university teacher who supervises the studies of a student,是指大学里指导一个学生的导师。 6 在维基百科中输入导师制的英文“tutorial system”查询,可以得到这样的结 果:在牛津和剑桥大学,本科生教育都采取导师制,学生在 1-3 人组成的小组内 学习。在剑桥,导师制被称作“supervisions” ,而在牛津则被称为“tutorials” 。 导师制的优势之一就是学生可以在一个讨论小组内收到关于他们作业的直接反 6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商务印书馆 牛津大学出版社,第四版增补本,p1642.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3 馈。导师制的方式比普通的讲座和上课更具有学术挑战性和活力,因为在每一次 讨论中,学生都被要求口头交流,他们需要辩论、分析以及评述别人的观点,包 括教授的和其他同学的。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导师制有很大的价值,学生可以得 到个性化指导,更能引起学术兴趣,师生有更多的交流,这些机会都是难以仿造 的。 7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将导师称为“指导教师” ,导师指导是一种个别教学, 是指个人从一个教师接受面对个人的、个别化教育的方法。导师除了教授学业之 外,还对学生进行咨询和鼓励。 8 本研究中的导师制是指研究生阶段的导师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中这 样定义研究生导师制:中国的导师制是借鉴西方研究生教育的结果,是研究生培 养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又称导师负责制,是由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 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 9 从以上关于导师制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导师制区别于其他教育教学方式的地 方在于:导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个别指导会使师生之间有更多接触和交流的 机会,所以导师制下的师生关系较之一般的师生关系会更加密切。导师的职责与 其他形式下教师的职责也不同:导师不仅要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还要指导 他们的生活,即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学术指导和人生指导。 3.1.2 导师资助制 3.1.2 导师资助制 华中科技大学的别敦荣教授指出,导师资助制在国外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中是 一项重要的制度。国外的研究生教育通常有两种资助方式,一种是学校资助,就 是学校提供专项奖学金对外国的优秀留学生在学费和生活费用两个方面进行资 助,一般称为奖学金制度;另一种就是导师资助制,是指导师从其科研经费中抽 出一定比例经费对参与其科研的博士生与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生活费用方面进行 适当补助。由于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硕士学位是过渡性学位,该资助形式 基本上不向硕士研究生提供资助。 10 7 /wiki/tutorial_system 8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p352-353. 9 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p241. 10 刘艳收,实行导师资助制的几点思考,重庆工学院学报j,2007(3).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4 有学者指出,由导师资助自己所带的研究生是国际惯例,世界著名大学基本 都采取类似的做法。导师资助制便是指导师拿出科研课题的部分经费,对研究生 的研究工作进行补贴。 导师资助制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导师必须有充足的自主 支配的科研课题经费。 11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要建立 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 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 随后,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十几所高校都表示要改革研究生招生和培 养制度,取消“计划内” 、 “计划外” 、 “定向培养” 、 “委托培养” 、 “自筹资金”的 招生类别,从 2007 年开始实行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参考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几所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改革方案后,可以总结出:当前我国正在试行的导师资助制本质上是指在对录取 的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的基础上, 导师从其科研和课题经费中提取一定的资金对 参加其科研的研究生提供一定金额的学费和生活补助。 在目前的培养机制改革办 法中,导师资助的主要对象是博士生。 关于实行导师资助制的目的,一位学校负责人指出,试行导师资助制是想给 导师一定压力,提高他们招收博士生的经济成本,促使他们去争取更多科研项目 和经费,也让那些能力差的导师自动淘汰出局。 12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表示,希 望通过导师资助制来统筹各个方面的资源,激发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理顺导 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促进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 13还有人认为,实行导师资助 制可以帮助博士生减轻生活压力,让他们潜心学习研究。概言之,实行导师资助 制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导师的责任感,让学生参与科研,协助导师完成科研任务, 在科研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从已有的对导师资助制的相关论述来看, 导师资助制最为明显的一点是导师 要从其科研经费中抽取部分来补贴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 即导师要承担对研究生 进行学业资助的责任。 传统导师制下研究生的学业资助主要靠国家和学校的奖助 学金来承担,导师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当然,导师资助制的实施赋予 了导师对学生提供学业资助的责任, 并不是说导师可以放弃之前对学生进行学术 11 实行导师资助制的前提条件 /show.php?id=8727 12 上海通: 13 中国青年报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5 指导和人生指导的职责。导师资助制下,导师对其研究生的主要职责就演变为: 学术指导、人生指导和学业资助。 3.1.3 师生关系 3.1.3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人际关系的一种, 是人际关系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14本 研究中的“师生关系”是特指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研究生教育 区别于其他教育阶段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活动主体是接受过本科或专 科教育的成年人;教育目标是着眼于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基本的培养方式是 参与各种研究活动;活动结果不仅要培养高层次人才,而且要以创新性的科研成 果直接服务于社会。 15从研究生教育所具有的这四个方面的特殊性来看,导师对 于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基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学术指导行为。 研究生不仅受 到导师学术上的指导,而且受到导师人格、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个人习惯的熏 陶和影响,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赫伯所说: 研究生能力的培养, 不是通过老师说教, 也不是在学习研究方法的课程中被教会的, 而是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朝夕相处 而具体习得的。 林伟连和吴克象在一项研究中对师生关系作了阐述,认为:传统研究生教育 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导学关系。在德国,导师与研究生是师徒关系;在美 国, 则表现为合作伙伴关系; 而在我国, 既是师承关系, 又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 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导学关系作为师生关系的核心,一直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始 终。 16 国外有学者指出,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较之一般师生关系“更单独更私人 性” ,导师的职责从本科时的教学相应的转变为指导,一对一的交互作用“更像 是培训而非教学” ,类似于曾是行会特征的手艺匠师和学徒的关系。 17 本研究将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界定为: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根据研究生培养 计划等有关规定确立的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双方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形成的 心理关系和相应的行为表现,具体包含交往行为和心理体验两个层面的内容。由 于导师资助制目前只面向博士生,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也主要是指博士生导 14 林似非,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p9. 15 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j,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67-69. 16 林伟连 吴克象,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建设要突出“导学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 17 美唐纳德肯尼迪著,阎凤桥等译,学术责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p121.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6 师和博士生之间的关系。 导师资助制下导师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学术指导、人生指导和学业资助三个方 面,所以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将是与职责相对应的学术关系、情感关系和经济关 系的混合。在以往的导师制下,受到关注较多的是学术关系和情感关系,而经济 关系不被凸显。导师资助制改革明确提出了导师有义务为其研究生提供资金支 持,师生间的经济行为被明确,所以导师与研究生的经济关系也随之凸显出来。 3.2 关于导师制的已有研究 3.2 关于导师制的已有研究 研究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之前,对有关导师制的研究进行整理,对本研 究的进行有重要意义。目前可得的关于导师制研究的资料比较少,已有的对导师 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导师制的介绍和分析、 对我国导师制存在问题的分析 和建议两大方面。 3.2.1 对国外导师制介绍和分析的研究 3.2.1 对国外导师制介绍和分析的研究 一项在对澳大利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提到澳大利亚的导师辅导 tutorial,导师一方面从专业的角度给予研究生指导,另一方面还注重对学生品德 行为的养成,对日常生活中的困惑都提供关怀与帮助。 18 王根顺等人在其研究中介绍了国外导师制的现状: 美国的高校仍然在实行导 师制,只是研究生由导师小组负责了,师生之间非常民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 创造性。美国导师指导学生的定额差异很大,指导范围涵盖了课程、论文、科研 和社会实践的许多方面;英国极为重视导师在指导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入学注册 后即接受指导。多数学校实行大、小“双导师制”,大、小导师同属于课题组成 员,指导方式灵活,与“师徒式”相似;德国导师制中导师的权力很大,每个导 师负责指导各自的学生。他们坚持研究生教育的“经典定义”,导师和研究生之 间是师徒,甚至类似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19 另一项研究提到了国外的导师资助制, 认为由导师对自己的研究生进行学业 资助是国际上非常普遍的做法,尤其在发达国家。国外导师资助制的前提是导师 18 刘兆磊,澳大利亚研究生培养及启示,高等农业教育,2005(9). 19 王根顺 陈蕾,试论扩招后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制j,当代教育论坛,2006(5).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7 一般都有课题经费, 不仅有而且此项经费足以支撑和支付他所带研究生或者担任 他的研究助手的博士及博士后的基本开销。 20 3.2.2 对我国导师制存在问题和建议的研究 3.2.2 对我国导师制存在问题和建议的研究 周红康指出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的主要问题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 不 能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原因在于我国缺少一整套科学配套、有效实施的研究生 培养机制。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建议建立研究生双导师制,即学校导师和企业、 管理部门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进行分工合作、资源 共享,旨在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21 另一项研究论述了师生交往中的合作共事关系, 认为研究生教育模式衍生出 合作型的导师制,指出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因其一定程度的公司组织性 质可能使高等教育偏离其中心位置,所以对其倡导应该适可而止。 22 万丹从理论上探讨了现今导师制中出现的问题, 主要是对导师自身的素质缺 乏严格要求和相应的保障制度,对研究生权利缺乏足够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应严格导师遴选,建立健全导师考核制度。 23 申玉指出,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后,不仅使学校硬件资源上紧缺,也使得 导师的压力剧增。导师的个人精力有限,科研、教学和管理占去了大部分时间。 学术研究是专长,但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同样是一门学问,在对研究生的情感教 育上,导师制遭遇的“尴尬”,与研究生的交流日益减少。 24 李静茹对中国研究生导师制做了比较系统的梳理,阐述了导师制的渊源、历 史、优势和不足,并在如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中国导师制的建议:建立导师培 训制度、健全导师监督制度、加强导师组建设、实行学术休假制度。 25 综述关于导师制的已有研究,可以发现:过去对于导师制的研究比较少,近 几年由于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日益受关注, 人们才对导师制这一研究生教育 的基本形式进行了探讨。有学者对导师制发展的方向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但对于 导师制在中国的最新形式-导师资助制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所以本研究将涉猎这 20 实行导师资助制的前提条件 /show.php?id=8727 21 周红康,双导师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j,江苏高教,2006(5). 22 李瑛,浅谈高校导师制中的师生合作关系j,交通高教研究,2004(4). 23 万丹,导师素质 学生权利对导师制的一点看法j,云南教育,2002(6). 24 申玉,从导师的“尴尬”看研究生的情感教育j,中国研究生,2006(9). 25 李静茹,中国导师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8 一领域,对导师资助制的实施所凸显的问题,导师资助制下导师职责的变化以及 这种变化对师生关系的影响都进行探索。 3.3 关于师生关系的已有研究 3.3 关于师生关系的已有研究 在已有的师生关系研究中,涉及较多的是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类型、影响 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所以相关综述也是关于这四个方面。 3.3.1 对师生关系本质特征的研究 3.3.1 对师生关系本质特征的研究 有学者指出,与其他教育阶段的师生关系相比,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更为密 切,教与学的关系不像大学时那么直接,而主要表现为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 学、讨论和研究。师生共同承担科研课题,呈现出助手和合作者的关系。但师生 之间最根本的仍是培养与被培养的关系,导师处于主导地位。 26 陈桂生教授认为,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指导”与“研究”的内涵和 概念日益模糊, 有些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已穿插了课题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关 系。这些关系是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而不单纯是私人间的关系。 27 此外,许迈进、 28楼成礼29等学者也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本质特征进行过论 述,他们共同的观点就是研究生师生关系主要是一种指导关系,但同时也是一种 情感关系、人格关系。 对于师生关系本质特征的认识是本研究进行的基础。 在综述以上对师生关系 本质特征的论述后,本研究认为: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导学关系,这里的 “导-学”包括学术的、人格的、生活的等诸多方面,随着研究生教育目标和模 式的变化,导师与研究生关系会具有新的特点,导师和研究生会分别扮演多个角 色,但本质上仍是“导-学”的关系。 3.3.2 关于师生关系类型的研究 3.3.2 关于师生关系类型的研究 许克毅等在一项研究中对导师和研究生分别进行了访谈,以导师为中心,总 26 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332335. 27 陈桂生,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事态评述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3). 28 许迈进等,三重反思:重构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导学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7(4). 29 楼成礼等,以人为本重构研究生教育的导学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9 结出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权威型导师德高望重, 师生关系以学术为主;和谐型导师与研究生心理距离不大,既是师生,又是朋 友;松散型师生交流和交往甚少;功利型少数导师将研究生作为纯粹的科研 劳动力而导致师生间缺乏真诚的交流和诚心诚意的合作。 30 类似的,在陈世海等人所做的另一项研究中,也对师生关系进行了分类。他 们以华中地区某农业高校为个案,对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现状进行了调查。从 研究生的角度出发,他们在师生关系类型上得出了这样的结果:33.7%的研究生 认为导师和自己是一种纯学术研究型的关系,即双方互动仅限于学术方面,较少 涉及学生思想或其他生活领域;27.8%的研究生认为导师与自己是老板与雇员型 的关系,即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充当了为导师打工的角色;选择“平等朋友型” 关系的研究生有 17.7%,还有 9.2%的人认为与导师是“父母子女型”的关系。后 面两种类型占的比例都不大。 31 国外有一项研究对澳大利亚历史学博士生教育中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 呈现 和分析了两种不同的师生关系:男导师通常是“满不在乎” (always already)型, 会不经意的表现出漫不经心或粗枝大叶;而女导师多会采取“隐性教学” (invisible pedagogy)的模式,即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规范管理。 32 对师生关系类型的研究大多采取了问卷或访谈的方法, 有利于得到真实的类 型描述。不过,已有的调查要么拘于某一学科,要么拘于导师的描述,不能得到 全面的研究生对于师生关系的体验。本研究将尽力弥补这一不足。 3.3.3 关于师生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 3.3.3 关于师生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 许克毅等在对导师和研究生进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 分别从导师和研究生的 视角探讨了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主要因素。他们认为,从导师的角度,以下 因素是必须着重考虑的: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导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导师的 指导方法以及导师的为人方式;从学生的视角来分析,研究生的自觉学习能力、 求知欲以及社会成熟程度是不可忽视的。 33 30 许克毅 叶城 唐玲,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透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2). 31 陈世海 宋晖 滕继果,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以华中地区某高校为个案j,青年探索,2003(6). 32 malcolm. t., researching higher education. berkshire: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3,p87. 33 许克毅 叶城 唐玲,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透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2).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10 楼成礼和孟现志认为,研究生导师除了可以用法定权力影响研究生以外,其 非权力性影响力也会对师生关系产生较大影响。所谓非权力性影响力,包括导师 的职业伦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体气质等方面,这种影响力作为研究生导 师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品性而存在,不会随其职务、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34 林似非在对若干文科硕士专业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进行研究后, 总结出研究 生教育中学科特点、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与使用、导师的指导风格以及学生的数 量和导师的繁忙程度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还进一步 提出重要性原理、 匹配原理和理解原理三个扎根理论来解释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 关系。 35 有一项研究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 对当前工科科研团队中的导师和研究生互 动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 该研究选取华北地区某高校的工科学院作为研究 个案,运用帕森斯 agil 模型、制度理论和资源依赖等相关理论对科研团队中导 师与研究生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发现:在理工科科研团队中,导师的角 色在发生分化,具备了某些“老板”的特征,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容易在科研酬金 的发放问题上产生张力;大科研团队模式的出现,为师生关系增加新的张力;正 式制度、非正式规则对师生互动关系起重要调节作用。 36 这些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因素, 有导师和学 生的因素,有权力的因素,有学科的因素,还有科研制度的因素等等,对本研究 更深刻的了解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在梳理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演 变的过程中,将从导师的职责角度进一步分析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 3.3.4 关于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的研究3.3.4 关于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认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在分享共同的旨 趣和高度的能力的同时,二者的关系也存在着一系列风险与挑战。 “在学生方面 正在成长的独立性与教师感觉到的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着许多紧张关系”,主要问 题表现在“知识产权和作者名誉,身份上的冲突、在合作工作中的争吵,被剥削 34 楼成礼 孟现志,研究生导师非权力性影响力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35 林似非,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探析对若干文科硕士专业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4). 36 廖来红,科研团队中导师与研究生互动关系研究以“华北大学”三院为个案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5.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11 的感觉,评价中的问题、发展私人亲密性与独立性之间的张力、甚至恋爱关系等 等”。 37在书中,他列举了详尽的案例对这些问题加以说明,提供了丰富的西方 国家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素材。他的出发点是强调导师应承担的学术责任,对导 师与研究生关系的考察更多是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以及一个导师的经验性的描 述。 国内教育界目前对导师和学生关系存在问题的学术研究还比较少。 有学者总 结了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导”与“学”关系弱化、异化的主要 表现是:导学关系异化为雇佣关系,师生之间在相关的工作量、署名权和利益分 配等方面容易产生矛盾和分歧;导学关系异化为从属关系,导师有绝对话语权, 很少给研究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导学关系异化为“没有关系”,导师没有把应有 的精力放在研究生培养上,甚至不予指导。 38 大众媒体对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出现的问题有比较多的报道和分析。 有报道对 个别研究生和有关学者进行了访谈,针对学生参加导师科研项目、成果的归属等 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生是导师的小工,导师与研究生已经形成了雇 用关系。 39有报道揭露了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疏远,有的导师在答辩会上竟然叫不 出自己的学生的名字,还有的导师由于指导研究生过多,在研究生答辩前的一个 月看论文“看得嘴唇发紫”。许多导师游离于校园之外,与自己的学生关系形同 路人。 40 国外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由于国情以及研究生教育本身的特殊 性,国外的导师和研究生关系存在问题不可能与中国完全相同。大众媒体的报道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学生关系突出存在的问题, 但 作为媒体报道,它们带有强烈的“吸引眼球”的倾向,站在同情学生的立场上, 对导师“压迫”学生的行为进行批判,因此不可避免的有失偏颇。所以,本研究 将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一个比较真实的当前研究生同导师关系的现状,尤其是关 注博士生如何看待自身所经历的师生关系。 37 美唐纳德肯尼迪著,阎凤桥等译,学术责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p121-122. 38 许迈进 郑英蓓,三重反思:重构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导学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7(4b). 39 名为研究生,实为“打工” ,研究生成导师小工n,中国青年报,2005-2-28. 40 五花八门的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在线,2006-12-27.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12 4. 研究思路和方法 4.1 研究思路 4. 研究思路和方法 4.1 研究思路 首先,梳理不同时代师生关系的演变,通过梳理,一方面了解过去的师生关 系状况,另一方面考察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受哪些因素影响,为本研究中师生 关系三个维度的假设奠定基础和前提。 继而介绍导师资助制的新形式-导师资助制改革, 导师资助制下的导师具有 了新的职责,研究这种学业资助的职责将会对师生关系造成什么影响,在导师资 助制下,师生之间的学术关系、情感关系、经济关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探讨导 师资助制的实施是否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还是会加剧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不和 谐。 然后, 通过问卷调查来考察现实中导师的三个职责的履行程度到底对师生关 系有什么影响。在问卷中,首先要调查目前导师在学术指导、人生指导和学业资 助三个职责的履行情况,通过定量的指标(如指导时间、交流话题、资助金额等 等) ,获得对这一状况的客观认识;其次,调查学生对其导师职能履行的认可程 度,看他们心目中导师在三个职责的履行上各达到了什么标准,他们最希望获得 哪方面的具体指导; 第三, 需要调查研究生对其所经历的师生关系的总体满意度。 因为导师制下的师生关系是学术关系、 情感关系和经济关系混合而成的复杂人际 关系,单方面的认可程度不足以反映师生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将总体满意度与 第二部分的各职责认可程度相比较, 看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到底取决于哪个方面 多一些,将师生关系根据其主导影响因素分类,还会根据调查结果看师生关系除 了跟导师的三个职责履行程度相关,是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明显影响? 最后,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生关注较多的和对师生关系产生 影响较大的方面,提出在导师资助制实施以后改善师生关系的建议。 4.2 研究方法 4.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 4.2.1 问卷调查法 4.2.1 问卷调查法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13 问卷调查法简称问卷法,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 法。这种方法主要用统一设计的问卷,要求被试对象做出填答,从而获得被试对 象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意见。 本研究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1)从三个维度看导师对研究生指 导的现状;(2)研究生对导师三个维度上指导的满意程度;(3)研究生对其经历的 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本研究在此内容框架下设计相应的问题,共有 57 个。其中 满意度的测量采用的自制量表。问卷最后设有开放性问题,以征求博士生对于导 师资助制和师生关系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问卷的调查对象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全日制博士生。 在符合条件的博士生中取 四分之一的样本,发放问卷 690 份,涉及文、理、工、生命四类学科。在问卷正 式发放前,研究者在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 bbs 博士生版上发出电子版问卷,征 求博士生的意见和建议, 并对问卷进一步做了修改。 问卷调查进行的时间为 2008 年 5 月至 2008 年 6 月,为期 2 个月。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形式,在相关老师和 同学的帮助下,向各学院发放。 4.2.2 文献研究法 4.2.2 文献研究法 文献是指包含有我们要加以研究的对象的信息的各种载体。 其原义主要指包 含各种信息的书面材料或文字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载体也越来越 多样化,文献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大,人们往往把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 视频等方式记录人类知识的物质形态,称之为文献。文献研究法是指利用文献资 料间接考察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 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 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41 本研究所参考的文献形式主要是:书籍、期刊、报纸和网站。文献涉及的内 容主要有导师制、师生关系、个性化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生教育模式、统计方 法等。在查阅大量关于研究生导师制、导师与研究生关系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的 书籍、期刊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和分析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 41 黄浦教育科研网: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14 第一章 导师制及研究生师生关系概述 第一章 导师制及研究生师生关系概述 在德语中,博士生导师被称为“doktorvater/doklormuter” ,直译为“博士之 父(母) ” ,反映了德国博士生培养中的导师与博士生之间衣钵相传的关系; supervisor,是博士生导师的常用称呼,译为“督学,监督” ,侧重于导师在某个 科研项目上的监督和指导;而“tutor”是导师的最早用语,解释为私人教师或大 学中指导一个学生的导师;中文“研究生导师” ,是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简称,指 负责指导研究生的教师岗位的称谓, 亦是按一定程序遴选和审定的教师职务或指 导研究生的资格。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规定,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必须要有指导教 师。 对研究生来说,导师不仅是学术生涯的引路人,也是其导师作为研究生专业 学习的教授者和科研的指导者, 作为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从培养计划制定到形成 学者或研究者品格的榜样。 导师的职责难道仅是一些导师所认为的传授知识和提 高科学研究能力吗?阿什比在其著作里也谈到过这个问题: 高校老师的职责究竟 是什么。仅是讲授知识,没有道德培训和启发智慧的义务,还是不应限于讲授学 术,在教导方面与在专业知识方面一样,启迪学生和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他对持 单纯传授知识的观点作了尖锐的批评, 认为这种观点把师生关系看成了单纯的出 售知识和技术的关系,成为顾客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那么,导师究竟应该教给 学生什么?是知识?能力?学术探究精神或得到更高的人生启发?“导师”的内 涵与外延可以说是非常丰富。 1.1 导师制的历史追溯 1.1 导师制的历史追溯 导师制最早出现于 14 世纪,是英国大学中的一大特色,最先发源于英国的 牛津、剑桥大学,是随着学院制的产生而产生的,直到今天仍是牛津、剑桥及许 多大学教学过程的核心。最初,导师制由学生个人与导师面对面地交流,注重陶 冶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而不注重罗列事实,具体而言:新生一入学,学院便为他们 选派一位导师,每位导师所带学生少则 3-5 人,多则 10 人左右;学生每周见导 师一次,导师或评论学生论文,或指导应读之书,或该听什么课,或了解学生的 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15 学习状况,或在与学生的争辩、探讨、交流的过程中诱导学生思索,挖掘学生潜 能, 德智并重。 一般来说, 学生遇到比较大的问题都会主动找导师商量寻求解决, 导师也非常乐意为学生传道解惑和分享学生的成就。 导师制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 关系变得紧密,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42 美国哈佛大学建校后, 因财政的限制虽未从整体上复制牛津、 剑桥的导师制, 但仍延续了这一中世纪的教学传统。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哈佛任命了 42 位 导师。20 世纪以来,在哈佛,导师制不仅使哈佛的导师们树立起了更好地培养 有抱负的学者的信念,也使学生们对学习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 学习成绩。如今,美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仍然在施行导师制,只是研究生的指导 由导师小组负责了。师生之间非常民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研究生开 始一年或半年时间只上基础课,课程的指导由任课教师负责,系里则由一名教授 任“研究生顾问” ,负责了解这个期间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并对课程选择、学习期 限和选择导师等事宜提出建议。导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入学前就敲定的,而是通 过大约一年时间的双向选择才得以确定。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三层次的教 授”都有资格任硕士和博士生导师。在导师资格确定时,美国非常注重导师的品 德和科研能力,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并发表有创建性论著的教授多被研究生院聘 用。除了导师,博士生和导师还共同研究确定一个研究生教师委员会。硕士生的 指导除导师外,也有硕士生指导委员会或教学小组。在导师与研究生教师委员会 的分工方面,研究生与导师关系最为密切,接触最为频繁,导师全权负责研究生 的培养工作。美国导师指导学生的定额差异很大,指导范围涵盖了课程、论文、 科研和社会实践的许多方面。对硕士生的指导以讲授课程为主,有三种方式:传 统的教授主讲式、研究生班的研讨会和教授直接指导下的科研实践。对博士生的 指导也重视基础训练,但侧重科研指导,主要通过授课、研讨会、自学指导和科 研等方式进行。 43 英国现代研究生教育是在德国大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在学习德国大学的 基础上,英国研究生教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们建立了严格的导师制度,极为 重视导师在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