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敦煌莫高窟唐代供养人服饰色彩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主要创新点 一、论文从壁画中具有佛性和世俗性双重属性的供养人入手,探讨其服饰与社会 现实生活中服饰的关系,并且进行深入研究,丰富了服饰历史资料的同时,也对 研究佛教和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二、分析和提炼壁画中所存在的供养人服饰色彩,并尽可能真实的复原其色彩, 按照统计色彩的出现频率及色调变化,依次列出现存服饰色彩图表,给观者以直 观、系统、视觉的掌握。 三、在探讨供养人服饰视觉着装效果的基础上,用现代色彩理论分析供养人服饰 的色彩搭配方式和搭配特点,对当代服装色彩设计和个人色彩形象搭配具有较强 的实用性和理论参考价值。 四、横向对比唐代三个时期供养人服饰色彩的差异,寻求色彩变迁的背后因素。 同时对比分析西域与中原地区服饰色彩的不同,探索供养人服饰的类型和源流。 五、研究供养人服饰价值的同时,以国内某一主要的服饰品牌为实例,探讨中国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摘要 供养人是敦煌壁画中的信仰者人物画像,是真实人物的照影,一般位于佛龛 下方,以示虔诚供养之意。供养人形象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宗教精神、审美观念和 社会生活等,其服饰与现实生活、历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隋唐时期是供养人发 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供养人服饰具有显著的特征,通过服饰,从而探讨各 种文化交融和社会生活发展的轨迹。本文主要依靠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试图对 敦煌唐代的供养人服饰的种类、色彩、色彩搭配方式、色彩配置的特点、色彩变 化的原因和传达的观念等方面加以探讨研究。期能对此时期的供养人服饰色彩的 演变有相对深入的了解。在丰富传统元素的同时,以望为当代设计提供有益的参 考。 文章首先以说明为主,对课题的引出、研究现状、步骤方法等进行阐述。第 一部分从供养人产生的原因、等级、所反映的意义等方面,对供养人整体的探讨。 第二部分运用统计方法把唐代代表性洞窟中的供养人按时间顺序分前、中、晚三 个时期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统筹、归纳出现存的供养人服饰色彩,为下一步的 分析奠定基础。第三部分用现代色彩理论探讨供养人服饰色彩的搭配方式、搭配 特点。第四部分横向对比唐三个时期的服饰色彩变化,研究服饰色彩的变换历程, 同时比较同时期的敦煌和中原地区的服饰色彩差异,看供养人服饰色彩与真实服 饰色彩流行的关系。后两部分则探讨供养人服饰色彩背后所传达的宗教的、等级 的观念意义等,同时对当今供养人服饰色彩的价值进行讨论。 关键词:敦煌供养人服饰色彩色彩配置 a b s t r a c t t h ed o n o r si sab e l i e v e ri nt h ed u n h u a n gf r e s c o e si nt h ep o r t r a i t s ,t h ep h o t o sa r e r e a lp e o p l es h a d o w , g e n e r a l l yl o c a t e da tt h eb o t t o mo fs h r i n e st os h o wt h e i rp i e t y s u p p o r tw a si n t e n d e d t os u p p o r ta ni m a g er e f l e c t i n gt h ed i f f e r e n tp e r i o d so f t i m e ,t h e r e l i g i o u ss p i r i t ,a e s t h e t i cv a l u e sa n ds o c i a ll i f e ,t h e i rc l o t h i n ga n di nr e a ll i f e ,h i s t o r y a n dt h e r ea r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b o t h s u ia n dt a n gp e r i o dw a st os u p p o r th u m a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h e y d a gt h i sp e r i o dd e p e n d so nt h es u p p o r to fp e o p l ew i t ht h es a l i e n t f e a t u r e so fd r e s s ,t h r o u g ht h ec l o t h i n g ,a n dt h u st oe x p l o r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u l t u r a l e x c h a n g ea n ds o c i a ll i f eo f t h et r a c k i nt h i sp a p e r , r e l y i n go np h o t o g r a p h sa n dw r i t t e n m a t e r i a l sr e l a t e dt oa na t t e m p tt os u p p o r tp e o p l ei nd u n h u a n gi n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c o s t u m e s ,t y p e s ,c o l o r s ,c o l o rm a t c h i n gm e t h o d ,c o l o r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o p t i o n s ,c o l o r c h a n g e ,t h ec a u s e sa n dc o n v e yi d e a s ,e t c t or e s e a r c hi t av i e wt os u p p o r t i n gp e o p l e o ft h i sp e r i o d ,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d r e s sc o l o r sa r er e l a t i v e l yi n d e p t h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w 1 l i l e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e l e m e n t si nar i c h ,i no r d e rt ol o o kf o rc o n t e m p o r a r yd e s i g n p r o v i d e au s e f u lr e f e r e n c e f i r s t t oi l l u s t r a t et h em a i na r t i c l eo nt h es u b j e c t1 e dt or e s e a r c ht h es t a t u sq u o , s t e p sa n dm e t h o d st oe l a b o r a t e t h ef i r s tp a r to f t h es u p p o r to fp e o p l ef r o mt h ec a u s e s o fg r a d e ,a sr e f l e c t e di nt h em e a n i n go ft e r m so fp a i r so fd e p e n d e n tp e o p l ea saw h o l e e x p l o r e d t h es e c o n dp a r to f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t h eu s eo f s t a t i s t i c a lm e t h o d st ot h e t a n gd y n a s t yc a v e si nt h ed e p e n d e n tp e r s o ni nc h r o n o l o g i c a lo r d e rd i v i d e db e t w e e n t h ef r o n t ,m i d d l ea n dl a t ep e r i o d so ft h r e es t a t i s t i c s ,o nt h i sb a s i s ,c o d e p e n d e n t i n d u c t i o no fp e o p l et h e r ed r e s sc o l o rd e p o s i t ,f o rt h en e x ts t e pl a yt h ef o u n d a t i o nf o r a n a l y s i s t h et h i r dp a r to fm o d e r nc o l o rt h e o r y , c o l o rm a t c h i n gd e p e n d e n tw a yp e o p l e d r e s s ,m a t c h i n gf e a t u r e s t h ef o u r t hp a r to ft h el a t e r a l c o n t r a s tt a n gt h r e ec o l o r c h a n g e so fc o s t u m e sd u r i n gt h es t u d yt h ed r e s sc o l o r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p r o c e s s ,a n d c o m p a r et h es a m ep e r i o do fd t m h u a n ga n dt h ec e n t r a lp l a i n sr e g i o n ,d i f f e r e n c e si n c l o t h i n gc o l o rt os e ec o l o ra n dr e a l d e p e n d e n tp e o p l ed r e s sc o s t u m e sp o p u l a rc o l o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a f t e rt h et w op a r t so f t h ed i s c u s s i o nt os u p p o r tp e o p l eb e h i n dt h ed r e s s c o l o r sc o n v e yr e l i g i o u s ,t h em e a n i n go ft h ec o n c e p to fh i e r a r c h y , w h i l et h ec u r r e n t v a l u eo ft h ed e p e n d e n tp e o p l ed r e s sc o l o r sd i s c u s s e d k e y w o r d s :d u n h u a n g d o n o r s c l o t h i n gc o l o r c o l o r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目录 序言1 第一章供养人画像的渊源3 1 1 供养人3 1 2 供养人的造像供养活动4 1 3 供养人的分类等级5 1 4 唐代供养人造像的功利性6 第二章莫高窟供养人服饰色彩分析9 2 1 供养人服饰色彩分析;9 2 1 1 中央集权控制时期服饰色彩。9 2 1 2 中唐吐蕃时期服饰色彩1 2 2 1 3 晚唐归义军时期服饰色彩1 4 2 2 供养人服饰分类1 7 2 2 1 男子服饰1 8 2 2 2 女子服饰1 9 2 3 供养人服饰色彩统计2 2 2 3 1 供养人服饰图案以及色彩2 2 2 3 2 供养人服饰色彩统计2 5 第三章敦煌唐代供养人服饰色彩配置分析2 9 3 1 中国传统的配色规律2 9 3 2 唐代供养人色彩配置方式2 9 3 2 1 色调配色2 9 3 2 2 类似色配置3 0 3 2 3 对比色配置3 0 3 2 4 互补色配置3 1 3 3 唐代供养人色彩配置特点3 l 3 3 1 红、蓝、黄和红、蓝色配置3 1 3 3 2 蓝、绿配置3 2 3 3 3 黑、白的运用3 2 3 3 4 调和色运用广泛3 2 3 4 图案色彩搭配3 4 第四章唐代莫高窟供养人服饰比较3 5 4 1 唐各时期供养人服饰比较3 5 4 1 - 1 服装形制差异3 5 4 1 2 服饰色彩比较3 5 4 2 敦煌与中原地区服饰比较3 7 4 2 1 服装形制的比较3 7 4 2 2 服饰色彩的比较3 8 第五章莫高窟唐代供养人服饰色彩中传达的观念4 1 5 1 不可逾越的政治等级4 1 5 2 繁荣而丰富的社会生活4 2 5 3 贯通中外的民族交往4 2 5 4 浓厚的宗教意味4 3 第六章以爱慕为例分析传统色彩的应用4 7 6 1 爱慕品牌文化简析4 7 6 2 爱慕品牌的色彩分析4 7 6 2 1 敦煌色彩系列所采用的色相分析4 7 6 2 2 色调运用4 7 结束语4 9 参考文献5 1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 3 致谢5 5 序言 序言 唐代的敦煌是一座繁华的都市、贸易发达,寺院遍地,是丝绸之路上南北三 路的交接之地,据统计莫高窟现存洞窟中有供养人画像的洞窟2 8 1 个,供养人画 像9 0 1 0 身,其中唐代数量最多,约占1 4 。供养人是佛教壁画中的世俗人物, 是与现实的中间传导者,其服饰色彩绚烂多姿,与现实社会生活既相联系,又相 区别。 敦煌学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出版物成果丰富,为供养人服饰的研究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以往对敦煌人物的研究大多偏重与佛教飞天、菩萨等形象的研究,对 供养人服饰的研究,特别是其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见,这也无形中增加 了工作的难度。本文研究主要依靠图版资料和文字资料,图版资料是研究服饰形 象的主要和直接来源,文字资料则帮助分析和进一步判断形象的信息准确性。本 文首先搜集出版的敦煌壁画的图像资料,从中分离出供养人的部分,然后运用统 计学的方法对唐代供养人的分布、出现的位置、所穿的服饰及色彩按前期、中唐、 晚唐三个时期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按人物等级归纳出上身服饰、下身服饰的种 类和色彩,因为部分色彩已经模糊不清或者退色,所以要通过查阅大量的字资料 来还原和确定色彩的准确性,之后运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分析服饰色彩的配置方 式、特点,同时对比唐三个时期的服饰色彩变化过程,对比敦煌与同时期的中原 地区服饰色彩配色差异,来观察服饰色彩背后所隐藏的意义。 敦煌石窟中的供养人服饰展示出丰富绚丽的色彩、精美多变的图案,充分反 映了古代先民的聪明智慧,也显示了一定社会情感、审美情怀和宗教观念。对供 养人服饰的研究在某一程度上填补了敦煌服饰世俗人物研究空白,丰富了中国服 饰资料,同时也希望能为中国元素的寻根之旅和当代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天泮+ i :业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2 第一章供养人画像的渊源 第一章供养人画像的渊源 经历北朝和南朝的发展敦煌莫高窟壁画到唐代得到进一步提高,从内容到形 式都有新的题材出现。内容多以佛经题材为主,并有大场面的天宫画面及世俗人 物出行图等鞍马人物的出现,形式上出现了巨幅画面,往往用一部经凝炼成一壁 画。人物形象更加近于现实生活,菩萨、护法等佛国人物多以世俗凡人的姿态出 现,姿态和神情刻画深入。在画面的构图上注重画面的远近透视关系,呈现出较 真实的意境。r : 敦煌莫高窟壁画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佛和菩萨画像。佛和菩萨画 像,他们都是宗教中的中心人物,其画像和塑像常常结合成为石窟的主体,也有 独立存在的佛说法图,一般以佛为中心,两旁或四周绘菩萨和护法,有时也有世 俗人物。第二类为经变故事。唐代净土宗的兴盛,将佛教早期面壁苦修、累世修 劫来世既可成佛的佛教思想作了很大的改变,也是的北朝所流行的故事画被大型 的经变画所代替。经变故事成为唐代敦煌石窟壁画的主要题材。盛唐以前通常一 面墙壁绘一铺经变画、一个石窟内有四到五铺经变画,南北壁各一铺,东壁以入 口分为左右两铺,西壁佛宝两侧常绘有两铺。以南北两壁的经变画表现最为突出。 唐代人们十分信奉阿弥陀佛和地藏菩萨,所以经变画中以“西方净土变 和“东 方净土变 表现最多。第三类为装饰图案,敦煌石窟内的装饰图案是石窟中的一 大特色,其种类繁多,色彩斑斓,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建筑装饰,如藻井、地毯、 枝头、等;还有服饰装饰,如伞盖、冠、衣裙图案等:还有神灵装饰、如背光、 莲座、云彩等。其中最富于变化的是服饰纹祥:宝相花纹、团窠纹、花鸟纹、几 何纹、狩猎纹等,色彩搭配极为丰富。第四类就是供养人,将在下文介绍。 1 1 供养人 供养人画像是石窟壁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当时社会的一 个重要依据。所谓供养人就是指信仰佛教、出资出力、开窟造像的施主和捐助者, 有僧官、僧尼,当地达官贵人、文武官僚、工匠、牧人、行客、侍从、奴婢和善 男信女,包括当时社会上各阶层、各民族的佛教信仰者。这些开窟造像的施主和 捐助者,为了虔诚奉佛,时时供养,功德不绝,同时也为了留名后世,显示自己 和家族的名望,开窟造像时,在洞窟里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部下属僚以及侍从 奴仆的肖像,这些肖像画即称作供养人画像。u 1 早期的供养人早期画像非常小,到了唐代变得巨大起来,盛唐时期甚至出现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等人身高的巨幅画像,供养人画像的位置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男女供养人像画 在佛、菩萨的脚下或两侧。供养人在佛、菩 萨旁边或莲台下虔诚地或跪或站,神态恭 敬,如同身在佛国净土,正在聆听佛讲经说 法。初唐第3 2 9 窟主室东壁门南侧说法图中 左右胁侍菩萨莲台下毯上各跪男女供养人, 盛唐第2 0 5 窟西壁北侧观音菩萨脚下绘女供 养人,供养人仰头举手承接,姿态虔诚恭敬。 到晚唐时期石窟壁画中就不再出现此种形 式了。第二种是采用“上图佛会,下邈真仪 的排列方式,即供养人与主尊分为上下两部 分,下部中间正对主尊的位置或供桌或发愿 文,两侧分列男、女供养人( 图l - 1 ) 。这种 形式在中晚唐的洞窟出现的比较多,如1 5 6 窟、4 6 8 窟等。 图i - i 上佛像下供养 出行图是晚唐时期供养人画像的新形式。出行图始于秦汉时期,是中国古 代绘画的传统形式,多见于贵族墓室。敦煌壁画继承了这个传统,从唐代开始, 各个时期的敦煌地方行政长官,均为有权势的窟主,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大都 大篇幅的绘制自己的出行图。晚唐时期,此风更胜,供养以其画像题名,以炫耀 家世、官位。张议潮和宋国夫人出行图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张氏为世家大 族,公元8 4 8 年张议潮率众起事,推翻吐蕃统治,光荣收复河西失地,8 6 3 年又 攻克凉州恢复西域与长安的正常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和中西交通。1 5 6 洞窟实 际上就是张家的功德窟,洞窟东壁下部的张议潮夫妇出行图歌颂了张议潮统军驱 除吐蕃,收复河西的功勋,是别出心裁的供养人画像。 1 2 供养人的造像供养活动 造像供养活动兴起于释迦摩尼佛在世说法时,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讲法 时,常常有弟子在信徒正中央的位置,此时弟子表现的仪容威整、神态严肃,当 时当释迦摩尼佛不在场时,弟子们便散漫而无威德可言,因此,中弟子推举给独 孤长者请示佛陀,准许造像供养,以示像在即佛在。佛陀当场就同意了,并要求 “置于众首。佛教对造佛像以供礼拜、供养十分重视,在中国佛教史上,有许 多佛经宣扬造像礼佛,并提到造像礼佛的种种功德。阿弥陀佛经和药师佛经以及 第一章供养人画像的渊源 地藏菩萨经是隋唐时期广泛流传的大乘经典之作。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地神护法品第十一中记载: “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 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 十种利益。何等为十方:一者土地丰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现 存益寿,五者所求遂意,六者无水火灾,七者虚耗辟除,八者杜绝恶梦,九者出 入神护,十者多遇圣因。 口1 这是宣扬造像供养地藏菩萨的功德和福报。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于佛光内寺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中也有记载: “造形像香花音乐烧香末香涂香而为奉献。清净严洁于七日中持八戒斋。于 诸众生起慈悲意。愿生彼土。彼佛世尊及诸菩萨护念是人。一切罪业悉皆消灭。 无上菩提得不退转。于贪恚痴渐得微薄。无诸病苦增益寿命。随有懦求悉皆如意。 斗诤怨家咸生欢喜。川3 1 这些佛经的流传推动了唐代造像供养佛活动的发展。 1 3 供养人的分类等级 造像供养有很多的形式,大到开窑、塑像、壁画。小到只是画一菩萨画像。 但是丌凿石窟、制作塑像、壁画是耗资巨大的大规模供养活动,只有敦煌当地具 有较高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的达官贵人、世家大族、高僧大德才有能力承担。据 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学者研究,“莫高窟北朝两个大窟2 8 5 窟、4 2 8 窟分别为西 魏东阳王元荣、北周建平公于义主持营造。莫高窟西魏第2 8 8 窟东壁门北侧供养 人像列以比丘为前导,第2 身男供养人头戴笼冠,身着大袖长袍,紧随三侍从, 一托袍裾,一执伞,一持扇;之后又随2 位笼冠、长袍的男子,最后为一侍从牵 马,表明此窟当为王公贵族所建。 h 。 到唐、五代时期,敦煌高官望族开窟造像之风更是盛行。被当时人们称为“大 王窟、司徒窟、太保窟、天公主窟等大型洞窟,是当时敦煌本地历任最高统治者 造窟功德活动的代表;而阴家窟、吴家窟、翟家窟、索家窟、陈家窟等,则是唐 宋时期敦煌世家大族累世经营的家族功德窟的代表。 h 1 普通百姓则通过结社的形式进行开窟造像活动。“1 如中唐2 0 5 窟西壁弥勒经 变下南北两侧有相向排列的供养人像2 4 身,题名保存完整,不同姓氏人物的头 衔均为“社人 ,可知中唐时重修初唐创修的2 0 5 窟时,是由众多社人合作进行 的。 还有一些百姓无力承担整窟丌窟造像,就出资在某些洞窟内造部分或单铺佛 像。如唐垂拱二年( 6 8 6 ) ,盛唐3 3 5 窟东壁阿弥陀佛像旁有题记“清信女高氏敬 天津i :业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造阿弥陀、二菩萨兼阿难、迦叶像一铺”;在4 5 窟西壁龛南北侧两侧,地藏王菩 萨和观音菩萨下分别有题记: “清信佛弟子索滔造地藏口口( 菩萨) 一身口口( 供养) ” “清信佛弟子索滔造( 观) 世音菩萨一身,一心供口( 养) ” 中唐2 2 5 东壁门上,上绘千佛像,千佛像 下南北侧两侧各绘汉装女供养人和吐蕃装男供 养人像一身,题记分别为:“佛弟子王沙奴敬画 千佛六百一十躯一心供养”,“女弟子优婆姨郭 氏为亡男画千佛六百一十躯一心供养。”可知 此千佛像为王沙奴和郭氏共同出资所画( 图 1 - 2 ) 。 另外的一类供养者就是僧人,除大量的受戒 图1 - 3 僧人引导者 出家为佛子的 沙门和尚,这 些寺院弟子 图l - 2 王沙奴供养像 外。另有一部分就是题记中出现的清信士、信 士弟子、优婆士、优婆姨、大乘顿悟贤者等, 他们同样是佛教徒,只是没有出家,属于居士 信仰者。与那些仅以供养人形式出现的广大世 俗男女信众相比,他们却受过戒,在家严守教 规,并要修行一定的教义,或定时禅修,或在 家设坛供养,后者不守教规,也无需修行仪轨, 只是需要的时候供养而已,属一时之行为。在 壁画中僧人不单独出现,而是存在于供养画像 中,在菩萨和供养人之间具有引导者意义( 图1 - 3 ) 。 作为佛教石窟,在敦煌石窟中,有大量的家族窟、社人窟、节度使等统治者 窟,各类身份的人物功德窟都有见到,唯独很少有供养者是清一色的僧人功德窟, 僧尼像总是与世俗家族或统治者同出现,它们位于家族或统治者供养人画像之 首,处于最接近佛的位置。 1 4 唐代供养人造像的功利性 供养人在造像供养的时候,一般会在佛像一旁画上自身的画像,并且写上题 名,除了显示身份之外还用以表达它们的虔诚礼佛之意。同时还会撰写发愿文, 第一章供养人画像的渊源 以表明礼佛的动机、愿望。 如盛唐2 3 窟,此处绘制的为法华经变中方便品场面,佛塔之前有一人在虔 诚跪拜,还有一人正在翩翩起舞,旁边放着铜箔、腰鼓、横笛等乐器,旁边有题 字为“造像香花供养,音乐供养,或称名或礼拜如是人等皆成佛道 。 中唐2 2 0 窟甬道南壁内侧绘佛说法图,中间为药师佛两侧有两菩萨。左侧有 题记“信佛弟子敬国清一心供养,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右侧题字“南么药师 琉璃光佛观自在菩萨,眷属圣x x 普二为先亡父母 。西壁下侧也有题字“奉为造 窟亡灵神生净士不坠三途之灾次为我过往慈父长兄勿溺幽间苦难长遇善果因兼 为见在老母合家子孙无诸灾障报愿平安福同萌芽罪弃消流。 嗨, 诸如上文所提,以及初唐1 0 7 窟的“、良妓女喜和一心供养”等反映出当时 僧俗的信仰观念和祈愿。首先为亡者祈福,愿亡者能够脱离三途八难,升往西方 极乐净土;第二,为生者家人祈福,愿合家安康,消除一切业障,无病无灾;第 三怎是愿天下一切众生有情皆能脱离苦难,同成佛道。 在佛教的广泛传播下,他们积极的投身于诸如写经、造窟、造佛像等种种的 佛教功德中,而开窟和造像是当时最大的功德。自唐代开始出现了很多的的功德: 窟,如1 5 6 、1 5 9 张议潮功德窟,2 2 0 、8 5 翟氏功德窟和1 4 4 、3 5 索氏功德窟等。 天津i :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二- 二- 一二二= 二= 一 8 第二章莫高窟供养人服饰色彩分析 第二章莫高窟供养人服饰色彩分析 2 1 供养人服饰色彩分析 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敦煌两千年历史的全盛时期,我们习 惯把唐代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段。然而敦煌学的分类方法却不同, 它是根据莫高窟艺术自身的发展特点,和敦煌地区的政治历史情况,来确定各段 的时限的旷将敦煌分为三个时期:中央集权控制时期( 即为唐朝前期,以唐高祖 至武则天未,即6 1 8 武德元年到7 0 5 神龙元年统称初唐阶段,和唐中宗至唐德宗 贞元二年,即7 0 5 至7 8 6 年为盛唐阶段) 、中唐吐蕃占领时期( 7 8 6 年到8 4 8 年) 、 张议潮归义军政权时期( 8 4 8 年至9 0 7 年) 。嘲 2 1 1 中央集权控制时期服饰色彩 从“贞观之治 到“开元天宝盛世”,是唐王朝的上升时期。唐朝统治者由 于采取了一些社会改革措施,暂时地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导致 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同时,它也加强了同四邻各族各国、特别是西域各族各国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关系,在风俗服饰上,吸取了西域各族各国衣冠服 饰的特点,创造了许多新装,特别是妇女的时世装。 表1 集权时期供养人统计 时 窟号位置头部上身下身主要色彩备注 期 1 披肩t 红、浅红、1 披肩有直 黑、黄、绿、白帔和披帛两 窄袖襦衫、2 襦衫:绿、红、白种样式。 3 7 5南壁高髻高腰襦裙 披帛、半臂色2 襦衫:交 3 长裙:绿、红、黑、领、方领、对 白襟等。 初窄袖襦衫、1 披帛:红、绿长裙上面有 西壁高髻高腰襦裙 披帛、半臂2 襦衫及裙:黑、绿花纹 2 0 9 1 披帛:黑、绿、蓝 南壁高髻 窄袖襦衫、 高腰长裙2 襦衫:白、黑交领衫 披帛、 3 长裙:蓝、黄、黑 唐 曲领或方 2 2 0 进贤冠心领深衣, 脚穿笏头腰系大带大 2 2 0 、 窟北青色、白色 1 0 3 、 壁 青衣朱裳,履 绶。 1 9 4 、 白纱中单, 天津l :业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唐右衽圆领 3 2 9 北鼙平头幞头袍衫或褶红色、绿色、黑色 胯 1 都为蓝色 窄袖或宽 1 襦衫:红、白、监交领领边。 3 3 1 东壁高髻高腰k 裙 袖襦衫2 裙:蓝、绿2 襦衫上绣 有人团花纹 1 ,襦衫:红、黄、褐 高髻、平 窄袖襦衫、 高腰长 2 k 裙:褐、红、 男子腰系黑 两壁披帛、圆领绿 头小样裙、色要带 长袍3 披帛:绿色 4 男子长袍:红 腰系各带 1 白色魏下踣。 南壁 魏于踣 圆领袍衫 2 紫色或灰蓝或翠光脚 或束腰 绿色袍衫 一、紫色衫2 白色袖口和领口 、 2 1 7 北壁高髻襦衫、披帛高腰裙大袖襦用黑色、绿色 3 绿色披帛装饰 1 长裙上有 1 黑色坦领半臂白色十字宝 高髻或平 圆领袍衫高腰k2 大红色或紫色襦相花纹及小 东壁或窄袖襦裙、男子衫白树花纹图 头小样 衫、半臂腰系束腰3 紫色或红色长裙案。 4 黄色袍衫2 男子脚穿 黄色丝履 大袖襦衫、 1 碧绿罗纱花衫 13 抛家髻或半臂、披 2 紫色花纹半臂 0 南壁 长裙3 红色长裙 襦衫及长裙 硬脚幞头帛、圆领袍 4 白色罗花披帛 长都有纹饰 衫 5 男子穿紫色袍衫 夫人头梳 倭堕髻带女子袖口、领 北壁 花饰。婢1 襦裙:白、紫红口用青绿色 盛 西侧 女梳双 大袖襦衫,长裙,脚 4 5 髻。男子 圆领长袍穿丝履 2 袍衫:向色、紫红、领边装饰,且 绿色襦裙上饰有 头戴翘脚花纹 幞头 北壁交领窄袖长裙,束 东侧 进贤冠均为白色 衫腰 唐 1 硬脚濮1 襦衫:白、绿1 领口、袖口 南壁头、长角 圆领袍衫, 长裙2 袍衫:红、白、绿、有灰蓝、绿色 大袖襦衫 1 0 第二章莫高窟供养人服饰色彩分析 幞头长裙黄领边 2 双环3 长裙:红、白2 襦裙上有 髻、倭堕 纹饰 髻 3 男子袍衫 开叉 双坏髻 大袖襦衫、襦衫:绿、褐、白袖口宽大达 髻、进贤 1 7 2 南壁圆领长袍、高腰长裙长袍:紫、绿、灰数尺,且有纹 冠、翘脚 幞头 褶胯 蓝、红饰。 2 1 1 1 帝王官吏服饰及色彩 唐代壁画中帝玉官吏的形象很多,除了穿插在大型经变故事中的小身人物以 外,还比较集中地反映在“维摩变、“涅绍变”和供养人行列中。敦煌壁画 第1 0 3 窟、1 9 4 窟、2 2 0 窟、3 3 5 窟等窟描绘的是帝王听法图,真实再现了当时帝 王以及将相大臣的服饰状况,尤其是第2 2 0 窟的帝王图中,皇帝戴冕旒,穿深衣, 青衣朱裳,曲领,白色罗纱内衣,腰间配以大带大绶。而周围大臣们多穿深色衣 袍,方心曲领,头戴进贤冠,穿笏头履,这是典型的唐朝官吏的朝服( 图2 - 1 ) 。 :在唐代,对官吏的衣服都有明确的规定,规定冠服制度的基本是衣服令, 而规定常服的主要是礼部式,总体看来,冠服的作用日以减少,连皇帝都是 “自贞观已后,非元日冬 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 而已 了。 r 在服饰的色彩上,官 员服饰隋唐时期帝王所 服常服多为黄色( 这里的 黄专指赤黄,与一般市民 的土黄不同) 袍衫。如隋 文帝、唐高宗上朝时都是 赤黄色袍衫。由于是皇帝 图2 1 帝王官员服饰 的朝服,臣民便不敢服用,唐代也明令禁止臣民穿黄色。以后黄色就成为帝王的 专用色。文武百官的常服服色主要为紫、绯、绿、青等色彩。唐太宗贞观年间也 曾定令:百官之服三品服紫色,四品绯色,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 品深青,九品浅青,流外官以及庶民服黄( 土黄) ,这是按照官民的不同身份所 规定的服色。此后相沿不变,作为唐代的服饰标准。 1 例如第1 3 0 窟的晋昌郡都督乐庭瑰供养像中,都督头戴幞头而身穿浅青衫。 晚唐第8 5 窟中的供养人像也是身着官服,首戴硬脚幞巾,身穿团领紫色袍,袍作 团花,腰束玉带,手执鹊尾炉,脚穿乌皮靴或履。由此可以推断第8 5 窟的供养人可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能为三品之上的官员。 2 1 1 2 男供养人服饰及色彩 隋唐政府对庶民百姓的服色也有具体的规定。隋炀帝时,规定胥史穿青色, 庶民穿白色,屠夫、商人穿皂( 黑色) 。到唐代又规定:庶人、部曲、客女、女 婢服饰触、绢、布,通用黄、白色。客女及奴婢通服用青碧,胥吏服青色,屠贩 工商服黑色阳1 。如莫高窟第2 2 0 窟帝王图中持扇的侍卫,头戴进贤冠,衣内 穿白色罗纱单衣,外套黑色褶衣,穿白裤,膝有缚腿。再如2 0 2 窟摩耶夫人出 行图中抬但舆的童仆,头梳双童髻,身穿青衣白裤,缚腿,都符合唐服饰衣服 制度的规定。 大唐新语里也说:“晴代帝王贵压多服黄文统抱、乌纱帽、九环带、乌 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园子土庶、皆服黄袍及衫。 2 1 1 3 女供养人服饰及色彩 相比其他的供养人来说,女性供养人的 服饰在唐前期可就灿烂了许多。从初唐到盛 唐时期,大唐的逐步开放也使得服饰色彩更 加的华丽多姿。如3 3 4 窟维摩变中的天 女,著“红罗裙宽领大袖衫,白练织锦,腰 束蔽膝 。1 7 2 窟“末生怨 中的韦提希夫 人,浅绿色大袖襦衫,紫红色高腰长裙,领 口和袖口都有紫色纹饰,袖阔之大约有三四 尺,蔽膝两例飘带。盛唐1 3 0 窟南壁乐庭瑰 都督夫人供养像衣着更是华丽。如右图,为 首的都督夫人王氏头梳抛家髻,上身着碧罗 花衫,袖长尺余,外套是绛地花半臂,穿红 裙、披白罗花帔子,衣色与乐庭瑰同,即封建 社会制度规定的“妇人之衣从夫色”,一派雍容富 图2 - 2 太原王氏都督夫人 贵的气度。跟随其后的女子身着半臂衫裙,脚穿小头鞋履,手捧鲜花,恭敬向燃, 后面仕女的服饰亦是华美艳丽,身后随二女及侍婢。传婢们持扇、抱瓶、捧琴, 左右顾盼,情态不一,榜题为“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一心供养”,充分显示了唐朝 女装的富丽( 图2 - 2 ) 。 2 1 2 中唐吐蕃时期服饰色彩 安史之乱以后,吐蕃趁机进入河西地区,甘州、凉州、肃州、瓜州等地相继 第二章莫高窟供养人服饰色彩分析 被攻占,在吐蕃统治沙州近七十年的时间中,由于民族的不断交流和融合,出现 了一些新的服装演示,最显著就是吐蕃装的流行。特别是男装中的小袖长身袍衫 变成了翻领开衩缺胯衫,面料的印染技术和服饰纹样也较以前复杂了。 表2 中唐时期供养人统计 时窟位置头饰上身下身色彩备注 期号 1 5 8北壁两 1 帝王带冕1 黄色冕袍,1 紫色k 裙,黄色、紫领口、袖口都有 侧冠紫色纹饰领绿色束腰红色、绿纹饰。帝王冕服 2 仕女梳双边2 黄、绿高腰色上有纹饰。且出 髻 2 黄色或红色长裙、束腰现外族形象 人袖襦衫, 1 5 9东壁红色毡帽白或黄色大绿色加红摆白、黄、缺胯衫袖长及 翻领长袖缺长裙。腰系虎黑、红、地 胯衫,黑色窄皮带绿 袖内农 中 1 5 4北壁 5 进贤冠、1 褐、蓝褶衣、1 褐褶裤 蓝、褐 袖口都以青色 长角幞头长袍2 白、黑长裙装饰,且有纹饰 6 高髻2 蓝、黑色大 袖、窄袖襦衫 唐 2 2 0甬道南 1 白毡帽1 红色右衽白色长裙 红、白 2 高髻,饰吐蕃装。 花2 红色襦衫 3 6 1北壁 黄色毡帽1 黑色缺胯黄色长裙黑、红、襦衫袖口有绿 高髻衫黄色领边纹样 2 红色大袖 襦衫 “8 北壁白、黑幞头黄、蓝、黑开腰束黑丝带黄、蓝、长袍上饰有纹 衩长袍黑 样 2 1 2 1 帝王官吏服饰及色彩 吐蕃时期帝王官吏服装仍沿袭唐旧制,莫高窟中唐1 5 8 窟涅檗经变北壁 天津i :业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西侧、1 9 4 窟、2 3 1 等窟出现的帝王,头带冕旒,内着白纱中单,曲领,绿裙, 蔽膝,大带,大缓等,服装的款式和文饰色彩与盛唐大体相同。 2 1 。2 2 男供养人服饰及色彩 在建中二年到大中二年间唐中期的洞窟中,出现了一些穿吐蕃装的人物,如 2 2 0 窟、2 2 5 窟等,在3 6 7 窟有排列成行的吐蕃装供养人出现。在壁画中有大量 的各国王子等人物形象的出现,如1 5 9 窟东壁南侧维摩变中,文殊上方以汉 族帝王为中心,而维摩诘下方则各种王子聚集的画面。吐蕃赞普形象高大,魁梧 健硕,其后有引导者两人,打龙头伞盖者一人,持鲜花侍从三名,以及身穿异族 服饰的各国王子和武士。赞普以及侍从都穿黑色内衣,外罩大驳领白色左衽缺胯 袍衫,袖长及地,领口、袖口多以虎皮为装饰,腰束皮带,配腰刀、长剑,发辫 盘与耳后,头戴红色高冠或用红织巾裹头,颈戴瑟瑟珠,绿色裤子镶红边,脚穿 黑色乌皮靴。武士披虎皮大衣、戴虎皮帽。赞普身后簇拥各族人物,大概是被吐 蕃臣服的民族。各族人物位置的摆布,也反映着当时河西政治形势的变化。 2 1 2 3 女供养人服饰及色彩 吐蕃时期士庶民的服饰基本承袭盛唐遗制。如1 5 9 、2 3 1 、3 8 0 等窟耕地的农 民,头戴红帽,上身穿缺胯衫,下穿白裤,奄仆奴婢多梳双螺髻,穿青油衫,劳 动妇女则身穿衫裙头裹帕帛。第1 0 7 窟有两身 女供养人像,头梳高髻身穿红色襦衫,白裙, 题记中写:“儿愿舍贱从良母及女喜和一 心供养”( 图2 3 ) 。这里明确写出母女两代都 是奴婢,这正是唐制中“部曲、客女、奴婢通 服黄、白”的写照。在第2 2 0 窟甬道南壁佛龛 右侧也有一尊汉族女子的供养像,穿大袖襦衫 裙,完全是盛唐时期的装扮。 中唐时期女子服饰还出现了一种汉蕃的混 合装,如2 3 1 窟中的仕女就是头梳高髻,身穿 左衽长袖的缺胯衫。 2 1 3 晚唐归义军时期服饰色彩 图2 3 喜和母女像 7 8 2 年河西地区被吐蕃所占领,8 4 8 年敦煌人张议潮苏率领蕃汉人民起义收 复失地,建立张氏政权,敦煌再次进入唐王朝的控制之下。 晚唐时期除了一般的供养人画像外,出行图成为供养人画像的新形式。晚唐 时莫高窟著名的出行图有张议潮夫妇出行图,张淮深夫妇出行图,曹议金与回鹘 第二章莫高窟供养人服饰色彩分析 公主出行图等。特别是张议潮夫妇出行图中,场面巨大,供养人衣着华丽。 表3 晚唐时期供养人统计( 张议潮夫妇出行图不在此表,将在后文详细介绍) 时期 窟号位置 头部上身下身 色彩备注 1 7 北壁四髻黄色圆领不红色束腰黄此为晚唐 西侧分义长衫时期典型 的男装装 扮 8 5窟顶硬脚幞头 紫色圆领长腰束玉带,脚 紫色 袍 着乌皮靴或 履 1 0 7 东壁高髻插簪红色襦衫白色长裙,红红、白袖阔略窄 云头履 1 5 6南壁幞头、毡蓝、红、紫、白色褶裤。乌蓝、红、紫、衣袍上都 帽、黄、褐圆领袍皮靴或丝履黄、褐有纹样装 衫,蓝色多角饰。 褶农 西壁高髻花钗大袖襦衫黑i高腰长裙蓝i 蓝i 黑i 绿i 黄 白色束腰, 晚 龛下 蓝i 绿i 黄绿 黄i 黑 束腰、衣衫 和长裙均 有散花叶 唐 纹饰 1 2东壁 梳髻窄袖襦衫灰 高腰长裙灰 蓝i 棕i 红 肩披自罗 蓝i 深棕蓝i 深棕i 绛红 披帛,衣有 团花纹饰 西肇 高髻花钗窄袖襦衫黑高腰长裙灰 黑l 褐色i 蓝 均肩披白 龛下 色l 深褐色i 蓝 蓝i 素白 色i 素白色罗披帛,颈 色系项链,两 人衣裙有 散花图案, 1 4 4 东壁晚唐高髻窄袖襦衫绛高腰长裙灰 绛红i 黑色i 束腰及袖 门上 红i 黑色i 蓝色 监i 素白蓝色l 素白口均有纹 饰 东壁晚唐高髻窄袖襦衫绛高腰长裙绿i 绛红i 石绿i 裙及袖口 j - h l : 红i 深红j 素白白l 红深红l 白 领口有团 换纹饰 1 4 7西壁梳四髻黑褐色翻领素白裙,黑褐石绿i 黑褐素白色束 晚 胡装,石绿色色裙摆色i 素白腰 交领内衣 1 2 8 东壁硬脚幞头开衩长袍绛裤子 绛红l 白 黑色皮靴 北红色白色 9北壁帽子 长袍i i ! i i j 装i 其 绛红i 监i 石 他绿色 天津i :业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尔壁花冠人襦衫灰监1高腰k 裙灰 灰监i f i 绿 向罗披帛 门南年i 绿色l 红色 监i fi 绿色l 红 色i 红衣裙均有 唐脚穿云头履纹饰 1 9 6 甬道白色毡帽赤红色开衩白色毡靴赤红长袍有团 南长袍花图案 2 1 3 1 官吏服饰及色彩 晚唐时期,男子的主要服饰又恢复了唐前期时形制:幞头、衫袍、皮靴或履。 特别是官吏服饰,其服制、服色与盛唐时同出一辙。如晚唐第8 5 窟的供养人像, 身穿官服,头戴硬脚幞巾纱帽,身着圆领紫色袍衫,袍上团花锦簇,腰束玉带,手执 鹊尾炉,脚穿乌皮靴或履。晚唐第1 5 6 窟南壁及东壁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 张议潮也是头戴幞头,身穿圆领红袍,骑白马。而吏卒的服饰也恢复了唐代的黑 色。 2 1 3 2 男供养人服饰及色彩 士庶男子的服饰除了保留了原来圆领、窄袖袍衫的形制外,服饰也多趋于宽 大修长。1 5 6 窟张议潮出行图中就有上身穿黑色合领对襟大袖衣,下穿白色肥阔 褶祷的人物形象。桥头上的两排持刀卫士,头戴织花冠,穿黄色或黑色缺胯衫、 白色阔大褶裤、脚蹬乌皮靴,腋下持刀,榜题“银刀官”,大概是唐代的行军仪 仗队。 晚唐时期的莫高窟中也有少量吐蕃的服饰。如第3 5 0 窟也是唐晚期的洞窟, 洞中供养人像绕窟一周,北壁有一男像,头戴红色高冠,身穿左衽袍,脚蹬乌皮 靴,全然一幅吐蕃装扮,只是题记不清,不知是吐蕃人还是穿吐蕃装的汉人。第 2 2 5 窟也有一位吐蕃装男供养人,形象真切线条流动,很有生气。但总的来说, 在当时的供养人像中,穿吐蕃装的很少。这与张淮深变文所记载当时河西“独 有沙洲一郡,人物风华一同内地 归1 是一致的,痘当是社会生活的真是反映。 2 1 3 3 女供养人服饰及色彩 晚唐时期的女装,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管网跨区域协同管理方案
- 汽轮发电机组升级改造工程技术方案
- 建筑垃圾处理与回收方案
- 光伏石英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工程方案
- 易班校园安全教育考试
- 校园消防安全教育口诀
- 校园安全教育活动照片
-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变更及债务承担补充协议
- 商业地产买卖合同附带产权分割及物业管理服务协议
- 《应对电子商务新业态的法律规范制定合同》
- 2025年脚手架租赁合同3篇
- 2025年下半年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社会公开招聘22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企事业单位办公家具采购合同
- 2025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巴彦淖尔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员A证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3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5463.3-2025非金属矿产品词汇第3部分:石膏
- 2025至2030中国漂白粉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农药包装废弃物培训课件
- 无人机检测与维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