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高职学生的生活史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 h e s i sf o rm a s t e r 、sd e g r e ei n2 0 10 删舢 y1 8 4 r l | 1 1 0 | l l | l | 5 l it i | 1 6 l l i l l u n i vc o d e :10 2 6 9 e c n ui d :9 1 0 7 0 1 0 51 0 4 e a s tc h i n an o r m a l u ni v e r s i t y l i f eh i s t o r yr e s e a r c ho ns t u d e n t so fv o c a t i o n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m a j o r : c o ll e g e s d i r e e t i o n : s u p e r v i s o r : m a s t e rc a n d i d a t e :壁垒q 鲨竺i :鱼坠g n o v e m b e r , 2 0 1 0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高职学生的生活史研究,是在华东师范 大学攻读啄博士( 清勾选) 学位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 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矽,沙年,月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t 舄 高职学生的生活史研究系本人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 下完成的硕士博士( 请勾选) 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华东师范大学所 有。本人同意华东师范大学根据相关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 和相关机构如国家图书馆、中信所和“知网”送交学位论文的印刷版和电子版: 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及数据库被查阅、借阅;同意学校将学位 论文加入全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论文的标题 和摘要汇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请勾选) + () 1 经华东师范大学相关部门审查核定的“内部”或“涉密”学位论文 t 千年 月 日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 扔2 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 导师签名 本人签名形芳 砂( 口年“月穸日 。“涉密,学位论文应是已经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或保密委员会审定 过的学位论文( 需附获批的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涉密”审批表方 奠f 有效) ,朱经上述部门审定的学位论文均为公开:节位沦文。此声明栏不填写的默认 为公开:学位论文均适用上述授权) 包卫芳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职称单位备注 丁念金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主席 崔允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胡惠闵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吴刚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周勇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论文摘要 生活史研究是一种对人们的生活经历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的研究方法。本研 究通过对3 0 名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的深度访谈,对他们的生活经历进行详细地 了解,如实地记录下他们生活经历中的关键事件,将不同个体的生活史进行统一 的整理和归纳,找出其中典型的个案作为描述和解释的例证,以此来反映高职群 体的社会生活状况及其心理、思想、态度和观念,揭示个人生活史对他们观念和 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个人生活史中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和学校教育、师生关系对高职 学生的影响很大。亲子关系紧张、师生关系不和谐造成了高职学生各种心理问题 的滋生,导致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学习动力不足。要想重建高职学生的生活, 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必须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建立家长学校,化疾风骤雨式的灌输为和风细雨般的滋润,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 感受到爱的浸润。 关键词:高职学生生活史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心理问题 a b s t r a c t r e s e a r c ho nl i f eh i s t o r yi s t h em e t h o dt oc o m p r e h e n da n da n a l y z e p e o p l e se x p e r i e n c ei nd e t a i l t h i sp a p e re m p l o y sa ni n t e r v i e ww i t h3 0 s t u d e n t sf r o md i f f e r e n tg r a d e si na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a n dt h e i r d a i l vl i f eh a sb e e no b s e r v e da n dt h ek e yi n c i d e n t sh a v e b e e nr e c o r d e d t h r o u g h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i n d u c t i o no ft h eli f eh i s t o r y ,w ec a nf i n dt h e t y p i c a lc a s e sa se x a m p l e sf o rd e s c r i p t i o na n de x p l a n a t i o nw h i c h p r e s e n t t h es o c i a ll i v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 o ft h e s es t u d e n t s ,a sw e l l a st h e i r p s y c h o l o g y ,t h o u g h t s ,a t t i t u d ea n dn o t i o n f r o ma l lt h e s ef a c t s ,w em a y f i n do u t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l i f eh i s t o r yo nt h e s t u d e n t s n o t i o na n d b e h a v i o r s t h er e s e a r c hf i n d so u tt h a tt h ef a c t o r ss u c ha sf a m i l ye d u c a t i o n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p a r e n t s a n dc h il d r e n ,s c h o o le d u c a t i o n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e a c h e r sa n ds t u d e n t s ,i n f l u e n c es t u d e n t sm o s t i f t h et w ok i n d so fr e l a t i o n s h i pa r en o th a r m o n i o u s ,t h e s es t u d e n t sw i l lh a v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p r o b l e m s ,l a c kc o n f i d e n c e ,a n db en o ts oa m b i t i o u si ns t u d y t oh e l dt h e s es t u d e n t sr e s t r u c t u r et h e i rl if e ,r e g a i nt h e i rc o n f i d e n c e , 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n e t w o r ka m o n gs c h o o l ,f a m i l ya n dc o n u n i t ys h o u l db eb u i l t b e s i d e s ,p a r e n t s s c h o o li sa l s o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 s t r i c tr e g u l a t i o n s m u s t b et r a n s f e r r e di n t og e n t l ec o m f o r t ,w h i c ha l l o w so u rs t u d e n t sf e e l t h e e x i s t e n c eo f o v ea 1 1t h et i m e k e yw o r d s :s t u d e n t si nv o c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s ,l i f eh i s t o r y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p a r e n t sa n dc h i l d r e n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e a c h e r sa n ds t u d e n t s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p r o b l e m s 目录 引言q o o 1 页 第一章生活史研究概述1 页 第一节生活史研究的内涵、特征和作用3 页 第二节生活史研究的类型4 页 第三节生活史研究评析6 页 第四节本研究的设计7 页 第二章高职学生的生活历程8 页 第一节童年的家庭教育8 页 第二节小学教育1 1 页 第三节初中教育1 5 页 第四节高中教育1 7 页 第五节小结1 9 页 第三章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其生存状况2 0 页 第一节高职学生的特点2 0 页 第二节高职学生的生存状况2 1 页 第四章高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2 4 页 第一节高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2 4 页 第二节高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形成原因2 7 页 第五章高职学生的生活重建:生活史的视野3 5 页 第一节重视家庭教育,改善亲子关系3 5 页 第二节学校和教师应着力改善师生关系4 0 页 第三节高职院校应重视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4 1 页 第四节社会应逐步消除对高职的偏见4 4 页 结语4 5 页 参考文献4 6 页 后记4 9 页 引言 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已在高等教育中接近一半。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稳定的群体,共同的受 教育层次,共同的地位,共同的学习生活,使得他们有着共同的生活体验、感受 和心理特征。把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去研究,将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区别 开来,可以发现他们不同于普通本科学生的群体特征,也可以发现他们不同个体 的共同特点。 目前的高职学生希望正确认识社会,但是又缺乏辩证思考能力;他们追求理 想,但又动机功利化。他们有着活跃的思想,富有个性,但却好走极端;他们自 我设计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自我评价又过于片面;他们的情感丰富而强烈,但 是却带有较大的波动性;他们希望独立,但又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在学习方面, 他们心里非常想学习,但是却学不进去;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生因为没有考上理想 的大学,心里充满着无能与失败感;他们自我评价过低,不能完全接纳自己,以 至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高职学生的生活史研究,就是想通过叙事的方式,分析高职学生在过去生活 中的各种因素对高职学生自我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它来自于具体且真实的生 活、学习场景,是高职学生生命体验和实践经验的结晶,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针 对性,因而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高职学生认识真实的自我,同时也具有可分享性。 高职学生通过说故事、倾听他人的故事来重新发现和形成自我,促进个人的成长 和发展。 第一章生活史研究概述 生活史研究就是通过洞察个人生活的现实与过程而进行的研究,它十分重视 知识获得的个人生活根源、及其关注个人经验、情绪、价值与所知的联系。个人 生活史研究能促进个体产生更为深入的自我了解,进而激发起他们自我成长的责 任感与动力,努力探寻个人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并且能更积极、主动地追求各个 层面的发展。个体过去所发生的一切生活历史的内容,会慢慢发展成为足以支配 他日后思考与行为的影响史。 第一部生活史出现在上个世纪初,是人类学家收集、整理的美国印第安酋长 的传记。从此,生活史研究就一直由社会学家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生活史为 社会学家提供了一条探寻文化、社会结构和个体生活之间关系的途径。社会学史 上,关于生活史研究的典型例子,既有美国社会学家w i 托马斯与f w 兹纳尼 茨基所作的关于在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的研究,又有中国社会学家陈达在4 0 年代对于上海工人生活的研究。前者搜集了9 0 0 多位波兰移民的个人文献,包 括信件、日记、家庭文件等,还利用了波兰青年撰写的一份长达3 0 0 页的履历 材料;后者则是主要通过访问2 0 0 多位工人而得到的生活史记录。生活史研究 类似的事例还有f m 斯拉歇尔的帮伙与w 安德森的流浪汉等。 生活史研究主要采用访问和观察等方法,详细了解个人的全部经历及其生活 各方面的情况,与个案研究非常相似。但是,生活史研究的单位只能是个人,而 个案研究的单位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组织或社区;一项生活史研 究中往往包括许多个人,而个案研究的对象常常只有一个个案。所以,二者有着 一定程度的差别。 在社会科学范围内,生活史研究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 1 、1 9 2 0 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人们对生活史的研究兴趣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其中很多研究涉及到个人文 件,比如自传、信件和日记的研究等。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6 0 年代中期 人们更多地关注定量和实验的研究方法,对生活史研究的兴趣有所下降。 3 、6 0 年代中期至今 在这几十年当中,生活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不断涌现,并且伴随着一些其他领 域的发展,比如心理病理学生活史研究,生活过程的社会学研究,口述的历史与 生活的传说,心理传记,成人发展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等等。1 生活史研究的方法最初应用在人类学的研究中,实际上就是让被研究者讲述 他们自己的生活故事,生活史研究注重材料本身,而不是由研究者对这些材料进 行的解释与分析。而后,生活史研究的方法在社会学领域内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 用。高职学生的生活史研究,主要是通过叙事的方式,分析学生的个人经历对其 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生活史研究作为叙事研究的一种形式,具有个体性、真实 性、易行性、理论包含性、问题性和反思性等基本特点,并且分为个体自传研究 与合作性自传研究两种类型。它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历程,表现了较高程度的人 文关怀,对促进高职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王宪廷:生活史研究:审视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师资建设2 0 0 9 年第2 期,重庆。 2 第一节生活史研究的内涵、特征和作用 一、生活史研究的内涵 广义的生活史研究就是对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一生中的事件与经历的研究,是 从个人怎样解释、理解周围世界的角度来研究个人的生活经历。 教育中的生活史研究是以教育活动中的人,即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内容 展开的描述研究,从而获得对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对象在教育活动中行为的深入 理解。简而言之,教育中的生活史研究就是生活经历的考查,它包含的内容十分 广泛,从人的思想过程、情感以及态度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 传统的教育学将教育问题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抽拔出来,而后加以概念化、 理论化,这就造成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隔离。生活史研究就是要把这些教育 问题的学术研究重新放回到鲜活的现实生活中,使教育研究进入实践的土壤,让 教育还原到它本该存在的地方一教育的生活世界中,在教育的生活世界中领悟 教育的力量,使教育具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生命力。教育只有扎根于人的现实 生活,对教育生活的意义进行探询,教育才能对每个个体的生命成长起到促进作 用。 二、生活史研究的特征 生活史研究非常注重生活的真实情境,强调从生活的现实出发,是侧重于人 的内心感受的一种研究,它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某个群体,也可以是某个具体的 个人。生活史研究是一种叙事研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 、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 生活史研究是质的研究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质的研究其最大特点就是在自 然情境下,对个人的现实生活、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探究,提倡研究者直面 实事,参与研究情境,进而对他们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做出解释性的理解。 2 、具有具体性和情境性 日常生活中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着的事件,都是真实并且具有情境性的,都 是意义相对完整的故事。每个个体所讲述的每一个生活故事也都是唯一的,无法 复制的。 3 、注重体验 个人生活史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心体验,蕴藏着十分细腻的情感变化,点滴 记录着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生活史研究非常重视叙述者的处境和地位,关注他 们当时的体验与感受,通过对大量且有意义的事件细节以及情节的体验,展示出 他们内心深处复杂的多面性和矛盾之处,进而探究这些事件本身对个人成长的影 响与意义。2 三、生活史研究的作用 生活史研究运用在故事当中,不用概念、定义固定,而是采用大量丰富的、 实在的、有情节、有人物的东西让人们感受到生活本身的丰满。有的学者把教育 看作是个人和社会故事的建构与再建构,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故事,认为故 事是思考人生的工具,生活是故事的基础,故事给生活一种特殊感,故事让我们 明白生活是什么。所以,故事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的。但是,故事并不为生活 所决定,因为故事是生活的一种阐释,它赋予生活一种全新的、更加丰富的意义。 生活史研究还认为学校应当成为有意义的教育情境,也就是教育的生活世界,而 不应成为制约学生的环境,在这样的情境中,理论和实践才能联系在一起,意义 和行为才能交融在一起,人的学习才能够发挥出创造性,才具有丰富的意义。生 活史研究注重从发生过的具体事件、具体情节中做出总结。生活史研究的核心和 本质是在实践中实现对意义的探索。因为只有意义才是丰富的、充实的,是人所 要追求的,意义是现象本质的显现。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实践,意义的实现也 只有通过实践。实践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的执行,更是充满了追求的表现,它伴 随着人的生命所具有的一切,是意义得以实现的过程。 第二节生活史研究的类型 生活史研究可以归纳为个体自传研究和合作性自传研究两种。 一、个体自传研究 个体自传就是个人叙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用自己的生命经历为背景去 洞察世界,在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的自传有 着对自己个人经历的反思,反思使得人们对自己的行为重新加以审视,使发生过 的行为和事件获得意义,使个人的内心世界更加清晰化,从而导致行为、观念的 改变。当个体以自传的方式叙述在学习、生活中的故事时,往往更能帮助他进行 自我反思。正如威廉派纳在自传与自我的建构一文中写道:“自传是自我 的建构,建构一个随我们阅读、写作、说话与倾听的过程而进行创作的自我。自 我在世界之中得到实现。 3 个体自传特别关注以下四方面内容: 2 王宪廷:生活史研究:审视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师资建设2 0 0 9 年第2 期,重庆。 3 派纳箸,陈雨亭、王红字译:自传、政治与性别,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7 年1 0 月,p 1 7 5 4 1 、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的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个体往往从叙述在 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某个事例开始,详细描述事件发展的过程和自己在经历事件 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在叙述的过程中,个体会逐渐形成一种信念或信条,从而内 化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个人生活历程对其行为和思想的影响。个人生活历程可以包括个人生活、 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方法、环境和个人爱好。 3 、有趣、难忘或者难堪的事件,难以解开的困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每 个人都有有趣、难忘或难堪的经历,都会遇到挥之不去的困惑,每个人都能够或 多或少地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对这些困惑和矛盾的分析,有时会获得 在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 4 、对未来个人发展的规划。在了解了自己之后,个体可以根据这些显性化 了的知识,对自己的特点、倾向、优势和需要加强的领域有明确的把握。 二、合作性传记研究 合作传记是对过去个人生活反思的个人综述,以促使个体对目前生活的思考 以及行动的理解。这些综述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目的是让个体倾听能够激发自 己思维的别人的自传。 合作传记是提升个体批判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合作传记能够有效地促进个 体对自我的了解,形成共同体的意识。在个人发展方面,它重视个体的声音和观 点的自由表述,可以让个体获得其应有的地位与尊严,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在社 会发展方面,它能够突破个体的孤立,发展出相互支持与合作的团队以及学习共 同体的意识;在学习发展方面,它通过分享经验和方法,使个体发展出更为有效 的学习策略,并且反思其自身的学习实践效果。分享性的互动能够让个体感知到 自己的声音与观点,提升自信心,并且从中学习到有价值的替代性经验,甚至批 判、反省自己的经验。个体通过与同学、朋友之间的交谈,特别是对于经历重大 事件之后的感想分享,能够促进个体批判意识的形成。通过合作传记,可以使个 体有机会从其他同学身上获得学习与心理上的支持,减轻孤立无助的感觉,它能 够让个体与同学分享生活中的经验与感悟,或是在对话、交往中产生冲突与矛盾, 进而共同合作,一起探寻个人发展的途径和努力的目标。 合作传记的实施通常包括6 个步骤:成长团队的组成、自传的叙写、合作的 解释性分析、个人理论发展的影响来源与过程、拟订未来的发展计划、实践反省 与分享新建构的个人专业实践理论。4 志同道合的几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成长团队,团队成员可以深入到各自的生 活中去观察、体验,发现问题并且以传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小组成员共同交 流探讨。可以将个人传记分发到成长团队成员手中,让他们自由抒写感悟、体验。 成长团队成员可以旁批的形式对个人传记进行解释性分析,同时参照别人的传记 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使合作传记重新建构起个人实践理论。 第三节生活史研究评析 生活史与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生活史不仅能够促进个体的自我反思,促使个 体对自己的历史以批判反省的眼光进行审视,还能够使个体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 生活实践,从而重建自己的生活。个体也可以借助生活史的陈述,将自己的声音 进行直接的呈现,主动地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意义,生活史研究很可能会成为 转变个体观念和行为的突破口。生活史是和情境交融在一起的,是建立在生活故 事基础上的,每个人都不是自己经验的俘虏,情境化使得个体更加关注自己与更 广泛的生活理念之间的相互影响。每个人的行动都与自己过去的生活历史密不可 分,过去发生的所有生活历史内容,会逐渐发展成为足以支配个体日后思考与行 为的影响史,对个体之后的经验选择和重组有着无处不在的影响。 生活史为个体人生价值反思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手段,它被认为是开发个体反 思能力的起点,个人生活理念的形成与其生活史是密切关联的,也就是说个体在 自己的生活实践的历程中,形成了个人的独特知识,因此对个人生活史的分析与 研究就有助于促进个体的自我反思。只有在真实生活故事的叙述中,个体才能够 正确地审视自己,才能够在自我反思中对自己的行为获得一种解释,使得个体变 得更加自律,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更加负责。所以,个人生活史的研究是帮助个体 反思自身行为背后的观念之所以形成的一种重要方式。生活史研究还可以帮助个 体了解个人生活经历对自身发展的意义,从而能更加坦然地面对现在的自己,面 对所遭遇的问题与处境,并且能够在与他人合作反省和分析个人的生活史过程 中,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真诚关怀与支持,从而更有勇气去探索并且追寻个 人未来的发展方向。 4 王宪廷:生活史研究:审视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师资建设2 0 0 9 年第2 期,重庆。 6 个人生活史不能够保证典型性、代表性,因此不能够直接产生理论,不能保 证研究成果的普适性。生活史研究也很难替代因果方面的解释,对单一个案的研 究所得到概括的有效性,在于它们提供和解释的有关单个个体的生活信息,生活 史研究方面的证据、推论和解释,受到那些可以自由提出自己的证据、解释和结 论的持对立观点的人的批判性评价。5 第四节本研究的设计 一、确定研究问题 高职学生为什么缺乏自信,学习动力不足? 二、选择研究对象 本人任课的日语5 个班级,共3 0 名学生。他们来自三个不同的年级,和本 人关系较好,愿意彼此倾诉。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 为保护学生隐私,仅采用学生的姓) 序号姓名性别年级 l 符同学女三年级 2 黄同学男三年级 3 沈同学女三年级 4 李同学 女三年级 5 尹同学女三年级 6 贾同学女三年级 7 江同学女三年级 8 庄同学男三年级 9 成同学 女三年级 1 0 牛同学女三年级 1 1 宋同学女二年级 1 2 袁同学 女二年级 1 3 辛同学女二年级 1 4秦同学 女二年级 1 5 曹同学女二年级 5 马克斯- 范梅南著,宋广文译:生活体验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3 年8 月。 7 1 6 刘同学女二年级 1 7 费同学女二年级 1 8 高同学女二年级 1 9 段同学女 二年级 2 0 吕同学女二年级 2 1 郭同学男 一年级 2 2 王同学 女一年级 2 3 万同学女 一年级 2 4 张同学女一年级 2 5 范同学女 一年级 2 6 蒋同学男一年级 2 7 林同学女 一年级 2 8 廖同学女一年级 2 9 陈同学女 一年级 :3 0 许同学 男一年级 三、进行观察访谈 本研究主要采用个别访谈法,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单独谈心。之所以采 用个别访谈法,是因为这种访谈有利于被访者详细、真实地表达其看法,能与被 访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被访者更容易受到重视,也更有安全感,访谈内容也更 容易深入。6 个别访谈后,采用叙事的方式,对高职学生的个人生活史加以整理 和重现,力求用科学的方法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并用实例证明高职学生的个人 生活史对其成长中观念和行为的影响。 访谈以时间为线索一一回顾高职学生各阶段的成长经历,并对其各个时期的 成长经历加以剖析。 第二章高职学生的生活历程 第一节童年的家庭教育 6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1 1 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有的家长望子成 龙心切,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不与他们沟通,家长作风严重,教育方法 简单粗暴。久而久之,使孩子自信心消失,自尊心毁灭,自暴自弃。下面我们从 6 个典型个案进行分析、论述。 ( 张同学) 我的童年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爷爷奶奶非常宠爱我,要什么 给什么。有求必应。爸爸妈妈平时会寄钱给爷爷奶奶。让他们绘我买好吃的。过 年的时候也会韵爷爷奶奶家来看我。但我一直都对父母没什么感情。所以。上小 学的时候回勤父母身边。我很不开心,也很想爷爷奶奶。直劲现在。我都觉得和 父母没什么话好说。 家长忙于生计,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看管,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对孩子缺 乏严格的管理,甚至放纵其行为。老人对孩子的娇生惯养,有求必应,必然会使 其养成好逸恶劳的生活习惯。又因为孩子缺乏必要的思想品质方面的教育、挫折 教育和磨难教育,所以,孩子非常容易走进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自高自大,虚 荣心强,影响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父母认为只要有钱给孩子用就行了, 但却不知道其实孩子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沟通。 ( 贾同学) 我童年的家庭教育让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这种自卑感持续了 很久。勃现在还是确影响。身为一个女孩子长得不漂亮。开口说话很晚。以至 于父母都怀疑我是哑巴。勃5 步左右能开口说话7 话也不多也不喜欢开口b q 叔叔、网姨好。想帮父母干些家务。却总是被i i 蒡“越帮越忙”,翻的小鞠友又 能i , 4 字又能算术。龟a 却都不会。所以扶小我就觉得自a 或许是真的什么都不行 没人赏识。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 为我受累总之我没有行的地方o 。 孩子反复被父母训斥这不行,那不行,长期得不到鼓励,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会深深地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给孩子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 ( 王同学) 我小的时候。父母经常拿比我矗行抑的人来藕激我,总是说“你 看人家x ,斫- 么事情都自a 傲从不让父母操心| 一;“看人家xx 画画画得 9 多好看你画的是什么呀? 秘;“看人家游泳游得多好。你这个胆小鬼连水 都不敢下! 辨 父母总拿孩子做得不够的地方和别的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作比较,再拿最具打 击力的话语摧毁孩子,孩子丧失了自尊,丢失了自信,自然就破罐子破摔了。其 实,人和人之间没有可比性,父母应该按照孩子的成长、心理规律,学习把事情 做对。 ( 高同学) 我的妈妈经常告诉我,自扶有了我。她自己连电影也没看过为 我碎了心都累出病来t o 比如月子里落下的腰痛现在碰上阴雨天还痛得很历。 害:还有生7 我2 磊。她和以前翔若两人。以前的她是多么多么的酋条。多么多 么的漂亮。妈妈还经常告诉我。如采不是为7 照颤我,她自a 早就在事业上有大 发展7o 昕以。我一直觉得自a 是个有罪的人把父母都拖累7 父母的确为我 牺牲了很多恐怕我这辈子都报答不完他们的恩情74 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 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 ( 铷同学) 我狄小最受不7 的就是父母对我说话时的口气,狄来就是盛气凌 入,一点都不和蔼4 1 - 么事情都不可韵量。音量通常达勃7 0 分贝以上,还经常 使甬命令式的口吻配合一些挖苦讽莉的词组。比如矗你真蠢! 井“你混蛋! ” “没见过你这么傻的! ”矗怎么生7 你这么个东西! 釉等等。铷学生说着说着眼 圈都红7 。最后愤愤地说:山如果可以选择父母。我一定不选他们! 井 父母总拿最具打击力的话语摧毁孩子,孩子在家里毫无平等可言,大大打击 了孩子的自尊心,增强了孩子的自卑感:造成他长久不是人的感觉。 ( 符同学) 我的爸爸睥气非常糟糕。丽e 在外面遇到不噘心的事回家总是 迁怒于我想方设法挑我的毛病无论什么事都归结于我的过错然后教调我有 时候觉得委屈忍不住哭泣爸爸就会咆哮:矗哭什么哭,你还有睑哭? 朋吓得 我扶小就得默默承受。低声下气o 1 0 孩子不是父母的出气筒,父亲这样的做法将孩子贬到了非常卑微的地位上。 孩子感到委屈流泪的时候,坚决制止他流眼泪,这样做同样也会深深地伤害孩子。 从以上6 个典型个案我们不难发现父母忙于生计,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 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以及教育方法不当给我们的高职学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有 的父母只要孩子一有过错,就非打即骂,棍棒教育使得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了很 深的隔阂,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爱心,从而产生逆反情绪。有的父 母则是过于溺爱袒护孩子,当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还有些孩子在祖父母 身边长大,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从不批评,孩子不论有什么要求,家长都绝对满 足。长期的娇惯、宠爱,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养尊处优、自私自利、任性狭隘的个 性。还有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管孩子,于是将孩子放任自流,有的父母 因为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不高,没有能力教育孩子,对孩子的要求仅仅局限 于不要出事就好了。其实,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是任何 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提高和完善家庭教育能力,改善亲子关系是重建高职学 生生活的根本。7 第二节小学教育 这一阶段,孩子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父母和老师。父母的言行不一,老师 的不公正对待都会给孩子的成长打下深深的烙印。孩子的小学时期恰逢很多父母 婚姻“7 年之痒”时期,很多的高职学生在这一阶段就经历了父母的婚变,家庭 破碎本身就给他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学业严重受挫,加上缺乏老师的及时关爱, 很容易就从此一蹶不振,得过且过。下面我们从8 个典型个案进行分析、论述。 。( 戴同学) 我i 小学的时候爸爸经常会在路上对我说:“你乖一点啊。和 妈妈回去做作业。爸爸去搓会见麻将就回来啊o ”结果通常都是我睡着7 。不知 他半夜几点回来的o 7 格雷著,张雪兰译: 孩子来自天堂,北京,京华出版社,2 0 0 6 年1 0 月 父母只知道自己吃喝玩乐,甚至热衷于赌博。父母自身的种种不良意识与不 良行为,会直接导致孩子对他们的效仿,孩子往往在耳濡目染中,成为追求享乐 的人。 ( 刀同学) 我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和爸爸还有奶奶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 手。妈妈吃7 很多苦受7 奶奶和爸爸不少欺负。所以。他们很快就离婚7o 我 一直和妈妈生活。有好几年。因为爸爸不付抚养费。昕以妈妈把爸爸告上了法窿, 我对爸爸一点感情都没有。就像陌生人一样, 父母因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吵架、摔东西成为家常便饭。殊不知在这种 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自尊心会受到严重伤害。孩子会由对父母的反感,发 展到对自己的不负责任,逐渐开始厌学、旷课。 ( 曹同学) 我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就离婚7o 我跟着爸爸。爸爸很快就给我 找7 个后妈。后妈很快就给我生7 个弟弟。我就像歌嗵里唱的那样“爸爸一个家 妈妈一个家。翻下我自a 好像是多余的o ”每次听勤这个歌。我都觉得就是在 说我一个多余的人我都忍不住找个没入的地方嚎啕大哭, 这些孩子生活在缺父少母的家庭中,他们享受不到正常家庭的温暖,久而久 之,便变得缺少热情,待人冷漠,随心所欲,无所顾忌,逐渐养成许多坏习惯。 再婚家庭虽然也是个完整的家庭,但在孩子的眼里,却是一种有裂痕的完整。他 们常常因为继父或继母对他们漠不关心,甚至干脆不管,而产生抵触情绪。再加 上他们原来对父母再婚的抗拒心理,不愿与父母有情感交流,也不愿听父母的话, 一切以自己的好恶为出发点,无心学习,放任自流。 t 我同学) l o 岁时父母离婚我翔给7 父亲,父母离婚。对我是个噩梦, 当时我还在读小学没特翱大的感觉。司一进入初中。这段时间是大家听说的 青春期,我感觉我的性格和以前改变7 很多。在学校。我故意和每个同学都搞好 关系,主动找他们聊天套近乎。表面上一韵很开朗很乐观的样子。而实际上。 我内心非常孤独。一个能谈知心话的明友也没有。我也知道。肯定有不少同学认 为我很假。很做作。司是。我这样做只是为7 多交一些弱友。在班级。每天放学。 我都是最磊一个回家的因为我更愿意留在教室里,我一点也不想回劲那个家。 那个家。对我来说就是个旅社。是个吃饭睡觉的地方。离婚后不久。爸爸再婚 重新组建7 新家庭后妈带来7 一个小弟弟。我感觉。在那个家我是多余的。父 母在家的时候我始终有意扮演着一个乖孩子的角色很安静话很少。翻人问 一句,我答一句。我扶不想i 动挑起话题因为我害怕有哪句话说得不对。弓| 起 不必要的冲突。我爸爸很t , 很少和我说话可能他觉得只要给我吃、给我穿就 足够7o 司是这真的不够。因为在家里。我唯一能够说说话的就只有爸爸7 , 那段时间我真的感觉好累好辛苦。后来。我鼓是勇气走进7 学校的心理咨询 室。i 动求助老师。也- q 爸爸进行7 沟通才逐渐狄“伪装朋中摆脱出来。回想 起那段b 子我r 想说父母离婚。错的不是孩子。来自离异家窿的孩子。渴望 得瓢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心比韵人更加瞻弱一些,希望家长们能和孩子多沟通多 交流。因为孩子最希望得劲认司的是自己的父母亲其次才是同学和老师。 离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婚变家庭对孩子的伤害以及给社会带来的 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破碎家庭教育的缺陷,会使有的孩子无法建立起高尚 的道德情操。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而是一个必 须引起各方面关注的社会问题。8 ( 范同学) 我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父母都比较要强。i 作很忙。不怎么在 家。更渤说照颐我7o 父母对我要求很高但我爸爸睥气太差7 。达不到他的要 求就会孝了骂我。我从小一个人跟年纪a 经很大的爷爷在老家生活缺少父母的关 心。缺少家庭的湿暖。我知道同学们都说我性格古怪。我确实不愿意与别人交流t 也不知道该如伺s 韵人交流。上小学以后我或绩不好不坏。在老师眼里可有可 无更谈不上老师对我格外关注7o 家庭教育不当,亲子关系紧张,学校老师又没有适时、充分的引导,很容易 造成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 ( 江同学) 我上小学的时候比较调皮,但学习还是挺喜欢的。课堂上有好多 次我想发言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但老师总是视面不见。有一次。老师终于给7 我一次发言的机会。当时我真的很高兴。认认真真地给出7 答案。但是。等我发 嚷勒斯坦著,张美惠译:父母离婚后:孩子走过的内心路,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4 月。 言之后。老师却没有给予表扬和鼓动。反1 而鸡蛋里挑骨头。从郡一麴开始。小小 的我就明at 老师不喜欢我。于是一下子就不爱学习t o 孩子受到老师的不公正对待,得不到老师的爱和鼓励,自暴自弃也在所难免。 ( 李固学)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75 0 道作业遂。第二 天交上去我因为粗心做错7 一道。仅仅做错7 一道遂而a 。老师却当着同学的。 团毫不客气地指正。虽然老师当时是很关怀地、略微温柔地指出我的错误。但 是我就是受不7 老师当众说:矗这道题如此简单。怎么还会出错? 乃 老师队伍的师德修养有待加强,很多老师都过分看重知识的教育,对学生的 心理完全不去体会。所以,孩子从此讨厌学习,排斥老师也是有情可原的。 ( 牛同学) 小学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i 课铃打晌之后。同学们还在兴高 采烈尚未来得及反应2 时。老师一个箭步跨上讲台。猛然一声断喝:肃静! 而我 当时司能是最活跃的。也是最倒霉的。因为老师喊了一声后就快步跑下讲台扯 着我的耳朵历声调斥:“难道你是聋子2 你爸妈没遗传你好耳朵2 抑因为这件 事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很讨厌老师。 有的老师处理问题丝毫不考虑方式、方法,不考虑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和用词。 有这样的老师存在,也难怪学生讨厌老师了。 从以上8 个典型个案我们可以看到父母的婚变、父母教育方法的缺失以及教 师师德的缺失给孩子带来了多么严重的伤害。父母离异并不是孩子的过错,让孩 子见证父母的婚变过程,同时也让孩子成为婚姻破裂的直接受害者,对孩子而言 是多么的残酷? ! 当婚姻破裂已成事实的时候,父母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处境,尽 可能迅速地调整好自己的思想和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 识。父母特别要注意不在孩子面前讲另一方的坏话,要有意识地与孩子共同担起 家庭的责任。对待孩子要像对待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不要存在补偿心理,因为 物质上的补偿和娇纵都无法替代孩子精神上的缺失,相反可能是任性、暴力的来 源。父母要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因为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玩,帮助孩子 1 4 恢复正常的群体生活。父母必须及时与老师沟通,取得老师的谅解和配合,给予 孩子更多的关注。因为除了在家里,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对于离异家庭 的孩子来说,大部分都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他们不愿意主动地与老师沟通。老师 可以有意地增加一些师生的课外接触,例如开展一些师生合作的娱乐活动,使得 学生更愿意与教师沟通,师生课外建立的感情也会影响到学生课堂的表现,从而 达到一种良性循环。9 第三节初中教育 这一阶段,孩子所受到的影响当然依旧有来自家庭、父母,但更多的影响来 自于学校、老师。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老师和学生都不堪重负。教师队伍的 师德缺失以及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厌师、厌学。教师 队伍的心理问题也会影响学生,甚至给他们带来长远的伤害。下面我们从7 个典 型个案进行分析、论述。 ( 蒋同学) 我最受不7 的是妈妈总喜欢当众揭我的短。因为我是汗脚。穿袜 子穿鞋都容易有味道。我平时e 经很注意勤换洗鞋袜7 。_ 可妈妈还总是会让我缀 难堪。有一天_ f 午同学勃家里来找我去另一个同学家里玩,我很高兴。穿上鞋 就要和同学出7 0 这时妈妈把我b q 住。当着同学的面说:“你袜子换7 吗? 到。 人家里别把人家都熏死7i “当时我真想找个地缝链下去一点玩的心情都。 没7 ,同时也恨恨地想自a 怎么摊上这么个妈l2 孩子的母亲当众揭孩子的短,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亲子关系自然非 常紧张。 ( 尹同学) 我就是父母操纵的木偶从小我的一切都不能aa 做主。什么都 要听父母的。父母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我们都是为你好l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 眼前o “上初中的时候。我竟然发现妈妈在跟踪我。我小心翼翼藏在家里的日记 本也没能逃过妈妈的魔掌。活着可真没意思啊! 一点a 由都没有,扶此我 再也不写日记,课磊也不怎么和同学往来省得妈妈老缠着我问东问珏o 韩晓燕:中国离婚单亲家庭青少年的需要一上海个案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0 0 5 年3 月。 1 5 父母打着爱的旗号操控孩子,孩子没有自由,自然丧失了所有兴趣,一蹶不 振,甚至连生命都不想要了。 ( 林同学) 我的初中英语老师。每篇课文都让学生背诵并且要检查背诵情 况背诵不好的要罚站。或者罚扫地而他因为比较贪玩背得总是结结巴b 。 老师总是批评他背诵像是挤牙膏。斩以直蜀现在都很讨厌英语也很讨厌扫地。 教师对知识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对孩子心理的关注。教师动辄惩罚给孩子 造成了不小的压抑心理。长此以往,孩子当然“厌师、厌学 。 ( 8 同学) 我上中学的时候。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的持续改进措施
- 安全培训的感受与收获
- 家庭劳动教育课件
- 护理职业防护与实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输血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ZARA快时尚供应链物流速度优化策略研究报告2025
- 维护维修工程 施工方案
- 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考核试题及答案
- 电路理论单选模拟题及答案
- 混凝土检查井施工方案
- 2024年高考法语核心词汇全突破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
- 高等数学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中国滑雪协会
- 抢救工作制度培训课件
- 《机场安检员》工作岗位试题库与答案(二)
- 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一册Unit1-A-new-start-课件
- 肺部感染性疾病-课件
- 机械识图基础知识重点课件
- 2023年版人教版高一必修第一册物理测试题(含答案)
- 电气试验(第二版)11-057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职业标准试题库(仅高级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