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专业论文)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方东美中国哲学思想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方东美中国哲学思想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方东美中国哲学思想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方东美中国哲学思想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方东美中国哲学思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作为一位现代新儒家代表,方东美的哲学思想统贯中西,含摄众家,兼收并 蓄,他的哲学理路是以生命为本体,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方东美通过对中国 生命哲学的重新阐发,强调生命创进不息的本质,主张落实中国传统的人生价 值。 方东美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见解将深远的文化意蕴和现代意识贯注于 中国文化传统研究,既肯定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精神中的主要成分,又统摄道 家与佛教的思想,构建自己独特的广大和谐的生命哲学体系,为中国文化的重 建开辟一条道路。方东美认为儒道释三家统会成中国文化,三者构成了中国哲 学体系,他对于中国文化作了深入研究,并且得出中国哲学精神的特性是广大 和谐的生命精神,其中包涵了“天人合一”、“中道”、“生生之德”等主要的思 想内容。本文从儒家哲学出发,涉及道佛,解析中国哲学的生命哲学意味和其 中包含的广大和谐之道,并且探析方东美在艺术领域和道德领域得出的广大和 谐境界。 关键词:方东美广大和谐生命精神艺术天地道德宇宙 i i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 b s 仃a c t a b s t r a c t a so n eo fr e c e n tn e w - c o n f u c i a n s ,t h e p h i l o s o p h i ct h o u g h t o ff a n gd o n g m e i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b o t h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p h i l o s o p h y , i n c l u d i n ge a c hs c h o o l s t h e o n t o l o g yo fh i sp h i l o s o p h yi sl i f e ,a n di ti sb a s eo n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w i t he l u c i d a t i n g c h i n e s ep h i l o s o p h y , f a n gd o n g m e ie m p h a s i z et h en a t u r eo fl i f ei se n d l e s sp r o g r e s s , a n da d v o c a t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v a l u eo fl i f e f a n gd o n g m e ib e l i e v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 ,t a o i s m ,a n db u d d h i s mm a k eu pc h i n e s e c u l t u r e ,t h et h r e ec o n s t i t u t et h es y s t e mo fc h i n e s ep h i l o s o p h y h em a d ea ni n d e p t h s t u d yo f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a n dd r a w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c h i n e s ep h i l o s o p h yi s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h a r m o n i o u ss p i r i to fl i f e ,w h i c hi n c l u d e sm a jo rc o n t e n t sa r ei d e a so f h a r m o n yb e t w e e nm a na n dn a t u r e ”,“m o d e r a t i o n ”,“t h ev i r t u eo fr e s p e c t i n gf o rl i f e ” i nt h i sp a p e r , s t a r t i n gf r o mt h ec o n f u c i a np h i l o s o p h y , i n v o l v i n gt a o i s ma n d b u d d h i s m ,a n a l y t i ci d e a so fl i f ei nc h i n e s ep h i l o s o p h ya n dw h i c hc o n t a i n s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h a r m o n y , a n df i n d i n gt h er e a l mo f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h a r m o n yi nt h e f i e l do fa r ta n de t h i c sw h i c hf r o mf a n gd o n g m e i k e y w o r d s :f a n gd o n g m e i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h a r m o n y , s p i r i to fl i f e ,a r t ,e t h i c s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逝姿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 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虢阙姆一期:钞9 5 7 年莎月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滥姿太堂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 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澎婆盘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 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嘲鲺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哗多月支日 瞻乞移 签字日期:p 和厶箩日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致谢 致谢 时光总是在匆匆流逝,两年的硕士生涯即将结束,我的毕业论文也基本完成。在这 里,我要感谢许多人,特别是我的老师们,他们是我学习道路上的导师,更是我人生道路 上的明灯。 首先,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潘立勇教授,这两年来对我细心地帮助和指导,从论文的选 题、思路、修改到完成,他都一路关注,尽心指导。在两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潘老师 渊博的学识和深远见地让我的思路开阔、专业知识更加扎实。除了专业学习上的不懈指导, 潘老师同时还带领我进行课题研究,让我的视野更加广阔,将所学运用到具体项目中去, 学以致用。在这里,对他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其次,还要感谢哲学系系主任兼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董平教授,他有着严谨的学 术态度,并且广见博识。董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还关心我们的生活,而他本身的儒 家学者风度更是让我们折服。 再次,感谢孔令宏教授和何俊教授教给我们做学术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他给我们的不 仅仅是知识本身,还有做学问的途径。 还有张家成老师和何善蒙老师,他们在这期间教给我们很多知识,也给了我们无数的 关心和帮助,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他们!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我们的老所长李明友老师, 他作为长辈一直都在关心我们这些仍在求学路上的学子,我会一直记得他对我们的关怀! 同时,感谢关长龙老师对我的毕业论文的细心评阅和指导!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 1 绪论 1 1 生平简介 一代硕儒方东美先生,生于1 8 9 9 年2 月9 日,卒于19 7 7 年7 月13 日,名 殉,字东美,安徽桐城人,为方以智和方苞的后裔。 方东美从小在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中长大,幼时曾熟读中国古典文学,青年 时代又广泛接触西学。他少年时就读于桐城中学,1 9 2 0 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 9 2 1 年赴美留学,获威斯康辛大学硕土学位。19 2 4 年回国,担任武昌高等师范大学 哲学系副教授,1 9 2 5 年应聘国立东南大学( 中央大学前身) 哲学教授,后学校 几经更名,方东美一直执教于此。1 9 4 8 年,方先生离开大陆,任台湾大学哲学 系主任教授。1 9 7 3 年退休,后受聘辅仁大学直至逝世。 方东美先后在大陆和台湾哲学系从事哲学教育工作五十多年,精研哲学,声 誉极高。被称为“一代大哲”,他的门人弟子甚多,其中有不少杰出人物,现代 新儒家唐君毅和著名哲人程石泉曾受业于他,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成中英、刘 述先、傅佩荣、孙智粲等等都曾是他的弟子。方先生过世以后,他的学生成立了 “方东美先生全集编纂委员会”,将其生前著述四百余万字,编辑出版。其著作 主要有:科学哲学与人生、中国人生哲学概要、中国人的人生观( 英文本) 、 中国人生哲学( 中国人的人生观中译本) 、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 上 下) 、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卷上( 中译本) 、哲学三慧、生生之德、 方东美先生讲演集、华严宗哲学、原始儒家道家哲学、新儒家哲学十八 讲、中国大乘佛学、书札论学集、坚白精舍诗集等。 。关于方东美到底是方以智还是方苞的嫡系后裔各家说法不一,而蒋国保和余秉颐在方东美思想研究 一书中详细考证了方氏族谱,得出方东荚为方以智的嫡孙,本人认为此考据比较可靠。详见蒋国保、余秉 颐:方东美思想研究,天津人民 版社,2 0 0 4 年1 0 月版,3 4 3 6 页。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绪论 1 2 方东美哲学及其研究 一般认为,若仅以治学重心的变更来区分其一生治学路径的话,方东美大体 上走过了三个阶段:1 9 3 6 年夏以前为第一阶段,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 化的熏陶而走向对西方哲学的追求,其代表作为生命情调与美感、科学哲学 与人生;1 9 6 6 年夏以前为第二阶段,由西方逐渐返回到东方,代表这个阶段成 就的著作是中国人生哲学概要、哲学三慧;1 9 6 6 年夏以后进入第三阶段, 彻底转回东方,将自己的经历完全放在弘扬中国哲学精神上,其主要代表著作为 中国形上学中之宇宙与个人、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 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 、 。2 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于方东美的哲学与美学研究日渐兴盛,且不论韩 国、美国等地的方东美学会等专门研究机构,中国大陆学术界也开始关注方东美, 并且对他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论著渐有浩瀚之势。研究对象包括文化哲学、 生命哲学、人生哲学、美学、诗学、比较哲学、中国文化等各方面。其中蒋国保、 余秉颐、方克立、李安泽、宛小平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对于方东美的哲学作了深入 研究。 余秉颐先生是比较早的对方东美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的学者,他主要从儒道 佛思想的角度对方东美的哲学进行研究,主要论文有方东美的哲学观、方东 美的生命本体论、方东美论中国大乘佛学与道家哲学智慧、以生命的精神价 值为中心一一方东美论中国哲学的“通性与特点”等。余先生论著繁多,成果 丰厚,是研究方东美哲学的主要代表。 蒋国保教授亦是研究方东美思想的重要专家。蒋国保和余秉颐先生合力作了 方东美思想研究一书,此书甚为全面地论述了方东美的各种思想,涵盖了方 先生的生命本体论、文化哲学、东西比较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哲学、美学各个 方面的思想。这本书可以说是内地对方东美思想研究的代表著作,也是蒋、余两 位先生历年来对方东美思想研究的汇总。 相较于蒋、余两位先生的研究,宛小平教授更侧重于对方东美中西比较哲学 的研究。他将方东美分别与黑格尔、歌德、康德、尼采、叔本华、柏格森、怀特 。参见蒋国保、余秉颐:方东美学案,载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家学案( 下)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8 7 4 页。 2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绪论 海等西方哲学家作了比较,另外还探索了方东美哲学关于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与 佛学三者学说跟西方哲学之间的比较研究。宛小平先生对于方东美哲学思想的研 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于方东美的哲学学派划分一直存在着争议,而我们可以从这些争论中看出 他哲学思想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有人说他的哲学可以说“亦儒、亦道、亦佛、亦 西洋,但同时也非儒、非道、非佛。”更难能可贵的是,方东美不仅仅在构建哲 学体系,阐发哲学思想上有极高的造诣,他同时还是一个诗人,擅长以无穷的诗 意来表达自己的深沉哲思,被称为“诗性哲人”。 “诗性哲人”方东美在自述学术历程时,曾如是说:“我的哲学品格,是从 儒家传统中陶冶;我的哲学气魄,是从道家精神中酝酿;我的哲学智慧,是从大 乘佛学中领略;我的哲学方法,是从西方哲学中提炼。”。他在哲学研究上,重点 论述了中国、希腊与欧洲三种文化类型,加之后来论到的印度,他基本上把世界 文化剖分为这四大传统,并断认世界文化的前途在于诸种文化多途并进和浑融互 洽的演进中。 作为诗人兼哲学家,方东美博采众家,运用绝高的智慧和才情,不断探索生 命哲学问题,并将“生生之德”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本源。他的哲学世界并不是 单一的某个体系,而是一个完全融通的涵盖天地的圆融境界,他用这样的一个哲 学高度去鸟瞰希腊、欧洲、东方三个不同的哲学领域,用理性与诗意并存的笔触 将他的所得写在纸上、挥洒在讲堂之上,最后形成一篇篇生动流畅而又具有思想 高度的哲学著作。 方东美欣慕于中国古代哲学所臻至的完美与高度,力主中国哲学与文化应回 复先秦儒家道家健康饱满的生命精神。就中国哲学来说,他对儒家、道家、佛学 和宋明理学分别作了专门研究,然后再进行综合创造,方东美将这些思想统会于 自身,创出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哲学境界。在中国现代哲学家中,他是一位独具 一格的人物,他深入中西哲学的堂奥,融会百家,又最终回归于中国文化本位, 并创造了一个富有特色的哲学系统,为中国哲学的现代转折指点了一条新路。 生命哲学是指将整个世界理解成一个生命形态,从人的现实生存体验出发, 杨士毅:一代哲人方东美先生,见颜炳罡著:当代新儒家引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 9 9 8 年版, 第2 7 0 页。 。杨士毅:方东美先生纪念集,正中书局,1 9 8 2 年1 2 月版,第1 9 4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 而非某种抽象的理论原则,对生命的实质与意义进行反思,并由此寻求生活态度 的诸种可能性。方东美通过对西方哲学中以柏格森为代表的思想流派的研究和他 本身拥有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积淀,创造出一个以生命为本体的生命哲学体 系,并以此来阐发自身思想,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学思想。 “每种民族各有其文化,每种文化又各有其形态。”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形 态的差异是缘于不同民族文化精神寄托下的“生命慧”,推论之,生命慧又缘自 具体民族的生命精神。 “中国哲学从春秋时代便集中在一个以生命为中心的哲学上,是一套生命哲 学,这生命不仅是动植物和人类所有,甚至于在中国人的幻想中不曾承认有死的 物质的机械秩序。”。 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有生命的情理集团,生命是宇宙的本体:生命包容一切万 类,并与大道交感相通,生命透过变通化裁而得完成,若是“原其知”,即知其 根植于无穷的动能源头,进而发为无穷的创进过程。若是“要其终”,则知其止 于至善。从“体”来看,生命是一个普遍流行的大化本体,弥漫于空间,其创造 力刚劲无比,足以突破任何空间限制。若从“用”来看,则其大用在时间之流中, 更是驰骋拓展,运转无穷,它在奔进中是动态的,刚性的,在本体则是静态的, 柔性的。 可以说,方东美先生是将生生不息的生命流动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并且 以生命为原初来建构他独特的哲学体系,也同样以此为基点来阐发中国哲学思 想,特别是原始儒家、道家、宋明儒学、大乘佛学思想。 通过对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宋明儒学等文化传统,以及对中西 文化的比较研究,方东美得出中国哲学独具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在中国文化中, 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创进不已,人与宇宙在生命创进中浩然同流,构成和谐圆融 的完美境界。 方东美有着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心态,主张中国文化传统应当诸家并重,“余 尝谓儒道佛三家之形上学系统宛若对等坐标形态,同时展开,呈队列之局。” 他 呖东美:生命情调与美感,见黄克剑、钟小霖编: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方东美集,群言出版社, 1 9 9 3 年1 2 月版,第3 5 8 贞。 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 9 8 3 年9 月版,第1 5 8 页。 方东美:t e e 国人生哲学,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 9 8 2 年1 2 月版,第1 2 7 页。 方东美;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 卷上) ,孙智粲译,成均出版社,1 9 8 3 年1 2 月版,第4 l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 并不同意将中国文化传统简单定为儒家一派,而是应当提倡“学统”说,从儒道 释诸家哲学中寻找中国哲学的精神。方东美先生在中国人的人生观中曾提到, 中国入的心态,就是深体广大和谐之道,因而了悟世上所有人类与一切生命都能 浩然同流,共同享受和平与福祉。正是因为生命的和谐交感,我们应该体悟这 种一切万物蓬勃的生机,引发不断向上的创进精神。 方东美一直努力以儒家思想为本位,融会中西哲学。有人把他的哲学称为“文 化哲学”,也有人称之为“生命美学”,我认为,方东美的哲学涵盖虽广,坚持生 命的本体地位是他一以贯之的哲学之道,以“生命哲学”指称方东美的哲学更为 合适。 方东美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另辟蹊径,与牟宗三、唐君毅等现代新儒家有着 很大的区别。但是,他肯定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精神文化的主流,承认儒家文化 对于当代以及未来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强调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在于恢复儒家 精神。这些思想与其他现代新儒家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他只是以更加开放的胸 襟来看待中国的文化精神,并且以不同的视角来对待儒家经典。他的哲学体现出 融贯东西,涵盖各家的特征。 本文选择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浅述方东美的哲学思想。一方面,笔者认为 在方东美的哲学体系虽然融贯东西,涵盖极广,但是他的哲学是以中国文化为本 位,中国哲学思想占了最主要的地位,分析这一块知识对了解他的基本哲学理念 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方东美有意识地担 当起这一大任,他的中国哲学研究方法或许为不少人质疑,但是他所取得的成果 也是有日共睹的,给当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现代转折与重建开辟了一个新的门 路。 呖东美:中国人生哲学,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 9 8 2 年1 2 月版,第7 8 页。 5 浙江大学顾十学位论文广大和谐之道 2 广大和谐之道 2 1 广大和谐之道的提出 方东美以舞台和喜剧来比喻宇宙和人生的关系,他认为,希腊文化中人和宇 宙关系是部分和全体的和谐,也就是宇宙、社会、个人三相一体,环环相扣的和 谐。近代欧洲人的思想中人和宇宙关系是二分法所产生的敌对系统,自然和人是 不同的领域,它们之间总是有鸿沟存在。西方哲学习惯采取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 看问题,强调主客之分、物我之别及天人之间的对立;而中国哲学则强调天人之 间、物我之间、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统一与融合。 中国文化有着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传承,更承载了东方民族独特的生命精 神。相对于希腊与欧洲哲学的如实慧和方便慧,中国哲学是“契幻归真的充量和 谐的妙性文化,是一种平等慧。”方东美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得出中国哲学 独具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正是由于中国文化中注重人与宇宙万物和谐的“生命 精神”,才使得中国文化更具有完美的价值。 哲学思考有三种途径:宗教的途径、科学的途径和人文的途径,而宗教往往 贬抑现世的人类价值,科学往往具有排他性且失去活泼机趣,唯有人文是唯一可 以形成雄健的哲学体系的途径。中国哲学便是由这一途径建构起来的。因而,中 国的人文主义传统带来普遍生命流行的境界,更是人作为天地中心具有无穷的创 进精神。中国哲学是通过人文主义的途径积累建构的,形成独一无二的广大和 谐原则,比起其他的哲学体系更具有通达圆融、利世利人的特性。 方东美确立的广大和谐的中国哲学精神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开始于哲学 三慧一文的发表,形成于中国人的人生观一书。此书是方东美先生英文著 作( ( t h ec h i n e s ev i e wo fl i f e ) ) 之中文译本,也译作中国人生哲学。这本 书脱胎于中国人生哲学概要( 系方东美先生手著的抗战前通过中央广播电台 向全国青年所做的广播稿) ,前者是根据后者的架构扩充而成的,因而其中具有 更加丰富的内容和精到的表达。特别是新增了第一章“中国人的智慧一一广大和 西方东美:哲学三慧,见蒋国保、周弧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一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 播电视版社,1 9 9 2 年5 月版,第8 5 - 8 9 页。 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 9 8 2 年1 2 月版,第8 卜8 7 页。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广大和谐之道 谐之道”,将广大和谐之道作为中国人的特性,又在第四章明确指出中国哲学包 含的精义就是浑然一体、浩然同流的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 广大和谐之道( c o m p r e h e n si v eh a r m o n y ) ,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他的著作中 国人的人生观一书中。在中国人的人生观前言中,他说到:“所谓中国人 的心态,扼要来说,就是深体广大和谐之道,因而了悟世上所有人类与一切生命 都能浩然同流,共同享受和平与福祉。”在这里,方东美先生以“广大和谐”来 描写中国人的智慧,并以此定义中国哲学的境界。这个观点在他的著作中被多次 论述并且层层展开。 对于中国哲学中包含的广大和谐之道,他展开来说:“中国哲学家认为,自 然与人生虽是神化多方,但终能协然一致,因为自然乃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创 进历程,而人则是这个历程中参赞化育的共同创造者。所以人与自然可以二而为 一,生命全体更能交融互摄,形成我所说的广大和谐,在这一贯之道中,内 在的生命与外在的环境流衍互润、融溶浃化,原先看似格格不入的此时均能互相 涵摄,共同唱出对生命的欣赏赞颂。”。 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宇宙天地是一种这样的格局:“包裹万物,扶持众妙, 布运化贷,均调互摄,滓溟而大同。”。这样的宇宙天地即为广大和谐的圆融统贯 境界,这就是中国几千年的智慧。 方东美所说的“广大和谐”多指人和自然是相互交融、协同存在的关系,两 者同具创造力,并且在生命创进过程中相互融摄,浑圆一体。 广大,我认为它的含义有两方面:其一是指包罗万有,涵盖一切的状态,也 是一种内在开阔,开放流动的心态;其二,包含了天之大生、地之广生的含义, 即生命流动、生意盎然之意。 和谐,意为人与宇宙万物同情交感、毫无窒碍、融通统贯的关系。 广大和谐,方东美虽然没有直接给予定义,但是,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们可 以得出,广大和谐是一个包容万事万物、充满生机的圆融状态。这是方东美对于 中国人的智慧给予的概括,也是对中国哲学给予的评价。 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 9 8 2 年1 2 月版,第7 8 页。 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 9 8 2 年1 2 版,第9 5 页。 呖东美:哲学三慧,见蒋围保、周亚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一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 播电视出版社,1 9 9 2 年5 月版,第9 2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广大和谐之道 2 2 广大和谐之道的内涵 2 2 1 广大和谐之道中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哲学的共命慧特征是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平等慧”,这就决定了中国 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这个精神是方东美广大和谐之道的基本内涵。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自然本身含有神奇的创造力与无穷的生机,人立于天地 之中,两者并不像其他哲学那样有着对立和隔阂。人类生命与宇宙生命是和谐并 进的关系,这样的关系被中国先贤称为“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史上非常重 要的命题。在方东美的中国哲学研究中,显然他将“广大和谐”之说与“天人 合一”的范畴结合在一起。有人认为,方东美所构建的广大和谐的哲学系统就是 中国传统中的“天人合一”。 笔者认为,方东美的“广大和谐”的哲学体系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天人合 一”的思想,但是,两者并不是简单的相叠。 从思维方式上说,中国哲学史上的各家各派基本上都采取了天人合一的思维 模式,方东美所说的广大和谐,其基本的内涵就在于“天人合一”。他本人对于 “广大和谐的体系”和“天人合一”有着这样的认定:“在中国哲学家的心目中, 人与宇宙处处融通一致,形成一个广大和谐的系统,这个和谐关系正是传说中的 天人合一。” 中国人的人生观一书第四章便是以“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为题,此章 意在突出中国哲学中人与宇宙的关系是毫无隔阂的,也即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方 东美认为,“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在中国哲学中主要有六类表达:原始儒家、原 始道家、墨子、汉儒、宋儒、清儒。 “天人合一”的观念,遍及于中国传统典籍的浩繁著述,方东美将中国的这 一普遍观念分成六类。在方东美的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重在天与人能够达 到相互交感、融洽的状态,并不是完全的天人一致。方东美用六个图例分别解说 了这六种关于“天人和谐”的关系。 ( 1 ) 对原始儒家来说,人处于宇宙的中心,更是向上创进的原动力;天道带着 勃勃生机贯注万物。地有大生之德,天有广生之德,天、地、人三才并进,和谐 叻东美:中国人生哲学,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 9 8 2 年1 2 月版,第1 7 7 页。 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大和谐之道 共创。 这个思想易经中多有表现,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 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 万物”。圣人作易时之所以立天、地、人三才之道,乃是为了顺从人的本性 与自然现象的必然性。 易经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 况于 鬼神乎! ” 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道是真实不妄的,充满 生机的,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使得人道与天道一致。 ( 2 ) 原始道家则认为一切万物围绕着“道”这个中心互相交织,物物均调,平 衡共处,宇宙与人都在大道的观照下形成广大和谐的系统。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思想中的“天人合一”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 和谐。“天人合一”在老子那里表现为人与“道”。道家所理解的“天”是指自然 之天,道家认为,人是从自然界来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 人应该效法地,效法天,效法大自然。 ( 3 ) 墨家推崇人与人之间兼爱互利,尚同天志,然后达到天人和谐无间的状态。 关于墨家思想,方东美论述的并不多,盖强调墨家的兼爱思想是达到天人和谐的 途径。 ( 4 ) 汉儒与原始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不同之处是,汉儒强调在人原出于天、受 抑于天的前提下,人与自然是和谐的。 董仲舒在春秋繁录阴阳义第四十九中说到:“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 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他提出“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命 题,就在于人要善于体察天道,向上作用,达到天人合一。 ( 5 ) 宋儒也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但理学家和心学家对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 各有见解:理学家强调的“天人合一”要通过外在事理的历练去学习,以获得人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一卜海古籍出版社,2 0 0 4 年7 月版,第1 9 页。 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 9 8 3 年1 0 月版,第3 1 页。 苏舆:春秋繁录义证,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 9 9 2 年1 2 月版,第3 4 1 页。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广大和谐之道 格的成熟,即“格物”;心学家则强调心的作用,一切应由心出发,随心随性才 能让自然与心无所阻碍一贯而通,在宇宙间做到天人合一。 ( 6 ) 清儒承认天与人在自然的更迭变化之中达到和谐。 王船山和戴震都认为天道贯注万物,人是气化而来的,所以应当“有为”, 才能“参赞化育之道”。这是提高人的主体地位,给人贯注了向“道”迸发的动 力。 2 2 2 广大和谐之道中包含的中道原则 “中字代表中国整个的精神。此符号代表整个宇宙全体为一大圆圈,如果 站在某一方面,则会成为偏见,应该贯穿起来上下皆通,还须如中,使之平衡。” 在此传统的基础上,方东美的“广大和谐”的哲学范畴还包含另一种重要思想 就是“中道原则”,方东美对此的阐述是“同情交感之中道”,这也是中国哲学中 含有的“中和之理”。 方东美在中国人生哲学中提出,中国人的智慧是以一个“广大和谐之道 统贯世界”,视自然、人与历史浑然一体,浩然同流。中国人观察宇宙与人生, 是将人与宇宙的关系,视为彼此相因、同情交感的和谐中道。 方东美又说:“这个中和之理是中国精神最高深的妙谛,也是要了解中 国文化最重要的标准。”。中国向来看重不偏不倚的中道精神,不过,亦非不及, 这种精神是一种睿智通达的洞见。 “中”是强调一般事物的中道;忠则强调人心之中道,也就是中正之心,更 偏重于就人而言。中和忠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常常以“忠”释“中”,或 以“中”释“忠”。忠和中同“忠和”以及“中和”皆连言,且“和”均为“刚 柔适也”,知“忠和”就是“中和”,也就是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 中”与“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之“中”与“和”。 中庸有言-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 。蒋国保、周亚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一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 9 9 2 年5 月版,第2 3 6 页。 o 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 9 8 2 年1 2 月版,第1 3 2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大和谐之道 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 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 制。朱熹注曰:“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性 即本性,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本身固有的质和量。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 无所偏倚,这就叫“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都恰到好处,就能中节, 这就叫“和”。 “中国人顶天立地,受中以生,相应为和,必履中蹈和,正己成物,”。中国 人的心态本就在承认人立于天地之间,将“中”作为尺度,力求行事做人中正无 私。“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 道理推而广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方东美归纳了以价值观为中心的中国哲学所包含的六大原理,在论述中和之 理时,他将一往平等性列为众理之首,指出各种形式的个体生命都有内在价值, 皆秉承了价值和尊严,必须待之以平等的爱心。 方东美对中和范畴的理解显然受到了怀特海的影响,摄入了后者以实际存在 物为终极实在的个体主义理念,把万物的交道互摄当作生命进化的动力,因而将 个体化原理引入中国的宇宙论中。 他所述的五个中和之理包含一往平等性、大 公无私性、同情体物性、空灵取象性、道通为一性这五个特性,要表达的思想就 是人与万物在普遍生命流行的宇宙中需要平等以待。人类应该关爱万有,走出个 体的自私性,而以“空灵”的妙用体察实体,生命在同一个“道”中同情交感。 广大和谐之道包含的中道原则就在于不偏不倚,将个体融入到整个宇宙中, 促发个体生命的体察和同情,最终朝着生命的广大和谐而进发。 2 2 3 广大和谐之道包含的旁通统贯论 广大和谐之道还包含旁通统贯论,所谓“旁通统贯论”,是说中国哲学把宇 宙万物看成“纵之而通、横之而通”的整体。这是中国哲学各家各派在理论上的 朱熹:旧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 9 8 3 年1 0 月版,第1 8 页。 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 9 8 3 年1 0 月版,第1 8 页。 方东美:哲学三慧,见蒋困保、周亚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一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 播电视出版社,1 9 9 2 年5 月版,第9 3 页。 于晓华:方东美生命美学的建构理路、意义和局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5 年3 月第 2 1 卷第1 期,第8 1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大和谐之道 第一个共同取向。“中国哲学在方法上,不管建立哪一套系统,总是要求博大精 深,把多元对立的系统化成完整的一体。” 儒家的旁通统贯思想便是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即是“忠恕” 之道,也是“矩之道。儒家讲求的“道”是从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出发,进而 推广到整个社会层面,就是要以尽己为人与推己及人的原则去看待人以及世间万 物。“整个家庭、社会、宇宙都成为广大同情的领域,每个人都能设身处地以各 种观点体察各种人在不同境界中的问题,如使天下之所有境界纵之而通,横之而 通,贯穿起来成为统一的系统。” “人在宇宙中可以发扬同等重要的创造精神,与天地抗衡。如此,人乃是参 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同为造物主宰,以此种精神实现普遍的生命意义及价值, 这就是儒家的一贯之道。”。 孔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也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 欲,亦施于入”,即“尽己为人”,孔子称之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称之为“恕”。推己及人和尽己为人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 也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一以贯之”之道。 道家同样将宇宙看成旁通统贯的体系,他们以寻求“宇宙最高的秘密与真相, 乃至于最高的价值”为目标,这就是老子的玄之又玄的“道”。道家视“道”为 宇宙创进的中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万物运行演变的本源。“道”生于天地 万物之先,独立长存于万物之外,不断循环运行,遍及天地万物,绝不止息。 老子道家将玄妙的“道”作为最终的追求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 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四十二章) ,“道”乃“夫 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 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的永恒意义。“道”赋予万 物生机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宗主。 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 函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社,1 9 8 3 年9 月版,第2 7 页。 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社,1 9 8 3 年9 月版,第2 7 页。 罾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社,1 9 8 3 年9 月版,第2 8 页。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 0 0 0 年8 月版,第1 7 4 页。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 0 0 0 年8 月版,第1 0 3 页。 朱谦之:老y - 校释,中华书局,2 0 0 0 年8 月版,第1 0 0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大和谐之道 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 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 方东美认为佛家的精神侧重于先知、觉悟的精神,为“菩提道”。而大乘佛 学将中国本土文化与印度佛学相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他 又推崇华严宗为最能体现佛教圆融和广大和谐精神的佛学体系。“华严要义,首 在融合宇宙间万法一切差别境界,人世间一切高尚业力,与过、现、未三世诸佛 一切功德成就之总汇,一举而统摄之于一真法界,视为无上圆满,意在阐示 人人内具圣德,足以自发佛性,顿悟圆成,自在无碍。”而,此“一真法界”犹 天台宗用诸法实相之语。 佛学将欲界的“一切知”、色界的“道相智”和无色界的“一切智智”三种 知识分类将三种差别世界联结、贯穿起来,成为其一贯之道。佛家讲求通过修 炼,摆脱各种世俗的寻常见解,同样地,是将宇宙的最高价值、最后真相作为最 高追求,而“菩提道”就是佛家的一贯之道。 可以看出,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有“一以贯之”之道,并未将人与 宇宙独立开来,人与宇宙的关系是彼此相因,同情交感的和谐关系。 。黄克剑、钟小霖编: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方东美集,群苦 版社,1 9 9 3 年1 2 月版,第3 9 8 页。 参见方东美:中国哲学精神,载蒋国保、周哑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一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 9 9 2 年5 月版,第2 6 2 页。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生之理 3 生之理 对生命的关注是方东美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中国的生命思想为主体摄入 西方现代生命思想( 柏格森、怀特海、尼采等) ,是他建构自己生命哲学的基本 路数。自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形成自己的生命哲学体系时起,方东美的致思就始 终以生命范畴为中心。如柏格森和怀特海两位大哲,方东美的哲学也以生命为原 初范畴,他的整个体系都是由此原初范畴推演出来的。 方东美生命本体论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他早年接受西方生命哲学 的影响到最后回归中国哲学,建构生命哲学体系长达几十年之久。1 9 3 1 年,方 东美在中央大学文艺丛刊发表了生命情调与美感一文,标志着他的生命 哲学思想开始形成。这是一篇他最初对“生命”做出界说的美学论文。直至1 9 3 7 年6 月中国先哲人生哲学概要( 中国人生哲学概要前称) 出版,在此书中, 方东美生命本体论的思想基础已经奠定。同年,生命本体论体系在他发表的论文 哲学三慧中得到再次肯定和确认。 生命是方东美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它具有形上学的意义。生命作为一个 本体的存在,是万物的本原,也是发展的动力,甚至是组成整个宇宙集团的基本 元素。方东美先生所谓的“生命精神”是讲一种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根本看法, 因此,中国人生命精神的根本要义就是把宇宙与人生同看成价值的历程,使二者 取得适当的配合、联系、和谐,最后达到广大和谐的状态。 方东美的生命哲学体系的构建虽然受到西方哲学的影响,尤其是尼采、怀特 海等人的生命观对他的影响甚重,但是,归根结底,方东美构建生命哲学的根源 其实是他早期接受的传统的儒道思想,尤其是他从原始儒家经典易经的解读 中得到了自己的生命本体依据。 “每种民族各有其文化,每种文化又各有其形态。”。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形 态的差异是缘于不同民族文化精神寄托下的“生命慧”,推论之,生命慧又缘自 具体民族的生命精神。 中国文化独具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这种特质是与中国种种文化流派都将生 命创进作为其中心有关的,“中国的哲学从春秋时代便集中在一个以生命为中心 崤东美:生命情调与美感,见黄克剑、钟小霖编: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方东美集,群言出版社, 1 9 9 3 年1 2 月版,第3 5 8 页。 1 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生之理 的哲学上,是一套生命哲学,这生命不仅是动植物和人类所有,甚至于在中国人 的幻想中不曾承认有死的物质的机械秩序。” 3 1 从易经、洪范解析儒家思想中包含的生命精神 方东美认为原始儒家学说是“中国人的纯正代表”,而他在追溯上古哲学思 想尤其是原始儒家的源头时,强调应从易经和尚书洪范着手。这两本 经典蕴含中国文化传统和生生之德的创进精神,为中国文化铸造了基本模型。 方东美提到:“乾元是大生之德,代表一种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宇宙之一切; 坤元是广生之德,代表地面上之生命冲动,孕育支持一切生命的活动;合而言之 就是一种广大悉备的生命精神,这就是儒家之本。”这就是说乾元和坤元包 含的生生之德,也就是广大悉备的生命精神,这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所在。所以追 溯儒家思想的本源,需要回归到易经对于乾坤的原始记载和解读。 他对易经和洪范篇的看重,引得一大批论语派学者的非议,也 有不少学者认为方东美认定周易是孔子一派的著作是缺乏史料依据的。但是, 我们从另一面看,易经本就是一本集合了多个先贤的智慧之书,孔子以及儒 家对易经的完成所作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而正是方东美注重尚书和周 易的传统,我们才能从了解原始儒家思想依靠解读论语的单一境遇下找到 新的方向。 其实,自小熟读经典的方东美并非认为论语没有价值,只是在他进行学 术探索和解读的过程中,他发现前两者更能体现中国儒家传统的发展原委,也更 加符合他的生命哲学体系的构想。 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 9 8 3 年9 月版,第15 8 页。 蒋国保、周亚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一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 9 9 2 年5 月版,第2 5 5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生之理 3 1 1 生生之德:易经中包含的生命精神 方东美的原始儒家道家哲学一书,有专章“原始儒家思想一一易经 部分”。他考察了易的逻辑及其符号系统的起源与结构,肯定了从符号到道 德的转化。 周易符号和卦爻辞系统是从远古到成周时代的历史产物,后经周公、孔 子的诠释,成为人本主义的思想体系,然后有了道德理性的提升。既保留了原始 宗教价值,又转化为道德价值,把神圣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成为了人类的 生命道德秩序。 方东美指出,周易只是经孔子、孔孟弟子的系统研究,对这些历史资料 加以哲学的解释,然后才有了真正的哲学。易经由敷陈史实到涵盖更多的哲 学意味,同儒家自殷周时期开始的历史性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方东美认为儒家 演变的两个关节点在于成周时代的人文自觉和春秋时候的礼崩乐坏,这两个时代 才是原始儒家的精神所在。 方东美认为,易经成为儒家的哲学经典确实由于孔子及其后学富于宗教 使命感的人文引导。“孔子及其门人弟子后学等,以余所谓之实际人身分, 将一切思议想像所及者,概投注于时间变之铸模中,而一一贞定之,于以洞见吾 人所居处之宇宙天地,处处布护大生机,表现为大生广生之创造力,是谓生生 之德。”。 中国这套生命哲学体系在周易中得到最初的文字展现,“天地之大德日 生,圣人之大宝日位。”。天地的盛德在于常生,及化生万物。这便是方东美找到 的中国生命哲学体系的源头,他总结了中国哲学包含的六大原理,而其包含的首 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