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专业论文)90年代俄罗斯企业私有化的制度范式解析.pdf_第1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90年代俄罗斯企业私有化的制度范式解析.pdf_第2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90年代俄罗斯企业私有化的制度范式解析.pdf_第3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90年代俄罗斯企业私有化的制度范式解析.pdf_第4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90年代俄罗斯企业私有化的制度范式解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 0 年代俄罗斯企业私有化的制度范式解析 刘国华 摘要对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必将有助于对 转轨经济认识的深化,从而为我国的经济改革实践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多纬 度、多层次的有益参考,这就是本文选题的主旨所在。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对俄罗斯私有化的来龙去脉作一 综合梳理,从解析俄罗斯私有化的轨迹入手,超越单纯的经济视角,把俄罗斯的 私有化看作是一个经济行为政治化的过程,运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多种理论工具 主要是制度变迁理论和产权变革理论,探寻作为制度演进动态过程中的俄罗斯私 有化所隐含的制度变迁和经济转轨的一般特征,同时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础 上充分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期获得更接近事实真相的认知。 也就是说,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本身既是文章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创新。 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本文把私有化置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从社会 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并在两个层面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在 宏观层面上,私有化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一种手段和措旋,是变社会主义国有 制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资本主义改造”或“资本主义革命”的一种范式选择。 就俄罗斯私有化而言,它不是经济及其制度演进的自然过程,它表现出一种不得 已而为之或“历史强制”的特点。在微观层面上,私有化是向市场经济过渡、构 造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基本条件,是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 从这个角度来看,俄罗斯私有化的战略选择应该是无可厚非的,它的失误更多地 体现在策略和战术的选择上。 全文由引言、正文与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又分为四节: 第一节,俄罗斯私有化的含义、理论范式与原因探析。该节为全文奠定了基本 的理论框架,把俄罗斯私有化看作是强制性的、宪法制度选择型的制度变迁过程 的核心组成部分,并对俄罗斯私有化的内涵、初始条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第二节,俄罗斯私有化的原则、目标与方式:1 9 9 2 年私有化纲领剖析。本节 运用前节的理论对俄罗斯私有化的最初纲领即1 9 9 2 年私有化纲领进行了实证分 析,表明俄罗斯的私有化是不同利益集团斗争与妥协的产物,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它多桀的命运;但纲领也展示出,俄罗斯私有化是有理论、有纲领、有组织、有 计划、分步骤地进行的。 第三节,私有化演奏曲。本节对俄罗斯私有化的进程进行了初步梳理,根据 多种因素把它分成了并非界限分明的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小私有化阶段、证 券私有化阶段、货币私有化阶段和个案私有化阶段。 第四节,9 0 年代俄罗斯私有化的绩效与评估。本节对俄罗斯私有化在经济层 面包括微观和宏观领域的绩效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评估,并在理论上给出了解释, 同时紧密结合其他非经济层面,对私有化的经济绩效的评估进行一定程度的矫正。 本文的结论是:俄罗斯私有化的实质是宪法转型主导下的以产权为核心的强 制性制度交迁过程,它是俄罗斯历史与逻辑发展的产物;在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 既有深刻教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启示。总之,从制度范式的角度来看,作为 国有企业改革或重组的一种路径选择,私有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我们 大可不必谈“私”色变。 关键词:俄罗斯私有化 转轨经济制度变迁产权 i i t h e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a n a l y s i s o fr u s s i a n e n t e r p r i s e s p r i v a t i z a t i o ni n1 9 9 0 s 工n lg u o h u a a b s t r a c t :r u s s i a n p r i v a f i z a t i o ni sa na r g u a b l es u b j e c tt h a ta t t r a c t sm a n y a t t e n t i o n s i nr e c e n t y e a r s ,s c h o l a r so fm a n y c o u n t r i e sh a v ec a r r i e do u tas e r i e so fr e s e a r c ho nt h i s p r o b l e mf r o md i f f e r e n ta n g l e sa n dl e v e l s i nm a n yp e o p l e so p i n i o n ,i tw a st h e “l o s t d e c a d e ”o fr u s s i a nd u r i n gt h e1 9 9 0 s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yd r a w na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r u s s i a n p r i v a t i z a t i o ni sf a i l u r e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o ft h es a m er e s e a r c h ,t h er e s e a r c h i n gm e t h o da n d a n g l eo ft h ep r e s e n tp a p e ri ss p e c i f i c a n dc r e a t i v e i ns p e c i f i c ,i t a n a l y z e sr u s s i a n p f i v a t i z a f i o np a t t e r n sa n d m e t h o d sb a s e do nt h es y s t e m a t i ca n a l y s i sa n dt r a n s i t i o n t h i s p a p e rs t a r t s w i t h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 p r i v a t i z a t i o n ,p u t t i n go u t t h a t p f i v a t i z a f i o n i sas p e c i a lk i n do f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c h a n g ea n df o r m san e wt h e o r e t i c a lm o d e l o fm a n d a t o r y s y s t e m a t i ct r a n s i t i o no np r i v a t i z a t i o ni nr u s s i a n t r a n s i t i o n a le c o n o m y o n t h i sp o i n to fv i e w , t h i sp a p e ri so u t l i n e db y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o f p r i v a t i z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c h a n g ea n dp r o p e r t yr i g h t sr e f o r m a n d p u t t h ea n a l y s i so f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i n t o f r a m e i te x p l a i n s 也ep r i v a t i z a t i o ni nr u s s i ai nan e wp o i n to fv i e wa n dc o m m e n t s r u s s i a ne n t e r p r i s e sp r i v a t i z a f i o ni n1 9 9 0 st h r o u g ht h em e t h o d sc o m b i n ew i t hs t a t i ca n d d y n a m i ca n a l y s i so n b o t ht i m ea n dp e r i o do b s e r v a t i o n t h i sp a p e ri n c l u d e sp r e f a c e ,m a i nb a d ya n dc o n c l u s i o n ,a n dt h em a i nb o d yi s c o m p o s e d o f f o u r c h a p t e r s :f i r s t l y ,t h em e a n i n g ,t h e o r y a n dr e a s o na n a l y s i so f r u s s i a n p r i v a t i z a t i o n ;s e c o n d l y ,t h ep r i n c i p l e s ,o b j e c t i v e s a n dm e t h o d so fr u s s i a n p r i v a f i z a t i o n ;t h i r d l y ,t h e c o n c r e t ep r o c e s so f r u s s i a n p r i v a t i z a t i o n ;f o u r t h l y ,t h e 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n dv a l u a t i o no fr u s s i a np r i v a t i z a t i o ni n1 9 9 0 s b yd o i n gs u c h ,i tn o t o n l y v e r i f i e st h e m a n d a t o r y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c h a n g et h e o r y o nt h e p r i v a t i z a t i o n i n t r a n s i t i o n a le c o n o m y ,b u ta l s op o i n t so u tt h eb a s i cr e a s o n so fr u s s i a np r i v a t i z a t i o n u n s u c c e s s f b i nal o n gt i m e k e y w o r d s :r u s s i a p f i v a t i z a t i o n t r a n s i t i o n a le c o n o m y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c h a n g e p r o p e r t yr i g h t s 1 i i 前言 私有化作为当今转轨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 础。从本质上看,经济转轨的根本内容即是产权的私有化和经济的市场化。但在 这个大变革时期,私有化在不同的国家都程度不同地暴露出许多有待探索和解决 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俄罗斯私有化内容的广泛性、实施的复杂性和结果的 矛盾性在转轨国家中堪称典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出 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必将有助于深化对转轨经济的认识,从而为我国 的经济改革实践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多纬度、多层次的有益参考。这就是俄 罗斯私有化成为国内学术界热门话题的原因所在,也是本文的题中之义。 从现有的关于俄罗斯私有化的文献信息来看,特别是汉文研究文献无论 是约瑟夫布拉西等的克里姆林宫的经济私有化,还是张树华的俄罗斯私有 化是祸? 是福? 、汪宁的俄罗斯私有化评说、许新的转型经济的产权改革 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的私有化,抑或是其它有关俄罗斯私有化的论文 中,不乏对政策和历史的描述性分析,已经具有很强的实证特点,但大部分研究 仍太拘泥于细节,因而无法反映制度变化的复杂性,不能给出私有化过程中各种 因素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因此,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 对俄罗斯私有化的来龙去脉作一综合梳理,从解析俄罗斯私有化的轨迹入手,超 越单纯的经济视角,把俄罗斯的私有化看作是一个经济行为政治化的过程,运用 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多种理论工具尤其是制度变迁理论和产权变革理论,探寻作为 制度演进动态过程的俄罗斯私有化所隐含的制度变迁和经济转轨的一般特征,同 时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 期获得更接近事实真相的认知。即是说,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本身既是文 章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创新。 在对俄罗斯私有化进行解析的过程中,本文把私有化置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转轨、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并在两个层面进行 了初步的思考:在宏观层面上,私有化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一种手段和措施, 是变社会主义国有制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资本主义改造”或“资本主义革命” 的一种范式选择。而且俄罗斯的社会转型本身也是一次独特的现代化过程,在这 一过程中,私有化承担起了在俄罗斯恢复私有财产、重塑基本经济制度的重任。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上必须有一种原始积累。“所谓原始积累只不 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 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而私有化无疑是一座最好的“资本 主义学校”,教育俄罗斯入学习“市场”。 在微观层面上,私有化是向市场经济过 渡、构造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基本条件,是国企改革或重组、构建现代企业制 度的核心内容。不能忽略的是,俄罗斯私有化是在原“全盘国有化模式”陷入效 率困境后展开的,表现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或“历史强制”的特点。故它不是经 济及其制度演进的自然过程,而是由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的、有目的、自上而下 的经济及其制度的变迁过程,并且是宪法制度选择型的制度变迁过程。从这个角 度来看,俄罗斯私有化的战略选择应该是无可厚非的,它的失误更多地体现在策 略和战术的选择上。 相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对私有化的评估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在国内,到目 前为止还是比较薄弱的。许多文献中出现的关于私有化的评价,要么是笼统模糊 的实证描述,要么是主观随意的经验估计,或者是局部性的统计对比,系统、客 观、科学而公正的评价还比较少见。在理论和经验都不太系统的情况下,本文试 图提供一个理解和评价俄罗斯私有化发展轨迹及其绩效的大框架,在特别关注私 有化政策在经济层面尤其是对企业的影响的同时,紧密结合其他非经济层面,对 私有化的经济绩效的评估进行一定程度的矫正。 最后,本文认为,就转轨国家的现状而论,适当的非国有化和私有化对生产 力发展是有利的,对它动辄指责、全盘否定是不可取的。至于俄罗斯私有化没有 带来经济效益的即期提高和促进经济增长,对这个问题应作实事求是、客观而全 面的深入分析。孰知,一个国家改革成果的大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其中,改 革前的初始条件和改革进程中的制度建设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在转轨前,俄罗 斯已“陷入泥潭危机四伏,私有化的初始条件极其不利;而且,在私有化过程 中,配套制度建设又未能跟上,突出表现在政府的衰弱和执法不力上。如此看来, 私有化的初期绩效与预期结果相差甚远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俄罗斯的私有化 仍在进行当中,而制度变迁的绩效是存在一定时滞的,其长远的真实效应还有待 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现在就对其下断语还为时尚早。总之,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或 重组的一种路径选择,私有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大可不必谈“私”色变。 马克思:赍本论 第1 卷人民出版社1 9 7 5 年,第7 8 3 页 a s l u n d ,h o w k t l s s i m b e c o m e a m a r k e t e c o n o m y ,w a s h i n g t o n :t h e b r o o l d n g s i n s t i t u t i o n 1 9 9 5 ,2 4 1 2 第一节俄罗斯私有化的含义、理论范式与原因探析 一、俄罗斯私有化的内涵 对私有化的一知半解使得人们在谈论私有化问题时引起了许多混淆和误解。 特别是在我国,许多人一谈到私有化,往往就将其等同于“全盘私有制”。这样的 理解是非常狭隘的。因为按照西方和苏东转型国家的实践过程来看,私有化是一 个内容相当宽泛的概念,可以用来表达多种思想。在这些国家的文件和经济学家 的文章中,“私有化”与“非国有化”、“民营化”、“市场化”和“自由化”差不多 是同义语,其内涵十分广泛。o 1 、对西方私有化认识的一个概述 英语“p d v a f i z a f i o n ”一词最早出现在2 0 世纪7 0 年代末,当时英国政府在首相 撒切尔夫人倡导下对国有企业进行广泛的改革,向私人部门出售国有企业的财产 或股票( 份) ,改变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 9 8 3 年,“p d v a t i z a f i o f f 一词才被收录到英语国家最权威的字典韦氏新大辞典里。圆1 9 8 7 年,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也正式解释 了“私有化”概念。白此以后,私有化便成为西方研究者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在欧洲举行的一次私有化讨论会上,各国学者提出的私有化概念多达1 5 种, 其 中还不包括我们后来所看到的大量新的定义。一般来说,西方对私有化有狭义和 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私有化是指把国家财产( 企业) 和服务功能由公共所有或 公共控制转向私人所有和私人控制的过程,即所有权的转化;。广义的私有化是与 “国有化”相对而言的,是指减少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参与和干涉,凡是减少国家 对企业直接控制的一切措施,都可归结为私有化,即不仅指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还包括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具体说来,它包括:把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和法 人,使国家所有制变为私人所有制;改变国有资产的所有制关系和经营形式, 如实行承包、租赁和股份制等:允许和鼓励私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取消国 家对各种经济成分的限制,反对垄断、制造平等竞争的条件等等。学在更广泛的程 度上,私有化还包括以下内容:借助私有化提高有关产业部门的运作效率;促成 股权分散持有,形成所谓的“大众拥有股份的社会”;增加公共财政收入,以降低 财政赤字,抑制通货膨胀;削弱工会等组织在公共部门的力量,以消除这些组织 王金存:破解难隧一世界国有企业比较研究) ,华东师大出版社1 9 9 9 年,第9 1 页 【比】斯蒂夫汉克主编;私有化与经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9 年,第6 9 页 伍伯瓣、席春迎t 西方国有经济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7 年第1 5 8 1 5 9 页。 李志怠;新加坡公共企业的特殊私有化改革) 1 9 9 1 年第1 期 【比】斯蒂夫汉克主编:私有化与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9 年,第1 6 0 页。 “对国家的要挟”;增加行业内部竞争,增加消费者消费选择等。 可见,私有化并不单纯是指产权( 所有权) 的私有化,还包括经营权和经营 方式的私有化及观念的私有化( 可统称为管理私有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有 企业的“市场化”或“商业化”( 公司化) 意味着私有化 ;同样,标准的社会主 义合作社转变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或合作社也意味着向私有化的转变;最后,私有 化还包括私有经济的准入。 故在一定程度上,私有化相当于自由化,它意味着任 何人只需他( 她) 遵守最低限度的规则,都可以从事任何一种合法活动。不过, “产权私有化是私有化的主要形式和关键所在。”。 2 、俄罗斯私有化的内涵 俄语私有化( 印h b 绷3 舡瑚) 是英语p d v a t i z a t i o n 的音译。作为舶来品,俄罗 斯私有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意义模糊的口号,它只意味着使企业脱离中央政府 的管辖,但是并没有决定新的所有制形式是怎样的。 1 9 9 0 年1 2 月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所有制法对私有化的解释为:“将国有或 自治市政拥有的企业、财产、房地产、设施以及其他财产转让;变为公民和法人 所有制。”0 1 9 9 1 年7 月最高苏维埃批准、1 9 9 2 年6 月又作了修订补充而颁布的用 于指导整个私有化过程的法律性文件一俄罗斯联邦关于国营企业和地方企业 私有化法也作了类似的规定:“国营企业和地方企业私有化,是指公民、股 份公司( 合伙公司) 把向国家和地方苏维埃购置的下列资产变为私有:企业、车 间、生产部门、工段和从这些企业划分为独立企业的其他部分;现有企业和撤销 企业( 根据有权以所有者的名义作出这种决定的机构的决议) 的设备、工房、设 施、许可证、专利和其他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资产;国家和地方人民代表苏维埃在 股份公司( 合伙公司) 资本中的份额( 股份、股票) ;在其他股份公司( 合伙公司) , 以及合资企业、商业银行、联合企业、康采思、联合会和其他企业联合公司资本中 属羽掰 化趟嘣哟额( h 殳氢股票) 。”o 尽管菠蝴了锄c 0 6 c t s c i 盼, - i o c t b ”,从词义 上来判断,确实是把“国有”变为“私有”,但根据俄罗斯联邦所有制法的规 定,俄罗斯私有制的范畴十分宽泛。故这里讲的私有化,是广义理解的私有化, 是指财产所有权从国家向私人( 自然人和法人) 手中转移的过程,既包括把国有 企业变为私人所有,也包括把国有企业变为法人所有,同时又把在改革过程中形 赵伟,九十年代英嗣私有化的困境与前景) ,外国企业与管理,1 9 9 5 年第8 期- 【比1 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杜2 0 0 2 年,第2 2 0 页 罗红波:西欧公有企业) ,经济日报出版社1 9 9 4 年第2 2 5 页 m a r i c - l a v i g n e ,t h ee c o n o m i c so ft r a n s i t i o m f r o ms o c i a l t s me c o n o m i e st om a r k e te c o n o m i e s n e wy o r k :s t m a r t i n sp r e s s ,1 9 9 9 ,1 5 5 转引自冯舜华t 俄罗斯“私有化”新论) ,东欧中亚研究,1 9 9 6 年第4 期 a s l u n d ,h o w r u s s i a m a n n e a m a r k e te c o n o m y ,w a s h i n g t o n :t h e b r o o k i n g s i n s t i t u t i o n ,1 9 9 5 ,1 9 - 赵乃斌、姜士林主编:东欧中亚国家私有化问愿,当代世界出版社1 9 9 5 年第1 7 页。 4 成的新所有制形式( 包括集体企业和股份公司) 全部划入私有化范畴。 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俄罗斯私有化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官方文件的界限。 按照俄罗斯学者的解释,俄罗斯的私有化涵盖有以下三重含义o :首先,从财产的 法律角度和所有制的物质内容方面来看,私有化意味着将国有企业的资产全部或 部分地出售( 转让) ,改为私人和法人所有;其次,从企业的法律地位和隶属关系 等方面入手,私有化包含着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第三,初次私有化之后企业所有权的再转移过程。 1 9 9 7 年7 月俄罗斯颁布了新的私有化法,即俄罗斯联邦国有资产私有化和 市政资产私有化原则法。其对私有化的概念是:“对于本联邦法律的目标来说, 国有资产和市政资产的私有化,是指把属于俄罗斯联邦、俄罗斯联邦主体或市政 机构所有的资产( 私有化对象) 有偿转让,变为自然人和法人所有。”o 新旧私有 化法都明确地指出私有化是把“国有资产和市政资产有偿转让给自然人和法人所 有”,不同点在于新私有化法把旧私有化法的“变为私人所有”的含糊概念( 因为 私人所有,从严格意义上讲,应指公民所有) 改为“有偿地转交为自然人和法人 所有”,从而使私有化的概念更加简单明了,同时也反映了俄罗斯对于“私有化” 在理论上有了新的更高的认识。2 0 0 1 年1 2 月颁布的第三部私有化法一俄罗斯 联邦国有资产和市政资产私有化法保留了1 9 9 7 年私有化法对私有化概念的 定义。从新私有化法对私有化定义提法的改变及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的实际做法 来看,俄罗斯的私有化是个含义相当宽泛的概念,内容相当广泛。它不仅包括对 生产资料的私有化,而且还包括经营权和管理权在内的私有化。总之,“凡不是由 国家所有并且由国家经营的企业,凡属其经营管理的方式改变了,不论国有产权 是否已经变卖或易主,他们统统称之为私有化。” 所以,可以把俄罗斯的私有化 理解为国有产权的非国有化。实际上,许多俄国人把“r l p r m a a x a 3 m m 且”和“p 一 r o e y r a p e r a n e m e ”( 非国家化) 、“且e h a i 珊o h a 】瑚聊”( 非国有化) 视为同义词。 可见,那种把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出现的复杂的所有制体系简单地用私有制 来概括,把俄罗斯私有化简单地理解为将国有企业的生产资料转为私人所有,以 为俄罗斯的私有化就是“全盘私有制”,是试图“建立一个单一的私有制模式”的 认识,显然是不妥当的。实际上,俄罗斯的私有化是指除了国家直接拥有和管理 的国有财产之外,其他的所有制形式都可视为私有化形式。从私有化的目标来看, 俄罗斯的私有化旨在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其内容既包括国 a l t m a n d e r r a d y g i n , p r i v a t i 呲i o n i n r u s s i a :h a r de h o i c ,t i n t 也n e w t a r g e t s ,l o n d o n ,1 9 9 5 ,8 许新:转型经济的产权改革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的私有化) - 社科文献出版社2 0 0 3 年,第1 1 页- 杨启先:经济改革的挑战,中翻评论) ,1 9 9 8 年第3 期 许新:转型经济的产权改革俄罗斯东欧中亚周家的私有化,社科文献出版社2 0 0 3 年,第9 页- 有财产在法律角度和物质内容方面的转换, 人或法人,也包括生产关系的调整和转换, 改变,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即把国有资产全部或部分地出售给私 即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根本性 概言之,俄罗斯私有化实质上是通过产权交换,形成以非国有经济为主体的 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制度变迁过程。正如些俄罗斯经济学家所言,是通过不同所 有制形式的互相配合而建立起旨在实行全国性利益、集团性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 合的“混合经济”。因此:在研究俄罗斯的私有化问题时,切忌望文生义,更忌 乱扣帽子,只有怀着“热话题、冷思考”的平静心态,走出理解的误区,才有希 望接近并揭示事实的真相。 二、私有化的理论范式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实行制度创新, 其中产权变革是建立各项制度的第一大要务。 1 、经济转轨与国企改革的实质界定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下,不存在产权独立、边界合理、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相反,整个经济成了一个大工厂,控制权和索取 权主要由政府部门把握,资源靠行政指令配置,统一计划,统一价格,统一供、 产、销,统一核算,统一报酬。这种体制下严重存在着的协调问题和激励问题, 和过高的交易成本,造成了计划失灵即资源计划配置低效率的结局,其主要表现 是棘轮效应和软预算约束。圆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如果缺少 完整的要素市场,便无法实现转型的任务。与此同时又必须使市场的自我调节机 制和手段能够自由发挥作用。故从计划向市场体制转轨,其实质就是用市场和企 业这两种制度、两种组织、两种机制去代替中央集权指令计划这一种制度、一种 组织、一种机制,从而完成经济的协调、激励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的任务。 因此,在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重组,不仅是为了重构在供给和生产者行 为方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微观基础,而且也是为了创建在组织生产和交易活动 中成本和效率比市场更具有优势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使企业 变成能对市场信号( 主要是价格) 作出恰当反映的利益实体,而且要使企业变成 能对市场机制( 主要是价格机制) 进行必要补充、替代的经济组织。为此,就必 须正确划分政府和企业的界限,正确划分市场和企业的界限。前者的实质,是政 府将它掌握的企业资产控制权交还给企业,实现政企分离,以使它们各司其职, 唐朱昌:论俄罗斯墨有企业私有化的若干误区) 。世界经济文汇1 9 9 6 年第5 期 d c w a 灯i p o n t i m - r o l a n d g ,t r a n s i t i o na s a p r o c e s so f l a r g e - s c a l c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c h m g c ,e c o n o m i c so f 打删,1 9 9 6 4 ( 1 ) , 6 各负其贯。后者的实质,一是确定企业的边界,也就是确定企业资产的产权边界; 二是确定企业的形式,也就是确定企业的产权结构。故产权结构调整就应该是企 业基本问题分析和企业改革思路设计的核心。 2 、私有化理论分析工具的选择 在现代所有国家的经济中,企业都是最主要的组织,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更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真正主体,故企业理论在现代社会愈益显示出其 强劲的发展势头就不足为怪了。现代企业理论的突出特征是把企业作为一个制度 实体来分析,并大量运用博弈论、信息论及进化论的分析方法。o 实际上,在新制 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理论形成以前,我们没有办法通过正式模型来处理专用性投 资中存在着的事前竞争、事后非竞争关系,没有办法通过正式模型处理利益不一 致和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激励和风险分担问题,更没有办法通过正式模型处理由不 完全合同引起的产权安排和治理结构问题。因此,要想用正式模型解决企业的性 质、边界、制度和组织形式问题,要想将“权威”、“权力”、“控制权”等概念正 式纳入理论模型,要想能从产权结构的角度透析企业的制度安排,指导企业改革 带来有效率的绩效,要想对企业私有化的实质有一个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就必须 站在理论研究的前沿,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与现代产权理论等作为分析的工具。 3 、制度变迁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视为决定经济绩效的内生变量,把新古典经济学所舍弃 掉的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国家和法律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 纳入了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并发展出一个有关制度变迁问题的解释框架,较 好地解释了经济转轨问题,从而使自己成为诠释经济转型问题的权威。尽管详细 介绍这些理论超出了本文的范围,笔者还是要用一定的篇幅对这些理论工具进行 简要说明和评价,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勒出俄罗斯私有化的发展轨迹。 1 ) 制度的涵义与功能 一般说来,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理解为一种“公共规则”。所谓制度无非是约 束人们的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与经济行为”。 制度有多种功能,具体表现为:第一,降低交易成本:第二,为经济、政治 服务;第三,使外部收益内部化;第四,激励功能:第五,创造合作条件。总之, “制度提供人类在其中相互影响的框架,使协作和竞争得以确定,从而构成一个 z t w - l e 耶夫,期待危机,俄罗斯经济改革的进程与矛盾k 经济科学出版社2 0 0 0 年第1 5 5 - 1 5 6 页 柬劲松: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 0 0 0 年第6 页。 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 0 0 2 年,第2 5 3 页一 扬傻一:制度变迁与管理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第l 1 1 页 社会特别是构成了一种经济秩序。”o 2 ) 制度变迁模型 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制度变迁可以被理解为用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替代另 一种制度的过程。按照拉坦的说法,制度变迁涉及三个方面 :1 、一种特定组织 行为的变化;2 、这一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变化;3 、在这一组织的环 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规则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其实质就是 一次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和基础组织要通过制度变迁过 程来实现。其中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产权的变革、企业组织的变化、政府管理 体制的变化、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等,都是制度变迁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揭示制度变迁过程较为完善的理论模型是由诺思等人建立的“诺思模型”。诺 思把制度创新的全过程划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潜在利益集团”的形成;第二 步,提出制度变迁方案;第三步,在若干个供选择的制度构建之后,“潜在利益集 团”就会根据最大利益进行比较和选择;第四步,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次级行动 团体;第五步,两个行动团体互相支持,共同努力实现“制度变迁”任务。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中,制度变迁有两种基本形式: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 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是指制度构建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构建 的创造,由个人或一群( 个) 人在相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固马克思 的社会演进观点就被看作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根 源有四个:第一,制度选择集合的改变;第二,技术改变;第三,制度服务的需 求改变;第四,其他制度要素的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命令、法律以及 各项政策的引入所实现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根源主要有以下五个o :第一,统治 者的偏好;第二,有限理性:第三,意识形态的刚性;第四,官僚机构的博弈问 题;第五,集团利益的冲突。而有效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统治者较高的理论水平、 开放的有弹性的意识形态、健全的官僚机器、符合社会前进方向的社会利益集团、 充分的社会科学知识等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制度变迁总是存在着诱致性与强制性相伴随的特征。9 0 年代 初俄罗斯的转轨过程就是如此。一方面,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是由于苏联历史 首先是由苏联经济存在的明显缺陷决定的:但在苏联解体、俄罗斯也岌岌可危的 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 ,商务印书馆2 0 0 2 年,第1 9 5 页。 r u t c t a n v w ,y u j i r o h ,t o w a r d a t h e o r y o f i n d u c e d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i n n o v a t i o n ,j o u r n a lo f d e v e o p m e n t s t u d i e s , 1 9 8 4 ,2 0 ( 2 ) 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 0 0 2 年,第2 7 0 2 7 4 页。 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 0 0 2 年第3 8 4 页。 科新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 0 0 2 年,第3 2 9 3 3 0 页。 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 0 0 2 年,第3 8 4 页。 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 0 0 2 年,第3 9 7 - - 4 0 0 页。 特定情况下,改革社会和经济只能自上而下地进行。这样,就有两种相互联系的 因素影响到改革的最终成果,一种是过去遗留下来的因素,另一种是在改革开始 阶段形成的新因素。各利益集团对制度安排的偏好会激励他们进行事前的寻租活 动,使他们付出努力和资源来影响转轨政策的选择,特别是私有化政策的选择, 以求获取更多的租金。回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化经济转型过程的强制性的一面为它 的有效率的自我实现添加了许多条件,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主导趋势。 3 ) 利益博弈与政治约束 马克恩主义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社会中,“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 的利益有关”,o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人们进行制度选择的出发点。制度变迁过程 实质上是人们经济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不同的利益主体根据各自的利益偏好对 一项制度创新方案和总体制度变迁持有不同的观点、预期和态度,并依据自己的 经济转型目标函数参与经济转轨过程。但是,社会是由许多人组成的,而许多单 个人的利益又可能是相互冲突的,这样,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为了实现利益最大 化必然要进行多方面的合作或竞争,从而形成了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无数个力 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了一个总的结果,即制度变迁。它不取决于单个人或单 个利益主体的选择,而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作用和反复博弈的产物。从这个意义 上讲,可以把制度选择过程定义为在即定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利益集团为实现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进行的合作与竞争。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利益和他们之间的相 互冲突贯穿和支配着历史进程。故经济转轨的实际过程必然反映的是相互冲突的 利益集团之间斗争与妥协的反复博弈过程,这实际上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 制 度变迁的方向和路径取决于不同利益榘团的力量对比和他们之间的博弈,而力量 大小并不简单取决于人数的多少,而是取决于他们所控制的资源( 包括经济资源、 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等) 。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必然伴随着政治体制的深刻变迁。经济转轨 的实质是它将改变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从而改变人们之间的权力结构和权力关 系。在新制度的经济绩效实现之前,经济转轨将首先表现出利益再分配的性质, 这使经济转轨过程首先表现为一个政治过程,其次才是一个经济过程。故而设计 在政治上可以接受的配置机制以分配制度变迁带来的收益,同时保证制度创新的 效益目的,这是经济转轨政策的核心问题。在这个博弈过程中,由于制度生产的 规模经济效应和政府在制度供给方面的类似于垄断的优势,使国家在制度变迁过 t i m o t h yf r y c ,b r o k e r sa n db u r c a u c r a mb i l d i i l gm a r k e ti n s t i t u t i o n si nr u s s i a ,a n n a r b c r :t h e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i c h i g a np r c s s ,2 0 0 0 ,2 5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l 卷,人民出版社1 9 7 2 年,第8 2 页。 张宇;过渡经济学导论x 经济科学出版社2 0 0 1 年,第9 5 - - 0 6 页。 9 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政权和国家所制定的法律与政策是社会选择的核 心,各个集团采用的各种工具对政权的性质和政策发生影响,是社会选择的关键。 因此,制度变迁在更大程度上是国家对个人的强制,或者是那些能使国家为其所 用的人对他人的强制。o 政治约束条件在俄罗斯特别重要,因为俄罗斯的政治变迁先于经济变迁。就 说服选民开始一场改革而言,政治约束条件在事前是至关重要的;而就避免这一 过程的逆转而言,政治约束条件在事后也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传统计划体制时期 形成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是集权型的、一元化的,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的演 进处在抑制状态,不论以何种方式做出公共选择,最终实施社会决策的是官僚和 官僚机构,故制度变迁的方向主要取决于最高领导层的意愿和偏好。o 而向市场经 济的过渡,就意味着社会结构演进的自主化,意味着不同个人、不同企业、不同 地区、不同社会阶级和阶层、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利益差异的明显 化,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路径越来越不取决于某个利益集团单方面的意志和偏好, 而越来越取决于利益主体之间反复的博弈和不可控制的合力。结果,俄罗斯经济 转轨演化成经济和政治支配权在新旧时代社会精英之间的交接。精英对经济和政 治支配权力的控制通过经济转轨制度化了,经济发展仍然是特权阶层的“人质”。 当这些特权阶层不必通过实质性的经济机制变革就可以保障自己的特权地位和经 济政治支配权时,经济机制的实质性改变就不会发生,经济发展绩效也不会发生 实质性的改变,社会就会陷入经济制度的非效率制度结构之中。o 4 ) 宪法选择型制度变迁 社会制度的整体结构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制度组成的,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制 度中区分出宪法制度与制度安排是必要的。宪法制度又被称作制度环境,它“是 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 支 酉己选举、产权和契约权利的规则就是构成经济环境的基本规则类型的例子) 。”而 制度安排是一种“规制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安排,制度安排可 能是最接近于制度一词的最通常使用的含义。” 宪法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 是制定规则的规则,因而,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路径。而 制度安排则是宪法制度框架内支配各经济单位之间合作与竞争方式的具体规则, 这些具体规则是从宪法制度中派生出来的。宪法制度不同,具体的制度安排必然 d o w - 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杜1 9 8 6 年,第1 5 1 1 7 2 页。 r o l a a d * g 。t h er o l e o f p o l i t i c a lc o n s t a n t s i n t r a a s i t i o ns w a t c g i e s o n o m i c s o f t r a n s i t i o n ,2 0 0 0 2 ( 1 ) d c 缪勒z 公共避择理论 ,中盈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9 年,第4 页。 t i m o t h yf r y e ,b t a k e r sa n db u t g a u c r a t s :b u i l d i n gm a x k c ti n s t i t u t i o n si nr u s s i a ,a n n a t b e r :t h eu n i v c r s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