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习题精选.doc_第1页
改革开放习题精选.doc_第2页
改革开放习题精选.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1980年,我国在福建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 B、珠海C、汕头D、厦门2、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上海 B、深圳C、珠海D、厦门3、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广东 B、深圳C、海南 D、浦东4、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 )小岗村农民。A、安徽肥西 B、安徽凤阳C、河北沧州D、贵州关岭5、农村改革以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以下分析其原因的表述中,你认为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农村人民公社是吃大锅饭。 B、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C、农民劳动一年,收入却不多。 D、农民文化思想素质较低。6、 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于( )A、1978年 B、1985年C、1992年D、2000年7、1992年,党的( )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二、填空题1、(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个开放的“窗口”。2、( )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3、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即把原来单一的( )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 ),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4、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 )、( ),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三、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材料2: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材料3: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回答:各段民间花鼓词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从材料2到材料3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D 2、B 3、C 4、B 5、D 6、B 7、D 二、1、深圳2、上海浦东开发区3、公有制、政企分开、按劳分配4、公司制、股份制三、 材料一反映了朱元津在内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农民残酷压迫,造成安徽凤阳的贫穷落后;材料二反映了“文革”期间,“左”倾错误发展到阶级斗争为纲,造成包括凤阳在内的全国许多地方生产停滞的情况;材料三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阳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树,使经济出现迅速发展的情况。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有:长期以来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难于调动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