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曾子孝道思想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曾子孝道思想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曾子孝道思想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曾子孝道思想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曾子孝道思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内容摘要 曾子是孔子最著名的弟子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他以宣扬和力行孝道而 闻名。本文力图将曾子思想尤其是他的孝道思想放到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和儒学发展、流变的脉络中,对其做出客观的评判和理性的省察,以把握其 在先秦儒学乃至整个儒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厘清它与中国 传统政治文化以及与传统社会生活的关系。 曾子孝道思想的内涵不限于“事亲”这一基本含义,他将孝道的内容内 外打开,向内收敛为修身之道,向外拓展为为政之道,进而将人们的道德修 养、家庭行为和社会行为都囊括其中,使孝道成为无所不包的庞大体系。 “孝”在曾子思想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曾子的事亲思想有两个基本原则:“忠”和“礼”。“忠”是指孝子发自 内心的爱戴父母的自然情感,“礼”是指子女侍奉父母的行为要符合礼的规 范。事亲包括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劝谏双亲之过、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等 内容,将侍奉父母的各个环节都详尽地展现出来。 曾子认为,事亲应做到“不为父母忧”和“不遗父母恶名”,因此人们 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他以“内省”和“慎独” 为基础,;强调慎、勇、廉、信等德目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 阐述了学习之道、交友之道、忠恕之道的意义和价值,丰富和完善了他的人 生修养理论。 曾子通过将家庭关系与政治关系、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作类比,把孝 道拓展到政治领域,由孝父推出了忠君的观念。但曾子的这一主张与后世“移 孝作忠”的泛孝主义有很大的不同,这一不同将他与后世的曲学阿世之“俗 儒”区别开来。 曾子在先秦儒家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孔子思想中的很多内容, 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如孝道思想、内省思想、忠恕之道,等等,都被曾子继承并纳入了自己的思 想体系。他把孔子形而上的道德追求转化为形而下的道德践履,在实践层面 深化和发展了孔子思想,对儒学的普及和影响力的增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 要的作用。曾子的“内省”和“慎独”思想进一步抬高了主体的主观意志和 内心自觉在道德实践中的地位,表现出十分鲜明的向心性之学发展的倾向, 成为儒家心性之学的滥觞。曾子的孝道思想及其后学所作孝经演变成的 孝治文化,对古代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曾子孝道思想中许多合理的内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 义。我们应该把曾子思想中具有超越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具有普遍意 义的内涵,与其中具有历史落后性和局限性的东西,以及被历代统治阶级歪 曲、利用和改造的东西区分开来,保留和吸取其中积极的、具有现实意义的 合理内涵,将其发展为适合时代需要的孝道观,服务于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 和文化建设。 关键词:孝内省慎独现代价值 生童奎兰堡圭兰堡篁兰 a b s t r a c t m a s t e rt e s e n gi so n eo ft h em o s tf a m o u ss t u d e n t so fc o n f u c i u s h ei s f a m o u sf o rh i sa d v o c a t i n ga n dp r a c t i c i n gt h ed o c t r i n eo ff i l i a lp i e t yi nt h e h i s t o r yo fc h i n a t h i st h e s i st r yt op u tt h et s e n g st h o u g h te s p e c i a l l yh i s d o c t r i n eo ff i l i a lp i e t yi n t ot h es o c i a la n dh i s t o r i c a l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a tt i m e a n da l s o i n t o 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 o ft h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n dm a k ea n o b j e c t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a n d ar e a s o n a b l er e s e a r c ho ui t i nt h i sw a y , t h er o l et h a t t e s e n g st h o u g h tp l a y e di nc o n f u c i a n i s mb e f o r ec h i nd y n a s t y , a n de v e ni n t h ew h o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o f c o n f u c i a n i s mi sd i s c u s s e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e s e u g st h o u g h t a n d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p o l i t i c a lc u l t u r eo f c h i n a ,a n d t r a d i t i o n a ls o c i a ll i f ei sm a d ec l e a r 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 t s e n g sd o c t r i n e o ff i l l a lp i e t yc a b tb ec o n f i n e dt ot h e b a s i cm e a n i n g o f s e r v i n go n e sp a r e n t s ”h en a r r o w e d i td o w nt ot h e w a y t o c u l t i v a t eo n e s m o r a l i t ya n de x t e n d e di t t ot h ew a yt o e n g a g eo n e s e l fi n p o l i t i c s f u r t h e r m o r e ,h em a d e t h ed o c t r i n eo ff i l i a lp i e t ya h u g e a n dc o v e r a l l s y s t e m ,i n c l u d i n gm o r a l i t yc u l t i v a t i n g ,f a m i l i a lb e h a v i o r ,a n ds o c i a lb e h a v i o r f i l i a lp i e t yh a st h em e a n i n go f o n t o l o g y i nt s e n g st h o u g h l t h et w ob a s i cp r i n c i p l e si nt s e n g st h o u g h to f s e r v i n g o n e sp a r e n t sa r e “l o y a l t y ”a n d “r i t u a l ”“l o y a l t y ”i st h en a t u r a lf e e l i n go fl o v ea n de s t e e m i s s u i n gf r o m t h ef i l i a lc h i l d r e n “r i t u a l ”r e f e r st ot h a tt h ec h i l d r e n sb e h a v i o r o f s e r v i n g t h e i rp a r e n t sc o n f o r mt ot h e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o fr i t u a l m a s t e r t s e n g s t h o u g h t o fs e r v i n gt h e p a r e n t s i n c l u d e s s u p p o r t i n gp a r e n t s ,r e s p e c t i n g p a r e n t s ,e x p o s t u l a t i n gw i t hp a r e n t sa b o u tt h e i rm i s t a k e s ,a n db u r y i n ga n d s a c r i f i c i n gp a r e n t sw i t hr i t u a l ,e t c ,w h i c h s h o w se v e r ya s p e c t so fs e r v i n g p a r e n t st h o r o u g h l y i nm a s t e r t s e n g sp o i n t o fv i e w , t os e r v e p a r e n t s s h o u l dt a k et h e p r i n c i p l eo f “n e v e rm a k ep a r e n t sw o r r i e da b o u ty o u ”a n d n e v e rb r i n g s h a m eo n y o u rp a r e n t s ”i n t o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t h e r e f o r e p e o p l e s h o u l d s t r e n g t h e nt h e i rs e l f - r e s t r a i na n de n h a n c et h e i rh o r i z o no fl i f e b a s e do nt h e t h o u g h to f i n t r o s p e c t i o n a n d “b e i n g c a u t i o u se v e n b y o n e s e l v h e e m p h a s i z e dt h ei m p o r t a n c eo ft h ev i r t u e o fb e i n g c a u t i o u s ,c o u r a g e o u s , u n c o r r u p t e da n df a i t h f u li nt h ep r a c t i c eo fm o r a l i t y , a n dt h e ne x p o u n d e dt h e d e f i n i t i o na n dv a l u eo ft h ew a yo fl e a r n i n g ,m a k i n gf r i e n d s ,b e i n g l o y a la n d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o n s i d e r a b l ei n c o m m u n i c a t i n g ,w h i c h m a d eh i s t h e o r y o f c u l t i v a t i n g m o r a l i t ym o r e r i c ha n d p e r f e c t c o m p a r i n gf a m i l yr e l a t i o n s h i pw i t hp o l i t i c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a n df a m i l y e t h i cw i t hs o c i a le t h i c m a s t e rt s e n ge x t e n d e dt h ew a yo ff i l i a lp i e t yt ot h e f i e l do fp o l i t i c s ,d e d u c e dt h ev i e wo fb e i n gl o y a lt oo n e se m p t o rf r o mt h e v i e wo fb e i n gf i l i a lt oo n e s p a r e n t s h o w e v e r , t h i sp r o p o s i t i o no fm a s t e r t s e n g i sr a t h e r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es u b s e q u e n t p r o p o s i t i o no f “c h a n g ef e a l t yt o l o y a l t y ”t h i s d i f f e r e n c e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sh i s t h o u g h t f r o m t h e “v u l g a r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 m a s t e rt s e n g st h o u g h t p l a y e dar o l eo fac o n n e c t i n gl i n kb e t w e e nt h e p a s ta n d t h ef u t u r ei nc o n f u c i a n i s mb e f o r ec h i nd y n a s t y m u c hc o n t e n to f c o n f u c i a n st h o u g h ts u c ha st h e t h o u g h t o f f e a l t y , i n t r o s p e c t i o n ,l o y a l t ya n d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a n ds oo n ,h a db e e ni n c l u d e di nt s e n g st h o u g h ts y s t e m h e c h a n g e d c o n f u c i a n sm e t a p h y s i c a i l yp u r s u i n go f m o r a l i t y t ot h er e a l i s t i c a l l y p r a c t i c i n go fi t , w h i c hd e e p e n e da n dd e v e l o p e dc o n f u c i a n st h o u g h t , a n d m a d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m o r ed e e p e n ,g e n e r a l ,a n di n f l u e n t i a l m a s t e rt s e n g s t h o u g h to f i n t r o s p e c t i o n ”a n d “b e i n gc a u t i o u se v e nb yo n e s e l f e n h a n c e s t h es t a t u so f s u b j e c t ss u b j e c t i v ep u r p o s e a n di n n e r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i nm o r a l i t y p r a c t i c ea n d s h o w st h e t e n d e n c yo f i d e a l i s t i c m a s t e rt s e n g sd o c t r i n eo f f i l i a l p i e t ya n dt h e “p i e t ys c r i p t u r e ? w r i t t e nb yh i ss t u d e n t sw a sd e v e l o p e di n t o “p i e t y c u l t u r e w h i c hh a si n f l u e n c e da r c h a i cs o c i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c u l t u r e g r e a t l y m u c hr e a s o n a b l ec o n t e n to ft s e n g sd o c t r i n eo f p i e t ys t i l l h a sp o s i t i v e v a l u e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nt o d a y ss o c i e t y w es h o u l d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t h es u p e r h i s t o r i c a l ,s u p e r - c l a s s i c a l ,a n dg e n e r a lc o n t e n tf r o mt h ec o n t e n tt h a ta r e l a g g i n ga n d l i m i t e da n dt h a th a db e e n d i s t o r t e d ,u t i l i z e d ,a n dc h a n g e d b y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a lc l a s s w ea l s os h o u l dr e t a i na n da b s o r bt h ep o s i t i v e , p r a c t i c a l , a n dr e a s o n a b l ec o n t e n tt od e v e l o pt h e mi n t ot h ev i e wo f p i e t y , w h i c hm e e t s t h en e e d so ft h et i m ea n ds e r v e st h e m o r a l i t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c u l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u p - t o - d a t e s o c i e t y k e yw o r d s :f i l i a lp i e t y ;i n t r o s p e c t i o n ;b e i n gc a u t i o u se v e n b yo n e s e l f m o d e r nv a l u e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曾子孝道思想研究 曾子是孔子最著名的弟子之一。孔子没后,儒分为八,在孔子的弟子及 其再传弟子中,能承道受业并取得很高成就者,不乏其人,而曾子是其中相 当突出的一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孝道思想体系,对后世儒学乃至后世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都产生了 深远影响。深入地研究曾子孝道思想,对于我们把握先秦儒学乃至整个儒学 的发展和演变脉络,厘清儒学与中国传统政治、儒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曾子没有系统的论著流传后世,现存曾子、曾子全书是后人从隋 唐以前的相关史料中辑出的,我认为它们只有参考价值,不能作为研究曾子 的主要依据。因此本文之研究主要以论语、孟子、苟子、小戴礼 记、大戴礼记、韩诗外传、孔子家语等对曾子言行的记载为依据, 同时参证其他相关史料。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指教。 孝道溯源 在中国历史上,曾子以孝而闻名。曾子不但留下了许多行孝的事迹和典 故,而且形成了系统的孝道思想,“孝”是曾子思想的核心与根本内容。他 的孝道思想包含事亲、修身、为政等多方面的内容。曾子孝道思想的形成, 不但深受孔子的影响,而且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研 究曾子的孝道思想,首先需要对“孝”这一观念作一番简略的考察。 ( - - ) 孝道思想溯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观念之一。 在几千年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将其发展为含义深刻、内容丰富的孝道 文化。 孝这一观念的产生,基于两个条件:一个是人类有了前后代之间的血缘 亲情,这是孝观念产生的自然基础;另一个是个体家庭的形成。只有在个体 家庭产生之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彼此间的权利、义务才得到确定, 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孝的道德才 会形成。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可考的文字记载上来看,“孝”字在商代的b 辞中就出现了,但被作 为地名使用;金文中也有孝字,但被作为人名使用,从这两处还不能断定商 人已有孝的观念。而在周代的金文、尚书周书 、诗经中,则有了大 量关于“孝”的记载,足见孝在周代已经成为流行的道德观念。 周代的孝观念,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健在之父母的孝养,如 “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尚书酒诰) 二是对已去世的先祖 的“追孝”,如“追孝于前文人。”( 尚书- 文侯之命) “夙夜用享孝皇祖 文考。”( 乎簋,见文物1 9 7 2 2 ) 三是孝于宗室、大宗,如“用享孝 宗室。”( 曼龚父盈,见三代1 0 3 9 1 ) “用享孝于大宗。”( 兮熬壶, 见捃古2 2 7 6 ) 从孝的后两项特别是第三项内容来看,孝的内涵在周代 已经发生了衍变,孝已超出了孝养父母这一原始意义,而被赋予维护宗法等 级秩序的功能。由此可见,西周时孝的观念已由伦理道德上升为社会的意识 形态,它被纳入周礼的轨道,发挥着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作用,从而具有了 政治意蕴。 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关于孝的思想,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孝道思想。他的 孝道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敬养父母。孝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赡养父母,然而仅仅满足父母的 衣食需求是不够的。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 论语- 为政) 不养父母,当然是莫大的不孝:养而 不敬,和养犬马没什么两样,亦是不孝,只有对父母的尊敬才可以把这两者 区别开来。因此侍奉父母,除了能养,还要有敬,使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 精神的慰藉。所以当子夏问孝时,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 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同上) 替父母劳作,供给父母酒食,并非就 算孝了,难能可贵的是侍奉父母时总是保持和悦的脸色,这就需要真诚的敬 爱之心作为支撑。 第二,无违于礼。这是对侍奉父母的外在行为细节方面的规定。即使对 父母既爱且敬,然而在长期的奉养过程中,难免有不周之处,因此必须以礼 来规范孝行。有了礼作为标准,在孝敬父母时就不会犯过错了。所以孔子说 孝敬父母要“无违”( 论语为政) ,即不要违背礼的要求,他强调子女要 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同上) 第三,劝谏双亲。子女对父母也不能一味盲从,如果父母有过错,子女 应加以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同样是孝道的要求。孔子提出:“事父 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所谓“几谏”,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就是“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礼记内则) ,即不但要加以劝谏,还要讲 求进谏的方式;即使父母暂时没有接受劝谏,也要保持尊敬的态度,不应生 怨恨之心。“几谏”既不违背“敬”的原则,又不盲从父母,使孝道与礼有 机地统一起来。 第四,不使父母忧。孔子认为,作为孝子,应该善保其身,不要让父母 为自己担惊受怕。孔子的弟子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父母唯其 疾之忧。”( 论语为政) 对这句话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说父母深爱自己 的子女,常常担心子女生病,子女应该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不做危及自 身,让父母担忧的事情。二是说,疾病一般不是因人们的主观过错而招致的 灾祸,如果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而担忧,那就意味着子女不去做好勇斗狠、 触犯刑律等冒险之事。无论以上哪种解释,都是要求子女要体贴、照顾父母 爱护自己的心情,注意保全自身,以便能够更好地尽孝。孔子还提出:“父 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在古代,交通条件不便利,人 类应付天灾人祸的能力也很有限,“远游”即意味着危险。孔子要求孝子不 远行,即使不得已而远行也要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以免他们为自己担心, 其用意与“父母唯其疾之忧”是一致的。 第五,三年不改父之道。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 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 对于这一句话,应该善为理 解。“无改于父之道”,应该是指无改于父之善道,继承父之正业,并非对父 亲的所作所为毫无保留,一概继承。如果其父有过,其子不仅不改而且继之 而行,就是继其父之恶,那就是不孝了。继父之遗志,守父之善道,包涵着 对父亲更深一层的尊重,是对孝道内涵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第六,孝道的进一步政治化。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将孝观念政治化的趋 势,非常重视孝道在维护宗法等级秩序中的作用。论语颜渊记载:“齐 景公问政于孑l 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将父子关 系与君臣关系并举,把孝父与忠君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了孝道的政治意义。 论语为政记载:“或问孔子日:子奚不为政? 子日:书云:孝 乎! 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一在孔子看来, 孝道与为政是一致的,甚至孝悌本身即是为政。他还说:“孝慈则忠。”( 论 语为政)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论语- 泰伯) 他认为统治者 只需以孝道对待双亲,自然就可以感化百姓,使他们恢复忠厚仁义的本性, 这就是为政的要道。 然而,孔子对西周传统孝道最重要的发展与贡献,则是在哲学层面对孝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道的深化和拓展。众所周知,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以内在的人心之“仁” 来充实作为外在行为规范的礼,为周礼的合理性奠定了人性论的基础。在孔 子那里,仁爱之心是人类所共有的,而礼乐的内在根源就是人心之仁,所以 作为周礼内容之一的孝道,也不再仅仅属于贵族宗亲集团的行为规范,而成 为人人都必备的起码德行。论语阳货记载: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 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以矣”子日: “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 ”日:“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 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 孔子认为,人子孝于父母,全出于良心之安否,并非来自于外在的约束。 这样,孔子把孝道由维护宗族制度和家庭秩序的行为规范转化为每一个人内 心的天性之爱,将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此可知,孔子“仁” 的提出,从哲学的高度为传统孝道确立了人性论的根基,将作为上下等级之 礼的孝转化为人人内在平等的人性之仁的显发。这就冲淡了西周传统孝观念 的贵族色彩,使之士民化,使得行于上层社会具有政治效用的孝转化为全民 普遍自觉的行为规范,拓宽了孝道的作用范围。 ( 二) 从孔子到曾子 一一仁本论向孝本论的转换 孔子的孝道思想大都被曾子继承并纳入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曾子在孔子 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发展和全面的发挥,提出了他独具特色的孝道思 想。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孔子思想和曾子思想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关于孝的理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孔子思想的核 心内容,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在孔子那里,仁是最高的善,是诸德之 本,百行之首,万善之所由生,也是孝心与孝行产生的内在基础和根据,孝 只是从属于仁的一个道德范畴。 而曾子将孝道予以无限的拔高,以至于在他的思想中,孝已经超越了仁 的地位。他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 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 礼记祭义) “仁者,仁 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 者也。”( 同上) 曾子甚至认为:“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同 上) 凡违反人性,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不孝。显然孝在曾子 思想中代替了仁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孝成为其他切德行实践的动机、目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标和理由。曾子把仁德作为孝悌之基的意义忽略,直接将孝悌视为诸德的本 体、基础和起点,这种观点既不同于孑l 子将仁视为诸德之本的思想,也与孔 子对孝悌的原始理解是不同的。可见,曾子思想的核心是孝,仁在他的思想 中变成了一个从属于孝的道德范畴。 曾子还说:“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 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丽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 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 “礼记祭义) 可见在曾子那里,孝已不仅仅是诸种美德之一,它超越时 空,成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适用一切社会领域,是指导人类一 切行为的普遍的、永恒的终极法则,几乎可以囊括关于个人活动、社会关系 以及政治行为等方面的所有规范。曾子将孝置于至尊的地位,把本来内涵很 窄的孝这一伦理范畴解释成为无所不在、无所不用、蕴含一切的世界之本体, 赋予孝以无限深邃广大的意境,这在儒家诸学派中是相当突出和特殊的。孝 道理论发展到了曾子,就其包容的范围来说,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由此可知,孝是曾子思想的核心内涵,在他的思想中具有本体论的地位和意 义,他的哲学思想可称为“孝本论”的哲学。 孝原本只是一种家庭伦理,为什么到了曾子这里,它却发展成一种超伦 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准则? 原本只是诸德之一的孝何以成为诸德之 本?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对曾子思想作一番认真的考察和分析。下文拟 结合曾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儒学的发展脉络,谈一谈曾子孝道观的内容、发 展及其影响。 二孝道的基本含义事亲 曾子的孝道思想仍然从敬爱父母这一基本内涵出发。舍此基本内涵,孝 道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曾子对事亲的原则、事亲的内容等问题都有 比较详细的论述。 ( 一) 事亲的基本原则 曾子指出,孝有两大原则,为“忠”,一为“礼”。他说:“君子立孝, 其忠之用,礼之贵。”( 大戴礼记曾子立孝* ) 卢辩注:“有忠与礼,孝道 立。”意即忠与礼是孝道的两大基本原则。 转引自 清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 9 8 3 年第1 版,第8 1 页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需要说明的是,曾子此处所谓的“忠”,与后世所言“忠君”之忠是不 一样的。“忠”这一范畴的起源、流变有一漫长的过程,先秦时之“忠”与 汉代以降之“忠”的涵义有轩轾之别,不可简单等同。在早期儒家那里,“忠” 并非仅指为人臣者的政治品格,在很多情况下,它是指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意 愿或情感。说文言:“忠,敬也。”增韵说:“忠,内尽其心而不欺也。” 部是指出自内心忠诚、无欺的道德品格,它既可适用于人伦、也可适用于政 治领域。如曾子所言“忠恕之道”,与“三省吾身”的内容之一“为人谋而 不忠乎”,其中之“忠”都是对自身品格和行为的一种要求,与“忠君”并 无联系。但当曾子说“事君不忠,非孝也”( 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的时 候,此处之“忠”则是专就处理君臣关系的准则而言的。曾子所言事亲之“忠”, 意指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 曾子认为孝根源于子女心中对父母真挚的热爱之情,它扎根于人类的自 然天性之中,并非仅仅出于外在的约束,这一观点与孔子思想是一致的。孔 子指出为父母守三年之丧是源于子女对父母的爱和返本报恩的良知( 见论 语。阳货) ,虽然他没有明确提出孝根源于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但这一观 点实际上已经隐含了“忠为孝之本”这一命题。曾子更是明确提出:“忠者, 其孝之本与! ”( 大戴礼记- 曾子本孝) 认为子女心中对父母的爱是孝行 产生的根源。曾子的这一思想是很有见地的,他将孝建立在真实情感的基础 上,就为孝道奠定了人性论的基础,确立了孝道思想的哲学依据。在这一问 题上,曾子坚持了儒家的一个基本立场,即将道德建立在“情”的基础上, 以人之天然的、真实的性情作为道德伦理的根源和基础。曾子提出的这一观 点可以说是刘孔子孝道思想的深化和发展,是对孝之本质的新的深刻认识。 所谓“礼”的原则,是指按礼的要求行孝。孔子提出事父母要“无违于 礼”,曾子更加强调礼在孝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提出,君子之孝必须“尽 力而有礼”,如果“尽力无礼,则小人也”,所以应该“礼以将其力”( 大戴 礼记曾子立孝) 。曾子认为,赡养父母,仅仅尽力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有 “礼”,他以礼来规范力,认为尽力而无礼,就不是真正的孝。也就是说, 孝是在合乎人伦之道的前提下尽力奉养双亲;虽然尽了力,却不以人伦之道 对待父母,也不能算是孝。这人伦之道,就是敬,就是礼。 礼是指以人伦秩序为核心内涵的政治典章制度和社会行为规范,礼的存 在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表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源于天性,这是人与动 物共同具有的,礼却是人类区别于动物而独有的,按照礼的要求行孝,人类 的孝行就超越了生物本能行为的范围,成为人类的自觉行为。依礼行孝,凸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显r 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曾子提出的这一观念是他对孝之本质的又一深刻 认识。 曾子说:“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无礼,则小 人也;致敬而不忠,则不入也。是故礼以将其力,敬以入其忠。”( 大戴礼 记曾子立孝) 说文言:“忠,敬也。”郑玄孝经注云:“敬者,礼 之本也。”忠,主要表现为敬;敬,就是礼的根本要求。忠是内在的自然感 情,礼是外在的社会规范,孝子事亲,尽力而无礼不行,有敬而不是发自内 心也不行,必须忠与礼兼顾,既要有天性之爱,又要有人伦之敬,二者一内 一外,相辅相成,才成其为孝。 ( 二) 事亲的基本内容 曾子的事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1 、养亲。父母为抚养子女,含辛茹苦,历尽艰辛,子女成人后当尽反 哺之恩,尽心竭力照料父母,奉养双亲,使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得到满 足,这是行孝最基本的要求。曾子更是把养亲做得无以复加:“曾予孝于父 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而德 美重于后世。”( 新语) “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 孟子离娄上) 从 早到晚,每日耐心细致地照顾父母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是为人子者应尽的基 本义务。为双亲提供尽可能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尽孝最起码的要求。孔子 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 高 兴的是父母高寿,担忧的是父母在世之日有减无增。曾子也看到了这一问题, 他说:“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 不待也。”( 韩诗外传卷七,第七章) 因此,为了赡养双亲,曾子提出了 一个入仕原则“不择官而仕”。他说:“故吾尝仕为吏,禄不过钟釜,尚 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逮吾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 官焉,堂高九仞,榱题三围,转彀百乘,犹北向而泣涕者,非为贱为,悲不 逮吾亲也。故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若夫信其志,约其亲者,非孝也。”( 同 上) 官位虽低,俸禄虽薄,但能奉养父母,亦可为乐;高官厚禄,但无双亲 可孝,足以为悲。为了坚守节操而不仕,让父母跟着自己受苦,那是不孝的 行为。可见曾子确实能尽忠竭力奉养双亲。 2 、敬亲。子女对父母竭力奉养是必要的,但这并不充分。因为人不同 于动物,人是有尊严、有自我意识的文化存在,仅仅满足父母的生存需要, 却不尊重他们的精神需求,就谈不上是孝。“敬”可以说是照料父母精神需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要的起码要求,也是礼的内涵和精神,是比养更高一层的要求。曾子说:“君 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 大戴礼记曾子立孝) 君子除了对 父母发自内心之诚挚的爱,还要有敬,爱而不敬,就乱了人伦秩序。敬亲是 养亲的伦理尺度,只有建立在敬基础上的养才是合乎人伦之道的。孟子离 娄上记载: 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盛请所与;问有余,必日有曾 皙死,曾元养曾子,磐有酒内;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日无矣。 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 子者,可也。 仅仅供给父母酒肉,却不遵从他- i f 的意志和心愿,这只是i m l 体之养,做 到这一步还不能算完满的孝,更重要的是尊敬父母,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 满足他们的合理的意志和愿望,即孟子所谓“养志”,这才算合乎孝道。 3 、谏亲。曾子主张侍奉父母要竭尽敬爱,但由此也引发出一个问题: 如果父母犯了过错,子女应该曲意顺从,还是以义劝谏? 如何做才符合孝道? 这对于儒家来说,向来是一个很棘手的伦理困境。 对于这一问题,孔子提出“几谏”的原则,曾子将孔子的观点进一步明 确化、详细化,首先他指出,如果父母有过错,孝子对父母的言行不能盲从, 而应该加以劝谏:“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 不中道则谏。从而不谏,非孝也。”(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 “不耻 其亲,君子之孝也。”( 大戴礼记曾子立孝) 曾子认为,不讲原则地顺 从父母并非是孝,以义谏亲,使他们远离过错,免遭耻辱,才是君子之孝。 其次,曾子认为,若父母一意孤行,不听劝谏,孝子不能强迫父母接受自己 的意见:“父母有过,谏而不逆。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谏而不从, 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辩。争辩者,作乱之所由兴也。”( 同上) 强加争辩,逆父母之意,就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在这种情况下,孝子应 该怎么办呢? 曾子提出:“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 可谓孝矣。”( 大戴礼记曾子立孝) 所谓“微谏”,即“下气恰色、柔声 以谏也。”( 礼记- 内则) 用舒缓、委婉的方式来达到“咎故不生”的目 的。在曾子看来,真正的孝子显然应当首先维护家庭温愉的环境与和谐的气 氛,为此不惜委曲求全。曾子所讲的孝,如果理解为一种手段的话,便是以 柔克刚,以亲情来缓和冲突,达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假如 子女“微谏”而父母不听,子女应该更尊敬、更孝顺、更竭尽心中的诚信, 不惜作出最大努力,去争取在温愉和谐的气氛下,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感悟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母“可入也,吾任其过;不可入也,吾辞其罪。”( 大戴礼记曾子立 孝) 。可见曾子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仍然是把“情”放在首位,他主张以情 化理,认为道德伦理应以血缘亲情为基础,而不应与人伦亲情发生冲突,这 也是儒家坚持的一贯立场。 此外,曾子还将“微谏”的原则从情感上加以消化、认可,升华为“君 子三乐”之一,将本来是伦理之规范内化为一种心理之愉悦: 曾子日:“君子有三乐,钟磬琴瑟不在其中”子夏日:“敢问三 乐。”曾子日:“有亲可畏,有君可仕,有子可遣,此一乐也:有亲可 谏,有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乐也;有君可喻,有友可助,此三乐 也。”( 韩诗外传卷九,第二十五章) 曾子将“有亲可谏”视为人生一大乐事,把劝谏父母,使其改过迁善看 作为人子者的幸福与快乐,这就从心理上化解了因谏亲可能导致的破坏亲情 的危机。这一观点是曾子发前人未有之独创,是他对“谏亲”思想的新发展。 4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说:“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 大事。”曾子也说:“孝子养老也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 终其身也。”( 礼记内则) 孔子和曾子认为,子女的孝行并非在父母去世 后就结束了,孝是人们终其一生永无止境的行为过程。甚至在父母去世后, 孝的重要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变得更加重要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观曾子 的言行,可知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这是孝子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曾子在父亲去世后,对父亲 的思念一直有增无减: 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日:“脍炙与羊枣孰 美? ”孟子日:“脍炙哉! ”“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 ”日: “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孟 子- 尽心下) 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尸子卷下) 曾子的父亲喜欢吃羊枣,曾子如果吃羊枣,就必然会因思念父亲而伤心, 所以他就不吃羊枣。当他每读到丧礼时,更是因思念双亲而伤心不已。可见 曾子对父母有很深的感情。追念去世的双亲,是孝子内心真情不容已的流露, 是人类出于返本报恩之情的良知。 其次,这是化民成俗的需要。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 语学而) 因为在父母去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女对他们的思念之心 参见罗新慧试论曾子关于孝的理论及其社会意义) ,载齐鲁学刊) 1 9 9 6 年第3 期 1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敬爱之情容易逐渐淡化,谨慎地处理好亲人的丧事,追念前代的祖先,可 以启发民众返本报恩的良知和孝敬父母的道德意识,从而恢复淳厚质朴的民 风。曾子还说:“孝子言为可闻,行为可见。言为可闻,所以说远也;行为 可见,所以说近也。近者说则亲,远者说则附,亲近而附远,孝子之道也。” ( 荀子- 大略) 他认为孝子的言行传扬在外,就能使远近悦服,进而亲近 归附。 然而在父母故后,子女如何表达自己的孝心呢? 曾子说:“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 孟子滕文公上) 这表达孝心和 孝行的形式就是“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以礼来葬、祭双亲,一则表示对 去世之人的尊敬和爱戴,二则可以启发民众返本报恩的良知,教导他们对在 世之人的敬爱。在葬、祭中讲究礼仪,也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在礼 记中记载有很多孔子与曾子、曾子与同门之间对丧礼和祭礼之详细节文的 讨论,在此不再赘述。 但是,对父母的丧葬和祭祀并非只讲礼仪就可以了,这些礼仪还必须以 内心真诚的感情为基础。曾子说:“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 丧乎! ”( 论语子张) 他认为只有在亲人的丧事上,人们才能致尽心中的 真实情感。曾子曾告诉子思说:“仅! 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 ( 礼记檀弓* ) 因丧亲而七日水米不进,可见曾子心中之伤痛。礼记杂 记记载:“曾申问于曾子日:哭父母有常声乎? 日:中路婴儿失其母 焉,何常声之有? 一曾子认为父母故去,孝子的感觉就好像儿童在路途中与 母亲离散,内心异常惶恐、悲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