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内容臻要 李绅是中晚唐著名诗人、政治活动家。他的诗歌创作有其独特的麓术特点和 价值。本文对李绅的氏族、籍贯、出生地点、学习缀过进行了整理与考订,按年 编接了其一璺兰的主要事迹,刨捧溺旗及官职,介绍了其交游等情况。程内容的编 鬟 上注意落烹与瓣事、与当露蘩绥久耪瓣关系,矮予读者全瑟了解谱烹瓣玺平事 迹与创作。 【关键运】攀缨年谱 a b s t r a c t l is h e nw a saf a m o u sp o e ta n dp o l i t i c a la c t i v i s ti nl a t et a n g h i sp o e t r yc r e a t i o n h a su n i q u ea r t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v a l u e t h ea r t i c l en e a t e n e da n dc o r r e c t e dh i s c l a n ,n a t i v ep l a c e ,p l a c eo fb i r t h ,l e a r n i n ga b o u tl is h e n ,a n da r r a n g e dl is h e n sm a i n d e e d ,c r e a t e dt h ea c t i v i t ya n dg o v e r n m e n tp o s ti no r d e ro fy e a r ,a n di n t r o d u c e dh i s s i t u a t i o no fm a k i n gf r i e n d s t h el a yo u ti nt h ec o n t e n tp a y s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m a i nr e l a t i o n w i t hc u r r e n te v e n t s ,a n di m p o r t a n tp e o p l ea tt h a tt i m eo ft h et a b l e ,i ti sc o n v e n i e n tf o r r e a d e rt of i n do u ta b o u tl i f es t o r ya n dc r e a t i o no ft h em a i nf a c to ft h et a b l ei na l l a l l r o u n dw a y k e yw o r d s l is h e n c h r o n i c l e 湖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 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馨意j 挺时间:捌年易月f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湖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髯涨 签名目期:伊6 年易月旧 导师签名:谚才牙 签名日期:垆符占月1 日 说明 李绅( 7 7 2 8 4 6 ) ,字公羲,常州无锡人,楚中晚唐时期重臻诗人之一。其一 垒主要竣治生活基本上与中禽牛李党争稻始终,任途获驽多交,凡莛凡茯。李绋 缀卡年寒塞,多载遨游,壹至三十五岁才获一第。五十岁以后才担1 1 壬主要实职。 七十一岁终位及人臣,登宰相位。麟相三年,辞位。会昌六年卒,年七十五,赠 太尉,谥文肃。李绅的诗散佚较多,特别题早年与晚年的诗歌多融不传。全唐诗 录其诗蹭卷,前三卷为其自编的追昔游集,卷四为杂诗,共1 3 0 余首。 本谱对攀绅蕊氏族、籍羹、出生穗煮、学谬经避进行了整瑗与考订,按年编 排了其一生的主要枣迹,创作活动及宫职,介绍了箕交游等情况。对其1 3 0 余酋 诗歌创作和十余篇文章进行了系年,对两唐粥等书中关于李绅的资料记载有 遗漏、有错误的地方进彳亍了考辨。 奉谱主葵记述李绅一生的行事,关予闯时彳弋静入与事般鞋筒珞梵藤掰;本 漤予一年之中,先叙遴圭生平,毒列相关黠事与疑交游者,壤零诗文叛先诲后文 为序,麓诸其后;零谱所引李绅诗均以垒唐诗、黛唐诗补编为据,文以全 庸文、唐文拾遗、腐文续拾为据;为便于查对资料。本谱对李绅诗按全 府诗、全唐诗补编编排顺序进行了逐排崎,如南粱行( 诗一) ,即袭示, 南粱行在全渣诗及全蘑诲幸 编串襻秀第一蓄。 李绅,字公垂。 旧唐书卷一七三李绅传( 以下简称旧传) :“李绅,字公垂。”新 唐书卷一八一李绅传( 以下简称新传) :“李绅,字公垂。”同。 常州无锡梅里人。 宋史能之成淳毗陵志卷一六云:“李绅字公垂,父悟,历晋陵令,因家无 锡。”吴亮毗陵人物记卷二云:“李绅,字公垂,其先赵郡人,父悟,任晋陵 令,因家邑之梅里。”沈亚之李绅传( 沈下贤集卷四) :“李绅者,本赵人, 徒家吴中。吴中”指无锡。李绅有过梅里诗七首( 诗三十一) ,序云:“家 於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於后。”无锡县志卷三上载:“唐李 绅,字公垂,燕锡之梅里人”。 另唐才子传称李绅为毫州人,则为依其祖籍。旧唐书卷八十一李敬 玄传( 以下简称旧李敬玄传) 云:“李敬玄,毫州谯人。”唐诗纪事卷五: “李敬玄,毫州人。”李敬玄乃李绅曾祖。据新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二, 河南道有毫州谯郡,所属县有谯、郧、城父、鹿邑、真源、永城、蒙城。 【辨误】:旧传云:“润州无锡人。”新传:“世宦南方,客润州。”新传、旧 传皆书无锡属润州,误。 按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五,江南道:“润卅l ,丹杨郡县四,丹 徒、丹杨、金坛、延陵。”“常州,晋陵郡县五,晋陵、武进、江阴、义兴、无 锡。”又按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江南道一:“润州,管县六:丹徒、丹杨、 金坛、延陵、上元、句容。常州,管县五:晋陵、武进、江阴、义兴、无锡。” “无锡,东三十九里,有梅里山,吴太伯葬处。”据此,则无锡县棣属常州无疑。 旧传所云“润州无锡人”,实误。则李绅乃常州无锡( 今江苏无锡市) 人。 本山东著姓。 旧传云:“本山东著姓。”沈亚之李绅传( 沈下贤集卷四) ;“李绅 者,本赵人。”吴亮毗陵人物记卷二云:“李绅,字公垂,其先赵郡人。”又 旧李敬玄传云:“敬玄又与赵郡李氏合谱。”据新唐书卷三十九地 理志三,河北道有赵州赵郡。所属县有平棘、宁晋、昭庆、柏乡、高邑、临城、 赞争、元氏。据新唐书宰相世袭表( 以下简称新表) 卷七十二上,李绅 一门属赵郡李氏南祖房。元和郡县志卷十七河北道赵州所属平棘县,云:“赵 2 郡李氏旧宅在县西南二十里,即后汉、魏以来山东l h 族也,亦谓之三巷李家云。 东祖居糖之东,南祖居巷之南,西祖居巷之西,亦日三祖宅巷也。三祖李氐亦有 ,; 魄,属商邑蒜。” 。 ,十 缚必人簸蠢、耩浮,羚诗糁骞名,号“短李”,捺行二十。 按叛传:“为人短小糖悍,於诗最有名,时号短李。”i h 传:“绅形状 渺小而精悍,能为诗歌。”自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 全唐莳卷四 百四十) :“昨夜江楼上,吟君数十篇。老碾知定伏,短李爱虑颠。”句下自注: “羰十,k 籍、李二十稀鬻竣律赫,故云。”自居荔编集 i | 诗成一十五卷霞麓卷末 戏赠元丸李二t ( 全毖装巷图孬三+ 丸) :“一蕊畏摄蠢爨憾,十黄秦岭近正 罄。每被老元偷格终,繁教短李伏歌行。”句下自注:“李二十常自负歌行,近见 余乐府五f 酋,默然心伏。”方舆胜览卷四t - l “短李亭,即四望亭,庸李绅 分司东都路过濠州为作激。绅短小,对号短李,因名。” 舅缚莽 彳亍二卡,范摅云溪友议卷记睾丘度之予念“阑矜营丈诗”。自屠 易与元丸书( 是氏畏废集卷双十五) 弦“李二卡瑟歌行”。自屠翳代书诗 一百韵锝微之( 全唐赫卷四百三十六) :“笑勘迁辛酒,闲吟短李诗。”诗下自 注:“辛大立度,性迂嗜酒。攀二十绅,形短能祷。敞眷畴有迂辛、短李之虢。” 萁铺甚多,详觅岑仲勉唐入行第泶。 享绎在长安舔磊墨存宅,嚣煮称荬炎瑟晷李栏。 宋敏求长安恣卷丸:朱雀衡东第五街从北第二为新昌坊,即新昌里。新 昌宅为李绅在元和、长庆年间在西京寓居处。随后贬斥端州,直到武宗会昌二年, 从淮南节度使升任宰相职,再入西京居住。李绅有新昌窀书堂前有药树一株今 己盈按箭长庾中予翰林院内西轩药树下移褥才长一寸 妇瓣一溅兔l 鬟妇植今辩长 成名之天上树( 谤六) 。 侯鲭镣卷六:“新昌李相绅性暴不礼士。镇纛武,有士人遇予巾道,避不 及,为前驱所拘。绅鞫之,乃宗室。答日;勤政楼前尚容缓步,开封桥上不许徐 行。汴州岂大于帝都,尚书未尊子天子。公失色使去。”唐谱林卷六:“武 溺黄府送力解关,及第为状头,宏诞为头,露谣武三头。澈予一跨。籍惑予媵鐾 黪荔,港其蒙妇卢氏。掇毅昌李担绅激同年疵之,惑众论不窖,终滚窜。” 唐李肇国史补卷中云:“近俗以权臣所属坊呼之,李安邑最著,如爵融焉。” 3 又宋钱易南部新书已卷亦载:“近俗以权臣所居坊呼之,安邑,李吉甫也;靖 安,李宗闵也。” 九世祖善权,后魏谯郡守。 据新表卷七十二上,李绅之先世为:善权一一延观一一续一一显达一一 迁一一孝卿一一敬玄一一守一一一晤。善权以上无可考。 新表卷七十二上云:“善权,后魏谯郡太守,徙居谯。”可见,绅九世祖 即已从赵州赵郡徙居到谯郡。按元和郡县志卷八载;“谯县,汉旧县,属沛郡, 晋属谯郡,后魏无谯县,有小黄县。隋开皇三年以小黄县属毫州。大业二年,改 小黄县为谯县:三年,以毫州为谯郡县仍属焉。”新唐书卷三十七地理二 载谯郡属河南道毫州。 八世祖延观,徐梁二州刺史。 据新表。又陕西通志卷二十载有北魏梁州刺使“李延观”下注:“谯 郡人。” 七世祖续,马头太守。 据新表。 六世祖显达,隋颖州刺史。 据新表。 五世祖迁,宜敷二州别驾,赠德州刺史。 据新表。 高祖孝卿,觳州治中。 据新表。古今姓氏书辩正与新表同。 又| 日李敬玄传为“孝箭”,官“毂州长史。”而自居易淮南节度使检 校尚书右仆射赵郡李公家庙碑铭并序( 白氏长庆集卷七十一,以下简称李 绅家庙碑铭) 云:“高祖季卿,右散骑常侍,赠德州刺史。”姑存。 曾祖敬玄,则天朝中书令,封赵国文宪公。夫人卢氏。 旧传云:“高祖敬玄,则天朝中书令,封赵国文宪公。自有传。”1 日李 敬玄传所载亦同。又李绅家庙碑铭云:“曾祖府君讳敬玄,总章,仪风间历 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令、宏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封赵国公,谥 曰文宪。才智职业,载於国史。”李溶慧山寺家山记亦载:“我家之盛,尝二 4 为榴,二为变宫。离褪中书令谥文宪,纹最中为孛蔷令,如意巾必鸾台剽楣。先 公丞楣赠太尉谥文藤,会墨中爻左l 射门下媚。仪最在相黢修嚣史,会昌在期整 修国史。” l 旦李敬玄传云“前后三娶,皆山东士族。”李绅家庙碑铭泛:“以 妣蓟( 蒯缄口) 国夫人范阳卢氏配焉。”不知为第几娶,姑存。 新表、古今姓氏书辩正皆载孝卿生三予:敬玄、忱、元素。 按新表“忱”作“恍”,字钦一。 元素相武后。按f 霸李敬玄传云:“敬玄弟元素,亦有史才。延栽元年, 自文昌左丞迁崴阁侍郎、风阁鸾昏平章事,加镶青光檬大夫。万岁逶天二年,坐 与洛于 | 氟事参军綦连耀交结,为武懿寨掰陷,被杀。” 耨唐书卷一。六李祓玄传( 鞋下楚舔瑟李敬玄镗) 、薪裘、吉 今熬氏书辩正俱载敬玄生二予:愚 孛、守一。耨- 李敬玄传云:“恩挣,神 龙视,历工部僚郎、左溯转攀将军,从节憨太子诛武三思,见杀,籍其家。守一 郫令。孙绅别传。” 按l e l 书卷百九十三云:“崔绘妻卢氏,幽州范阳人也,为山东蔫姓。祖 幼孙,常州刺史。父献有美名,则天时历鸾台侍郎、文昌左丞,天授中为酷吏来 俊瞻所陷,左迁西乡令而卒。卢既年少,诸兄常欲嫁乏,卢辄称病阉辞。卢亡姊 之夫李恩冲,神龙初为工部侍郎,又求续亲时,愚冲当朝荚繇,诸咒不敢拒,将 婚乏夕,方以告卢,卢又固辞,不可。卢谓左右豳:褥謇释久酪定矣。乃夜串穗, 蠡鬓中奔癌糍氏,发面尽鸯粪秽掰污,宗羧鬼卷酱为之垂漤。毽出家秀恁。”慰冲 妻卢氏,蠹熊范羯久瞧,为由东羲姓。旱擎。 褪守一,戏都郭令。夫人郑茨。 搌毅表、1 日传。又李绅家唐碑铭话:“王父府君讳守一,属世难家 徙。不求闻j 表,避荣乐道,与时沉浮,终成都府郫县令。以妣荥阳夫人郑氏配 焉。” 父晤,历金坛、乌程、晋陵兰县令。夫人卢氏 1 日传云:“父晤,历金坛、乌程、晋陵三县令。”李绅家庙碎铭云: “先考府君讳晤,历金坛、鸟程、罾陵三蒜令。府君为人,笃於家彳予,饰黻变事, 动有常魔,屠无情容,所莅之邑考善政,辞满之鳞多遗爱。不登辩 圭,英命矣夫l 鼓笼娥上豁夫久蕊蠲卢氏熬焉。磨嚣累赠黧淹书表l 袈,夫久累戆至上谷爨太夫 人。” 母袋氏、声氏。 唐故试太常痔奉礼郎赵郡李府君墓志文( 以下简称兄志) 云:“先人 裴氏出也”。f 日传云“母卢氏”,薪传“母卢”同。 异母兄继,试太常寄奉毡鼯 新亵、新传、嘲传皆未言绅商兄弟。兹据唐文拾遗卷z ) k 李绅 唐数试太卷寺奉魏韶李& 霆墓恚文( 爨下簿稼嚣恚) :“痔君讳继,字兴疑, 晋陵府君长子,先人裴氏出也。”李绅建元寺题注:“一作和郭郧寒食。” 序云:“大历孛,_ 等天郭云( 一终鄹) 替藏寒食诲,戆囊部先毙。” 【辨误】:王旋伯李绅诗泣认为此“吏部先兄”为李继,误。 诧“变部先冤”应为牵绅瓢冗攀纾。新表载李绅获兄李纾,“字彳辛静,吏 部俦郎。”旧书漆一三七、颓书卷一六一有健。1 日蕊李纾健云:“大历 中,吏部侍郎李季卿荐为左补缺。”寻自虢州刺史征拜礼部侍郎。”卒于贞元八年。 毅书李纾传蠢:“进炎部蒋郎,年六卡二卒。”郭郧诗题为寒食寄攀於阚 ( 全唐诗卷三西九) ,与李纾历官合。 竣糍氏。 唐文续拾港六李绅唐政博陵崔氏夫人归附李府君坟所志文( 以下简称 娥志) 泛;“夫入禧葭禚茂。”“淤贞元瓣寅罗穆夭获予李氏是麝鬈。”“疆夭和 甲寅冬十月十五日终于越州观察使之官舍,春秋六十有九。” 绅三子:歼,乾裕,溶。 开,水部员外郎。据新表。 乾祜,建州刺史。据新表。 涪,灏表秃港之名,兹据李潜慧巍寺家出迎( 垒詹文卷霆百八十一) 知漕为绅之子补入。曾任校书郎,赢史馆等职。又慧山寺家山记云:“乾符四 年,港露秘书雀校书郎秀熬箨蒙鞠公独狄奏入壹雯键,爱五月癸露过窳出馥 i e i 袭u 诗题别无碑版叙录,惯年祀渡远,不得布闻於人,谨以史笔条叙於寺之正殿 内。时乾符六年夏五胄+ 六匿甲袋书。”羧i i e i 书郑酸健云郑酸:“荥阳入”, “父亚”。则李溶文中所称豹“荥阳公”应为郑畋。又l e l 书郑畋传云“大中 6 朝,白敏中、令狐绚相继秉政十余年,素与德裕相恶,凡德裕亲旧多废斥之,畋 之不偕与士伍。”作为与李德裕亲善的郑亚,其子郑畋,乾符四年拜相,对李绅之 子李溶进行提拔,应是情理中事。李溶因郑畋的提拔,由秘书省校书郎入直史馆。 又按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卷一载:“唐李相家山碣,在慧山中。唐相文肃 公绅,置别业于此,因名李相家山。乾符末,孙渭南尉、直史馆睿( 应为溶) ,立 此记事。见晏公类要。”可见,李溶立刻的这块家山碣,宋时还存在。李溶流 传至今著作有松窗杂录。 孙羔容,无逸。 羔容,父乾祜。羔容为避唐末之乱,携家至奉天。在奉天,正值昭宗迁洛, 岐军攻破奉天,被害。宋史卷四七九李吴传( 以下简称宋史李吴传) 载:“李吴,祖乾祜,建州刺史,父羔容,管从事。吴生於关中,幼遇唐末之 乱,随父避地至奉天。值昭宗迁洛,岐军攻破奉天,父及弟妹皆被害。”羔容妻王 氏。宋史李吴传云:“( 李昊) 母独无恙,吴仕已显达,乃遣使张金王彦 | 白j 道迎母。母抚昊首,号恸哀感行路。王氏既亡,吴入洛。”新表一说 羔容为管经略判官。 无逸,父开。新表云无逸为算曹博士。 曾孙李吴。 宋史李吴传、十国春秋卷五十二均有记载。李吴,字穹佐。生於关 中,幼遇唐末之乱,随父避地至奉天。前蜀后主时,授彭州尊江令,历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高祖在蜀,迁掌书记。高祖即皇帝位,擢为礼部侍郎、翰林 学士。后主立领汉j i i n 史,迁兵部侍郎。广政时,加承旨知武宁军,妻死, 吴闻之,悲怆成疾而卒,年七十有五,赠右仆射。 三世孙:孝逢、孝连。 孝逢,为李吴长子,广政时官给事中( 广政为后蜀后主年号公元9 3 8 9 6 5 年) ,宋改为膳部郎。 孝连,为李吴次子,宋史李吴传云:“尚凤仪公主入宋为将作少监。” 四世孙:德鳞、德辞。 德鳞,官至国子博士;德锌,进士及第。 德鳞、德锌,后世无所考,李绅后世可知者至德鳞、德锌止。 7 李绅世系简谱:( 据新表、自居易淮南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赵郡李公 家庙碑铭并序、古今姓氏书辩正、宋史李吴传等编) 李绅世系简谱图 菩权( 后魏谯郡太守) 延观( 徐梁二州刺史) 续( 马头太守) 显达( 隋颍州剌史) 迁( 德州剌史) 孝卿( 救州治中) 敬玄( 相高宗)恍元素( 相武后) 厂l ii 思冲( 工部侍郎)守一( 成都郫令) 惠子志德( 睫州剌史) 厂-ll 晦晤( 金墙令)希言( 礼部侍郎)柄 r _ j _ 绅( 相武宗)碰( 金州剿史)纾( 吏部侍郎) 厂_ j 乾葙( 建卅l 剌史)开( 水鄯员外自5 )灌( 直史惦)倩 i 羔容( 管经略判官)无逸( 算曹博士)宽中 l 吴镘圭绰昌_ l 某 唐代宗大历七年壬子( 七七二年) 一岁 李绅生于乌程县署。 李绅墨诏持经大德神异碑铭( 全唐文卷六九四) 云:“大历癸丑岁,文 8 忠公颜真卿领郡。余先人主邑乌程,余生未期岁,乳病暴作,不啼不鉴者七辰。” 癸丑前一年为壬子岁,即大历七年。宋高僧传卷二十四唐湖州法华寺大光 所撰有关李绅额记载云:“大历癸丑岁,颜鲁公真卿领郡。相国李绅父为乌程宰, 绅未期岁,乳病暴作,而不啼不签者七辰。”所载相同,知绅本年生。 又浙江通志卷二百六十乌程县修建廨宇记云:“大历中,县令李晤, 故相李绅之父也。相国诞於县署,幼弄之岁,坠於县之东池。”绅诞生於乌程县署。 按新书卷四十一地理志五,乌程属江南道湖州。 李绅生时,其父在乌程县任职。 李绅亲属年龄: 兄李继十三岁( 据兄志) ,嫂崔氏七岁( 据嫂志) ,李纾四十二岁( 据 旧书李纾传及新书李纾传) 。 李绅主要交友年龄; 白居易一岁( 据李商隐自居易碑) ,刘禹锡一岁( 据旧书刘禹锡传) , 裴蝈五岁( 据旧书裴珀传) ,李建九岁( 据元稹李建墓志) ,韩愈五岁( 据 李翱韩愈行状) ,吕温一岁( 据柳宗元祭吕衡州温文) ,裴度八岁( 据旧 书裴度传) ,张籍约七岁( 据白居易与元九书等) 。 大历八年癸丑( 七七三年) 二岁 乳病暴作,七日而愈。改名绅。 按墨诏持经大德神异碑铭( 同上) 及唐湖州法华寺大光( 同上) 所撰。 唐湖州法华寺大光云:“大历癸丑岁,颜鲁公真卿领郡。相国李绅父为乌程宰, 绅未期岁,乳病暴作而不啼不鉴者七辰。招光至,命乳母洗涤熏香,疾乃徐愈。 光笑而谓日:汝何愿返之揣速乎? 因以光名易绅小字。” 太平广记卷四八,神仙四八,李绅条引续玄怪录云,“故淮海 节度使李绅,少时与二友同止华阴西山舍。一夕,林叟有赛神者来邀,适有头痃 之疾不往。二友赴焉,夜分雷雨甚,绅入止深室,忽闻堂前有人,祈恳之声徐起, 窥帘,乃见一老叟,眉须皓然,坐东床上。青童一人,执香炉拱立于后。绅讶之, 心知其异人也。具衫履出拜。老父日:年小识我乎? 日:小子未尝拜祝。老父日: 我是唐若山也,亦闻吾名乎? 日:尝于仙籍见之。老父曰:吾处北海久矣,今夕 9 南海攀彳由禽罗浮由将往焉。及诧,逄华由茂黼散黹满空,吾目交药者不欲令沽服, 故憩此耳。子非李绅乎? 对曰;菜烂李,不名绊。老父豳:予合名绅在籍矣。 裔是改名粹,字公垂。桑鼗甲科籍麓,悉任郡守蒹蒋福之熏。”荒诞不诳信,仅俸 瓷辫存魏。 犬历九年甲寅( 七七四年)三岁 父仍为乌稷令。 嘉豢吴兴恚卷十五,县令题名,鸟程县条下云:“李晤:大历中, 颜真卿放生浊碑,乌稷令李踞。”陈思宝刻丛编卷十四,两浙两路湖州 条引集古录目:“唐放生池碑碑以大历九年芷月立。”综上可知,本年 绅父仍在鸟程令位。 大爨十每纛爨( 七七蠢年) 露萝 犬历十一年丙展( 七七六年)五岁 大历十二年丁墨 七七七年)六箩 父逝,母卢氏教以经义。 旧传、新传皆云;“绅六岁而孤”,白居易攀绅家庙碑云:“六岁丁 晋陵府君愧”,船绅父逝于本年,且为鹭陵县令。船传“母卢氐教醵经义”, 新传“母卢,鹅授之学”。 大历十三年戊午( 七七八年)七岁 在无镌,丁父愧, 大历十四年已未( 七七九年)八岁 在无锯,了父拨。 元旗懋。( 据蝈唐书卷一六六,元貘黄) 本年蠢月,代寒( 李藏) 毕,德宗( 李迓) 即位。( 旧唐书卷一戗容纪: 1 0 卷一二德宗纪上) 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 七八。年)九岁 父服已除,孝养母亲。 自居易李绅家庙碑云:“九岁终制,孝养上谷太夫人,年虽幼承顺无达, 家虽贫甘旨无阙,侍亲之疾,冠带不解者三载。” 牛僧孺生。( 据全唐文卷七五五,杜牧唐故太子少师奇章郡开国公赠太尉 牛公墓志铭并序) 建中二年辛酉( 七八一年)十岁 建中三年壬戍( 七八二年)十一岁 秋,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绅少时常咏其诗篇。 任滁州刺史期间,韦应物有登北楼诗,后绅任出州刺史,有和登北楼 诗,详见后“大和三年”条。 建中四年癸亥( 七八三年)十二岁 兴元元年甲子( 七八四年)十三岁 贞元元年乙丑( 七八五年)十四岁 贞元二年丙寅( 七八六年)十五岁 少贫,肄业於慧( 作者:一作惠) 山。 李溶慧山寺家山记云:“贞元、元和中,先丞相文肃公,心宁色养,家寓 是县,因肄业于慧山,时年十五六。”又李绅过梅里七首其一上家山题下 自注云:“余顷居梅里,常于慧山肄业,旧室犹存。”其三忆题惠山寺书堂诗 云:“松下壮心年少去,池边衰影老人过。”方舆胜览卷四常州条云:“慧 山,去无锡县七里,山东西,有泉,皆和于溪,西南入太湖。” 无锡县志卷三上亦云:“绅读书惠山,少苦贫,每有著述,潜取寺中佛经 l l 窃识。其后为主藏者所知,致被欧辱。” 李绅惠山寺读书堂,后多有记载。 宋史能之咸淳毗陵志卷二“古迹无锡”条:“李相书堂,在慧山寺,唐 李公垂绅肄业于此,居松竹中,泉极甘美。” 清吴兴祚等无锡县志卷七“古迹”条:“李相读书台,在惠山寺左。唐文 肃公绅未贵时,读书于此,后因置台焉。” 大清一统志卷六十云:“李公书堂,在无锡县慧山。舆地纪胜唐李绅 幼肄业于慧山,龙风院有题慧山六诗。” 另,李绅少时读书之所太平广记、无锡县志等亦有记载。太平广记 卷二七云:“相国李绅,字公垂,常习业于华山。”无锡县志卷三上云:“绅 读书惠山,少苦贫,每有著述,潜取寺中佛经窃识。其后为主藏者所知,致被欧 辱。后徙剡川天宫精舍。”可见,李绅少贫,游学多处。 兄嫂结婚。 嫂志云:“以贞元丙寅岁,移天从于李氏先府君,礼也。” 贞元三年丁卯( 七八七年) 十六岁 读书于慧山。 李德裕生( 据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 。 贞元四年戊辰( 七八八年)十七岁 贞元五年己巳( 七八九年)十八岁 本年,裴度、杨巨源、马逢、胡证登进士科,丁公著登明经科。礼部侍郎刘太真 知贡举。( 据徐松登科记考卷十二) 贞元六年庚午( 七九。年)十九岁 刘禹锡离开江南赴首都长安应试。( 据卞孝萱刘禹锡评传1 9 9 6 年,南京大学 出版社) 贞元七年辛末( 七九一年) 二十岁 再游乌城县。 墨诏持经大德神异碑铭( 同上) 云:“贞元中,余甫弱冠,再游誓上。”李 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湖州乌程县条云:“霉溪水,一名大溪水,一 名苕溪水,在州北三十五里。” 本年,令狐楚、萧倪、黄甫镩等登进士科。札部侍郎杜黄裳知贡举。( 据徐松登 科记考卷十二) 贞元八年壬申( 七九二年) 二十一岁 从兄李纾卒。 旧唐书卷十三德宗下云:“( 贞元) 八年已酉,吏部尚书李纾卒。” 又旧书李纾传( 同上) 亦有记载,详见上文“异母兄继”条。 四月后,韦夏卿坐窦参党,由给事中左迁常州刺史。 旧唐书卷十三德宗下云:“丙午给事中韦夏卿左迁常i 、i i 束u 史,坐 交诸窦也。” 韦夏卿( 公元7 4 2 一8 0 6 年,据全唐文卷六三0 吕温故太子少保增尚书 左仆射京兆韦府君神道碑1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有传,云:“韦夏卿,字云 客,杜陵人。”“大愿中与弟正卿俱应制举拜给事中,出为常州刺史。夏卿深 于儒术,所至招礼通经之士。”“卒时年六十四,赠左仆射。”“夏卿有风韵, 善谈燕,与人同口终年而喜愠不形于色。其所与游辟之宾佐,皆一时名士。 为政务通适,不喜改作。始在东都,倾心辟士,颇得才彦,其后多至卿相,世谓 之知人。” 本年,欧阳詹、李观、王涯、韩愈、李绛登进士科,裴度登博学鸿词科,兵部侍 郎陆贽知贡举。( 据徐松登科记考卷十三) 贞元九年癸酉( 七九三年)二十二岁 本年,柳宗元、刘禹锡、武儒衡登进士科,元稹登明经科,李绎登博学鸿词科, 户部侍郎顾少连知贡举。( 据徐松登科记考卷十三) 贞元十年甲戌( 七九四年)二十三岁 本年或稍后以诗受知于苏州刺史韦夏卿。 过吴门二十四韵( 诗三十二) 注:“贞元中,余以布衣多游吴郡中。韦夏 卿首为知遇。常陪宴席。段平仲、李季何、刘从周、綦毋咸十余辈,日同杯酒。 及余以大和七年领镇会稽,则当时宾客、群吏、乐徒、寺僧、里客,无一个存者, 至于韦公子,凋表略尽。”新传:“于诗最有名,苏州刺使韦夏卿数称之。” 据姑苏志卷二,古今守令表唐载,韦夏卿于贞元十年自常卅i 转为苏州刺 史,而崔衍贞元十六年为苏卅障0 史。由此可知,韦夏卿任苏州刺史时间为贞元十 年至贞元十六年,李绅诗为韦夏卿所称当在此期间。 段平仲,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二有传。字秉庸,武威( 今甘肃威武县) 人。 新唐书段平仲传云:“擢造士第,杜佑李後之钸度淮南逋表掌害靛,擢盛察 御史。磊落有氟筋,嗜酒敢言。” 李季何,唐诗纪事卷三十三云:“登贞元十一年( 7 9 5 ) 进士”,全唐诗 卷三六八亦有此记载,并录其诗一首。 刘从周,白氏长庆集卷五十五除卢士玫刘从周等官制云:“前监察御 史刘从周可右补阙。”翰苑群书卷四载:“元和八年七月二十七日自左补阙 充卒。”卷四载:“刘从周补阙充,卒赠礼部员外。”综上可知,刘从周官历监 察御史、左( 一作右) 补阙,元和八年( 8 1 3 ) 为翰林学士,卒于翰林学士位,赠 礼部员外。 元稹明经及第。( 据旧书元稹传) 本年,李逢吉、王播登进士科,裴珀、裴度、皇甫镱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户 部侍郎顾少连知贡举。( 据徐松登科记考卷十三) 贞元十一年乙亥( 七九五年)二十四岁 贞元十二年丙子( 七九六年)二十五岁 本年,张仲方、崔郾登进士科,张仲方又登博学鸿词科,礼部侍郎吕渭知贡举。 ( 据徐松登科记考卷十四) 1 4 贞元十三年丁丑( 七九七年)二十六岁 贞元十四年戊寅( - d 九八年)二十七岁 本年或稍前,赴长安,举进士第。识吕温,其诗古风二首受吕温赏识。 范摅云溪友议卷上江都事:“初,李公赴荐,尝以古风求知,吕光化 温谓齐员外煦及弟恭日:吾观李二十秀才之文,斯人必为卿相,果如其言。诗 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 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吕温,字和叔,别字化光。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七有传。温天才俊拔,文彩 赡逸。贞元二十年冬,随张荐奉使去吐蕃,留居经年,元和元年使还转户部员外 郎。元和三年十月贬为均州刺史,再贬道州刺史。元和五年移官衡州刺使,第二 年八月病故于衡州。遗文二百篇,有丘明、班固之风。 李绅古风二首受到吕温赏识,应在本年或本年前,理由如下: 其一,按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七吕渭吕温传所载,“吕渭,河中人, 贞元十六卒”吕渭为吕温之父,按唐制,吕温应守孝三年,在此期间,李绅似没 有与吕温相结识的机会。而按吕渭、吕温传所载,“温,( 贞元) 二十年 冬入吐蕃使,咀年元和元年使还转户部员外郎。”贞元二十年至元和元年, 吕温出使吐蔫,李绅亦不可能与之相接触,且元和元年李绅已登第,之后亦不可 能再行卷。且李绅很可能是向吕温其父吕渭“行卷”的,吕温本年刚登第,还未 显贵。而据徐松登科记考卷十四,贞元十二年吕渭为礼部侍郎知贡举。李绅 向吕渭行卷,符合常理。而吕温从其父处看到李绅的古风二首是自然之事。 其二,吕温已于本年登进士第,按唐制,唐代进士考试一般在正月举行,二 月放榜。乡贡举子大都在前一年的秋天到达长安,作应试的准备。则吕温于十三 年秋至本年在长安无疑。 其三,贞元十六年,李绅落第东游越州,知已不在长安,李绅参加的似是十 四年f 月举行的进士试。综上可推测,李绅以古风二首求知于吕温应在本年 或本年前。 本年,李翱、吕温、王起登进士科,尚书左丞顾少连知贡举。( 徐松( 登科记考) 卷十四) 【诗】: 古风二首( 应为本年以前作。) 贞元十五年已卯( 七九九年)二十八岁 本年,吕温登博学鸿词科,中书舍人高郢知贡举。( 徐松( 登科记考) 卷十四) 贞元十六年庚辰( 八0 0 年)二十九岁 东游天台,识僧人修真。 龙宫寺序云:“贞元十六年,余为布家,东游天台,故人江西观察使崔公, 以殿中谪官,移疾剡溪。崔公坐中,有僧人修真”崔公即崔苋,其为博陵( 今河 北省定县) 人。柳宗元集卷十二先君石表阴先友记云:“善言名理,为御 史尚书郎。”旧书宪宗纪上载:“元和六年八月辛巳,以常州刺史崔艽为 洪州刺史、江西观察使。”修真,按李绅龙富寺碑( 全唐文卷六九四) 记载, 为龙宫寺住持,曾与贞元十六年、十八年两次与李绅相遇,元和三年与绅相遇时 已病。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东部,隋代敕建国清寺,为佛教天台宗发源地。 剡溪,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六,江南道二,越州剡县条:“剡溪出县西 南。” 又无锡县志卷三上云:“绅读书惠山,少苦贫,每有著述,潜取寺中佛经 窃识。其后为主藏者所知,致被欧辱。后徙炎u j i i 天宫精舍,一日,熟寐舍前丹柰, 方结实,有蛇据其上。口老僧至驱之,蛇入绅懔中忽不见。僧异其事,及觉问, 绅答日:适梦在树间,食柰,甚美。似为僧逼而悟,老僧以故阴异之,延致院中 肄业数年。去将赴解,举僧分案金助其行。”按此记载,李绅少时曾在龙宫寺读书 多年。云溪友议江都事亦载有绅在剡县天宫精舍“昼寝现蛇”之事,今仅存 于此,不足为信。 本年,自居易、杜元颍登进士科,中书舍人高郢知贡举。( 徐松登科记考卷 十四) 诗】: 华顶( 诗七五) 题北峰黄道士草堂( 诗一0 一) 1 6 题龙宫寺净院四上人( 诗一。二) 以上当作于李绅本年或十八年再游天台山之时,诗亦见于天台胜迹录。浙 江通志卷十六云:“华顶峰,在县东北六十里,盖天台第八重。” 贞元十七年辛巳( 八。一年)三十岁 于本年秋赴长安应试。识韩愈。 全唐文卷五五三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中注:“贞元十八年,中书舍人 权德舆典贡举,陆惨佐之。公时为四门博士,荐侯喜等十人于惨:尉迟汾、侯云 长、沈杞、李翊,皆以其年登科。侯喜以十九年,刘述古以二十一年,李绅以元 和元年,张后余、张弦以二年,皆相继登科。独韦荤玉不见于记,非公荐进之力 欤! 宜当是时皆争为韩门弟子也。”按唐制,唐代进士考试一般在正月举行,二 月放榜。乡贡举予大都在前一年的秋天到达长安,作应试的准备。知李绅本年秋 到达长安作应试的准备。 又在应试前,聚集长安的举子们除了按规定向礼部“纳省卷”外,还要向达 官贵人、社会名流投献自己的文稿,与他们进行交游,以期引起他们对自己的赏 识。韩愈当时为四门博士以及其在文学上的威望,成为当时应试举子们交游和“行 卷”的对象。详情可参考曾广开师元和诗论( 辽海传版社,1 9 9 7 年1 。 十月,韦夏卿为京兆尹。( 旧书德宗纪下) 贞元十八年壬午( a o - - 年)三十一岁 韩愈荐李绅于陆修。 唐摭言卷八通榜条:“贞元十八年,权德舆主文,陆惨员外通榜贴。 韩文公荐十人于,其上四人,日:侯喜、侯霎畏、割述古、韦纾;其次六人:眼 兹、尉逗汾、李绅、碾後余。”全唐文卷五五三韩愈舆祠部睦员外害云: “有沈杞者、张弦者、尉暹汾者、李神者、碾後余者、李翊者,或文或行,皆出 群之才也。凡此数子,与之足以收人望,得才实。主司疑焉,则与解之;问焉, 则以对之;广求焉,则以告之可也。” 落第,南返。游江浙。 龙宫寺碑( 全唐文卷六九四) 云:“贞元十八年,余以前进士,客于江 1 7 浙。时适天台,与修真会与剡之阳。” 李绅此年可能与元稹、白居易同年参加考试而相识。 贞元十九年癸未( 八。三年)三十二岁 李绅客苏州,七月作苏州画龙记。 苏州画龙记云:“茂宰博陵崔君据始命余述举丹素实验附邑书末简。”文 术题有:“时贞元癸未岁秋七月记。”又宝刻丛编卷十四两浙西路苏州 条引诸道石刻录云:“唐画龙记:唐李绅撰,在长州。” 又清瞿中溶古泉册馆金石文编残稿卷二路恕李吉甫等侍郎裒题名云: “右路恕、李吉甫等题名,八分书,十行,在永兴县侍郎裒,此题名盖即其 ( 应指李吉甫) 官郴,h n 史时也。题名云长男绅。次男缄。疑题名所云 绅都即德修,缄者即德裕,殆初各本与之不同,后乃改易耳。”按傅璇琮李德裕 年谱贞元十九年条载,李吉甫与本年由忠州刺史改为郴州刺史。瞿中溶认为此 李绅乃李德修,即李吉甫的长子,而非李绅。因证据不足,仅存疑如此。 春,自居易与元稹以书判拔萃科登第,并授秘书省校书郎。 参见徐松登科记考卷十五,白居易集卷四十三养竹记、卷七十河 南元公墓志铭,旧书卷一六六元稹传。 杜牧生。( 见樊顺集卷九唐故淮南支使试大理评事兼膝察御史杜君墓志铭。) 【文】: 苏州画龙记( 全唐文卷六九四,以下各篇同。) 贞元二十年甲申( 八。四年)三十三岁 在长安。九月,李绅、元稹宿靖安里第,语及崔莺莺事,绅因作莺莺歌。稹 作莺莺传。 元稹集外集卷六莺莺传:“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里第, 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传( 诗七十七) 以传之。崔氏小名莺莺, 公垂以命篇。歌日:”卞孝萱元稹年谱唐代小说与政治谓“贞元岁九 月”为贞元二十年九月。另江苏古籍出版社吴伟斌先生认为莺莺传的写作时 间应为贞元十八年九月( 莺莺传写作时间浅探,南京师范学院报1 9 8 6 年1 1 8 期) 。 【诗】: 莺莺歌( 诗七十七) 贞元二十一年、顺宗永贞元年乙西( 八。五年) 三十四岁 在长安,尝与白居易、元稹等游。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全唐持卷四百三十六) 云:“疏狂属年少, 闲散为官卑。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秋风拂晴匣,夜雪卷书帷。高上慈恩 寺,幽寻皇子陂。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笑劝迂辛酒,闲呤短李诗。”句下自 注:“辛大丘度性迂嗜酒,李二十绅行短能诗,故当时有迂辛、短李之号。” 诗云“儒风爱敦质,佛理尚玄师。度日曾无闷,通霄靡不为。双声联律旬,八面 对宫棋。往往游三省,腾腾出九逵。寒霄直城路,春到曲江池。” 正月,癸巳,德宗卒,太子李龋即位,是为顺宗。二月辛卯,韦执宜拜相:壬寅, 王叔文为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甲子,大赦,渐次颁行新政。八月庚子,顺宗 禅位,太子李纯即皇帝位,是为宪宗。辛丑,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壬寅, 贬王叔文等。九月,刘禹锡等以坐王叔文党贬远州刺史,十月,更贬为远州司马, 义贬韦执宜为崖州司马,即所谓“八司马”。( 见旧书顺宗纪、通鉴等。) 本年,沈传师、李宗闵、牛僧孺、杨嗣复、杜元颖登进士科,礼部侍郎权德舆知 贡举。( 徐松登科记考卷十五) 唐宪宗元和元年丙戍( 八。六年)三十五岁 正月二日,与元稹、庾敬休同游曲江,不及观改元大赦礼。 元稹永贞二年正月二日上御丹风楼赦天下予与李公垂庾顺之闲行曲江不及 盛观( 全唐莳眷四百十二) 云“春来饶梦慵朝起,不看千官拥御楼。却著闲 行是忙事,数人同傍曲江头。”钱谦益云:“正月二日乃宣元和改元敕页,故书以 示讥,所谓吾不欲观之矣。”庾敬休,字顺之。有传,见旧书卷一八七下、新 书卷一六一。旧传称其“姿容温雅,襟抱夷旷,不饮酒茹荤,不迩声色。著 喻善录七卷。”元和十五年,与李绅同入翰林( 详见后谱) 。贞元、元和之际, 庚敬休在长安。据唐国史补卷上云:“王维画品妙绝,于山水平远尤工,今昭 1 9 国坊庚敬休屋壁有之。”昭国坊与靖安坊比邻。 春,白居易、元稹居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时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以备 制举考试。李绅亦时相过从。 白居易策林序( 白氏畏废集卷六十二) 云:“元和初,余罢校书郎,与 元微之将应制举,退居于上都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当代时事,构成策目七十 五门。”白居易渭村酬李二十见寄( 全唐诗卷四百三十八) 云:“形容意绪 遥看取,不似华阳观里时。”华阳观为自居易应举所居之地,可见李绅当时常常出 入华阳观。 二月,李绅进士第。 旧传云:“元和初登进士第。”新传亦云“元和初”及第。徐松登科 记考卷一六:“元和元年进士科李绅,状元武翊黄,知贡举礼部侍郎崔邡。”又 李溶慧山寺家山记( 全唐文卷八一六) :“金陵之属郡毗邻南无锡县,有佛 寺日慧山寺,浚家山也。贞元、元和中,先丞相太尉文肃公( 据新传,李绅卒, 赠太尉,谥文肃) 心宁色养,家寓是县,因肄业於慧山,时年十五六,丙戊岁擢 第归宁。”丙戌岁,即元和元年。 武翊黄,字坤舆,元衡之子,两唐书无传,新书卷七四上宰相世 袭表四上载其名,署衔为“大理卿”。唐语林卷六:“武翊黄,府选为解头, 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谓三武头。冠於一时。后惑於媵嬖薜荔,苦其冢 妇卢氏,虽新昌李相绅,以同年蔽之,而众论不容,终至流窜。” 及第后,将归江南,元稹、自居易均以诗赠之。 白居易集卷一三看浑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香胜烧兰红胜霞,城中 最数令公家。人人散后君须看,归到江南无此花。”元稹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 饯行( 全唐诗卷四百十二) 云:“莺色余声絮坠风,牡丹花尽叶成丛。”岑仲 勉唐人行第录李十二云:“元稹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同上) ,余 疑是李二十之倒错,即绅也。”岑先生所言极是。按元稹诗与自居易诗内容相 近,而诗中时间又与李绅及第归乡时间相同,应为元稹送别李绅之作无疑。 及归,过润州,节度使李铸留为掌书记。 沈亚之李绅传云:“元和元年,节度使宗臣镝在吴,绅以进士及第还,过 谒镝。镝舍之,与宴游昼夜,镝能其材,留执书记。” 2 0 本年,皇甫浞、李绅、韦处厚登进士科,杜元颖登博学宏词科,元稹、韦处厚、 自居易、沈传师、萧倪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礼部侍郎崔郐知贡举。( 徐松登 科记考卷十六) 诗】: 出山云 李绅应进士试登第以山出云为省试诗。( 据徐松登科记考卷十六) 臼弊误】:新传旧传皆云李绅登第后补国子助教,不乐,南归。所载有误。 按唐代制度,进士及第后并不立即授官,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或由地方官 ( 如观察使) 推荐。又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三载,国子助教从六品上, 而元和四年李绅又为校书郎( 详见下谱) ,据新唐书卷四十七百官志二, 弘文馆、秘书省、著作局皆有校书郎,职务则大致相似,即“掌校理典籍、刊正 错误”弘文馆,“雠校典籍,刊正文章”,正九品上。国子助教的官品比校书郎高 四级,李绅不可能不乐国子助教,而于几年之后去任官职低的校书郎。李绅可能 没有通过吏部考试,只得到寄身幕府。 元和二年丁亥( 八。七年)三十六岁 秋九月,李镝叛乱,李绅不从,被执,后因镝败而得免。 旧传云:“观察史李镝爱其才,辟为从事,绅以铸所为专恣,不受其书帑, 镝怒,将杀绅,遁而获免。”新传稍详,沈亚之李绅传记述最为详细。沈 亚之李绅传云:“召书记以疏闻,绅闻之,亡入镝内匿,众索不得。及中贵人 至,促铸行,铸益怒,急召绅授纸笔令操书牍。绅坐锖前,佯惴怖战,管摇纸, 下札皆不能字,辄涂去,墨数十行,又如是,几尽纸。镝怒骂日:是何敢如此, 汝若下从而先人耶? 对日:绅不敢恶生,直以少养长儒家,未尝闻金革鸣,今 暴及此,且不知精神在所,诚得死在畏苦前,幸耳。镝复制以兵刃,令易纸,复 然。旁一人为镝言曰:闻有许侍御纵者,尤能军中书,绅不足与等,请召纵。 纵至,镝锐意自举,授词操书无不可镝意。遂幽绅於润之外狱,兵散乃出。”事又 见自居易李公家庙碑铭云:“会擢第东归,镝闻公名,署职引用。初询以谋划, 结舌不对,次强以章檄,绝笔不书。诱之以厚利,不从;迫之以淫刑,不动。将 戮辱者数四,就幽囚者七旬。诚贯神明,有死无二。言名节者,以为准程。”按李 镝在镇海军节度使任,本月图谋反,见通鉴卷二三七。忆过润州诗小序亦 提及此事:“元和二年,余以前进士为镇海军书奏从事。秋九月兵乱,余以不从书 奏飞檄之诈,遭庶人李铸暴怒,腰领不殊者再三。后军平,尚书李公欲具事以闻, 余以本乃誓节,非若求荣,请罢所奏。”诗云:“昔年从宦干戈地,黄绶青春一鲁 儒。弓犯控弦招武旅,剑当抽匣问狂夫。帛书投笔封鱼腹,玄发冲冠捋虎须。谈 笑谢金何所愧,不为偷买用兵符。” 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金华智园至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4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西新鸿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募见习人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新疆兵团金融发展服务中心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有限公司第一批招考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中兴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二批)调剂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中胶阿胶有限公司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自贡华荟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2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地铁工程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子宫纵膈微创治疗进展-洞察及研究
- 中医全科课件下载
- 休闲会所规划方案(3篇)
-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 拒绝烟草诱惑向“吸烟”说不!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世界无烟日主题班会
- 月嫂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指南(2025)解读
- 羽绒服购销合同协议
- 民间道教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解读•题型专练》第05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知识解读+真题演练+课后巩固)(原卷版+解析)
- 保健品会销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