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专业论文)殷墟黄组卜辞断代研究.pdf_第1页
(历史文献学专业论文)殷墟黄组卜辞断代研究.pdf_第2页
(历史文献学专业论文)殷墟黄组卜辞断代研究.pdf_第3页
(历史文献学专业论文)殷墟黄组卜辞断代研究.pdf_第4页
(历史文献学专业论文)殷墟黄组卜辞断代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历史文献学专业论文)殷墟黄组卜辞断代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歧就是周祭终于何王何妣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黄组卜辞的时代问题,还关 系到商末祭祀制度的演变问题。2 0 0 5 年,敦方鼎出现,其铭文记述有“王宾文 武帝乙多日”,证明帝辛时帝乙仍属于周祭系统。本文分析了附记甲名先王五 祀的卜旬卜辞、王宾i - 辞的特点及以周祭作时间属辞的卜辞、铜器铭文的辞例 特点说明商代武乙、文丁、帝乙等三王二妣应属于周祭系统。 黄组卜辞和商末有铭铜器中有记年祀、月、干支、周祭祀典的材料,本文 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初步的分类整理。黄组一类卜辞中有二祀至八祀的黄组一类 卜辞祭祀祀谱,九祀至十一祀的黄组一类卜辞祭祀祀谱二,虽同为黄组一类 卜辞,二谱却不能相合。推测或属于两个王世或其间历法发生过重大变革。黄 组二类卜辞有年祀、祀典的仅一例,帝辛二祀至七祀周祭祭祀祀谱的构成主要 是铜器铭文材料。对“王廿祀”材料的分析说明现有的四个“王廿祀 材料彼 此不相合,对周祭祀谱的复原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黄组卜辞中周祭卜辞数量最多,其次就是枋祭卜辞。本文通过对黄组枋祭 卜辞的考察,把常玉芝先生所分的两类枋祭卜辞依次归入黄组一类和黄组二类。 我们的结论是:枋祭卜辞一类属帝乙,枋祭卜辞二类属帝辛。通过对黄组枋祭 卜辞的整理,可看到枋祭卜辞的致祭次序是依先王日名在旬中( 即由甲至癸十 日) 的位次而定,而与先王的世次及继位顺序无关。从卜辞数量上来看,帝乙 枋祭卜辞中康祖丁、武乙是受祭最多的,帝辛枋祭卜辞中武祖乙、文武丁是卜 问受祭的重点。这说明商末枋祭的重点是时王的祖父和曾祖父。 此外,本文还考察了敦祭、叙祭、蒸祭。从黄组卜辞中的叙祭不记先王名, 也不记卜日来看,舣祭中的卜日、祖先名是不需要卜问的,或已与同版其他祭 名的一致。叙祭与其他祭祀动词连用,说明叙祭只是这些祭祀过程中的一个组 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陈梦家先生关于“叙祭 为祷祝之说更为符合卜辞 文义。黄组卜辞中的舣祭,其卜问日干支早于祭祀对象祖先日名一日,这是黄 组舣祭的祭祀规则。对舣祭卜辞的考察,可知早在殷商时期,商王不仅田猎前 要向祖先进行祭祀,田猎后还要用擒获的猎物向祖先献祭,以示感谢。黄组i - 辞中的蒸祭是一种向祖先进献物品供其享用,以此报答祖先之功并祈求祖先福 佑的祭祀。通过对黄组卜辞中诸种祭祀的考察,本文指出:商末帝乙、帝辛时 期祭祀形式更加规范化,仪式的内容趋于固定和简化,更加重视对近世祖先的 祭祀,祭祀中使用人牲的数量大为减少。 黄组战争卜辞中最重要的是“十祀征人方”。学界对“十祀征人方 所属 i i j j 一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世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根据字体特点对“十祀征人方 材料进行了排谱, 指出“十祀征人方”应为帝乙时事。 殷墟黄组卜辞中的田猎内容也较为丰富。出现了众多的田猎地名。本文依 据所分卜辞类别,对黄组田猎卜辞的田猎形式、田猎日期、田猎地名进行研究, 借以反映商末田猎的具体史实。本文将黄组卜辞中出现的田猎地名与无名组、 何组、无名黄间类田猎地名进行了比较,进步指出商代后期的田猎区是随着 时代而有所转移的。 关键词:殷墟、黄组、帝乙、帝辛、周祭、征人方 一 一 ,| 厂一一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s t u d yo ft h ed a t i n go ft h eh u a n gg r o u p o r a c l eb o n e i n s c r i p t i o n s y 。n g x ur u i n s l n s c r i o u o n s i ni nx ny s p e c i a l i t y :h i s t o r i c a ll i t e r a t u r e p h d c a n d i d a t e :x um i n g b o s u p e r v i s i n gp r o f e s s o r :p e l l gy u s h a n g t h eh u a n gg r o u p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i ny i n g x ur u i n s ,w h i c hb e l o n g st o t h ef i f t h - p e r i o d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b yt h e f i v e p e r i o d d i v i d i n g m e t h o do f d o n g z u o b i n g ,h a sb e e na l w a y ss t u d i e db yt h ea c a d e m i cc i r c l e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 d i v i d e st h eh u a n gg r o u p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t ot w og r o u p sb yt h e i rh a n d w r i t i n g s t y l ea n dc h a r a c t e rf e a t u r e t h ef i r s tc a t e g o r yo ft h eh u a n gg r o u po r a c l eb o n e i n s c r i p t i o n s ,w i t ht h ea p p e l l a t i o n f a t h e rd i n g a n d m o t h e rg u i w h i c hw e r et h e t i t l e sd iy ia d d r e s s i n gh i sf a t h e r w e nd i n g a n dh i sm o t h e r p ik u i ,i so ft h e p e r i o do fd iy i f r o mt h ef a c tt h a tt h ec a l e n d a rd a y so fd a t ao ft h et w e n t ys a c r i f i c e s o ft h et w ok i n g sd o n tg e ta l o n gw e l lw ek n o wt h a tt h eh u a n gg r o u po r a c l eb o n e i n s c r i p t i o n sc a n n o th a v eb e e ne a r l yt h a nt h ep e r i o do fw e nd i n g t h e r ei s a l l i m p o r t a n ta p p e l l a t i o no f w e nw ud i b ya n a l y z i n gt h ei n s c r i p t i o ne x a m p l ea n dt h e r u l eo ft h ed a t eo ft h es a c r i f i c e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p o i n to u tt h a tt h ea p p e l l a t i o no f w e n w ud i r e f e r st ob o t hw e nd i n ga n dd iy i ,a n dt h a tt h ea p p e l l a t i o no f w e nw ud i i nt h es e c o n d c a t e g o r yo ft h eh u a n gg r o u p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i st h en a r f l e w h i c hd ix i nr e f e r sh i sf a t h e rd iy i f r o mt h i sw ed e d u c et h a tt h ed a t eo ft h es e c o n d c a t e g o r yo ft h eh u a n gg r o u p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i sd ix i np e r i o d b a s e do n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b yd a t i n g ,t h e d i s s e r t a t i o ns t u d i e st h e s a c r i f i c e s ,w a r sa n dh u n t sr e c o r d e db yt h eh u a n gg r o u p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t h ea m o u n to ft h e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o ft h e c i r c l es a c r i f i c e s i st h el a r g e s t , w i t ht h e i rc o m p l e t ea n ds y s t e m a t i cc o n t e n t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f r o mt h ef a c tt h a t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t h ef i v es a c r i f i c i n gr i t u a l s ( y i 、j i 、z a i 、x i e 、 r o n g ) i sn o tp r o p o r t i o n a t ea n dt h a tt h e r ea r eo n l yy ia n dr o n gs a c r i f i c i n gr i t u a l si n t h ec o m b i n e ds a c r i f i c ef o rs h a n gj i aa n dt h eq u e e n s ,w ec a ns e et h a tt h ey i np e o p l e t r e a t e dt h ef i v es a c r i f i c i n gr i t u a l sd i f f e r e n t l y t h eg r e a t e s td i s a g r e e m e n ta b o u tt h e c i r c u l a rs a c r i f i c e sa m o n gt h es c h o l a r s i sa tw h i c hk i n ga n dq u e e nt h ec i r c r l a r s a c r i f i c e ss t o p t h i sp r o b l e mi si m p o r t a n tb e c a u s ei tc o n c e r n sn o to n l yt h ed a t eo f t h eh u a n gg r o u p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b u t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s a c r i f i c i n gs y s t e m o ft h el a t ey i n i n2 0 0 5 ,t h eb a ns q u a r et r i p o d ,w i t hi n s c r i p t i o n so f t h ek i n go f f e ra s a c r i f i c et ow e nw ud iy io nt h er o n gd a y ,a p p e a r e d i tp r o v e st h a ta tt h et i m eo f d ix i n ,t h es a c r i f i c et od iy ib e l o n g st ot h es y s t e mo ft h ec i r c u l a rs a c r i f i c e s b y a n a l y z i n gt h ef e a t u r eo ft h e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o ft h ef i v es a c r i f i c e sf o rf o r m e r k i n g s ,t h ek i n gb i n ga n dt h a tb yt h ec i r c u l a rs a c r i f i c e s ,a sw e l la st h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o nt h eb r o n z e ,t h ed i s s e r t a t o ne x p l a i n st h a tt h es a c r i f i c e sf o rt h et h r e ek i n g sa n dt w o q u e e n ss u c ha sw uy i ,w | e nd i n g ,d iy ia r eb e l o n gt ot h es y s t e mo ft h ec i r c u l a r s a c r i f i c e s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 t e n t a t i v e l ya r r a n g e st h ed a t ao ft h ey e a rs a c r i f i c e m o n t h ,h e a v e na n de a r t hb r a n c h e s ,t h ec i r c u l a rs a c r i f i c e sr i t u a l s ,w h i c hr e c o r d e di n h eh u a n gg r o u p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a n dl a t ey i nb r o n z e a l t h o u g ht h es a c r i f i c e n o 2 8o fs a c r i f i c et a b l e1a n dt h es a c r i f i c en o 9 一1 1o fs a c r i f i c et a b l e2b e l o n gt o t h es a m ef i r s tc a t e g o r yo ft h eh u a n gg r o u p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t h et w ot a b l e s a r en o tp r o p o r t i o n a t e i ti si n f e r r e dt h a tt h e yb e l o n gt ot w od i f f e r e n tk i n g so rg r e a t c a l e n d a ri n v o l u t i o nw a st a k e nd u r i n gt h a tp e r i o d t h e r ei so n l yo n ee x a m p l ef o ry e a r s a c r i f i c ea n ds a c r i f i c er i t u a li nt h es e c o n dc a t e g o r yo ft h eh u a n gg r o u po r a c l eb o n e i n s c r i p t i o n s t h es a c r i f i c et a b l eo ft h ec i r c u l a rs a c r i f i c e sn o 2 7 f o rd ix i ni s m a i n l yb a s e do nt h ed a t af r o mb r o n z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t h es t u d yo nt h ed a t ao f t w e n t y s a c r i f i c e sf o rk i n g s s h o w st h a tt h ee x t a n tf o u rd a t ao f t w e n t ys a c r i f i c e sf o rk i n g s a r en o tp r o p o r t i o n a t e t h es t u d yo nt h e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c i r c l es a c r i f i c e st a b l e n e e d st ob ec o n t i n u e d b a s e do nt h es t u d yo nt h ef a n g ,j i n ,z h e n ,a n do t h e rs a c r i f i c e s ,t h i 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p o i n t so u tt h a tt h es a c r i f i c ef o r mb e c o m e sf o r m e r , t h er i t u a lc o n t e n t t e n d st ob ef i x e da n ds i m p l i f i e d ,t h es a c r i r i c ef o rl a t ea n c e s t o r sa r em o r es t r e s s e d ,t h e a m o u n to fh u m a nb e i n g sa n dl i v e s t o c ki sg r e a t l yr e d u c e dd u r i n gt h ep e r i o do f d iy i a n dd ix i ni nl a t es h a n g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w a r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i nt h eh u a n gg r o u pa l e t h es a c r i f i c e so fm a k i n gw a ra g a i n s tr e n gf a n g t h e r ea l ed i f f e r e n tv i e w sa b o u t w h i c hk i n gt h e yb e l o n gt o h a v i n ga r r a n g e dt h ed a t ab yt h ec h a r a c t e rf e a t u r e ,t h i 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c o n c l u d e st h a tt h es a c r i f i c e so fm a k i n gw a ra g a i n s tr e n gf a n g b e l o n g t ot h ep e r i o do f d iy i t h eh u a n gg r o u p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a b o u n di nh u n t s ,w i t hl o t so f n a m e so fh u n t i n gp l a c e s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s t u d i e st h eh u n t i n gf o r m ,h u n t i n gd a t e , t h e n a m e so fh u n t i n gp l a c e sb yt h et y p e so ft h e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t ol e a r nt h e p a r t i c u l a r h i s t o r i c a lf a c t sa b o u th u n t i n gi nt h el a t es h a n g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a l s o m a k e sa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t h en a m e so ft h eh u n t i n gp l a c e si nt h eh u a n gg r o u p o r a c l e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a n dt h a to ft h en a m e l e s sg r o u p ,t h eh eg r o u p ,a n dt h eg r o u p b e t w e e nh ea n dt h en a m e l e s s ,a n dm a k e saf u r t h e r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t h eh u n t i n ga r e a i nt h el a t es h a n gc h a n g e da l o n gw i t ht h ee r a k e yw o r d s :y i n g x ur u i n s ,t h eh u a n gg r o u p ,d iy i ,d ix i n ,t h ec i r c u l a rs a c r i f i c e s , m a k i n gw a ra g a i n s tr e n gf a n g 一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绪论1 一研究现状1 二研究意义3 第一章甲骨文分期断代理论方法5 一分期研究的探索及董作宾“十标准五期法 的发展- 5 二 甲骨分期研究新说l o 三本文采用的理论方法1 3 第二章黄组i 、辞的分类与时代分析1 6 第一节黄组b 辞的分类1 6 第二节黄组b 辞时代分析2 3 第三节关于记事刻辞3 0 第三章黄组l 、辞中的周祭3 4 第一节周祭研究的历史及现阶段再进行讨论的意义3 4 第二节黄组周祭b 辞的类型和特征3 6 第三节周祭中先王先妣的祭祀次序和受祭数目3 8 第四节关于周祭的祭祀周期4 6 第四章关于周祭祀谱的复原5 3 第一节“惟王几祀”的意义5 3 第二节周祭祀谱的复原5 5 第三节关于“王廿祀 的讨论6 4 第五章黄组l 、辞中的祭祀6 9 、,i i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节黄组卜辞中的枋祭6 9 第二节黄组b 辞中的其他祭祀7 6 第六章黄组l 、辞中的战争8 8 第一节十祀征人方8 8 第二节征盂方1 0 2 第七章黄组l 、辞中的田游1 0 4 第一节黄组卜辞中的田猎“1 0 5 第二节黄组卜辞中的田猎地名1 0 7 第三节关于商代田猎区的看法11 4 第四节商王出游卜辞1 1 7 余j 仑1 2 2 参考文献1 2 4 附表1 2 9 声明1 3 6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1 3 7 致谢1 3 8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一、研究现状 殷墟黄组卜辞即董作宾先生五期分法中的第五期( 帝乙、帝辛) 卜辞。该 组卜辞出土地主要在小屯村北,村南极少见,仅前中央研究院第二次殷墟发掘 1 0 3 - - 1 0 4 ( d ) 出有两片:甲4 7 0 、5 1 2 。黄组卜辞所属的时代一直是甲骨 文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它关系到殷墟所出卜辞的时代下限。如王宇信在甲骨 学通论中提到: 郭沫若早在一九三一年就提出“卜辞乃帝乙末年徙朝歌以前之物 对有帝 辛卜辞提出了怀疑。一九三三年郭沫若又在卜辞通纂后记中对此加以重申, 认为“帝乙末年必有迁沫之事,如无此事,不唯旧史料中有多少事实成为子虚, 即卜辞中有多少现象亦无从说明 。直至i 晚年,郭沫若还极为关心这一问题,要 求参加甲骨文合集编辑工作的学者就“到底有没有帝辛时的卜辞”进行研 究。 4 0 年代董作宾在殷历谱中曾举三事以证帝辛卜辞存在:即周祭卜辞有 两个系统,必分隶于帝乙、帝辛;史载纣伐东夷,所以伐人方卜辞必为帝辛时 物:殷墟书契1 2 6 1 “父乙 是帝辛周祭帝乙卜辞。5 0 年代陈梦家撰殷 墟卜辞综述,认为据史记张守节正义,殷末时扩大都邑,安阳至帝辛时仍 是都邑。并举周祭“妣癸”的例子,认为是帝辛称文丁之配,卜辞中“文武帝” 之称是帝辛称其父帝乙。1 9 8 7 年,常玉芝先生指出黄组卜辞中的“妣癸”为武 乙配偶,“文武帝 即“文武丁”是帝乙称其父文丁。 方述鑫先生从该组卜辞 的称谓来考察,认为“文武帝 是帝辛称文丁,以区别子帝乙时称文丁为“文 武丁 ,并举周祭“妣癸 的例子,认为是帝辛称文丁之配。 王晖先生考察黄 组卜辞中征人方卜辞与征盂方卜辞发生在同年同月,这不可能发生在一个王世, 应分属两王,征人方卜辞应发生在帝辛时,征盂方应为帝乙时。黄组卜辞中到 王宇信:甲骨学通论第八章第四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9 年8 月增订本,第 2 1 3 页。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7 年。 方述鑫:试论帝乙、帝辛卜辞,殷都学刊,1 9 9 2 年第4 期。 国王晖:帝乙帝辛卜辞断代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 0 0 3 年5 期。 l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底有没有帝辛b 辞至今还没有论定。 郭沫若在1 9 3 3 年曾根据王国维的考证指出下版黄组b 辞是文丁卜辞: 甲辰b ,贞:王宾求祖乙、祖丁、祖甲、康祖丁、武乙,衣,亡尤。( 后 上2 0 5 即合集3 5 8 0 3 ) 王国维在殷b 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中考证该辞说:“武乙以前四世为 小乙、武丁、祖甲、康丁,则祖乙艮i j 4 , 乙,祖丁即武丁”郭沫若赞同王国维的 考证,并根据该条卜辞对武乙不称“武祖乙 ,断定它是文丁时b 辞。1 9 7 5 年,严一萍又指出属于黄组的“宰丰雕骨”刻辞可入文武丁祀谱,故其应是文 武丁时之物。 至此,黄组b 辞中有没有文丁b 辞也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焦点。 1 9 8 1 年,李学勤指出黄组中王六祀的周祭记录表明周祭可分为三组,其中 有一组应属文丁时期。1 9 8 6 年,常玉芝先生通过对黄组枋祭b 辞的称谓的考 察及对字体的分析,认为该类b 辞属文丁、帝乙两世。 1 9 8 7 年,又通过对黄 组周祭材料的分析,指出黄组周祭包含有文丁、帝乙、帝辛三王的卜辞。 9 0 年代,黄天树先生通过比较无名类、黄类b 辞在字体、文例、成语、钻凿形态、 人名、占b 事项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而指出黄类b 辞年代上限可及于文丁之世。 李学勤、彭裕商先生也从占b 事类、人物、称谓、三套周祭祀统的存在指出黄 组b 辞中应有文丁时遗物;又从殷墟地层关系、所见人物与无名组、何组重合 的比例、占卜内容等方面说明黄组卜辞的下限应到帝辛。 2 0 0 1 年,常先生又 通过对黄组周祭中的称谓及王二祀、王六祀、王二十祀周祭材料的分析,指出 黄组周祭应分属于文丁、帝乙、帝辛三王。 2 0 0 3 年,葛英会先生通过黄组中 枋祭、卒f 寸祭称谓系统的研究,指出黄组中的“文武帝 一称可指文丁、也可指 帝乙,认为黄祖卜辞应包括文丁、帝乙、帝辛三世的卜辞。 黄组b 辞究竟包含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 卷九) ,中华书局,1 9 5 9 年。 圆郭沫若:b 辞通纂,科学出版社,1 9 8 3 年。 国严一萍:文武丁祀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 6 本2 分,1 9 7 5 年。 固李学勤:1 4 , 屯南地甲骨与甲骨分期,文物,1 9 8 1 年5 期。 常玉芝:枋祭b 辞时代的再辨析,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7 年。 黄天树:殷墟王b 辞的分类与断代,台湾文津出版社,中华民国八十年,第2 7 8 页。 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6 年,第1 8 0 页。 常玉芝:黄组周祭分属三王的再论证,文史哲,2 0 0 1 年第3 期,第1 1 4 1 1 8 页。 葛英会:枋、拊祭礼的称谓系统兼论黄组b 辞的时代,考古学研究( 五) 上册,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科学出版社,2 0 0 3 年,第4 2 5 4 3 5 页。 2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几个王世,这个问题仍需讨论。 周祭制度是商代最重要的一种祭祀制度。黄组卜辞中周祭卜辞数量最多, 内容最完整、最有系统。从1 9 4 5 年董作宾先生发表殷历谱一书,第一个提 出五种祭祀问题以来,学者们不断地对周祭制度进行研究,有的学者还将黄组 卜辞中有年月干支的周祭卜辞和晚商记有年祀、周祭祀典的青铜器进行排谱, 以此复原商末的周祭祀谱。常玉芝先生的商代周祭制度就是这方面研究中 最为重要的著作。在该书中,常先生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甲骨文、金文的廿 祀周祭可分为三个系统,也就是说分属三个王世。按常氏所论,商末三个王均 在位二十年以上。后来有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认为卜辞和金文中的 “王廿祀”的“廿 应为“日,“王廿祀 不是记在位某王的年数,而是记王 下令举行某种祭祀之辞。“王廿祀”究竟是不是指“t - - 十年”,目前这一争 论还没有结果。 研究商末周祭制度的学者间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即对商末武乙、文丁、 帝乙以及武乙之配妣戊、文丁之配妣癸是否属于周祭系统有不同的看法。常玉 芝先生从五种祭祀卜辞的系联关系、周祭的祭祀周期以及商末祭祀制度的变化 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武乙、文丁帝乙三王和武乙之配妣戊及文丁之配妣 癸是不属于周祭系统的。2 0 0 5 年,晚商有铭青铜器敦方鼎出现,铭文记述有 “乙未王宾文武帝乙多日,这使学者们对商末武乙、文丁、帝乙是否属于周 祭系统有了新的看法。 二、研究意义 1 、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日:“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 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但现有黄组卜辞,从称谓来说并没有可靠的帝辛卜 辞。从郭沫若先生开始提出帝乙迁沫说后,支持这一说法的学者也不断著文为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7 年,第2 9 1 页。 裘锡圭:关于殷墟卜辞中的所谓“廿祀”和“廿司”,文物,1 9 9 9 年第1 2 期。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7 年,第2 0 4 页。 回徐凤先:敏方鼎与商末周祭系统,文物,2 0 0 5 年9 期。 所谓的“父乙”一辞,在学者中还较有争议。“文武帝”一称的所指也有不同看法。陈 梦家先生认为,“文武帝”是“文武帝乙”,即帝辛对其父的称呼。常玉芝先生认为“文 武帝”即“文武丁”,是帝乙对其父文丁的称呼。见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常玉芝商 代周祭制度。 气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朝歌为纣王所都 说提供证据。近年,李学勤先生指出新发现的一件晚商作 册般铜鼋,铭文中有“王远于洹 即王至于洹射猎,意味纣都朝歌。敦方 鼎出现,其铭文证明李学勤先生的说法是有根据的。不少学者提出,在甲骨文 分期断代的工作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和深入研究的,其中之一就是第五期 帝乙、帝辛时期的甲骨中,究竟有没有帝辛卜辞? 对黄组卜辞进行分期断代研 究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2 、在殷墟各种卜辞中,只有出组卜辞和黄组卜辞有较多周祭的记录,其有 关卜辞可据以复原出周密而有系统的周祭祀谱。值得注意的是,黄组卜辞的周 祭呈现出复杂的情况。黄组中关于周祭的卜辞,加上有关的器物铭文,据学者 研究,其中二祀、六祀的记录很难容纳在两个王世的祀谱里。蛐此外,常玉芝先 生还发现在二十祀的有关材料中也反映出黄组中可能有三套周祭系统。黄组卜 辞究竟包含几个王世仍需讨论。近年来,新出现的商末有年祀的青铜器陆续见 诸报刊,商末周祭终于何王何妣的问题也备受关注。对黄组卜辞的整理,将有 助于这一工作的深入开展。 3 、黄组卜辞中学者们研究得最多的是周祭卜辞,在周祭之外,黄组卜辞中 还有很多的祭祀,对这些祭祀卜辞的整理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商末的祭祀情况, 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商代后期祭祀活动的发展与变化。 4 、黄组卜辞中有大量的战争卜辞,其中最为详尽的是十祀征人方卜辞,很 多学者都对十祀征人方卜辞排过谱。人方经考证为商时的东夷族。学者根据史 书中记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判断征人方卜辞为帝辛时卜辞。否认殷墟有帝 辛卜辞的学者则以为征人方是帝乙时事。在卜辞重新分类断代的基础上,我们 将对黄组卜辞中的十祀征人方之事重新排谱,探讨其所属的王世。 黄组卜辞中有大量的田猎卜辞,田猎卜辞所涉及的众多地名反映了晚商怎 样的疆域情况? 这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对黄组1 - 辞进行分类断代的整理,在 此基础上考察上述重要史实应该是值得作的工作。 田涛:朝歌为殷纣帝都考,中州今古,1 9 8 7 年l 期。 李学勤;作册般铜鼋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 0 0 5 年第1 期。 王宇信:甲骨学通论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9 年,第2 1 3 页,朱凤瀚: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历史研究,1 9 9 7 年第l 期。 回李学勤:小屯南地甲骨与甲骨分期,文物,1 9 8 1 年第5 期。 4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甲骨文分期断代理论方法 在对黄组b 辞时代的讨论中,学者们多从卜辞中的称谓入手,如讨论“文 武帝 、“妣癸”的所指,来试图区分帝乙、帝辛b 辞。只有常玉芝先生从字体 结构与书体风格来考察和分析,把黄组卜辞中的枋祭卜辞分为两类,定其时代 为文丁、帝乙两世。我们看到其所关注的对象仅限于枋祭卜辞,没有把范围扩 大到整个黄组b 辞,这样的划分随之带来的关于“父丁 、“母癸 的称谓所指 不好解决的“两个问题”。不过,常玉芝先生的工作给我们以启示,即黄组卜辞 的字体是可分的。在进行黄组卜辞分期断代工作以前,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 究竟什么是甲骨文分期断代的标准? 一、分期研究的探索及董作宾“十标准五期法”的发展 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是对甲骨进行整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该项工作 对于甲骨材料的具体使用至关重要,自本世纪初以来学者们就在这方面进行不 断的探索。下面我们先对分期断代理论的发展进行一个简要的回顾。 自一八九九年甲骨文发现起,学者们就开始了判明甲骨文时代的探索。王 国维先生在殷b 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一文中,最先用b 辞的称谓来判断年 代。他考察了下述卜辞: 癸酉b 贞:王宾父丁岁三牛苹兄己一牛,兄庚口口,无口?后上 1 9 1 4 癸亥卜贞:兄庚苹兄己后上7 7 贞:兄庚幂兄己其牛?后上7 9 由此推论说,“考商时诸帝中,凡丁之子无己庚二人相继在位者。惟武丁之 子有孝己,有祖庚、有祖甲,故此条乃祖甲时所卜。父丁即武丁,兄己兄庚即 孝己及祖庚也。孝己未立,故不见于世本及史记,而其祀典乃与祖庚同。” 这样的考证是完全正确的。可以说,早在一九一七年左右,王国维、罗振玉就 开了以“称谓 定b 辞时代的先河。其后在一九- a 年,明义士也曾尝试根据 “称谓”对甲骨文进行分期断代。他在所撰殷墟b 辞后编序( 未发表) 曾谈 s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到所收购大批小屯村中出土的甲骨的年代。由序文中可知,他从字体方面将卜 辞联系成若干群,再就称谓对甲骨进行分期处理。这比罗、王只单独就一两片 卜辞而论进了一步,因为这种称谓在一定程度上已是某群卜辞的集体称谓,在 判定年代上就比一两片卜辞上的称谓可靠得多。 真正较为缜密系统的分期断代研究,是一九- ) l 年殷墟科学发掘工作开始 以后,由甲骨学大师董作宾进行的。董作宾先生在发掘中注意到甲骨文有“字 形之演变,契刻方法与材料之更易 ,认为这“决非短时期内所能有 ,受“大 龟四版”的启示,第一个提出了“贞人 说。“贞人 就是“贞卜命龟之人”, 在卜辞中的位置一般在“干支卜”之后、“贞”字之前。“贞人”说是董作宾先 生在甲骨断代研究方面最大的贡献,是甲骨科学分期断代的重大突破点。陈炜 湛就指出“董氏断代学说的基础或核心是贞人说”。 在贞人说的基础上,之后 一九三三年,董作宾先生发表了著名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对甲骨断代的 方法作了系统的阐发和研究,定出了甲骨文断代研究的十大标准: l 、世系2 、称谓3 、贞人 4 、坑位5 、方国6 、人物 7 、事类8 、文法9 、字形 1 0 、书体 该文是一篇十万余言的宏篇巨著,董氏在文中对各项标准的具体运用都作 了较为详细的阐发。为了对甲骨断代有更清楚的了解,我们这里根据他的解释, 简要介绍几项标准: 1 、世系所谓世系,就是各代商王的位次,由此可以考见各代商王之间 的远近亲属关系。董先生认为可根据商王世系来判断某些甲骨的年代,如后 上2 0 5 : 甲辰卜贞:王宾求祖乙、祖丁、祖甲、康祖丁、武乙? 这是由远而近的五世直系先王,由于出现了康丁、武乙,可知其时代不会早于 i d 转引自李学勤:小屯南地甲骨与甲骨分期所附明义士( 殷墟卜辞后编) 序,文物, 1 9 8 1 年,第5 期。 董作宾:殷墟文字甲编自序,董作宾先生全集甲编,第三册,艺文印书馆,中华 民国六十七年。 陈炜湛:“历组卜辞”的讨论与甲骨文断代研究,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 9 8 5 年。 董作宾:董作宾先生全集甲编,第二册,艺文印书馆,中华民国六十七年。 6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丁。董氏在文中将其时代推定在第五期,当帝乙帝辛之时。“世系”这一标准 在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中虽然不直接使用,但它却起着特殊的决定性作用。有 了世系,才能把商族的历史从纵的方向上竖立起来,其它各项标准才有了判明 甲骨文时代早晚的客观根据。 2 、称谓董文说:“殷人祭祀,於近亲属的称谓,一以致祭之时王为主, 兄称兄某,父称父某,母称母某。祖父、祖母以上,则称祖某、妣某;辈次较 远则称名谥;如此以主祭之王本身关系定称谓,秩然有序,丝毫不紊。由各种 称谓,定此卜辞应在某王时代,这是断代研究的绝好标准。”甲骨文多是在位的 王命令史官为其卜问( 或王亲自卜问) 的,既然史官代表时王卜问或记事,自 然卜辞中对所祭祖先的称谓,当以时王与其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定。时王称自 己所祭的父辈为“父某 ,母辈为“母某”,兄辈为“兄某 ,子辈为“子某 ; 祖父、祖母以上亲属均称之为“祖某 、“妣某 。辈次更远者,则径称其名谥。 我们将甲骨卜辞中出现的称谓与商王世系表上各王所处的位置进行比较,就可 以推断占卜的时王所处的时期。不过,要注意的是:离时王较近的父辈、母辈、 兄辈、子辈,称谓关系明确,在分期断代时是较为可靠而常用的。而祖父母辈 以上的祖先离时王较远,又均称“祖某、“妣某 ,常出现同名的情况,不易判 断为哪位祖、妣。 3 、贞人董文说:“贞人说的成立,为断代研究的主要动机。由许多贞人 定每一卜辞的时代,更由所祀先祖等的称谓,而定此许多贞人是属于某帝王的 时代,这样,我们就可以指出某贞人是某王的史官。如果我们把同在一版上的 贞人,联络起来,他们就可以成为个团体。 贞人的时代,是由甲骨上的称谓 决定的。有的贞人根据其称谓既已判明时代,也就可以把与他同时出现于一版 上的贞人,也定为同一时代。再根据“共版”的关系,辗转联系,形成一个贞 人组,这样便把一大批甲骨卜辞联系了起来,由已确定的贞人的时代判断甲骨 卜辞的年代。 以上世系、称谓、贞人,三位一体,是董氏甲骨文分期断代的基础。 4 、坑位考察甲骨的出土坑位,可推求其时代。不过,董文所说的坑位, 实际上只是甲骨出土的坑号与其具体地点,并非考古发掘中甲骨出土的灰坑之 地层关系、坑内堆积情况及甲骨共存关系等。 5 、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