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专业论文)陈亮“成人之道思想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陈亮“成人之道思想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陈亮“成人之道思想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陈亮“成人之道思想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陈亮“成人之道思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硕士论文 ,是本 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 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已明确的 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系本人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 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 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 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 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曲阜师 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2 摘 要 在儒家哲学传统之中,十分重视对人的哲学思考,有关人性和人的价值问题一直是中 国哲学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那么对“理想人格”的设定和“成人之道”的探索,也成 为了历代哲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中国古代哲学的传统。对于“成人之道”的理解是与 “理想人格”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完美的人格就是理想人格。儒家在心目中设定了自己期 望的完美的理想的“成人”人格,以此作为追求和向往的理想人格典范,进而不断的进行 完善和实现。在此意义上,所谓“成人之道”是指一个人人性得到全面发展,人格得以完 善的途径或方式。成人之道是儒家理想人格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涉及关于人的全 面发展的理论和理想人格培养的一般性规律,无疑是儒家学说中极富价值和独具特色的理 论,在儒家哲学传统之中,不同的哲学家对“成人之道”的阐释各有侧重,内容丰富渊闳。 南宋著名思想家陈亮的“成人之道”思想的形成,虽然也是在对前人的思想继承的基础上 发展而来的,但陈亮在继承和发扬儒家理论精华的同时,另辟巧径,从事功哲学的角度看 待人的社会责任感并以此体认属于陈亮自己的成人之道。陈亮本人一生都在践履着其所主 张的“成人之道” ,对于自己理想人格的完善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首先追述了陈亮“成 人之道”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第一章) ;然后探讨了陈亮对“成人之道”的 设定,包括“成人之道”思想的哲学依据、 “成人”的人格特征、 “成人”的修养目标、 “成 人”的实现途径(第二章) ;最后则对陈亮“成人之道”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 简要的论述和介绍(第三章) 。陈亮所提倡的事功主义人生哲学,在丰富儒家思想体系的 同时,对今天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与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可供借鉴的内容。 关键词:陈亮 儒家 理想人格 成人之道 人生价值 3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pays more attention on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human beings while human nature and the values of human being are always the important subjects in the area of chinese philosophy discussion. consequently the setting of the ideal personality and developing of the way to sage have become the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s and traditions of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and the understandings of “the way to sag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deal personality. perfect personality is the ideal personality. in the confucians mind they have set the perfect ideal “sage” , with which they pursues as the model of the ideal personality, and they also continuously improve it. in this sense, the way to sage refers to the way or method of comprehensively development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rsonality.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fucians ideal personality, the way to sage involves the common rule of persons comprehensively development theor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deal personality, which are undoubtedly the two parts with the supreme values and exceptionally features in the area of confucianism. in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philosophy, different philosophers focus on different points to “the way to sage” which also have extensive and abundant contents. although chen liang, the famous ideologist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has develops his theory of “the way to sage” on the basis of the predecessors thoughts, chen liang researches the way to sage from the point of utilitarian philosophy of life and pays more attention on the propagation of the humans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essences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chen liang fulfills his theory of “the way to sage” in the whole life and has original ideas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deal personality. firstly, this thesis traces chen liang s background and the resources of his thought (chapter one); secondly,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onfigure of chen liang s “ the way to sage” ,which involved the philosophical basement of forming the thought of chen liangs “ the way to sag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ge ,cultivation of target of the sage and ways of the sage. (chapter two); lastly, this thesis demonstrates the brief discuss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values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chen liangs “ the way to sage” (chapter four). the utilitarian philosophy of life that cheng liang advocates has not only enriched the confucian system of thought, but also has the reference content for bringing up a new generation and developing spiritual cultivation. key words: chen liang;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 the way to sage; life value 4 目目 录录 摘 要 . 2 abstract . 3 引 言 . 5 (一)问题的提出 . 5 (二)研究综述 . 6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0 一、陈亮“成人之道”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 11 (一)陈亮其人 . 10 (二)陈亮“成人之道”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18 (三)陈亮“成人之道”思想溯源 . 19 二、陈亮对“成人之道”的设定 . 17 (一)哲学依据 . 17 1、道论 . 17 2、人性论 . 18 (二)“成人”的人格特征 . 26 1、义利、理欲统一的价值取向 . 26 2、兼具仁智勇的德性 . 30 3、当得世界轻重有无的社会主体意识 . 24 (三)“成人”的修养目标 . 26 1、一般目标人生只要做个人 . 26 2、最高目标修养成非常之人 . 27 (四)“成人”的实现途径 . 28 1、正心 . 28 2、躬行践履 . 29 3、礼乐教化 . 30 三、陈亮成人之道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 38 (一)历史影响. 38 (二)现实价值与意义 . 38 结语 . 34 参考文献 . 35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38 致谢 . 39 5 陈亮“成人之道”思想研究 引 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传统哲学十分重视对人的哲学思考,人性善恶、义利之辨,群己关系,成人之道等有 关人性和人的价值问题是历代哲学家的重要的研究课题。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注重“理想 人格”的设定、探索“成人之道”的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传统之一。 什么是“成人之道” 呢?这需要和“成人”这一概念结合起来进行一番诠释。 “成人” 一词在汉语中很早就已经出现,其本意是指一个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告别孩提时代走向成 熟,即“成年人”的意思。成书于春秋时期,记载周代贵族各种礼节仪式的仪礼)中说: “(女)未嫁者,其成人而未嫁者也。 ” ( 仪礼士丧服 )郑玄对此做注说: “成人,谓年二 十已笄礼者也” ,称年龄已有二十并且已经举行过笄礼(古代“女十五而笄”)的女子为“成 人” 。 成书较晚的礼记记载: “男子二十冠而字。 ” ( 礼记曲礼 ) “已冠而字之,成 人之道也。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 ” ( 礼记冠义 )这就是说,对于古代男子 而言,二十岁亦为法定成人期,要为他举行“成人礼” , 束发加冠,并为之取“字” , 以 此确认其为成年,接纳其为正式社会成员,这就是原本意义上的“成人之道” ,指的是风 俗习惯意义上的成年礼。 礼记 又接着说:“责成人礼焉者, 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 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 ” ( 礼记冠义 )这意味 着“成人”的含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人的四体肤发异于童稚,而且是在强调作为一个“成 人”应知人伦之备,方能步人社会,为官治人。由此, “成人”概念已经具有了伦理学、 教育学意义上的完全人格、理想人格的含义了。 “成人”概念的这一意义到了孔子那里更 加显而易见。孔子弟子子路曾向孔子讨教“成人”的问题。孔子回答说: “若臧武仲之智, 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 ( 论语宪问 ) 臧武仲等四人都是当时的名人,每人各有优长,把他们的美德集中起来,再用礼乐加以熏 陶文饰,才可以为“成人” 。朱熹论语集注释文:“成人,犹言全人。 ” “言兼此四子 之长,而其为人也亦成矣。 ” ( 论语集注 )杨国荣先生也认为“子路问成人”中的“成 人”作名词解,指完美的人格, “亦可以为成人”中的“为成人”即是达到完美的人格。 完 美的人格就是理想人格。所以儒家的“成人”是儒家对一种人格模式的理想化设计,是儒 家在自己的心目中塑造出来的,最值得追求和向往的、最完美的人格典范,是人们期望的 人格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某种最理想的人材典型或范例,是一定社 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的集中体现。在此意义上,所谓“成人之道”是指一个人人性得到全 杨国荣: 善的历程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0 页。 6 面发展,人格得以完善的途径或方式(文中所论皆是此意义上的与理想人格有机结合在一 起的“成人之道” ) 。可以说,成人之道是儒家理想人格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涉及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理想人格培养的一般性规律,无疑是儒家学说中极富价值和独 具特色的理论,对今天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与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可供借鉴的内容。 自孔子开始, 后世儒家都对成人之道发表了一些相当深刻的见解, 陈亮就是其中之一, 他基于自己的生命实践与哲学理路,从事功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自己体认的具有事功特色 的“成人之道” ,为儒家传统“成人之道”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 陈亮注重事功的“成人之道”思想是在与朱熹的论辩中提出来的,但长久以来,对陈 亮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与朱熹“义利、王霸之辩”的研究上,而对其二人“成人 之辩”,也就是理想人格的实现问题,还没有人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而实际上,陈亮 与朱熹就“王霸义利”问题展开的持续三年之久的大辩论,最终的归结点是落实在人的问 题上,也就是“成人之道”。朱熹充分发挥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 之旨,认为“成人”就是要成为真正的“醇儒”,注重道德意志的涵养与培植,关注德性 的体认、道德的践行与人格的完善。在陈亮看来,朱熹的这种成人之道,并不值得追求, 他觉得真正的“成人”应该是于内追求“仁义”道德的修养,对外则注重实事实功,做到 “仁智勇之达德具于一身”,由此才能“与天地并立而为三”。与传统儒家相比,陈亮的 “成人之道”具有鲜明的事功特色,更为可贵的是,陈亮本人一生都在践履着其所主张的 “成人之道”,其历史影响和现实价值不可低估:在学术上,陈亮的“成人之道”思想对 明清的思想家如王夫之等产生过重大影响;不仅如此,陈亮的“成人之道”思想不乏一些 可资教化当代国人人格的内容,对于中国现代人格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上述的认识和思考,本文试图对以下主要问题进行探讨:陈亮“成人”的内在特 征、修养目标、实现途径是什么?其思想在当代社会又有怎样的价值呢?这些将是本文研 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综述 人称龙川先生的陈亮不仅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还是南宋文采翩翩的词作家。 陈亮有感于南宋偏安一隅、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提倡实事实功的事功之学,这不仅是经 世致用思想的重要部分,也深深的影响了提倡经世致用思想的哲学家。陈亮的思想学说一 经产生即遭到以朱熹为代表的南宋理学家的批判,为此二人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论辩。论辩 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王霸、义利、成人之道。其中陈、朱关于“王霸、义利”关系 的论辩一直是学界极其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对于陈亮学术思想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 其伦理思想的研究上,相关学术成果层出不穷。而陈、朱论辩最终的归结点是“成人之道” 这一问题,但遗憾的是陈、朱二人的“成人之辩”却未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对 陈亮“成人之道”这一课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大多是在论述陈亮其他思想时有所涉 及,因此留下了一些理论缺憾。 首先,大体介绍一下研究陈亮“成人之道”思想可资借鉴的成果类型: 7 第一,研究陈亮的专著。这一方面的成果并不多,主要有: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点校 的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 年版)及其所著的陈龙川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2007 年版),是研究陈亮思想的基础性资料;董平、刘宏章所著的陈亮评传 (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一书,详细考证了陈亮的生平事迹和政治学术活动,并从史学 思想与历史观念、社会政治与经济思想、哲学与伦理学思想、军事思想与战略战术、文学 思想及其词作、陈亮思想的历史来源及陈亮思想的传播与“永康学派”等不同角度系统介 绍了陈亮的思想概况,这部著作的问世为陈亮思想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第二,大量研究陈亮其他思想,如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等等的期刊论文、硕博论文。 (因为接下来的内容会具体涉及,所以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以上学术成果为进一步研究陈亮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基础,接下来,分专题对以上涉及 到陈亮“成人之道”的设定的成果进行综述: 第一,陈亮“成人之道”思想的哲学依据。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道论”,一是 “人性论”。 对于陈亮的“道”论,陈国灿、吴锡标的陈亮的反理学思想和“朱陈之辩”(浙 江学刊,2009 年第 6 期)一文指出:“对道的认识和理解,是引发朱陈之辩的首 要问题。”而朱晓鹏在论陈亮思想的物质及其意义一文中提到:在陈亮看来,“道” 与“事”是统一的,形而上学之“道”作为世间一切存在的最高本体,并不是脱离于具体 事物的存在,而是存在于具体的万事万物之中的,也即是“道存于物”,“道在事中”。 陈亮论证了“道常行于事物之间”的“道”的现实存在性,同时也强调人对“道”有实践 意义。 对于人性论,董平、刘宏章的陈亮评传一书中认为:“整全的人性则是人的自然 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它未曾贬低道德,而又为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为时人所讳言、为 儒学传统所贬斥的自然人性争得了一席正大光明的地位;同时,它也构成了陈亮功利主义 思想的哲学前提。” 第二,陈亮对“成人之道”的人格特征的论述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理欲、义利 统一的价值取向,二是仁智勇兼具的德性,三是当得世界轻重有无的社会主体意识。 对于“成人”的理欲、义利统一,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成中英在义利之辨与 儒家中的功利主义(见卢敦基、陈承革主编陈亮研究永康学派与浙江精神,上海 古籍出版社 2005 年版)一文中认为陈、朱义利之辨探讨的问题即是功利与道德的关系问 题。他认为对义利的思考应该跳出孔孟之德性论与心性论的义利架构义理模式,而转向另 一种义理模式下思考。 “义利可以被视为内含互动与互补的功能与作用。” 他将之称为“功 利主义的框架”。只要在这个框架下,义与利、理与欲、公与私才能统一起来。“但要做 到此,却必须要经历一个从德性论向功利理性论转化的过程。公元 12 世纪的陈亮可以说 正标示着此一重要的转化。”黄开国在陈亮重事功的功利思想(见卢敦基、陈承革主 编陈亮研究永康学派与浙江精神,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年版)一文中对陈亮的事 8 功精神做了深入研究。以道“出于事物之间”的哲学理论为基础,主张“各务其实”,提 出了以“适用”的“实”为追求的功利思想,并据以评判王霸、汉唐的得失,衡量成人的 人格。同时他认为其事功思想具有明显的缺陷。“只注重功利的相关,而没有对人的主观 动机的考虑,即朱熹所说的根本田地;只重心无常息,法无常废,而忽略了心有时而息, 法有时而废;只强调人能宏道德一面,而否认了人也会离道德一面。”他的功利思想不仅 在当时,而且在现代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也指出其理论的不足与某种消极的影响。还有 方同义的陈亮义利观辨析简论陈亮与朱熹道德价值观的分歧,从陈亮、朱熹的“王 霸义利之辨”出发,针对二人在道德价值观上的分歧指出陈亮在坚持“仁义道德”为核心 的儒家基本伦理价值观的同时,赋予儒家“义理”以新的内涵,把“义理”与“事功”结 合起来,使“事功”成为“义理”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义理”作为价值范畴 具有现实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和相对性的特征。这也是陈、朱分歧和争论的根源。孔祥 华的陈亮“义利双行”刍议认为,陈亮的“义利双行”是基于他对“王霸”的认识展 开的。他辨析王霸之道的用意在于完善其事功理论,并在“至公”的前提下混同王霸,进 而提出“立本之心在于功利”的主张。他肯定了利欲的合理性,想通过历史的得失探讨立 身处事的道理。还有陈义新等的试论陈亮的功利主义思想一文,从陈亮的军事及针对 朱熹的论辩中来分析他的功利主义思想,认为陈亮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是陈亮思想的核心, 是其全部思想的依据和出发点,陈亮的功利主义强调面向现实,改造环境,反映了中国传 统哲学中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毛锡学等的宋代功利主义思想研究一文认为,陈亮作 为功利主义者设计了“事功”的理想人格,他的思想已经发展为典型的功利主义,这个特 色在当时已被朱熹把握住,他说:“江西之学只是禅,浙学,(陈亮、叶适学派)却专是功 利;禅学后来学者摸索一下,无可摸索,自会转去,若功利,则学者习之便可见效,此意 甚可忧”。于欣在其陈亮的功利德论探析一文中重点指出,陈亮提出的功利德论肯定 了道德的功利性,对传统儒家的道德观是一种反动。并且认为陈亮主张“功到成处,便是 有德”,提倡才德并美,济时达务的理想人格,这对我们深入理解道德的内涵具有积极的 借鉴意义。 对于“成人”的仁智勇兼具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来看,韩静在陈亮道德修养论探析 一文中指出,陈亮的“成人之道”在于向外求索,汲汲于“救世”,从而达到成“人”的 理想人格。认为人之所以与天地并立为三,就在于人具有智、仁、勇的品质,而其中的才 能与本领更是不可或缺的。陈亮反对朱熹所推崇的所谓“穷理修身,学取圣贤事业,使穷 而有以独善其身,达而有以兼善天下”的“成人之道”,他认为 “成人” 的真正目标,应 该是将仁义和事功结合起来,做到“仁智勇之达德具于一身”,具有“堂堂之阵,正正之 旗,风雨云雷交发而并至,龙蛇虎豹变见而出没,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的 气势,由此才能“与天地并立而为三”。 朱晓鹏在论陈亮思想的特质及其意义一文中 指出,陈亮所倡导的这种奋发有为、崇尚豪杰的人生哲学,正是其事功主义精神的人格形 态。正由于如此,陈亮所倡导的这种追求实事实功、敢作敢为、崇尚豪杰精神的人生哲学, 9 进一步引导了陈亮追求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上的实事实功、奋发有为。这是他期望在经验世 界里实现知识价值的转化,作出现实的功利效用的主张的具体体现。陈亮成“人”的理想 是与“事功”密切联系的。王维在英雄实然生命视野下的经世济民之道一文中“着力 阐述了陈亮期许的英雄人格之内涵和事功型士阶层主体意识之自觉。”并论述了英雄的内 涵及其与圣贤的区别。认为英雄不受礼法约束,他们没有经过自我价值化这一过程,反而 将道德弱化,能够反身直面现实的危机。 对于当得世界轻重有无的社会主体意识, 杨帆在其论文 陈亮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研究 中说:“陈亮对汉唐及其管仲的论说中,都肯定他们在事功上的成就,在陈亮心中的理想 人物是要做像管仲那样的英雄人物。建功立业是成人的必备条件。” 第三,对于“成人”的修养目标,学界也有一些真知灼见。陈国灿等的陈亮的反理 学思想和“朱陈之辩”提出,陈、朱“王霸、义利”之争,归根到底是如何做人的问题。 陈亮认为“人只是要做个人”。韩静在陈亮道德修养论探析一文中指出,陈亮所期望 的首要目标首先是做个人。在首要目标的基础上要做个非常之人,宋若涛在论南宋理学 家陈亮的“明”思想(河南大学学报 2004.07)一文中认为,陈亮在成人之道问题上, 主张做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推倒一世”、“开拓万古”的“智勇”之士,作一个实事 实功的英雄豪杰。锋、陈胜才试论陈亮事功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一文认为,陈亮的 “成人之道”,分为修身之道和安人之道两部分。安人以修己为根本,修己以安人为归宿。 安人之道是以恢复中原为核心的社会政治抱负,以及对现实人类生存处境的关注,等等。 第四,对于“成人”的实现途径,也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陈亮思想历来被人们概 括为是一种事功之学,其实这种事功之学在本质上乃是一种实践哲学。呼晓琼论陈亮事 功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征指出,陈亮强调“心主于仁”,在这里陈亮主要强调 了治心的重要性。石群在陈亮人学思想及其借鉴意义一文中从人学的角度探讨陈亮的 “成人之道”,认为陈亮打破传统儒家思想的窠臼,高扬了人的主体性。方如金的论陈 亮的事功、气节和文章一文从教育思想介绍了陈亮“成人之道”的具体实践并指出,陈 亮所提倡的学以致用,开物成务的功利主义教育宗旨,以实理实事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以 及严谨治学,勇于批判和创新的精神和学风,却长盛不衰,这是对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教育 思想发展的一大贡献,其中有些内容后来为明清之际唯物主义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等人 所继承与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以上成果从不同方面涉及到陈亮“成人之道”思想,为系统、深入研究陈亮“成人之 道”思想提供了基础,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正因为这些成果不是深入、系统地研究陈亮的 “成人之道” (系统、深入研究陈亮“成人之道”这一课题的成果未检索到),所以对 陈亮“成人之道”思想的涉及终究是管中窥豹,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陈亮“成人之道” 思想的理论基础和致思进路,考查其精神追求;探析陈亮“成人之道”在其整体思想体系 中的地位;了解陈亮“成人之道”思想与朱熹理学思想的关系;通过对陈亮“成人之道” 的研究把握其思想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挖掘其思想理论的现实意义。 10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是在翻阅众多国内学者对陈亮思想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书局一九七四 年出版的陈亮集 ,结合中国哲学独特的研究方法论,注重思想内涵的挖掘,构建明晰 的陈亮理想人格体系。 在章节布局上, 本文首先追述了陈亮 “成人之道” 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第 一章) ;然后探讨了陈亮对“成人之道”的设定,包括“成人之道”思想的哲学依据、 “成 人”的人格特征、 “成人”的修养目标、 “成人”的实现途径(第二章) ;最后则对陈亮“成 人之道”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简要的论述和介绍(第三章) 。 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法: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借鉴现有的文献,以此全面提升理论的高度 与深度。 (2)比较研究法:通过与前人的相关比较来阐释陈亮的成人之道,试图增加论文的 说服力。 (3)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让历史人物回归到历史的年代,对陈亮“成人之道” 思想的形成、内容和意义做出全面的阐述和评价。 11 陈亮“成人之道”思想研究 引 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传统哲学十分重视对人的哲学思考,人性善恶、义利之辨,群己关系,成人之道等有 关人性和人的价值问题是历代哲学家的重要的研究课题。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注重“理想 人格”的设定、探索“成人之道”的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传统之一。 什么是“成人之道” 呢?这需要和“成人”这一概念结合起来进行一番诠释。 “成人” 一词在汉语中很早就已经出现,其本意是指一个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告别孩提时代走向成 熟,即“成年人”的意思。成书于春秋时期,记载周代贵族各种礼节仪式的仪礼中说: “(女)未嫁者,其成人而未嫁者也。 ” ( 仪礼士丧服 )郑玄对此做注说: “成人,谓年二 十已笄礼者也” ,称年龄已有二十并且已经举行过笄礼(古代“女十五而笄”)的女子为“成 人” 。 成书较晚的礼记记载: “男子二十冠而字。 ” ( 礼记曲礼 ) “已冠而字之,成 人之道也。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 ” ( 礼记冠义 )这就是说,对于古代男子 而言,二十岁亦为法定成人期,要为他举行“成人礼” , 束发加冠,并为之取“字” , 以 此确认其为成年,接纳其为正式社会成员,这就是原本意义上的“成人之道” ,指的是风 俗习惯意义上的成年礼。 礼记 又接着说:“责成人礼焉者, 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 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 ” ( 礼记冠义 )这意味 着“成人”的含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人的四体肤发异于童稚,而且是在强调作为一个“成 人”应知人伦之备,方能步人社会,为官治人。由此, “成人”概念已经具有了伦理学、 教育学意义上的完全人格、理想人格的含义了。 “成人”概念的这一意义到了孔子那里更 加显而易见。孔子弟子子路曾向孔子讨教“成人”的问题。孔子回答说: “若臧武仲之智, 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 ( 论语宪问 ) 臧武仲等四人都是当时的名人,每人各有优长,把他们的美德集中起来,再用礼乐加以熏 陶文饰,才可以为“成人” 。朱熹论语集注释文:“成人,犹言全人。 ” “言兼此四子 之长,而其为人也亦成矣。 ” ( 论语集注 )杨国荣先生也认为“子路问成人”中的“成 人”作名词解,指完美的人格, “亦可以为成人”中的“为成人”即是达到完美的人格。 完 美的人格就是理想人格。所以儒家的“成人”是儒家对一种人格模式的理想化设计,是儒 家在自己的心目中塑造出来的,最值得追求和向往的、最完美的人格典范,是人们期望的 人格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某种最理想的人材典型或范例,是一定社 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的集中体现。在此意义上,所谓“成人之道”是指一个人人性得到全 面发展,人格得以完善的途径或方式(文中所论皆是此意义上的与理想人格有机结合在一 杨国荣: 善的历程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0 页。 12 起的“成人之道” ) 。可以说,成人之道是儒家理想人格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涉及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理想人格培养的一般性规律,无疑是儒家学说中极富价值和独 具特色的理论,对今天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与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可供借鉴的内容。 自孔子开始, 后世儒家都对成人之道发表了一些相当深刻的见解, 陈亮就是其中之一, 他基于自己的生命实践与哲学理路,从事功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自己体认的具有事功特色 的“成人之道” ,为儒家传统“成人之道”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 陈亮注重事功的“成人之道”思想是在与朱熹的论辩中提出来的,但长久以来,对陈 亮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与朱熹“义利、王霸之辩”的研究上,而对其二人“成人 之辩”,也就是理想人格的实现问题,还没有人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而实际上,陈亮 与朱熹就“王霸义利”问题展开的持续三年之久的大辩论,最终的归结点是落实在人的问 题上,也就是“成人之道”。朱熹充分发挥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 之旨,认为“成人”就是要成为真正的“醇儒”,注重道德意志的涵养与培植,关注德性 的体认、道德的践行与人格的完善。在陈亮看来,朱熹的这种成人之道,并不值得追求, 他觉得真正的“成人”应该是于内追求“仁义”道德的修养,对外则注重实事实功,做到 “仁智勇之达德具于一身”,由此才能“与天地并立而为三”。与传统儒家相比,陈亮的 “成人之道”具有鲜明的事功特色,更为可贵的是,陈亮本人一生都在践履着其所主张的 “成人之道”,其历史影响和现实价值不可低估:在学术上,陈亮的“成人之道”思想对 明清的思想家如王夫之等产生过重大影响;不仅如此,陈亮的“成人之道”思想不乏一些 可资教化当代国人人格的内容,对于中国现代人格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上述的认识和思考,本文试图对以下主要问题进行探讨:陈亮“成人”的内在特 征、修养目标、实现途径是什么?其思想在当代社会又有怎样的价值呢?这些将是本文研 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综述 人称龙川先生的陈亮不仅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还是南宋文采翩翩的词作家。 陈亮有感于南宋偏安一隅、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提倡实事实功的事功之学,这不仅是经 世致用思想的重要部分,也深深的影响了提倡经世致用思想的哲学家。陈亮的思想学说一 经产生即遭到以朱熹为代表的南宋理学家的批判,为此二人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论辩。论辩 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王霸、义利、成人之道。其中陈、朱关于“王霸、义利”关系 的论辩一直是学界极其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对于陈亮学术思想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 其伦理思想的研究上,相关学术成果层出不穷。而陈、朱论辩最终的归结点是“成人之道” 这一问题,但遗憾的是陈、朱二人的“成人之辩”却未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对 陈亮“成人之道”这一课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大多是在论述陈亮其他思想时有所涉 及,因此留下了一些理论缺憾。 首先,大体介绍一下研究陈亮“成人之道”思想可资借鉴的成果类型: 13 第一,研究陈亮的专著。这一方面的成果并不多,主要有: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点校 的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 年版)及其所著的陈龙川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2007 年版),是研究陈亮思想的基础性资料;董平、刘宏章所著的陈亮评传 (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一书,详细考证了陈亮的生平事迹和政治学术活动,并从史学 思想与历史观念、社会政治与经济思想、哲学与伦理学思想、军事思想与战略战术、文学 思想及其词作、陈亮思想的历史来源及陈亮思想的传播与“永康学派”等不同角度系统介 绍了陈亮的思想概况,这部著作的问世为陈亮思想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第二,大量研究陈亮其他思想,如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等等的期刊论文、硕博论文。 (因为接下来的内容会具体涉及,所以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以上学术成果为进一步研究陈亮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基础,接下来,分专题对以上涉及 到陈亮“成人之道”的设定的成果进行综述: 第一,陈亮“成人之道”思想的哲学依据。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道论”,一是 “人性论”。 对于陈亮的“道”论,陈国灿、吴锡标的陈亮的反理学思想和“朱陈之辩”(浙 江学刊,2009 年第 6 期)一文指出:“对道的认识和理解,是引发朱陈之辩的首 要问题。”而朱晓鹏在论陈亮思想的物质及其意义一文中提到:在陈亮看来,“道” 与“事”是统一的,形而上学之“道”作为世间一切存在的最高本体,并不是脱离于具体 事物的存在,而是存在于具体的万事万物之中的,也即是“道存于物”,“道在事中”。 陈亮论证了“道常行于事物之间”的“道”的现实存在性,同时也强调人对“道”有实践 意义。 对于人性论,董平、刘宏章的陈亮评传一书中认为:“整全的人性则是人的自然 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它未曾贬低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