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的个性的重要性及途径.doc_第1页
培养人的个性的重要性及途径.doc_第2页
培养人的个性的重要性及途径.doc_第3页
培养人的个性的重要性及途径.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培养人的个性的重要性及途径 新的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也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即将腾飞的世纪。而中华民族的腾飞,又需要各类高素质的人才来推动,更需要人们用刚毅的性格,机敏的才智,自强不息的拼搏进取精神和丰富的个性力量来完善,所有的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 一、人的个性及个性的基本特性 在心理学上,人的个性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是个体全部心理机能的独特的整体性,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个性的心理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价值取向与选择,是个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能动因素,是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在内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水平的心理因素的统一体。而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气质、能力和性格等成分,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 人的个性具有多种特性:一是独特性,即个性心理相对的差异性,它既包括个体与他人在智力、情感、意志、性格、能力及体质和外貌上的差异性,又包括个体内部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表现在兴趣、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二是主体性,它是作为活动的人在与客体的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主体性是个体的本质特征,是个性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三是社会倾向性,个性是以先天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的生活和实践中,受特定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四是整体性,个性中的任何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与渗透的整体。 二、培养人的个性的重要性 1、培养人的个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需要。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类遗传学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可能产生两个遗传上完全相同的人。此外,更重要的是人们在后生活条件、家庭与学校教育条件、个人经历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故每个人在体质、体形、知识技能储备、能力、气质、性格及其组合上必定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故在教育过程中,不要妄图消除学生个人身上的独特性,而是要使每个学生的独特性、独创性在积极的方向上得到最充分、最完美的体现。 也正是由于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个体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在一定的诱因作用下,需要会转化为动机。在当前的基础教育阶段,仍有许多教育工作者片面地理解“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他们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大面积的升学率,那就是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致力于把学生塑造成完全符合他们自己意愿的“标准产品”,要求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部优秀,各科成绩“门门高分”。这些教师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等各种活动时,往往过分强调服从与统一,很少考虑个体差异,也很少留有各自灵活选择的余地,使千差万别的学生难于得到自主发展,使丰富多样的个性失去了活力。在他们的这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作用下,无意中就造就了两类学生,一类为“听话”的学生,或称为“优生”,一类为“调皮”的学生,又名“差生”或“双差生”。很显然,“差生”的形成也正是由于机械单调的学习不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心理需要,从而他也就没有学习的动机,表现为对学习毫无兴趣,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同时,由于这两类学生所得到的待遇也是天壤之别,“优生”所获得的是和蔼的态度、关爱的话语和甲级座位,“差生”所得到的却是冷漠、训斥和“边远山区”。这样长期刺激,形成了恶性循环,在学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又遭受冷遇及打击,“差生”转变为“双差生”也就顺理成章了。这类学生就会逐渐表现出对纪律无所谓,对教师教育置之不理,行为表现为玩世不恭,吊而郎当 抽烟、打架、赌博、早恋等恶习就会接踵而至,也就从学校造就了一批社会“渣滓”。 2.培养人的个性是社会发展及时代进步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竞争的加剧,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都需要大批具有独特个性、完整人格的生力军,需要造就不盲从、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强烈事业心和创造精神的人才。强调个性发展,强调依靠自己的能力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个性是一个民族的财富,有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想,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具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他们往往比常人更有胆识,从而更加容易洞察科技发展趋势并果断地进行创造,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自我批判的性格品质能促进和提高思维的精确性,使他们自己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正确评价自己,激发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不断激发创新意识,不停地进行创造。他们从不盲目地把传统教条作为自己人生的路标。在美国,硅谷是变革的化身,这块土地是打破传统的企业家和创新者的领地,他们个性品质使得他们不愿把世界上现有的和既定的方式作为极其神圣和不可侵犯的东西加以接受。由于类似这些蔑视旧事物的创造性人才生活在硅谷,从而硅谷作为创业新秀的发祥地而闻名于世。对于真正富有创新预见的个体来说,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他们甘当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者,他们富有冒险精神和逆反心理。爱迪生、爱因斯坦和毕加索等人的身上都充分地反映出这些个性品质,他们以读书度过自己的青春期,以内心追求快乐克服自己的被抛弃感和孤独感。伽利略因发明望远镜而受到天主教会的排斥,哥伦布遭监禁、牛顿被嘲笑等也无不体现了这些独特的性格特征。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活力是每个人的活力的体现,个性的窒息会使社会失去活力,致使社会的生命力枯竭,一个真正社会化的人,必定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没有个性,就没有真正的创造性,也就没有社会的活力与进步。 3、重视人的个性发展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及实践的证明。 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对弟子个性发展的关注。在西方教育中,也非常重视人的个性的发展。日本在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中所规定的教育的中心目标是“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努力育人,使其身心健康”,并在以后的历次教育改革中都将“重视个性”作为基本原则。在联合国大会1989年12月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将“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作为教育儿童的首要目标,足见重视人的个性的重要性。近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科技为后盾的经济发展正日新月异,这就更加强调重视人的个性发展是我国教育所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面对“科技称霸的时代”,许多国家都将教育发展作为立国之本,而要发挥和体现教育的效益,就要从发展人的个性,挖掘人的潜力方面去努力,以建立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的人才结构。发展人的个性,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中国传统教育注重共性至上的群体性原则,而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从而“夫子”形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永远也抹杀不掉。在教育中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输入”状态,感受不到亲自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乐趣,从而会使学生产生情绪淡漠、依赖性强、进取心差、听任摆布等个性弱点,学生成为顺从的“小绵羊”和带有奴性而无自主性的“僮仆”,其人格是依附性的、分裂的。在“唯考是上”这一指挥棒的指引下,造成了大批分数线以下的学生的个性发展被扭曲,丧失了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分数线以上的学生常常缺乏个性,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创新意识和活力,他们往往死气沉沉、老气横秋,不敢在公众场合去表现自己,不敢向师长提出自己的要求和看法,羞于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等,如在排队购票、进餐时,有人在面前加塞却不敢拒绝,买回来不合格的商品却忍气吞声等 所有这些都向我们敲响警钟:必须重视人的个性发展,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如何培养人的个性 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今天,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已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首先,培养人的个性必须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充分了解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承认、善于发现并充分重视个性特点与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及特长,保护并扶植学生萌发出来的特殊才能的幼芽。同时,对个性异常的学生,不可一味压制,也不可放任自流,而应积极引导,扬长避短,使其个性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俗话说“荞麦有三棱”,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条条道路通罗马”,不一定非要学习成绩优秀才能适应社会,现代社会需要的并不仅仅是研究型、理论型人才,很多事例都表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在其他方面都有超人才能。爱迪生小时候曾几度被学校认为是一个不可教的学生,但他却成为了世上少有的发明家之一,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从人的个性差异性出发,不轻易用简单划一的标准区分优劣,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会,使每个学生在现实的多方面基本素质能得到协调发展的同时,按照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使各自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天赋、兴趣、爱好和特长,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并有特色地自我发展。也只有这样,当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之后,个体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也就会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更有效地全面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树立正确的信念,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调皮”的学生也就自然地转变为“听话”的学生,从而“全面发展”的目标也得以成功实现,共性与个性发展的辩证规律也得以证明。 其次,发展个性就必须确定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在实践中摆脱学生机械盲目地接受教师的“填鸭式”教学,真正将被动的灌输和接受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和自我发展过程,这就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学生一旦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也就会对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心,同时确立了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机会,发挥自身的潜力,显示自我存在的价值。在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变单纯的传授为启发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尊重学生思想单纯、认识事物稚嫩的特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在学习和成长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切忌做出挫伤学生自尊心的举动。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用多种渠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学生只有在受到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在宽松而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才会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增强创造意识,成为具有鲜明个性品质的优良人才。当然,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否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的教诲和引导,尤其是具有针对性的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中的障碍,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形成优良的信念。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增强学习的自主性,点燃他们创造的火花,从而不断丰富他们的个性。另外,教师的良好个性,也会影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终身受益。“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等于一个好班,就等于一班好人才”,正充分地表明了这个道理。教师的个性往往通过日常的教育活动以及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而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的言行往往成为学生模拟和效仿的榜样,甚至于他们的衣着和发型也成为学生追求的样板,教师的敬业精神、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深切热爱、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在面对教育难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果断与智慧,都能成为教育的力量而深深地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个性修养,以自身的良好个性去影响学生。第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意活动和交往对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必须积极开拓学生个体活动的领域,精心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条件,帮助学生挖掘潜力,使其形成自由和谐发展的个性,充分把握好课外活动的质量,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到活动之中,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兼顾不同学生的意向、需要和能力水平,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科的特点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学生需要的自觉行为。在教学中,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发现知识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学习;组织一些小制作、小实验等,使学生在动手和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应用知识的快乐,更进一步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自由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一次有计划的野炊活动,能让你发现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更能帮助人、更具有领导和组织才能。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引导,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第四,为了发展学生个性,必须改革过去那种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的学业评定方式,建立既有统一要求又体现个性的学业评定方式,从而确保学生积极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在确定测试内容时,应为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