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专业论文)先秦的商业道德及其现代价值.pdf_第1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先秦的商业道德及其现代价值.pdf_第2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先秦的商业道德及其现代价值.pdf_第3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先秦的商业道德及其现代价值.pdf_第4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先秦的商业道德及其现代价值.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的商业道德及其现代价值 年级:2 0 0 2 级专业:伦理学 导师:苏平富副教授 中文摘要 研究方向: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 研究生:李建立 素有文明古国著称的中国,有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更有悠久的商业道德传统, 他们是当前我们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社会主 义商业道德建设应倍加珍借一份宝贵遗产。 先秦商德思想作为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先秦的地理环境、 社会条件、商业实践活动的产物;并且受到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与制约。先秦的 仁爱思想、义利观、诚信观、公私观、职业道德观、家族伦理思想是先秦商德产 生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传统伦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生理想的阐 述,为古代商业活动的终极目标与商人精神世界起到了指引与推动的作用,甚至 在某种程度上对商人的精神世界起到了制约的作用。 先秦商业道德的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到了商人的行为、道德品质、经商智慧 等方面,它以丰富的内涵,详实的行为规范,推动了先秦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促 进了传统商人的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其主要的内容表现如下: “善行广布、 爱国济民”的核心宗旨; 尊重“商业规律、灵活多变”的经营理念;“守信重 诺、诚实守真”的商业美德;“敬业乐业、乐中思苦”的创业精神: 家族整体 经营的特色。 社会主义商业道德的建设离不开对传统思想资源的继承,先秦商业道德作为 传统道德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当前我国商业的发展,对于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它有助于商业企 业与商业工作者在经济活动中: 发扬“报国助民”的思想; 遵守“义重于利、 见利思义”的交换原则:以诚实信义打造商业企业的良好形象: 保持敬业奉献、 勤劳节俭的作风; e 确对待家族经营模式。 关键词:先秦商德现代价值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建设 c o m m e r c i a lm o r a l i t yo fp r e q i np e r i o da n d i t sm o d e r nv a l u e s g r a d e :2 0 0 2 s p e c i a l i t y : e t h i c s r e s e a r c hd i r e c t i o n :e t h i t so fe c o n o m i c s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t a t o r : s up i n g f ua s s o c i a t ep r o f e s s o r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l ij i a n l i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a ,ac o u n t r yw i t ha l la n c i e n tc i v i l i z a t i o n ,h a sb o t hl o n ga n ds p l e n d i d c u l t u r ea n dl o n gt r a d i t i o no fc o m m e r c i a lm o r a l i t y , w h i c ha r eb o t h 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 c h i n e s es o c i a l i s ts p i r i t u a lc i v i l i z a t i o nw h i c hi si np r o g r e s sa n d p r e c i o u sh e r i t a g ew h i c h s h o u l db ec h e r i s h e di n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s o c i a l i s tc o m m e r c i a lm o r a l i t y i ti so fg r e a t i m p o r t a n c et op a ym u c ha t t e n t i o nt oi t sm o d e mv a l u ea tp r e s e n t t h o u g h to fp r e q i np e r i o dc o m m e r c i a lm o r a l i t yi sa n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a n c i e n t t h o u g h to fm o r a l i t y i ti st h ep r o d u c to fs o c i a lc o n d i t i o n ,c o m m e r c i a lp r a c t i c ea n d 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r a lc u l t u r eo fp r e q i n p e r i o d i t p o i n t so u tt h ep r e q i np e r i o d c o m m e r c i a 】m o r a l i t yw a st h ep r o d u c to fc o m m e r c i a la c t i v i t i e so fc h i n ai ns p e c i a l g e o g r a p h i c a la n ds o c i a lc o n d i t i o n s b u ta l s o t h et e x tp o i n t so u tt h a t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 f o u n d a t i o na n dt h e o r i g i n o ft h o u g h ta r e c o n c e p t i o n s o fk i n d h e a r t e d n e s s , r i g h t e o u s n e s sa n dp r o f i t ,p r i n c i p l eo fh o n e s ta n ds i n c e r i t y , p u b l i ca n dp r i v a t ea f f a i r s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e t h i c s 。a n dc l a ne t h i c so fp r e - q i np e r i o d t r a d i f i o n a le t h i c si n t e r p r e t s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a ni n d i v i d u a la n da n o t h e ri n d i v i d u a l ,a l li n d i v i d u a la n dt h e s o c i e t ya n di d e a lo fl i f e w h i c hg u i d e sa n dp r o m o t e st h eu l t i m a t ea i mo fa n c i e n t c o m m e r c i a la c t i v i t i e sa n ds p i f i t u a lw o r l do fb u s i n e s s m e n a n dt os o m ee x t e n t ,i ta l s o l i m i t st h es p i r i t u a lw o r l do fm e r c h a n t s o t h o u g h to fc o m m e r c i a lm o r a l i t yo f p r e q i np e r i o di sa n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a n c i e n tt h o u g h to fc o m m e r c i a lm o r a l i t y , i ti st h e p r o d u c to f s o c i a lc o n d i t i o n c o m m e r c i a lp r a c t i c ea n d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r a lc u l t u r eo f p r e q i np e r i o d t h ec o n t e n to fc o m m e r c i a lm o r a l i t yo fp r e q i np e r i o da r ev e r yp l e n t i f u la n d i n c l u d eb e h a v i o ro fm e r c h a n t ,m o r a lc h a r a c t e r ,t r a d ew i s d o ma n ds oo n d u et oi t s p l e n t i f u l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f u l lb e h a v i o rs t a n d a r d i tp r o m o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c o m m e r c i a le c o n o m i co fp r e q i np e r i o da n da c c e l e r a t ee n h a n c e m e n to ft h i n k i n ga n d c u l t u r el e v e lo ft r a d i t i o n a lm e r c h a n t t h ef o l l o w i n gi st h em a i nc o n t e n t t h ec o r ea i m o f u n s e l f i s ha c ta n dp a t r i o t i ca n da s s i s tt h ep e o p l e : o p e r a t i n gi d e a so f “o b s e r v e c o m m e r c i a ir o l ea n dt ob ef l e x i b l e :c o m m e r c i a lv i r t u eo f “t a k i n gh o n e s ta n d s i n c e r i t ya s o n e sc a r d i n a lp r i n t i f l l ei n s t e a do fb e n e f i t ”: e n t e r p r i s es p i r i t so f “d e d i c a t e d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a n d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a n dh a r d w o r k i n ga n df r u g a l i t y ”;t h e w h o l eo p e r a t i n gs p i r i t so f “c l a nu n i f i e dm a n a g e m e n t ” 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s o c i a l i s tc o m m e r c i a lm o r a l i t ym u s tc r i t i c a l l yi n h e r i tt h e t h i n k i n gr e s o u r c eo fn a t i o n a lt r a d i t i o n ,m u s ti n h e r i t a n dd e v e l o p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e t h i c c u l t u r e a si m p o r t a n tc o m p o n e n t so f m o r a l i t yr e s o u r c ei nn a t i o n a lt r a d i t i o no f o u r 2 c o u n t r y ,c o m m e r c i a lm o r a l i t yo fp r e - q i np e r i o dh a sal o to fr a t i o n a lf a c t s ,w h i c hh a v e v e r yi m p o r t a n tt h e o r e t i c a lv a l u ea n dr e a l i t y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o p e r f e c ta n dd e v e l o p s o c i a l i s tm a r k e t - o r i e n t e de c o n o m ys y s t e ma n dt op r o m o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o t l m o d e m i z a t i o n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a n dt op u s hf o r w a r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o u rc o m m e r c e , t ot h em e r c h a n te n t e r p r i s i n ga n dc o m m e r c ew o r k e r , w ec a nk n o wa n dg r a s pt h e m o d e r nv a l u eo f p r e q i np e r i o dc o m m e r c i a lm o r a l i t yf o r mt h ef i v ea s p e c t sg i v e ni n t h ef o l l o w i n g ,a d v o c a t et h et h o u g h to f q o v i n go n e sc o u n t r ya n dh e l p i n gt h ep e o p l e i nt h ec o m m e r c i a lp r a c t i c e ;o b s e r v e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 “r e m e m b e r i n gm o r a lt h o u g h ta t t h es i g h to fp r o f i ta n ds u p p l e m e n t i n ga n db e n e f i t i n ge a c ho t h e ra n dh o n e s ta n d s i n c e r i t yo nt h ec o m m e r c i a lp r a c t i c e ”;d e v e l o pn e wi m a g eo fe n t e r p r i s eb yh o n e s t a n ds i n c e r i t yo d _ t r a d ea n df u l lp r o m i s ei nt h ec o m m e r c i a lp r a c t i c e :e n c o u r a g es t y l e o fd e d i c a t e d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a n dh a r d w o r k i n ga n df r u g a l i t y ;t r e a tt h ep a t t e r no fc l a n u n i f i e dm a n a g e m e n t k e y w o r d s :c o m m e r c i a lm o r a l i t yo fp r e - q i np e r i o d , m o d e mv a l u e , e s t a t i l i s h m e n to fs o c i a l i s tc o m m e r c i a lm o r a l i t y 3 引言 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期。随着 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与各种经济关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 盾越来越多,冲突也越来越大,商品交换领域中的不道德行为更是加剧了这一冲 突。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商业道德的 建设又离不开对本民族传统思想资源的批判性继承,离不开对传统伦理道德文化 的继承与发扬。 作为在商业活动中产生的调整交换双方的利益关系,作为指导商业活动与规 约商人思想行为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规范的总和,作为先秦社会伦理道德原则与规 范在商业交换活动中的体现一先秦商德,它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资源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我们应重视的一份优秀思想成果。虽然其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与阶级性, 其中有不少糟粕,但也不乏合理因素。先秦商德不仅可为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建设 提供发展动力支持,而且对今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我国现 代化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r 失”饨产生甩成的- i m i 牛 ( 一)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是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自然条件对商业活 动及商业道德产生、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西有高原,东到太平洋诸岛,北有广漠,东南是 海,西南是山这一广阔的大陆上,这属于一个半封闭的、内向型的区域。当时居 民的商品交换与消费主要在这个区域内,并以陆地为中心向外辐射;而同期的欧 洲,商业交换活动主要集中在地中海,以此为中心向外扩展,其商业交换活动与 航海联系密切,这与中方商业活动的内向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内向型的地理环 境使得我国先秦时期商贾向外进行商业活动较少,不利于开展对外经济活动,易 使商人形成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和外界抗争的进取精神。 并且在这个区域内地形复杂多样,拥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 地形,它为商品资源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自然条件。这一历史时期商入主要活动 区域在黄河、淮河流域与长江、汉水流域的平原、丘陵地区,很明显这些地区商 德思想丰富于其它地区。 因为这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又大多是传统的农耕地区,人口密集,物品丰 富,交通方便,人们可依靠便捷的交通条件把剩余物品用于到交换活动中去。这 样,随着人们彼此交换活动的开展与进行,在交换者的头脑中逐渐萌发了反映交 换双方之间关系的意识,逐渐萌发了反映交换活动中是非善恶的意识。因此,在 交换活动中而逐渐产生的意识,它为商业道德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随着平原丘陵作物产量的提高,人们用于交换物品和 交换活动区域进一步扩大,交换物品更加丰富而多样;这时在物品贸易交换活动 中,在交换者的相互交往中,出现了个人利益与交换活动中交换的人们共同利益 之间矛盾,这种矛盾实际就是如何协调双方利益关系,就是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 整体利益的关系。因此,为了协调好双方利益关系,为了使贸易交换活动顺利进 行下去,这样就会促使人们产生了调节这种矛盾与冲突的道德责任,产生了调节 这种由于人的发展需要所引发利益冲突的道德规范,以缓和利益的矛盾与冲突: 同时也就发生了实际履行这种道德责任的行动,这就是随着交换活动的发展而逐 渐出现了商业道德现象,它为商业道德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这样在贸易交换活动中,一切违背这种道德观念的行为,都会受到人们舆论 的制止,严重的还会受到人们的制裁,从而规范了物品交换活动,使交换活动得 以顺利进行下去。 总之,这个复杂的空间有着丰富的地理环境为先秦商业活动及商德的产生、 形成提供了自己的独特条件。 ( 二) 社令套件 商业道德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产物,特别是利益关系的 产物。“一定的经济制度和关系需要建立什么样的道德规范,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主 观意愿,而是取决于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il 肌”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 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一一从他们进 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2 】p 4 3 4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 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 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 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 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 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3 】p 3 2 商业商德作为社会意识的形式也是物质生 产的反映,商德的产生是直接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相关。 首先,阶级制度与宗法制度相结合。 古代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实行的是规模细小的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的农耕经济。农民依赖于土地而生活下去,土地是其生存之本,对 土地有发白内心的眷恋之情与依赖之情,易于形成知足及乐于现状的伦理情怀。 若没有意外的天灾人祸,农民定居一个地方后,很少迁徙他地,世代以血缘关系 的亲近而聚族生活下去,形成了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其又以血缘上的嫡庶、 长幼以及与此相联系在一起的大、小宗为基础,下一等级对上一等级的服从可以 建立在子弟对父兄孝悌等血缘情感和宗法道德之上,进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 了宗法等级制,这样,就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与家族制。家族、宗 族的进一步延伸,就是整个国家结构的家族化。因此,商业道德是对利益的调节, 而商业交换利益的关系和矛盾是存在这种奴隶制的社会关系之中,没有这种复杂 社会关系,就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更谈不上商贾与他人之间的利益矛盾与 冲突,也就不会有商业道德的发生。 其次,手工业与商业由奴隶制国家官府经营。 商人与手工业奴隶一样,隶属于官府,供王府的奴隶主贵族使用,叫做“工 商食官”14 】p 3 7 1 “黼”,官府是最大的买主与卖主,自然有能力左右商品,商品交 换只能在官府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实际上由王室直接控制手工业与商业,工商业 者在官府的监督下活动,士农工商中的商业者,是缺乏社会保护的。“戎器不粥于 市,用器不中度,不地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 乔法容,朱金瑞经济伦理学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 卷) 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总格斯选集( 第2 卷) e c 北京:人民出版社,l995 国语( 下)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t 1978 6 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衣服 饮食,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 鱼龟不中杀,不粥于市。”【1 】p 1 6 8 2 “”“同时,参与交易活动的多是下等之人。 “出入都市,一旦不知返数,然后终于厮役而已。” 2j p 2 1 3 “4 癀 而统治阶级为 了自己的享受,对外来的商人比所属的商人管理相对宽松。据记载:“f - l f 吕3 毋闭, 关市毋索。”“是月也( 指中秋之月) ,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 【3 p 1 6 9 6 p 1 6 9 8 n t 月) 再次,社会占主导方式依然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当时生产的剩余产品才用于交换,但数量有限,可见交换在整个经济发展中 不起决定性作用,留给工商业者活动地空间是很小的;这就是说,农耕经济导致 用于交换只占很小部分,而统治阶级生活则依赖于广大的生产者。孟子说:“劳心 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4 】p 8 6 “t 舭“便是对 当时这种交换关系的反映。同时,小农经济造成了古代商业发展缓慢,并且受制 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的程度。虽然当时商贾的物品交换只是在一定范围 的,但是商贾的商业交换活动关系对商业道德的形成也有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商贾与他人不仅要进行物品的交换活动, 还存在商贾与他人之间精神上、感情上的交往。在交换活动的过程中,商贾的交 换活动和交换的结果,不仅会以一定的利益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还会以利与害、 善与恶等道德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在履行道德责任观念的商业交换活动中也 会受到这种社会关系的影响。可见,没有人的社会关系及其复杂性,商业道德是 不可能产生的。总之,当时的社会关系为先秦商德的形成准备了客观条件。 ( 三)商业奥雎。 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商业实践是商业道德产生的最直接根源。在先秦时 期,商业道德的形成是与当时商业实践活动分不开的。 其一、 龠业的冀晨 先秦商业伦理的形成与商业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系的。 我国的物品交易活动产生很早,据说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 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人们的劳动成果除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以外,还可 以有少量的剩余产品。人们逐渐认识到,以自己能生产产品去换自己不便生产的 产品是一种对自己的有利行为。淮南子齐俗训中有记载:“地宜其事,事宜 械,械宜其用,用宜其人,泽臬织网,陵返耕阳。” 5 1p 1 7 2 易系辞中也有记 1 l 札记 a 袁祖社编四书五经( 四) z 】 北京:线装书局,200 2 【2 1 马非百注释盐铁论简注 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1 1 礼记 a 袁祖社编 四书:k g ( i n ) z 1 北京:线装书局,20 02 1 4 1 鲁国尧马智强译注孟子全译【m 南京:江苏古籍t t n 社,】g98 5 1 淮南子 a 诸子集成( 七) z 北京:中华书局,1954 7 载:“同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i l lp 5 6 1 有了 交换,就有了交换中物质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就有了对交换双方利益关系的意识 的初步认识。 在原始社会,各氏族部落在相互交往中彼此影响,进行着偶然的物物交换。 可见,“在野蛮时代中级阶段,我们看到游牧民族已有牲畜作为财产,这种财产, 到了成为相当数量的畜群的时候,就可以经常提供超出自身消费的若干剩余;同 时,我们也看到了游牧民族和没有畜群的落后部落之间的分工从而看到了两个 并列的不同的生产阶段,从而也就看到了进行经常交换的条件。”【2 】8 8 。8 9 随 着生产力的提高,交换很快渗透到了公社内部,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自然而然, 自私的念头势必会在商业交换活动中有所反映,为了对抗随着私有制而产生欺诈 在商业中蔓延,保障商业交换活动的顺利进行,商业伦理道德在与交换活动中不 道德行为的斗争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由于生产分工进一步的发展,交换活动比以前增多。“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 易所拙。” 3 l p l 7 2 “8 8 7 齐髂训物的交换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之事。到了商 代,手工业进一步的发展,交换频繁。我国历史上较早的商人一一商代商族人的 祖先契六世孙王亥。他在从事商业活动中驾车载帛,到远方的部落去进行贸易; 世本作篇记载:“相士作乘马,胲作服牛。”卜】p ”其开始用牛羊帛与其他 部落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换,保障交换进行是依靠道义约束;而其从事交换活动不 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为了盈利。“不耕获,不蓄畲,则利有攸往。” 5 1 p 2 4 8 “射稚“”恩格斯说:“它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一一 商人。”【6 p 1 8 9 反过来,商德的发展也促进了交换活动的顺利进行。 商人阶层的出现,自然而然社会上也就出现了一种专门从事物品交换活动的 事业商业。可以看出,物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物质利益关系与矛盾,为 了保证商业的运行与发展,商业活动中的道德原则应运而生,尤其依靠商贾的道 德示范作用。因此,从商业的逐步发展进程可以看到:商德的形成是随着商业的 发展而出现的,并且有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逐步发展过程。 其二、 商业期螺的稍定与膏;捆p 的戟持 春秋战国时期:首先,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如以先进的生产工具为代表铁制 农具大规模推广使用,劳动生产效率得以迅速的提高,交换物品比以前增多,“商 则三宝绝”【7 】阳2 5 5 其次,分封制日趋衰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 伐自陪臣出,”取代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社会动荡不安,宗法制开始崩溃, 高享周易大传今注e u 3 济南:齐鲁书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 1 卷) 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淮南子 a 诸子集成( 七) z 北京:中华书局,l954 【4 1 吴慧中国商业史( 第一卷) e m 北京:中国商业h 1 版社,19 8 3 高享周易大传今注e m 济南:齐鲁书社,1979 6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 1 卷) e c 北京:人民m 版社,19 65 【7 1 司马迁史记l m 】 北京:中华书局195g “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自由大商人大量涌现。再次,各诸侯国为了增强国家 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商业的发展;并且,工商业者逐渐摆脱了官府的控制,纷纷 投入到经营商业的活动中去,使商人的势力进一步增强,信心得到提高。 当时,列国统治阶级都很看重商业,农工商并重发展,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 力。春秋五霸,齐桓公为首。齐国之所以能最早称雄中国,与重视商业的发展有 很大的关系。通商工之业,使渔盐之剥;发展渔盐生产,扩大商业的经营,从丽 使财富的积累很快。并且齐桓公任用商人出身的管仲为相,采取多项措施发展商 业活动。如四民定居的思想:“是故圣王之处士也,使必就闲燕,处农必就田野, 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p 4 0 0 + ”就是说让商人居住在固定的场所,从 而利于商品的交换;且要减少关税等以发展商品贸易。这些政策的结果导致“天 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坚定了商人从商的决心。 郑国的统治阶级也十分重视商业,养成了爱商、重商、尊商的商业美德,历 经千年而不衰;它不仅激发了商人顾大局的心怀,而且促使了商人献身事业的伦 理情怀。在郑国,予产执政后,推行重商、尊商的政策,左传昭公十六年记 载:“宣子有环,其一在郑国。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日:“非官府之守器也, 寡君不知。”子大叔、子羽谓子产日:“韩子办无几求,晋国亦未可以贰。晋国、 韩子,不可偷也。若属有谗人交斗其间,鬼神而助之,以兴其凶怒,悔之何及, 吾子何爱于一环。”晋国大臣韩起有一只玉环,与之相对的另一只在郑国的商人手 中。韩起到郑国,请求郑国国君索取,子产不同意。后又想以低价为诱饵来加以 购买,子产以齐桓公与商人签订盟约为根据。“而谓敞邑强夺商人,是教敞邑背盟 誓也,毋乃不可乎? ” 2 1 刚4 2 8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子产对商人权利的保护,确实 是郑国保护商业的典型事例。子产保护商业并不谦让商人,他对商业中的欺诈行 为是不允许的。史称予产“为相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3 】p 3 10 1 “”子产重商、尊商的政策深得商人们的爱戴与敬重。“子产没,商贾哭 之市。哭子产者皆如丧父母。” 4 】p ”7 “韩诗”鼬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商人的生存 需要及商业发展与商业制度有一定的联系。尤其随着商业交换活动关系的复杂化, 商贾与商贾之问、商贾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激烈,当商贾的正当合理的需 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幸福感;反之,就会压抑商贾的进取。为了调节商贾利 益的需要,便会产生一些商德行为规则与规范,这些行为规则势必定会受到政府 商业制度的影晌。因此,政府的商业制度不仅会影响到商人的从商思想,而且还 会加速或延缓商业道德的发展。 晋景公时,遗师救郑,晋师将攻楚,隋武子劝说,即以“商农工贾不败其业, i t 黎翔胤撰管予校注( 上) m 】北京:中华书局,2oo 4 ( 2 1 左传 a 袁祖社编四书五经( 三) 【z 1 北京:线装书局- 20o 2 副 司马迁史记 m 】 北京:中华书局,1959 【。1 吴慧中国商业史( 第一卷) 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3 9 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1 】p 1 1 “”2 4 为楚不可伐的理由之一。 各诸侯国的统治阶级不仅在国内重视发展商业,而且为了各诸侯国家之间保 持商业贸易活动与经济的联系,列国在会盟中订立了一系列保护商业活动的条款。 公元前6 5 1 年,齐桓公在葵丘会合了周、鲁、齐、宋、卫、郑、许曹诸国,订立 了一些盟约。五条盟约其中两条是:“敬老慈幼,毋忘宾旅”和“毋曲防, 毋遏籴,毋有封而不告。”p 2 0 7 “7 ”公元前5 6 2 年,鲁、晋、宋、纪、曹、 齐、莒、邾、薛、小邾、郑等国在毫订立一项盟约:“凡我同盟,毋蕴年,毋壅利, 毋保奸,毋留慝,救灾患,恤祸乱,同好恶,奖王室。”【3 】p 1 2 船性“- * r ;从以 上事例可以看出,国家制定的商业制度以及国际间的商业措施会影响到商贾生存 发展的利益需要,会影响到商人们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到商人从事商业的积极性、 主动性:所以国家政治对商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与制约作用, 并且国家领导人的是否清明,是否清正廉明,也会直接影响商业道德风气。 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商德的发展自始至终都要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的影响与 制约,超阶级的商业道德是不存在的。 其三,士而r 】喜l ,l 的兴起 首先,士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与从事社会职业的内在素质。士在仪礼士 相见之礼中解释为:“士相见之礼,絷,冬用雉,夏用踞。”( 4 j p 4 1 6 如孔子对士的 行为总结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5 1 p 7 2 * 神孟子认为士应具备 一定的知识与内在道德品质,“士何事? ”孟子日:“尚志。”曰:“何谓尚志? ”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 仁是也; 路恶在? 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具备矣。” 6 1 p 2 2 8 ”1 其次,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士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可能。春秋战国时期,生产 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交换的物品比以前增多;“工商食官”制度逐渐衰落,官 退私进,独立经营的自由商人私商已发展壮大,尤其是许多的士人大量加入 到从商的活动中去( 即许多士人经商,或亦商亦士) ,出现了商而士的现象。 再次,士加入到从商的队伍中,提高了商人的道德水平。舜的时代,相传舜: “顿邱买贵,于是贩于顿邱;传虚卖贱,于是债于传虚。”1 7 】p 1 7 0 商代末期的吕 尚未遇到文王以前在朝歌市肆做过“屠夫”“卖饮”的营生。离骚记载:“吕望 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宰。”古史考言:“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饮津。” 8 1 9 ” 子贡,孔子的学生,也是有名的士。他先在鲁国做过官,后又加入到从商的队伍 左传 a 袁祖社编四书五经( 三) 【z 】 北京:线装书局,20o2 鲁国尧马智强译注孟子全译【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左传e a 袁祖杜编四书五经( 三) 【z 北京:线装书局,20o 2 汉语大词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杜,l986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e m 北京:中华书局,1958 鲁国尧马智强译注孟子全i 晕 m 1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l9 98 李守奎详注尸子译注e m 哈尔滨:黑艺江人民出版社,2f l o2 吴慧中国商业史( 第一卷) m 北京:中国商业i 版社t l983 l o 行列中去。孔子说他:“赐不受命,而货殖焉。” 1 1 p 1 2 3 “啪也就是说他善于进行 商品的交换活动,而成为当时的富贾:“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 2 1 p 3 2 5 8 ”范蠡,楚国人,曾辅助越王灭吴复国,被拜为上将军;后弃官经商,更名 易姓,做商人去了。更有名士管仲,曾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据管仲云:“吾尝与 鲍子贩于南阳,吾三辱于市,不以我为怯。”口】6 “蔸”在先秦时期也有著名的 士人吕不韦,在邯郸经商珠宝生意,“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一些士人加入从商的队伍,提高了从商人员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商人的伦理 道德水平;促使了先秦伦理道德文化在商人队伍中的传播,促使了先秦伦理文化 与商业的结合,促使了先秦商德的发展与流传。 总之,先秦商业道德是在我国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商业实践活动的产物。 二 先秦r 饨的罩l 谨? 漶_ 和思想渊j 一 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伦理文化的氛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商业价值理念,也就 会造就不同民族特色的商人群体,而实际上西方商人与东方商人的区分,实际上 就有特定的伦理道德文化根源。 在先秦时期,伦理文化十分丰富而又博大精深,其主要有儒家、法家、道家、 墨家、兵家等诸家伦理共存的文化体系,这种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 面面其规定了先秦时期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等基本的 伦理趋势,为先秦时期商人道德形成提供了精神土壤,滋润着商德理念的形成。 同时,其精神土壤又是影响与制约商人价值观的深层因素,直接影响到商人从事 商业活动目的。所以,在先秦伦理文化的直接作用下,先秦商德更加体完善化, 成为理论深刻,更加具有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和本土色彩的商业道德体系。 ( ) “仁者爱人”的思恕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文化集中体现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先秦伦理文化中, 而儒家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自然而然,作为指导商人及商业活动的伦理道德与 儒家思想有很深的联系,有割不断的思想渊源;并且儒家伦理学说可以给予商业 活动有益的指导,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作为经营的原则。 儒家思想的主要部分是“仁”的学说,可见,“仁”是古代中国比较完整的、 系统的、道德学说,也是儒学的核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4 1 p 1 3 8 “渊 爱人是仁的第一要义,要求人们之间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同情人。“仁”是人 e i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 m 北京:中华书局,l958 【2 1 司马迁史记【m 】 北京:中华书局,1958 瑚 吴慧中国商业史( 第一卷) m 北京:中国商业版社,1983 4 1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 m 北京r 中华书局,1958 1 1 应该具有的内心思想素质,是人人应当追求的晟高精神境界,也是人人应当达到 的修养最高境界,即“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 j p o “鼬其不仅倡导 爱人,而且还将仁爱及于物。“钓而不纲,弋不射宿。”【2 】p 7 9 “”“启蛰不杀则 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1 3 】儿3 3 的见解充满了厚厚的仁爱情怀。作为一个商 人,首先应该是仁人君子,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善良的人。因为只有爱别人,时 时为买者着想,才会得到买者的信任,而商人如没有爱心,何以在激烈的商业争 中生存? 孟子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f 4 p t 3 8 膏娄下子贡日: “如有搏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孔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 】p 6 9 “己所不 施,勿施于人。” 6 1 p 1 3 0 ”可以看到儒家提供给人们的仁德模式就是推己及人, 博施济众。那么作为生活在社会中人们,尤其是商人,一方面应提高自己内在的 仁爱之心品质,使自己成为精神崇高的人;另一方面,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应为别人考虑一下,博施济众,对人施爱。“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 忧者,民亦忧其忧。” 7 1p 2 4 惮惠王更是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和与民同苦同忧之 社会终极关怀的价值认同,这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济民思想,既是儒家思想 的体现,又是古代商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与所坚守的行为准则。 古代“仁爱”思想在商业实践活动中,要求商人在面临正当之利与欺诈之利 时,其内心德性的“仁”就会根据情况作出应当如何行事的判断。它不仅可以起 到提升先秦商人的人格境界,而且可以内化着先秦商人的品质,引导先秦商人将 经商谋利与博施济众有机结合起来。 ( 二) “见利思义”的义利观 “义”在说文解释成为“义者,己之威仪也”,是人在言语行动方面表 现出来令人敬畏的威严,为规范与讨论人们言语行动的善恶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榜 样;表明是非善恶价值内涵,人之所以为人的理由,是道德伦理的代名词。“利” 在甲骨文中,是用农具耕耘或收割庄稼。农具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工具,庄稼 是人类活动生产出来的创造物,农业是利益的根源。后在尚书泰誓中有: “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在这里指的就是利益。随着发展,后引申为利 益、功利,代表人类人生中现实的价值与境界。把这种道德规范与人们的物质的 功利相结合,也就是义利关系。义作为在经济中确立的道德原则,实质表现为与 人们的物质功利相对立的社会利益。 马克思说:“个人利益总是违反个人的意志而发展为阶级利益,发展为共同利 2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 m 北京:中华书局,1958【2 】论语述而同卜 3 1 千德明编孔子家语译注 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l998 h 鲁国尧马智强译注孟子全译【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 5 1 【6 】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 m 北京:中华书局t l958 【6 】论语颧渊同上 【7 1 鲁国尧马智强详注孟子全译【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l998 益,后者脱离单独的个人而获得独立性,并在独立化过程中取得普遍利益的形式, 作为普遍利益又与真正的个人发生矛盾,而在这个矛盾中既然被确定为普遍利益, 就可以由意识想像成为理想的,甚至是宗教的、神圣的利益,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个人利益变为阶级利益而获得独立存在的这个过程中,个人的行为不可避免地 受到物化、异化,同时又表现为不依赖于个人的、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力量,从而 个人的行为转化为社会关系,转化为某些力量,决定着和管制着这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