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答辩-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苎麻茎秆力学性能分析.ppt_第1页
毕业答辩-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苎麻茎秆力学性能分析.ppt_第2页
毕业答辩-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苎麻茎秆力学性能分析.ppt_第3页
毕业答辩-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苎麻茎秆力学性能分析.ppt_第4页
毕业答辩-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苎麻茎秆力学性能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学号院系机电工程学院,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苎麻茎秆力学性能分析,苎麻茎秆生物结构图,介绍内容,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的方法结果的分析,研究目的,以弹性力学、接触力学、有限单元法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在有限元软件下模拟了不同方向不同载荷下茎秆的变化,得出其变化规律和方式。根据所得的图形分析,分析苎麻茎秆分离的最佳方式,推动苎麻机和剥麻机的开发设计。实现有限元分析,建立其模型可以代替实物实验,并可反向推导出相关的工程常数,进一步建立更为合理的力学模型。,主要研究内容,根据已测得的苎麻茎杆的平均尺寸和材料参数建立合适的力学模型。在Comsol软件下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在径向、切向、轴向上分别施加60N至500N等均部载荷。得出了不同的应力应变图和接触压力,找出它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分离的方式。对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图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变化规律。,研究方法,建立力学模型选取材料参数利用Comsol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不同载荷下的结果比较得出相关的结论,有限元分析,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问题的求解域划分为一系列单元,单元之间仅靠节点连接。单元内部点的待求量可由单元节点量通过选定的函数关系插值求得。有限元的三个基本要素:节点、单元、自由度。接触问题:处理弹性接触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罚函数法和拉格朗日乘子法。非穿透性问题和正应力问题距离函数gN0,压应力pN0,只有接触的区域,即gN0,才能传递作用力。,苎麻茎杆的结构介绍,苎麻茎秆主要由韧皮纤维、木质部等组成的。假定苎麻茎秆是由韧皮纤维、木质部两种异质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不考虑它们的性能差别。其表现性能是均质、线弹性,具有横观各向同性的本构关系。,苎麻茎杆的力学模型,由于其受载和约束是对称的,取其四分之一为分析对象,减少计算量.,苎麻茎杆的弹性参数,由复合材料理论可知,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需要满足下式,这三个关系称为马克斯韦尔定理。,设置求解域-材料的属性,有限元分析中材料类型繁多,特点各不相同。按照苎麻茎秆的本构关系,这里选用结构力学模块的正交,它是一种正交各向异性的线弹性材料类型。输入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等参数。,设置边界条件,在边界设置上加约束和载荷,在底面上加固定约束,在截面上加对称约束;在外表面上加上径向力或其他载荷。,分析结果1:vonmises应力图,60N径向力Mises应力图,径向力为60NMises应力图Fmax=390Pa,Fmin=32Pa,120N径向力,径向力为120NMises应力图Fmax=560Pa,Fmin=84.8Pa,240N径向力,径向力为240NMises应力图Fmax=896.3Pa,Fmin=187.8Pa,500N,径向力为5000NMises应力图Fmax=1832Pa,Fmin=418.4Pa,剖面线应力曲线图60N,A(0,0,0)B(0,7e-3,0)直线剖面应力图,中间层剖面图60N,120N,240N,分析结果2:应变图,60N径向力位移图,径向力为60N位移图Smax=1.635e-4mm,Smin=5.902e-5mm,120N径向力位移图,径向力为120N位移图Smax=3.261e-4mm,Smin=1.763e-4mm,240N径向力位移图,径向力为240N位移图Smax=6.505e-4mm,Smin=4.035e-4mm,500N,径向力为5000N位移图Smax=13.32e-4mm,Smin=8.751e-4mm,变化影像,分析结果3:接触压力,接触面压力60N,径向力为60N接触力Fmax=987.3Pa,Fmin=-154.3Pa,120N,径向力为120N接触力Fmax=1316.5Pa,Fmin=-238.2Pa,240N,径向力为240N接触力Fmax=1741Pa,Fmin=-466.6Pa,500N,径向力为500N接触力Fmax=2522Pa,Fmin=-893.4Pa,其他方向载荷应力、应变图,60N切向力应变图Smax=2.117e-3mm;Smin=1.555e-4mm,60N切向力下应力图Pmax=730Pa;Pmin=2.532Pa,60N外层轴向力作用下应变图Smax=1.979e-4mm;Smin=4.761e-7mm,60N外层轴向力作用下应力图Pmax=94.174Pa;Pmin=0,结论,在不同载荷下的变化图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变化规律:,1.当径向载荷加载在外层材料时,外层首先被逐步挤压变形,由于内层刚度比外层大,所以外层变形大,内层变形小。,2.由于内层变形小,导致外层不能继续向内层方向变形,所以导致外层材料向上变形。,3.由于两种材料性质的不同导致接触面上产生出现非线性问题,此非线性问题属于几何非线性,从而导致接触部分出现点接触,某些部位出现较大的接触压力或被拉伸。,4.由于内层被挤压程度较大,所以内层所受应力大于外层。,由上可知,但苎麻茎秆受到径向分布载荷时,材料逐步被压缩,但载荷足够大时,断裂首先从内层开始,逐步向外延伸直至完全断裂,且压缩过程中两层材料会在轴向上发生相对滑移,导致两种材料的分离。,本课题也就是为了找出分离的最佳方式,因此在分析阶段要不断调整载荷的大小,得出苎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