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专题培训教材-切换概述.ppt_第1页
GSM专题培训教材-切换概述.ppt_第2页
GSM专题培训教材-切换概述.ppt_第3页
GSM专题培训教材-切换概述.ppt_第4页
GSM专题培训教材-切换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SM专题培训教材_切换概述,适用对象:P&O技能认证三级及以下员工发布单位:GSM网规网优部,版本说明,课程目的,了解切换的原理和分类掌握切换的信令流程掌握切换的性能统计方式,目录,切换的原理切换信令流程切换性能统计介绍,为什么要切换?在移动中保持通话的连续提高网络服务质量降低掉话率降低拥塞率,概述,切换的目的,挽救切换挽救正在进行的呼叫,边缘切换改善正在进行的呼叫,小区内切换降低小区内的干扰,强制切换平衡小区间的业务分布,定向重试提高呼通率,切换总体流程,测量报告处理,切换触发判决,目标小区选择,目标小区排序,切换发起,切换惩罚策略,切换总体流程,邻近小区下行测量值,服务小区下行测量值,服务小区获取MS上行测量值,测量报告(MR)有上行测量值和下行测量值两部分内容:上行:测量值由服务小区BTS获取,包含:对MS上行的接收电平(ULRxLev)、接收质量(ULRxQal)、bs_power;下行:测量值由MS获取并上报,包含对服务小区的下行接收电平(DLRxLev)、接收质量(DLRxQal)、对邻近小区的下行接收电平(NCellRxLev)、ms_power。同时包含时间提前量的测量值(TA)等。,服务小区,邻近小区,测量报告,测量报告,测量报告的周期测量报告在SACCH上行方向发送给BTSMS在SDCCH信道时,周期为470ms/次MS在TCH信道时,周期为480ms/次,测量报告的周期,测量报告处理,测量报告数需达到平均窗口大小,最多允许丢失ZeroAllowed个测量报告。,功率控制以后,对相关切换的判决进行功率补偿,考虑DTX权值,测量报告是切换判决所依据的原始数据,ZXG10处理采用滚动平均法,但可以带不同的权值,独特的处理,能使切换平滑。,最多允许丢失ZeroAllowed,假设ZeroAllowed=1,MR1/PR1,Average_MR1,MR2/PR2,Average_MR2,MR3/PR3,MR4/PR4,MR5/PR5,MR6/PR6,MR7/PR7,丢失,MR1,MR2,MR3,MR4,MR5,MR6,MR7,丢失,=?,=(MR1+0+MR3+MR4)/(4-1),=?,=(0+MR3+MR4+0)/4,BTS侧切换预处理,假设打开HOPreprocess,且值为2,MR1,MR2,MR3,MR4,BSC,如果HOPreprocess为0,测量报告如何上传?,BSC侧测量报告处理,假设窗口值为4,N为4,MR1/PR1,Average_MR1,MR2/PR2,Average_MR2,MR3/PR3,Average_MR3,MR4/PR4,Average_MR4,N/P判决,MR5/PR5,MR6/PR6,MR7/PR7,目标小区的选择,准则1必须满足,小区层和级的设置,采用小区分层结构:更合理的控制话务流向控制拥塞网络容量的冗余备份,目标小区排序,候选小区的层次优先级,静态优先级,资源百分比,功率预算裕度,动态优先级,N,小区间切换惩罚策略,TMaxIHo超时?,N,N,N,小区内切换惩罚策略,切换分类,按触发条件分功率预算切换救援性电平切换救援性质量切换距离切换话务切换,按定时提前分同步切换异步切换,按切换点位置分小区内切换小区间切换BSC内切换BSC间切换MSC间切换,上行/下行干扰切换,小区内存在空闲信道吗?,上行/下行干扰切换小区内切换,上行/下行质量切换小区间切换,Y,N,切换触发判决:,在开启跳频的网络中,建议关闭上、下行干扰切换。,上行/下行质量切换,切换触发判决:,AvRxQualUL=HoUlQualThsAvRxQualDL=HoDlQualThs,目标小区的选择:,1:AvRxLevNCell(n)RXLEV_MIN(n)+MAX(0,(MS_TXPWR_MAX(n)-P(n),2:AvRxLevNCell(n)AvRxLevDL+HO_MARGIN_QUAL(n),即:1:电平值大于设置的邻区最小接入电平值2:电平值大于设置的质量切换门限与当前小区下行电平之和,上行/下行电平切换,切换触发判决:,AvRxLevelUL=AvRxLevDL+HO_MARGIN_LEVEL(n),即:1:电平值大于设置的邻区最小接入电平值2:电平值大于设置的电平切换门限与当前小区下行电平之和,距离切换,切换触发判决:,AvDistanceDistanceThreshold(TA),目标小区的选择:,1:AvRxLevNCell(n)RXLEV_MIN(n)+MAX(0,(MS_TXPWR_MAX(n)-P(n),即只要电平值大于设置的邻区最小接入电平值都可以作为目标小区,不使用无线环境质量作为判决标准,应用范围:,一般应用于超远距离覆盖的网络,PBGT切换,切换触发判决:,目标小区的选择:,1:AvRxLevNCell(n)RXLEV_MIN(n)+MAX(0,(MS_TXPWR_MAX(n)-P(n),2:PBGT(n)HO_MARGIN(n),即:1:电平值大于设置的邻区最小接入电平值2:功率预算值大于设置的PBGT切换门限的邻小区,循环判断每个邻接小区,当某邻接小区的PBGT值大于0时,条件成立。,是市区最常发生的切换不是挽救性切换,是为了追求更高的通话质量,定向重试切换,发生在呼叫的接入过程中动态调整小区间的话务量降低呼损率目标小区选择,满足准则1,了解内、外部定向重试切换流程,如何控制2/3G的切换优先级?,建议先开排队功能,排队的效果优于定向重试。,上行快衰落切换,针对上行电平下降采取的挽救性切换算法灵活应用在密集城区的微蜂窝、高速路、拐弯和陡坡等需要及时切出的地方目标小区选择,满足准则1,MR1/PR1,MR2/PR2,MR3/PR3,MR4/PR4,连续N个判决,直接上报BTS测量报告,没有P!,宏微切换,触发条件:某相邻微蜂窝的信号强度的测量值连续高于门限值达到一定次数目标小区选择:准则1邻小区的层次关系(NcellLayer)为Lower,AvRxLevUL(n)=MacroMicroHoThs,话务量切换,原小区拥塞时,由BSC主动将某个已经建立通话的手机,切换到满足话务量切换发生条件的邻接小区中。,智能调整话务量,达到话务平衡,切换触发判决:TCHBusyPercentTrafficThs,不包括被闭塞的信道不考虑动态HR和动态PDTCH,目标小区的选择:,准则1+2,层次,频段,由MSC发起的负荷原因切换,由MSC发起选取最多NumOfMS个呼叫从负荷重的小区切换到负荷轻的小区,跨BSC调整负荷不需要在无线侧配置数据,强制迁移切换特点,特点,调整话务的最后手段,应用于双频共站小区,方向明确:900M同向的1800M小区,目标小区必须为强制迁移小区,强制迁移切换策略,切换触发判决:,PathLoss(n)=MaxLossThsTA(n)=MaxTAThs,MaxTAThs=63,MaxLossThs=150,仅以路损为判据,仅以TA为判据,目标小区的选择:,PBGT值必须大于PBGT门限与MaxForceHoDiff之差目标小区可用资源必须大于迁移保留资源门限HoForceResThs目标小区为强制迁移小区,强制迁移与其它切换对比,与PBGT对比,通常同时有效,PBGT优先级高于强制迁移强制迁移的最大电平差MaxLevDiff必须小于反向PBGT的值,否则容易造成乒乓切换,与定向重试,强制迁移,是在呼叫过程中2个TCH信道之间进行切换;而定向重试,是在呼叫接入过程中申请TCH信道的时候进行的。,话务量切换,触发条件不同(强制迁移是手机触发,而话务量切换是BSC触发)切换流程不同,Co-BCCH切换-子小区,第一子小区,第二子小区,双频共小区,子小区的配置,不同频段的载频属于不同的子小区第一子小区是配有BCCH信道的子小区,同频小区,同心圆增强技术各子小区允许分别进行功率控制,Co-BCCH切换触发判决,切换触发判决,基于路径损耗和TA,基于C/I,路径损耗和TA过小,路径损耗和TA过大,C/I足够好,C/I足够坏,PathLoss=SubCellTAMax,C/I=GoodCiThs,C/I=BadCiThs,第二子小区,第一子小区,目录,切换的原理切换信令流程切换性能统计介绍,切换小区内切换,小区内切换流程,信令流程,切换小区间切换,BSC内切换流程,信令流程,在BSC内的异步切换过程中,当小区BTS1下发PHYINFO消息达到最大次数后,MS仍未能接入新信道,此时小区BTS1向BSC上报CONNFAILIND消息,原因值为:handoveraccessfailure,BSC收到该消息后,启动对小区BTS1上新信道的本地端释放流程。,注意事项,信令流程,切换BSC间切换,BSC间切换流程,信令流程,切换MSC间切换,MSC间基本切换信令流程,MSC间后续切回信令流程,MSC间后续切向第三方信令流程,BSC内切换没有“切换请求”消息,均由BSC内部分析处理,一旦发现有符合条件的目标小区,且为本BSC内时,直接下发“信道激活”消息。当目标小区不是本BSC时,BSC则将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CGI号以及切换原因通过“HO-Required”上报给MSC,MSC查询到目标小区的LAC在本MSC内时,则发送“HO-Request”给目标小区所在BSC,由目标BSC激活目标小区信道,完成以后流程。当MSC发现目标小区LAC不属于本MSC时,就会查询其“REMOTLAC表”(包含相邻MSC的LAC和路由地址),根据路由地址,向目标MSC-B发“切换准备”(Prepare-HO)消息。消息内含目标小区的CGI,是否需要分配切换号码的指示等。根据该消息,目标MSC-B向VLR-B索要切换号码后(除非指示内不要求),向目标BSC-B发“HO-Request”(切换请求)消息,收到“切换请求证实”以后,向源MSC发“切换准备证实”消息,执行以后流程。,切换信令基本流程,信令流程,BSC内切换与BSC间切换的主要区别BSC间切换,通过MSC转发“HO-REQ”消息,并且在该消息内携带有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CGI。BSC内切换,只在切换结束,给MSC发送“HO-Performed”通知,之前MSC不参与。说明:BSC间切换,从切换请求开始,MSC一直参与。BSC内切换在任何消息内都不带CGI,由BSC内部处理。,信令流程,1、BA2表内有所有相邻小区的BCCH频点,通过系统消息5、5ter、5bis下发给MS。2、MS把电平值最强的6个邻小区和服务小区的BCCH频点、BSIC、电平值上报到BTS,BTS将对上行测量的结果整合到一个测量报告中上报给BSC。3、测量报告处理之后,BSC通过BCCH频点、BSIC到小区相邻关系表和小区描述数据表(或外部小区描述数据表)确定所有邻小区的小区号、CGI。4、BSC执行小区基本排序等切换判决流程,一旦找到合适的目标,则将携带目标小区CGI的切换请求消息发给BSC主机的MP板,MP根据CGI到小区模块信息表内确认该小区所属的模块号。5、MP向该模块发切换请求消息。6、如果BSC触发的目标小区是外部小区,则将目标小区和服务小区的CGI通过切换请求发给MSC。7、MSC首先到“位置区小区表”内查找与目标小区CGI吻合的小区,一旦有,则确认该小区的“目的信令点”,即所属BSC,将切换请求消息发给该BSC。8、如果“位置区小区表”内没有目标小区的CGI,则到相邻MSC表内查找属于哪个相邻MSC,再将切换请求发给该MSC。,切换数据查找过程,1、T3107:小区内切换使用,在BSC发出指配命令时启动,在收到指配完成或失败时清除。2、T3103:BSC内小区间切换使用,在BSC发出切换命令时启动,在收到切换完成或失败时清除。3、T7:BSC间小区间切换使用,当原BSC向MSC发出切换申请(HANDOVERREQUIRED)时将把T7启动,当收到从新BSC发来的切换命令时(或当目标小区无资源时,将返回一条切换申请拒绝的消息)BSC将把该定时器T7清除4、T8:BSC间小区间切换使用,当原BSC收到从MSC发来的切换命令时,将定时器T8启动,当收到从MSC发来的清除命令时,将该定时器清除。,几个常用定时器,目录,切换的原理切换信令流程切换性能统计介绍,切换成功率指标定义(中移动)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总次数/切换请求总次数*100%计算公式(BSC控制的小区间切入成功次数+MSC控制的切入成功次数+小区内切换成功次数+BSC控制的小区间切出成功次数+MSC控制的切出成功次数)*100/(BSC控制的小区间切入执行次数+BSC控制的切入执行次数(强拆)+BSC控制的切入执行次数(排队)+BSC控制的切入执行次数(强切)+MSC控制的切入执行次数(一般)+MSC控制的切入执行次数(强拆)+MSC控制的切入执行次数(排队)+MSC控制的切入执行次数(强切)+小区内切换执行次数+BSC控制的小区间切出执行次数+MSC控制的切出执行次数)。计数器公式(C900060098+C900060102+C900060120+C900060094+C900060096)*100/(C900060097+C900060213+C900060214+C900060215+C900060099+C900060100+C900060101+C900060216+C900060119+C900060093+C90006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