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lassified index: code: 10075 u.d.c.: no: 20091427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 .managem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air value to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of listed banks in china candidate: wang jing supervisor: prof. feng xuelian specialty: accounti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hebei university data of oral examination: june, 2012 摘 要 i 摘 要 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发布新企业会计准则,2007 年 1 月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 实施,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其中公允价 值计量方法的引入是最大的亮点, 对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重 要而深远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已成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 会计准则仍与国际会计准则有较大差异, 这就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 碍。由于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的时间短,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而公允价 值的运用影响最大的就是金融业,因此选用银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允价值的运用 对我国上市银行财务信息的影响。 鉴于此, 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介绍公允价值产生的会计目标理论、 产权理论、 全面收益理论和净盈余理论四大理论基础,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 净值及现值进行比较, 分析了目前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现状。 通过对我国上市银行 2009 和 2010 年年度报表进行具体分析,重点说明了公允价值的运用对我国上市银行资产负 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公允价值的运用对我国上市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 不大,但是从个别银行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就为银行利用公允价值粉饰财务 报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本文在分析比较 16 家上市银行年度报表数据的基础上,归纳出公允价值运用我国 银行业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东权益和当期损益上。 笔者希望通过分析能够为准则制 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给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带来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希望有 助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更有效的经济决策。 关键词 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 上市银行 abstract ii abstract february 15,2006,chinese finance bureau issued the new prc gaap,which would started to be implemented within all listed chinese enterprise at january,2007,and chinese finance bureau encourage implementation of other enterprises. the new prc gaap include many historical breakthroughs,and one of the biggest highlight is the fair value accounting which has an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must connect issues globally.but there exist an tremendous differences,which pose an obstacle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due to so short time,the development of fair value is not perfect.finance sector is the most affected by fair value,so we analyze the impact of all listed chinese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anks. in this situation,on the basic of revelant theory,this paper introduce accounting objective theory,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comprehensive income and theory,clean surplus theory.this paper compares fair value with historical cost,reset cost, aforesaid realizable net value and present value,and it analyze the present state of fair value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balance sheet and income statement,on the basic of annual report in 2009 and 2010.taken together,fair value plays an little impact on financial report of listed chinese enterprises.but from individual banks,there exist an effects.so this provides some space for banks whitewash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on the analysis of 16 listed chinese enterprises,this paper show that the main impact of fair valu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shareholder equity and current profit or lost.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essay will help rule makers,supervision department,investors,and stakeholders make right decisions. keywords fair valu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listed banks 目 录 iii 目 录 第 1 章 绪 论.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 1.1.1 选题背景.1 1.1.2 选题意义.2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3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3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4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6 1.4 创新与不足.7 第 2 章 公允价值的基础理论.8 2.1 公允价值的基本内涵.8 2.2 公允价值产生的理论基础.9 2.2.1 会计目标理论.9 2.2.2 产权理论.10 2.2.3 全面收益理论.11 2.2.4 净盈余理论.11 2.3 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特征.12 2.4 公允价值与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联系与区别.13 第 3 章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银行的应用现状.15 3.1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银行应用的总体现状.15 3.1.1 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15 3.1.2 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16 3.2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银行应用的具体情况.16 3.2.1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17 3.2.2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18 第 4 章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影响.20 目 录 iv 4.1 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银行会计信息的影响.20 4.1.1 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银行会计信息的有利影响.20 4.1.2 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银行会计信息的不利影响.21 4.2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上市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22 4.2.1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上市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22 4.2.2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上市银行利润表的影响.25 第 5 章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银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7 5.1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银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27 5.1.1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尚不完善.27 5.1.2 我国有关公允价值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28 5.1.3 缺少完善的公允价值理论体系.28 5.1.4 对银行内部管理的要求提高,增加了管理成本.28 5.1.5 缺少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29 5.1.6 现有的估值技术缺乏可操作性.29 5.2 意见与建议.30 5.2.1 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30 5.2.2 强化法制环境建设,加强执法监督.30 5.2.3 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制定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31 5.2.4 加强会计及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31 5.2.5 完善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特别是现值技术.31 结 论.33 参考文献.34 致 谢.36 第 1 章 绪 论 1 第 1 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再一次成为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金融危机使 各国经济都发生了动荡, 特别是持有衍生金融工具较多的银行业, 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破产后,业内对公允价值的质疑声越来越高,使人们非常关注公允价 值在银行业的应用。 而一直以来,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着较大差异,给中国企业进入国际 市场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成为必然趋势。我国 首次引用公允价值概念是在 1998 年发布的债务重组中,在同年制定的企业会计 准则投资和 1999 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都规定了公 允价值的使用。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尚未成熟,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 性粉饰财务报表,进行财务造假,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价值成为操 纵利润的工具。鉴于此,根据我国的市场发展情况,2001 年财政部颁布并修订了八项准 则,在对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以及投资计量取消了公允价值的使用,而改用账面价 值进行入账,并且出于稳健性原则,为了更准确的反映资产的价值要求对资产计提减值 准备。财政部在 2001 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对计提资产减值的范围有所增加, 资产的价值要按照现行市价来计量, 而现行市价的表现形式, 包括现行成本、 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等也都是公允价值的内涵之一。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较大差异,给中国企 业走向国际化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已成为迫切 要求。 2006 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做出了重大变革,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允价值的重 新引入。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 1 项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准则,其中与银行业密切 相关的主要有: 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 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 、 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 、 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 融工具列报 ,这对我国上市银行财务信息的披露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在充分借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鉴国际会计准则 ias 32 和 ias 39 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具体的金融环境及监管制度,考 虑到了我国现阶段水平下应适度实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为我国进一步实现会计国际化 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并陆续上市的背景下,会 计国际化趋同为我国上市银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我国银行业 的经营管理和相关部门的监管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2008 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的缺陷也暴露出来。在质疑声中,各国政府纷 纷修改了有关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基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未成熟,公允价值的运用 对于我国银行业, 特别是金融危机前后对我国上市银行带来了哪些冲击?我国的上市银 行应该如何应对?鉴于此,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 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我国上市银行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公允价值运用过程 中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影响,并做出评价,提出个人对公允价值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1.1.2 选题意义 当前,各国经济正在复苏,然而对公允价值的争议仍在继续。对于我国而言,公允 价值的运用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并且在运用公允价值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2006 年 2 月,我国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突破就是公允价值的重新运 用,采用了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 和非货币性交易等确认和计量。财政部在 2009 年面向社会公众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 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 ,其中规定中国企业会计 准则要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2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和研究公允 价值在我国运用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为我国会计准则实现全面的国际趋同提供参 考。 理论意义:公允价值概念一经提出便引来了广泛的争议,国内外学者对公允价值的 研究也没有停止过。国际会计界在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上,总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地 使用公允价值,并将其作为评价会计准则发展和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准。3我国学者对公 允价值的运用也持有不同的态度,葛家澍等认为公允价值作为一项科学的计量属性, 在 会计理论中仍有其重要地位。而金融监管部门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引起收益波 动性的提高,增加人为操纵的风险,对金融行业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公允价 值的运用对上市银行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第 1 章 绪 论 3 现实意义:在我国,最早引入公允价值概念是在 1997 年,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 展尚不成熟, 造成许多公司利用管理上的漏洞人为操纵利润, 违背了准则制定者的原意, 导致了公允价值在中国首次尝试的失败。故而新会计准则采取谨慎的态度,再次引入公 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制度方面做了更加完善的规定,以防止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由于 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本文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对上市银行 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公允价值在具体实施中对我国上市银行财务信息的 影响,对从 2009 年和 2010 年的我国上市银行年度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探讨 公允价值运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希望对银行业及其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有所启示。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在会计准则中最早正式提出公允价值这一词语是在 1953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发布的第 43 号研究公告中,它指出在对通过证券交换取得无形资产进行初始 计量时,其取得成本应当是相应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对价资产的公允价值。1970 年,美国 会计原则委员会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当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包含的货 币金额,以及在不包含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交换价格的近似值”。这可能是对 公允价值的最早定义。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fb)4成立后,明确定义了公允价值概念,并制定了公 允价值确认和计量的相关准则。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不断增加,一些金 融机构利用历史成本作为衍生金融产品的计量属性,进行利润操纵,财务报告显示运营 良好,但在实际经营中却出现了经济困难。这是因为历史成本对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 量存在欠缺,缺乏相关性。由此相关学者便对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方 面展开了讨论,有的学者认为历史成本在对衍生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时缺乏可靠性,不 能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信息。 barth(1994)5选取了美国银行 1971 年到 1990 年的有关数据为样本,采用估计模型 和收益资本化模型,将公允价值所含信息与历史成本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银行证券 损益披露采用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比历史成本更具相关性,但由于 当时所选数据中并不是所有的金融资产和负债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所以所得结论的相 关性较弱,但仍具有可靠性。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4 nelson(1996)6通过对美国 200 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认为虽然在披露 信息方面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但是如果排除资本回报率等相关变量 影响因素,利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金融资产和负责进行估价时,与公允价值相比, 历史成本的相关性更强。 mengle(1998)7在商业银行公允价值的可行性研究中阐述了商业银行运用公允 价值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文中指出,银行等金融机构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操纵利润,粉饰 财务报表, 不利于监管机构的监管, 不利于投资者对其真实经营情况的了解并做出决策。 而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具有决策相关性,有利于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有助于监管机构 更好的履行职能,为投资者提供更有效的投资决策。 2000 年 2 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 7 号概念公告8在会计计量中现金流信 息的使用和现值 ,阐述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和计量方法,说明了公允价值应如何运用, 并提出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方法。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并不是根本对立的,在初始 确认时,交易日的这一天历史成本就是公允价值,用当时的现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来 表示各时点的公允价值。此公告的发布使公允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2006 年 9 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第 157 号公告公允价值计量9, 为公允价值做出了重新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卖出某 项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或为转移债务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规范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要求, 在公允价值运用和披露方面构造了比较完整的框架。 从国外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这些学者的研究结论并完全不一致,但是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启发:尽管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但是公允价值却 使财务报表具有波动性,笔者认为不能一味的强调某一计量属性,而应当结合公允价值 的实际应用的外部环境以及企业的内部因素的影响。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相对较晚,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历史成本,借鉴了国际先进研 究成果,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才非常谨慎地采用 了公允价值,随后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将公允价值加以改进,使越来越多的学者 关注公允价值的研究。 1997 年,黄世忠在公允价值会计:面向 21 世纪的计量模式10中,通过对公允 第 1 章 绪 论 5 价值会计在美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公允价值是对历史成本 会计的严峻挑战,有助于计量模式的完善和发展,并对公允价值会计的作了展望,他坚 信公允价值将逐步替代历史成本,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将退出会计的历史舞台。 1998 年, 财政部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在债务重组中运用, 又先后将公允价值运用到 投资性房地产和非货币性交易中, 但在短暂地试行之后, 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 一些企业乱用公允价值粉饰财务报表,操纵利润,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2001 年对其进 行了修订,取消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投资的使用,而改按账面价值入 账。 卢永华和杨晓军(2000)11认为公允价值的本质是对市场信息的评价, 反映的是现值, 提出在我国推广公允价值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符合基本会计原 则的要求,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提高信息相关性,有助于推动 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做出了展望,公允价值必将在我国得到普遍 推广。 谢诗芬(2004)12指出, 公允价值只要求公平的交易市场, 对市场环境的要求并不高, 因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而回避对公允价值运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阻碍了我国会计准则的 国际趋同,现值计量难才是公允价值运用难的根本,公允价值的成功运用要借鉴国外的 成功经验,更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国情。 王奇波和陈宇峰(2005)13主要研究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改制上市的背景下,采用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带来的影响,并谨慎做出决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有银行改 制上市应当与国际会计趋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如果全面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就会 造成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带来各种金融风险,因此,在我国特殊国情下,上市银 行应当做好准备,充分考虑公允价值应用中可能带来的影响,完善治理机制,将负面影 响降到最低,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可靠信息。 2006 年 2 月,财政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 1 项基本准则 38 项具体会计 准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谨慎地引用了公允价值,在国内掀起了公允价值研究的新浪 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填补了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空白,不仅标志着我国市场经 济的完善,而且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更迈进了一步。 罗胜强(2006)14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是大势所趋,公允价值的运用必然会对我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国银行业和金融业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新 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讨论了公允价值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明,公允价值所 涉及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解决,它的实施不仅会带来机遇,还会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存 在。因此,应加强会计准则制定者、银行业以及银行监管机构的沟通与配合,尽快解决 存在的问题,使公允价值得到有效实施。 葛家澍(2009)15通过选取美国 50 家金融机构, 利用经验数据对公允价值应用进行了 考察,从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即理论层面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公允价值计量 属性不能等同于公允价值会计,公允价值会计歪曲了财务报表的数字,公允价值和历史 成本计量属性都应该一分为二的看,财务报表数据应当由历史成本信息提供较好,而表 外的其他财务报告及报表附注应由公允价值信息提供。 徐玉德 200916以 fafb 和 iasb 当前会计准则为理论依据, 结合经济全球化和我国 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背景,系统梳理了现有研究成果,并加以借鉴的基础上,分析了 我国新会计准则再次引入公允价值所面对的现实困境, 对提高公允价值信息质量提出了 见解。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公允价值引入较晚,与国外相比公允价值体系研究尚不成熟, 仍远远落后于国外,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国内关于公允价值的文献仅限于对公允价值概 念的理解和基础的理论,新会计准则的颁布阐述了公允价值的本质,为公允价值在实际 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关文献站在多角度的立场客观评价了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 情况,对公允价值在实务中的运用打下了根基,指出我国的经济环境已经基本具备公允 价值运用的条件,将来公允价值必将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 则仍有一定差异, 公允价值的运用应针对我国具体的国情,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允价值, 并要加快完善和发展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供良好的运营 环境。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规范研究法,首先从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着手,阐述了公允价值概 念和基本特征,比较分析了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理论的基础 上,论述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情况,采用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了大量数据 的基础上,以我国上市银行为例,运用 2009 年和 2010 年的财务数据和信息,并结合统 第 1 章 绪 论 7 计图表,以规范性理论为依据,归纳出公允价值的运用对我国上市银行所产生的影响, 最后针对我国上市银行在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笔者在对公允 价值运用情况的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论 文和期刊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公允价值的相关内容,用以论述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得 到一定的启示。 1.4 创新与不足 本文的主要创新有:一方面,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在相关公 允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上市银行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得 出结论,现有文献多为理论性研究,缺乏说服力。另一方面,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的实 施,深入分析公允价值对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和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影响,并分析了金融 危机前后因公允价值的运用给我国上市银行所带来的影响, 发现了公允价值在银行业中 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会计准则的制定、实行和监管提供了借鉴意义。 本文的主要不足有:首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时间还不长,上市时间较 短,用于实证研究取得的数据样本不够充足,因此,只能从采用规范性研究的方法。其 次,新会计准则在我国实施的时间不长,实施后不久恰逢金融危机,这为公允价值的实 际运用带来了难度并引起了较大争议,造成上市银行财务状况的波动。最后,由于本人 理论水平有限,并且缺乏实践经验,不能掌握充分的研究资料,分析方法比较单一,仅 能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能弥补这一缺憾。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第 2 章 公允价值的基础理论 2.1 公允价值的基本内涵 在会计文献中,最早给出公允价值定义的是 1970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会计原 则委员会报告书第 4 辑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当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 所包含的货币金额,以及在不包含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交换价格的近似值”。 目前,各国会计机构对公允价值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国内外都在不断完善对公 允价值的表述。 表 1 各国目前对公允价值定义比较 发布机构 会计准则名称 公允价值定义内容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no.157 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 易中,双方自愿进行资产(或负 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金 额。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财务报告准则第 7 号 购买会计中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就是彼此熟悉的双方 在自愿的原则下进行公平交易 的过程当中所应用到的实际金 额。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 金融商品交易手册 所谓的公允价值就是指熟悉并 且自愿的双方在某项交易过程 当中所商定的价值金额。 中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 准则 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 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 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国际会计准则第 32 号 一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 公允价值,是指一项公平交易 中,熟悉情况的、自愿的交易 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 债务所使用的金额。 第 2 章 公允价值的基础理论 9 各国机构给出的公允价值的定义虽然不尽相同,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有其强调的共同 要点: (1)都强调了信息的公开性,交易双方对交易信息的公开对称性,交易双方应当 对交易的市场都了解,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这种公开性是相对的,公允价值的本质 是在理想的状态下进行的,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只是相对 的。 (2)都强调了公平性,交易双方应当是在公平的交易市场中进行,并自愿地、非 强迫的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交易,是理性的交易双方确认和计量资产或负债的价值。然而 在关联方交易中, 人为规定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价格, 其目的是操纵利润, 粉饰财务报表, 此类交易不具有公平性, 这时公允价值应当是指与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资产或负债进行交 易的价格。 (3)都强调了基于当前交易,具有现时性,公允价值不同于历史成本,不是过去 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形成的价格,也不是未来创造的现金流量。在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后续 计量时,公允价值立足于现时,是计量日的交易价格,是基于市场信息对计量客体的价 值做出的主观认定,是一种估计价值。 2.2 公允价值产生的理论基础 2.2.1 会计目标理论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也是进行会计计量的基础。会计目标不同要求会 计信息也有差异,使得选择的会计计量属性也不相同。关于会计目标目前有受托责任观 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 1.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认为, 会计目标就是以恰当的形式有效地反映和报告资源受托者经管责 任及其履行情况。受托责任观源于股份公司的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 托方和受托方,形成了受托责任关系。委托方关注的是受托方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产的 保值增值,受托方就承担了如实向委托者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和成果的义务,然而 受托方和委托方存在信息不对称,为了减少代理人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操纵利益的行 为,要求必须客观反映会计信息。在此观点下,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被认为是一条重要的 基本原则。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2.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主要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 展,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的会计信息已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决策的需要。美国在 1978 年 11 月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 1 号(sfaci)中,认为财务报表应至少反映企业三个 方面的信息:提供对投资和贷款决策有用的信息;提供评估未来现金流量前景的信息和 提供企业的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以及它们变动情况的信息。 17这从客观上要求企业财 务报表能够如实反映企业因经济环境的变化所引起的波动,能够体现因物价、偶发事件 的影响大小。由此可见,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更能满足会计目标的需要。一方 面,公允价值集合了多种计量属性的优点,不仅能反映过去和现在的信息,还能提供未 来预期的信息,能够反映出信息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会计目标,公允价 值所计量的会计信息精确性也不同,在 sfaci 中指出“编制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往 往是近似计量的结果,而不是精确计量的结果”。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 的决策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是能够为有用决策信息提供保障,公允价值立足于当前, 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资产或负债的价值。 我国在 2006 年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18中,确切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应当真 实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能够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如实向财务 报告使用者提供,能够表明企业的管理者是否履行了受托责任,帮助财务会计报告使用 者进行投资决策。同时也规定,企业发布的有关财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的 投资决策需要相关,帮助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的和现在的情况做出评价,应 当有助于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做出预测。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会计目标是在受托责 任与决策有用之间权衡。 2.2.2 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认为,各权利主体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契约”联系起来,这时企业成为 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19在产权组织内部,所有者投入权益资本,债权人提供借贷资 本,经营者投入管理能力,国家提供了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等。因此产权理 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源在产权主体间的有效配置。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不同的计量基础可 能导致投入和回报的不匹配, 从而有失公平。 由于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受托人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可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侵犯委托人的利益。为了解 第 2 章 公允价值的基础理论 11 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而公允价值是在公平的市场交易中自然形 成的,能够满足企业各产权主体的利益,能够满足多元化产权主体利益均衡的需要。因 此,会计计量基础的改进不仅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 推动产权关系,公允价值有助于实现产权的资源配置和监督激励机制。 2.2.3 全面收益理论 全面收益是指在报告期内, 由所有者以外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企业净资产变动的收 益,它包括企业实现的净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企业实现的净收益是通过企业已发生的 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后形成的书面凭证,可以直接从利润表中得到。 其他全面收益是指根据市场的预期,企业依据当前市场状况确认的但尚未实现的收益, 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传统的会计收益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实现的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的差额。全面收益与会计收益相比, 更加真实客观,不仅包括已实现的收益,还包括未实现的资产价值的变动。既考虑交易 因素的影响,又考虑非交易因素的影响。全面收益理论体现了从“收入费用观”到“资产 负债观”的转变。公允价值能够更真实地体现企业资产或负债的本质,反映在经济不断 发展过程中企业各个时点的真实价值。 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 计量, 将表外因素考虑在内, 也是依据全面收益理论为基础。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 将全面收益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确认实现的利得和损失, 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和财务成果。 2.2.4 净盈余理论 净盈余理论是直接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估计企业市场价值的一个数学模型, 是 由股利定价模型发展而来的。该理论要求企业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并且能够 合理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该理论将企业的股利流作为企业价值最基本的影响因 素。股利是投资者因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利润而取得的。企业某时刻的价值计算公式为: 企业价值(pa)= 资产负债表中的企业净资产账面净值(bv)+未来日常盈利的预期现值 (re)。 20净盈余理论考虑了股利的重要作用及企业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将正常盈利与非 正常盈利加入研究的范畴, 其中非正常盈利是企业已经实现的但还没有发生的交易性金 融资产的变动,其变动计入了利润表,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 积, 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在现实中理想的状态并不存在, 净盈利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公允价值充分借鉴了这一理论,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充分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猫一课优翼课件
- 工厂环保工程改造方案(3篇)
- 东莞工程综合布线方案(3篇)
- 电力工程审计方案(3篇)
- 牧场安全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馆标志课件
- 溧阳工厂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客服行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科技之星面试题库及答案
- 康复面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2025年海南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标准)监控维护维修协议书
- 2025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第2号)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咸味香精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医院药师职业技能大赛试题(附答案)
- 筠连王点科技有限公司3万吨-年复合导电浆料配套10吨-年碳纳米管粉体项目环评报告
- 2025年江苏省档案职称考试(新时代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
- 《焊接结构生产》课件-第一单元 焊接结构生产基础知识
- 烟草局联合快递企业开展涉烟寄递违法行为培训
- 2025年全国“质量月”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