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近代白洋淀特色经济述论.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自洋淀,是华北平原上为数极少的淀泊之一,素有“北国江南”、“华北明珠”之誉。 近代,白洋淀水域广阔,淀水肥美,含氧量高,淀底底泥松软肥厚,加之适宜的光照条 件,成为水生生物理想的生长和繁育场所,水生生物种类繁多,数量颇丰。白洋淀地区 便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以渔业和苇席业为代表的,以白洋淀良好的自然环境 和丰富的物产为基础的特色经济。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白洋淀的形成和历史演变、自然生态环境和白洋 淀的现状和经济概况三方面介绍了白洋淀的概况;第二部分,分别介绍了白洋淀渔业和 苇席业在近代的发展情况以及与当地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探讨了近代白洋 淀特色经济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本文认为:白洋淀渔业和苇席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当地的传统产业。白洋淀渔业 和苇席业在近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在抗战前达到其繁荣时期。由于白洋淀地区洪涝灾害 频繁,渔业、苇席业为该地区人民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另一方面,渔业、苇席业的兴 盛促经了白洋淀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白洋淀周边的一些集镇逐渐兴盛,成为覆盖一定 地区重要商贸中心。 关键词近代白洋淀特色经济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b a i y a n g d i a nl a k ea so n eo ff e wc r e e k sa th u a b e ip l a i ni sw e l l - k n o w nf o ri t sh o n o ro f j i a n g n a no fn o r t h e r nf i e l d a n d t h ep e a r lo fn o r t hc h i n a i nm o d e mt i m e s ,b a i y a n g d i a n l a k eb e c o m e st h ei d e a lp l a c ef o rg r o w i n ga n db r e e d i n go fa q u a t i ca n i m a l s ,b e c a u s ei th a s b r o a dw a t e r ,r i c hc r e e k ,l a r g ea m o u n to fo x y g e n ,s o f ta n df l e s h ym u da tt h ew a t e rb o t t o m ,a n d e n o u g hs u n s h i n ef o ri t b a i y a n g d i a nl a k eh a sl a r g en u m b e ro f d i f f e r e n ts p e c i e s b a i y a n g d i a n l a k ef o r m se c o n o m yw i t hn a t i v ef e a t u r e s ,w h i c ht a k e sf i s h i n ga n dr e e da s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a n d t a k e sn a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r i c hp r o d u c t sa sf o u n d a t i o n t h i st h e s i si n c l u d e s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o n ei n t r o d u c e sb a i y a n g d i a nl a k ei ng e n e r a l f r o mi t sf o r m i n g ,h i s t o r i c a le v o l u t i o n ,n a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m o d e m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i t s e c o n o m y t h es e c o n do n eg i v e sad e s c r i p t i o na b o u tt h ef i s h i n ga n dr e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b a i y a n g d i a nl a k ei nm o d e mt i m e s ,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p e o p l e s l i f e t h et h i r do n em a k e sad e e ps t u d yo nt h el i n kb e t w e e nb a i y a n g d i a nl a k ee c o n o m yw i t h n a t i v ef e a t u r e sa n dl o c a l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i st h e s i sg e t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f i s h i n ga n dr e e di n d u s t r i e so fb a i y a n g d i a nl a k e e x p e r i e n c ed e v e l o p m e n tw i t hl o n gt i m et ob et h el o c a lt r a d i t i o n a li n d u s t r i e s t h ef i s h i n ga n d r e e di n d u s t r i e st a k eb i gs t e p sf o r w a r di n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r e a c ht h ep r o s p e r o u sp e r i o d b e f o r et h ew a ro fr e s i s t a n c e a g a i n s tj a p a n e s ea g g r e s s i o n d u et of r e q u e n t f l o o d so f b a i y a n g d i a nl a k e ,t h ef i s h i n ga n dr e e di n d u s t r i e sb e c o m ee s s e n t i a le c o n o m i cr e s o u r c e so f l o c a lp e o p l e m e a n w h i l e ,t h ef l o u r i s h i n go ff i s h i n ga n dr e e di n d u s t r i e sp u s ht h ea r e a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f o r w a r d sa r o u n db a i y a n g d i a nl a k e s o m eo ft o w ns u r r o u n d i n g b a i y a n g d i a nl a k eg r a d u a l l yb e c o m ep r o s p e r o u sa n db e c o m ei m p o r t a n tt r a d ec e n t e rc o v e r i n g m i sa r e a k e yw o r d s :m o d e mt i m e sb a i y a n g d i a nl a k ee c o n o m yw i t hn a t i v ef e a t u r e s 河北大学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 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 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日期:丑年月笪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1 3 在年月只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2 、不保密早 v (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寸)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珥年上月笪同 日期: 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建眨j 的学位 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是在河北大学所提供的研究经费及导师的研究经费资助下完成的。本人完全 了解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知识产权所制定的各项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河北 大学的相关规定。 本人声明如下:本论文的成果归河北大学所有,未经征得指导教师和河北大学的书 面同意和授权,本人保证不以任何形式公开和传播科研成果和科研工作内容。如果违反 本声明,本人愿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声明人:日期:兰丑年二月旦日 作者签名:么堡 导师签名: 日期: 日期: 尘1 年月旦同 呼月车日 前言 前言 白洋淀现位于东经1 1 5 。4 5 一1 1 6 。0 7 ,北纬3 8 。4 4 - - 3 8 。5 9 之间,是大 清河流域中部的天然洼淀,是华北平原上为数极少的淀泊之一,素有“北国江南”、“华 北明珠”之誉。它形成于第三纪晚期,成于第四纪,是河北平原北部古盆地的一部分, 古雍奴薮的遗迹。o 淀区四周以堤为界,东至清河口,西至四门堤,南至千里堤,北 至安新北堤。东西长3 9 5 公里,南北宽2 8 5 公里,总面积3 6 6 平方公里。地面景观 以水体为主,淀底高程一般在5 5 川5 米之间,3 7 0 0 余条的纵横沟壑将整个淀区分成 大小不等的淀泊1 4 3 个。”其中百亩以上的大淀9 9 个,百亩以下的淀4 4 个,分属于 保定、沧州两个地区五个县管辖。r 以上为白洋淀的基本概况。在近代,这里长年积水,水陆交错,雨热同期,阳光充 足,适于动植物的繁衍和生息。白洋淀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渔、苇、粮、航四业兴 旺。而在这其中,渔业和苇席业为该地区两项重要产业,它们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人民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近代白洋淀特色经济发展以及水与环白洋淀周边地区 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的考察、研究,对于制定适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方针、 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进入2 0 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白洋淀面临着水资源不足,水位不稳,水体污染,泥 沙淤积等问题。d 特别是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连年干涸,致使水生生物遭到毁 灭性破坏,水产品基地绝迹,芦苇减产三分之一。区域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影响,白洋淀 面临着湮灭的危险,这逐渐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对白洋淀的研究也活跃起来。白洋淀 是应该继续存在下去还是应该湮废,其存在是否具有社会、经济价值。本文将从历史的 角度,通过对近代白洋淀2 种特色经济渔业和苇席业的考察,试图来揭示白洋淀存在的 巨大社会、经济价值。 我生在保定,长在保定,而这里距安新县仅四十五公里,便于广泛的搜集资料;从 小我便听过小兵张嘎和雁翎队的故事,读过孙犁的采蒲台的苇,并且深深地被这些 。关于现在向洋淀的面积人小问题,笔者所见有两种数据,一种为3 6 6 平方公里( 当水位为十方院人 沽1 0 5 米) ;另一种为3 6 2 8 平方公里。笔者采用的为前一种数据。见本书编委会:安新县忠, 新华出版社2 0 0 0 年版。 l 河北大学历史学硕十学位论文 故事所吸引。我还多次去白洋淀游历,对白洋淀在近些年的变化,也有所了解。我在导 师的指导下确定将近代白洋淀特色经济作为研究对象之后,开始着手搜集和查找资料, 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安新县政协文史委和安新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大力支持。随着资料的 不断丰富和完善,该课题的写作思路也逐渐清晰。学术界对白洋淀的研究多集中在白洋 淀的治理和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而从历史角度来考察近代白洋淀社会经济的学 术文章很少,特别是系统地研究近代白洋淀特色经济与周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关系的 文章则更少。为此,笔者愿尽绵薄之力。 对于白洋淀的研究,从整体来看,可分为两个阶段: 1 、主要集中在建国初期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这一时期,关于白 洋淀的著述,主要集中在对白洋淀地区的调查所形成的调查报告。解放后,中国科学院 动植物研究所在白洋淀设立了工作站,对白洋淀地区的水质及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形 成了白洋淀生物资源及其综合利用初步调查报告和郑葆山等的白洋淀的鱼类。 在这一时期还对白洋淀地区的渔具和捕捞方法进行了调查,形成了冯钟琪的白洋淀的 渔具一书。前两本书主要是根据调查数据对白洋淀地区生物资源进行了分类描述,并 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域和生物综合利用的任务和方向。而后一本书对白洋淀地区的 渔具和捕捞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而这些著作的出炉主要是受当时发展人民科学道路的 影响,“科学必须密切与生产结合,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科学和生产 迅速的向前发展,为国家和人民创造财富”。乜1 2 、从文革中期至今。进入2 0 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水资源不足,水位不稳,水体污 染,泥沙淤积,白洋淀地区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影响,逐渐面临着湮灭的危险。这逐渐 引起了人们对白洋淀的关注。在1 9 7 2 年,周总理主持召开了解决白洋淀问题的会议, 制定了“十六字”方针。之后进入2 0 世纪八十年代,自洋淀的面临问题更加严重,出 现连年干涸,致使水生生物遭到毁灭性破坏,水产品基地绝迹。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对白洋淀的治理和开发方面。主要论著有:白洋淀国土经济研究会的白洋淀国土 经济初步研究( 初稿) ,白洋淀国土经济研究会等的白洋淀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 章申、唐以剑等的白洋淀区域水污染控制研究,朱宣清等的白洋淀环境演变及预 测,河北省科学地理研究所的白洋淀水源保护研究图集。而且这一时期的论文也比 较多,也主要集中在对自洋淀的治理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方面。如:贡景战等的 2 前言 白洋淀七十年来水域环境的变化及其对策海河水利,1 9 8 6 年第4 期;梁宝成的白 洋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 0 0 2 年第2 期:张素珍等白洋淀 湿地面临的生态问题及生态恢复措施水土保持通报,2 0 0 7 年第3 期;等等。 而在这一时期从历史方面,特别是从社会经济史方面对白洋淀进行专题研究的论著 仅见孙文举的安新苇席生产史略,而其他一些零散论述见于从翰香的近代冀鲁豫 乡村和苑书义的河北经济史,此外还见于一些地方史志资科中,如安新县志、 白洋淀志、任丘文史资料第一辑等。孙文举对安新苇席生产进行了论述,他以时 间为纽带,将安新苇席生产分为苇席生产的出现、解放前苇席生产的发展状况和解放后 苇席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三个阶段进行了论述,认为在安新苇席的千年历史中,经历了产 生、发展、萧条、恢复和全面发展几个阶段,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布局也发生了显 著的变化,即由局部到全面,由畸形到合理。从翰香和苑书义也只是对白洋淀或安新县 的苇席业进行了局部的研究和考察,如苇席的产量,苇席业与当地人民生活的关系等, 并未进行详细的论述。而这些地方性史志资料也只是对白洋淀苇席生产的历史进行了概 述,并没有详细的论述。 因此,本文将从历史学的角度,通过对近代白洋淀特色经济进行系统的考察、研究, 试图揭示白洋淀特色经济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白洋淀与白洋淀地区社会经济和人 民生活的关系。一方面,白洋淀的存在为白洋淀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凸显了 其存在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更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巨大生态价值。白洋淀在当地经济 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近代白洋淀特色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从整体 上着眼制定适合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促进白洋淀流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并且对 白洋淀的综合开发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白洋淀的归属问题,即白洋淀是否可以作为研 究的主体。研究近代白洋淀特色经济的发展,就要涉及到对经济数据的统计,而对一个 分属于五个地区管辖的地方来说这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 统计数据多是安新县的。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安新县占白洋淀水面面积的8 5 口11 p 1 7 9 ) , 相对于其他几个县来说,白洋淀对于安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一些,另一方面是近 代安新县的统计数据比较全面也比较系统,通过对白洋淀与安新县社会经济发展个案的 研究,来考察白洋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3 河北人学历史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1 章白洋淀的概况 白洋淀,古称掘鲤淀,又称白羊淀,亦称西淀。位于安新县东部,是华北平原古老 的浅水淀泊,有“北地西湖”、“华北明珠”之誉。百亩以上淀泊9 9 个,其中最大的淀 泊为白洋淀,因以命名。d 】n 6 3 1 1 白洋淀的形成和历史演变 白洋淀开始形成于第三纪晚期,成于第四纪,是华北平原北部古湖盆的一部分,古 雍奴薮的遗址。源于太行山的古河系在山前形成冲击扇群,扇与扇之间的低洼地沥水停 积,遂潴水而为淀。h 1 白洋淀形成至今,历经沧桑。由于水文气候的变化,海陆进退交替,人类开发利用 等,致使古白洋淀经历了时而扩张,时而收缩的演替过程。古黄河孕育了白洋淀文化。 自洋淀早有人烟,从白洋淀上游徐水县南庄头遗址( 距今1 0 5 0 0 9 7 0 0 年左右) 出土的 陶片,表明早在全新世初期,原始先民就已到靠近白洋淀的地区活动。而在淀头、梁庄、 杨庄、下张庄、漾堤口发现东周陶井,证明到商周时期,人类在白洋淀地区的活动范围 逐渐扩大。【3 n 唐代以前的白洋淀,仍保持在天然的未经人工治理的原始面貌。白洋淀面貌发生大 变化,始于宋代。经宋代对白洋淀大规模的人工治理,才形成今天白洋淀的基本格局。 北宋时期,白洋淀处在宋辽交界地区。为抵御辽兵进犯,宋在白洋淀大搞“塘泺,“缘 边诸水所聚,因以限辽。 嫡n 4 7 此外,宋代在白洋淀还进行屯田种植,并对边缘塘泊设 置了专门管理机构,“河北屯田司、缘边安抚司皆掌之,而以河北转运使兼都大制置。 嘲忡 塘泊水的深浅,屯田司还要按季申报工部。再就是“营筑堤埭,开决陂塘”商3 ( p 1 4 7 ) , 通过人工治理,使淀泊发挥水利效益。 到了元代,统治者对大运河的改造和白洋淀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都对白洋淀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起,元代开始对大运河进行改造,使得漕船可以直通大都, 但是这种改造是在消极保漕的方针下进行的,致使海河宣泄不畅的情况加剧,河北地区洪 涝灾害频发。同时,元朝在今北京建立大都城,自此开始,燕山、太行山茂密的森林受到 破坏,到了明代这种砍伐愈演愈烈。自洋淀上游森林植被被破坏的结果,一是水土流失严 4 第1 章自洋淀的概况 重,流域泥沙增多,加速了淀泊的淤积。二是沥涝灾害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到了明代弘 治年间,白洋淀有些淀泊已经淤成平地,“地可耕而食,中央为牧马场。”嘲忻和隋九曲 明代,一方面,明王朝为补充白洋淀人口,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和古北口小 兴州向安新县大量移民。大批移民到达白洋淀后,建村、扩寨、筑房、造船及筑堤、挖 沟、造田等,并以鱼、苇生产为主开始劳动。这是白洋淀出现现今面貌的关键,也是白 洋淀走向繁荣发达的开始。另一方面,明正德年间,杨村河决口,形成了徐、漕、萍、 一亩、方顺、唐、滋、沙九河入淀之势。为防治洪水泛滥,在白洋淀进行了大规模的堤 防建设。先后筑有马家河堤、东道口堤、安阳亭堤、横堤、莲子堤等。在这其中尤以东 道口堤为要,该堤呈东西向横卧在白洋淀南岸,东与任丘唐堤相接,是千里堤形成的关 键地段。该堤的建设对千旱堤乃至白洋淀格局的形成,都有着重要影响。 清朝建立后,畿南连年大水。清朝于康、雍、乾年间对白洋淀经行了大规模的治理, 特别是清乾隆年间对白洋淀的治理,这使得白洋淀的经济大有发展。乾隆九年,皇帝命 刘於义会同直隶总督高斌,兴修畿辅水利。其利用旧渠道,因势利导,将唐河水引入府 河,并从保定府新闸到安州膳马庙修闸6 座,积水以利航行。从此保定南关舟樯云集, 津保问航行2 0 0 余年,对物资交流,经济繁荣,起了很大作用。乾隆二十八年( 公元1 7 6 3 年) ,正式决定了东、西淀的界限,“大清自雄入,迳张青口( 今文安县) ,口西西淀, 口东东淀。”埘伊疗” 到了清末,自1 8 4 0 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时 清政府内外交困,无力再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白洋淀地区水旱灾害频繁,这使自洋 淀倍受摧残,加快着衰废过程。 进入民国以后,无论是北洋政府、国民政府,还是r 伪政权,尽管设立了什么“顺 直水利委员会”、“华北水利委员会”、“整治海河委员会”之类组织,其对海河的治理置 中上游于不顾,孤立地疏浚海河航道,搞洪水搬家,加快了中游洼淀的淤积。啪 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在中共抗日民主政权的领导下,进行了斗敌治水两面 作战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一方面利用川堑、壕沟、葭苇丛蔽的有利地形打击敌人,另 一方面,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进行了四门堤的修复工程。1 9 4 5 年,白洋淀获得解放。 建国初期,白洋淀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从防洪入手,主要是修复旧的残破的 堤防,并初步治理中下游河道。盯” 5 河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论文 综观白洋淀形成和历史变迁,白洋淀时而扩大,纵洪成灾;时而缩小和干涸。而造 成这一切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n 1 ( p s - l o ) :1 、气候向干旱方面转化,2 、水土流失 和泥沙淤积,3 、人类开发。 1 2 白洋淀的自然生态环境 今日之白洋淀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京、津、石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位置上, 地处东经1 1 5 。4 5 一1 1 6 。0 7 ,北纬3 8 。4 4 - - 3 8 。5 97 之间啪。 白洋淀流域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平原和洼地俱全,总地势自西向东自然形成山 区、平原和洼地三大地貌类型。而具体到白洋淀,总地势是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地 势平坦,地面自然坡度为1 :2 0 0 0 ,西半部最高海拔1 0 米,东半部最低海拔5 5 米。拈1 表1 白洋淀地貌概况 占白洋淀总面积其中安新县占占自洋淀总面 项目总面积( 亩) ( )总面积( 亩)积( ) 园田 1 8 5 2 8 441 7 6 6 53 8 白地 4 0 7 6 2 5 8 82 4 7 9 45 3 台田 5 6 9 61 04 5 9 61 0 苇田 9 1 2 5 21 9 77 8 1 0 317 苇茬田 6 8 5 5 51 4 85 0 1 2 41 0 8 汕柴苇 9 7 2 7 2 19 6 6 12 1 沟壕 3 7 0 5 6 883 4 1 6 07 4 淀泊 1 9 0 3 7 94 1 11 7 7 3 2 6 33 8 2 村庄 2 3 1 6 0 52 2 8 1 40 2 合计 4 6 3 2 1 1 91 0 03 9 8 4 1 4 3 8 6 资料来源:河北省志水产志,第8 9 页。表格中总面积合计项和其中安新县占总面积合计项 有误,分别应为4 6 4 2 7 2 7 ,和3 9 8 7 1 0 7 。 白洋淀流域土壤的地质构造,大部分为第三纪红色粘土层。第四纪从太行山上冲下 来的洪积物覆盖于第三纪地层上,堆积而成冲积扇,并在其上堆积马兰黄土。土壤母质 主要是第四纪洪积物组成。土壤复杂多样,适于多种作物生长、发育。旧”璩_ 而具体到 6 第1 章向洋淀的概况 白洋淀地区,地势较高的土壤发育成褐土,地势较低洼的土壤发育成潮土。嘲啪 自洋淀的环境非常复杂,是由淀泊、壕沟、村庄、芦苇、台田等组成的水陆相间、 沟淀相连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如表l 晒嘲所示: 白洋淀流域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受西伯利亚大陆性气团控制, 寒冷干燥;春季受蒙古大陆性气团影响,蒸发量大,降水稀少,多风沙;夏季炎热,受 太平洋高压和西来或东南来低压以及地形的影响,容易形成大雨,但有时也严重干旱; 秋季多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十月中旬较强冷空气开始南下,十一月初西北风逐渐侵 入。n 孔n 7 年平均降水量为5 0 0 - 6 0 0 毫米,年内分配不均,7 9 月问占全年降雨量8 0 , 年平均气温在7 3 - 1 2 7 c 之间。流域内光热资源较为充足,但季节分配不均,五、六月 光照充足。咖伊孔雨热同期,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生长发育。 独特的土质结构和适宜的气候,为白洋淀水生生物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白洋淀水 域广阔,河流中的大量有机质与营养盐类随水入淀,水质清新肥沃,含氧量高,底泥松 软肥厚,加之适宜的光照条件,成为水生生物理想的生长和繁衍场所,水生生物种类繁 多,数量颇丰。白洋淀水生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和水生植物。其中浮游 藻类9 2 属,底栖动物3 5 种,水生束管植物1 6 科3 4 种,鱼类1 7 科5 4 种。同时有鸟类 1 9 科2 6 种,形成了良好的食物链结构,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水产品基地。自洋淀盛产鱼、 虾、蟹、贝、芦苇、莲藕、芡实、菱角等,1 9 5 5 年产鱼8 8 5 0 吨。n h 白洋淀有苇田1 4 万余亩,年产芦苇0 7 5 亿公斤。 由此可见,在历史上,白洋淀鱼、苇、粮、航四业兴旺,是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分 不开的,也使白洋淀赢得了“北国江南 、“华北明珠”美誉。 1 3 白洋淀的现状和经济概况 1 3 1 白洋淀的现状 白洋淀淀区毋以堤为界,北有新安北堤,西南有新旧四门堤,南有淀南新堤,东有 千里堤,四周为总长2 8 3 公里的堤埝环绕。淀区面积5 4 9 9 万亩,地面景观以水体为主, 约占总面积的5 0 ,水域内苇f 开约占3 6 ,台村约占1 4 ,如表l 所示。淀内有3 6 个纯水村,淀边有6 2 个半水村,1 9 8 3 年有人口共约1 9 万。阳哺分别隶属于保定和沧 州两个市和安新、+ 容城、雄县、任丘及高阳五个县管辖。如表2 所示: 4 水位不同白洋淀的面积也不一样。 7 河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论文 历史上,白洋淀渔、苇、粮、航四业兴旺。但是自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自洋 淀蓄水越来越少,特别是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连年干涸,致使水生生物遭到毁灭 性破坏,区域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影响,白洋淀面临着湮废的危险。白洋淀主要面临以下 五个方面的问题1 ( f 7 2 - 7 5 ) :1 、水资源问题。2 、植物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这造成了 白洋淀泥沙淤积,淀容量缩小。3 、水体污染,水生生物资源破坏。4 、人口及其管理问 题。5 、行政体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如果以上问题,特别是缺水的问题,不能 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方面白洋淀有湮废的可能,另一方面将使白洋淀地区人民面临严重 的生态危机,也将影响白洋淀地区乃至全流域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其后果是无法 估计的。 表2 五县占白洋淀面积表单位:平方公里 安新 任丘高阳雄县 容城 面积2 8 3 1 3 3 4 2 72 7 3 31 4 1 33 8 7 占总面积 7 8 19 47 53 91 1 资料来源:白洋淀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第2 页。 1 3 2 白洋淀的经济概况 白洋淀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1 一书,将白洋淀内及淀外受淀制约较大的村庄 划为白洋淀经济区。该区总面积9 2 4 平方公里,涉及2 3 个乡,2 个镇2 2 5 个自然村,总 人口4 3 万多人。划定白洋淀经济区,有利于因地制宜,指导淀区生活。而如果将白洋 淀归入白洋淀经济区来考察其经济概况,将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一方面该区范围过 大,不利于各种经济指标的统计,另一方面,这一地区分属于2 市5 县,即分属于不同 的行政区划。白洋淀在各个县市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同,有的县如安新就比较重要,而 有的县如容城,就要显的次要一些。因此,本文在此部分所述经济概况,以安新县为例。 白洋淀五十年代面积有5 6 7 6 平方公里,1 9 4 9 1 9 5 9 年间,群众主要以水产为生。 当时的白洋淀,盛产鱼、虾、蟹、贝、苇、藕、菱、莲,是京、津、保重要的淡水鱼基 地。1 9 4 9 年至1 9 6 5 年,平均年产鱼11 4 6 万斤,渔业年平均产值2 8 5 3 7 万元。历史最 高的1 9 5 4 年从事渔业的劳动力达1 9 万人,全年鱼虾产量1 7 7 0 万斤,产值5 3 1 万元, 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 7 0 8 。同时,白洋淀有芦苇1 3 万亩,年产1 5 0 0 0 万斤。最多时 织席近7 0 0 万片,打箔3 0 万片,产值3 0 0 0 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兰分之一,白 8 第1 章向洋淀的概况 洋淀总收入的7 5 。 而在同一时期,农业生产相当落后。这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洪涝严重,灾害频繁; 另一方面是由于群众不看重农业种植。安新县建国初期耕地面积5 9 5 6 6 7 亩,粮占耕地 4 2 8 1 6 7 亩,而粮食总产只有2 7 9 6 万斤,平均亩产仅6 5 斤。从1 9 4 9 1 9 6 5 年的十七年间, 粮食亩产百斤以下有八年,百斤以上的七年,超过二百斤的只有两年。后由于大量水利 工程的兴建,1 9 6 6 年一1 9 7 7 年十二年问,有五年超过1 2 亿斤,1 9 7 6 年以后更连续达 到1 5 亿至1 6 亿斤,但平均亩产尚未超过3 0 0 斤,仍属于低产地区。肺 工业基础也十分薄弱,1 9 4 9 年工业总产值仅1 0 2 万元,五十年代前半期一直徘徊在 2 0 0 万元以下,直到六十年代也停留在这一水平。直到1 9 7 9 年才突破千万元。溯啊表 3 聱为1 9 4 9 1 9 8 2 年,安新县经济发展概况一览表: 从表3 可以看出,从1 9 4 9 1 9 8 2 年,白洋淀在安新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一 直保持在3 0 以上,白洋淀在安新县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自洋淀生态环境如何, 直接关系到安新县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但是,如前文所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白洋淀面临的问题逐渐显现。这直接影响到了白洋淀周边地区人民生活和经济的发展, 白洋淀兴衰存废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而本文将从近代白洋淀渔业和苇席业的发展 入手来研究白洋淀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9 河北大学历史学硕蝎7 - - 仿论文 商 l 漆 穴x 导星 n 一 nnn 、寸卜 一 卜卜卜n卜n l n一们 n : n 岔 口卜n _ nn 一 、卜np | o 寸 r 、卜卜寸一也nnn卜 一 岔 一 _ 寸岔 n n - n n 卜no 口 叼n o o o o 一一 n 口 on n 寸 心 一 o _ o寸 n 一 。口 “ on 岔 n 卜 卜 一 一 口 一 n 卜 凸 _ 岔 寸 一 寸 n n 一nn 岔 n一 n 卜n nn寸 nno o n o t l n 口 _ 中 寸 o 卜 卜心 n 卜 on n 含 n 讥o卜t n。 一 一寸卜 口o o 卜 oo 一 口 讥 n口 寸 n 寸 一 一 o 岔 、 一一 n n 一 一 寸 nn寸 一 一 n 口 全 口 no o 一 oo。 i n n 卜一 口 o 口 v 、 卜 、 寸 口 昏 i n 一 岔 一寸 卜n寸口 寸 n i n 口一寸 卜 o 卜 一o 兮 口 、一 l n卜 寸 n气中 甘 n 寸n 卜nn o 卜 一 o 。 中 口 心 卜 n 价o 口 卜 卜 卜 n 岔 一 卜 一 oo 夺 _ n 卜 o n o 寸 凸n n 一 n 一 nn 口 on 心 一 i n 寸 昏 一 n n n - n n一 n 一 一 甘 卜 卜 i n 一 no o 、 v 、 n崞n 卜 口 卜岔 n 口o n n 一 o、o一 一 o 一寸 i n一 寸 noo n n西寸 一 n 口 寸 岔 nnl ,、 一 oo 岔 一 n 卜 n nn n寸 寸o 一 卜 o口 卜 。 卜 卜 nn n 怕 v 、v 、o 口 岔 口 。o 卜 n 、 一 价 o 岔o on 。 n岔讥 n 卜 卜、 n n 一 oo 岔 v 、nn 卜n 蚤 岔 n on nn n一 寸 f _ 、 讥 卜onn 岭 n nn o n l ,、 一 o n 卜 寸 心 o o o ot n 一 。 寸 ,、 n 讥 。寸 卜 一卜 卜 on 岔” 寸 n口 口n口 卜 。、o 一 n一 一o岔 口 寸 n卜 n一 n i nn卜 、o心n n 一 一 。 n “卜 f 、 o 心 o 口 n 口 oo n 一 n 卜 寸 n 寸n口 十 口 一 o 。 夸 一 寸 n 一 岔一 十 n o 一 岔 岔 n岔一 帆 一一 n一 一 :昏 l 更1 r漾 r x1 r1 更 l r止止 剜_ 摹 瞧控基 r r上crr r r穴r 遥 蝈 遥 口篙 黉趔 习 删 d 矧 窖文t冬|貉 警 j t均 d _ 爿 躜躜七 _ 一 蒋 踊 _ 浆xo 立 乜 匕 裂 巍 一 口 兰 诂 _ - _ 卜 _ 夕集 正 堵| 訇 二 育 1 -l7 仁e l 釜 : 一 拣 ,蒋霉 姜 蒜姿 e 髯 | 鬣 1 0 裳 盯 s 群翅l悬鼙咚蟋鼎 。潜全n撩状套瓮尽蝰靳一匦裂 碳n 髦兴1 :* 斌 第2 章近代向洋淀特色经济 第2 章近代白洋淀特色经济 在历史上,白洋淀水域面积广阔,河流中的大量有机质与营养盐类随水入淀,淀水 肥腴,含氧量高,底泥松软肥厚,加之适宜的阳光条件,成为水生生物理想的生长和繁 育场所,水生生物种类繁多,数量颇丰。白洋淀便凭借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渔、苇、粮、 航四业兴旺。而在这其中,渔业和苇席业为该地区两项重要产业,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人民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伴随着西方军 事侵略的同时,外国资本主义也逐渐侵入中国。这促进了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 一些传统的行业逐渐走向衰落。而白洋淀地区的一些行业却逐渐进入其繁荣期,如苇席 业和渔业。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没有相应的外国可替代产品伴随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 国n 刑,另一方面,东北地区的开放,天津开辟为商埠,以及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都促进了白洋淀地区渔业和苇席业的发展。伴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一些村镇逐渐成为 区域性的商业中心,促进了白洋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考察近代白洋淀渔业 和苇席业的发展,对于研究近代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近代在西方入侵的情况 下,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自洋淀分属于安新、任丘、高阳、 雄县和容城管辖,其中8 5 九门以上的水面位于安新县。历史上,白洋淀水灾多于旱 灾。水对于这一地区来说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环白洋淀地区的人民与频繁的 洪涝灾害做着不獬的斗争,另一方面,水也为白洋淀地区的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物产和便 利的水上交通。人民既惧怕水,但也离不开水。白洋淀地区人民和水便处在这样一种矛 盾运动当中。而在这其中,渔业和苇席业为该地区两项重要产业,、它们与当地社会经济 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本章将从两部分对近代自洋淀渔业和苇席业的发展 进行考察。 2 1 渔业 自洋淀常年积水,水路交错,雨热同期,阳光充足,适于动植物的繁衍和生息。在 近代,这里水源充沛,水质优良,水产资源极为丰富,这为白洋淀的渔业生产提供了优 越的自然条件,渔业成为该地区的重要产业,为淀区及其周边人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河北大学历史学硕十学位论文 2 1 1 白洋淀渔业的生产历史 白洋淀渔业以捕捞业为主。白洋淀捕捞业历史悠久,几度兴衰。西晋左思所著魏 都赋中“掘鲤之淀,盖节之渊之记载,是对白洋淀人民生产、生活的最早文字 记载。眵隅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写白洋淀“自为潴泊,奸盐遂少,而鱼蟹菰苇之 利,人亦赖之 。记述了白洋淀捕捞生产在淀区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及生存的关系。口心剐 元代,元世祖对于大运河的改造以及元朝为了兴建大都,滥伐山林树木,使森林资 源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淤塞,以上使得白洋淀一些洼淀缩小湮废,水患旱灾 不断加剧,对捕捞生产造成直接影响。咖叫3 黝而白洋淀走向繁荣发达是在明朝永乐年 间( 公元1 4 0 3 年后) 向白洋淀大量移民之后。这批移民到白洋淀后,建村、筑房、造 船及筑堤、挖沟、造田等,并以渔、苇生产为主开始劳作。到了明弘治年间,白洋淀有 些淀泊已经淤为平地,“地可耕而食,中央为牧马场”。这对于自洋淀的渔业生产产生了 不利的影响。n 玎汗1 3 1 埔嘲黼黼明正德十二年( 公元1 5 1 7 年) ,杨村河决口,淀水汪洋浩 淼,捕捞业再度兴起。崇祯十三年( 公元1 6 4 0 年) ,白洋淀干涸。清顺治五年( 公元1 6 4 8 年) ,九河涨溢,白洋淀再度蓄水,捕捞业应运而生。据乾隆八年新安县志n 2 3 载, 白洋淀“一望菰芦,杂以菱藕、网杆,置丽所在,而是民虽出入沮洳之场。至于澜平波 浅,蒲绿荷红,渔歌菱唱,差可拟西湖、洞庭也。”水产品水路可销往天津卫、保定府, 陆路可销往北京等地,捕捞业兴旺。n 3 到了民国时期,白洋淀渔业生产主要由商会、豪绅以包商包税形式,通过内庄鱼店、 渔巡实施统治,鱼货市场由内庄鱼店、外庄鱼店、鱼行贩垄断。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 略者对白洋淀的资源进行了疯狂的掠夺,给淀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造成极大破坏,鱼 店对鱼货市场控制更加严紧,渔民生活苦不堪言。日军投降后,中国共产党建立白洋淀 解放区政权,领导淀区渔民开展反“翻波浪”斗争,提倡鱼货出口回,淀区实行水产品 自由买卖,渔民生活得到改善。n 3 2 1 2 白洋淀渔业的生产 2 1 2 1 白洋淀从事渔业生产的地区 近代白洋淀的渔业生产以捕捞业为主,从事淡水养殖业阳的很少。白洋淀从事 捕捞业的渔民分为专业和兼业两种,生活在纯水村的为专业渔民,以捕捞业为生;淀边 g 出口,在解放战争时期,将鱼货从解放区卖到国民党统治区域。 1 2 第2 章近代白洋淀特色经济 村的为兼业渔民,兼业渔民为农渔兼作,农忙季节种庄稼,农闲季节捕鱼。可见白洋淀 的从事渔业生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纯水村和半水村。 表4 为1 9 4 7 年所做的白洋淀鱼的产销调查,该表将白洋淀的渔业生产地区分为三 部分:1 、马逢淀区2 、白洋淀区3 、沿白洋淀边庄区。该表列出了从事渔业生产的村庄 5 9 个,根据1 9 8 9 年8 月出版的河北省分县地图n 们所示,上表所列各村庄主要分布 在白洋淀水域内( 即纯水村) 或沿白洋淀的区域内( 即半水村) ,这也说明了在近代白 洋淀的产鱼区主要集中在纯水村与半水村。生活在纯水村的村民,他们没有耕地或是耕 地很少,只能依靠从白洋淀捕鱼为生,以捕捞业为主业;而居住在半水村的村民,他们 虽然有一部分耕地,并从事农业生产,以农业生产为主业,但是自洋淀十年九涝,农业 生产经常受到白洋淀的影响,渔业便也成为他们收入的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表4 “;州白洋淀渔业生产地区概览表 地区 项别 马逢淀区白洋淀区沿白洋淀边庄区 崔公堤、王公堤、朱 同口、关城、杨庄、辛公堤、高公堤、涞城、 庄、大小马庄、邸庄、 刘庄、梁庄、梁沟、 东西里庄、大田庄、东 李光、圈头、采蒲 曾庄、杨孟庄、何庄、 产鱼村庄 田庄、北田庄、大淀头、 台、大坞、枣林庄、 南刘庄、北刘庄、端 小淀头、寨南、王家寨、 赵北口、张庄、光 村、马堡、马村、四 郭里口、何庄、大张庄、 淀、孙庄、王庄、 门寨、七问房、七里 刘庄子、小张庄 庄、曲堤、南曲堤、 宋庄、漾堤口、新安高家楼、辛庄、韩铺、 韩村 表格来源:自洋淀鱼的产销调查,第3 4 页。 2 1 2 2 白洋淀渔业生产的渔具、渔法 白洋淀地区的渔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钻研和探索,掌握了各种鱼类的活动规律,创 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发明创造了多种捕鱼工具和捕鱼方法。到了近代,这些捕 鱼经验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捕鱼工具和捕鱼方法也同臻完善。 据5 0 年代调查u 削,白洋淀的捕鱼工具和捕鱼方法达七十余种。白洋淀的渔具和渔 法主要有6 大类型:刺网类、围网类、抄捞渔具类、投刺渔具类、钩钓鱼具类、陷阱渔 具。这些渔具容易操作,成本低,捕捞效益较高。而且白洋淀的渔业生产主要是以个人 单独操作或是2 3 人合作操作来进行的,而且使用的渔具也比较简单,成本较低( 在成 本中,船所占比重最大) 。白洋淀的渔业生产并没有采用大型的渔业捕捞设备,这与白 1 3 河北大学历史学硕+ 学位论文 洋淀地区从事渔业生产的多为贫民有关,“捕鱼皆延用旧法,因系贫民,不易改进,产 量不多。 d 力而且白洋淀的渔业生产还受水位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白洋淀 上承九河,下注渤海,是大清河流域的自然滞洪区。水位受整个流域降水影响,一般规 律是春旱秋涝。渔业生产亦随水位、季节变化而更换作业地点、渔具渔法。春旱季节, 鱼群活动范围小,又值产卵期,适于各种渔具渔法,作业地点不受限制,是全年产鱼的 高潮期。夏季日暖鱼滑,多采用刺网、鱼钩、鱼卡等,浅水区采用花罩等。秋季淀水上 涨,鱼群多集中在被淀水淹没的园田上或水流较大的沟壕觅食,多采用拉网、刺网、箔 旋等。冬季淀水结冰,作业渔船改用冰床代替,捕捞作业多采用大拉网、鱼鹰、箔旋的 渔具渔法。【3 】蹦i 硼 总之,近代白洋淀渔业生产延续了千百年来的渔业生产传统,主要是以捕捞业为主, 很少从事淡水养殖业。在渔业生产过程中,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强险风险分担机制优化-洞察及研究
- 长脉宽NdYAG临床应用-洞察及研究
- 物联网隐私保护挖掘-洞察及研究
- 建筑工地电梯方案设计
- 共识协议性能优化-第1篇-洞察及研究
-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培训中的多感官交互研究-洞察及研究
- 环保鞣剂皮革制备-洞察及研究
- 培训班全网营销方案策划
- 牧草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洞察及研究
- 四六级考试中阅读部分解题技巧指导手册
- 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施工方案
- 清理脱硫塔施工方案
- 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专题21 流水地貌的发育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课件
- 幽门螺杆菌治疗进展
- 集装箱质量检测标准
-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规范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填表说明
- 人工智能训练师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四级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DL∕T 831-2015 大容量煤粉燃烧锅炉炉膛选型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