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史专业论文)中国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研究(19001949).pdf_第1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中国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研究(19001949).pdf_第2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中国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研究(19001949).pdf_第3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中国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研究(19001949).pdf_第4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中国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研究(19001949).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在中国现代留学史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留学群体一中国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从1 9 0 0 年到1 9 4 9 年。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约有1 5 0 位美术专业留学生,带着对艺术专业的挚爱,带着艺术救国的热情, 奔赴欧洲艺术的中心一法国负笈求学。儿年以后,这些莘莘学子踏上归国之路,他们或主持国立美术 院校。或开拓中国现代雕塑艺术教育,或推动中国l - 艺美术教育进步,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发展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 本论文分为前言、正文莆i 结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三章内容前言部分交代本论文的选题理由, 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从中国赴法美术专业留学 生的留学简史和美术留学生在法国的游学生活两个方面来看赴法美术留学生的人致情况。第二章以当时 中法两国的美术文化发展情况作为背景分析中国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在法国接受了哪些美术文化由于 中国留学生绝人多数要进入美术院校学习。而法国美术院校正是学院派的人本营,所以留学生人部分对 学院派产生认同,而只有- - 4 部分带有自由倾向的学生接受了现代派美术的影响。第三章阐述赴法美术 专业留学生同国后对中国美术事业的贡献。他f j 不仅完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还有力 地摊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从艺术教育包括学校办学、绘画艺术教育、雕塑艺术教育、二l :艺美术教 育到艺术创作等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认为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之所以能 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和影响是因为他们接受了当时最优秀的法国美术资源,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数量 只有留日学生一半的留法学生大大超过了前者的影响力。 关键词: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美术教育、法国美术、中国美术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ar e t u m e da r ts t u d e n t sf r o mf r a n c ea r eo n er e m a r k a b l ep r o f e s s i o n a ls t u d yg r o u pi nt h es t u d y o fm o d e m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 f r o m1 9 0 0t o1 9 4 9 ,ap e d o do f5 0y e a r s ,a b o u t1 5 0a r ts t u d e n t sw h o b r o u g h t t h e i r l o v e e f t h e a d ,g e t t o t h e c e n t e r o f e u r o p e f r a n c e a f t e r s e v e r a l y e a r s o f h a r d s t u d y , t h e s t u d e n t sr e t u r n e dh o m e l a n d t h e yl e a d e dn a t i o n a la r ti n s t i t u t i o n s a n df o u n d e dm o d a mc h i n a s c u l p t u r ee d u c a t i o n a n dp r o m o t e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ac r a f te d u c a t i o n i ns h o r t t h e ym a d ea g r e a tc o n t r i b u t i o nf o r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am o d e ma r t 1 1 1 i s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ep r e a m b l e t h et e x tw h i c hi n d u d i n gt h r e ec h a p t e r s a n d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a m o n gt h ep r e a m b l ee x p l a i nr e a s o n sf o rt h ep r o b l e m ,a n dt h es t u d yo ft h es t a t u sa n dt r e n d sa th o m e a n da b r o a d ,a n dt h ec o n t e n ta n da d v a n t a g e so ft h et e x t ,f i r s tc h a p t e r sc o n t e n ti sc h i n aa r ts t u d e n t s s t u d y i n gh i s t o r ya n dt h e i rl i f ei nf r a n c e i n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 m o s tc h i n e s es t u d e n t sa c c e p t e do ft h e a c a d e m i ca r t 。a n dm i n o r i t ya c c e p t e dm o d e r n i s ta r t i nt h i r dc h a p t e r , t h e yn o to n l yc o m p l e t e dt h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f r o mt r a d i t i o n a lt om o d e ma r te d u c a t i o n ,a n de f f e c t i v e l yp r o m o t e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a r to f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 c o n c l u s i o no ft h ep a p e ri st h a tr e t u r n e da r ts t u d e n t sf r o mf r a n c eh a v e a c h i e v e ds u c ht r e m e n d o u s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n di n f l u e n c e ,b e c a u s et h e yh a dr e c e i v e dt h eo u t s t a n d i n g f r e n c ha r tr e s o u r c e s k e yw o r d s :t h er e t u r n e da r ts t u d e n t sf r o mf r a n c e a r te d u c a t i o n ,f 悖n c ha r t 。c h i n e s ea r t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 、坚持以“求实、创新 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3 、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 写过的研究成果。 5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 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舨;有权将学 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 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前言 晚清以来,留学成为中国主动向两方学习的最重要方式。数目巨大的留学生回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各 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影响更是至深至远。 无论是官费留学还是自费游学,大多数留学生都饱含爱国热忱,勤奋学习以救国为出发点,有选 择性地接受西方现代思想文化,他们学成归国后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建树良多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 学,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学科几乎都是留学生创建的,他们成为新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代表者,这也 是中国学术界融入国际社会的起点至今,各学科学者仍然以当年的那些留学生为宗师,可见留学生的 影响之深远 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留学生也是居功至伟。2 0 世纪前期,美术专业留学生开始从日本和欧美 引进了西方美术理论和方法,创建了新式的美术学校,培养现代美术人才这些留学生大多画兼中硝, 主张对蹦洋绘画和中国绘画进行融会调和_ ,并亲身实践改造中国画,彻底改变了中国艺术界的面貌。应 该说,离开美术专业留学生,z 0 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法国是欧洲大国,更是西方文化艺术的荟萃之地,尤其是首都巴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直是 1 h = 人公认的。文化艺术之都”,其在美术领域的表现可谓卓然超群,巴黎在这一时期吸纳了世界上几乎所 有的顶尖艺术家,成为引颁世界艺术潮流的中心地2 0 世纪前鳓的各种现代美术派别或诞生在这里,或 在这里走向成熟;学院派也在此固守其营垒,控制着美术院校币博物馆委员会等官方美术机构,应该说 法国的美术水平代表了当时西方的最高水准。异彩纷星的法国美术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和学生, 中国留学生也慕名而来,独具优势的法国美术资源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条件,良好的艺术氛围培养 了他们超凡的开放眼光,使他靠j 成为留法学生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群体。 依据中国留学生大辞典,在所有留法学生当中,选择美术专业的比例最高,接近留法学生总数的 十分之一,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虽然美术专业的留法学生数量少于留日的学生数量,但是赴 法美术专业留学生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却,f = 不低予留日学生据统计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著名美 术家仅是在巴黎美术学院留学的就有2 0 多位,他们的成就无疑反映了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在中国美术史 上的重要地位 对于这样一个取得辉煌成就的群体,笔者以为有必要给予学术关注。研究这一群体必然有助于从国 别的角度深化中国留法史的研究。也会细化留学生在西方艺术文化向中国传播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考察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留学生研究成为海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南开大学和徐州师范大学都设 立了留学生研究中心。无论是研究范围、研究层次还是研究方法都逐渐走向深入从国剔来看,研究者 主要关注留学美国、e t 本、法国、德国的学生和历史,对留学苏联和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学生近几年才 开始受到重视。 对留法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这一块,而且研究较为充分。以鲜于浩留法勤工俭 学运动史稿最具代表性,此书史料全面详实对清末福建船致学堂学生赴欧留学的研究的文章也不少, 但多数文章是把法国放在欧洲的整体中进行观照的。对中国学生留法历史和留法学生进行整体研究的著 作还没有出现,只在研究中国留学史的著作和少量研究中法关系的著作里面对此问题傲了简要的论述, 而且笔墨较少,如鲜于浩近代中法关系史稿,单设了法国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一节,叙述较为 详细;把其它留法问题放在中法教育文化交流的扩展这一小节下阐述,只有几页的篇幅。留法史方面的 论文有安延的硕士论文中国人留学法国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文章提供了一个概括性的线索和基本史 实,部分内容已经发表。留法学生个案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留法的共产党人以及蔡元培、巴金、傅雷等人, 范围还比较狭窄 对美术专业学生的研究,近现代美术史学者关注较多,但是研究者较少分析留学生独特的留法背景, 以及这种背景与他们同国后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成就的关系如1 9 8 9 年由台j e 市立美术馆编辑出版的论文 集中国巴黎:早期旅法中国画家研究,鹤田武良先生发表于1 9 9 7 年的留欧美术学生i 匠百 年中国绘画史研究之六 ( 美术研究 第3 6 9 号,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平成十年,东京) 、刘晓路的 论文各奔东西:纪念近代留学东洋和西洋的中国美术先驱们,( 见刘晓路:世界美术中的中国和日本 美术,j j 两美术出版社,2 0 0 1 年版) ,朱伯雄、陈瑞林台著:中国西画五十年1 8 9 8 - 1 9 4 9 ( 人比美术 出版社,1 9 8 9 年版) 也对中国学生留学法国的历史作了简要的阐述。 2 0 0 0 年以来,国内外先后召开了多次颇具规模的以留学生为主题的研讨会。2 0 0 0 年在纽约召开了“华 族留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 0 0 3 年在香港召开了“近代中国留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同年1 0 月3 1 日 至1 1 月3 日,徐州师范人学发起土办了首届全国。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2 0 0 4 年l o 月,由南开人学、徐州师范大学以及东京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有1 0 0 多位来自美国、法国、日本以及香港、台湾及中国大陆的学者与会上述会议多有论文集出版, 主要的有安宁利周棉主编的 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2 0 0 0 年) 、李喜所主编的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 化( 1 9 9 2 年) 和 ,李跃莉的从里昂中法人学档案看留法官费 生的生活状况和鲜于浩的新文化运动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前两篇文章都充分利用了法国的 外交档案和学校保留的学籍,分析非常深入,堪称留法学生研究文章的典范作品。后一篇文章主要是把 研究范围集中在了国内,探讨新文化运动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关系。 目前留学生研究逐渐走向细化。分学科、分国别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以特殊群体,文化名人为对 象或者从国别和学科专业相结合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将成为未来留学生研究的趋势 三、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 i 美术专业学生赴法留学简史和留法生活留法简史涵盖1 9 0 0 年至1 9 4 9 年这一时段, 习生活、组织艺术社团和参观艺术收藏与展览等。 2 中国留学生对法国美术文化的选择。这一内容分以中法两国的美术发展状况为背景, 主义美术流派两个方面分别考察中国留学生对法国美术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留法生活包括学 从学院派和现代 3 归国后对中国美术事业的贡献。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回国后创办或主持国立美术院校、开创中国现代 雕塑艺术教育、促进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完成了中国美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同时他们致力于 油画的中国化和国画革新,推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 ( 二) 论文的创新之处: 本论文把留学生放在文化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留法学生研究,学术界的兴趣集中在留法勤工俭 2 学运动这一块,而对其他留法学生的研究往往是放在留欧这一大的群体中进行关注,没有独立性对留 法学生的个案研究稍多一些,但也多是集中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那些有突出政治影响的共产党人身上, 其它个案也多不是从留学史和文化交流的角度考察他们。本文则侧重中国学生留学时中法两国的文化背 景,以彰显留学生做出文化选择的深层诱因 3 第一章中国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概况 第一节美术专业学生赴法留学简史 美术专业学生赴法留学史,可以从一位不是正规留学生的人物讲起,因为他对中国现代美术有开拓之 功。这个人就是周湘1 9 0 0 年他以外交随员身份来到法国,在法期间从来进过美术院校,但依靠勤奋与 天赋自学了油画与水彩,并与法国画家多有交往1 9 0 2 年回国,后在上海办学欧达十余年( 1 9 0 8 1 9 1 8 年) ,期间先后创办布景画传习所( 1 9 0 8 年) 、中西图画函授学堂( 1 9 1 0 年) 、上海油画院( 1 9 1 1 年) 、中 华美术火学( 1 9 1 8 年) 等十余所美术学校,包括刘海粟、陈抱一、丁悚、张眉荪、乌始光等人,有多达 数百名学生在其中接受过西洋美术训练。虽然周湘本人绘画水平不高、其美术教育宗旨也多以实_ i = i 为旨 归,但其筚路监缕之功应为后人所铭记因为他首开私立美术学校之风气,推动了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 发展。从现代美术史的角度看,两洋画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首功,非周湘莫属。 1 9 1 1 年抵法的吴法鼎可能是中国最早赴法学习美术的留学生。本来他是官费留法学习法律的身份, 但他钟爱美术,常出入于卢森堡博物馆及卢浮宫等艺术收藏馆,1 斤来进入巴黎美术学院,遂成为鼹早留 学法国专攻美术的正规的留学生。他在法留学八年,不但精通法文,对美学、美术史也深有研究。1 9 1 9 年他回国后不久,即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在北京美术学校( 即后来的国立北平艺 专) 担任两洋画教授利教务长。由此,吴法鼎“开始按照欧洲美术学校的教学方式进行两画教学,中国 之正规两画教学,由此开始”。刘海紧说:“有卷青年麝集j t 人、美专,倡亩艺术。以伯兄为之魁。”。1 9 2 2 年他与同t :集资创办阿波洛学会。利_ 【l j 课余时间传播两洋美术。不久,他应刘海粟之邀,担任上海美专 教务长,与刘海粟、王济远、汀亚尘等人时有往还。刘海粟说:“到校来一月,全校五百余人翕然景从9 ” 为画坛一时之美谈。他除了向学生传授茜洋画外,还译著了火量的两方美术文稿。应该说,五四前后, 吴法鼎在西洋凰引进与传播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吴法鼎之后一直到1 9 1 9 年之前,美术专业学生赴法留学的寥寥无几,平均一年一人而已。相反,留 日学习美术的学生已经在美术教育领域建功立业,可谓执掌中国美术界之牛耳例如,中国第一所国立 美术学校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是1 9 0 8 年留日的郑锦,他任职近十年时间。再如,很多美术老师是留日 归来的学者,或者是来自日本豹画家,他们的群体势力远在当时留法学生之上。然而,从1 9 1 9 年开始, 随着留法勤工俭学高潮的到来,留学生赴法学术美术的热情也高涨起来。虽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第二 年就迅速退潮了,但是,留学生赴法学艺的热情却依然继续,并一直持续到3 0 年代初期此外,那些正 在日本和比利时等国学习美术的留学生又转赴法国深造,甚至那些己经回国的美术留学生,如刘海粟、 徐悲鸿、蔡威廉、张道藩、李瑞年、周轻鼎、汪亚尘、江小鹣等人,为了能真正零距离地接触西方美术 而不惜时间和金钱再赴法求学,从而壮大了赴法留学生的队伍。 1 9 1 9 年至1 9 3 3 年,这1 5 年是美术专业学生留法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间段的赴法学生数占全部 赴法美术专业学生总数的8 5 以上。在现代美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美术家大多是在这一时期来到法国 的,如李金发、林文铮、林风眠、潘玉良、吴大羽、方干民、庞薰栗、常书鸿、刘开渠、刘海粟、徐悲 。冯广森、滕凌飞、陈勇:吴法鼎传略) ,载于美术史论 1 9 8 8 年第3 期 o 刘海粟:哀新吾先生 ,转引自朱金楼、袁志煌编剃海粟文选k 上海美术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s 5 页原蓑于1 9 2 4 年2 月2 4 日艺术 周刊第加期 刘海粟:哀新吾先生 ,转引自朱金楼、袁志煌编刘海粟文选) ,上海美术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8 7 页原载于1 9 2 4 年2 月2 4 日艺术,周刊第4 0 期 o 译著有:西洋画派汇考 、拉斐尔传,、米格朗若( 今译米开朗琪罗) 传、蓝卜朗( 今译伦勃朗) 传 4 鸿、颜文粱、王j l 蠡乙、艾青、吕新百、吴作人、傅雷、王子云、滑田友等”2 0 年代中期开始,这些人带 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陆续回国,不遗余力地传播西洋美术的观念、方法等他们既是 艺术家又是教育家,其中很多人还是艺术革新运动的鼓动者1 9 2 5 年林风眠回国后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 学校校长可以看作是一件标志性事件,赴法美术专业学生开始登上现代美术史的主流位置1 9 2 8 年南京 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大学院院长蔡元培的支持下,他们获得了国立艺术教育的领导权。进一步巩固了其 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并把这种地位一直延续到1 9 4 9 年以后 美术专业学生留法史上黄金时代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 依然保持着欧洲艺术中心的地位,拥有最好的博物馆和艺术收藏馆并汇集了世界最顶尖艺术家的巴黎吸 引着世界各地的美术青年。第二,勤工俭学运动给那些缺少经济支持而又有志于学习西洋美术的青年人 以求学的机会,林风眠、林文铮、艾青即属此列;第三,蔡元培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重视并提倡美育, 激发了青年人学习美术的热情,很多人是在美育救国理念的支配下留法的第四,国k 政府成立后,艺 术教育被纳入了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也为很多年轻人提供了谍生手段。第五,1 9 3 1 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三省,促使相当一部分学美术的学生把留学的目的地从日本转移剑了法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留学生数量急剧下降。1 9 3 8 年6 月1 7 日,教育部颁布“限制留学暂行办法”,“办 法”包括了公白费在内的所有学生,直接导致美术专业留学生数量儿乎降至为零。但是战争一结束,留 学政策立刻得到恢复,如吴冠中( 1 9 4 6 年) 、熊乘明( 1 9 4 6 年) 、赵无极( 1 9 4 8 年) 、朱德群( 1 9 4 9 年) 等人就是在抗战胜利后赴法留学的战争不仅影响了留学政策,而且对中国的美术事业产生了消极作用。 抗战期婀,美术界从艺术的内容剑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战前活跃。多元的艺术思想为现实主义艺术思潮 取而代之。在战火中,美术学校损失惨重,虽在不断确迁中得以维持,弦歌不绝,但也无力创造辉煌, 可以说,日本的侵华战争断送了中国现代美术迅速走向多元繁盛的可能。 纵观2 0 世纪前期中国的美术专业学生留法史,星现山几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就大。美术留学史上,只有留学日本汞l 法国的学生数 量是大规模的,并形成了极具影响的潮流,留法者虽然略少丁日本,但学生数量也是留学其它国家的学 生数量所无法榴比的,甚至远远超过除日本之外的所有国家的美术学生数量i 搴总和。研究近现代美术史 的胡光华写道:“2 0 1 | = 纪前期的中国美术留( 游) 学生有三百余名,其中二分之一是到近邻日本,另一半 则是远涉重洋赴欧美诸国留学( 包括一些留学过日本后又转入欧美的留学生) ,且多数云集在法国留学。” 。从其与阮荣舂合著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书的附录二近现代早期美术界留学人员名录可得美术留 学生共4 3 4 人,其中留法美术学生拭1 2 2 人,都有较为详细的记录o 。周棉先生说:“自清末到1 9 4 9 年, 中国学习美术的留学生应当在2 0 0 人以上”。这明显低估了美术留学生的规模,光是留日的美术学生就接 近这个数字据笔者综合统计,2 0 世纪前期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的数量至少在1 5 0 名以上。o 从单个学科 的留法数量来看,这个数字还是可观的。从美术留学生回国后取得的成就看,留法者比留日者产生的影 响大,这主要是留法学生直接沐浴在法国浓厚的美术文化之中,而不是像留日学生那样间接地学习西方 美术。 其= ,年龄参差不齐。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大多不考虑年龄因素,也很少考虑专业基础,所以年龄很 。刘海粟赴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留学,面是以考察欧洲美术的名义来到7 法国,而且也去了其他国家,但基于法国艺术 在欧洲的极高地位和他本人在中国美术界白勺影响也将其列于此值得一提的是他两次赴欧共约五年多时间,而在法停留的 时间就达两年半之久 o 胡光华:( 2 0 世纪前期中国美术留游学生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 上) ,载于美术观察2 0 0 0 年第6 期 o 阮荣春、胡光华著: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2 9 2 页 o 周棉:留学生与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转型 载于史学月刊 2 0 0 5 年第l i 期 周棉主编中国留学生大辞典 辑录赴法学习美术的后来成为闻名美术家的学生数量是3 3 人;阮荣春、胡光华著中 国近现代美术史 的附录二列了1 2 2 人,其中有三个姓名出现两次的人物。怀疑是重复。这里将其记为1 1 9 人此附录应 是较为详细的纪录笔者又在其它资料上零星记录共得1 3 0 人由于近现代社会动荡,一些留法美术学生回国并没有从事 美术摹业或者默默无闾等缓园,笔者估计这样的留学生也会有几十人,所以大略来讲,留法美术学生总教大约在1 5 0 人, 5 小的有,如方君璧1 4 岁,年龄很大的也有,如王静远4 l 岁总体来看,他们的年龄多数在1 8 岁至3 0 岁之间,1 8 岁以下的和3 0 岁以上的学生比例不大这里说一说3 9 岁以上的留学生,著名的有王静远( 4 1 岁) 、刘海粟( 3 4 岁) 、颜文良( 3 s 岁) 、汪亚尘( 3 4 岁) 、周轻鼎( 3 5 岁) ,李韵笙( 3 6 岁) ,王子云( 3 4 岁) 、 孙福熙( 3 2 岁) 等,这些人出国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如刘海粟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颜文 良是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校长、王子云在国立艺专任教这些年龄偏大的留学生赴法,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方面,他们热爱美术,要到法国这个世界艺术之都去求得真才实学。如3 5 岁的颜文粱为了能顺利进入 巴黎美术学院,瞒报了十岁年龄,结果如愿以偿。赢得了三年( 1 9 2 8 - 1 9 3 1 年) 宝贵的学习时间。这一点 在王子云的回忆中得到了证实:“其它学生( 指外国学生) 超过三十岁者,即需离校自谋职业。”。汪孤尘 也表现出同样的热情,在留日归来小有成就后又转赴法国另一方面。他们试图通过对法国以及其它欧 洲国家艺术的考察,以探求中国美术发展的道路,如刘海粟在法游学两年,又到其它欧洲国家考察了两 年留学生年龄差距较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美术学校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正规的、系统的 美术教育制度;同时,也可以看出许多在国内已经有所成就的美术家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他们不顾年龄 限制,想方设法赴海外深造 其三,生源分布极不平衡从籍贯来看,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以江苏、浙江最多,其次是广东,三省 学生数相加超过总人数的七成,这与中国近现代留学生籍贳的总体分布情况是一致的江浙一带的留法 美术学生所占比重展火,与这一地区美术学校集中有直接关系,如早期天主教传教+ 开办的土山湾画馆、 周湘创办的中国最早的一批私立美术学校、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都在这里,尤其是海上画派也以此为 中心。就广东而论,作为中国开放最早的通商口岸,是最先接触两洋文化的地方,中国油画艺术从这里 起步,矧名的“外销画”。在这里制作销售了半个世纪,岭南画派。也在此诞生,这些无疑对本地学生学 习美术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二节美术专业学生的留法生活 一、勤奋自由的学习生活 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在进入美术院校之前,通常都要花一段时间补习法语。他们出国前几乎没有法语 语言学习的经历,或者只是学习了一点点法文词汇,所以他们的法语基础较差或基本空白,像庞薰紧那 样在震旦大学学习了四年法文、能讲一口流利法语自费生9 ,以及像吴冠中那样先学法语、再取得官费生 资格的比较少见补习法语的时间有长有短,多数要在半年以上,如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1 9 2 0 年1 月抵法后在巴黎郊区的枫丹白露法华学校补习法文,1 9 2 1 年4 月林风眠,李金发进入第戎美术学校跟随 院长扬西斯学画,林文铮到巴黎大学专攻法国文学和西洋美术史,他们学习法文的时间用了一年多。即 使国立艺专出身( 法语是每个年级的必修课) 的赵无极1 9 4 8 年到法时也要一面在大茅舍画院深造美术, 一面在法语协会学习法语。有的美术学生到法后进入业余绘画学校既可以做法语补习又可以做进入高等 美术院校的绘画准备,如吴作入就连翻译丹纳艺术哲学 的留法名人傅雷出国前也从未学过法语, 在法国西部的贝底埃补习半年时间法语然后才考入巴黎大学文科 o 王子云:八十九岁自述( - - ) ,载于美术史论 1 9 8 7 年第2 期 o 兴起于1 8 世纪中叶,至1 9 世纪中叶达到高潮,主要以油画为主,也有水彩、粉西、纸唇和玻璃画,以中国沿海、澳门 及珠江风貌为题材,专供输出国外市场,通常是销往欧洲,后也及于美国代表画家有:林呱、新呱、庭呱、煜呱( 旨为英 文艺名) 等 o2 0 世纪初从广东兴起主张吸取古今中外尤其是西方绘语艺术之长以改造传统国商。使之朝着现代化、民族化、大众化 方向发展,以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 9 袁韵宜著:庞薰采传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 9 9 6 年版,第2 5 页 o 【法】赵无撮【法】乌尔凯著:赵无极自传) ,邢晓舟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9 页 6 由于学习语言耽误一段时间,所以一般他们都会晚一些进入正规美术院校美术院校一般不对学生进 行严格管理,学生也不严格遵守学校规定,按部就班,所以他们常常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出入校外 的画室,博物馆、艺术收藏馆这对于艺术水准的提高和接触法国多元繁荣的艺术流派是有很大益处的 如林风眠流连于东方博物馆和陶瓷博物馆,从青花彩瓷平滑流利而又单纯简洁的笔法线条及其独特的色 彩透明感中寻求启发,对他后来的绘画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欧洲为他们提供 了最好的雕塑氛用。所以稍有条件者,游历欧洲各大古城和博物馆就成为他们学习内容中的应有之义 虽然学习白由,生活无拘无束,但是多数留学生都非常勤奋,常常把时问安捧得很满,如王子云“除白 天在美术学校上课外,晚间还到国立高级装饰艺术学校夜校学习建筑装饰雕塑,星期天则到私人画室画 人体速写,在如此紧张的学习中,仍不肯舍弃自学十多年的街景写生油画。”嘴些留学生即使由于经济 原因填不饱肚子仍然充分利用时问坚持绘画,吴作人就是这样,他们对艺术的忠诚热爱和勤奋刻苦的精 神让人感动 法国美术学校众多,最为著名的是巴黎美术学院4 该校名家辈山,影响巨人,是中国美术留学生最 向往的圣地。荷兰莱顿火学的教师弗兰说:“1 9 2 0 年代一f , y - 段到1 9 3 0 年代初,中国人特别多,有好儿十 个。”呵见其对中国留学生的吸引力之强。据笔者统计2 0 世纪前期在巴黎美术学院留学的中国学生达5 5 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史上晟具影响力的三位主将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 亓两侥都在这所高等美术 学府学习过其它的美术学校有:里昂美术专科学校、第戎美术学校、巴黎人茅舍画院、巴黎色尔曼图 画学校,还有一些绘画工作室,如庞薰栗先后入叙利思绘画研究所雨i 格朗歇米欧尔研究所,熊秉明在纪 蒙i :作室,徐悲鸿在徐桀画院,曾竹韶在马约尔丁:作室等等,其中有些人在多家工作宝学习过。巴黎塞 纳河左岸拉_ j 区有许多臼由画院,这些臼由画院,实际上是一个个人画室,类似丁业余的培训学校,由 一位稍有名气的画家主持,聘请模特儿,供学生自费学习人体素描,并由画家稍加指点。在这些众多白 由画院里,有两家比较著名,颇具学校规模的是朱利安画院,大茅舍画院则以其可买一周或几周或几月 门票进去学画的独特性质而闻名远近。著名作家艾青当年在法学习绘画时就是在这样的“白由画院”画 人体素描。吴作人、赵无极、朱德群都在大茅舍画院学习过。谢投八在朱利安画院学习过。 美术学生就学一般不需要考试,报考巴黎美术学院,首先要交一批平时的素描画稿,给自己选中的教 授审阅,只要这位教授对这些素描满意,就会签字。校方便会发给录取证,就可以正式成为教授画室的 学生了。1 9 3 0 年9 月下旬,吴作人就是以这种方式考入巴黎美术学院西蒙( s i m o n ) 工作室的。颜文良进 入巴黎美术学院也是如此,徐悲鸿的老师达仰将其推荐给巴黎美术学院教授披埃尔罗朗斯,罗氏j 也颜文 良所呈画作厨房很是欣赏,允许其入学,愿白任导师。颜文良即日持罗氏同意入学的签字二l t ,办理 入学手续,成为巴黎美术学院的学生9 林风眠进入巴黎美术学院柯罗蒙画室学习素描和油画,李金发进 入巴黎美术学院跟随朴舍教授学习都是经老师扬西斯的介绍而实现的9 当然公费留学生一般在山国前要 参加留学考试,如常书鸿、吴冠中等人 进入巴黎美术学院后,先在石膏室练习素描,半年后,经各室负责教授审查成绩,合格者经批准,可 入其所选教授的工作室,作进一步学习。各工作室均用真人做模特,逢星期六来到工作室教授每星期 三、星期六来室指导一次学校还会发给长期出入证,至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临摹原作名画,并作为学 校功课的一部分吴冠中的描述基本反映了留学生的学习活动。他说:“我每天上午到巴黎美术学院学习, 下午参观博物馆、画廊,到鲁弗尔( 即卢浮宫) 美术史学校听课,晚问除去补习法文的时间外,便总在 王子云:八十九岁自述( 二) ,载于美术史论 1 9 8 7 年第2 期 o 严格翻译应为。国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中国留法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习惯说法不一,如:法国国立美术专科学校、 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巴黎美术学院、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巴黎美术学校巴黎美术专科学校,实际上是一个学校,本 论文将其统一称呼为巴黎美术学院 方静:民国油画;春梦与梦醒时分 ,载于南方周末2 0 0 6 年7 月2 0 日 霍颜文粱著:颜文良,学苑出版社,1 9 9 6 年版,第1 7 0 页 o 郑重著:韩风眠传) ,东方出版中心,1 9 9 9 年版,第1 5 页 7 这里( 指巴黎大茅舍画院) 画人体速写”回能够取得成功的留学生多是比较勤奋的,李金发谈到他在巴 黎美术学院的学习时说:“教授也者,每星期六只来一次,向每个学生的作品指示一番,说些空洞的原则, n 中垂着永无休止的香烟,一切全靠自己的学习,得益于教授是微乎其微的。”。虽然李金发说的并不是 普遍情形,但是道出了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而事实证明,那些成功的留学生没 有在法国浪费光阴。 二,形式多样的美术社团 由于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数量较多,又多集中在巴黎,沟通与交流方便,遂有组织美术团体的愿望和 行动,著名的社团有霍普斯会、中华留法艺术学会等,这些美术社团常常举办艺术展览。 霍普斯会:1 9 2 1 年,林风眠,林文铮发起成立的个美术学理研究的绘画沙龙组织,以希腊神话中 主光明、青春、艺术之神阿波罗的名字命名,法语读音为霍普斯。这可能是美术留学生自己组织的最早 的美术团体。该会成员有李金发、刘既漂,吴人羽、李风自,千代之、曾一鲁、邱代明、李树化等,由 于林文铮法文比较熟练,为了和法方接洽便利起见,被推举为会长。j 亓霍普斯会改名为海外艺术运动社, 旨在奋其全力,在中西艺术之沟通上傲功夫,此会成为1 9 2 4 年筹办巴黎中国美术展览会的主要团体之一 1 9 2 7 年林风眠与林文铮组织成立“艺术运动社”9 ,即是把海外艺术运动社搬同了中国,并丁1 9 3 6 年扩 展为“中国艺术运动社”“艺术运动社”成立后很快成为一个生气勃勃的组织,编辑出版波罗半 月刊杂志,在1 9 2 9 年( 上海) 、1 9 3 0 年( 日本) 、1 9 3 1 年( 南京) 、1 9 3 4 年( 上海) 举办了具有广泛影响 的展览。在其影响下国立艺术院成立后相继山现弧丹娜、神车、艺术旬刊等多种学报和杂客, 师生们通过创办这些刊物去研究、推广州方艺术,并且在介绍| 西方艺术的同时,同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 思考。应该说留法美术学生在法的社团活动为以后同到国内进行艺术运动打f 了基础。 1 9 2 4 年2 月,霍普斯会联合美术工学社发起成立了“中国古代和现代艺术展览会筹备委员会”,决 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办一次中国美术展览会,并特邀当时正旅居法国的蔡元培为名誉会长。5 月2 1 日。 在法国相关各方的帮助下,在欧洲第一次举行中国美术展览会。蔡元培先生从巴黎来到斯特拉斯堡的莱 茵河宫主持开幕典礼,当时驻法公使陈篆、原司法总跃王宠惠及郑毓秀等都来参加祝贺,可谓场面盛人, 巴黎各大报,无不登载此事。这次展览会是留欧学生历史上重要的美术展览会,其中留法学生的展品最 多,质量最高法国东方杂志2 6 卷1 6 号曾著文介绍说:“新画中殊多杰作,如林风眠、徐悲鸿、刘既 漂、方君璧、王代之、曾一橹诸君,皆有极优之作品。新雕刻则有吴待、李淑良诸君之作品。尤以林风 眠君之画最多,且最富于创造之价值。不独中国人士望而重之,即外国美术批评家亦称赏不已”也正是在 这一次展览会上,蔡元培先生发现了林风眠。 中华留法艺术协会:1 9 2 9 年4 月1 4 日,以发扬中国艺术、分绍欧洲艺术、联络留法同志感情为宗旨, 在巴黎成立,刘海粟、方君壁、李风白、范年、杨秀涛、吴恒勤、张弦、汪亚尘、司徒乔等为会务委员 4 月1 8 日在巴黎上海楼召开中华留法艺术协会第一次会务会议,讨论委员职责之分工及经费筹备等5 月1 0 日中华留法艺术协会在中国公使馆举行全体会议,议决本年1 1 月在巴黎举行中国美术展览会,刘 海粟与高鲁( 当时驻法公使) 、汪亚尘、方君壁、张弦、范年等1 2 人被推为筹备委员。o 中国留法艺术学会:1 9 3 3 年1 月成立于巴黎,学会旨在联络留法学生感情,加强艺术的交流、合作 。吴冠中著:生龠的风景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4 8 页 o 陈厚诚编;李金发回忆录 东方出版中心,1 9 9 8 年版,第5 5 页 关于艺术运动社”的成立时间多认为是1 9 2 8 年,本文同意彭飞先生考证文章林风眠研究之= 一中国艺术运动社 的观点,成立时问是1 9 2 7 年 o 这是一个注重美术工艺制造的社团,但是关于此会的资料不祥,只知道它和海外艺术运动杜联络留学德、比英、意诸 国美术界同仁,共同筹办了1 9 2 4 年在法国斯特拉斯保举行的中国古代和现代艺术展览会 o 袁志煌、陈祖恩编著;刘海粟年谱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1 9 页 8 和共进初期会员有3 0 人,成员有虞炳烈、刘开渠,曾竹韶、王临乙、程鸿寿、李韵笙、陈芝秀、吕 斯百、唐一禾、陈策云、马霁玉、张贤范、常书鸿、陆传纹、周圭、王子云、郑可、陈士文、黄显之、 秦善均( 即秦宣夫) 庄子曼、胡善余、滑田友、韩素功、杨炎、唐亮、程蔓叔、廖新学等。首届学会负 责人安排如下:总务股:常书鸿、吕斯百;文书股:周轻鼎、唐一禾;出版股:秦善均,刘开渠;展览 股:郑可、王临乙;会计股:曾竹韶、谢投八”在常书鸿和吕斯百的召集下进行了许多艺术活动,举办 了1 6 次学会研讨交流会,出版会员画刊,积极参加法国各种美术展览会,许多人有作品入选法国各沙龙。 他们向国内刊物寄同了大量文章和美术作品1 9 3 4 年国内艺风第二卷第八期作为。中国留法艺术 学会专号刊出会员油画、雕塑作晶及文章艺风1 9 3 6 年1 2 月1 日出版的终刊号为“现代艺术专号”, 由王子云、常书鸿、周圭、吕斯百等人组成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编辑,该期对外国现代绘画艺术作了较 为详细的介绍,在国内艺坛影响较大,从中也可看出美术留学生对现代艺术的关注和在学术上的宽阔胸 怀。1 9 3 4 年春,学会中许多会员先后回国,该会渐趋停顿。 赴法美术专业留学生也积极参与各种美术展览会,尤其是参与法国官方和比间举办的各季节的沙龙展 览会,主要的是春季沙龙和秋季沙龙以及独立沙龙,因为春季沙龙是法国官方主办的,尤其引人注目, 所以成为美术留学生参与最多的沙龙,很多留学生的作品入选。 三、观摩艺术收藏与展览 美术是操作性和领悟力极强的科目,无论绘画还是雕塑都要求学生用眼多看,用手多画。留法学生在 这方面可谓是充分利用了法国的博物馆、艺术收藏馆以及私人画廊、画室资源,欧洲其它国家如奥地利、 意人利、希腊等国家的城市也是艺术的殿堂,留法学生或者在假期或者在网国途中游览这些地方,甚至 有的学生追本溯源,也到埃及去游历。 当时法国巴黎的重要博物馆有卢浮宫、印象派博物馆、现代艺术馆、卢森堡博物馆、东方美术馆、陶 瓷博物馆、罗丹美术馆等,著名的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也有一些艺术收藏品其中卢浮宫是世界首屈 一指的博物馆,当时藏有世界闻名的艺术品达儿十万件,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古希腊雕塑米洛 斯的维纳斯、沙摩特拉的胜利女神像,无论是文物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被誉为卢浮宫 的镇馆三宝所以能够经常出入卢浮宫,在里面参观和临摹原作以拓展视野和胸怀是每个留学生的愿望, 令人高兴的是巴黎美术学院、火茅舍画院等学校在学生交了学费之后都发给到各火博物馆的出入证,为 学生提供了方便。而且罗浮宫在星期日免收门票,这也给没有出入证的同学提供了机会李金发在其i 亓l 忆录中就特别提到观摩全市博物馆的名作,是受赐无穷很多学生直接在博物馆临摹,巴黎美术学院还 把这项活动作为学生功课的一部分。陶瓷博物馆收藏有中国、希腊、埃及古代的陶器以及中国的束瓷, 造型精美。东方博物馆藏有中国的青铜器、汉代画像砖、画像石等古代文物。林风眠经常在这两个馆里 临摹和研究,这对其后来成熟的彩墨画风格产生了影响。 除了在巴黎和法国其它地区参观学习之外,留法学生也常常利_ f i j 假期和归国的途中漫游其它欧洲国 家,考察各国美术。经济优越的学生自不必说,即使条件很差的学生也不放弃这样的机会吴冠中曾利 用假期,两次到意大利参观博物馆。自费赴法的雕塑家曾竹韶先生说“法国特别强调传统的学习,学习 拉丁文化系统,法国雕刻是一条传统下来的。每个暑假,我都要研究欧洲文化传统,到处看,比利时、 德国、英国、奥地利后来,在1 9 3 5 年去了埃及、希腊,是跟巴黎大学考古系的同学一起去的埃及艺 术先传到克里特岛,又转而影响到了希腊。前五世纪的神庙雕刻很多,一个岛一个岛地看,花了一个半 。许志浩著:中国美术社团浸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 9 9 4 年版。第1 3 6 - 1 3 7 页 。关于。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的情况重要的原始文献有常书鸿的本会成立经过 ,原载于艺风 第2 卷第8 期,1 9 3 4 年 。吴冠中著:生命的风景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杜,1 9 9 8 年版,第5 3 页 9 月的时间。”。著名画家李瑞年也是扶生活费中硬省下钱利用假期去意大利、德国、英国等地参观学习, 开阔艺术眼界公费的王子云更是利用富裕的学资几乎遍游欧洲各国,尤其是他曾两次到英国参观,去 过大英博物馆、伦敦美术博物馆和泰勒美术馆;1 9 3 5 年他又在伦敦参观了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是欧美 各国将近半个多世纪从中国掠夺过去的珍贵文物的大汇集) ,王子云后来回忆说“这次参观也是我接触中 国古代文物的开始,拉开了我以后致力于美术考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