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陆云考论.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陆云考论.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陆云考论.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陆云考论.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陆云考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陆云考论.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陆云是西晋初年重要的文学家、评论家,与兄陆机并称“二陆”。但由于陆 机的成就过于突出,人们对“二陆”的关注明显偏向于陆机,陆云往往成为附属 的角色,对他的研究也异常薄弱。本文对陆云的生平仕历、理论主张和文学创作 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全文正文分四章,文前有绪论。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指出陆云是西晋文坛的重要人 物,对他的系统研究将对太康文学的整体研究有所助益。 第一章主要对陆云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通过对陆云生平仕历研 究现状、文学思想研究现状、文学创作研究现状的全面梳理,发现学界在陆云研 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生平仕历重要关目还有待明晰,鲜少结合实际作品进行 文学思想研究,对具体作品的探讨相当有限。这些问题正是本论文讨论的重点。 第二章主要对学术界尚存争议的陆云生平仕历若干重要关目作重新考证。得 出结论有五:第一,陆云为吴郡华亭( 今上海市松江区) 人。第二,太康元年( 2 8 0 ) , 陆云初为周浚主簿,在寿春;太康二年( 2 8 1 ) 在秣陵。第三,陆云最迟于太康 六年( 2 8 5 ) 初为太子舍人,最早则可能是在太康三年( 2 8 2 ) 。第四,陆云约在 太康六年( 2 8 5 ) 至太康末任浚仪令。第五,陆云任吴王郎中令应在元康六年( 2 9 6 ) 至永康元年( 3 0 0 ) 八月之间,任期至少三年。 第三章是陆云文学思想论。从文本分析出发,对陆云“清省”文学思想的理 论内涵及产生的原因作解析。认为“清”意味着清新自然中有“深情远旨”;“省” 意味着文章要简约,要有“出语”。“清省”传达出的是一釉不见雕琢之痕,不落 铅粉之迹的天然美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促成陆云“清省”文学思想的形成: 一是儒玄兼修的思想取向:二是尚清谈之时代风潮的影响;三是陆云清正的性格 特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的性格。 第四章论述了陆云的文学创作。重点探讨了辞赋创作和诗歌创作,指出陆云 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辞赋创作上。辞赋创作也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陆云“清省”的 文学思想。陆云自言“不便四言、五言”,他的诗歌也多为应景之作,空洞浮华, 没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繁缛的文风。 关键词:陆云生平仕历文学思想清省出语文学创作 a b s t r a c t l uy u nw a sa ni m p o r t a n tl i t t e r a t e u ra n de s s a y i s ti nt h ee a r l yj i nd y n a s t y ,a n d w a sc a l l e dt o g e t h e rw i t hh i sb r o t h e rl uj i e rl u ( 二陆) h o w e v e r , f o rl uj i s o u t s t a n d i n ga c h i e v e m e n t s ,p e o p l eo b v i o u s l yp a i dm o r ea t t e n t i o nt oh i mr a t h e rt h a nt o l uy u n r e s e a r c ho l il uy u nw a sa l s ol i m i t e d t h i st h e s i ss t r i v e st om a k eas y s t e m a t i c e x p l o r a t i o no nl uy u n sl i f ee x p e r i g n c e o f f i c i a le a r f r ) t h e o r e t i c a lo p i n i o n sa n d l i t e r a r yc r e a t i o n t h em a i nb o d yc o n s i s t so ff o u rc h a p t e r s ,w i t hap r o l e g o m e n o n b e f o r et h e m n ep r e f a c em a i n l yi n t r o d u c e st h ep u r p o s e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i st h e s i s p o i n t i n go u tt h a tl uy u n i sa ni m p o r t a n tc h a r a c t e ri nt h el i t e r a t u r ef i e l do f t h ew e s t e r n j i nd y n a s t y ,a n dt h es y s t e m a t i cr e s e a r c ho nh i mw i l lb eb e n e f i c i a lt ot h ew h o l e t a i k a n gl i t e r a t u r e c h a p t e ro n ei sac o n c l u s i o no fc u r r e n tr e s e a r c hw o r kd o n eo nl uy u na n ds o m e 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s t h r o u g ha l l r o u n da n a l y s i so fc u r r e n tr e s e a r c hd o n eo nl uy u n s 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 ,o f f i c i a lc a r e e r ,l i t e r a r yt h o u g h t sa n dl i t e r a r ya c t i v i t i e s ,s o m e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 sa r el i s t e dh e r e :s o m ei t e m sc o n c e r n i n gl uy u n s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a n do f f i c i a l c a l e e rn e e dt ob e 缸t h e rc l a r i f i e d ,a n dr e s e a r c ho nh i ss p e c i f i cw o r k si ss t i l ll i m i t e d t h e s e p r o b l e m sa r e t h ef o c u s e so f t h i st h e s i s c h a p t e rt w oc o n c e r n sat e x t u a lr e s e a r c ho ns o m ei m p o r t a n ty e tc o n t r o v e r s i a l a s p e c t so fl uy u n s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a n do f f i c i a lc a e c e r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sa 聘: 1 l u y u n sh o m e t o w nw a sh u a t i n go fw uc o u n t y ( n o wt h es o n 西i a n gc o u n t yo fs h a n g h a i ) 【2 】i nt h ef i r s ty e a ro ft a i k a n g ( 2 8 0 ) ,l uy u nw o r k e da sz h o uj u n z h u b ui n s h o u c h u n ,t h e ni nm o l i n gi nt h es e c o n dy e a r ( 2 8 1 ) 【3 】l uy t mm i g h tw o r k e da st h e p r i n c e ss h e r e ni nt h es i x t hy e a ro ft a i k a n g ( 2 8 5 ) ,o ra se a r l ya st h et h i r dy e a ro f t a i k a n g ( 2 s 2 ) 【4 】l uy u na s s u m e dt h eo f f i c eo fc o u n t ym a g i s t r a t eo fj u ny ii nt h e s i x t hy e a ro ft a i k a n g ( 2 8 5 ) o ri nt h el a t et a i k a n g ( 5 】l uy u nm i g h tw o r k e da s l a n g z h o n g l if o rk i n gw uf o rt h r e ey e a r sb e t w e e nt h es i xy e a ro ft a i k a n g ( 2 9 6 ) a n d 1 h ef i r s ty e a ro f y o n gk a n g ( 3 0 0 、 c h a p t e rt h r e ei sm a i n l ya b o u tl uy u n sl i t e r a r yt h o u g h t s b a s e do nt e x t u a l a n a l y s i s ,t h i sc h a p t e ra n a l y s e s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 so fl uy u n st h e o r yo fe l e g a n c ea n d c o n c i s e n e s si ns t y l e a n da l s oe x p l o r e sh o wt h i st h e o r yc a m ei n t ob e i n g w h a tt h e i i i e l e g a n ta n dc o n c i s es t y l ec o n v e y si san a t u r a la e s t h e t i cf e e l i n g , a n dt h e r ea r et h r e e f a c t o r st h a tc a u s e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l uy u n sl i t e r a r yt h o u g h t s :( 1 ) h i so r i e n t a t i o n t o w a r d sr u i s ta n dm e t a p h y s i c s ( 2 )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t r e n dw h i c ha t t a c h e d i m p o r t a n c et oc o n c i s e n e s s ( 3 ) l uy u u so w nc h a r a c t e r , w h i c hp l a y e dac r u c i a lr o l ei n 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 h i sl i t e r a r yt h o u g h t s c h a p t e rf o u rd i s c u s s e s l uy u n s l i t e r a r ya c t i v i t i e s ,w i t haf o c u so nh i s c o m p o s i t i o no ff ua n dp o e t r y l uy u n sl i t e r a r ya c h i e v e m e n t sw e m a i n l ye m b o d i e d i 1 1h i sc o m p o s i t i o no f f u , w h i c ha l s ow e l lr e f l e c t e dl uy u n sl i t e r a r yt h o u g h t s m o s to f l uy u n sp o c m sw e r ed o n ef o rt h eo c c a s i o n 1 1 1 e yw e r ee m p t ya n ds h o w y , w i t h o u t m u c ha r t i s t i cv a l u e ,w h i c hc o u l da l s or e f l e c tt h eo v e r e l a b o r a t e ds t y l eo f w r d n ga th i s t i m e k e yw o r d s :l uy u n 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a n do f f i c i a lc a r e e f l i t e r a r yt h o u g h t se l e g a n c e a n dc o n c i s e n e s s e p i g r a ml i t e r a r yc o m p o s i t i o n i v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靴敝储猕。坪獬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 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 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 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 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吁雪埒 籼多r 日期:年月,e t 陆云考论 绪论 西晋武帝太康( 2 8 0 - - 2 8 9 ) 前后,文坛呈现较为繁荣的局面。钟蝾诗品序 在论及建安的“彬彬大盛,大各于时”之后说:“尔后凌迟衰微,迄于有晋。太 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而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 兴也。”【j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晋虽不文,人才实盛:茂先摇笔而散珠, 太冲动墨而横锦,岳湛曜联壁之华,机云标二俊之采。应傅三张之徒,孙挚成公 之属,并结藻清英,流韵绮靡。前史以为运涉季世,人未尽才,诚哉斯谈,可为 叹息! ”【2 】这里提到的“二陆”、“二俊”就是陆机、陆云兄弟,他们是太康时期 著名的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是晋初文学的代表。郭绍虞先生在中国文学批评 史中说“晋初文学首推二陆”【3 】,这是很有道理的。本课题即选取“二陆”中 的陆云为研究中心,在前哲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对他的生平仕历、理论主张 和文学创作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并对陆云的文学史地位作必要的考察,希望对 陆云的研究,乃至整个太康文学的研究有所助益。 陆云( 2 6 2 3 0 3 ) ,字士龙,吴郡华亭( 今上海松江) 人。曾任清河( 今河 北清河) 内史,故世称“陆清河”;其文才与兄陆机齐名,时并称“二陆”,或谓 “二俊”【4 】。陆云虽与陆机齐名,但历代学者对“二陆”的重视程度却不同,特 别是近代以来,随着对陆机文学成就,特别是对他的文赋i s 的肯定与推崇, 现当代学者更多的是单独讨论陆机,对陆云的研究长期以来比较薄弱,据笔者初 步调查,关于陆机的研究论文已近三百篇,关于陆云的则只有1 8 篇,而且这1 8 篇中还有7 篇是合论“二陆”的,这与“二陆”齐名之说颇不相称。所以从研究 的面上看,学术界对陆云的研究和重视程度还相当不够,横向比较,显得太不平 衡。近年来,学界对陆云的研究已逐步深入,但主要集中在对与兄平原书【6 】 中体现出的文学思想的考察,对陆云的文学创作的讨论极少,对他生平仕历中的 若干重要关目的探讨也不够。从总体上看,当前对陆云的研究还有许多尚待拓展 的空间。 f 南朝粱) 钟螓:诗品序,见吕德申:钟嵘婧品 校释)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2 0 0 0 年第2 版, 第3 页。下引钟蟒诗品语均据此版本 口】( 南朝粱)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见( 南朝粱)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1 9 5 8 年,第6 7 4 页下引文心雕龙) 语均据此版本 3 1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 9 9 9 年,第7 7 页 嗍世说新语言语注引晋阳秩) 语( 见( 南朝宋) 刘义庆著,f 南朝粱) 刘孝标注,余嘉锈笺疏:世 说新语笺疏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l 朔3 年,第8 8 页下引世说新语) 语均据此版本) 嘲( 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2 年下引文赋) 语均据此本。 旧( 晋) 陆云捶,黄葵点校:陆云集)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8 年,第1 3 4 - - 1 4 7 页。本文所引穑云诗文 均据此本。 1 陆云考论 第一章陆云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据笔者调查,截至2 0 0 5 年1 2 月,海内外研究陆云的学术专著只有一部 日本佐藤利行的陆云研究1 1 ,该著对陆云与兄平原书做了详细的注释, 对“陆云之文章观”进行全面的分析,还编了“陆云年谱”。研究陆云的学位论 文有四篇:台湾林芬芳的硕士论文陆云及其作品研究翻,对陆云的家世、作 品及文学理论作了全面的研究,是目前最完备的陆云及其作品的研究著作;俞士 玲的博士论文陆机兄弟享盛誉于中古文坛的文化观照【3 1 ,试图把陆机兄弟以 及他们的文学鼍于西汉到西晋这一中国文化从统一到分化、再从分化至整合的文 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实际重点探讨的是陆机的生平、作品和文学观念;姜剑云的 博士论文太康文学研究【4 】,对陆云的生平事迹、人格精神与文学思想做了论 述:廉水杰的硕士论文陆云文学思想研究 5 1 ,对陆云的文学思想做了较全面 的考察,从文情论、文采论、美文论三个方面概述陆云的文学思想,并对陆云与 兄平原书中提到的批评概念加以诠释,是目前为止在陆云文学思想研究方面做 得最细致的。 与笔者研究课题相关的陆云研究的单篇论文有1 4 篇( 不包括上文已提及的 学位论文) ,一些文学史、文学批评史和其他著作也间或提及陆云的文学思想, 论及陆云的文学史地位。下面分专题从陆云生平仕历研究、文学思想研究、文学 创作研究三个方面,对陆云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作一番概述。 第一节陆云生平仕历研究现状 有关陆云生平仕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 ( 一) 陆云为周浚从事时间地点问题 晋书陆云传记载:“( 云) 吴平,入洛。机初诣张华,华问云何在, 刺史周浚召为从事”【6 】,晋书本传把陆云为周浚从事放在陆云入洛诣张华之 【1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杜,1 9 9 5 年此书在1 9 9 0 年已由日本白帝社出版。 脚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 9 9 7 年 t 3 北京: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1 9 9 8 年 4 j 北京: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2 0 0 1 年该文已出版,见太康文学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3 年。 5 1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5 年。 旧(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 ,卷五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年。下引未注明版本之晋书 均指此 版本。 2 陆云考论 后,晋书陆机传中也有太康末兄弟并入洛而张华荐之诸公的记载,又将陆 云任周浚从事记在见张华之后,则陆云任此职在太康末以后,此时陆云已经二十 八九岁了,而陆云别传则称:陆云“年十八,刺史周浚命为主簿。”1 1 1 两书 所载有很大出入。 最早对此提出疑问的当是陆侃如先生,陆先生在中古文学系年中把陆云 为周浚主簿系在太康二年( 2 8 1 ) ,认为“本传叙子入洛后,世说谓年十八, 恐怕都不对。”【2 】 沈玉成先生的 叙陆云为周浚从事失次,据晋书周浚传和晋 书陆喜传,推断“陆云之入浚幕亦在太康初也。晋书本传叙于入洛之后, 失次”,又说“世说赏誉注引陆云别传言年十八,刺史周浚命为主簿。 以太康二年计之,云时年二十,年十八时周浚尚未过江平吴,虽所记不确,但可 旁证入周浚幕不得过迟。”嘲 蒋方的陆机、陆云仕晋宦迹考【4 】,根据 ,见侯仁之、周一良主编: 燕京学报) 新九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第1 9 3 页) 5 陆云考论 “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又君山公于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沉议 文意,往往问出”( 文心雕龙序志) “又陆云自称:往日论文,先辞而后情,尚势而不取悦泽,及张公论 文,则欲宗其言一( 文心雕龙定势) “昔魏武论赋,嫌于积韵,而善于资代陆云亦称四言转句,以四 句为佳。”( 文心雕龙章句) 这里,刘勰指出陆云“雅好清省”,“沉议文意”,还数处引用陆云的文字,可见, 刘勰对陆云与兄平原书是较为熟稔的,对陆云的文论是有一定认识的。 晋书云:“( 云) 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对陆云的理论评价与机 云别传一样高。 明张溥在陆清河集题辞中云:“士龙与兄书,称论文章,颇贵清省, 妙若文赋,尚嫌绮语未尽。”【1 】指出陆云论文“贵清省”,对陆云的文学 思想已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 清吴汝伦评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之陆清河集选一卷时,于与兄 平原书第一札出案语云:“兄弟商榷文字敢为雅令,当得善本校正” 2 1 。黄侃 先生在文心雕龙札记中云:“士龙与兄平原书牍,大抵商量文事。” 3 j 说明与 兄平原书表现了陆云的文学思想。 虽然这些前人对陆云文学思想的认识与评价还很零散,不成系统,仅凭这些 零星的论述,我们尚无法全面窥探陆云的文学思想。但是另一方面,这些零散的 记载和论述,却已经论及陆云文学思想的重要方面“文贵清省”,对陆云文 论的重要性也有所认识。这些都是研究陆云文学思想的重要资料,能给后人的研 究以启示。 ( 二) 1 9 1 5 年1 9 4 9 年的陆云文学思想研究 这一阶段的陆云文学思想研究,还是比较零散。但在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 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的引进,部分学者开始着力于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构建,陆 云文学思想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也在不同程 度上得到了学者们的肯定。 【1 1 ( 明) 张浮著,殷盂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0 年。 瑚( 明) 张溥编, 清l 吴汝伦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 9 9 8 年 【3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0 年第2 2 0 页。 6 陆云考论 刘师培先生于1 9 1 7 年撰成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l 】,是新文化运动以 来最早对陆云文学思想有所认识和评价的。他在“潘陆及两晋诸贤之文”中,不 但引用了文心雕龙镕裁所云的“及云之论机,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 不以为病。”还云:“又文心雕龙定势云:。陆云自称:往日论文,先辞 而后情,尚势而不取悦泽,及张公论文,则欲宗其言。夫情固先辞,势实须泽, 可谓先迷后能从善。亦足为士龙之文定论。”在案语中还云:“云集答兄平原 书其中数首,于机文评论极当,允宜参考。”又云:“陆云答兄平原书,多 论文之作,于文章得失,诠及细微;其于前哲,则伯喈、仲宣之作,多所诠评; 其于时贤,则张华、成公绥、崔君苗之文,并多评核。二陆工文,于斯可验。” 可惜,刘师培先生并未对陆云文学思想细加分析评说,但我们仍可以看出,刘先 生是肯定陆云“清新相接”、“先情后辞”的文学思想的,对陆云文论的评价也是 比较高的。 王耀昌的魏晋文艺批评之趋势【2 】,强调魏晋文艺批评注重才性的趋势。 王先生所谓的“才性”,乃是作者于诗文中表现出来的真情实感,是“情”。他引 用了与兄平原书中的“往日论文,先辞而后情,尝忆兄道张公父子论文, 实自欲得。今日便欲宗其言。”来作例证。可见,王先生已经注意到了陆云尚“情” 的文学思想的。 罗根泽于1 9 3 4 年出版的中国文学批评史【3 】中,引用刘勰对陆云的一些 评议,说陆云的与兄平原书,往往“沉议文意”。又引用与兄平原书中的“往 日论文,先辞而后情,不审兄由以为尔不? ”来说明陆云论文“零零碎碎, 无关宏旨”,“没有文学批评专书”。罗先生对陆云文论的评价虽然不高,但与同 时代其他一些文学批评史、文学史著作相比【4 】,罗先生的这点文字还是值得我们 注意的。他毕竟也谈到了陆云的与兄平原书,并肯定其是论文意的,还引用 了陆云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陆云“先情后辞”文学思想。 朱东润先生于1 9 4 4 年初版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5 】,在第七“陆机、 陆云”一节中指出:陆云论文,“首贵清绮”,并且重视文辞与情感的关系,同时 还强调陆云常执“新”字来评“文辞”,还云:“陆机之文,病在芜累,故后世有 【1 l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0 年。 脚雹学丛刊) ,1 9 2 6 年第3 卷第1 期 p j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 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4 年,第2 1 1 - - 2 1 2 页 h 如;1 9 3 2 年由北平朴社出版的郑振铎的(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和1 9 3 4 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 ( 上册) ,都没有论及陆云的文学思想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 9 5 7 年,第2 5 - - 2 9 页朱东润先生在其序言中说此书于1 9 3 2 年完成初稿 7 陆云考论 披沙简金之讥。士龙于此,一再为指出,皆足以见其识力。”“云之所论,虽无专 篇,而与乃兄诸书,足以见其见解之缜密。”在第八节开头,又云:“机、云之论, 重在新绮,南朝文学之先声,实导于此。”朱先生对陆云与兄平原书的分析 是比较深入的,抓住了陆云文论的要点,还能从文学批评发展史的角度出发,肯 定了陆云文学思想的历史贡献,这是前所未有的,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杨即墨的太康时期之文艺批评【,从文艺批评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繁 简之论”是太康文艺批评的内容之一,并专门列举了陆云与兄平原书中部分 与“简”相关的“省”的观点,在“论赋”一节中还大量引用陆云与兄平原书 中论赋之言,证明“太康以后之文艺批评,大概以赋为中心”。可见,杨先生是 推崇陆云之文艺批评的,是肯定陆云贵“省”的文学思想的。 ( 三) 1 9 5 0 年1 9 8 9 年的陆云文学思想研究 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前三十年的陆云文学思想研究进展不大,这三 十年间,仅有王瑶先生的中古文学史论【2 】和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囝论及。 王瑶先生在中古文学史论的“文论的发展”一节中,对与兄平原书作了 介绍,指出陆云主张佳文当“附情而言”,并认为“情”是所要表现的内容,“清” 是文的辞藻形式,是自然的意思。还指出陆云主张文中须有出语,与陆机“立片 言以居要”的警策的意思完全相同。王氏能把与兄平原书放在“文论的发展” 中加以考察,即可见陆云文学思想的价值。钱钟书先生指出,陆云与兄平原书 中的诗文评语,与后代的“评点或批改”类似,“俨然诗文评点之最古者”,其见 解可谓别具新意。我们知道,明清时的“评点”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是占有 一定位置的,所以钱先生还是以一个文学批评者的身份来定位陆云的。 陆云文学思想的真正深入研究始于2 0 世纪8 0 年代。学者们从美学、文学批 评史等角度,对陆云文学思想的内涵作了较为全面的阐释,更把陆云文学思想放 在美学史、文学批评史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进行分析探讨,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萧华荣陆云“清省”的美学观【4 】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对陆云“清省”的 美学观做了较为细致的阐释。傅刚的“文贵清省”说的时代意义略谈陆云 【l 】,从文学批评史角度出发,强调“文贵清省”是陆云论文的一 个重要观点,陆云的论文主张,对当时及后世都是有很大影响的,认为陆云在中 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是应有一定地位的。日本釜谷武志的陆云 一一 对其文学观的考察【2 】,指出陆云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是“清”,并对当时的时 代风尚和陆云自身气质作了分析,认为陆云那么看重“清”是时代风潮和个性气 质共同促成的。台湾吕武志的魏晋文论与文心雕龙中,专辟“陆云与兄平 原书与文心雕龙”【3 】一章,对二者之间的联系作了较为周到的分析,颇具 识见。王运熙、杨明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4 】,是第一部较全面地介绍了 陆云文学思想的文学批评史著作,看到了陆云文学思想的历史贡献,具有重要意 义。这些文章的主要观点如下: 1 “清省”文学思想的理论内涵解析 萧华荣认为陆云论文的核心是“清省”,内容上的有“深情远旨”,形式上的 鲜丽明净,以及语言的省炼简约,这些因素所构成的“清省”的艺术境界,是陆 云的审美理想,也是他的文学批评的审美标准。萧先生还强调,“清省”并非单 纯的消极的省净和简洁。“清”意味着洁净中有深情,有远旨,有绮语,有奇特 不凡之处,是一种有色采、有光泽、鲜明、秀丽的艺术境界;“清”以“省”为 前提,“省”就是要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基础上,省字、省句,去繁、去滥,尚简、 尚约。“清省”乃是一种不见雕琢之痕,不落铅粉之迹的天然风韵。 傅刚也强调“文贵清省”是陆云论文的一个重要观点,指出陆云说的“清省”, 主要是指文辞的简少、省净言。但又不仅于此,“清省”还包含了文章的情绪, 即文章要有情致,要委婉,这样才出于自然。傅刚还指出,清省之文是陆云的理 想作品,要达到这点,一是要有出语,二要先情后辞。 釜谷武志指出陆云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是“清”,它在量上表现为重视“简 约”,在质上表现为重视“新颖”。 王运熙、杨明也认为,陆云论文语中最突出的,是提出了“清省”的审美要 求。还指出陆机文赋批评“清虚婉约”、“除烦去滥”的作品为“雅而不艳”, 这与陆云强调的“清省”在侧重面上不同,但二者又不能看作是完全对立的,他 们的观点相反相成,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文学理论对于文章的审美要求。 【l l 文艺理论研究) ,1 9 8 4 年第2 期。 嘲( 日) 釜谷武志t 陆云 一一对其文学观的考察,王岳、刘淦译,济宁师专学报) ,1 9 8 6 年第2 、3 期 【,l 吕武志:魏晋文论与文心雕龙) ,第十二章,台北:台湾乐学书局有限公司。1 9 8 8 年 1 4 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9 年,第1 1 1 1 1 1 页 9 陆云考论 2 陆云文学思想的历史意义 萧华荣认为,陆云“清省”的美学观,是魏晋六朝由“镂金错采”向“初日 芙蓉”的美感转变的重要标志。“清”成了陆云的一种审美理想与标准,自他以 后,以“清”、“省”等要求评论作品便越来越多了。陆云在由繁富向清省的美学 思想的转变过程中,是一个从文学理论上加以阐发的关键的、有贡献的人物,他 的“清省”的美学观既是古代美学思想转变时期的标志,又有针砭当时繁缛文风 的意义。陆云虽然无力改变当时的整个状况,但其历史意义及对后来的文学批评 与创作的影响,却是不可抹煞的。他是文学自觉时代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的最早 探索者之一,有着不容忽视的开辟荆榛的功劳。 傅刚认为,陆云的“出语”与陆机的“警策”,在距建安文学时期不远的太 康时期提出来,是一个了不起的见识,对后来的刘勰、钟嵘,后世诗歌的发展, 都有着重要影响。傅刚还强调,魏晋人由于过分玩赏辞藻,令诗歌逐渐滑上唯美 主义邪途,而陆云已注意到这一弊病,他一方面赞扬陆机的文辞,又委婉地却说 “绮语”不宜太多。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实际上陆云已开启纠正形式主义诗风 的先路。陆云的观点,不论在文学批评史上,还是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影响,都 是显而易见的。 釜谷武志指出,“清”字作为作品特色的文学批评用语,其使用频率的增长, 则滥觞于陆云( o f 陆机) ,后来才陆续多起来。然而,如果对“清”的内容及其 各自所占的重要性一并加以研讨,则陆云崇尚基于“清”的新奇和简约,仍然是 值得深切注意的。 吕武志指出,在提倡“清省”方面,陆云认为字句“省”,文风才能“清”, 这对刘勰“镕意裁辞说”和“风清骨峻论”贡献很大。认为陆云的观点,不但对 文心雕龙影响深远,对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也有其贡献。 王运熙、杨明第一次把陆云文学思想较全面地写进文学批评史,认为陆云论 文语中最突出的,是提出了“清省”的审美要求。这就足以说明陆云“清省”文 学思想的文学批评史地位了。 ( 四) 2 0 世纪9 0 年代的陆云文学思想研究 进入9 0 年代,学者们对陆云文学思想内涵的解读更为精细,视野更为开阔, 对“清”、“情”的内涵有了更为全面的解读,在这期间出版的文学史、文学批评 史和文论著作中,对陆云文学思想也多有述及。下面分而述之。 1 0 陆云考论 1 “清”的内涵解析 这阶段对陆云“清”的内涵的阐释在多篇文章中有述及【l 】,其中阐释得较为 精细的有日本佐藤利行的陆云研究和胡大雷的略论陆云的文学主张【2 】。 佐藤先生在“陆云之文章观”中,明确指出陆云以“清省”为好文章的标准, 这与傅刚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佐藤先生认为,所谓“清省”就是文章要简洁无 空话,并从三个方面剖析了“清”的内涵。一是“关于文章的长短”。陆云不认 为文章长才有价值,而是视缩短成“清”的文章为理想:二是“关于转旬”。陆 云关于“对句”、“四言四句”等的认识,显示了他在文章结构上的均衡感,把恰 如其分地取得均衡认为是“清”的表现,这种主张从结果上来看也迎合了当时文 坛上求“美”求“丽”的潮流。三是“关于用语”。陆云主张使用典雅易解的词 语,力求将作品归纳成短篇,这与他主“清”的文学思想是相一致的。 与萧华荣、釜谷武志的观点相似,胡大雷也认为“清”是陆云文章观的核心, 但胡大雷的阐释角度新颖,也更为全面。他认为,陆云是把“清”作为一种总的 美学追求而提出来的,是陆云所追求的一种风格,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论文 体主张简约清省。认为“清”指洁净不杂、昭析明确,偏重于结果;“省”指简 捷精练,偏重于过程。“清省”是指文体的简约纯净明确。第二,论文势主张清 畅流利。认为“文势”指作品的语调气势,有通畅俊爽与凝重阻涩之分,前者为 清,后者为浊,陆云把文势的通畅俊爽与否当作评价作品的标准之一。第三,论 文情主张深切清妙。指出陆云很重视作品的情感抒发问题,他所指的“清妙”的 作品主要是要有“深情”,抒情要纯净集中,不拖泥带水,不枝蔓横生。第四, 论文风主张清新高远。指出创新是西晋文坛的普通追求,陆云的“清新”即指不 落俗套的流利新颖,文章只要有新颖之处,即便文繁一些也还可以。 2 “情”的内涵解析 “情”也是陆云与兄平原书中多次提到的字眼。多数论者认为,陆云的 “情”就是“深情”,是主张作品的表现应当以情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清省” 的要求,如之前的傅刚,这时期台湾林芬芳的陆云及其作品研究都持这观点。 佐藤利行的见解则比较新颖,有别于之前所有人,他认为,所谓“情”,是就其 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