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中期考试试卷.doc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中期考试试卷.doc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中期考试试卷.doc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中期考试试卷.doc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中期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中期考试试卷语 文友情提醒: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题号一 二三四总分得分班级: 姓名: 考号: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A. 震悚(sn) 荒谬(mi) 溃退 (ku) 锐不可当(dn)B. 要塞(shi) 尴尬(n) 惊骇 (hi) 歼灭(jin)C颠沛(pi) 幽咽(yn) 诘问(j) 差使(chi )D阡陌(qin) 举箸(zh) 寒噤(jn) 仄歪 (z)2请用横线画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改正的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中。(2分)转弯抹角 绘声绘色 长途拔涉 连声喏喏 响彻云宵 穷愁潦倒 大廷广众 触目伤怀 3选出加点词运用正确的一项( ) (2分)A.湖水明净如镜,毫不狼藉。 B.他腿有点毛病,走路很踌躇。C小红长得低眉顺眼、乖巧伶俐,很逗人喜欢。 D.对面的老大爷蹒跚地走来。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物理老师大概是三十三四岁左右。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C、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A 对偶 排比 拟人 B 排比 夸张 拟人C 排比 对偶 反问 D 夸张 对偶 反问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7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2分)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以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 , 。8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9默写(6分)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峻的诗句是: , 。爱莲说一文中可以用来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 _,_ _。颜真卿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我们所学的诗歌长歌行中,与其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 _,_ _。崔颢在黄鹤楼中抒发乡愁的句子是:“ ? 。”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看到孤帆也不禁勾起思乡之情:“ ,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以“ , 。”写出因战事连绵,对亲人音讯的渴盼。10.名著阅读。(2分)请根据以下提示,任选其中一题完成。(1)“人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2)正直勇敢 为兄报仇 景阳岗 打虎英雄(3)“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你选取的提示是 ,与这个提示相关的作品是 。请写出与这部作品中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20字左右) 。二、现代文阅读(32分)(一)(12分)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11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2分) 12“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3分) 13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2分) 14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3分) 15“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二)(8分)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宇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16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 )(2分) A偶遇 B换票的悲剧 C换票 D成功与失败17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2分)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 18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2分)成功者: 拾破烂的人: 19品读小说至段,写出自己的感悟。(2分) (三)(12分)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胡章平 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父亲,回去吧。20在第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2分)_ 21“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为“父亲”什么?为“自己”什么?(2分) _ 22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2分)_ 23怎样理解第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给家里写信”,“我答应了声”;第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好好考”, “我使劲点点头”。 “我”的“反应”互换位置是否可以? (3分)_ _ 24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3分) _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25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屋舍俨然_ 便要还家_ 2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复前行 不复出焉 B、寻向所志 眈眈相向C、便舍船 屋舍俨然 D、渔人甚异之 水陆草木之花27有些成语出自本文,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_ _ _ _ 28翻译下列句子(4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 _ _29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30“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那为什么还要写呢?请给合实际说说理由。(2分) 四、作文(30分)作文材料: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时期。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以“长大的感觉真好(或恼)”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3)不少于600字。 题目500字600字700字铁溪中学八年级(上)中期语文试题答案一、(24分)1、D(2分)。2、“拔”改为“跋”;“喏”改为“诺”;“宵”改为“霄”;“廷”改为“庭”。(改对一个字0.5分)3、D(2分)。4、D(2分)。5、A(2分)。6、B(2分)。7、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或: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他)(2分)。 8、B(2分)。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每句一分,错一字该句就不给分,6分)10、略,示例:在一个寒冷的夜晚,祥子给车夫老马爷孙俩买羊肉包子充饥。(骆驼祥子)(2分)二、(32分)(一)(12分)11、老头子机智地惩罚了鬼子,替女孩子报了仇 。(2分,意近即可)12“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害怕的样子,表现了他的机智。(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近即可)13.为下文写钩子埋下伏笔。(2分,意近即可)14.动作、神态描写,机智勇敢、爱憎分明、过于自尊自信(3分,有一点即可)。15.环境描写,渲染了老头子为大女孩报仇后的轻松愉悦的心情。(每问1分,第二问意近即可) (二)(8分)16、C。(2分) 17、(1)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埋下伏笔(作铺垫)。(2)通过鲜明对比,使小说情节富有戏剧性,给人以深刻的教益。(2分,每小题1分,意近即可)。18(1)精明能干,勤劳务实,积极进取。(2)愚钝无能,目光短浅,不思进取。(2分,每处1分,各有一点即可)。19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机遇,还要善于把握机遇。(2分,意近即可)(三)(12分)20、“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疲惫的眼睛,盼望的眼睛。”(2分) 21、父亲支撑这个家实在是太艰难了;自己的“心血”要“绝望”了,自己的不懂事。(2分,每问1分) 22、通过母亲纳鞋的声音的停、响,来反衬这件事的难度,表现父亲的难处和爱。(2分,意思对即可) 23、不能互换。这是父亲说的非常关键的两句话,报平安家书,对于还不太谙事的“我”只能是“答应了声”,而经过了四年的风风雨雨,“使劲点点头”表现了对父爱的一种深刻领悟。(3分,意思对即可) 24、“木讷”和“山”在此是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