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总论与脊髓.ppt_第1页
神经总论与脊髓.ppt_第2页
神经总论与脊髓.ppt_第3页
神经总论与脊髓.ppt_第4页
神经总论与脊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神经系统概述,IntroductiontoNervousSystem&SpinalCord,2,主要内容,神经系统的地位神经系统的发生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组织神经纤维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3,神经系统的地位importance,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主导地位,4,神经系统的发生Development,4w末前中菱脑泡,5w始菱脑后末脑,5,6,神经系统的区分,分布,周围,中枢,脑,脊髓,躯体神经内脏神经,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神经系统,连接,CNS-CentralNervousSystemPNS-PeripheralNervousSystem,7,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8,神经系统的组成,细胞神经元Neuron细胞间质神经胶质Neuroglia,9,神经元,分类功能,形态Shape功能Function分类Classification突触Synapse,神经胶质,10,神经元Neuron,神经元结构功能基本单位形态多种多样功能接受刺激,传导冲动结构胞体和突起胞体代谢中心尼氏体与神经原纤维突起轴突axon树突dendrite,11,神经冲动的传导,12,按突起数量,假单极神经元,按照功能,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元,神经元的分类Classification,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13,按释放递质,神经元的分类classification,胆碱能神经元单胺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14,神经元的分类classification,按突起长短,Golgi型神经元(长)Golgi型神经元(短),15,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突触,概念神经元之间,与感受器,效应器接触区域。种类化学突触,电突触。结构突触前部,突触间隙,突触后部。,16,突触前部突出间隙突触后部,突触的结构Synapse,17,突触的信息传递,18,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位置神经元之间特点不能产生神经冲动数量是神经元的数十倍功能支持保护绝缘修复营养髓鞘临床分裂,参与某些病理变化形成疤痕等,19,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少突胶质细胞形成CNS神经纤维的髓鞘施万细胞形成周围神经髓鞘和神经膜室管膜细胞衬在脑室和中央管内面,大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类型,是神经系统的巨噬细胞,20,21,概念神经元较长的突起被髓鞘和神经膜包裹而成。有髓纤维由髓鞘和神经膜共同包裹的纤维。无髓纤维只有神经膜包裹的纤维。髓鞘施万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环绕轴突形成的多层结构。生理特点传导速度与纤维粗细和髓鞘厚度有关。,神经纤维NervousFiber,22,髓鞘形成过程,23,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24,灰质与皮质CNS内,神经元胞体与树突聚集处,大脑小脑表面皮质,脊髓灰质。神经节与神经核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处。CNS-神经核,PNS-神经节。,神经系统常用术语,25,白质与髓质CNS内,纤维的聚集处,大脑小脑髓质,脊髓白质。纤维束CNS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神经PNS内,神经纤维聚集处。按其性质分为感觉,运动和混合神经。网状结构CNS内,灰质与白质相间的区域。,26,Greymatter,Whitematter,27,反射机体对环境变化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反射弧Reflexarc反射的物质基础。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临床意义反射弧损伤反射不能完成。,神经系统活动方式反射Reflex,28,29,火烤手指引起的保护反射,30,中枢神经系脊髓,Spinalcord,31,脊髓主要内容,脊髓的位置脊髓的外形脊髓节段与椎骨位置关系脊髓的灰质脊髓的白质脊髓的功能,32,脊髓的位置Location,位置椎管内长度约45cm上端平枕骨大孔下端成人第一腰椎新生儿第三腰椎女性低于男性临床麻醉第一腰椎以下,33,脊髓的外形Appearance,形态扁圆柱形沟裂六条膨大两个颈膨大C4-T1腰骶膨大L2-S3脊髓圆锥终丝;马尾神经31对,34,脊神经与脊髓膨大,35,概念每对脊神经所连属的那一段脊髓。数量31与脊神经数量一致。C8T12L5S5Co1,脊髓节段SpinalSegment,36,脊髓,脊神经与椎骨的关系,脊髓肿瘤,37,脊髓节段与椎骨的位置关系,C14对同序数椎骨C5T4较同序数椎骨高一T58较同序数椎骨高二T912较同序数椎骨高三L15与T1012对应S、Co第一腰椎,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38,Innerstructureofspinalcord,灰质Graymatter白质Whitematter网状结构Reticularformation,脊髓的内部结构,39,脊髓内部结构灰质,灰质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等组成呈蝴蝶形位于中央管周围,灰质前联合灰质后联合,后角(后柱),中间带,前角(前柱),40,新生儿颈膨大横断面,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支配躯干肌,前角内侧核,灰质前角Anteriorhorn,前角损伤骨骼肌瘫痪如;小儿麻痹症,含躯体运动神经元,41,中间外侧核,T1-L3含交感神经元。,S2-4骶副交感核。,新生儿胸髓横断面,中间内侧核,中间带Intermediatezone,损伤:内脏功能障碍,含内脏运动神经元,42,灰质后角Posteriorhorn,边缘层,新生儿颈膨大横断面,后角与感觉传导有关,胸核,与躯干四肢疼温觉有关,含感觉和联络神经元,43,Rexed分层,脊髓灰质可分为10个板层,从后向前用表示。,后角边缘层,胶状质,后角固有核,前角运动神经核,C6,L3,44,脊髓内部结构白质,白质神经纤维。灰质外侧。,前索上下行纤维后索仅上行纤维侧索上下行纤维白质前联合交叉纤维白质后联合,后索,外侧索,前索,45,脊髓内部结构白质,纤维束在CNS内,起止功能相同的纤维。只是相对集中区域,分界不清。胎儿时期相对集中上行纤维束将躯干四肢感觉冲动传向脑下行纤维束将运动信息从脑传向躯干四肢命名起止、形态、功能、综合等固有束起止均在脊髓,紧靠脊髓灰质,参与完成节段内和节段间反射。,46,脊髓主要上行传导束,薄束和楔束同测躯干肢体深感觉和精细触觉脊髓丘脑束对侧躯干肢体浅感觉脊髓小脑束,固有束,47,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侧束同侧躯干肢体随意运动红核脊髓束屈肌张力前庭脊髓束,脊髓主要下行传导束,48,上行纤维束:,1.薄束与楔束:分别将来自同侧上半身和下半身肌、腱、关节本体感觉和皮肤精细触觉传到延髓。,将感觉冲动上传到脑。,2.脊髓丘脑束:将来自对侧半躯干、肢体的痛觉、温觉、粗触觉和压觉冲动上传到脑。,下行传导束:,1皮质脊髓侧束:来自对侧大脑皮质,至同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同侧肢体骨骼肌。,2皮质脊髓前束:来自同侧大脑皮质,至双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双侧躯干骨骼肌。,将脑部的神经冲动下传到脊髓。,49,脊髓白质纤维束排列的位置关系,50,网状结构Reticularformation,51,传导功能是连接脑与脊髓的桥梁。反射功能躯体反射牵张反射:腱反射浅反射:腹壁反射屈肌反射:内脏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脊髓的功能,52,脊髓损伤后的一些表现,脊髓全横断截瘫脊髓前角受损运动障碍,如小儿麻痹脊髓半边横断(布朗色跨综合症)Brown-sequardsyndrome可以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53,小结,1.脊髓前角与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