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pdf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pdf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pdf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pdf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亲子沟通。理研究 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 专业名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教育心理 指导教师:张大均教授研究生:张峰( 2 0 0 1 1 0 5 ) 摘要 亲子沟通是父母与子女双方主体在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在共同创造的独特家庭情境 中,基于各自的角色定位和不同的态度、需要,运用各种沟通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感情 的过程。亲子沟通是基于亲子关系基础上的亲子双方的互动过程,也是影响亲子双方的 内在作用机制之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研究既是亲子关系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为改善青 少年期亲子沟通的关系,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界对 亲子沟通的研究日趋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对青少年亲子沟通 傲实证研究还不多见。本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揭示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结构,并 通过编制“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问卷”作为测量工具,探讨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的发展 特点。同时,结合运用“亲子关系诊断量表”测试的结果,探讨亲子沟通心理与亲子关 系的关系。 本研究在理论假设和专家咨询问卷基础上,编制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预试问卷, 根据心理测量学标准剔除部分项目后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结 构的实证模型,并编制了正式问卷,通过对1 1 0 0 名青少年学生的测量,结果表明: ( 1 ) 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结构是一个二维度八因素结构。两个维度是动力维度和 能力维度:八个因素分别是:参与倾向性、情感需要、支配需要、轻松感、积极倾听、 沟通灵活性、理解和开放的表达。 ( 2 ) 自编的“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问卷”具有可以接受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 测量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状况的工具。 ( 3 ) 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发展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亲子沟通心理发展水平显著 高于男生。 ( 4 ) 青少年学生亲子沟通心理发展存在年级差异,发展曲线呈u 字形,其中,初 i 青少年亲子沟通理研究 一和高三的亲子沟通心理状况晟好,初三和高一的亲子沟通心理状况最差。 ( 5 ) 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发展存在父母差异,从整体上看青少年与母亲的沟通 心理水平显著高于与父亲的沟通,但在支配需要和积极倾听两因素上则表现为与父亲的 沟通水平显著高于与母亲的沟通。表明父亲在亲子沟通中的指导者和经验传授者地位。 ( 6 ) 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与亲子关系中父母的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严格支配以 及不一致的态度4 个因子表现显著的正相关,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在这 4 个因子上差异显著。表明青少年越认为父母不具有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严格支配的 管教态度,越认为父母两方的管教态度是一致的,则他们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就越好。 关键词: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发展特点亲子关系心理结构 童2 圭塑望:兰墨翌壅 a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s t u d y o na d o l e s c e n t p a r e n t c h i l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m a j o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a n de d u c a t i o n a lp s y c h o l o g y s p e c i a l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a lp s y c h o l o g y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z h a n gd a j u n a u t h o r : z h a n g 凡馏( 2 0 0 1 1 0 5 ) a b s 仃a c t p a r e m - c h i l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s ,o nt h eb a s i so fp a r e n t sa n dc h i l d r e n sc o n s a n g u i n e o u s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u 出t h ec r e a t e du n i q u ef a m i l ys i t u a t i o n , b a s e du p o n o w n r o l eo r i e n t a t i o na n d d i f f e r e n ta t t i t u d e s 、n e e d s ,t h ep r o c e s sw h i c hu s ea l lk i n do fc o m m u n i c a t ew a y st oc o n v e y 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n g e m o t i o i l s o nt h eb a s i so f p a r e n t - c h i l dr e l 啦i o n s h i p p a r e n t - c h i l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i s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p r o c e s so f p a r e n t sa n dc h i l d r e n ;a n di ti sa k i n d o fi n t e r n a la f f e c t i v em e c h a n i s m ,w h i c hc a na f f e c tb o t hp a r e n t sa n dc h i l d r e n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e a r c ho na d o l e s c e n tp a r e n t - c h i l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b r a n c ho f p a r e n t - c h i l d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a n di t i st h er e a l i s t i cn e e dt oi m p r o v ea d o l e s c e n tp a r e n t - c h i l dr e l a t i o n s h i p ,a n d p r o m o t e a d o l e s c e n t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h e a l t h yd e v e l o p m e n t a tp r e s e n t ,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p a r e n t - c h i l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h a v em a k es o m eo u t c o m e sa l la r o u n dt h ew o r l d b u tf r o mt h e v i e wo fe d u c a t i o n a lp s y c h o l o g y , t h e r ea r ef e we x p e r i m e n t a lr e s e a r c h e so np a r e n t c h i l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b a s e do nt h ee x i s t i n gr e s e a r c h e s ,t h i sp a p e re x p l o r e sa d o l e s c e n tp a r e u t c h i l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t h r o u g he d i t i n g t h em e a s u r et o o lo f a d o l e s c e n t p a r e n t c h i l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p s ”h o l o g i c a l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t h i s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s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c h a r a c t e r so fa d o l e s c e n tp a r e n t c h i l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p s y c h o l o g y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r o u g h t h eu s a g eo f p a r e n t - c h i l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d i a g n o s t i cs c a l e ,t h i sp a p e re x p l o r e s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p a r e n t - c h i l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a n d p a r e n t - c h i l d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 o r e t i c a lh y p o t h e s i sa n de x p e r tc o u n s e l i n g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t h i sp a p e r e d i t st h e p r e d i c t i v e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o fa d o l e s c e n t p a r e n t c h i l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p s y c h o l o g y a c c o r d i n gt op s y c h o m e t r i c sc r i t e r i a , t h i sp a p e rr e m o v e ss o m eo fi t e m s a d o p t i n gt h ef a c t o r a n a l y s i s ,t h i sp a p e rg e t s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m o d e lo fa d o l e s c e n tp a r e n t - c h i l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s t r u c t u r e ,a n d e d i t st h ef o r m a l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t h r o u g ht e s t i n g t o110 0 青少年亲子沟通d 理研究 a d o l e s c e n t s ,t h i sp a p e rg e t st h ef o l l o w i n g c o n c l u s i o n s : ( 1 ) a d o l e s c e n tp a r e n t c h i l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s t r u c t u r e i so n et h a t i n c l u d e s 2d i m e n s i o n a l i t i e sa n d8 f a c t o r s t h e2d i m e n s i o n a l i t i e sa y e m o t i v a t i o n d i m e n s i o n a l i t y a n d a b i l i t yd i m e n s i o n a l i t y ;t h e 8f a c t o r sa y e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t e n d e n c y ;e m o t i o nn e e d ;d o m i n a t i o nn e e d ;s e n s eo fr e l a x a t i o n ; p o s i t i v el i s t e n i n g ;f l e x i b l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u n d e r s t a n d a n de x o t e r i ce x p r e s s i o n ( 2 )t h es e l f - e d i t e da d o l e s c e n t p a r e n t - c h i l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h a sa c c e p t a b l ev a l i d i t ya n dr e l i a b i l i t y , a n di tc a n b eu s e dt ob et h e m e a s u r et o o lo f t e s t i n gt h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s i t u a t i o no f a d o l e s c e n tp a r e n t - c h i l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3 ) t h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a d o l e s c e n t p a r e n t - c h i l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e x i s t sg e n d e rd i f f e r e n c e s f e m a l e s o b v i o u s l y h i g h e rt h a n m a l e s ( 4 ) t h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d o l e s c e n tp a r e n t c h i l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e x i s t s g r a d ed i f f e r e n c e s t h ed e v e l o p i n g c a g v el o o k sl i k e u t ot h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s i t u a t i o no fp a r e n t - c h i l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g r a d e7a n dg r a d e12 d e v e l o p sb e s t ,a n dg r a d e9a n dg r a d e1 0d e v e l o p w o r s t ( 5 ) t h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d o l e s c e n tp a r e n t - c h i l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e x i s t sp a r e n t s d i f f e r e n c e s f r o mt h ew h o l e ,t h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1 e v e lo fa d o l e s c e n t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w i t ht h e i rm o t h e r si sb e r e rt h a nw i t h f a t h e r s b u tt od o m i n a t i o nn e e da n d p o s i t i v el i s t e n i n gf a c t o r s ,t h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l e v e lo fa d o l e s c e n t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w i t l lt h e i r f a t h e r si sb e r e rt h a nw i t hm o t h e r s i ti n d i c a t e st h a tf a t h e r sp l a yt h er o l eo f m e n t o ra n d e x p e r i e n c e i n i t i a t o rd u r i n gt h ep a r e n t - c h i l d r e n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6 )a d o l e s c e n t p a r e n t - c h i l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p s y c h o l o g y h a st h e p o s i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i 廿1t h ef o l l o w i n g4f a c t o r s :p a r e n t s n e g a t i v er e j e c t i o n ;p o s i t i v e r e j e c t i o n ,s t r i c td o m i n a t i o na n dn o n - c o n s i s t e n c eo fp a r e n t c h i l dr e l a t i o n s h i p 1 1 1 ed i f f e r e n tl e v e l s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d o l e s c e n tp a r e n t c h i l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h a v eo b v i o u s l yd i f f e r e n c e so nt h e s e4f a c t o r s ,w h i c hi n d i c a t e s t h a tt h em o r ea d o l e s c e n tn l i l 】kt h e i r p a r e n t sh a v e n oa r i t u d eo fn e g a t i v e r e j e c t i o n ;p o s i t i v er e j e c t i o n ,s t r i c td o m i n a t i o n ,t h e m o r e t h e y t h i n kt h e i r p a r e n t s t e a c h i n g a t t i t u d e sa r ec o n s i s t 、“t l le a c h o t h e r ;a n d t h e i r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w i t ht h e i rp a r e n t sa r cb e t t e r k e yw o r d s :a d o l e s c e n t p a r e n t - c h i l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c h a r a c t e r p a r e n t - c h i l dr e l a t i o n s h i p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s t r u c t u r e 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 1 问题提出 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被众多的研 究所证实。对于父母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即亲子关系的研究也一直是儿童心理发展和教 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学术界对亲子关系的研究重心从静态审视转 移到动态考察,人们越来越关注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情况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而 亲子互动的内在运行机制,则被认为就是亲子沟通( 房超、方晓义,2 0 0 3 ) 。 由于青少年时期被认为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危机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 矛盾或问题,亟需社会关爱和师长的指导。而亲子沟通则是家庭环境中给青少年心理发 展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有效方式,因此亲子沟通的研究,尤其是针对青少年阶段的亲子沟 通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系的研究,是近年国外心理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国内关于 亲子沟通的研究还较少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面临急剧的社会时代变化,产生心理困惑和矛盾 的机率不断升高,通过社区、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势在必行,其中家庭尤其 是父母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往往是以亲子关系为纽 带,以亲子沟通为途径实现的。因此,研究青少年亲予沟通就自然成为当代家庭教育研 究的重要课题。 1 1 有关概念的界定 1 1 1 青少年( a d o ie s e e n c e ) 一般指个体在1 1 、1 2 - 1 7 、1 8 岁所经历的发展阶段【l 】。有时又被细分为两个阶段: 少年期( 1 1 、1 2 - 1 4 、1 5 岁) 、青年初期( 1 4 、1 5 1 7 、1 8 岁) 2 1 ,对应于学校教育中的 初中和高中阶段。青少年是个体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个体一生中发展最 快的时期之一。青少年期个体生理迅速发育并趋于成熟,由此而带来心理上的成人感, 希望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力。建立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然而,这一时期个 体的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的发展,许多需求无法实现,造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心理发展 的矛盾性特点p j 。青少年期是个体毕生发展的关键期,既为个体发展带来机遇,也是各 种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常被称做人生发展的“危险期”、“疾风怒涛期”。因此,青少年 期个体的心理发展,一直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关注的重点。 青少年亲子沟通理研究 1 1 2 亲子沟通( p a r e n t c h ii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沟通(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足指通过符号手段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人类行为的沟通过 年旱,即人们通过各利t 言语和非言语的形式而交流信息( 如思想、感情、知识等) 的过程 4 1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类的生 存小能没有沟通,通过沟通,人们得以互相了解、互相合作、互相学习、适应环境、共 同发展。沟通按照不同的分类法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 通、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个人内沟通 与人际沟通f ”。 亲子沟通( p a r e n t c h i l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际沟通,特指在家庭 中父母与子女之间通过各种言语和非言语的形式而交流信息的过程。本研究尝试对亲子 沟通作如下定义:亲子沟通是父母与子女双方主体在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在共同创造的 独特家庭情境中,基于各自的角色定位和不同的态度、需要,运用各种沟通方式在双方 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过程。 与亲子沟通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亲子关系( p a r e n t c h i l dr e l a t i o n ) 。亲子关系是指 父母与子女之问的关系,是人类初级群体家庭中最重要的两种人际关系之一( 另一 种是夫妻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 发展,并且也影响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交往关系【6 l 。 亲子沟通是基于亲子关系基础上的亲子双方的互动过程,也是亲子关系影响亲子双 方的内在作用机制之一。 1 2 本研究的意义 1 2 1 研究青少年亲子沟通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期既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又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 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逐步摆脱了对父母的心理依赖 而走向独立和自主,人际交往的范围逐步扩大,角色意识逐步增强,开始探索并构建自 我同一性。 青少年面临繁重的发展任务,仅凭青少年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必须要得到外 界的支持。其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来自父母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父母 支持的重要途径就是与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 以往对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有密切相 天。j a c k s o n 等人的研究( 1 9 9 8 ) 表明,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相 联系【,j 。c o l l i n s 等人认为( 1 9 9 5 ) ,在良好的亲子沟通中,父母与子女交流的一些信息 受到重视,这些信息会使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掌握良好的与人交往的技能;亲子之 青少年亲子沟通。理研究 蚓良好的沟通能帮助青少年认清自己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并能够敏感地体察家庭中其 它成员的思想和情感捧1 。g r o t e v a n t 和c o o p e r ( 1 9 8 3 ) 研究了沟通在青少年脱离家庭,获 得独立的过程中的作用。他们认为亲子沟通会影响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和观点采择能力 的发展,能够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的青少年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同一性p j 。 在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适应问题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良好的亲子沟通与青 少年的学业成就,自尊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而与青少年的孤独、抑郁呈负相关 ( c l a r k & s h i e l d s ,1 9 9 7 ;r u e t e r & c o n g e r , 1 9 9 5 ;g r o t e v a n t & c o o p e r , 1 9 8 5 ;b r a g e & m e r e d i t h , 1 9 9 4 ; 方晓义等2 0 0 1 :辛自强等,1 9 9 9 ) 【1 0 】【1 l 】( 】2 l 【1 3 1 【1 4 】【1 5 1 。 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相联系。h a r t o s 和p o w e r ( 1 9 9 7 ) 对1 扯1 5 岁的青少年 与他们的母亲之间的沟通进行了研究,发现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有显著负相关 ( r - - - 0 - 3 1 0 5 1 ) i t 6 1 。c l a r k 和s h i e l d s 的研究( 1 9 9 7 ) 则发现,青少年与父亲沟通的开 放性与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有显著负相关,而与父亲的不良沟通有显著正相关1 1 0 1 。 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电好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尤其与青少年的 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而不良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不良的社会适应甚至是严重的问题行 为密切相关。 1 2 2 研究青少年亲子沟通是改善青少年期亲子沟通现状的要求 青少年期的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但青少年期却是亲子沟通 问题比较多的时期。由于青少年期的个体独立自主意识的发展,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对 父母的脱离感增强,越来越不满意父母的管束,而这时父母如果没有意识到子女心理上 的变化,没有及时调整与子女的沟通方式,则不可避免会导致亲子沟通障碍和亲子冲突 的发生。 对青少年期亲子冲突的研究发现,初中生与父母的冲突和不一致呈增加趋势,而与 父母的亲密感和凝聚感呈下降趋势( c o l l i n s & r u s s e l l ,1 9 9 1 ;p a i k o f f & b r o o k s g u n n 1 9 9 1 ) 【1 7 】 1 8 】。有些研究者( f u l i g n i ,1 9 9 3 ;a l l e a , a b e r & l e a d b e a t e r , 1 9 9 0 ;s t e i n b e r g ,1 9 9 0 ) 认为,青 少年的亲子冲突是个体发展中的一个正常过程,它反映了青少年寻求独立自主、向有别 于父母的方向发展的倾向【1 9 】【2 0 】【2 1 】;然而亲子冲突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有关研究( g e h r i n g ,w e n t z e l ,f e l d m a n & w i e r s n ,1 9 9 0 ) 发现,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的问题行 为、低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1 。 国内有研究者( 雷雳等,2 0 0 2 ) 通过自编的初中生亲子沟通状况的自我报告对初中 生的亲子沟通进行了调查,发现青少年认为与父亲和母亲“无话可说”和“得不到理解” 分别占4 8 5 和4 1 6 1 2 3 1 。 青少年期亲予沟通状况的不尽如人意和亲子冲突的普发性提示我们应该加强对青 少年期亲子沟通的研究,探寻有效亲子沟通的实现途径。 青少车索子沟通心理研究 1 2 3 研究青少年亲予沟通是亲予关系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亲予关系研究是轰嶷与教育心理掌领域重要鹣研究课题。亲予关系终尧家壤中最基 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具有极强的情艨亲密性,它盥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并将影响他 们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关系f 2 ”。圆此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侧面对潦子关系 送毒亍了磺变+ 褥出了许多鬻套意义蛇磷突成果。 以往对亲子关系的研究集中在探讨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鼹的影响上。主露研究可 分为两个方俩:一是研究索予关系的不同侧面对儿爨心理发展的影响,二是研究亲予关 系对儿童不阏心理侧面发展的影响1 2 4 j :籀一方耍研究者们研究了父母的管教态度、教育 方式、文识撩度饔酝盟以及父母意识辩,l 童心理发菇豹影酾;第二方瑟蟊 究者 f 】研究了 亲子关系对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学业成就以及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的影响。除此 之外,还有研究者研究了特殊家庭( 主鼹指单亲家魔) 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关于亲子谈瑟戆磅究遣怒祭予关系磷必豹簧绞课瑟。 以往对綮子关系研究有如下问题:( 1 ) 研究范斌大多是静态的,是一种“社会地址 模型” 2 5 o 研究偏重于简单列举各种影响因素,却没有探讨各因素影响亲子关祭的过程, 也缀少阐述器因素阏的棚豆关系。( 2 ) 研究多是对浆予关系与,b 滚心理发展之阕鲍槌关 研究,获荛对亲子关系麓,l 童心理发簇之滴豹俸麓钒锎豹研究。 针对这热问题,本研究认为对亲予关系应该进行动态的研究,应该遵循交赢作用原 则,探讨亲予关系作用予儿蠢心理发展的内部心理机制。而这种内部心理机制,本研究 议鸯藏是亲孑淘遥。霞戴,对亲予沟瀵鳃磅究莛豢擎关系磅究静深入窝发震。 1 3 有关亲子沟通研究的现状 亲子沟逐囊扶上世纪7 0 年代进入久翻瓣磅突援野至今,嚣鲣懿心理学卷瓣该领域 已经进行了不少簿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溺内,亲子沟遇领域的心毽举研究目 前仍处于越步阶段。查阅心理学大词典( 朱智贤主编,1 9 8 9 ) 【1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 理学卷( 1 9 9 1 ) 1 4 1 一心理学名词( 众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 9 9 9 ) 2 6 1 只查到 “紊予关系”诿嚣,稳寒奄嚣“亲予沟逶”运蠢,魏是一个铡 菱。嚣魏在有关亲予沟通 研究的现状综述部分,本文主要就现已查阅到的国外心理学者的研究作一归纳、分析和 综述,其中也包括少量现已查阅到的阑内心理学者的研究成果。 棂握份畿攀握豹已鸯鹾究资辩,瓣 l 蓼藿内努心瑗学秀对亲子沟逶黪硬突圭蒙集中在 亲子沟通的特点、亲予沟通的影酶因綮、亲子沟邋对青少年心理靛展的影响等方面。 1 3 1 有关亲子沟通特点的研究 对亲予灏逶特点瓣袋蠢磅究主要蠢戮下梵令方瑟:海逶戆内容、逡逶静频率、沟通 的主动性、沟通的满意魔署玎沟通中存猩的问题。 4 青少年索于沟通理研究 1 3 11 沟通的内容 亲子沟邂内容指亲子在沟通中交漉瓣话题范匿。y o u n i s s 襄s m o l l a r 斡磅突( 1 9 8 5 ) 发现,大多数青少年与父母讨论缀多方蕊的话瑟,龟括家庭、学梭、未柬的打藏以及与 朋友的相处等 2 7 】。而n o l t e r 和t e s s e r 等人的研究( 1 9 9 0 ,1 9 8 9 ) 艇现,青少年程很多话 题上与父母的沟通很少,只偶尔与母亲讨论一下学校攫的情况,闲暇时闻是如何皮过的, 溪欢豹疆友等,缀少与父璐浚论敏感瓣落题,篦热“谯”、“钦滔”秘“瑷毒”瓣8 h 瑚。造 成这种不一致的原因除了文化背景的差舜外,可能缀蘑要的一点在于研究者对沟通的内 容范围的界寇标准不同,比如前述y o u n i s s 和s m o l l a r 的研究只考察了与青少年的日常 生涯密切桷关靛一般佳话遐:学监、兹钱、多 表、漾外活动等;露戆述n o l l e r 秘t e s s e r 等人的研究粥更多考察了诲少年与父母在一些敏感话题上的沟通状况:异性交往、性、 饮酒、吸毒等。这种研究现状提示,在探讨亲子沟通的内容时,威充分考虑到街少年特 定的年龄特镪和该阶段的发展任务,全藤考察青少举与父母在各个方面的沟邋状况。 + 3 。2 沟遴麓凝率、圭镳憧稀满意褒 b a r n e s 斧口n o l l e r 等人的研究( 1 9 8 5 ,1 9 9 0 ) 发现 3 0 1 2 8 】,进入衡春期后,青少年与父 母沟通的频攀较低。青少年认为在很多话题上与父母的沟通很少。 亲子沟遴豹主动缝楚擦窿亲子海遴审谁是发莛器。g r o t e v a n t 秽c o o p e r 的磷究( 1 9 8 3 发现1 9 ,家麒中的女性成员比男性成员谯沟通中更积极主动,母綮比父亲更主幼。母亲 厦多是交谈的发起者,母亲比父亲更能接受孩子的观点。 对亲予沩逶灌意度黪磷宠发瑷了健冁差雾。b a r n e s 窥o l s o n 对4 2 6 令正髻家庭孛亲 子沟通状况豹研究( 1 9 8 5 ) 发现p q ,髯少年对亲予淘避的满意度岛父母对亲子沟通的满 意度存在差异;青少年对袋子沟通的满意度较低,脊少年认为与父母的沟通都缺乏开放 性和存在更多沟通问题;毽父亲和母亲却认为与青少年有较为开放的沟通,沟邋存在躲 瓣嚣遣更少。这释代舔羞辩豹藩嚣滏鸯褥迸一步搽讨。 1 3 1 3 沟通巾存在的问题 v a n g e l i s t i 在1 9 9 2 年的研究中运用骶放式问卷,簧求青少年攒述与父母沟邋时出现 嚣难熬蘩境,并写下当靖与父亲( 母亲) 之溺载对活,然嚣对毒少年酌誊答逡纾编玛。 结果发现1 3 “,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问题主要表现在沟通方式方面:如分歧、误解、行为 约束、盘问、批评和缺乏沟通等。涉及剿沟通问题的话题主要有;课外活动、异性交往、 职业与教剪、兹钱、霞为鲻惩等。在爨露熬海逶阂熬中,父母对努少年过多爨行梵约素 是出现亲予沟通问题的重簧原因( 占所商沟通问题的2 0 ) ;在沟通话题方面,出现问 题最多的是课外活动( 约占4 8 ) 和异性交往( 约占1 4 ) 。虽然已有研究在不同程度 匕提出了亲予沟通中存在鲍一些问题,但还缺乏对綮予沟通问题鳃全匿系统研究。 青少年亲子沟通。理研究 1 3 2 有关亲子沟通影响因素的研究 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沟通对象、青少年的性别和年龄、家庭环境等因素对亲子沟通 的影响。 1 3 - 2 1 沟通对象对亲子沟通的影响 现有研究考察了亲子沟通的内容、频率、满意度、主动性与沟通对象之间的关系。 沟通对象是指与父亲沟通或与母亲沟通。 在亲子沟通的内容方面,n o l l e r 和c a l l a n 的研究( 1 9 9 1 ) 发现l ,青少年与母亲的 沟通话题多于与父亲的沟通话题。在有关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内容的1 4 个题目中,在 9 个题目上青少年与母亲讨论的更多,只有在政治问题上,青少年与父亲的讨论多于与 母亲的讨论。并且,男女青少年受沟通对象的影响并不相同,如在对社会规范的态度、 一般性问题、对未来的打算等方面,女孩对父亲谈的比对母亲谈的更多。 在亲子沟通的频率方面,b a r n e s 和n o l l e r 等人的研究( 1 9 8 5 ,1 9 8 5 ) 发现青少年与 母亲之间的沟通多于与父亲之间的沟通 3 0 1 1 3 3 1 。s h e k 等人采用个别访谈的方法,考察了 亲子沟通的频率( 2 0 0 0 ) 【3 4 ,结果也发现青少年报告的与母亲沟通的频率高于与父亲沟 通的频率。 在亲予沟通的满意度和主动性方面,现有研究也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青少年认 为与母亲的沟通比与父亲的沟通更令人满意,母亲也比父亲更倾向于认为与青少年有较 好的沟通( n o l l e r & c a l l a n , 1 9 9 0 ) 【2 8 】;青少年认为与母亲的沟通伴随的积极情感明显多 于与父亲的沟通( s h c k 2 0 0 畔l 。母亲在沟通主动性上也高于父亲,母亲更多是交谈的发 起者,母亲比父亲更能接受孩子的观点( b a m e s & o l s o n , 1 9 8 5 , n o l l e r & b a g i ,1 9 8 5 ,s h e k ,2 0 0 0 ) 删【3 3 】【3 4 】。 无疑,现有研究给人们的印象是:父亲在亲子沟通中是一个不够积极的参与者。但 父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父亲在亲子沟通中的消极表现无 疑是亲子沟通中的一个问题。n o l l e r 和b a g i 的研究( 1 9 8 5 ) 表明【3 3 1 ,父亲在儿童青少 年的性别角色社会化中起重要作用;c l a r k 和s h i e l d s 的研究( 1 9 9 7 ) 则发现,青少年与 父亲沟通的开放性与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有显著负相关,而与父亲的不良沟通有显著正相 关【l 。所阻,需要进一步考察父亲在亲子沟通中的地位和作用,沟通对象影响亲子沟通 的原因以及沟通对象的差异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1 3 _ 2 2 青少年的性别和年龄对亲子沟通的影响 亲子沟通是否受青少年性别的影响,现有研究存在争议,结果不一致。n o l l e r 和b a g i 的研究( 1 9 8 5 ) 发现【3 3 1 ,女孩与父母的沟通比男孩多,女孩与母亲谈论更多的话题:y o u n i s s 和s m o l l a r 的研究( 1 9 8 5 ) 发现,女孩更可能认为自己与母亲有更亲密的关系。然而n o l l e r 和c a l l a n 的研究( 1 9 9 0 ) 发现【27 1 ,女孩与男孩相比,对与父母沟通的满意度更低。也有 6 青少年亲予沟通m 理研究 研究( m a s s l a m ,1 9 9 0 ) 发现吲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性别无关,男女青少年对与父母沟 通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男女青少年在沟通话题、沟通方式、选择谁作 为某一一话题的沟通对象,以及这些方面是否随情境而改变等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 题。 青少年的年龄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影响因素。j a c k s o n 等人的研究( 1 9 9 8 ) 发现i ,j , 青春早期的青少年沟通的开放性显著高于青春中期的青少年,但在沟通存在的问题上没 有显著差异。而c o l l i n s 的研究( 1 9 9 0 ) 发现【8 j ,青春中期的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问题与 青春早期相比更为尖锐和突出。方晓义等人的研究( 1 9 9 8 ) 发现1 3 “,初中生与父母的多 数冲突随年级而增加。 有研究者( v a n g e l i s t i ,1 9 9 2 ) 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做了比较, 发现【3 1 】青春中期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问题更多涉及到沟通中父母对青少年的行为约束, 以及课外活动和异性交往等方面;而青春晚期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 关系和职业选择方面。并且,青春晚期的青少年与青春中期的青少年相比,前者与父母 之间产生沟通问题的频率更低。 1 3 2 3 家庭环境对亲子沟通的影响 有关家庭环境对亲子沟通影响的研究,多把家庭环境分为温暖、支持和敌意、强制 两个维度。r u e t e r 和c o n g e r 从1 9 9 5 年起,利用4 年时间对3 3 5 个从青春早期进入青春 中期的青少年家庭中的亲子沟通状况,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家庭环境与亲子沟通之 间的关系。结果发现【l l 】,在温暖、支持的家庭环境中,父母与青少年能够更为直接、开 放、充满耐心地讨论相互之间的分歧,较少出现沟通的困难和问题;而在敌意、强制的 家庭环境中,亲子之问在沟通时,经常相互抱怨,缺乏耐心,回避分歧,沟通问题也更 多。并且,不同的家庭环境对于亲子沟通有持续的影响作用。 雷雳等( 2 0 0 2 ) 考察了家庭环境系统对初中生亲子沟通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 受教育水平对亲子沟通的直接影响很小,它主要通过家庭结构对亲子沟通产生影响。而 家庭结构影响父子沟通,很少影响母子沟通。家庭功能中的情感反应维度对父子沟通和 母子沟通都有影响,但总的家庭功能只对母子沟通产生影响。 1 3 3 有关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 青少年期是个体心理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家庭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发 展的重要的影响因素。亲子沟通则具体体现了这种影响。 现有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领域。 具体表现为社会适应、问题行为以及其它方面的研究。 7 青少年亲子沟通。理研究 1 3 3 1 亲子沟通对青少年杜会适应的影响 j a c k s o n 等人的研究( 1 9 9 8 ) 表明【7 i ,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 相联系。c o l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