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现代传媒视野下的《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学生产.pdf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现代传媒视野下的《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学生产.pdf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现代传媒视野下的《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学生产.pdf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现代传媒视野下的《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学生产.pdf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现代传媒视野下的《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学生产.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 9 0 8 8 l o 中文摘要: 现代传媒视野下的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学生产 本文为笔者对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认识,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文 学的发源地,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刊物,学术界在这方面已经取得 了显著成就。这篇论文,主要借助现代传媒的理论来探讨新青年与中国现代 文学的生产关系。新青年作为一份月于0 ,具有现代传媒的特征,从这一角度 还原中国现代文学的本来面貌,探讨它的现代性,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论文共分五部分,从引论引出学术界在新青年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现 代传媒理论的应用。然后第一章,研讨新青年形成的“文学场”的特征:生 产者不是纯粹的文人,而是以社会革命、改革为使命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注重 占论的自由,开创了知识分子的“公共领域”;生产机构:群益书社商业性的运 转,月刊的特点都成就了新青年的特色;评价机构:青年读者对于新青年 的支持,当局的迫害,都为新青年赢得了不同于中国古代“文学场”的独特 之处,在这里“文学场”是以关心社会问题和社会新闻为背景的,这一特点使得 文学不再是一种“纯文学”。 第二章,探讨新青年以精英文化发动的启蒙运动。革命失败后以文学 为契机启蒙民众,这是这一时期知识分子普遍道路,新青年以“科学”、“民 主”为旗号发动启蒙运动,开始四卷定读者为新青年,在到达北京之后取消投稿 章程,建立起了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他们关注平民并不是迁就大众,发表的文 章虽反映平民生活,表现社会现象,但这只是从知识分子自身体会到的平民生活 的角度出发的,这注定新青年的启蒙只能是以精英文化推动的,这种自上而 下的启蒙运动也就有了其负面影响。 论文的第三章,阐释了新青年的激进式话语权,从它不回避对甲寅 的继承,与北大的结合,共享北大的资源,以及栏目的独到之处特别是“通信栏” 的成功,紧贴现实的特点,到言语的霸道都形成了新青年独特的话语权。这 一话语权带来了新青年的舆论领先地位,催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最后一章,探讨新青年发动文学革命的方式,这种“革命”、“运动” 的方式以及带来的白话文语言和新的文体形式,都是文学脱出“纯文学”的表现, 他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工具性、现代性特点。 硕士研究生:石伟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老师:周海波教授 关键词:新青年:现代传媒:文学场:精英文化:启蒙运动:文学革命 a b s t r a c t n e wy o u t h a n dm o d e r nc h j n e s el i t e r a t u r ep r o d u c “o n u n d e rt h ev i s u a lf i e l do fm o d e r nm e d i a t h i sa r t i c l e f o r a u t h o r st o 。n e w y o u t h ”w i t ht h ec h i n e s em o d e r ni i t e r a t u r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n e wy o u t h ”i st h cc h i n e s em o d e r nl j t e r a t u r e p l a c eo fo f i g j n ,w a si nt h ec h j n e s eh j s t o r yo f l i l e r a t u r ea n dt h et h i n k j n gh i s t o r yt h ee p o c h m a k i n gp u b l j c a t j o n ,t h ea c a d e m j cc i r c i e sh a sa i r e a d y o b t a i n e dt h er e m a r k a b i ea c h i e v e m e n ti nt h i sa s p e c t t h i sp a p e r ,m a i n l yd f a w ss “p p o nf r o mt h e m o d e r nm e d i at h et h e o r yt od i s c u s s ”n e wy o u t h ”a n dt h ec h i n e s em o d e r nl i t e r a t u r ed m d u c t i v e r e l a c i o n s ”n e wy o u t h ”1 0 0 kam o n t h l yp u b l i c a t i o n ,h a st h em o d e r nm e d i ai h ec h a r a c t e 九s t i c r e i u r n st o o g i n a l s t a t et h ec h i n e s em o d e ml i t e r a t u r e o g i n a la p p e a r a n c ef r o mt h i sa n g l e , d i s c u s s e si t sm o d e r n i t yt oh a v et h eg r o u n d b 眩i l c i n gs i g n i 靠c a n c e - r h ep a p e ra l t o g e t h e rd i v i d e sn v ep a n s ,d r a w so u tt h ea c a d e m i cc i r c l e sf r o mt h ej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h cr e s u l ta n dt h em o d e mm e d i at h e o 呵a p p l i c a t j o nw h i c hs t u d i e si n 。n e wy o u t h ”o b t a i n s t h e n t h en r s tc h a p t e ld e l b e r a t e d ”n e wy o u t h ”f o r m s t h el i t e r a t u r en e l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j c :t h ep r o d u c e r i sn o ti h ep u r ew r i t e b u tj st a k et h es o c i a lr e v o i u t i o n ,t h er e f o r ma st h em i s s j o na d v a n c e d i n t e i f e c t u a f ,t h e yp a yg r e a ta n e n t i o nt ot h eo p i n i o nt h ef k e d o m ,f o u n d e dt h ei n t e i i e c t l 【a l 。t h e p u b l i cd o m a i n ”;p r o d u c t i v ee n t e r p s e s :g r o u pp r o 氍tl i l e r a ys o c i e t yc o m m e r c i a lc h a r a c t e r r e v o l u l j o n , m o n t h l yp u b l i c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r j s t i ca l la c h i e v e m e n t”n e w y o u t h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 a p p r a i s a lo r g a n j z a t i o n :y o u t hr e a d e rr e g a r d i “g ”n e wy o u t h ”t h es “p p o r t ,i h ea u t h o t yp e r s e c u t i o n , a 】1w a s ”n e wy o u t h ”h a sw o nu n i q u e l yw a sd i 船r e n ti nt h ec h j n e s ea n c j e n tt i m e s l h e 】j t e r a t u r e 打e f d ”pj a c e ,i nh e r e ”出e “t e r a t u r e 打e j d ”w a sb yc a r e da b o u tf h es o c i a lq u e s t f o na n dt h es o c j a i n e w sf o rt h eb a c k g r o u n d ,t h i sc h a r a c t e s t j cc a u s e dt h el i t e r a t u r en ol o n g e rj so n ek i n d ”t h ep u r e l i l e r a t u r e ” t h es e c o n d c h a p t e d i s c u s s e s”n e w y o u t h 1t h ee n 】j g h t e n m e n t w h i c hs t a r t sb yt h c o u t s t a n d i n gp e r s o nc u i t u r e a f t e rr e v o i u t i o n a r yd e f e a tt a k el i t e r a t u r ea st u m i “gp o i n tj n a t j o n p o p uj a c e ,t h j sj sf h i st j m ej n f e j l e c t u a iu n i v e r sa 】p a t h , ”n e wy o u t h “t a k e ”t h es c j e n c e ”,”t h e d e m o c r a c y ”s t a r t st h ee n l j g h t e n m e n ia st h eb a n n e ls t a r t sf o u rv o l u m e st od e c i d et h er e a d e ri st h e n e wy o u t h ,a n e ra r r i v e sb e u j n gc a n c e l ss u b m i t sap i e c eo fw r i i i n gf o rp u b l i c a t i o nt h er e g u la t i o n , e s t a b i i s h e d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w o r d ss y s t e m ,t h e yp a i da t t e n t i o ni ot h ec o m m o np e o p i ea r en o t 百v ei n l ol h ep o p u l a c e ,t h ep u b l i c 砒i o na r t i c l ea i t h o u g hr e s p o n d e dt h ec o m m o np e op l el i v e d ,p e r f o r m a n c e s o c j a lp h e n o m e n o n ,b u tt h i so n l yw a se m b a r k sf r o mi n t e l l e c t u a lo w na n 9 1 e ,t h j sw a sd o o m e d ”n e wy o u t h i h ej n i l i a t j o no n l yc o u l db eb yt h eo u t s t a n d i n gp e r s o nc u l t u r ei m p e t u s ,t h i sk l n d o f l o p d o w ne n l j g h l e n m e n ta l s oh a di t sn e g a t i v ej n n u e n c e t h ec h i r dc h a p t e lh a se x p 】a i n c d ”n e wy o u t h ”t h er a d i c a lw o r d sp o w e ld o e sn o la v o i df r o mi t t o 。a r m o rt h r db r a n c h ”i n h er i t i n g ,w i t hb e u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su n i o n ,s h a r e sb e u i n gu n i v e r s j t yt h e r e s o u r c e s ,a sw e l la st h ec o 】u m n 。一g j n a l j t yi ss p e c i a l l y ”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f e n c e ”t h es u c c e s s , c l i n g st h er e a l i t vt h ec h a r a c t e s t i c ,t os a i daw o r do v e r b e a n gh a s a l if o r m e d ”n e wy o u t h ”t h e u n i q u ew o r d sp o w e lt h i sw o r d sp o w e rh a sb r o u g h t ”n e wy o u t h ”t h ep u b l i co p i n i o nl e a d i n gs c a t u s , h a ss l i m u l a t e dt om o v e m e n tt h en e wc u l t u r em o v e m e n to c c u r r e n c e 下h ei a s t ,d i s c u s s e s ”n e wy o u t h ”r os t a r tl h el i t e r a r yr e v o 】u t j o nt h ew a y tt h i s ”r e v 0 1 u t i o n ”, ”m o v e m e n t l h ew a ya sw e l la sb r i n g st h ev e m a c u l a r1 i t e r a t u r el a n g u a g ea n dt h en e w1 i t e r a r ys t y l e f o r n l ,a l la r et h ei l t e r a t u r e 】e a v e s “t h ed u r cl i t e r a t u r e ”i ta c h i e v e sc h n am o d e r nl j t e r a t u r e m e a n s a n dm o d e r n i i vc h a r a c l er i s t i c m a s t e rs t u d e n t :s h iw e i ( m o d e r nc h i n c s el “e r a t u r e ) d i r e c t e db yp r o f z h o uh a i b o w o r d s :n e wy o u c h ;m o d e r nm e d i a ;p r e c i s ei i t e r a r y ;t h er i g h lo f w o r d s ;i j t e r a i u r er e v o l u t i o n 引论 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有说不完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五四 时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共同阵地新青年。1 9 3 6 年,上海亚东图书馆重印新 青年杂志时,胡适特别题辞:“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 的刊物。最近2 0 年中的文学运动和思想改革,差不多都是从这个刊物出发的。” 它作为知识分子独立创办的一份民间刊物,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为2 0 世纪中固学 术思想文化带来了划时代的冲击波和震撼性,启蒙了一代代中国人。学术界对新 青年的研究己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于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旧文学,提倡的 新思想、新文学,学术界都有了详尽的阐述。上个世纪9 0 年代初王晓明的一份杂 志和一个“社团”重评血四文学传统和陈平原发表于2 0 世纪初的思想史视 野中的文学( 新青年) 杂志研究,都从文学史和思想史两个角度重新认识在中 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青年与现代文学的关系,这两篇论文重新引起了 文化界对于新青年的探讨。 在这两篇文章引起轰动的同时,2 0 世纪9 0 年代,传播媒体被引入大众文化研 究的事业中,人们发现了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的统一性关系,意识到大众 传媒带来的是一种新文学、新文化。大众传媒的这一特性引起文坛的关注,使得以 报纸、期刊及其他印刷品为主的现代传媒渐渐走入当代批评家的研究视野。从现代 传播媒体的角度探讨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特征,为现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 研究角度。新青年既是现代传媒的典型代表又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源头,探讨它作 为一份现代传播媒体是如何进行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对于认识中国现代文学 的发生以及它的特征有着创新性的意义。这是本文选题的角度,论文从四个方面着 手:首先,认识新青年为中国现代开创了一个什么的“场”,它与中国古典文学 和西方“文学场”的不同,它的关心社会、新闻的特征;第二,新青年“文学场” 中建立起一种精英文化,同人们以这种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实现了启蒙民众的目的: 第三,探讨新青年杂志如何在杂志界立脚,形成了一种新青年式的激进话 语权;最后,在了解了新青年话语权的特点后,分析新青年发动“文学革 命,的方式,看它是如何以“革命”、“运动”的方式进行“文学革命”的,看这种 方式下文学的现代性。从新青年自身分析它带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征,这是 对它承载的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还原,对于我们重构中国现代文学拥有着不可取代 的重要意义,这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亘堂查兰堡圭兰垡笙苎 第一章“文学场”的特征 根据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的理论,“场”( f i e l d ) 就是一个由拥有不同权力 ( 或资本) 的团体和个体,按照它们占据的不同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构成的“一个 网络”,或“一个构造”。对这些权力( 或资本) 的占有,“也意味着对这个场的特殊 利润的控制”。口1 而“文学场”就是一个遵循文学自身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的空间,组 成内部结构的团体或个人包括出版社、报纸、文学杂志等组成的文学生产机构;由 读者及其他监督机构组成的评价机制;以及直接生产者作者。这些团体和个人 为了取得自身的合法性,为了控制这个“场”的“特殊利润”处于不断的斗争之中。 ”现代传播媒体出现于1 9 世纪末,但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的真正结合却是到2 0 世 纪初的事情。在此之前尽管申报创办副刊性质的瀛寰琐记,时务报的“报 章文体”也被学者们作为新文体的类型,但这一时期的报纸期刊与文学的关系只是 自发的状态。梁启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将精力投注于创办报刊、关注文学,真正实 现了传媒与文学的共同发展。1 9 0 2 年新小说问世以后,不仅带来了中国第一份 小说杂志,而且带动了文学报刊的迅速发展。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 等文学期刊出现后,迅速成为文学的主要载体。与此同时,于1 9 0 2 年创刊的大公 报以及随后的时报等新闻报纸,也出现了具有文学趣味的文字。而当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从事社会革命失败之后,转而希望以文学解决社会问题,文学成为知识 分子改革社会的手段时,现代传媒成为知识分子通过文学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因 此,无论是商业性的还是新闻性的报刊都成为了承载文学的“文学场”。 新青年正是这些众多报刊中的一份,它带来的“文学场”成为了新文化运 动的阵地,成为当时和以后众多知识分子向往的言论空间,中国现代文学从这旱丌 始起步、发展,这都表明新青年这一“文学场”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第一,新青年的直接生产者,也就是作者,他们并非是些真正的文人。创始 人陈独秀自不必说,首卷主要的作者,日后有名望的,如高一涵、易白沙、刘叔雅、 高语罕、谢无量、陈嘏( 陈独秀之侄) 、潘赞化、李办民、孟明等,他们除了多为皖 籍同乡外,还和陈独秀一样,有着基本相同的政治革命倾向,思想上崇尚民主主义、 人本主义,实际中都参加过大大小小的革命活动。他们或念着故交或想从这一杂志 中实现自己的革命目的围绕在青年杂志周围。翻开青年杂志第1 卷易白沙 的作品不断出现,特别是孔子评议,可以说是五四前猛烈抨击孔学、动摇封建传 统哲学和宇宙观的重要论文。如此一位热心文化事业,却在1 9 2 1 年在广东陈村投河 自尽,这天f 是屈原自沉汩罗河的忌日端午节。选择这种方式是对现实社会的 一种强烈的对抗,以血的流淌唤醒我们的民众,易白沙选择了做2 0 世纪的屈原,鼓 舞自己的战友继续前进。明显可见,这些作者首先是革命者,然后才是文人,是以 双重身份从事新青年文化事业的。 第2 卷的作者群有所扩大:胡适、李大钊、李光升、吴稚晖、刘半农、马君武、 苏曼殊、杨昌济、陶履恭、吴虞等。他们走出同乡界限,吸收了北方文人;还有就 是除了胡适以外,大多是留学日本的,接受了日本激进的文化意识,与陈独秀有革 命同志之谊。虽然胡适没有直接参加过革命活动,但他也是抱着与他们类似的文化 理想加入这个以“精神之团结”【4 1 聚集在一起的同人作者群的。他们企图通过创办 刊物、制造舆论,解救国难,这正如陶东风所说的“文化救国、意识形态救国成为 一代激进知识分子的共识。”【5 】本着这样共同的危难意识、救国愿望,这些激进的知 识分予聚集在了新青年。他们以革命者的名义从事新青年的事业,看中的是 刊物能够给自己阐释自己思想的空间,能实现自己文化救国的愿望。 在1 9 1 7 年初,陈独秀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新青年同时来到 了北京,其队伍进一步扩大,这一时期新加入的作者有:周作人、鲁迅、沈尹默、 沈兼士、陈大齐、王星宫、傅斯年、罗家伦、蔡元培、饯玄同、常乃德、陈衡哲、 朱希祖、任叔永、宋春舫这些作家多为北京大学的新派文人和被新文化唤醒的 学生。他们在成为新青年的作者的同时也还有着其他的职业,大学教员、报社 编辑,并不同于上海的“礼拜六派”以稿酬为生活的唯一经济来源。可以这么说, 这些作者不是为了新青年的稿酬而在写作的,而是在这里张扬自己的个性,把 西学国学、欧风美雨聚于一堂,给新青年带来了一种思想澎湃、士气奋起、文 化亢进的局面。 新青年再次回到上海以及南下广州时,它的作者群在陈独秀、李大钊的带 动下成为了红一色的共产主义信徒:李季、李汉俊、周佛海、李达、沈雁冰、陈望 道、沈泽民、陈公博、施存统、张国焘、邓中夏等,大门多数人成为了中国共产党 建党时期的骨干分子,这些革命派来到新青年更不是为了在这里写作求得生存, 而是想借助这一刊物宣传自己的革命主张。 不管是陈独秀的文化激进派,还是胡适的自由主义集团,他们都想在新青年 阐释自己的理论政治革命、政治改良,启蒙、救亡,这些不是文人的作者们在 乎的是这一自由的言论空间,他们追求的是一份“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德国 学者尤根哈贝马斯着重阐述的一种社会学理论。他认为:“所谓公共领域,我 们首先意指我们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 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 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6 1 在这里,“公共领域”是国家和社 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问。对于中国现代社会是否形成了哈贝马斯所说的“市民社会” 进而形成开放的“公共领域”,在我们学术界尚有争论。( 例如韩毓海先生在上海 的租界一文中就认为:“说当年的外滩一带,上海的公共租界就是个市民社会,恐 3 青岛大学项:卜学位论文 怕那是歪批历史,属于关公战秦琼之列,足为笑谈而不可当真的。”书城,2 0 0 3 年第1 期。) 对此问题的认识需要从中国城市社会以及知识分子状况出发进一步讨 论。我觉得,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其特点,的确难以形成真正的市民社会,有市 民参加的公共领域更是局促和狭窄。传统的家庭、家族观念始终充斥着中国现代社 会的人们,虽然有了广场、会堂,但市民参加的沙龙之类的“公共空| 白:j ”却一直没 有出现,“公共型”抑或“私人性”被限定在一个家庭的狭小空间里。但在知识分子 那里,却由于现代社会的特殊性,尤其现代报纸期刊等传播媒体的大量出现,为知 识分子提供了一个活动的空间,提供了争取“公共领域”的必要条件。新青年的 作者群在这一j “公共领域”中自由言蜕,张扬自我,营造了新文化运动的契机。 1 9 1 9 年1 2 月新青年第7 卷第1 号,发表了篇本志宣言,这是在创刊 四年后发表的一篇“宣言”,“本志具体的主张,从来未曾完全发表。社员各人持论, 也往往不能尽同。读者诸君或不免怀疑,社会上颇因此发生误会。现当第七卷丌始, 敢将全体社员的公同意见,明白宣布。就是后来加入的社员,也公同担负此次宣言 的责任。”口】这一“宣言”表明了新青年的一贯立场,这就是尊重“各人持论” 的“公同意见”。新青年初期,以陈独秀本人的论晓较多,后来迁至北京大学后, 无论何种意见,也是“明白宣布”,提倡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这是新青年的 总目标,在这个总目标下面,每一位社员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以体现在公共论坛上 各自的特点,即使后来出现分歧意见,也不强行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在这里,“公 共领域”是以“个人的”声音体现的,“公共领域”也正是“一个私人集合成的公共 领域”【8 】,“众生喧哗”使每一位公众都有“个人的”声音,这才是“公共领域” 的主题。从2 卷2 号在“通信”栏目中刊登了胡适关于文学“八事”的来信后,文 学革命的讨论提上开程,参与者济济一堂,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对于“八事”尤 其“不用典”一条,进行各自的评说。2 卷5 号上,胡适正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 学改良刍议,紧接着在2 卷6 号,首论就推出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把文学 革命推向深入。钱玄同、刘半农、周氏兄弟加入后,讨论的广度扩大。在中国文学 的探讨方面,既有文学史的重构问题( 如文学史的分期) ,又有对文学作品、作家及 现象的批评( 白话诗、白话小说、“黑幕”等) ,还有与此相关的如旧戏改良问题、 旧习俗问题等。特别是白话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字的注音字母、韵、汉字索引、 世界语、标点符号、横行书写,个人在这些问题上都毫无顾忌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和想法,不管谁对谁错,都本着以涤荡旧污,输入新知为目的” 9 l 的宗旨,各抒 己见。 “左行横迤,的讨论,更能体现这一新青年“公共领域”的个人声音。1 9 1 7 年5 月,钱玄同写信给同人们讨论关于外来语与汉语的对接翻译问题时,提出了汉 语编辑和印刷的。r 横写”说法。并且非常明确的主张“我固绝对主张汉文需改用左 行横迤,如西文写法也。”当周氏兄弟被告知新青年将实行t r 左行横迤”时, 他们都十分支持和赞同。然而,陈独秀一反“不容商榷”的贯性情,c 玄同先生, 新青年改用左行横迤,弟个人的意思十分赞成。待同发行部和其他社友商量同 意,即可实行。”1 胡适在答朱经农关于这问题的讨论时说,一r 新青年用横行, 从前钱玄同先生也提议过。现之所以不曾实行者,因为这个究竟还是一个小节的问 题。据如先生所说直行的两种不便:第一可免墨水污袖自是小节;第二可以 安放句读符号固始重要,但直行也并不是绝对的不便用符号。先生所见新青年 里的符号错误,乃是排印的人没有句读知识之故。科学杂志是用横行的,也有无 数符号的错误,我个人的意思,以为我们似乎应该练习直行文字的句读符号,以便 句读直行的旧书。除了科学术语西洋历史地理等书不能不用横行,其余的中文尽可 用直行。先生以为如何? ”【1 2 】接着钱玄同在胡适后加以“附言”:“惟新青年上 为该用横行的缘故,实因同人意见对于这个问题尚未一致。将来或者有一几改用, 亦未可知。朱先生之提议,在玄同个人,则绝对赞成此说也。”【1 3 其实,这未尝不是 玄同表面的敷衍,内心深处却是对胡适的不满。在这一问题上,陈独秀有“个人的 意思”,胡适也有“个人的意思”,钱玄同也有“玄同个人”意见,这里的“同人意 见”很显然不是同人的“共同意见”。这其实恰恰是知识分子追求的真f 的“公共领 域”。 如钱玄同所说“新青年本是自由发表思想的杂志,个人的言论,不必尽同: 个人的文笔,亦不能完全一致;则个人所用的句读符号,亦不必定须统一,只要相 差不远,大致相同,便得。”【1 4 j “同人做新青年的文章,不过是各本其良心见 解,说几旬革新铲旧的话:但是个人的大目的虽然相同,而个人所想的手段方法, 当然不能一致,所以彼此议论,时有异同,决不足奇,不无所设自相矛盾。”【l 5 l 在同人内部追求大体相同的共同目标下,展示个人不同的认识、观点,是新青年 “公共领域”的特征所在。 新青年的生产者虽不是真正的文人,但在这里开创了知识分子发表“个人 声音”的“公共领域”,实现了言论的自由,也正是如此爿。有了新青年的繁盛。 第二,新青年的生产机构。1 9 1 5 年6 月中旬,陈独秀因妻子高君曼咯血、病 重,接好友汪孟邹信函催回,自日本回国,居于上海法租界嵩山路南口吉谊里2 1 号。 在沪期间,陈独秀将办杂志的设想告诉汪孟邹,想让汪的上海亚东图书馆承担出版 发行工作。但汪盂邹因经费困难,人手不够,无法满足陈独秀的要求,只好让陈求 助群益书社的陈子沛、陈子寿兄弟。陈氏兄弟在听了陈独秀创办新杂志的想法时, 表示愿意承担这份杂志的发行。“陈先生以前和汪先生办安徽俗话报,我们都听 说过,很佩服先生的为人,愿意和先生合作。不过,编辑费、稿费只能定在2 0 0 元, 月出一本,不知陈先生能否接受? 卅陈予沛说到。陈子寿附和了一声,“因为是试 5 青岛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办,不知销路怎么样。”叫陈独秀看了汪孟邹点头,便同意了。这早陈氏兄弟接受陈 独秀的新青年只是在做报刊生意,想让自己的投资带来最大的收益,在他们的 眼早,陈独秀和在书店罩卖新青年的伙计样,都是雇员,不同之处仅仅是每 出刊一期,陈得到2 0 0 元,而伙计只能每月拿三几块钱而已。然而这次合同的成功, 还应有一点是:出版机构没有规定于u 物的内容、方向,而只是将刊物定为月刊。这 让陈独秀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创办,我以为这也是陈独秀愿意接受群益书社的 理由之一。在迁往北大以后,出版权依然在群益书社。如此才有了北京时期六人分 期编辑的编委的成立,才有了形色各异的言论同期登台的局面。当然在那些年中, 新青年与群益书社之间的矛盾也是不断的,基本都在价格问题上,这是商业规 则。 从玎始求助群益书社的陈氏兄弟,刚出版时沿街叫卖,发行量仅有千份,到北 京后的迅速发展,被迫停业,都表明一个问题,新青年始终与市场联系在一起的, 即使它的读者只局限在知识分子自身。但也正是群益书社的帮助,知识分子自己的 购买,才支持了新青年的发展和宏大。 到第8 卷1 号,新青年彻底摆脱了群益书社,成立“新青年社”,负责自己 的印刷、发行。这样更让这群红色作家们放开手脚,一心一意宣传自己的红色革命 理论。 新青年作为一份刊物,它不同于古代的书这种载体,全靠抄写复制,一部 作品完成后,只能见示于亲朋知己或用于孤芳自赏,等着“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完全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它是一份杂志,一份月刊,这就要有月刊的特色。 它不像报纸那样是“单日的畅销书”,时效性强,适合政治性报道:它的周转期相对 较长,便于发表篇幅较长、叙述完整的作品。外国长篇小说的译著常见于此刊,如 陀思妥夫斯奇之小既,春潮等;也有利于知识分子把讨论的问题集中,如第 4 卷6 号的易 生号,从易h 生的画像、手迹,到易h 生主义,主要作品, 又联系到中国的旧戏,谈到了戏剧的改革。把这一问题集中、全方位的讨论,同人 们发挥的深入,同时也有利于读者的接受、理解;月刊也有利于同一栏目的延续, “通信栏”的繁荣正是得益于月刊的特点,记者同人们看了来信可以在一个月之内 深入思考来赞同同志或驳斥异己。 群益书社的商业性运转,月刊的特点,都成就了新青年的特色。 第三,新青年的评价机构。当初陈独秀选择在上海出版而没有在他的老家安 徽芜湖,当然是因为在这里出版业相当繁荣,而且有新式的学校,出现了新型知识 青年,这首先保证了读者的来源,设想一下,新青年真是在闭塞的芜湖出版时, 不知道有几位读者呢? 再到北大后,新青年由起初的千余份销量,暴增至一万多 份,这些读者的开拓应该说是北京各大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咀及全国的具有忧忠意 识的进步青年。定读者为青年,这是当时政治局面所然,也是陈独秀等人对青年的 希望寄托,在青年杂志创刊号封面上,印着一排坐着的学生,上面写着“l a i e 。n e s s 。” 几个鲜明的字样,这是法语“青年”的意思,这是法兰西文化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在陈独秀身上的折射,同时也是希望中国的青年也被这种文化和精神所感染,让古 老的中国焕发法兰西的文明。确实,青年读者们示新青年为马首,成为新青 年的热心读者和呼应者,传播着这些思想,支持者新青年的发展。 新青年在第1 卷后的被迫停刊,栏目的不断变化,后来陈独秀的被捕,又 搬回f = 海,到了广州,这部是当局政治家以及他们的文人对于文化舆论的干涉的结 果,这是对新青年的否定评价,新青年作者们也与这些当局者从对抗中妥协, 寻求自己的发展;同时也表明本刊物对于政治的言论确实引起了当局者的恐慌,这 应该也是知识分子所希望看到的吧! 新青年的生产者、生产机构、评价机构都不同于古代传统的“文学场”,在 传统的“文学场”中,文学创作仅仅是作家自己的事情,只是用来“藏之名山,传 之后世”的不追逐功名的表现,或是“颂祝主人,感怀前贤”的庙堂文学,或是“心 应虫鸣,情感林泉”的山林文学。现代传媒下的新青年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的 不是单纯的文学的“场”,而是以非文学家为作者的,热心关注社会新闻和社会问题 的为背景的“文学场”。同样,新青年也不是把文学当作身外之物,或仅仅看作 是吸引读者的材料,而是作为报刊的文体之一,是占说社会问题,参与社会革命的 方式。在这里,知识分子发起“文学革命”,发表鲁迅、胡适、刘半农等人的创作, 其目的不在于文学,而更在于主编陈独秀所认识到的文学改造社会的重要作用,“今 予革新政治,是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之文学,是无人不张目以观世界社 会文学之趋势及时代之精神”。 1 在他们看来:“文学这事务,本合文字与思想两者 而成。”因此,文学革命运动是由非文学家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发起参与,文学 创作也是那些从事社会革命的人物做主角,文学当然也不限于“纯文学”的文体。 白话文成为正统,小浇和散文成为现代文学的文体宠儿,诗歌经过了变异,戏剧逸 出了诗的范畴,杂文、随笔、报告文学、小品文,成为现代文学的新的文体。 同样作者们、编辑们、读者们都是知识分子自身,这使得新青年在打着平 民文学旗号、启蒙大众为目的的背后形成了一种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刊物改变着文 学,重构着文学。新青年不再只是文学的载体,而是直接参与到了文学的创作t 改变了文学的生产机制,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同与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的特征一 大而杂的文学,不再是一种“纯文学”。 7 青岛人学顺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以精英文化推动启蒙运动 “文学场”的变化,带来了新青年的精英文化,同人们以这种文化开始了 启蒙运动。 康德于1 7 8 4 年回答什么是启蒙的问题时指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 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 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 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了。s a p e r ea u d e ! 要有勇 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这就是启蒙的口号。”“”欧洲的启蒙运动是沙龙文化、学院文 化和媒体文化的结合,是极具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文化特征的思想启蒙运动,不仅建 构了体系化的思想,而且以不同的层面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阶层。周海波教授在其博 士论文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中指出,与西方不同:“中国现代启蒙运 动主要是通过传播媒体自上而下完成的,是被动的启蒙。在这一过程中,既没有出 现人们期望的哲学的时代,启蒙主体也没有真正与启蒙对象达成共识,建立起一 个可供对话的启蒙语境。”。o , 资产阶级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受挫之后向思想文化界战略性转移,是“国家”“民 族”向“民众”的转移,是把社会问题转化为思想文化问题。梁启超经历了维新变 法失败后,开始意识到:“以为维新我国,当先维新我民,中国之不振,由于公德缺 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务采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 政学理论以为智育之原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民”是为了振兴中国,当维 新变法的政治主张无法实现时,退而求其解决民众的思想问题,以谋求再来实现其 民族国家的政治思想,因而,“欲新一圜之民,不可不新一国之小说”“,通过小说 的“熏”、“浸”、“刺”、“提”等文体功能对民众产生巨大的作用。与梁启超的“新 民”一样,陈独秀的“新青年”也是其政治革命受挫之后寻找到的一条民族自强之 路。所谓“新青年”只不过是陈独秀以更加具体的方式,通过“新青年”以达到启 蒙的目的,进而实现其政治思想。“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 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 。从“新民”到“新青年”都表明了知弘 分子启蒙 立场的确立,作为“民众”的代表而传达了一种新社会、新国家、新民众的梦想。 这种启蒙语言,是为了使现代语言能够作为一个民族的语言而存在,“知识分子应该 使用一个民族的语言,不只是为了方便、熟悉这些明显的理由,也是因为个体的知 识分子希望赋予那种语言种特殊的声音、特别的腔调、一己的看法”“新青年 以传播科学知识和自由平等的观念为主,试图通过这些西方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 以影响国民,达到“新青年”的目的。 陈独秀在为创办新青年之前,曾对亚东图书局老板汪孟邹说,他办一本杂 第二章以糟英文化摊动启蒙运动 志,“只要十年、八年的工夫,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影响”。陈独秀完全认识到 了期刊杂志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改变人们的精神,“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 人的思想,要改变人的思想,须办杂志。”1 对于陈独秀来讲,创办新青年是为 了传播思想,全面展示思想的魅力,传播科学的思想与民主的精神,发挥每一个人 的个性。本着这种精神,新青年掀起了中国人的思想大变化。最直接的就是五四 运动的爆发,孙中山在五四运动过后七个月时,在写给海外的朋友的信中提到:新 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并且指出这一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出 版界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致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 誓死为爱国之运动。这里的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指的是陈独秀、胡适等人,而引 起思想界空前大变动的当然是新青年的言论了。我以为这是对新青年启蒙 运动的最准确的评价。 1 9 1 9 年,面对一些人的批评讽刺,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表明了新 青年的立场: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英克拉西( d e m o c r a c g ) 和赛因斯( s c i e n c e )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 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 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大家平心细想,本志除了拥护 德赛两先生之外,还有别项罪案没有呢? “” 其实新青年除了少量论述科学和民主的文章外,只是在贯穿着一种求真务 实的科学精神和反对专制独裁的民主诉求。把这两点确立为自己的旗帜,从编辑的 角度讲,只是陈独秀把与反对者的对立放到了更加扩大的场面中,把对方放在更不 利的反对位置上,让自己更轻松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提倡自己的启蒙思想,追求自 己的启蒙意义。 新青年从一创刊就有一种语不惊人誓不罢休的豪情。创刊号上的敬告青 年,首先就弄了个二元对立,新、旧青年,新、旧观念,在这里的“新”自然以西 方为准,强调的“新观念”是“自主的”、“进步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 的”,指出新青年应该“莫再犹豫。竞争以求自存,全赖具有新观念之新青年。”“” 这首先确立了自己的启蒙对象中国的新青年。大量的有关青年的文章见于本刊, 高一涵的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共和国家青年之自觉,刘叔雅的欧洲战争 与青年之觉悟等:并介绍西方的有关青年的活动,比如谢鸿的德国青年团、英 国少年团等,直接引导读者的思想和精神。还建立“通信”栏、“读者沦坛”,让 青年读者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同人们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做到有问必答,有的放矢, 不辞辛劳。在2 卷2 号上,稚( 吴稚晖) 的青年与工具,分析了东西方的差别, 指出东方缺乏物质文明之工具,青年中应普及机械制造、实业主义。在2 卷3 号的 青岛入学顺士学位论文 “通信”中读者陈莲心要求把工具介绍的更详细些。面对青年的要求,新青年又 发表了吴先生的再论工具在这里指出青年需购买工具可到商务印书馆。并且在 答信中记者指出“欧美著名书报甚多,各科派别分歧,非片纸可罄。本志将设介绍 书报栏,以副读者诸君之望。所询工具之事,别有吴先生撰文奉答。”从细节的 角度对于青年孜孜不倦,“践本志之约,其诲不倦重然若此。”。 到第4 卷转为北大同人共同编辑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