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宋濂社会思想研究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本文试图结合宋濂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首次系统考察宋濂社会思想,主 要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等方面,研究宋濂“和谐家庭、和谐宗族” 的社会基层控制思想,“君权民授、设官为民、仁政治民、礼孝导民”的社会治理 思想,“文”的社会功能,以及人才社会思想,并对宋濂社会思想的实践、宋濂社 会思想在中国社会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加以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宋濂;社会思想;民本思想;宗族建设;基层控制;人才观 作者:宋召海 指导教师:吴建华教授 s t u d i e so n s o n g l i a n ss o c i a lt h o u g h t a b s t r a c t t h i sa r t i c l ef i r s t l yt r i e st os y s t e m t i c a l l yd e s c 曲e st h es o c i a lt h o u g h to fs o n gl i a n , w h i c hb a s e so nl i f eb x p c t i c l l c e sa n db a c k g r o 晡do fs o n g se r 扎i ts t a r t sw i t hs e v e r a l a s p e c t s :s o c i a ll i f e 、s o c i a lp r o b l e m 、s o c i a lm o d e la n ds oo n , w h i c hm a i n l ys t u d i e s s o n g l i a n st h o u g h to f c o n t r o lt ob a s i cu n i to f s o c i e t y :“t h eh a r m o n i o u sf a m i l ya n dt h e h a r m o n i o u sp a t r i a r c h a lc l a n 。s o n g l i a n st h o u g h to fs o c i a l g o v e r n a n c e :w h e m o n a r c h i a lp o w e ri sg i v e nb yp e o p l e 、a p p o i n t i n gt h eo f f i c i a l si sf o rs e r v i n gt h e c i t i z e n s 、b e n e v o l e n tg o v e r n m e n tt op e o p l e 、e n l i g h t e np e o p l ew i t he t i q u e t t ea n d f i l i a l p i e t y t h es o c i a lf u n c t i o no f “l i t e r a r y 、a n dt h et h o u g h to f s o c i a lp e r s o no f t a l e n t b e s i d e s ,t h ea r t i c l en o to n l yd e s c r i b e st h ep r a c t i c eo fs o n g l i a n ss o e i a lt h o u g h tb u t a n a l y z e st h eh i s t o r ys t a t u sa n dg r e a ti n f l u e n c eo fs o n g ss o c i a lt h o u g h ti nt h eh i s t o r yo f c h i n e s es o c i a lt h o u g h t k e yw o r d s :s o n gl i a n ,s o c i a lt h o u g h t ,p e o p l e - b a s e dt h o u g h t ,p a t r i a r c h a ld a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c o n t r o lt ob a s i cu n i to f s o c i e t y ,t h eo b s e r v e so f t a l e n t e dp e r s o l l a u t h o r :s o n gz l m o h a i m e n t o r :p r o w uj i a n h u a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舍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 :j | j 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 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昝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 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 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垒芷日 名:掣 期: 盖:22 :上p 宋藏社会思想研究 导论 导论 第一节关于宋濂研究的综述 宋濂( 1 3 l o 1 3 8 1 年) 初名寿,后改为濂,字景濂,号潜溪,婺州浦江( 今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 人。曾受业于浙东大儒吴莱、柳贯、黄滔。元末隐居乡里, 入龙门山著书,一度信奉道教。元顺帝至正二十年( 1 3 6 0 年) ,他被朱元璋征召, 明开国后任元史总裁,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明初朝廷“一代礼乐制 作,濂所裁定者居多”,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 后因其孙宋慎受胡惟庸一案牵 连,举家谪徙茂州( 今四川茂汉羌族自治县) ,途中病死于夔州( 今四川奉节) 。 明武宗正德八年( 1 5 1 3 年) 被平反,追谥为“文宪”。著有宋学士全集、龙门 子凝道记、浦阳人物记、周礼集说、孝经新说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至今,学术界关于宋濂的研究论著开始增多,主要从思 想、文学、经历、文献考证等方面进行研究。2 具体情况可统计如下: 1 【清】张廷玉等撰:刘基( 子琏、瑗) 宋濂叶琛章溢( 子存道) 传,明史卷一二八,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书店编( - - 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三九二页,总第8 1 6 6 页。 2 朱仲玉 宋濂和王:玮的史学成就, 史学史研究1 9 8 3 年第4 期、高宪哲从 看宋濂的文章观念, 语文学刊1 9 8 4 年第5 期、陈葛满宋濂散文述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 9 8 7 年第2 期、唐宇元宋 濂的理学思想,孔子研究1 9 8 7 年第3 期、陈葛满宋濂散文的阳刚美,浙江学刊1 9 8 8 年第1 期、 陈葛满宋濂用世思想刍议,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 9 8 8 年第3 期、陈葛满 宋濂交游考与师长交 游部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 9 9 2 年第2 期、陈寒鸣简论宋濂的思想特色,孔子研究1 9 9 3 年第3 期、郭建球、邓剑波论宋濂的传记文学,中国文学研究1 9 9 4 年第4 期、陈葛满宋濂简谱宋濂 续谱,鞋f 江师大学报1 9 9 4 年第2 期、1 9 9 4 年第5 期、高志忠学者之文,重在于用宋濂和他的散 文,北方论丛1 9 9 4 年第2 期、郭预衡朱元璋之为君与宋濂之为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 9 9 6 年第 3 期、廖可斌论宋濂前后期思想的变化及其它,中国文学研究1 9 9 5 年第3 期、李道进宋濂的佛教 观,浙江学刊1 9 9 5 年第3 期、张伸谋 论宋濂的文论与散文创作,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 9 9 6 年第2 期、谢其祥 论宋濂人物传记的特色,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 9 9 7 年第2 期、谢其祥论宋濂的“为文” 思想,广西师院学报1 9 9 7 年第2 期、宋开之宋濂政治教育思想论,河海大学学报1 9 9 9 年第4 期、陈浮宋濂与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1 9 9 9 年第8 期、常建华宋濂佚文( 杨氏家乘序) 及其 价值, 天津师大学报2 0 0 0 年第1 期) 、魏青 刘基和宋濂,殷都学刊2 0 0 0 年第4 期、魏青宋濂 一识,社会科学辑刊2 0 0 2 年第4 期、王春南宋濂入明后为何难有杰出作品,南京师 范大学学报2 0 0 2 年第l 期、芮顺淦家族史上的奇葩廉洁德治的典范江南第一家浦江 郑义门琐谈,东南文化2 0 0 3 年第1 期) 、邓绍基考订与实用:宋濂论陶渊明,常熟高专学报2 0 0 3 年第1 期、张思齐宋濂文章论的宗教意识,中华文化论坛2 0 0 3 年第3 期、王秀丽元代江南地区的 士商亲融关系,历史教学2 0 0 4 年第5 期、王嘉川 性质考辨,浙江社会科学2 0 0 4 年第5 期、徐永明不同处境下末濂的活动及创作,浙江大学学报2 0 0 5 年第5 期、徐子方从朱濂、刘基 的早期诗文看其由元入明前后的心态,浙江社会科学2 0 0 5 年第3 期,谢其祥宋濂散文阳刚风格论,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 0 0 5 年第l 期、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第八章“宋濂的宗族思想”,上海人民出 版杜2 0 0 5 年版,第3 5 1 页;此处内容曾先发表于东洋学研究,第4 辑,韩屋,东洋学研究会,1 9 9 8 年、 任宜敏 空有相资真俗并用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佛学思想述论, 浙江学刊2 0 0 6 年第4 期、 王春南、赵映林宋濂方孝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版、徐永明著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的研 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5 年版。 宋濂社会思想研究 导论 1 9 8 0 年至2 0 0 6 年宋濂研究论著统计( 单位:篇或部) 类别 思想文学经历考证其它总矛 年代、 1 9 8 0 _ 一1 9 8 9 年23016 1 9 9 0 - - 1 9 9 9 芷652l1 4 2 0 0 0 - - 2 0 0 6 焦 573o 1 5 总计 1 31 5 5 2 3 4 由表可见,从1 9 8 0 - - - 2 0 0 6 年,首先,宋濂研究的论著将近半数是从文学的角 度进行的;其次,宋濂思想的研究也是重点,主要集中在宋濂的理学、佛教、政 治教育、宗族等相对具体的思想研究,而有关宋濂的社会思想研究则寥寥无几, 除了有宋开之宋濂政治教育思想论,常建华宋濂佚文 杨氏家乘序) 及其价 值和宋濂的宗族思想,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1 9 9 9 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 全四册) , 收录了宋濂潜溪集( 前后集) 、宋学士文集( 銮坡前、后集、翰苑续、别 集、芝园前、后、续集、朝京稿、龙门子凝道记、浦阳人物记、辑补篇, 还有其他关于宋濂的论述:潜溪录,等等,这是迄今为止收录宋濂文献最全、 研究成果内容十分丰富的一部书籍,嘉惠学术功莫大矣。 第二节关于宋濂“社会思想”的界定 对于社会思想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社会思想的专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据目前所见的资料,问世最早的对社会思想进行明确定义的著作,当推美 国南加利福利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波哥达斯( b o g a r d u s ) 于1 9 2 2 年所著的社会思 想史一书,主要强调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社会思想,即是等于各个人论及 社会问题的思想。由此意义来说,则社会思考( 即社会思想) 也即一个人或少数 人对团体问题的考察。”1 日本学者探讨社会思想较早,论著也较多,但对社会思想的定义也不统一。 1 9 2 5 年,日本九洲帝国大学教授波多野鼎发表社会思想史概论,但未对社会思 想下定义。在此以前,他曾编写近世社会思想史和社会思想发达史。后者 收入日本新潮社编的社会问题讲座第一卷。其中,他认为“社会思想”的含 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思想,是以社会问题为对象的一切思想;狭义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3 页 2 宋濂社会思想研究导论 的社会思想,即是社会主义思想。显然,其广义似广,其狭义尤狭。 日本小泉信三著近世社会思想史大要,山内房吉社会思想解说,也都 把社会思想看作“社会主义”,米田庄太郎也采取这样的观点。平林初之辅著近 代社会思想史要一书,虽无明确定义,但从内容上看,也近似此说。稍晚的岛 中雄三、山内房吉合著社会思想史也明确指出:“本书所研究的是从古至今社 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1 这些学者把社会思想解释为“社会主义”思想,即从古 以来一切要求民主、自由、进步的思想。 日本学者还持有其它看法,如高岛善哉认为“社会思想史就是人类的社会行 动和表现于生活的思想历史”,加田哲二认为“社会思想就是关于社会生活理论以 及理论的体系”,本田喜代治认为“社会思想史就是社会的思想史,也是思想的社 会史,是从思想方面着眼的社会史;社会思想是当时的人们对于当时的社会以至 一般的人类的社会认识集中点。”2 总之,这些学者没有对“社会思想”进行统一的定义,对社会思想的认识主 要集中于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或“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学者中,对社会思想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孙本文、钟兆麟、施存统与郭真 三家之说。孙本文注重社会生活及社会问题两个方面。他在社会思想一书的 “凡例”中说:“本书取材标准,大致以有关社会生活之起源、性质、组织、发展 与各种共同生活问题以及解决途径者为主。” 钟兆麟在所译波哥达斯社会思想史“译者弁言”说:“思想之类别可分为 三:一为以人的活动为对象,一为以自然现象为对象,一为以思想本身的过程为 对象。前一种即是社会思想。”他对“社会思想”的研究对象也有进一步的解释: “社会思想之对象有下列诸要点:( 1 ) 人类社会活动之因素;( 2 ) 社会之起源;( 3 ) 社会之结构;( 4 ) 社会之进化;( 5 ) 人与人之间、人与团体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 关系;( 6 ) 社会病象之发生;( 7 ) 社会病象之诊治法。凡以上面所述的一点或数 点为对象之思想,都是社会思想。”3 “施存统与郭真则认为社会思想包括以下两个内容:一是关于社会问题及其 解决方案的思想;一是乌托邦思想,把关于社会生活的思想排除在外”。4 目前大多 数学者认为社会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的观点及设想。 1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4 页 2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4 页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5 页。 4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6 页 3 宋濂社会思想研究 导论 这里所说的社会不是广义的“社会”,而是指狭义的社会。 社会生活,即是人类的共同生活,是指在具体的社会中,人们为什么要进行 共同生活,这种共同生活靠什么来维系。用现代社会学的术语来说,至少包括社 会规范、人的社会化、社会的人与人关系、处世态度和社会价值取向、社会生活 方式的变迁、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 社会问题,是指人们在具体的社会的共同生活中所产生的对共同生活或社会 进步起阻碍作用的问题。如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社会中,各阶级对当时所发生的 社会问题是如何觉察的,又是如何提出符合本阶层利益的解决办法,等等。 社会模式,是指具体的社会结构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解释社会 生活,并进行治理和解决社会问题依据的目的的现实结构体系;一是理想中的社 会结构体系,带有空想的意味。 中外学者们对于社会思想的认识过程是一步步发展的。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多 姿多采的社会思想内容值得总结。宋濂也有丰富的社会思想,而且,他社会思想 的形成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正如韩愈为田横写祭文一样,感慨“事有旷百世而 相感,余不知其何心”1 。对宋濂这个历史人物的社会思想研究,必须走进那个时 代及他的内心世界,突出其自身的个性,依据其发展过程来进行。因此,对于宋 濂社会思想的界定,我们依据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看法,采用社会思想是人们关于 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的观点及设想。而且,这里所说的社会不是广义 的社会,而是指狭义的社会。 本文拟从宋濂社会思想的形成背景、和谐社会构建、“心”学思想、文学的社 会舆论控制、人才观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宋濂的社会思想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 将这位伟大文学家、思想家的作品中包含的丰富社会思想加以简要归纳和分析, 以求填补此项学术空白,同时也为今天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应有的借鉴作用。 【唐】韩愈:祭田横墓文) ,衰辞,祭文一,韩昌黎集 ,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 - t 七4 z ( 1 9 3 8 年) 版。 4 宋濂社会思想研究第一章宋濂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章宋濂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宋濂生活的经历 宋濂的先祖居京兆,后裔有过迁徙,至宋濂之祖宋儡,才迁至金华孝善里潜 溪。“宋氏世居京兆,唐大理丞宪,武德间迁吴兴。宪字秉彝,为易经师,弟 子数千人。生有严,有严生邻,郐生绥。宋濂迁至浦江,仍匾其居,日“潜 溪”。故学者称他为“潜溪先生”。其世系简图为: 祥 i 阜( 祥之弟海之子) i 儡 i 永敷、柏( 字秉操) i 溥德( 柏之兄子) l 守富( 字德政) i 文囿文隆文昭文馨 i 渊濂新( 濂之妹) 瓒 i 瑷 ii 慎凯恂怿愠恪 宋濂在元朝生活了将近6 0 年,经历了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文 宗、明宗、文宗、宁宗、顺帝( 即惠宗) 十朝统治,目睹一个庞大帝国一天天衰 败、分崩,走向灭亡。被召至应天( 今江苏南京) 后,加入了朱元璋集团,并在 欧阳玄:石刻宋氏世系表,潜溪录卷六,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2 6 2 6 页;胡助:宋氏世谱记, 潜溪录卷六,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 ,第2 6 2 7 页;徐象梅;两浙名贤录) ,潜溪录卷二,罗月霞 主编宋濂全集 ,第2 3 3 4 页 宋濂社会思想研究第一章宋濂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 明朝生活十多年,积极参与了削平群雄、推翻元朝、统一中国的大业,对一个新 兴的王朝怎样建立起来、逐渐巩固,对社会如何由乱而治的转化,有切身感受。 由于元明两个朝代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同时宋濂在这两个朝代所处地位和心态 不同,故其前后思想出现了明显差异。 元朝的兴盛为时短暂。元世祖忽必烈统治后期,上白皇帝下至百官,政治素 质日益下降,于是政治肌体随之败坏,国家机器运转失灵,统治危机渐见端倪。 元朝中期后已经十分的腐朽了。史载,元顺帝时:“君臣宣淫,而群僧出入禁中无 所禁止,丑声秽行着闻于外,虽市井之人亦恶闻之。”是时外则天下多事,社会动 荡不宁,军旅烦兴,内则帑藏空竭,而顺帝仍“溺于娱乐,不恤政务”。1 元朝民谣 日:“解贼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一声锣。金鼓看来都一样,管人与贼不争多。们甚 至连元顺帝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系狱之囚,冤抑莫释;在位之士,奸恶犹存。”3 对 于元末统治集团的腐朽性和社会的混乱,朱元璋曾说:“近睹有元之末,主居深宫, 臣操威福;官以贿求,罪以情免;台宪举亲而劾仇,有司差贫而优富。”4 已经到了 濒i 临崩溃的边缘。 宋濂于年至正二十年( 1 3 6 0 年) 三月,“以李善长荐,与刘基、章溢、叶琛并征, 至应天”,5 加入了朱元璋集团。此后朱元璋逐步扫灭陈友谅、张土诚、方国珍等割 据势力,统一全国,6 逐步建立了空前高度集中的中央政权,经济上推行休养生息 的政策,社会逐步安定下来。明史太祖纪卷三末尾对朱元璋有评价:“武定 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7 入明后,宋濂继续在朱元璋身边,并得到朱元璋的重用,“供奉词林,幸日侍 几砚”。8 朱元璋曾对宋濂说:“卿可参大政。”宋濂对日:“臣无他长,徒以文墨议 论事上。”9 他不但与闻机密,参预决策,而且亲自起草各种重要文件,主持一些重 1 f 明】宋濂等撰:奸臣传哈麻,元史卷二。五。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编( - - 十五史9 ,上海古 籍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五三一页,总第7 7 6 3 页。 2 【明】叶子奇:谈薮篇,草木子卷四上,中华书局1 9 5 9 年版,第七四页。 3 【明】解缙等辑:宪台通纪续集 ,作新风宪制 ,永乐大典卷二六。九,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第一二 九六页。 【明】吴宽:平吴录 ,笔记小说大观第1 9 编,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 1 9 8 4 年) 版,第 4 7 5 1 页。 【清】张廷玉等撰: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传) ,明史卷一百二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编( - - 十五史l o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三九二页,总第8 1 6 6 页) 。 6 杨国桢、陈支平: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 9 9 3 版,第l 7 页。 7 【清】张廷玉等撰:太祖纪三,明史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编( - - 十五史 1 0 ,上海古籍出 版社1 9 8 6 年版第一九页,总第7 7 9 3 页。 。【明】宋濂:恭题御制文集后,翰苑续集卷之四,罗月霞主编末濉全集 ,第8 3 9 页 【明】李赞;开国名臣,续藏书卷二,中华书局1 9 5 9 年版,第2 0 页。 6 宋濂社会思想研究第一章宋濂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 点典籍的编纂,对于明朝的礼乐制度等制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明肇兴,制度 沿革,多所参定。”1 “凡大制作、大号令,修饰润色,莫不曲尽其体。”2 的确,宋濂参与编纂了大明日历、皇明宝训、洪武正音,为大明律 进表,为昭鉴录写序,撰写 洪武圣政记等,并撰过很多墓铭、墓表等。 据笔者初步统计,在宋学士文集中,宋濂除了为僧人所作塔铭外,所撰墓铭 碑文等多达1 7 2 篇,约占宋学士文集8 5 4 篇文章的2 1 3 ,朝廷名公卿之墓“无 不藉( 宋濂) 雄文传信于此”。4 因此,宋濂在明初政治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清修明 史认为:“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 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5 宋 濂处世谨慎。从不道人之短。朱元璋曾说:“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 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 抑可谓贤矣。”6 宋濂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司业,礼部主事,翰林学士、知制诰、 兼修国史,太子赞善大夫,翰林院侍讲学士、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嘉议大夫、 知制诰,元史总裁等职。7 洪武十三年( 1 3 8 0 年) ,宋濂“长孙慎坐胡惟庸党”8 ,当时宋濂已在金华老 家,亦被执至南京。冬十一月二十八日,宋慎被杀,9 连带其叔父宋瑾也被杀。宋 濂则被定死罪,马皇后极力援救。“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日:民 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 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 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日: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 明日,赦濂,安置茂州。”1 0 前往茂州途中,宋濂病逝,时年七十二。“公至夔门卧 病,不食者二十日。晨起索纸笔,书观化帖,端坐而逝。十四年辛酉五月二十 1 康熙 , 潜溪录卷二,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2 3 1 4 页。 2 【明】贝琼: 潜溪前后续别四集序,潜溪录卷四,罗月霞主编 宋濂全集,第2 5 0 2 页。 3 王春南,赵映林认为:“除了为僧人所作塔铭外,宋濂所撰墓铭2 0 2 篇,占宋学士文集 ( 四部丛刊 本) 9 1 0 篇文章的2 2 ”宋濂、方孝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1 0 2 页。 4 a a f 】宋濂: 故封承事郎给事中王府君墓版文, 翰苑别集卷之五,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 第1 0 3 7 页。 p 青】张廷玉等撰: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传,明史卷一二八,上海古籍出版杜、上海书店编二十 五史1 0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三九二页。总第8 1 6 6 页 6 【清】张廷玉等撰: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传,明史卷一百二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编二 十五史1 0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三九二页,总第8 1 6 6 页。 7 【明】郑楷撰;翰林学士承旨、嘉议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兼太子赞善大夫、致仕潜溪先生宋公行状, 潜溪录卷二,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2 3 5 0 页。 【清】张廷玉等: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传,明史卷一百二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编1 _ - 十五史i o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三九二页,总第8 1 6 6 页。 9 【明】方孝孺:宋子畏圹志,潜溪录卷六,罗月霞主编 宋濂全集,第2 6 5 3 页 ”【清】张廷玉等:后妃传一,明史卷一一三,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编二十五史 1 0 ,上海古 籍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三五九页,总第8 1 3 3 页。 7 宋滚社会思想研究 第一章宋濂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 日也。川宋濂的丧事由其门生、浙江武义人、时任夔州府知事的桑以从办理,葬之 于莲花山下。成祖永乐十一年( 1 4 1 3 年) ,蜀献王慕宋濂之名,移葬他于成都府华 阳县城东赡养乡。孝宗弘治九年( 1 4 9 6 年) ,四川巡抚马俊上奏朝廷,称宋濂“述 作可师,辅导著述,久死远戍,幽壤沈沦,乞加恤录”。旨下礼部议,定复其官, 春秋祭葬所。武宗正德八年( 1 5 1 3 年) ,追谥“文宪”2 ,在宋濂死后1 0 0 多年, 他的冤案终于得到平反。 第二节宋濂社会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宋濂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 宋濂出生于婺州( 即今金华) ,是位在婺学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儒家学者,婺学 渊源深厚,内涵丰富。 自宋元以来,婺州名儒辈出,人文荟萃,逐渐成为区域学术发展的重要地方, 赢得“小邹鲁”和“东南文献之邦”之美誉。南宋孝宗时,婺州即有唐仲友、吕 祖谦等著名学者。唐仲友主张经世致用,与理学异趣,政治上亦受朱熹排挤,可 以称为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事功学派的同调。3 吕祖谦承“中原文献”( 关洛之 学) 之绪,别立学派,递传不替,“与岳麓之泽,并称克世”4 。朱熹曾在著名的丽 泽书院讲学,接引弟子,传播理学,徐侨、叶由庚、杨与立、王翰等亲聆其教。 其后,由朱熹高足黄干授学的何基及其弟子王柏、王柏弟子金履祥、金履祥弟子 许谦等,前承后继,形成金华朱学之统绪,被称为朱学之世嫡。5 此外,杨简、袁 燮、舒磷、沈焕四位学者所传播并发展的陆九渊的心学在婺州也很有影响。浙东 事功学在这里亦代有传承。他们观点各异,既相论辩而又互有吸纳,遂使婺学具 有自身的传统特色。 时人王棒也曾谈到:“自宋南渡后,东莱吕氏绍濂洛之统,以斯道自任,其学 粹然一出于正;说斋氏则务为经世之术,以明帝王为治之要;龙川陈氏又修皇帝 王霸之学,而以事功为可,为其学术不同;其见于文章,亦各自成家;而香溪范 氏、所性时氏,先后又问出,皆博经乎经史,为文温润缜练,复自为一家之言。 1 【明】郑楷:翰林学士承旨宋公墓志,潜溪录卷三,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2 3 9 9 页;雍正浙江通 志,嘉庆四川通志、康熙金华府志、康熙金华县志,潜溪录卷二第2 3 0 8 - - 2 3 1 3 页 2 嘉庆四川通志,潜溪录卷二,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2 3 0 9 页。 3 陈寒鸣: 简论宋濂的思想特色,孔子研究1 9 9 3 年第3 期。 4 【清】黄宗羲: 丽泽诸孺学案,宋元学案卷七十二。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 5 徐永明: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1 8 页 8 宋藏杜会思想研究第一章宋濂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 入国朝以来,则浦阳柳公、乌伤黄公,并时而作。柳公之学博而有要,其于文也, 闳肆而渊厚;黄公之学精而能畅,其于文也,典实而周密;遂皆羽翼乎圣学,而 黼黻乎帝猷。踵二公而作者,为吴傅氏、张子长氏、吴立夫氏。吴氏深于经,张 氏长于史,而立夫氏之学尤超卓,其文皆善驰骋者焉。然当吕氏、唐氏、陈氏之 并起也,新安朱子方集圣贤之大成,为道学之宗师,于三氏之学极有异同。其高 第弟子日勉说斋氏,实以其学传之北山何氏,而鲁斋王氏、仁山金氏、白云许氏, 以次相传自何氏而下,皆吾婺人。论者以为朱子之世适。”1 宋濂秉受着婺学传统影响。他对婺学称颂不己:“窃惟东莱以中原文献之传, 倡鸣道学于婺,丽泽之益近沾远被。龙川居既同郡,又东莱之从表弟,虽其所志 在事功,不能挈而使之同,反复摩切之,其论议或至夜分,要不为不至也。止斋 留心于古人经制、三代治法,虽出于常州( 薛季宣) 者为多。至于宋之文献相承, 所以垂世而立国者,亦东莱塞警为言之,而学始大备。考其一时学术人材之盛而 能照耀于古今者,不归之朋友讲学之功,抑岂可哉? 2 这显示出婺州有如此绵延不 绝的乡学渊流。 宋濂与婺州乡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当时,有学者明确揭示,如杨维祯说:“余 闻婺学在宋有三氏:东莱氏( 吕祖谦) 以性学绍道统,说斋氏( 唐仲友) 以经世 立治术,龙川氏( 陈亮) 以皇帝王霸之略志事功,其炳然见于文者,各自造一家, 皆出于实践,而取信于后之人而无疑者也。宋子( 濂) 之文根性道,干诸治术, 以超继三氏于百十年后,世不以归之柳( 贯) 、黄( 潘) 、吴( 莱) 、张( 子长) , 而必以宋子为归。”3 王稀也这样认为:“呜呼,尚论吾乡之文章,所谓无是言,则 理有阙焉者,固班班若是;而有之无补,无之无阙者,尚足谓之文乎! 吾友宋君 景濂,早受业于立夫氏,而私淑于吴氏、张氏,且久游柳、黄二公之门。间又因 许氏门人,以究夫道学之旨。其学渊源深而封殖厚,故为文章富而不侈,核而不 凿,横纵上下,靡不如意。”4 为了直观地显示宋濂与婺学源流的关系,现作简图如下: 1 【明】王棒:宋潜溪先生文集序,潜溪录卷四,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2 4 8 2 页。 2 【明】宋濂:跋东莱止斋与龙川尺牍后,郑济刻辑补,罗月霞主编 宋濂全集,第1 8 9 9 页 3 【明】杨维祯:潜溪新集序,潜溪录卷四,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2 5 0 1 页。 【明】王韩:宋潜溪先生文集序,潜溪录卷四,罗月霞主编宋滚全集 。第2 4 船页 9 宋濂社会思想研究第一章宋濂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 资料来源:黄宗羲撰、全祖望续修宋元学案之沧州诸儒学案、 丽泽诸儒学案、 龙川学案、北山四先生学案;徐永明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的研究第2 4 页;董刚 元末明初浙东士大夫群体研究第1 5 页。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宋元以来的婺州理学家,并没有程颐、程颞所谓的“作 文害道”、“玩物丧志”的言论,相反,他们既重道,也不废文。1 宋濂既是一位文 学家、谱牒学家,又是一位理学家,继承了婺学的精华,并对它有所发展。“宋子 ( 濂) 之文根性道,干诸治术,以超继三氏( 吕祖谦、唐仲友、陈亮) 于百十年 后,世不以归之柳( 贯) 、黄( 涪) 、吴( 莱) 、张( 子长) ,而必以宋子为归。”2 他 师从闻人梦吉、吴莱、黄潘、柳贯名师,尤其受柳贯的影响很大。“( 柳贯) 生平 以奖进人才为己任,谆谆劝诱,至老不倦。人有一善,播之惟恐不亟,士类咸乐 归之。读书博览强记,自礼乐、兵刑、阴阳、律历、田乘、地志、字学、族谱及 老佛家书,莫不通贯。”3 这对于宋濂的宗族思想、为“文”之道等社会思想的形成 起到重要的作用。婺州有如此绵延不绝的乡学源流,有如此浓厚的理学和文学风 气,宋濂继承了婺学的优良传统,并结合自己的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具有师 承关系和地域特色的社会思想。 1 徐永明: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1 9 页 2 【明】杨维祯:潜溪新集序,潜溪录卷四,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2 5 0 1 页。 3 【明】宋濂:故翰林待制承务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柳先生行状,潜溪前集卷十,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 , 第1 1 7 页 1 0 宋糠社会思想研究第一章宋濂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 其次,宋濂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更受到元末明初的社会环境和他具体的社 会经历的影响。 元代中后期,废止几十年的科举得到恢复,儒学渐渐上升为官学,这一切无 疑曾给天下痛苦不堪的汉族士人带来一线希望。然而接连不断的宫廷政变,皇帝 荒淫无忌,上层官僚的倾轧斗争,下层官吏的压榨剥削,以及固有的民族压迫政 策,使得元朝经济崩溃,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终于导致红巾起义爆发,豪强纷 纷割据,干戈遍于宇内。宋濂虽僻处浙南山野,却系念天下。他的妹妹宋新为乱 兵所执,跳崖而死。他自己为避兵祸,辗转逃匿于浦阳、金华、诸暨等地山中,“自 婴祸患以来,得怔忡疾,见一夫负戟而趋,心辄惊怖。若柞击下上,面无色泽, 口噤不能对人”。1 这些经历让他对动乱的社会现实有了切肤之感,从而写下了许多 评击时事的文章,渴望社会早日稳定,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2 这一时期宋濂热衷 于学术,不仅关注现实政治,而且致力于对哲学、伦理学等理论问题的探讨。“濂 自居青萝山,山深无来者。辄日玩天人之理,久之似觉粗有所得。们除萝山杂言 外,他还撰写了( - - b 儒解、六经论、诸子辩、燕书、寓言、演连珠、 龙门子凝道记等思辩性的著作,这些都是对社会问题思考的结果。 宋濂的主要社会思想大约形成在元文宗天历元年到元顺帝至正十七年( 1 3 2 8 一1 3 5 7 年) 期间,即他从2 0 岁到4 8 岁之间,发展和完善大约在元顺帝至正十八 年到明太祖洪武十四年( 1 3 5 8 - - 1 3 8 1 年) 期间,即他从4 9 岁到7 2 岁之间。据日 本学者井上彻的研究,这时期正好是元末明初浙江宗族组织化的活动趋于频繁时 期。在此背景下,宋濂的家庭宗族社会思想又是在他游学名师,执教麟溪的时候 形成和完善的。因为他对浦江郑氏义门的宗族生活有直接体悟的机会,对宗族的 管理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还直接参与了族规的制定和修改,因此他宗族的思 想逐步成熟完善。宋濂对于社会秩序和控制的认识进行了思考,这也主要是在执 教麟溪期间进行的。他厌恶战乱,渴望过着安稳的生活。宋濂的人才观则是受到 其朋友经历的影响,如楼彦珍、唐思诚、王柽等,他们有的英年早逝,有的入仕 不得志,抑郁自杀等。 入明后,宋濂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从一位自由学者变成了“开国文臣之首”, 1 【明】宋藏:答郡守聘五经师书,潜溪后集眷之七,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 ,第2 5 4 页。 2 廖可斌:论宋濂前后期思想的变化及其它,中国文学研究1 9 9 5 年第3 期 3 【明】宋濂;萝山杂言二十首,潜溪前集卷四,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5 0 页。 4 【日】井上彻:元末明初宗族形成的风潮,转引自常建华著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版, 第3 4 8 页 1 1 宋濂社会思想研究第一章宋濂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 他积极参与国家的管理,为明朝的典章礼仪等的制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代礼 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 此时他的社会思想得到实践和完善,他的社会思想核 心是教化社会,建立一个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不再像自由学者一样,可以思考 更多的学术内容。由于身份地位的变化,宋濂在朱元璋身边只得谨小慎微。如朱 元璋对待孟子的做法给宋濂带来的痛苦,只有宋濂自己最清楚,他也就不能 再发表“君权民授”等真知灼见。宋濂再也没有洒脱、无忧无虑的生活了。 在入明前,宋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这是宋濂社会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宋濂在这一时期写了很多杂文,这些作品所揭示的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但它们又毕竟是那个特定历史时代的,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燕书中的一则, 记西王须出海贸易,遭遇风暴落水,幸得猩猩救护。后有友人来接,他便要恩将 仇报,杀猩猩取其血以卖高价。友人不平,将他杀死。龙门子凝道记秋风枢 谓有晋人好利,白昼入市,攫取人物,为市伯所缚。有人嘲笑他,他戟手骂日:“世 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 何哂之有? ” 该书另一则,写卫人束氏畜狸牲以捕鼠,始甚称职。然束氏每天都买肉喂它们, 久而久之,狸牲不仅不能捕鼠,反而畏鼠如虎了。作者最后感叹道:“噫,武士世 享重禄,遇盗辄窜者,其亦狸牲哉! ”这显然是针对曾经所向披靡而最后变得不堪 一击的蒙古军队而发的。宋濂的这类作品大都原有所本,如“晋人好利”一则, 源于列子说符,但宋濂往往对故事原型作了新的补充与拓展,使它们具有了 更加深刻的意蕴,更具有时代气息。这些作品之精警,或许不如刘基卖柑者言 等,但它们批判黑暗社会现实的旨趣,则是完全一致的。在抨击黑暗现实的同时, 宋濂反复陈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并对社会进行构建,这就是实行“仁政”的社 会。后来许多研究者都对宋濂的主张颇有微辞,认为他疏阔,不切实际。其实宋 濂并不是一介迂儒,恰恰相反,他对那种死执“仁义”之说,不辨时势的迂儒行 为,持着批判态度,这在燕书当中有所体现。2 入明后,由于自身身份的变化,宋濂虽然撰述日富,但其中所蕴含的批判现 实的精神明显减弱。当然,这时天下由分裂归于一统,由战乱趋于安定,情形远 非元末可比。同时他对佛道两教兴趣浓厚,但着眼点已从它们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转到它们以神道设教、辅俗化民的实用功能上。对于“文”的认识,宋濂越来越 1 【清】张廷玉等撰: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传,明史卷一二八,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编二十 五史i o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三九二页,总第8 1 6 6 页。 2 廖可斌:论宋濂前后期思想的变化及其它 ,中国文学研究1 9 9 5 年第3 期。 1 2 束濂社会思想研究 第一章宋濂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 片面强调“文以明道”、“征圣”、“宗经”等,并认为只要“道”“明”,则文章自 然就写得好,从而否定探讨文学创作技巧的必要性。于是,他的文学观便越来越 靠近保守的理学门徒们的文学主张。后期的社会思想实践,现实的环境使得他的 社会思想趋于保守或倒退。 评价人的一生可以有各种角度和不同的标准。一个人所获得的外在的功名富 贵是一个方面,其内心的自由和愉悦又是另一个方面。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对 现实政治所起的直接作用是一个方面,他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建树及其深远影响又 是另一个方面。综合这些方面来观察宋濂的一生,我们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从 宋濂的前期到后期,他的政治地位及对朝廷的贡献,逐步呈上升态势,而他的心 灵自由及对宇宙、人生、社会、历史之哲理的思考探索,则显示出逐步下滑的轨 迹。他的社会思想正亦应该置于他这样的人生坐标轴上,置于他所处在的社会政 治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坐标轴上,来细细地考究。 宋濂社会思想研究第二章以。普”为目标的和谐社会思想 第二章以“善”为目标的和谐社会思想 第一节和谐家庭建设 在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总是国家与社会的基层单位,因而,家庭和谐总是社 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宋濂认为:“惟夫为妇天,大伦之攸系,故士昏礼有云: 下达纳采,用雁。释者日:取其不再偶也。盖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 有君臣。夫妇之道贞,而天下可得而治矣。”作为官府,国家应宣传褒奖贞妇,以 教化斯民,“圣皇在御,持化机而制六合,褒嘉贞节,所以化行四方而作新斯民者 也”。1 对于家庭,宋濂的核心认识是家庭必须和谐。当时的社会状况是“世不逮古, 夫妻相虐,而兄弟为仇,比比皆然也”。2 对于家庭的和谐,宋濂认为:家人只要把 最基本的义务尽到,为人母要贤,抚养儿子成人,乃至成才,如“艺栎,保之一 发之微,驯至于百围之大,使其枝敷腴,而还荫其本根”3 ;媳妇照顾好长辈,等 等4 ,家庭就会和谐。所以,他非常提倡三纲五常的名教伦理: “天地之间,为人之纲者有三,日:君也,父也,夫也。君统臣,父统子, 为纲固宜,妻与夫齐,亦以系之者何? 盖夫者妇之天,妇能尊夫,夫能统妻,则 伦纪修明而家政严饬。不然,则反目之祸而敦伦之事起矣。” 总之,“夫为妻纲”的维护是最重要的:“呜呼! 位极三旌有不足荣也,禄盈 万钟有不足贵也,名传四裔有不足多也,此权势者可侥幸而致也。惟夫制行,可 以厚人伦,可以移风俗,古今人莫不多贵之、荣之,亘天地始终不可泯也。”5 宋濂对于“孝”有更深的看法:子为父死是对父之孝,父为子死也为孝,而 且是“大孝”,为宗祀之孝。“子为父死,古之人多行之者,故可为劝也。若父欲 存其子而自殒其生,其可为劝乎? 日:非是之谓也,处士君为存宗祀也。然存宗祀, 孝之大者也,不然,则其宗为若敖氏之馁鬼矣。用以为戏,何不可之有哉? ”6 同时, “孝”不是“传龟袭紫,玉帛充轫”,不仅仅是“时省茔域”。他认为世间有多种 1 【明】宋濂:节妇唐氏旌门铭有序,翰苑续集卷之一,罗月霞主编宋濉全集,第7 8 8 页。 2 【明】宋濂:故浦江义门第八世郑府君墓版文,芝园后集卷第三,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1 3 8 3 页 3 【明】宋濂:丽水二贤母墓志铭,潜溪后集卷之五,罗月霞主编( 宋濂全集,第2 2 6 页 4 【明1 宋濂:闽二妇传, 銮坡前集卷九,罗月霞主编 宋濂全集,第5 2 0 页。 5 【明】宋濂:故宁海郭君妻黄氏墓铭,芝园后集卷六,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 ,第1 4 1 9 页。 【明】宋濂:鲍氏慈孝堂铭有序, 奎坡前集卷九,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5 2 4 页。 7 【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黄誉刻辑补,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 ,第2 1 2 9 页。 1 4 宋濂社会思想研究 第二章以“善”为且标的和谐社会思想 孝:亲人之孝、德廉之孝、治民之孝、名文之孝等。具体说来,“不忘乎亲,孝矣。 孝之为道矣,非一而足也。德怀行矣,持己以廉,清洁如冰雪,庸非孝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电梯销售合同范本
- 大型合同范本
- 房屋转卖装修合同范本
- 多人承包鱼塘合同范本
- 校外配餐机构合同范本
- 铲车司机雇佣 合同范本
- 购车定金电子合同范本
- 街区商业招商合同范本
- 特殊空调租赁合同范本
- 养老机构常用合同范本
- 厨房消防安全培训
- 小陈 税务风险应对常见指标与答复思路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背诵提纲
- 2025至2030年中国建筑膜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急诊急救试题(附答案)
- 变电站新员工培训课件
- 会所会议室管理制度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中科海光:2025年深算智能:海光DCU行业实战手册
- 信息服务费 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