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专业论文)沉重的童年——关于儿童和童年的媒介叙事.pdf_第1页
(传播学专业论文)沉重的童年——关于儿童和童年的媒介叙事.pdf_第2页
(传播学专业论文)沉重的童年——关于儿童和童年的媒介叙事.pdf_第3页
(传播学专业论文)沉重的童年——关于儿童和童年的媒介叙事.pdf_第4页
(传播学专业论文)沉重的童年——关于儿童和童年的媒介叙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摘要 本文在媒介的话语实践层面上,在梳理大众媒介出现以前的章年观历史的基础 上,重点考察成人对儿童童年产制出的一整套叙事体系,以及这一叙事的手段、 模式和内在机制。依据这样的思路,建立起本研究的路线和框架,即呈现儿童 童年画面的三大意义体系,分别逐级展现大众媒介在作为场域和工具时,儿童和 童年被当成话语的一部分时通常如何被描述和阐释,以及被当成话语的“聆听者” 时又如何被界定和评价。既在面上对历史作出概况式的梳理,以揭示成人的“话 语霸权”自始至终的凌驾,又试图针对具体的文本做点上的剖析,以了解“话语 霸权”如何得以运作和开展。综观整个历史和现状,如果说,成人在儿童章年 问题上的话语霸权由来已久,那么在大众媒介( 尤其指电子媒介) 介入之后,这 种霸权的行使,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目的,有了更为丰富的模式和表现。无论是循 循善诱,还是温情脉脉,还是痛心疾首,都欲盖弥彰地强调了儿童极具弹性的他 者地位。 关键词: 儿童、童年、叙事、话语、媒介、媒介内容、媒介批评 中图分类号: g 2 0 、 a b s t r a c t : i nt h el a yo ft h ed i c o u r s ep r a c t i c eo fm e d i a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f o c u so nr e v i e w i n gt h e w h o l es e to fn a r r a t i v es y s t e mo nc h i l d r e n c h i l d h o o dp r o d u c e db yt h ea d u l t ,a n dt h e s k i l l 、m o d ea n di m m a n a n tm e c h a n i s m o nt h eb a s i co fl i r i n g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l d h o o d n o t i o nb e f o r et h ea p p e r e a n c eo fm a s sm e d i a a n dt h e nt h er o u t ea n df r a m eo ft h i s s t u d y , n a m e l y , t h et h r e em e a n i n gs y s t e mo ft h ei m a g eo fc h i l d r e n c h i l d h o o d ,i ss e tu p , t os h o wh o wt h ec h i l d h o o dj sp o r t r a i t e da n di n t e r p r e t e da sp a r to ft h ed i s c o u r s ea n d h o wt h ec h i l d r e ni m a g ei sd e f i n e da n de s t i m a t e da s1 i s t n e r t h i sa r t i c l es c r a t c ht h e s u r f a c eo ft h eg e n e r a ls i t u a t i o nt oe x p o s et h ep r e s e n c eo fd i s c o u r s eh e g e m o n ya l lt h e t i m e ,o nt h eo t h e rs i d e ,t r yt of e a t u r ea n da n a s y s et h es p e c i f i ct e x t u r et of i n do u th o w t h ed i s c o u r s eh e g e m o n yi so p e r a t e da n dw o r k i n g m a k e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v i e wo ft h e h i s t o r ya n de x s i s t i n gs i t u a t i o n ,i fw ec a ns a yt h a t t h ed i s c o u r s eh e g e m o n yo n c h i l d r e n c h i l d h o o do r i g i n e dl o n gt i m ea g o ,t h e nm o r em e a n sa n dm o r ea b u d a n tm o d e s i sa p p l i e do ni ta c c o r d i n gt od i f f e r e n tc o n t e x ta n dp u r l :i o s e i naw o r d ,w h e l h e ri n g e n t l ew a v o rw a r m h e a r t e dw a y ,o rw i t hb i a e rh a t r e d ,t h em o r et h et r yt oh i d ei t ,t h e m o r ea l lt h em o d e se x p o d et h ec h i l d r e n sf l e x i b l ei d e n t i t yo f “o t h e r k e yw o r d s : c h i l d r e n 、c h i l d h o o d 、n a r r a t i v e 、d i s c o u r s e 、m e d i a 、m e d i ac o n t e n t 、m e d i ac o m m e n t 3 一问题的缘起 引言 就如东方学的“只有东方问题,而不存在西方问题”,女性主义的“女人的问题 始终是男人的问题”,政治领域里“美国不存在黑人问题而只存在白人问题”,【1 】 在涉及到儿童和童年的问题时,我们几乎也可以套用以上的模式,生成以下命题: 从来就不存在“童年问题”,而只有“成人问题”。以上的陈述句遵照的是同一个 逻辑,即两两提出的两个阵营里,前者通常是被消声的弱势一方,前者的历史由 后者书写,前者的形象由后者建构,前者的身份通过后者表达,前者的话语权多 多少少,有意或无意地被后者削弱或剥夺。 当然,儿童与成人之间并不存在如东西方之间、男女性别之间和人种之间的直接 对立和利害关系,但作为有着承接关系的这两者,却传递了更微妙而复杂的种种 隐喻。儿章和成人既是承接和递进的先后关系,物种上的继承和进化关系,也不 可避免地对峙为有强势、主客之分的两个阵营。基于生理上、认知上、经历上和 心智上的前后阶段的关系,成人所属的阵营通常更具强势,甚至是由这一阵营制 定着另一阵营应遵循的法则,以及两者的边界。也在相同的前提下,儿童阵营难 以接近或者不可能掌握权威和话语的工具,因而处于权力的劣势。对于自己的身 份确立和表达,也只能被动地处于懵懂状态。 在这个过程里,儿童较之于东方、女性和黑人,更加无意识和被动地被排斥在外。 这是一种由自然法则规定好的阶梯关系,有天然的合法性,因而比其它三种对位 关系更显得令人难以争辩。在关注儿童童年与成人成年的对峙关系时,虽然阶 级对立的程度并不如前两者如此激烈和冷酷,但两者间的强弱地位有着与其他阶 级关系同等的性质。出于物种和生物学上的原因,儿童在通常意义上被视作“不 完全行为人”,因此,对于自我身份的表达,和权力的占有,儿童有着和其他弱 势一方不同的表现。 也因为这样,关于儿童童年问题的叙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实践,即内容是由 成人生产,叙事者是成人,儿童通常只能立于聆听者的境地。自然,成人的意念 和儿童的反意念一直存在着冲突和矛盾,虽然儿童也无从介入关于自身身份的叙 事,但却以其它方式表达了越来越声势浩大的反抗,就各自的身份地位和关系问 题展开了越来越频繁的谈判,关于儿童的话语也在抵抗和融合之间不断地寻找力 量的平衡。但是,儿童和成人的代别之问的霸权关系自始至终就没有消灭甚至减 弱。儿童叙事以成人为主导,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二问题的提出 在大众媒介横亘于个人年i j j t 部世界之间,而成为形成个体和社会经验和态度的主 要参照时,屏幕和网络取代了景象和镜子【2 】,大众媒介成为最强有力的话语工 具,和最具穿透力的文化消费品,人们以更间接更虚拟的中介认知世界和判断自 己的处境,依照媒介和确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如乔纳森波特所晚,“发言权 4 的获得取决j 二运用确保发言权的规则的熟练程度”,【3 】,在以大众媒介为主要的 话语场域和权力争夺场域的态势下,成人谙熟此种场域下的游戏规则和话语策 略,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通过媒介建立起超越儿童客观身份之外的话语体系, 媒介内容中的儿童身份凸现成为“媒介真实”中的大主体,在与现实的主体对 话和协商的过程中,最终实现关于儿童身份的具有意识形态的完整叙事。 但也因为如此,对儿童问题的关注,尤其是涉及到和大众媒介影响下的儿章时, 各种媒介批评在“发现童年”或“保护童年”的大旗之下,粉墨登场。对童年的 重新发现也好,保护也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暴露成人对儿童和童年的态度。 就此,媒介内容和媒介批评关于儿童童年的叙事由此进入本研究的视野。儿童 在媒介中作为叙事内容出现时,被表征出的意义,媒介中的儿童被赋予了什么样 的身份,并且是用何种方式被赋予的,以及对媒介和儿童的关系如何被阐释,这 就是本文要关注的对象。具体的说就是,在儿童童年的问题上,成人会通常借 助媒介表达些什么,如何讲故事,讲什么样的故事,体现了怎样的一整套叙事 逻辑。但真正的意图却在于搜寻出一条成人的意识形态在其中贯穿的线索。 三研究方法和框架 关于儿童童年的媒介叙事,本文的考察对象主要来自于两个来源:大众媒介传 播的内容,和针对儿童问题进行的媒介批评。媒介内容和媒介批评关于儿童的叙 事都是以儿童为指涉,但分别有不同的叙事者、聆听者,因此有不同的立场和叙 事意图,利用不同的叙事手法和策略,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前者的叙事偏重 描述,后者的叙事偏重评论。媒介内容的叙事者,是利用大众媒介传播信息的职 业传播者或临时的客串者,他一旦介入大众传播的过程,便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 和清晰的意图的,或是讲述某一具有动人情节的故事,或是直接的推进某一观念 性内容,或是改进某种习气而倡导另一种风尚,总之是要对大众媒介的受众产生 立竿见影的,或是潜移默化的效用。而媒介批评中的叙事者是学者或专家,以公 正权威的面貌出现,以预定好的声张社会公义、维护道德规范的自觉意识,批判 社会现实和媒介内容。并且发生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媒介本身、理论界而非一般大 众。公众对这种叙事者的期待因此各有不同。而在分析媒介批评的儿童叙事时, 将各种互相对立和争论不休的话语并举,可以暴露其后的道德立场下的各种念 度。当然,对于权力关系的互动以及协商过程,须另列篇章做专门研究,而在此 有限的拙文中并非重点,但结果和既成现状仍有着同等的重要性。 在进行媒介内容和媒介批评的批评前,为预先竖立起一个相对局外的标本和参 照,不得不对童年观进行考古,了解童年的历程和关于章年的各种经验或先验的 表达。这一部分包括对儿童建立的生理学、医学和心理学上具有“科学性”和“事 实性”的话语,是对儿童童年发生认知的客观基础;而在童年概念和儿童形象 丌始浮现和逐渐面目清晰的过程里,形成的各种争论和发现,则是童年神话的丌 端,币是在这些历史性的表达的基础上,童年的媒介叙事才得以洋洋洒洒的发生 和日渐激增,关于童年的神话也得以维持和延伸。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将蕈年 观的考古单独列出,而不与对媒介内容的考察为伍,重大的原因在于,此处的章 年叙事主体并非凭借着大众传播媒介,而是在大众传播出现以前以i - 1 口相传或史 字的形式进行的,传递某种社会情绪,甚至形成一种社会舆论,并最终固定成文 本,散见于哲学、医学、文学等等类型的典籍中。因此,它将会简略地被梳理, 以作为大众媒介出现以后的叙事模式的参照系。 在文本分析的这个线程中,从童年观的历史性叙事,到媒介内容中的童年叙事, 到媒介批评中的童年叙事,可以建立起如下的意义体系的等级制:第一个层次是 在大众传播媒介介入以前就业已成型的童年观历史,有其发生形成的深刻的客观 社会历史因素,一切现有的童年叙事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或更改。在此将之称为 关于章年的“前意义体系”。第二个层次是大众传播媒介出现后,在历史和现实 的基础上制作和传播的童年话语体系,在各种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作用下,在 制度化的媒介机构中,用特定的叙事手段,展示出“媒介真实”而非“客观真实” 的儿童形象,可称之为“增殖意义体系”。第三个层次,媒介批评针对媒介作用 下或媒介内容中的童年,试图超越童年故事和神话的叙述者身份,构建出超出童 年本身之外的意义体系。这一层次可被视为“超越意义体系”。下面以图示说明 本文的框架: “前意义体系”c = 令“增殖意义体系”。= “超越意义体系” ( 章年观考古) ( 作为媒介内容的叙事)( 作为媒介批评的叙事) 三大体系,分别展示了不同的成人叙事者,在不同的情境和意图下的不同叙事模 式。虽则个体的叙事方法会有差别,但是各个体系内的叙事者如若被当成一个整 体,则可以窥探出相对完整的叙事框架。同时,通过考察“媒介真实”中的儿童 童年话语,以及媒介批评中的儿童童年话语,成人的立场和意图也将得以浮出 水面,越见清晰。 三大体系各有侧重,相互关系为:前意义体系是作为增殖意义体系和超越意义体 系的参照存在,是大众媒介叙事的“史前史”,增殖意义体系和超越意义体系则 是前意义体系的延伸。而增殖意义体系和超越意义体系,一方面,媒介批评包含 了对媒介内容的批评和媒介效果的批评,因而超越意义体系一部分又是以增殖意 义体系为基础的,另一方面两者又是并列的关系,即,两者都将说明和大众媒介 相关的童年叙事,并且体现出不一样的叙事逻辑和叙事框架,相互不可替代。 因为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对成人在儿童问题上的经验和意义建构做出分析和 领会,并且,文本和文本实践不带有含义的痕迹,也不是由生产意图一劳永逸的 决定,而要在“阐释”的过程中形成具体语境下的含义。【4 】所以本研究进行的 也必定是专注于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的质的研究,重点在分析叙事者和意义 建构者的心理机制、价值标准和策略。 5 】在分析媒介内容的儿童叙事时,将选 用大众媒介,主要是电子媒介,包括广告、电影、电视等,对关于儿童章年的 各种话语,根据叙事者和聆听者的不同关系做出分类,在此基础上考察叙事内容 和手段。而在分析媒介批评的儿童叙事时,则选取学者或媒介工作者对媒介和儿 童关系的主要评述的关键话语,分析不同语境下的叙事动机和叙事策略。在选择 作为分析样本的媒介内容时,意蕴的丰富性是最为重要的标准,不在于通过数量 的丰富米达到面上的概括,而只在乎精确而完备地描述每一个点,以点的深度弥 补面的广度上的不足。 第一章元意义体系:童年观考古 童年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生命阶段,而是被赋予了主观意象和社会功能的模 型。这里考察的童年对象,是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之前的历史上形成的童年观。这 种童年观的建立,如下文即将分析到的一样,是由拥有这种话语能力和话语权力 的人建立起来的,即通常意义上的精英阶层。他们虽然没有可以借助的大众传播 工具,但却以精英的特权身份,以个人或群体的身份,传达了关于童年的社会情 绪,或建立起关于童年的社会舆论。本部分试图对这种历史上的童年话语作出简 单的梳理。 第一节童年概念的来历 个人以他所属的群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来确定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童年是 人生的最初阶段,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说法,一个社会要具有关于儿童的意识,就 需要明确划分生命的各个阶段,并创造一系列准确的术语描述各个阶段的情况。 6 1 吉利斯( j r g i l l i s ) 的社会史研究表明,在工业化开始以前,在欧洲社会中, 既不存在各个年龄阶层间明确、严格的阶段区分,年轻人也并没被赋予特殊的社 会地位与社会角色。年轻的人们与年幼的以及年长的、年老的人们一起,生活在 家庭和传统的共同体中。【7 】那时,童年的概念是模糊的。 根据菲利普邛可里埃斯( p h i l i p p ea r i e s ) 在儿童的世纪中的考证,童年是在 1 6 世纪“发明”的,在中世纪,根本不存在童年的观念。当时的照片支持了他 的这一结论,照片上的孩子身穿除了尺码小一些其它则与大人无异的衣服。他们 是小号的成人,度过了婴儿期之后,就开始参加成人的活动,赢接通过实践和活 动去学习生活,他们与父母的情感联系也并不像现在那么紧密,相应地也没有受 到如今天这么谨慎的重视。波兹曼因此用“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这样的标题总 结了古代西方社会童年观。 阿里埃斯当时并没有明确得出童年突然产生的原因。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婴儿死亡 率的降低、宗教的影响等因素来分析童年与成年的分离。历史学家埃森斯坦将印 刷术的发明与童年的发明联系到了一起,她认为,童年的新观念可能与“从做中 学”到“通过阅读学”的重要转变相关联。印刷材料使得儿童的学习由基础水平 渐进的发展到高级水平,儿童由此开始接受了不同于中世纪学徒、耕童、生手或 童仆的发展过程。 但是阿里埃斯式的结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童年在中世纪的地位很有可能比 阿旱埃斯估计的要更独特重要一些。事实上,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儿童 的概念有比较丰富的发展。古雅典人公元前就已经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学校,学校 里有运动场,有为1 8 到2 0 岁刚成为公民的男青年开办的大学,有专门培养演说 家的学校,也有教认字和算术的小学。这些学校当然不是为工业社会培养劳动力 预备军。有些学校甚至成为了向世界各地传播希腊文化的工具。凡是有学校的地 方,人们就会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有某种程度的认识,f 8 】然而这种认识并不完 整,电不清晰。可以肯定的是,中世纪没有儿章成长发展的概念,也没有学习需 7 要具备必要前提和循序渐进的概念,更没有学校教育是为进入成人世界作准备的 概念。f 9 1 吉利斯解释了童年概念缺位和后来开始发展的原因,他认为,青年期 被区分西桌是工业化和近代化的必然结果,因为近代工厂的出现,年纪较轻的那 部分人从传统的家庭共同体中被吸引( 或驱赶) 到城市,成为工业大军的生产主 力。这时,儿童和青年都被要求接受与社会产业发展相符的技术训练和知识灌输。 教育和劳动在此是分离开来的。【1 0 】 第二节关于儿童的修辞 在没有系统的对儿童形象做出整体的呈现时,对儿童的认识或界定,更多的来自 于具有修辞维度的诉说。根据詹姆斯费伦的说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出发,把 叙事看作修辞就等于认为叙事不可避免地与阐释联系在一起,而阐释又具有无限 的可塑性根据阐释者在特定场合的需要、兴趣和价值而定。”【1 1 】因此,我 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或学派将儿童做了不同的身份认定,他们既是叙事者,同时 也是阐释者,将儿童概念化为不同的模型,阐释出以他们各自的价值、情感和信 仰出发的意义。 阿里埃斯描述了中世纪儿童观匮乏的情状,但同时他也补充道,“儿童的观念不 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相比在对儿童概念所作的学究气的界定或实用的法律上 的划分,旅加于其上的各种带浓重感情色彩的热情洋溢的,或正面或负面的修饰 性断定,则更为丰富和饶有趣味。童年首先在文字上就负载了足够多的成人童话。 “我们这群懵懂无知的孩童,现实世界迎接我们的到来,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就像 一颗颗种子,一块块石头。年幼时,我们不可能领略现实世界的风采,也不会陷 入它的漩涡,因为我们自己就是漩涡。”【1 2 】对于这个漩涡,有三派不同的论说: 原罪说、白板说、浪漫说。在这些体系下,分别建立了应如何对待儿童的学说。 原罪说在中世纪盛行,这一派认为人天生是带着邪恶出生的,童年是最为罪孽深 重的时期,要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消减,最终得到救赎。斯多葛派对这一论点的 讨论最为激烈,他们的理论依据是人性本恶,自然会产生邪恶。儿童是坏的,并 且是自然把他们变坏了。而教育并不时一种塑造或重塑,只是自然的培养。柏拉 图将儿童与动物以及奴隶划为一类,因为他们同样不具备理性的,并且无品德。 因此,应旌与教育以同时重新塑造他的身体与性格。 白板说来自洛克的名言:人类的头脑生来是一张空白的刻写板,一张空白的书写 板。孩童是白板一块,书写的内容由成人决定,因此一个无知、无耻、没有规矩 的孩子代表着成人的失败,而非孩子自身的失败。这在确定了儿童依附性身份的 同时,也用否定性的话语定义了儿童。推进了儿鼋概念的洛克还认为儿童与成人 的区别,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羞靴感的缺失。“在。一切事物中,名誉和耻辱,一旦 人们喜欢上它们,是最能刺激心灵之物。假如你能使孩子形成珍惜名誉、憎恨耻 辱,你就已经在他们心中植f 了正确的原则。”1 3 1 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者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将童年奉为完整、纯洁的圣地,是 8 自然赐予的美好形态。孩子与生俱来的天真、坦率、好奇、与恶绝缘,正是被洛 克所强调的识字能力、教育、理性、自我控制力和羞耻感淹没了。现代文明下要 与商业文化和大众媒介剥夺童年的魔力对抗的念头,便出自对童年寄予的美好意 愿。伊壁鸠鲁将幼小的孩章与动物相比,确信自然在儿童的身上体现得最为完美, 自然通过儿童映射出自己的轮廓和光亮,儿童的身上中能看到全部的自然意图。 在这个历程里,童年的无理性就不是可笑可鄙的原始野性,也不是邪恶的发端, 而是承载着美好希望的生命原初状态。 无可避免的,关于童年的概念和想象从来就被成人一手垄断,童年的历史也由成 人写定。“特定的话语包含着特定的对自我的建构,这种话语的使用不仅使我 们可以确保和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还可以维系权力关系以及支配和服从的关 系模式。【1 4 】”这里提到的拥有绝对的话语主权的那些叙事者,建构的正是这样 的话语。这类叙事中,儿童被当作实体的存在而被确立,而且很显见,关于儿童 的话语,其产制的主体集中在哲学家、文学家、法令的制定者等等这样的精英阶 层内部,在大众媒介出现以前,这群人掌握着主流社会的话语权,用种种文学的 或哲学的,私人化的或公开性的,学术的或非正式的言语,都被成人将童年作为 探索人生的阵地,以法令条例、学术论辩、哲理思索、文学语言的形式,将之井 然有序地组织成与成年相对峙的他者身份。并且,无论是对儿童作的阶段划分, 还是关于儿童的修辞,大多未能逃脱个人层面的叙事框架,甚至于出自成人的主 观抒情。总之,无论是用年龄划分阶段,还是用各种修饰性的话语对儿童i 童年 的界定,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界限被规范化、合理化,是可以被具体指认的。成人 对儿童身份的指定,积极地剥夺了儿童自我身份划定的权益,他们必须依赖于成 人的描述和界定。并且,这种指认也以成人作为参照系和立论基础,即儿童的定 义是通过将他从“他不是”的范畴中划分出来而确定的。【1 5 】这便是童年观得以 立足的唯一方式。反过来,在划定儿童身份的同时,成人也确立了自己的坐标。 第二章增殖意义体系:作为媒介内容的叙事 媒介的大众话语传播工具让成人多了一种更强有力的工具,使得他们可以用特定 的叙事方法和话语赋予儿童更多角色和意义的同时,完成自己的传播意图,与此 同时,成人和儿童的关系被没完没了的划定,客观上也实现了社会建构的功能。 此处选择的文本,以电视、电影和广告作为代表。这些文本有一个共同点在于, 都是虚构的叙事,而非强调客观真实的新闻叙事。这里要研究的叙事有更多的发 挥空f h j ,它在作为现实表征的同时,也是现实的发挥、改造、加工和变形,就 是在这一系列过程里,关于儿童童年的意义发生了增殖。 与元意义体系中的叙事者相比,这早的叙事者不再是个体,而变成有组织有制度 的媒介中的工作者,这里的叙事也不是散漫的,个人化的,和完全感性的而是制 度化的和依照一定程式的叙事。这样的一套叙事体系下,成人如何建立了关于儿 童,童年的“媒介真实”,是这一部分要关注的重点。 叙事,就是讲故事。寓言、神话是叙事,小说、诗歌是叙事,电视、电影是叙事, 新闻、日常对话也是叙事,媒介批评也是叙事。叙事又不仅仅是讲故事。叙事是 传统知识话语的典型之。1 6 】“叙事出现在所有的时问、所有的地方、所有 的社会之中;叙事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开始而出现。”( 罗兰巴特语) 是了解世界和 了解自我的最重要参照之一,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 本方式”。1 7 叙事知识不同于科学知识作为两种基本的传统知识形态,它必定 明示或暗示某种价值认定体系,牵涉到叙事者和被指涉者的权力关系,最终要通 过协商而达成固定的意义,和形成社会制约力。 在任何一个叙事行为中,讲述者、聆听者和被指涉者之间的三角关系里,总存在 着特定的张力,在这种张力的笼罩和拉扯下,故事向前推进,快感被激发,意义 也被制造出来。在本文特定的讨论议题下,被指涉者总是围绕儿童展开的,聆听 者则可能是儿童,也可能是成人,而讲述者即算是在贴有“儿童节目”或“儿童 读本”标签的内容中,也只会是成人而不是儿童自己。因此,媒介内容中的儿童 话题就如同童年的概念一样,是由成人垄断的,成人决定了叙事的内容和走向。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儿童的媒介叙事,讲述者固定地是占据垄断地位的成 人,被指涉者也固定地是儿童,聆听者在以儿童为核心受众的场合下是儿童,否 则便是成人。聆听者为唯一的变量。在聆听者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叙事策略会相 应的发生变化。但当聆听者对传播内容发生质疑甚至责难,并直接对媒介内容甚 至媒介本身进行评判时,叙事就不再是单向和垄断性的而是形成了反馈甚至互 动,此时,意义处于被协商的过程,对儿童问题的争论超越现实场景而进入超验 领域,论辩者的立场也将转换成凌驾的审判方。这是下一部分要讨论的媒介批评 的叙事,本部分则限定在与特定场景粘合在一起的媒介内容上。 聆听者作为三角关系中的唯一变量,和叙事者保持长期、隐性的协商和斗争,引 得叙事者和聆听者的关系发生了细微而深刻的变化,下面对两者关系做进一步的 说明,以此为划分叙事模式的认知前提。 根据意大利符号学家安贝托艾柯的创造,参与到文本中去的主客双方,有经验 作者、经验读者、模范作者、模范读者的区分。而模范作者和模范读者是创造出 文本意义的理想合作者。他提到的文本锁定在小说文本上,而在本文中,我们将 其推而广之,也应用于影视文本。借用他的理论,因为文本在塑造一个包罗万象 的世界之时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只能借助暗示和隐喻尤其在叙事手段从“故 事讲述”越来越偏向于“场景制造”时,这样,读者被希望能通过阅读和聆听而 参予其中,运用想像和经验去填满文本中间大大小小的缝隙。艾柯把这些读者中 不把文本当作容器以贮存来自文本之外情感的,称作“模范读者”,反之则是“经 验读者”。也就是洗,模范读者就是文本制作者叙事者预设的、隐含期待着 的、理想状态的读者。他们既是文本希望得到的最为理想化的合作者,又是文本 试图创造的读者。而“模范作者”也不是现实作者,而是“一种叙事技巧的表现”、 “一系列的文本指令”。【1 8 】我们可以认为那个处于文本之外而事实一l i i 作了文 本的叙事者就是所谓的“经验作者”,而经验作者创作出来的文本中的叙事者则 是“模范作者”,模范作者对文本和读者的意义就在于他引导了读者的走向。这 样,制作文本的模范作者在运用成熟的叙事技巧和话语,一边讲述故事,一边寻 求和锻造模范读者的过程里,成人对成人,或者成人对儿童这样的作者一读者 叙事者一聆听者的关系中,包含了双重的权力关系。 1 0 一方面,我们难以保证叙事者作为一个经验实体,作为文本的创造者和提供者, 不会掺进他“不能告之于人,只有自我精神分析时才有办法知道的因素和内容”。 f 1 9 1 另一方面,成人在面对作为聆听者或文本指涉对象的儿童时,也无法摆脱占 上风的心理优势,至少是无意t 地怀揣提供意义和指导的意欲。但是,现在普遍 的社会风气是,谈起媒介内容对儿童的影响,和儿童受众的媒介行为,无论学者 专家,或是普通大众,都越来越倾向于把儿童当作是老练主动、拒绝受骗、有免 疫力的聆听者。因此,在涉及有关儿童形象身份的媒介内容时,叙事者不得不谨 慎行事。这样,聆听者被大众媒介训练得越来越老道,而越来越倾向于以自己的 经验阅读和判断文本,即越来越是经验读者而不是模范读者,而叙事者则学习熟 练地利用模范作者,让作为经验实体的自己抽离,而让聆听者感觉不到客观叙事 者的存在,只用文本里的讯号发出指令,引导聆听者。这一情况形成了叙事者和 聆听者之间的吊诡:叙事者试图尽量塑造出无懈可击的模范作者,以寻求模范读 者,而聆听者则表现得不甚合作,拒绝成为模范读者。当然在各种叙事模式下, 叙事者和聆听者有着微妙的互动。 所谓儿童和童年的媒介叙事,在本文中意指大众媒介介入之后,围绕儿鼋和童年 的话题建立起来的一系列话语和意义体系。要建立和维持针对童年的叙事,在大 众媒介的环节下,将必然围绕着两种话语的产制:一是针对儿童受众使用的话语, 即对儿童传播了什么,另一种则是关于儿童的话语,即所传播的儿童是什么,以 什么样的策略传播出去的。2 0 1 这两种话语,虽然都可以并且通常被贴上“儿童” 的标签,但却很鲜见是完全由儿童自己制作和传播的,而这些话语的消费者或日 使用者却很有可能是儿童。因此,在对这两部分话语和符号进行阐释时,首先有 必要分清楚谁是编码者,谁是译码者,即谁是叙事者,谁是聆听者,谁是被指涉 者。这样的关系揭示了叙事话语背后的立场和态度,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在能指 和所指间建立稳定的特性,才能确定各种话语的建构。( 2 1 在这样的背景下,聆听者、叙事者、被指涉者之间的多种组合关系下,形成了不 同的叙事模式,有着不同的意图和手法。其中,凌驾式和同伴式是以作为聆听者 的儿童和作为叙事者的成人的不同关系为划分依据,讨论的是向儿奄传播而建构 起的话语;观照式和协作式则是以文本内容中的儿童( 作为被指涉者) 和叙事者 的关系为划分依据,讨论的是关于儿童的话语建构。 一、 凌驾式 是带有“主题先行”色彩的叙事模式。叙事者预先设定好叙事主题,以显见的劝 诱方式向儿童传达,意图清楚地表达某单一论题,或实现某道德主题的渗透式教 化。叙事者没有刻意隐藏经验作者的面貌,相反以权威代表的身份,试图招致聆 听者的归顺。文本中出现的儿童形象也通常是乖顺的,即使是有过逆反举动的最 后也终将回归叙事者规定好的道德框架和知识体系。在这一模式中,叙事者收纳 模范读者的野心显而易见,手段也不那么含蓄。年龄太小而缺乏足够经验的低幼 儿蕈通常是这种叙事模式的聆听者。 这一模式中,被指涉物以儿童为主,聆听者则是儿童,聆听者和叙事者的关系表 现为潜在和隐形的凌驾。 1 1 凌驾式的叙事通常会以某种固定的话语作为开场,比如,“很久很久以前,”, “从前,有一个”,“让我们1 起来”,以此来发出寻求它的特定模范读 者的讯号。接受这一讯号的读者就意味着接受了超越“合理”或“常理”意境的 协定,而暂时被引导至不与现实经验发生联系的场景中,有组织地漫游在意欲明 显的寓言世界里。这个过程中,叙事者友好亲切地向聆听者诉说一个故事,或者 讲解某个道理,看似不强求不说教,但暗中通过柔和温馨的威慑,将聆听者拉到 了自己的立场和框架之下。在脱离故事中的场景后,聆听者已经可以将习得的知 识或观念嵌入日常举动中,耳熟能详地将虚拟情境转化成经验结构。 这种叙事模式下最典型的文本是讲述给幼童的各式童话。麦兜系列的电影里,小 猪麦兜的妈妈给麦兜讲的一连串故事就是用凌驾式的叙事。 从前,有一个小朋友撒谎,有一天他死了。” 从前,有一个小朋友很用功的念书,长大以后发财了。” 从前,有一个小朋友很不孝顺,有一天,他扭伤了脚。” 从前,有一个小朋友早睡晚起,第二天,他死了。” 这些故事,统统以“从前”的句式开篇,以“有一天( 即后来) ”收尾。 将“开始、高潮、结尾”的三段论结构简化为两段,直接从原因过渡到结局,而 省去了中间的细节和事情发展过程,结局非幸则祸,非耻即荣,最后的落点简洁 有力,尾旬的短促句式作出的是非判断展现出强而有力的褒贬态度。善恶和对错, 并没有在叙事中得出正面的鉴定,但倾向性却不言自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 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做了应该做的会得到报偿,做了不应该做的就 会受到惩罚。逻辑简单清晰而有力。 作为童话,“虽然那些话语是令人愉悦的,但它同样也是具有压迫性的”【2 2 】。 麦兜妈妈在麦兜的床榻前温柔哄他入睡,直n d 麦兜抵不住睡意,还继续意犹未 尽喋喋不休地一个接一个地讲述同一种格式的故事,沉醉于向他揭示一系列褒贬 分明的道理,在展示f 面的行动教材的同时,用反面教材以温情的方式严正警戒 他。其中使用的道德指标则永远是容易流传久远最简单质朴的真善美的永恒标 准。 这是传统的对一的人际传播的方式下的叙事文本,而在大众媒介中,这种叙事 模式则有了更多更复杂的叙事策略。 天线宝宝是近年最受欢迎的儿童电视节目。天线宝宝和芝麻街显见的相同之处在 于,都以低幼儿豪为模范读者,前者针对的是1 2 个月到4 岁的学龄前儿童,后 者针对的是3 到6 岁的学龄前儿童。数字上的衔接刚好把学龄前的所有孩子一网 打尽。两者都格外看重轻快简单的游戏氛围,在游戏中提供知识和社会交往。天 线宝宝旱的信息量不如芝麻街丰富,游戏也更为简单。比如,他们会边洗澡一 边c k i h 手- 、肘、脚、膝盖等身体部位,或是根据音乐提供的旋律一边咿咿呀呀一 边活动肢体,总之尽量把现实情境中的活动最简化,同时将认知活动融入。但不 同于早年的芝麻街,天线宝宝没有囊括认知、情感、生活等一系列知识的庞大信 息量,要讲述的故事也不是由情结来推动,而是塑造了充斥着高科技的“幻想乐 园”这一虚拟场景,并通过“幻想乐园”和“真实世界”问的转换,让儿童受众 在幻想和现实中穿梭,既满足情感需求,也满足认知需求。 在皮亚杰的理论体系中,符号的运用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把环境中的物体和事件内 化,也就是在内部表征它们,思维是内部表征,因此能够助符号进行内化使得2 4 岁的学前儿童开始根据物体和事件的一般特征来叙述它们,让物体和事件形 成概念,但这些概念并不像成人的概念那样表达完善,富有逻辑,这种概念被称 为“前概念”。【2 3 】天线宝宝的叙事将所有行动环节尽量简化,避免过多的人际 关系和复杂的动作,通过使用象征性的符号,比如象征性的触摸自己的身体和扭 动身体,儿童可以形成关于某些动作和身体部位的概念。 由于学龄前儿童没有正式进入社会环境,对于社会规范下的话语没有认知,自我 认识模糊不清,主体处于形成阶段。在考察主体形成的这个问题上,拉康提出了 著名的“镜像阶段”理论。拉康认为,六至十八个月的儿童利用反映于镜子之中 的身影确认自己的形象。这使他逐渐摆脱了“支离破碎的身体”而获得自己身份 的基本统一性。镜像阶段之前,儿童仅仅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一堆破碎的物体,他 甚至对于这个不完整的身体怀有恐惧。这时的儿童无法通过自我感知例如时 间感,空间感,运动,等等认识身体的完整性,只有外在于自身的镜像才能 为主体提供一个结构性的整体。拉康认为这个自我认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最 开始孩童和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子前,这时孩童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和大 人的镜像还不能区分;稍后可以区别自己的镜像和自己的身体、最后觉察镜像是 自己的,并不断为这一发现而狂喜。在镜像阶段,孩童与镜中映象依然是一种想 象的关系,镜中之我既是自己又不是自己,当孩童企图触摸时发现它并不存在, 因此发生了自我和镜中之我的对立,用拉康的话来说,是“自我的异化”。镜像 不过是孩章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之前的理想的我,或者说“虚构的自我”。2 4 1 当然,许多时候,拉康所说的镜像仅仅是一种象征物一种外在于主体同时又 给予主体定位的象征物。“镜像阶段”的意义就在于清晰的界定自我。 天线宝宝是“科技幼儿”,使一个仙境般的自在世界中的一群孩子,为现实中的 孩子提供了认识自我和世界的镜像。天线宝宝唱歌时,观看的孩子也跟着唱歌, 天线宝宝舞蹈时,孩子也会跟着舞动,甚至节目开始和结束时,孩子都会对电视 中的天线宝宝们说再见。f 2 5 这些孩子虽然还不足以认识镜中之像和现实的区别 与联系,但他们仍将其认为与自己有直接关联,对其作出直接的反应和回馈,他 们把天线宝宝接受为另一个国度里和自己同样的同龄人。 另外,因为学前儿章相信万物皆有灵,f 2 6 他们不仅认为花草有生命,连太阳月 亮风,都是有灵性的活物,因此用天线宝宝这样的非人形象作为文本内部的叙事 代言者,便可以在儿童心目中能获得认同。同时,将奇异的形象赋予人的行为举 动,这样的叙事策略可以回避硬性的现实外壳,制造超越现实世界的情境。比如, 天线宝宝们就可以在没有任何管束的天地下自由生活。他们所生活的宝宝乐园, 太阳长有婴儿的可爱笑脸,草地一望无际,五彩花朵会随时说话,喇叭时不时冒 出米放声歌唱,现代科技的神奇景观在这里也随处可见。这样一个儿童乐园只能 存在于和现实无关的场景中,但如果以真人现身,儿奄容易产生错觉和认知j 二的 困惑,对自己的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发生怀疑,利用卡通形象就可以回避这些问 题。 天线宝宝里有两个世界:天线宝宝们所在的宝宝乐园和天线宝宝肚子上的屏幕中 呈现的真实世界,两个世界问会进行简单的双向切换,永不重叠和平行,形成参 照。在旁观这样的虚拟世界时,儿童不会对其合理性形成质疑,因为在天线宝宝 亲密无问的召唤下,他们已经结为构造出同一文本的同盟。 主创者将天线宝宝里“玩乐主导”和“儿童主角”的叙事手段,归为“儿素本位” 的考虑,即:既然儿童要的是轻松简单的欢乐,就不要有更多附加的内容,比如 说教比如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r a g d o l l 国际节目部的经理分享节目的成功经验 时说道,“天线宝宝没有爸爸妈妈,当时的设计可能使想要把权威、纪律等东西 拿掉。”台湾版的天线宝宝中的一集“水饺篇”的节目,讲述了孩子和大人一起 包水饺的故事,对此,英方的制作总监提出了质疑,“首先,整个片子的教育意 味太重,好像在教小孩如何做菜,且常以大人的角度来拍摄,例如,妈妈一盘一 盘的将料理递给孩子,指导意味太重”。f 2 7 总之在天线宝宝里,大人的出现遭 到批评,被建议即使要出现也要少说话,而由孩子介绍大人,以及搭配孩子而不 是大人的旁白。在此,成人叙事者几乎完全不显现,文本中的叙事者全是孩童, 聆听者也全是孩童。表面看来,这纯粹是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没有大人的在 场。而实际上,大人仅仅退居幕后,是真正的叙事者,或日元叙事者。也就是说, 文本中的叙事者需要说什么样的故事,怎么样说故事,以游戏的方式,还是以歌 唱的方式,此时是由四个宝宝中的丁丁说话,还是小波说话,则都是来自成人的 设计。 同时,天线宝宝力图营造完全自由自在的氛围,刻意地取消一切规范和约束,叙 述时也讲求最简化,不掺杂任何说教的因素,但是这样的思路仍然可疑。“儿童 本位”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命题。对儿童应该获得什么信息的判断,是基于 成人对儿童( 尤其是低龄儿童) 的先验性判断。成人认为儿童是具备独立人格的, 同时又是钟情于玩乐的是向往简单快乐的,至于社会规范,儿童有必要在早年就 有基本的认知,但却不必过早过于集中地强加于他们。这样的“儿童本位”体现 在天线宝宝节目中,就是尽量取消成人的在场,回避纪律和强权。而同时,天线 宝宝们的相亲相爱、合作团结、热情快乐,以及真实世界中孩子们的交往和社会 活动( 比如如何和同龄人玩耍、如何过圣诞、如何去上学) 的方式却是叙事过程 中的随处可感知的隐性主题。这是叙事者的偏向性的选择,没有现实的基础 即现实世界并非没有权威和纪律,也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而先验地决定了要 遮蔽什么,和暴露什么。没有强权、自由至上、平等互助、团结协作,表达的其 实也仍然是成人世界的逻辑,或者说成人希望达成的理想,在营造儿童的乌托邦 的同时,寄予的正是成人自己对乌托邦的向往和想象。 二、 同伴式 在面对年龄较长,媒介经验更丰富的聆听者时,童年叙事不能再如此单一而有了 更多更复杂的模式。 在同伴式的叙事模式里,叙事者主要以儿童为对象,却同时将儿章和成人纳入聆 听者的队伍,把他们组织建立成临时的社群,对他们的身份不做区分,忽略儿童 和成人在理解认知上的差别,而把他们当作具有同一性的受众。“同伴”不仅意 指成人聆听者年n j l , 童聆听者结成同伴,成人叙事者也试图和儿童聆听者结成同 伴。在这一叙事模式下,由于目标受众的模糊,媒介内容的分界也趋向于不那么 严格,既可以被儿童收看,也可以被成年人收看。 这种叙事也许并不是有意同时针对儿童和成人,它扯起“儿童”的大旗,却同时 俘获了大人小孩,被市场证明了它对儿童和成人具备普适的吸引力,因而最大化 地包容最广泛的聆听者,包含了成人和儿童兴趣点上的交叉因素,满足成人和儿 童的普遍审美趣味。比如好莱坞、迪斯尼以及日本制作的童话或神话式的动画片, 以及哈利伯特一类的魔幻冒险影片,是这种叙事模式下文本类型的主体。这 些获得丰厚经济回报的文本在利益的驱动下,开始利用经过市场验证的成功要 素,复制出更多其他类型的副产品,同时文本和副产品互为广告,铺天盖地的占 据媒介市场,以侵入性的姿态等待或者说迫使受众消费。因而各种媒介文本互相 纠结,形成可以相互模仿、嘲弄、推广和复制的“超文本”。2 8 因而对受众提 出了更高的“媒介读写能力”要求,即能够对各种文本和文本之间联系加以辨识, 以及在多头关涉中轻易地理解文本。 成年人和儿童一道卷入了这种带有后现代色彩的漩涡中,借着对流行文化的最新 时尚的掌握以避免与时代脱节,或试图回到青春期的幻想中去。这种情况被总结 为成人的怀旧情绪,或者是颠覆性的“孩子气”和反讽心态。2 9 ) l 童在消费这 类媒介叙事时,则潜意识地倾向于将自己归入成熟老道的聆听者群体中,在与成 人分享同样的秘密,和一道理解复杂的隐喻式的话语的想象中,自动把自己与同 辈人区分开来,通过“身份越层”来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3 0 以上对同伴式 叙事模式的情境分析以及对此情境下的成人、儿童的心理机制分析,也在一定程 度上理顺了媒介内容“成人儿童化”和“儿童成人化”的逻辑。 尽管无论是成人聆听者,还是儿童聆听者,在进入叙事者营造的场景和故事之前, 在潜意识旱多少已经埋伏下预定的情绪,等待着在文本提供的容器里被释放。但 这并不表示他们就不是模范读者,只跟从自己情绪的走向,相反,在叙事的全过 程中,由于这类模式特定的超现实主题,聆听者倾向于放心地将身心感受交由叙 事者牵引。 在这一模式下,被指涉者不局限在儿童身上,但此处只讨论儿童这一群体,聆听 者同时包括被组合成临时同伴的成人和儿童,叙事者和聆听者之间也外在的表现 为友好的同伴关系。 1 游移于此岸与彼岸 梦工场和迪斯尼的动画片之所以区别于少儿动画片而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