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现代生活器皿陶艺研究.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现代生活器皿陶艺研究.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现代生活器皿陶艺研究.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现代生活器皿陶艺研究.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现代生活器皿陶艺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自古以来,陶瓷器皿一直扮演着生活用具的角色,现代器皿陶艺除了仍维持其 传统功能外,更加扩展了它自身的艺术价值,成为纯粹的艺术创作活动,并发展成 为具有广阔前景和艺术活力的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本文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结 合当代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国际陶艺发展趋势,通过与传统陶瓷器皿和普通日用瓷在 实用宗旨、设计观念等多方面的对照,探讨了现代陶艺的造型特征,审美观念和发 展状况,论述了现代器皿陶艺对传统陶艺局限于“物用 的突破,以及表现出来的 对人文深切的关怀独特的美学观念。 本文还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现代工业文明与人类自由本性回归的需求,以及由此 而发生的现代生活器皿陶艺在现代设计观念和设计手段上的创造性拓展。从现代生 活器皿陶艺所承载的文化和时代精神,阐述现代生活器皿陶艺在提升现代生活环境 品质中的作用以及对人们的精神净化和感召意义。 关键词:器皿陶艺形态审美 江南人学硕i :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f r o mo l dd a y s ,c e r a m i c sh a v ep l a y e dav e 拶i m p o n a n tr o l ei nt h e i r d a i l yl i f e b e s i d e so ft h e s et i a d d i t i o n a l 向n c t i o n s ,t h e i ra r t i s t i cv a l u eh a s a l s ob e e nd e v e l o p p e da n db e c o m e st os o m eh n do fp u r ea m s t i ca c t i v i t i e s i nm o r d e ml i f e i nt h i st h e s i s ,t h ef o m a v t i v ec h a c r a c t e r ,t h ee s t h e t i c c o n c 印ta n dc u r r e n tc o n d i t i o no fm o d e mc e r a 】m i c s a r ed i s s c u s s e d ,舶m t h ep o i n to fv i e wo fc u l t u r ea n dh i s t o 拶 ,a i l dc o n s i d e 玎i n gt h et e n do f i n t e m a t i o n a lc e r a m i c sa l l dc u r r e n tb a c k g r o u n do fe c o n o m i ca n dc u l m r e a l s o ,t h en a t u r ed e m a n d so fh u m e nb e i n gi nm o d e ms c o i e t yi s a i l a l y z e da n d ,b a s e do nt h i s ,t h ec r e a t i v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nd e s i g nc o n c e p t a n dt o o l so fm o r d e mc e r a m i c sa r ec o n c e m e d t h em o s tv a l u a b l ep a r ti s t h es p i r i to fc u l t u r ea 1 1 dt i m ec 枷e db ym o d e mc e r a m i c k e y w o r d s :c e r 锄i c sw a r ef o m b e a u t y印p r e c i a t i o n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本人为获得江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签名:盈虹眺习年胴j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江南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 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签名:塑丝煎导师签名: 日期:切年g 月分日 绪论 1 研究背景 绪论 现代器皿陶艺作为一种消费时尚,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 也因为它创作的自由性和一定的实用性,使得的陶艺家与受众联系非常密切,随 着高科技给人带来的无法消弭的精神倦怠以及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情感冷漠,造成 人们对纯手工业的怀念和渴望,而现代器皿陶艺作为一种生活化的艺术,给了人 们艺术化的生活,更给了陶艺家们创作的新空间,但是由于我国国民经济情况和 整体文化艺术水平的限制以及市场的不健全不稳定,使得现代器皿陶艺的发展有 一定的局限性,总的来说中国当代器皿陶艺在国际陶艺和本民族优秀传统陶艺的 双重影响下,经过多年的探索,正逐步走向成熟,并被世界认可。如陈进海的历 史的沉积系列,孟庆祝的壶神系列等等,这些风格的形成是中国陶艺家经过近二 十年的洗礼,在当代艺术和当代国际陶艺的影响下,既“走向世界”,又“尊重传 统 ,在当代与传统的对立和融合中,经过不懈的探索而逐渐形成的。他们注重材 质、工艺、创意的完美结合,在技术上力求精致,在观念上尽力糅合现代文明的 资源。坚持在传统与现代、古典与前卫、民族与世界中不断地前进,中国器皿陶 艺也一定会朝着更高、更纯、更美的道路继续发展。 2 研究意义 现代陶艺虽然在我国才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很多陶艺家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的陶艺事业正显示出勃勃生机,器皿陶艺作为现代陶艺范畴一个特殊的门类, 与现实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笔者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能在实用与艺术之间, 文化与现实之间找到最佳切合点,使得现代器皿陶艺得到最大的关注和推广,从 而起到文化感召的作用,使中国器皿陶艺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宏扬中国文 化,使中国的器皿陶艺创作真正的具备个性,民族性,世界性,对我国陶瓷事业 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江南人学硕上学位论文 3 研究目的 通过该项研究加深大众对现代器皿陶艺价值的认识,使更多年轻陶艺家加 入到现代器皿陶艺的创作中来,使得中国现代器皿陶艺的文化身份和社会价值得 到普通大众和陶艺界的共识,系统的从历史,文化,经济的角度阐述现代器皿陶 艺的时代特征,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笔者也希望通过该项研究达到改变 落后观念,树立现代陶艺家市场意识的目的,为我国现代器皿陶艺的发展创造一 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使我国的陶瓷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2 第一章器皿陶艺的发展进程 1 1 陶瓷器皿的历史演绎 在人类告别冬穴夏居,茹毛饮血的生活模式以及农业革命的产生,逐渐向人 类文明迈进的人们对水、火、土相互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用智慧和心血促 成了陶器的产生,原始陶器应该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之一,是人类初始文明的 象征,陶瓷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原始时期的器皿主要以食器、煮器、盛器为主,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器皿形式单纯朴素。装饰 形式简洁有力,具有强烈的圈腾意识,根据器型特 征和装饰形式暗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在 器皿中注入的思想图腾和美好的生活愿望,因此在 远古时期,陶器是实用和精神的双层载体,推动着 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大型的器皿多以拉坯与泥条盘 图卜1 1 原始彩陶瓶 筑的方式结合泥条盘筑后拍打或是在拉坯后进行泥条盘筑,这些技法现在还在很 多地方被延用着。器皿形态在一开始就已经是实用功能和纪念性的有机结合,而 器皿的形态多是以容器的形式出现是由人类物质生活直接需要所决定,原始陶器 的简约性单纯化诠释着原始的图腾和粗旷之美。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实践经验的传承和积累,陶器工艺在人们需求 的推动下同郅完善,从世界范围来讲,各初始文明的中心地域都有他们自己发明 的陶器,诸如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南许多地区,埃及尼罗河沿 岸,西亚、中亚地区,地中海两岸,日本、朝鲜以及墨西哥、密鲁等地,陶器在 世界各个初期文明中心可能都是各自独创和发展的,只是由于农业经济出现的时 间不同而使陶器的产生有早晚之分,而不存在从别处传入的可能,这是人类初始 文明的共识,而且虽然具有地域和生活方式的差异。1 ,陶器的造型和装饰形式却有 惊人的相似,无一例外的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的崇拜,对与生殖繁衍的祈求。 随着铜器时代的到来,陶器同渐衰落,但是对于泥与火的探索人们并未停息, 彩陶文化之后相继出现了黑陶、灰陶以及少量的白陶,这都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 江南大学硕学位论立 步,特别是在商代“釉”的出现更是陶瓷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它为瓷器的产生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秦汉之前的原始瓷曾在战国时期战争中遭到严重的摧残和中断 到了战国末年原始瓷器得以复兴,至东汉晚期产生了接近于近代标准的瓷器,瓷 器的产生,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更为坚固耐用、清洁美观、造价低廉的 器物种类,从而逐渐取代了铜器和漆器,成为十分普及的生活用具,瓷器的产生 也使的人们在器皿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汉代器皿品种有壶、钟、罐、 碗、洗、盘此外还有五联罐、耳杯、唾壶等,到了六朝又相继出现了尊、盒、 瓶、灯、熏、魂瓶、虎子等,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方式以及审美的变化陶 瓷器皿也随着发生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如碗和盘 类,六朝多为浅腹平底,唐代则逐渐加深,后期多作成花瓣形,平底渐渐演变为 圈足。和六朝隋代相比,唐代陶瓷器皿的造型变化明显,一是日渐向实用化发展, 例如器皿的颈部加长,或者安上把手,为了便于提取,器皿的耳不断淘汰等,这 反映了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另一个特点是仿生器形的变化,汉代六朝多模拟动 物,而唐代则向植物发展“1 。 图卜卜2 唐朝秘色瓷图卜卜3 元代青花罐 陶瓷器皿在宋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宋代的陶瓷从整体上看,陶瓷的造型简 洁、优美,为我们创造了卓越的美的形象,器皿的恰当合理的尺度与比例,使人 感到减一分则短。增一分则长,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地步,这是在宋代理性文化的 大背景下产生,因此人们有“拥有家财万贯,不如宋瓷一片”之说。可见千百年 来,人们对于宋瓷的赏识和认可。宋瓷的样式很多,壶多为长流,流与柄和壶口 几乎成平行,壶身往往作瓜棱形,并有梅瓶、玉壶春等经典样式,碗则以斗爷碗 塑二皇矍些堕苎盟垄堡垄堡 最为流行,到了宋代。器皿装饰形式也趋向多元化,有刻花、印花、绣花、画花 等多种装饰形式,装饰题材喜欢用折枝花以及飞鸟虫鱼,纹样秀丽,线条流畅, 体现了清秀典雅的艺术特色,同时器皿釉色丰富多彩,有自瓷、黑瓷、青瓷、彩 瓷等等。元代陶瓷器皿造型,胎质厚重,多有杂质斑点,常在胎上涂一层护胎釉, 俗称“火石底”陶瓷器皿多大型的作品,可能与蒙古族人的豪放的生活习性和贵 族统治者嗜于大吃大喝的生活习惯有关,常见的品种有大盘、壶、杯、炉等。元 代装饰形式增加了贴花、捏雕、划花、绘花等多种形式。元代瓷器最大的成就是 青花和釉里红的产生,在陶瓷上画花是这一 时期的主流,为明清器皿彩绘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我国的陶瓷工艺在明代又进入了一个 新的时期明代白瓷的发展为陶瓷工艺的装 饰开辟了新天地,陶瓷器皿的发展也是在前 人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形式,在嘉靖时期流行 葫芦瓶,有多子之意,或者瓶体上圆下方以 象征天圆地方,而蒜头瓶是万历时期流行的 造型形式,在明代虽值得注意的是宜兴窑的 创卜卜4 清雍正 粉彩八桃五幅盘 紫砂,紫砂陶是陶瓷界的一朵齐葩,它的温润典雅以及陶泥的本色之美使之盛名 远扬,明代是紫砂壶创作的极盛时期,紫砂陶主要以造型取胜,所谓“方非一式, 圆不一样”紫砂壶式样繁多,塑制精巧,为广大民众所喜爱,曾远销国外,开本 及欧洲一些国家都视为珍品。明代陶瓷器皿装饰主要有青花、五彩两大类,五彩 多为官窑烧制,青花多为民窑烧制。清代陶瓷器皿的造型有的沿用旧式有的则 加以改造发展成为新品种,有的富余独创性,如康熙时期的碗,早起有敞口碗, 直u 碗,中期多折腰碗,晚期创造了有盖碗,是专供饮荼之用,盘多为大型制作, 瓶的样式众多,圆棒槌瓶是康熙时期的典型瓶式,瓶身有方有圆,花觚,仿自青 铜器,鼓腹,敞口,是当时流行的样式,还出现了各种壶类,此类壶唯求奇巧, 既不实用也不美观,是造型中的劣品,归纳起来,清代陶瓷器皿的整体风格为: 康熙刚健、雍正雅致、乾隆华缛”1 。纵观陶瓷器皿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人类生产文明 的发展史,陶瓷从产生的那天起就与人息息相关从未间断,它伴随着生生不息人 类发展的轨迹在历史的陶轮上永不停息。 江南人学硕上学位论文 1 2 现代生活器皿陶艺的发展背景 生活器皿陶艺是现代陶艺的一个范畴,主要是指那些满足同常生活使用的, 依靠手工制作的陶瓷器皿。它与大批量机械化生产的产业陶瓷不同,也与表现陶 艺家个性情感的纯陶艺作品不同乜引。在以前,生活陶艺主要依赖于个体作坊进行 小批量生产,其销售对象主要是农村,部分销往城市。近年来,随着人们审美观 念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部分陶艺家的参与,生活陶艺的内涵和文化意义也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生活陶艺逐步走入平常家庭,并在各种特色空间里传达着自身独 具的自然之美和独特韵味,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此,生活陶艺不仅具有 了作为器物“用 的意义,而且还反映出大众的消费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在推崇 创作个性的当代陶艺中,雕塑形态变得同益丰富的时候,理性地沉浸于器皿的探 索更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要找到一个简洁优雅的器皿形态有时是很困难的。 汉斯考伯与露西莱就是二战后极具代表性和推动器皿创作的英国陶艺家,他 们都认为作品的完整性和陶艺家对于艺术创作的专注会在作品中自然地显露,而 不需要太多的言语表达。他们的作品蕴涵了传统,也接受了传统的限制,在这种 有限的空间里发掘自己的创作语言;映射着传统的器皿痕迹,但又剥离了器皿的 实际使用功能。二者的重要性不在于他们作品的数量,而在于他们所带来的一种 陶艺和带给后人的思考。他们在2 0 世纪5 0 年代就获得了极大的声誉,也持续地 引导了后续陶艺家前进的方向。 1 2 1 经济发展与文化参与构成制作主体转变 生活陶艺一直在民问土生土长。这类器皿的制作一般出自边远山区或农村的 制陶艺人之手,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活跃着一批专门从事这类生活日用器皿 制作的手工艺人。他们的技艺一般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世代传承下来,而且 技艺只传子不传女。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手工艺人。随 着陶瓷生产的机械化和批量化,一部分器皿的生产逐渐从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中 脱离出来,并以规整度高和制作精美的外观形象进入千家万户。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商品日渐丰富,城乡贸易进一步加强,大 批量,机械化的产业陶瓷也销往广大的农村地区,并以其价廉物美,冲击着生活 陶艺的生产。如此一来,这些从事生活陶艺生产的手工艺人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6 第一章器皿陶艺的发展进程 有的已经改行,有的仅利用自己的技术到个体作坊打工。目前只有不多的手工艺 人在坚持干着老本行,而且非常艰辛。 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有关现代陶艺的创作渐渐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尤其是 近几年,一些专业展览的举办为现代陶艺的文化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 0 0 0 年中国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陶艺的纯艺术地位已经确立。2 0 世 纪9 0 年代末以来,诸如陶吧之类的休闲场所已经在国内的大、中型城市里如雨后 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陶吧的兴起,为陶艺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以及提高大众 对陶艺的认识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是一种新型的文化消费现象。在工作之余,在 闲暇假日,人们可以在陶吧里度过休闲时光,寻找心灵的慰藉,回味孩提时玩泥 的乐趣,儿童也可以通过亲手制陶培养动手能力。有一非常有趣的现象;初次做 陶的人,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作品不是碗就是盘,这种现象尤以儿童最为突出。这 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作为生活陶艺中的碗或盘所留给他们的深刻印象,这是一种 生活的情绪。 生活陶艺由于与大众的生活紧密相连,而且易被大众所接受,因此,近年来 也受到了国内一些陶艺家的青睐。很多陶艺家都尝试着现代生活器皿陶艺的创作 和设计。由于生活陶艺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陶艺家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一种或 某几种器皿来进行自由创作和表现,并借此来表达个人的艺术追求。 由于生活陶艺的创作自由度较大,既没有现代陶艺那种过度张扬的个性表现, 也没有日用陶瓷设计的理性约束。它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围绕日常生活中的 “用来表达陶艺家的个性情感。 1 2 2 生活器皿陶艺风格的变化 在以前,因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不发达以及器皿陶艺制作群体的限制、 器皿陶艺传承方式的制约性,使得手工器皿陶艺的成形方式以及装饰手法都及其 单一朴素,都是传承着一成不变的器型以及装饰形式,从而使手工器皿在很长一 段时间里只是技艺上的改进,没有创新,更难以企及对文化的诠释,工匠们对于 器型的审美意识都来自于师父的传承,因此,在传统生活陶艺的制作中,手工艺 人都试图把器物做得尽善尽美。由于手工艺人与生俱来的朴素的造物思想,并通 过制作付诸产品中,使产品表现出质朴和拙味。这类产品的制作和生产一般采用 当地的原材料,设备简陋,原料加工不精,从另一个角度上增添了产品的朴实之 7 江南人学硕f j 学位论文 美,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产自民间的生活陶艺在一定的时期内都有着相对稳定 的风格。由于个体作坊的生产规模一般来说都较小,而且生活陶艺的使用对象相 对稳定,因此,器形和装饰以沿袭传统的样式为主,很少创新。 随着现代陶艺的产生,陶艺成为人们表达情感观念的载体,一大批陶艺家投 入到现代生活器皿陶艺的的创作中来,从而给手工器皿陶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使生活器皿陶艺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1 2 3 生活器皿陶艺使用对象的演变 由于众多陶艺家的参与导致的生活器皿陶艺的文化内涵及其所表现出的外观 形象的变化,使生活器皿陶艺的使用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 生活器皿陶艺,可以用“粗瓷大碗 来形容,它的销售对象多为农村家庭,部分 是城市居民。这类由手工艺人生产的生活器皿陶艺在农村集市上可以随处买到、 较为便利。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养成的使用习惯,广大农民还是很乐意购买 这类产品,如现代乡村依然多见的大瓦罐、四系壶、蓝边碗以及盐罐等。 近年来,由于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对生活器皿陶艺的认 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快节奏、高度紧张的都市生活,使人们渴望回归人的本 体并自由宣泄情感。但事实上,生活和工作中到处充斥着的却是高度理性化的产 品:笔直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规整度高、釉色无瑕的产业陶瓷以及玻璃、塑料和 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的其它制品。高度理性的世界与人们渴望得到的情感形成了极 大的反差,它从另一个方面扼制了人们情感的自由表达,因此,很多人开始把注 意力放在质朴、自然的生活陶艺上。在历届博览会上,陶艺摊位上的生活陶艺中 都备受青睐。这些购买者所看中的是生活陶艺透出的亲切感和自然情怀。在朋友 家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手工制作的茶具、手工制作的烟灰缸,抑或是个性十足的 花器。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档餐馆中,都是用手工制作的餐具,而国内的许多茶 楼几乎清一色地使用手工制作的茶具。这些餐馆和茶馆都试图以手工的生活陶艺 来营造一种亲和感,并以此打造餐馆和茶馆的品牌和个性。当然这类生活器皿陶 艺一般是由陶艺家参与设计或制作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与大众生活密 切相关的生活器皿陶艺随着大众消费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高已同益进入大众的生 活,并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由于陶艺家的参与和介入,生活器皿陶艺的制作由手 工艺人赖以养家糊口的手段,逐渐演变成为陶艺家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载体。 8 第一章器腿陶艺的发展进程 这种内在文化的墨迹基于大众审美水平自觉的基础之上。但必须说明,陶艺家决 无改变传统生活陶艺原有的文化品格,他们只是借用了它的“实用的外在形式 来传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1 3 当代文化对生活器皿陶艺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当代艺术注重个性表达和精神性追求的艺术精神,促使陶艺超越实用功能, 成为“当代艺术形态 。 中国当代陶艺起步很晚,在2 0 世纪8 0 年代中后期才真正开始,1 9 9 5 年中央美 术学院设立陶艺工作室,这标志着陶艺作为一种当代艺术形态已被广泛接纳和认 可。当代陶艺是直接从西方现代陶艺嫁接过来的,但是西方现代陶艺的兴起又是 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必然。1 9 世纪中后期,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成就,同 时也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冲突。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手工业的衰败和 灭亡,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品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产品。因此,在欧洲产生 了手工艺运动、新艺术运动及以后一系列的现代艺术的发展变革,他们大多以反 传统的面貌出现,敌视既定准则,标新立异,张扬个性,“把西方绘画中的一切禁 忌和传统都打破了,使艺术家得到自由,让艺术家在完全没有了清规戒律的状态 下作画。 器皿陶艺创作这种艺术形式契合了人们回归自然、张扬个性、重新寻找艺术 本质的要求。不管是陶还是瓷,都是粘土制作的,具有“可塑性”和“可转换性 。 陶瓷的这种特性使它有别于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也使它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代艺术 观念的实验场。罗丹、高更等人曾经投入大量精力从事陶艺创作,其实这j 下是现 代陶艺的开端。此外,毕加索、马蒂斯、米罗、塔皮埃斯等都曾醉心于陶艺创作, 他们的作品使当代陶艺在当代艺术的怀抱中成长。1 9 5 4 年,美国人彼得沃克思 受聘于洛杉矾美术学院,发动了所谓的“奥蒂斯革命”,他们受当时抽象表现主义 和行为画派的影响,“尝试并实践一种完全抛弃传统形式的制陶方式和审美,以放 任、偶发、自由的形式充分体现粘土的率性,表现及展示了艺术家情感观念的新 风格。彼得沃克思的“革命 使现代陶艺走上更加自觉的发展道路,最终摆脱 了传统陶瓷的实用性,成为表达心灵的“当代艺术形态”。首先,传统陶艺是历代 陶工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当代陶艺是个体陶艺家的独立创作。电窑、瓦斯窑、拉 9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坯机、施釉机等的出现,使得陶艺家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室中独自烧陶,当代陶艺 成为陶艺家生存经验的自身表达,成为陶艺家个体面对心灵的艺术创造。其次, 传统陶艺是以实用或某种被预定的功能( 如进贡、娱神) 为目的,要求有很强的 工艺性和严格的技术分工,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创造主体的个性发挥。现代社会 摆脱了旧体制对人的束缚,不仅在外观上改变了陶艺的审美形态,而且还在功能 上改变了其实用目的,成为创造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实现个体精神价值的载 体,借以实现一种当代的艺术精神。 当代艺术中各门类界限的淡化促使当代陶艺抛弃了传统陶艺统一的规范性, 实现了创作手段的多样化。 当代艺术与当代陶艺的理念和手段是一对相互促进的姐妹,理念的改变促使 手段的更新,而手段的更新又进一步促进理念的深化。现代艺术在它产生之初, 是以反传统的面目出现的,但由于它追求自身的纯粹性以及本体论根据,所以各 艺术门类界线依旧清晰可辨,而在后现代艺术中各门类的界限同益淡化,界限的 淡化意味着纯粹性的打破。在后现代主义艺术看来,媒介形式和门类的可能性及 纯粹性己被弄得非常狭窄,无法得到更大的发展,如果要使艺术有更大的生存空 间,必须打破这种纯粹性的幻想,在混杂和蒙太奇的游戏中寻找新的支点。他们 在表现形式上,对以前的艺术形式与风格常常加以综合,重新解构和建构,从而 获得了非单一化的当代艺术语言。由此看来,后现代主义是“越界”的文化行为, 它打破了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尽管后现代主义艺术家们的表现方式受到了许多 批评,但后现代主义艺术却深深地影响了当代艺术,使当代艺术获得了非单一化 的艺术语占。在当代艺术看来,过去被现代性关注的那种统一、一致和整合性, 其实不过是一种幻觉,真实的存在形态是多元的。由于各门艺术之间界限的淡化, 绘画与雕塑、雕塑与建筑、图像与音乐、艺术品与r 常用品的混血儿数不胜数。 各门类艺术界限的淡化和跨越推动了当代器皿陶艺的发展。如果说画家和工艺家 的一体化导致了艺术的一体化,那么画家、雕塑家与陶工匠人的一体化,则导致 了当代器皿陶艺的新生。 从整体上看,美术家参与制陶是现代艺术在生成和发展历程中与工艺艺术以 及其他艺术相互交融的结果,没有这种相互交融,也就没有当代艺术的产生,更 不会有器皿陶艺的现代品格。他们的介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当代陶艺的发展。 二战之后,在各工艺门类中,陶艺家的思想最为活跃,问题也最尖锐。主要 l o 第一章器皿陶艺的发展进程 表现为:l 、技术顺序的规范性被打破。当代陶艺在强调表现个性、展示自身价 值的同时,整体上依然尊重传统工艺的秩序,将自己的创造力有机地融进传统秩序 之中,而将以前一致认为十分重要的实用性略去。2 、从防止“缺陷”到利用“缺 陷”,改变程式化的审美标准及理念。以往在陶瓷器上追求规整、完善,如青瓷追 求类冰似玉之效果,烧成过程中不允许掉渣、吸烟、缩釉等。而当代器皿陶艺并 没有僵化地看待这些程式规范,而是灵活地加以运用。3 、突破经典陶瓷美的原则, 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当代陶艺家以泥与火为表达媒介,更多地参与挖掘和释放泥 与火的个性色彩,从构思、泥料、釉色的选择及表现手段到烧造等,作者亲自参 与每个环节,并在不断参与中发现、强化、升华与自己情感和个性相吻合的特征。 在这方面,许多优秀陶艺家作出了很好的典范。4 、当代艺术的“颠覆和实验 特 性催生了当代陶艺风格的丰富多彩。 曾经有学者认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特点是“颠覆和实验 ,颠覆是指当代艺术 对传统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的扬弃,在颠覆的同时,也包涵着拓展和建设。实验 则是在若干艺术门类之间进行众多可行性的尝试,以期寻找新的艺术语言,获得 某些突破。颠覆和实验是当代艺术起飞的双翼。正是在当代艺术“颠覆和实验” 特征的催生下,当代器皿陶艺色彩纷呈,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纷纷涌现出来。 “二战”期间和“二战之后,画家、陶艺家、雕塑家的迁移和流动形成了不 同艺术风格的交流和扩展,并日益缩短了地域性差异。在东方,象征表现主义如 火如荼,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将一些情绪化的痕迹和泥性本能地表现 出来,形成了陶艺作品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通过这种“表现 形式的“物象” 经验,暗示和引发内心的微妙世界与之契合,这就具有了象征主义的色彩。日本 的八木一夫、加藤清之,西班牙的科拉迪,美国的德斯坦勒等都是这方面的杰出 代表。这种表现方式从2 0 世纪5 0 年代以来一直保持至今。 在当代器皿陶艺中,创作手段的涵盖面非常广阔,从最初的泥土配料选择、 成型、施釉,到烧成,整个过程中,陶艺家根据需要灵活处理,这一点和现代艺 术中许多姐妹艺术一样,积极的实验带来了手段和风格的多样化。在这些过程中, 乐烧也被美国人进一步发展,熏烧、坑烧、盐烧等众多方法也被重新挖掘出来。 众多的实验和创新使当代陶艺的表现性、观念性品质日益明显,渐趋完满。 中国当代器皿陶艺在国际陶艺和本民族优秀传统陶艺的双重影响下,经过多 年的探索,正逐步走向成熟,并被世界认可。如白明的青花世界,陈进海的历史 江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的沉积系列,孟庆祝的壶神系列等等,这些风格的形成是中国陶艺家经过近二十 年的洗礼,在当代艺术和当代国际陶艺的影响下,既“走向世界 ,又“尊重传统 , 在当代与传统的对立和融合中,经过不懈的探索而逐渐形成的。他们注重材质、 工艺、创意的完美结合,在技术上力求精致,在观念上尽力糅合现代文明的资源。 坚持在传统与现代、古典与前卫、民族与世界中不断地前进,中国器皿陶艺也一 定会朝着更高、更纯、更美的道路继续前进。 1 2 第二章现代陶艺器皿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现代生活器皿陶艺现状分析 前面我们论述了因为现代工业的秩序和冷漠使人们有了情感回归的需求 和对自然的渴望,再加上社会文明和物质的高度发展加强了人们对于个性的彰显 的需求,使得现代生活器皿陶艺有了发展的契机,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 的位置,大批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文化意念的陶艺家的参与使得现代生活器皿陶艺 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和勃勃的生机,现代高等院校对于陶艺教育的重视和普及 也给现代陶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器皿陶艺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 用,城市中大量陶吧的兴起也为器皿陶艺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普及和宣传作用, 使得器皿陶艺的创作大众化,普及化,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介入更是对于现代 器皿陶艺的后续发展有相当的积极的作用,现代文化和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和人们 审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也为现代器皿陶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思想资 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并喜爱现代器皿陶艺,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对于空 间风格和情趣的要求,使得人们对于个人风格的追求更强烈,因此,能对空间和 气氛起到调和作用并具有独特特色和韵味的现代器皿陶艺受到了人们特别是现代 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他们在器皿陶艺的世界里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满足, 陶醉在个性的世界里,器皿陶艺也在不同的空间环境罩彰显着它自己独特的魅力, 象无声的音乐,在人类的情感世界罩穿梭。虽然生活器皿陶艺的发展有如此多的 好的方面的因素,但是它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制约性。 首先,因为生活器皿陶艺是纯手工制作,同时注入了创作者的独特审美和思 想意识,具有相当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它不但是创作者表达情感的载体,也是欣 赏者自然情感回归的载体,同时注入情感因素和文化因素,使得现代器皿陶艺的 附加值相应增高,因此制作效力不如机器大生产迅速,制作人力成本相应增高, 从而使得器皿陶艺的价格比一般生活器皿高,过高的价位使现代器皿陶艺的使用 对象局限在一小部分中高收入的人群。人们的生活所需,一般可以从市场反映出 来,而通过市场也可反映出一个行业的发展状况。比如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电子产 品反映了电器化进入了千家万户,比比皆是的时装店反映了人们对服饰的要求越 来越高。而透视我国生活器皿陶艺的市场状况,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在工业革命 的冲击下,历时悠久的民间手工生活陶瓷制作行业飞速萎缩。目前,仅有少数的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边远山区或农村还在继续生产和使用手工陶瓷制品,虽然有越来越多的陶艺家投 身于现代生活器皿陶艺的创作,但是由于手工艺品自身的局限性,他们仍在工业 瓷横行市场的夹缝中生存。我国是一个产陶瓷大国,其市场散布各地,但是经仔 细观察便会发现,不论是摆在高档货柜里的,还是摆在地摊上的陶瓷器,不外乎 有两大类别:纯实用性的纯艺术性的,很少发现既有生活实用性又有艺术品味的 生活器皿。市场上一些大型商场出售的生活陶艺几乎都是进口货,其中以同本的 居多,品种有茶具、酒具、花插等等,几乎包含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矧。只有在 高档的家居馆,配合着家具会有一部分现代生活器皿陶艺,而这些器皿陶艺要么 是作为家居产品的配饰摆设不出售,就是价格高的惊人,让人望而却步,在一些 发达的大中城市,也不乏具有一定品味和文化气息的生活陶艺馆,但是同样是过 高的价格把大部分人挡在了门外,很多人不得不去购买廉价的注浆成型的劣质的 仿制品。其次,由于我国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得很大一部分人对 于现代器皿陶艺还没有理解和认识,记得本人曾经拿着一件纯手工的还比较精致 的生活器皿陶艺坐出租车,当出租车司机被问道觉得手里的器皿怎么样时,司机 不以为然的说这个碗几块钱能买到,他对于生活陶艺的基本审美意识都不具备, 更不用提其间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了,现代说法,陶艺是一种孤芳自赏的艺术也是 不无道理的,大部分人无论是经济水平文化水平都无法达到审美的高度,因此, 提高全民素质修养,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意识是现代陶艺发展的必要性前提,现 代教育中对于孩子的美学教育具有相当的意义,另外大型的陶艺赛事,专门性有 关生活陶艺的研讨会、作品展等形式在现代器皿陶艺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举 足轻重的意义。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现代生活器皿陶艺毕竟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 路,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现代陶艺家投身于现代生活器 皿陶艺的创作,甚至很多业余爱好者也加入到生活器皿陶艺创作的领域来,为生 活器皿陶艺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文化在趋向多元 化,人们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大背景为现 代生活器皿陶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种文化的注入也为现代生活器皿陶 艺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多元化的道路。 1 4 第二章现代陶艺器皿的发展状况 2 1 现代器皿陶艺问题透视 现代器皿陶艺伴随着现代陶艺和新艺术理念的产生而产生,它的发展具有明 显的时代性,虽然现代器皿陶艺具有发展的良好空间和趋势,但是它的发展也存 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 专业性弱:中国的陶艺家一般专业性不强。虽然想出售自己的作品,但 不知市场情况,投入精力不够,敬业精神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包装自己。但也有 例外,如宣兴的紫砂壶陶艺家们,就比较知道如何包装自己。再就是在广东顺德 的番禹一带,有许多陶艺家已经创业成功,并把陶艺带上了小批量生产的道路。 如杜马陶艺,千艺陶艺,土天陶艺等工作室。 ( 2 ) 产区陶艺艺术水平与学院陶艺艺术水平的差距大:该原因导致器皿陶艺的 发展滞后,市场上很多器皿陶艺仍然是品质和艺术水平较低的产品,多年来产区 陶艺的艺术水平没有提上来,到产区去几乎找不到好的器皿陶艺作品。从学院出 来的陶艺家却因谋生不易而改行从事其它门类艺术工作的不在少数,尤其是平面 设计这一行。要他们下陶区发展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如何缩短此二者之间水平的 距离,是中国器皿陶艺市场发展的重要一环。另外,这一环的削弱也会影响工业 用瓷的艺术水平。 ( 3 ) 缺乏沟通交流: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各陶区的陶艺家都各自为政,很少与 其他同行沟通,更不要说与国外交流。近年来由于国外陶艺家对中国的重视,频 频来访中国,促进相当规模的交流活动,但这主要是在学院派陶艺家中进行。中 国的陶艺家基本上都是在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的工厂、研究机关、学术里进 行创作,其主要创作任务是为生产服务;其主要考虑的是适应市场,适应生产规 程,适应大量的推广,要降低成本。他们不可能用过多的主观意识强加于生产, 强加于市场,当然这是主要的,但长此以往,陶艺家也就很难发挥自我的创作性 和个性,陶艺家的艺术修养、学术水平也是影响器皿陶艺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 本土文化,发展本国器皿陶艺是现代中国陶艺家肩负的责任,在文化特色,民族 特色方面,日本陶艺家的严谨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 4 ) 缺乏陶艺普及教育:中小学普及陶艺教育只是近年来的事,但范围仍很少。 国家应在这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及指示。中国在历史上是陶瓷大国,在这种基础上 发展民族文化是事半功倍的事。目前许多大城市有所谓的”陶吧”,虽然是一种休 1 5 江南大学硕:t :学位论文 闲的活动,但也能起到普及的作用。陶艺得不到普及就很难发展市场。 ( 5 ) 缺乏研究工作:中国陶瓷历史悠久,陶区林立,历代都烧出过精美的陶瓷 作品。但如今环顾四周,不论陶泥材料,烧成方法都与世界先进陶艺相差甚远。 一家普通的美国陶艺材料商就可以提供上百种适合各样温度、色质、成份的泥料。 一般可供选购的釉料也近2 0 0 种n 町;在我国这些方便是没有的。没有准确和够规 格的泥料及釉料,要去控制最后作品的质量,难度自然很大。在国外,烧窑过程 已完全自动化,窑的种类也极多,对不同作品可以使用不同烧法。而在中国,大 家还是凭经验摸索。没有研究工作做基础,材料及设计市场是无法建立的。 ( 6 ) 我国现实状况 中国现代的原作陶艺,还处在萌芽状态,还难于很快扩展。其主要原因是国 内没有市场,没有市场的主要原因:一是作品尚欠成熟,还不够对路;二是经济 水平还远不到能购买原作的程度;三是多数文化层次未能达到能接受的水准。 目前有些陶瓷产区的原作陶艺有所发展,主要是销往国外,那些没有打开国 外渠道的就难于扩展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陶艺家几乎都没有自己的起码制作、烧成设备,只 好求助于大型工厂的大型设备。这些工厂一般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多属大批量, 有自己特定的规范化的工艺程序,它不可能适应不同陶艺的追求。其结果是陶艺 家的追求,只适应现成的工艺流程,而不是工艺流程适应原作陶艺的需要,加上 中国的陶艺家,多数懂得造型,不懂得工艺、泥料、制作,烧成是怎么一回事, 懂得工艺的又不懂得造型艺术,甚至连一点美感修养、美与丑、高雅与庸俗都分 不清。当然这里牵涉到一个如何培养陶艺家的问题,是科学和艺术的分家,还是 科学和艺术溶为一体乜。 综上所述,无疑都影响着民间器皿陶艺、现代原作器皿陶艺的提高与扩展。 对于民间陶艺来说,一方面要避免淘汰或否定,要弘扬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不能 过于抬高它到不适当的程度。 2 2 现代器皿陶艺问题解析 2 2 1 观念方面的改变 在我国,长期以来倡导的是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化要求。严格、规矩、 1 6 第二章现代陶艺器皿的发展状况 精美是几千年的有关陶瓷审美的评判标准,陶瓷大国的历史不仅带来了传统的辉 煌,也形成了严格的技术师承和窑系区分,这种师承关系既成就了陶瓷技艺的登 峰造极,也严格隔离了各门各派的相互交流,并且深深固化了陶工对美的形式的 单一认知。正是这种陶瓷产区的固有传统影响和官方的门类划分,使现代器皿陶 艺观念在我国较难得到普及,并阻碍了人们对现代器皿陶艺形式的接受。而在西 方,陶艺较早地与实用陶瓷分离,而形成独立的、纯粹的艺术形式。从而也促进 了现代生活器皿陶艺的快速成熟和发展,加上他们良好的现代艺术环境,现代陶 艺得到空前的发展,陶瓷材料的丰富表现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现。而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挖掘也是由于观念的更新带来的。随着中外陶艺交流的 不断扩大和加深,修正对陶艺概念的认识与不足,确立现代器皿陶艺应有的位置, 加上陶艺家们身体力行的创作并不断产生影响,现代陶艺观念在中国得到普遍认 同的时间将越来越近。只有这样才能为现代器皿陶艺的发展创造一个好的和谐的 环境,使得现代器皿陶艺更接近人们的生活。被更为广大的群众所接受。 2 2 2 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 这个问题在世界现代陶艺史上恐怕也只有中国在旷日持久地讨论,原因很简 单,除中国外恐怕没有哪个国家如中国这样具有深厚而优秀的陶瓷文化遗产,并 对世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传统文化的丰厚对现代陶艺家们来说既是个优势也 是个“包袱,我们既不可能像美国那样“轻装 上阵,也不能像日本那样走一 种先拿来后改良的折衷主义的路子。所以,直面传统,向传统学习,就有一个取 舍的问题。中国艺术有秦汉的雄强,有唐的大度,有宋的严谨,元的豪放,明的 优雅,还有清的精巧等等。但是这些优秀的传统如果盲接拿来表述今天的生活, 肯定是辞不达意的。我们不需要一种模式和规范,但我们需要一种审美的支撑, 种精神的传承,这种审美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环境中又需要新的注释。我国疆土 辽阔,自然资源广博,光是这种大国之气就足已是我们任何艺术创作和审美的坚 实依靠,并且是经久不哀的。没有传统的国民,其作品缺少一份渊源才情之“气 , 小国岛民的作品又少了一份雄悍之“势 魄1 。而我们什么都不缺,丰富的材质、 独特的技巧、文化的积淀。要发展,风格需要变,技艺需要新,观念更应该跟上 时代。实际上,观念的更新才是任何新艺术、新风格的前提。但民族血脉的积淀 还是会为艺术作品留下抹不去的痕迹,这就是艺术的真实。对自身传统的完全否 1 7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定,带来的未必是现代器皿陶艺的繁荣,反而会失去艺术家的立足之本,这种精 神根基实际上正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动力。失去原动力的艺术作品其表现力是苍 白和徒有其表的。 2 2 3 对于外来文化的对待方面 由于现代陶艺是一个外来概念,那么借鉴外国陶艺来发展中国的现代陶艺就 成了不可避免的过程和问题。现代器皿陶艺伴随着现代陶艺的发展也将面临着同 样的问题,我们通过前面对外国现代陶艺的介绍可以知道,美国和日本的现代陶 艺为什么能发展较快是有其广大的社会基础。这种社会基础简单的说是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方面;二是文化方面。富裕的物质生活才会引导国民的消费走向精神生 活,人们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健康地关注艺术,关注心灵深处,这也就是为 什么体育消费和艺术消费在西方能成为高消费的热点。工业文明的结果是许多艺 术形式和审美标准产生了变化。随着照相机、摄影机、电影、电视、音响、光盘、 电脑的普及,人们不再是以艺术还原生活为目的,而是更多以深入人的精神、抚 慰人的心灵为标准。人的喜新厌旧也决定了艺术形式的不断翻新变革,人们总是 以极大的热情关注那未知的部分和未被展现的审美,并为文化艺术、科学、哲学 创造了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这种发达的社会经济和健康的文化环境让以创造、 创新为天职的艺术家兴奋不已,这种兴奋所带来的是人的创造力的极大解放和艺 术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风格层出不穷,甚至等不及用现代设备记录就已成为过时 的东西了。西方的现代建筑、现代音乐、现代绘画、现代雕塑就是以眼花缭乱的 速度翻到了今天。西方的陶艺也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得到蓬勃的发展。这也就是为 什么西方的陶艺起步并不早,但却很快地与西方现代文化融为一体,并成为其现 代艺术一个重要分支得到迅猛发展和极大普及的根本原因。这道亮丽的风景很快 就成为我们中国的陶艺家及陶艺学子们关注的目标,甚至成为一种标准来衡量中 国陶艺的成败得失啪1 。 西方及日本的现代陶艺确实是发展得快,发展得好。中国与之相比似乎还停 留在起步阶段。这期间,中国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为中国的现代陶艺起了一个启蒙 的作用。虽有不少人为陶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不少作品还是徒有其表,模仿 的痕迹很大。向西方学习我觉得还是个认识问题,这与如何对待传统实际上是一 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既然我们不能照搬传统,同样我们也不能照搬西方。艺术不 1 8 里三垩墨丛堕苎墨些笪蕉丝堕型 是工业产品,创新是艺术的基本属性之一,既然人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千 差万别,那么作为艺术家情感和表现载体的艺术品就不应该也不可能相同。知晓 国外,通达传统,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自身的艺术创造。只有原创才是最可贵 的。 2 2 4 关千器皿陶艺的普及 陶艺提供给作者的无限可能性及泥土与作者的天然亲近感,更是让陶艺这 种艺术活动和形式获得人们最大关怀的重要原因。从而也使得器皿陶艺获得人们 的极度青睐,陶艺是最容易接近人性的, 因而陶艺也是最容易普及的,而生活器皿 陶艺因为与人的亲和性和生活的密切性, 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认同和理解。因为 陶土、水和火都是人们晟亲近的朋友和生 命依赖的因素。玩陶的本源在于欢乐和愉 悦,是释放人性的一种手段,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