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音系的比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音系比较研究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科凤 指导老师:高廉平副教授 摘要 盘龙镇位于重庆荣昌县,是荣昌县最大的一个客家人聚居地,全镇总人口7 8 0 0 0 人, 客家人就有3 0 0 0 0 人,当地客家人称自己说的话为“土广东话”,实际就是客家话。盘龙 镇客家话有声母2 1 个,韵母6 1 个,声调6 个;梅县客家话一直被认为是客家话的代表 点,有声母18 个,韵母7 1 个,声调6 个。 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声母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 ( 1 ) 古全浊声母变清,无论平仄都有送气的,但仄声有一部分不送气;梅县客家话 无论平仄都读送气音。( 2 ) 盘龙镇客家话共有2 1 个声母,比起梅县客家话1 8 个声母多 了 t 9t f 纠这一组声母和【z 声母,少了一个 v 】声母。( 3 ) 盘龙镇客家话古泥母在洪音 前面多读【n 】,古来母在洪音、细音前都可以读 1 ,古泥母、来母开始混读;梅县客家话 古泥母和来母不混读。( 4 ) 盘龙镇客家话舌根音是【kk x ,而梅县客家话是舌根音 k k 加喉音【h ,梅县客家话的 h 】在盘龙镇客家话里已经腭化。 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韵母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 ( 1 ) 盘龙镇客家话开、齐、合、撮四呼俱全,梅县客家话缺少撮口呼。( 2 ) 盘龙镇 客家话鼻音韵尾【m 】并入 n 】尾,只有 h i 、 圳两个鼻尾,梅县客家话 n 】、嘲、【m 】三个鼻 音韵尾俱全。( 3 ) 盘龙镇客家话和梅县客家话都有入声韵,盘龙镇客家话八声韵韵尾全 部演变为喉塞音哪,梅县客家话塞音韵尾 p t k 俱全。( 4 ) 盘龙镇客家话有长元音, 梅县客家话没有。( 5 ) 盘龙镇客家话有鼻化韵,梅县客家话没有。 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声调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 ( 1 ) 都有六个调类,但调类的调值有差异。( 2 ) 古上声字在今调类的情况有差异。 古上声清音字盘龙镇客家话除了读上声,还有少数读去声;梅县客家话除了读上声,还 有少数读阴平。古上声次浊音字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基本一致,除了读上声,还 有部分读阴平,极少数字读去声:但梅县客家话读去声的字比盘龙镇客家话多。古一e 声 全浊音字在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的情况基本一致,除了全浊上声变去声那部分字, 还有一部分字读阴平。( 3 ) 古入声字在盘龙镇客家话和梅县客家话有差异。盘龙镇客家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话部分入声字开始舒化,部分入声字阴入和阳入混读;梅县客家话阴入和阳入不混,也 没有入声舒化的现象。 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声韵配合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 1 ) 梅县客家话f f k k ht st s s 】可以与齐齿呼( i 和i 开头的韵母) 相拼,而盘龙镇客家话【kk xt s t s s 】不能与齐齿呼相拼,只能与开、台两呼相拼,田只与开口呼和台口u 相拼。( 2 ) 盘龙镇客家话【坷只与开口呼相拼,梅县客家话把【n 、川看作一个音位,因此可阻和开、 齐两呼相拼。 就笔者掌握的材料看,荣昌县及盘龙镇客家人以广东长乐、梅县、兴宁迁入的居多, 也有博罗、潮州、五羊、潮汕、韶州、龙川迁入的客家人,因此今天的盘龙镇客家话已 经是经历过一个庞杂的融台过程了。 客家方言岛得以延续下来,笔者认为主要是客家人的“宗亲现象”、“孤岛现象”、“群 体意识”和“崇正”意识。客家方言岛语音的演变,一是语音自身的演变;二是客家人 的几次大迁徙,与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语言的相互接触和融合,以及与当地强势方言 的接触影响;三是文白异读现象增多。因此,客家方言岛在保持客家话的整体框架之外, 也有自己的语音特征。盘龙镇客家话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稳中有变,才得以形成比较 稳定的方言岛。 关键词:盘龙镇:梅县;客家话:音系;比较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c o m p a r i s o ns t u d i e so nh a k k a i np h o n o l o g y b e t w e e np a n l o n ga n dm e i x i a n p o s t g r a d u a t em a j o r i n gi n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a n ds c r i p t :l ik e f e n g s u p e r v i s o rp r o f e s s o r :g a ol i a n p i n g a b s t r a c t p a n l o n gt o w n , w h i c hi sl o c a t e di ny o n g c h a n gc o u n t yo f c h o n g q i n gc i t yh a st h e g r e a t e s tp o p u l a t i o no fh a k k a si ny o n g c h a n gc o u n t ya m o n gt h e7 8 0 0 0p e o p l eo f p a n l o n gt o w n ,t h e r ea r e3 0 0 0 0h a k k a st h en a t i v eo fp a n l o n gt o w nc a l lt h ed i l e c t t h e ys p e a kl o c a lc a n t o n e s et h a ti t s e l fi sh a k k at h e r e a r e2 1c o n s o n a n t s ,6 1y u n m u , a n ds i xt o n e s t h ec o n s o n a n t so f p a n l o n gh a k k a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o s eo f h a k k ao f m e i x i a n , h a sc h a r a c t e f i s t i c sa sf o l l o w s : 1 ) t h ev o i c e ds o u n db e c o m e ss u r ds o u n db ep i n g ( 平) t o n eo rz e ( 仄) t o n ea n d s o m ez e ( 仄) t o n eb e c o m ev o i c e l e s s 2 1t h e r ea r e2 1c o n s o n a n t si np a n l o n g h a k k aa n dc o m p a r e dw i t hm e i x i a nh a k k a 【t c 谚朝e x i s tb u tn o z a n d 【v 】 c o n s o n a n t s3 ) n i m u ( 泥母) a n dl a l m u ( 来母) i np a n l o n gh a k k ab e g i nt oc o n f u s e d b u tn o ti nm e i x i a nh a k k a 4 ) t h ev e l a ri np a n l o n gh a k k aa r e kk x ,b u t k k a n d h i nm e i x i a nh a k k a t h eh a k k a sc o n s o n a n t so fp a n l o n gt o w n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o s eo ft h eh a k k a o fm e i x i a n ,h a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sf o l l o w s : 1 ) t h ef o u rc l a s s e so fs y l l a b l e sa p p e a ri nt h ep a n l o n gh a k k aa n dt h e r ei sn o c u o k o u h u ( 撮口呼) i nm e i x i a nh a k k a2 ) n a s a lc o n s o n a n tt a i lv o w ei np a n l o n g h a k k aa r e 【n 】,【1 3 a n d n ,嘲,【m i nm e i x i a nh a k k a 3 ) t h e r ea r ee n t e r i n gt o n e i nb o t hb u to n l yo n e ? i np a n l o n g h a l & a , m e i x i a nh a k k ah a st h ew h o l e 匝tk 4 ) p a n l o n gh a k k ah a sl o n gv o w e l ,b u tm e i x i a nh a k k ad o e s n o th a v e 5 ) p a n l o n g h a k k ah a sn a s a tv o w e lb u tm e i x i a nh a k k ad o e sn o th a v e t h eh a k k at o n e so fp a n l o n g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o s eo fh a k k ao fm e i x i a n ,h a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sf o l l o w s : 1 ) t h et w ob o t hh a v es i xt o n e sb u tt h et o n ep i t c h e sa r ed i f f e r e n t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2 ) t h e r ea r es o m ed i f f e r e n c e si na n c i e n ts h a n g s h e n g t o n e s a n c i e n tv o i c e l e s sr i s i n gt o n e si np a n l o n gh a k k a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g r o u p s : o n eg r o u pr e a da sr i s i n gt o n e sb u ts o m ea sf a l l i n gt o n e ;i nm e i x i a nh a k k as o m er e a d a sh i g ha n dl e v e lt o n ea n daf e wf a l l i n gt o n e 3 ) e n t e r i n gt o n e si np a n l o n g h a k k aa r ec h a n g i n ga n dt h e r ei sn od i v i d i n g l i n eb e t w e e ny i n r u ( 阴入) a n dy a n g r u ( 阳入) a st ot h ec o o p e r a t i o no fs h e n ga n dy u n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a r ea sf o l l o w s : 1 ) i nm e i x i a nh a k k a f kk ht s t s s c a nc o o p e r a t ew i t hq i c h i h u ( 齐 齿呼) b u tp a n l o n gh a k k ac a n n o t2 ) i np a n l o n gh a k k a 【蜘c a l lo n l yc o o p e r a t ew i t h k a i k o u h u ( 开e l 呼) w h i l ei 0m e i x i a nh a k k a 【蜘i sr e g a r d e da sap h o n e m es oi t c a nc o o p e r a t e w i t h k a l k o u h u ( 开口呼) a n d q i c h i h u ( 齐齿呼) j u d g i n gf r o mt h em a t e r i a lt h ea u t h o rg e t s ,t h eh a k k a sl i v i n gi nr o n g c h a n g c o u n t ym o s t l yi m m i g r a n t e d f r o mc h a n g l ec o u n t y , m e i x i a nc o u n t ya n dx i n n i n g c o u n t ya n daf e wf r o mb o l u oc o u n t y c h a o z h o uc o u n t y , w u y a n gc o u n t y ,s h a o h o u c o u n t y , l o n g c h u a nc o u n t ya n d t h e r e f o r et h eh a k k ao f p a n l o n gt o w ne x p e r i e n c e da c o m p l i c a t e dt i m eo f m i x t u r e t h er e a s o n sw h yt h eh a k k ai s l a n d sc a ns u r v i v e ,t h ea u t h o ra r g u e s ,a r ed u et o t h eh a k k a s c l a nr e l a t i v e sp h e n o m e n o n ,t h ei s o l a t e di s l a n dp h e n o m e n o n ,t h e c o m m u n i t y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a n dr e s p e c t i n gt r a d i t i o n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h a k k ad i a l e c ti s l a n di sb e c a u s eo f t h et h r e ep o i n t s : 1 ) l a n g u a g ei t s e l f i sc h a n g i n g 2 ) t h eh a k k a sm i g r a t e ds e v e r a lt i m e s ,a s s i m i l a t e dt h el a n g u a g eo ft h es h e n a t i o n a l i t ya n dt h ey a on a t i o n a l i t y a n dh a k k ad i a l e c tw e r ei n f l u e n c e db yt h el o c a l d o m i n a n td i a l e c t 3 ) t h ec h a r a c t e r st h a ta r ed i f f e r e n t l yr e a di nd a i l y l i f ea n di na c a d e m i c s i t u a t i o nb e c o m em o r e a sar e s u l t ,e x c e p t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h a k k a ,t h eh a k k ao fp a n l o n gt o w n h a si t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f o rt h a tr e a s o nt h eh a k k ao fp a n l o n gt o w nr e m a i n s s t a b l eb u tc h a n g i n gs ot h a ti tf o r m sas t e a d yd i a l e c ti s l a n d k e yw o r d s :p a n l o n g ,m e i x i a n ,h a k k a ,p h o n o l o g y , c o m p a r i s o n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凡例 凡例 i 本文的记音方式采取国标音标。在调查时用严式记音,归纳音位时用宽式记音。 2 对于有音无字的用“口”代替。 3 “”表示两边的说法都可以,“”表示没这有种说法。 独创性声明 y9 0 1 7 6 3 学位论文题目:堡垄蕉垫窒塞适生接星叠塞适童丕出夔珏塞整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 :套磊矽讽 签字日期:三抽5 年审月毖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回不保密,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鲐亩厣予 签字日期:w6 _ 年中月叫卜日 电话:(2 邮编: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1 客家话语音研究文献综述 “先至为主,后至为宾。客家、客姓”是对先在当地居住的“土著” 而言。先来的居民为“土”,后来的居民为“客”。客家人说的话就叫“客家 话、客话”或“客家方言”。四川讲西南官话的居民称二三百年前迁移到四川 的客家人为“土广东人”,称“土广东人”讲的话为“土广东话”。本文所调 查的重庆荣昌盘龙镇客家话就被当地居民称为“土广东话”。 客家话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八个省区( 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 台湾省、江西省、海南省、湖南省、四川省) ,二百多个县市。海外有不少华 侨、华裔电说客家话。其中以广东省中部、东部地区,福建省西部地区,江 西省南部地区的客家人住得最集中。其中广东梅县就是纯客家县。 客家话的研究如果从广东蕉岭人黄钊( 1 7 8 7 1 8 5 3 ) 编著的石窟一徵 算起的话,至今已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这部书在黄钊死后二十七年才得以 出版。早期研究客家话的著作一般只注重语源的考释,以寻求“本字”为目 的。另外,早期有一些传教士编辑出版过一些如英客词典、法客词典和客家 话会话课本之类的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语言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知识陆 续从国外传进我国,汉语方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了。对客家话语音 的研究自二十年代始有章炳麟的岭外三州语( 新方言附录,章氏丛书之一) ; 然后有中山大学出的客方言( 1 9 2 2 ,台北古亭书屋1 9 7 2 再版) 、述客方 言之研究者(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8 :8 5 8 7 ,1 9 2 9 ,广州) 。三、 四十年代有丁迪豪客家研究( 民大中国文学系丛刊,1 :l ,1 9 3 4 ,北京) , 胡景福客音汇编( 1 9 3 l :1 ) ,张资平粤音与客音之比较( 江南史地丛 考,1 ,1 9 4 2 ) ,俞敏客家人学国音的错误倾向( 国语通讯1 期,1 9 4 7 ,台 北) ,董同禾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 史语所集刊,1 9 ,1 9 4 8 ,上海;科 学出版社,1 9 5 6 年北京重印) ,李作南北京语音和广东北部客家方音在声调 上的比较( 方言与普通话集刊,4 ,1 9 5 8 ,北京)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客 家话语音研究成果主要有罗常培从客家迁徙的综述论客赣方言的关系( 语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 言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1 9 5 0 ,北京) ,黄典诚客家话( 语文知识,1 9 5 4 : 7 8 ,上海) ,桥本万太郎关于客家四县方言的音韵体系( 中国语学研究第 8 回全国大会案内,1 9 5 7 ,东京) ,何炯以梅县客家话为代表的客家话与北 京话语音的对应规律( 方言与普通话集刊,4 ,1 9 5 8 ,北京) ,杨时逢台湾 桃园客家话( 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1 9 5 7 ,台北) 、台湾美浓客家话( 史 语所集刊,4 2 ,1 9 7 1 ,台北) ,饶秉才客家人怎么样学习普通话( 广东人 民出版社,1 9 5 7 ,广州) 、,广东省方言调查指导组客家人学习普通话手册 ( 广东人民出版社,1 9 5 8 ,广州) ,桥本万太郎( h a s h i m o t o m a n t a r o j ) 的客 家语基础语汇集( 1 9 7 2 ) 、( ( t h eh a k k ad i a l e c t ) ) ( 1 9 7 3 ) ,o c o n n o rk e v i n a 的( ( p r o t o - h a k k a ) ) ( 1 9 7 6 ) ,沙加尔( s a g a r tl a u r e n t ) 的( ( p h o n o l o g i e d t i l l d i a l e c th a k k ad e sn o u v e a u xt e r r i t o r i e sd e h o n g k o n g ( s u n g h i m t o n g 崇 谦堂1 等等;到八、九十年代,客家话的研究成果不断,有蔡筝客家话中 营前话的音素和音位( 赣南师专学报,1 9 8 0 :l ,赣州) ,詹伯慧客家话的 形成和分布( 广东语文报,1 9 8 5 ,1 0 ,3 0 ,广州) ,黄雪贞成都市龙潭寺 的客家话( 方言,1 9 8 6 :2 ,北京) 、客家话的分布与内部异同( 方言1 9 8 7 : 3 ,北京) 、客家话声调的特点( 方言,1 9 8 8 :3 ,北京) 、客家话声调的特 点续论( 方言,1 9 8 9 :1 ,北京) 、梅县客家话的语音特点( 方言,1 9 9 2 : 4 ,北京) ,陈永宝中原古音闽南话与客家话( 台湾文献,1 9 8 6 :3 7 , 台北) ,严学窘等客家话的原始形式述论(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 9 8 6 :2 , 南宁) ,李玉客方言与赣方言之分野及其内部差异(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1 9 8 7 :1 ,桂林) ,陈修客方言散论( 嘉应师专学报,1 9 8 8 :l ,梅州) ,杨 时逢客家话的分布和主要特点( 暨南学报,1 9 8 9 :3 ,广州) ,黄宣范客 家话岛的消失( 台语文摘,1 9 9 0 :6 ,台北) ,钟荣富论客家话介音的归属 ( 台湾风物,1 9 9 0 1 2 :4 04 ,台北) 、客家话韵母的结构( 汉学研究,1 9 9 0 : 82 ,台北) 、论客家话的“v 一”声母( 声韵论丛第三辑,学生书局,1 9 9 1 , 台:i i u ) ,周日健广东新丰客家话记略( 方言,1 9 9 2 :l ,北京) ,客话辞 典( 中原周刊社,1 9 9 2 ,苗栗) 、客家谚语( 中原周刊社,1 9 9 3 ,苗栗) , 刘添珍常用客话字典( 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 9 9 2 ,台北) ,练春招客 家的迁移与客家话的分布( 福建师大学报,1 9 9 3 :l ,福州) ,林立芳梅县 客家话同音字汇( 韶关大学学报,1 9 9 3 :l ,韶关) ,侯复生从 的编纂看方言字典的地方性( 嘉应大学学报,1 9 9 4 :1 ,梅州) ,余伯禧 梅县客家话的文白异读( 韶关大学学报,1 9 9 4 :1 ,韶关) ,罗肇锦论客 家话的沧桑与客家特性( 客家文化论丛,1 9 9 4 ,台北) 、客语异读音的来源 ( 声韵论丛第二辑,台湾学生书局,1 9 9 4 ,5 ,台北) ,陈彩娥客语和国语 的语音对比( 客家语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1 9 9 4 ,新竹) ,杨名暖彰 化、云林地区客家人的语言转换( 客家语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1 9 9 4 , 新竹) ,钟吉雄客家话与双语教学( 客家语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1 9 9 4 , 新竹) ,吴中杰客语次方言与客语教学( 客家语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 1 9 9 4 ,新竹) ,谢留文客家话古入声次浊声母字的分化( 中国语文,1 9 9 5 : 1 ,北京) ,高然广东丰顺客方言( 丰顺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 9 9 57 , 广州) ,练春招从客家谚语看客家的家庭观和家庭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1 9 9 5 :4 ,福州) ,吴金夫客家话与民系形成的时间和地点( 汕头大学学报, 1 9 9 5 :3 ,汕头) ,李谱英陆川i 客家话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 玉林师专 学报,1 9 9 5 :4 ,玉林) ,邓晓华论客方音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语言研究, 1 9 9 6 ,增刊,武汉) ,蓝小玲客家话的“荷”( 语言研究,1 9 9 6 ,增刊,武 汉) ,黄雪贞客家话古入声字的分化条件( 方言,1 9 9 7 :4 ,北京) 、梅县 客家话音档( 上海教育出版社,1 9 9 9 ) 。二十一世纪开始,有谢留文客家 话“鱼虞”之别和“支脂”之别,李瑞禾西昌黄联客家话同音字、7 ( 西 昌师专学报,2 0 0 16 ) ,段英四川黄联关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的比较( 汕头 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 0 0 2 4 ) 。有的学者进一步开始注意各客家方言岛的客 家话的研究。 以上所列主要是对客家话语音有侧重研究的论著,同时还有词汇、语法 的论著也比较丰富,在此不列。 詹伯慧先生在汉语方言及其调查里把四川( 包括重庆) 境内的客家 话分为川西、j i i n 、川i 中、i l ,l t ,并分别列出了具体的代表方言点:“川西成 都市郊东山一带、新都、金堂、广汉( 新华、小汉、金轮及兴隆) 、什邡、彭 县、温江( 金马河) 、双流、新津( 兴义) ,j i lr g 的简阳、仁寿( 方家区) 、资 中( 铁佛、球溪) 、威远( 石坪) 、安岳、富顺、隆昌、泸县、合江、宜宾, 川中的广安( 花桥、天地) ,川北的仪陇( 乐兴、风仪、大风、双龙、五棚、 周河) 、巴中、通江( 黄宗区) 、达县( 碑庙区) 、凉山州的西昌( 黄联、新河)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等2 0 多个县的局部地区都有说客家话的,人数多寡不一,多的几万、几十万 ( 如隆昌县说客家话的人达2 0 多万) ,少的几百( 如威远、石坪) 。”。没有提 及川东地区,即直辖前的重庆辖区范围,包括九区十二县;市中区、江北区、 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南桐区、大渡口区、双桥区和巴县、 长寿、江北、永川、合川、壁山、铜梁、大足、荣昌、渣南、綦江、江津。 据2 0 0 3 年9 月9 目的重庆晨报报道,“重庆市荣昌3 万人说客家话”,“而荣 昌县盘龙镇客家话则是重庆地区最大的客家话岛”。重庆有客家方言岛直为 当地人鲜知,不被人们重视。因此才有了这条“新闻不新”的消息。早在二 十世纪三十年代,罗香林先生就认为,四川有涪陵、重庆、荣昌、隆昌、泸 县、内江、资中、成都、广汉等十几个县有客家人居住,并指出这些地方的 客家人均是清初由广东、江西二省迁入的。崔荣昌先生在四川方言的形成 中认为“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问入川的广东客家人,把他们的方言保留 下来了主要散布在成都、新都资中、内江、荣昌、隆昌、富顺、泸 j , i - i 等3 0 余个市县的局部地区。”u 正刚在清代广东移民在四川分布考 兼补罗香林四川客家人分布说中由大量的族谱归纳列举了清代广东移 民在川的分布情况,指出重庆府有永川、荣昌、壁山、大足、渝城等地有客 家人;同时他还在闽粤客家人在四川一书里引用文摘报( 1 9 8 9 年1 2 月1 4 日,第6 8 2 期) 说“荣昌县的客家人占全县人口的9 0 以上”( 就笔者 去调查的情况看,这一点不一定可靠) 。在侯精一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概说 中由黄雪贞先生主笔的客家话这一部分,在列的客家话分区图里,列有“荣昌”。 据荣昌县志载:荣昌县域内在明末到清代中期,以移民带来的广东 话( 客家话) 和湖北话( 当地人称为湖广话) 为主。荣昌县境内的语音可分 为重庆、永州、隆内、泸县、广东等五个系统固。当地人称的广东腔分布在今 盘龙镇、龙集镇、荣隆镇等,其中盘龙镇最集中。 为了弄清楚客家话在整个重庆( 直辖前) 的分布概况,以及探寻客家人 迁入重庆市足迹的全貌,正如袁家骅先生所说“今后如果能对客家话作全面 的调查并和北方话作比较研究,也许能进一步揭示民族迁徙( 分散和汇合) o 詹伯慧汉语方言及其调查( 第9 3 页) ,湖北 j 版社,1 9 9 1 。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9 2 。 崔荣昌四川方言的形成,方言,1 9 8 5 :2 。 。光绪荣昌县志总述卷3 人口,2 0 0 2 。 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 对语言的影响。”o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客家人是否在观念( “宁卖祖宗田, 不丢祖宗言”这种内部抱成一团、少与外界交流所筑成的心理壁垒) 、思想与 习俗( 比如通婚) 上有所改变,导致语言也在不断地受到重庆官话的影响而 发生变化,以及其与梅县客家话相比较受影响的程度如何。但是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见到荣昌客家话语音的系统资料,没有见到与梅县客家话或者与重庆 官话的比较研究。盘龙镇曾被重庆晚报、西南商报等报道为荣昌县“第一大 客家镇”,作为荣昌县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因此笔者选择了盘龙镇作为调 查点。 笔者经过三年方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以及对音韵学、语言学的进 一步深入理解,有了比较扎实的功底去调查与自己母语不同的客家话;有了 多次实地调查方言的经历,如对自己母语的调查、对川北方言( 南部话、仪 陇话) 的调查;而且有对仪陇客家话实地调查的经历。对客家话的声、韵、调 有基本掌握。本文采取田野调查、描写记录和比较( 历时比较和共时比较) 的 研究方法。 但是客家话毕竟是有别于自己母语的较难把握的七大方言之一,要对其 进行全面地调查与深入地研究,是相当困难的。即使在本篇论文做完之后, 也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方能寻求到盘龙镇客家话的来源和面貌。 2 荣昌县人文地理概况 荣昌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重庆市西部,成渝公路、成渝铁路横穿县境, 是川东至成都、川西至重庆的陆路要冲。东南邻永川,南接泸县,西南连隆 昌,西北靠内江,北接安岳,东北与大足接壤。全境南北长4 4 2 公里,东西 宽3 9 1 公里,幅员面积1 0 7 9 0 1 平方公里,其中山区5 69 平方公里,丘陵9 8 6 2 平方公里,平坝3 59 1 平方公里。以县北螺罐山为界,中北部为丘陵区,南部 为岭谷区,平均海拔3 0 0 - 4 0 0 米,最高处是古佛山脉的三层岩,海拔7 1 1 3 米,最低处在县南清江乡的濑溪河桥底,海拔2 9 25 米。根据资料表明,大约 在两万年前,荣昌地域就有原始人群在此繁衍生息。先民建立了巴国,秦国 灭掉巴国设置巴郡后,荣昌地域即成为巴郡的属地。西汉初,改隶新置的地 方建为郡,为江阳、三国、两晋、南北朝直到隋朝和初唐,县地基本上均为 。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 第二版,第1 4 8 页) ,文字改革出版社,1 9 8 3 。 o 光绪荣昌县志总述及卷3 人口,2 0 0 2 。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江阳( 后改置为泸川县) 和汉安( 后改置为内江县) 两县属地。唐乾元二年 ( 7 5 9 ) 正月,肃宗李亨接受李鼎祚的申请,正式批准从泸、普、渝、合、荣、 资六州划出部分地域新置昌州,下辖昌元、静南、大足三县。昌元县的设置 就是荣昌地域建县的开始,距今己有1 2 2 6 年的历史。建县以来,由于军事、 政治原因,曾两度废置,两改县名。其间,县所辖区域曾短期并入大足、铜 梁。元至正二十三年( 1 3 6 3 ) ,明玉珍在县境新置为昌宁县。明洪武六年( 1 3 7 3 ) , 朱元璋又改置为荣昌县,隶属重庆府。清朝统治四川后仍设置荣昌县,属川 东道重庆府。民国建立后,先后隶属重庆蜀军政府及四川省政府。民国2 4 年 ( 1 9 3 5 ) 国民政府推行行政督察区制,全川划分为1 8 个督察区,荣昌属第三 督察区,为一等县。民国2 7 年以后定为二等县。1 9 4 9 年1 2 月7 日荣昌人民 获得解放,先后隶属璧山专区及其以后更名的江津专区、永川地区。1 9 8 3 年 4 月,永川地区所属八县与重庆市合并,荣昌县即成为市属9 区1 2 县中的一 个远郊县。荣昌县下设7 区、2 区级镇;区下设4 7 乡、2 乡级镇;共设3 4 个 居民委员会和5 5 1 个村;居住着汉、回、满、苗等1 3 个民族,共7 2 3 4 7 2 人。 从历史上看,宋代昌元人在今荣昌地域曾开创了一个经济繁荣的辉煌时 期。有资料表明,在宋熙宁年间,昌州等4 州商税达l l 万贯,商品流通额超 过杭州,在四川处于中上水平。昌州各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已达4 0 余人, 全州已有城镇4 0 余座。许多城镇的商贸均较发达,一些手工编织产品已远近 闻名。但经过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三次大战乱的破坏,社会生产 力被严重摧残,经济发展势头逐渐下落。 明末清初,由于农民军反对明朝统治、南明诸将割据争权、农民军余部 与清军的混战、吴三桂叛清和清军残酷镇压等军事争夺,荣昌地区几乎遭受 了长达3 0 年的兵祸,以致“路无行人,道惟荆棘,生灵涂炭,炊灶无烟”, 造成社会残破,人口锐减的凄凉景象。但受灾之后,荣昌人民就和“移民四 川”的外来移民一道开发,从事农耕活动和手工业生产,经过大约五六十年 的务实开拓,经济就得到恢复和发展。人丁逐渐繁衍,农田陆续增加,改变 了荣昌“地方残破,田亩抛荒”的凋敝状况。 两晋南北朝时期,今荣昌县境是僚人聚居、夷汉杂居之地。唐代建置昌 元县时,民族关系仍十分紧张。建县不久,州县治所均被焚毁。因为战乱不 断,人口流动较大。唐代建县按规定须在千户以上,但直到元和年问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 8 0 6 - 8 2 0 ) ,昌州编户才1 1 0 9 户。当时州辖4 县,若平均计算,昌元县当时 编户仅有3 0 0 户左右。宋代,昌元县境相对于北方来说,战事不多,经济较 为发达,不少人“避地多居焉”( 见舆地纪胜) ,人口流入较多。太平寰 宇记、元丰九域志及宋史地理志诸书均载有昌州的户数或人口数, 以当时辖3 县平均计算,昌元县在太平兴国年间( 9 7 6 - 9 8 3 ) 约有4 0 0 0 多户, 元丰年间( 1 0 7 8 1 0 8 5 ) 约有1 1 0 0 0 多户,崇宁年间( 1 1 0 2 1 1 0 6 ) 约有1 2 0 0 0 多户,人口约有3 1 0 0 0 多人。元末明初,战乱不断,人口大减。恢复以后, 呈报纳粮户口共3 6 7 1 户,1 5 8 3 l 丁口。明末清初,战乱连年,绝烟火几近3 0 载,在康熙六年( 1 6 6 7 ) ,上报户口簿记载,全县仅有1 4 3 户,男妇只有2 8 6 人。另外,并入大足6 6 户,男妇1 3 2 人( 见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重庆 府部汇考) 。朝廷采取“移民四川”的措施以后,各省无地或少地的贫民始 陆续迁来荣昌落户,发展生产,人口亦逐渐增加。清嘉庆元年到十七年 ( 1 7 9 6 1 8 1 2 ) ,荣昌上报户口已有3 3 3 8 1 户,9 3 5 9 8 人( 其中男丁4 8 7 1 6 人) 。 光绪年间( 1 8 7 5 1 9 0 8 ) ,实有9 2 7 1 4 人( 其中男丁5 0 2 3 7 人) 。晚清时期,荣 昌人口增加较快,据宣统二年( 1 9 1 0 ) 统计:全县已有6 4 1 1 8 户,3 1 2 9 5 0 人。 3 盘龙镇的人文地理概况。 盘龙镇位于荣昌县西北部,距县城3 2 公里,距四川省隆昌县2 2 公里, 是一个集农业和商贸为一体的边陲镇,地域面积1 2 6 平方公里,人口7 8 万余 人,2 2 个自然村,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地域、人口位于荣昌县十大镇之首, 是“中国夏布之乡”、“荣昌县万亩生姜基地”。有“京欣一号西瓜种植基地”。 明代的荣昌县曾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但在明末清初,从 清顺治元年( 1 6 4 4 ) 起,由于经历了张献忠农民反对明朝统治、南明诸将割 据争权、农民军余部与清军搏斗、吴三桂反叛与清军残酷镇压等多次军事战 争,荣昌地区连年遭到兵祸,时间几乎长达3 0 年。人民或死或逃,“所存唯 兵”,以致“路无行人,道唯荆棘”,“生灵涂炭,炊灶无烟”。直到康熙二十 年( 1 6 8 1 ) 八月,清朝才派出史彰到荣昌担任知县,逐步建立稳定的统治。 史彰到任之初,亲见县城“东门内外,竹树蓊蔽,行人手分枝干,足涉泥淖。 城内秃房六七所,衙舍虽存,上漏下淤,菇麻生如林,日暮击拆以惊虎鹿者, 。盘龙镇镇政府自编资料。 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 声至晓未息。”可见当时荣昌的荒凉景象。据文献记载,康熙六年( 1 6 6 7 ) , 当时荣昌上报在册人口只有1 4 3 户,男妇2 8 6 人。以后因吴三桂战乱,全县 人丁更是所剩无几。虽“有可耕之田,而无可耕之民”,生产几乎陷于停顿。 当时,清朝廷为了征收赋税,巩固它的统治地位,顺治年问就曾下诏批准督 垦荒地劝垦则例,招民开垦荒地。康熙年间更制定入籍四川例,多次议 定情愿入川“垦荒居住者,将地亩永给为业”,“各省贫工携带妻子入蜀开垦 者准其入籍”,并准予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对移民的垦殖权、户籍权和应举 权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还确定开垦荒地,在三年、五年或十年之内均免交田 赋。雍正年间,还议定“给穷民牛具籽种,令其开荒垦地”。并鼓励有技术的 老农入川“教垦”,以有成效的还给以“八品顶戴”,积极鼓励官员招民开垦, 作为任期内的政绩来考核,量其招民多寡均记录在案,给予优惠升转的奖励。 在清朝这些优惠政策的鼓励下,毗邻各省许多无地或少地人民,都“应诏入 川”,掀起了清前期一阵阵移民来川的高潮。 在移民荣昌的客家人中,有很大的一部分都因族缘或地缘关系较为集中 地居住在荣昌盘龙镇,以致两三百年来,形成若干个客家村落。全镇2 2 个自 然村和一个居民委员会,其中古墙、莲花寺、大建、三合、兴隆、长岭、石 田、白鹤寺等8 个村,基本上都是广东移民的集中居住区域,尤其是石田、 大建、白鹤寺三个村最集中。石田村,全村3 7 4 1 人,其中客家人就占1 8 8 0 人,达到5 0 ,有周、李、颜、黄四大姓;大建村全村3 9 6 0 人,客家人就占 2 8 0 0 人,达7 7 8 ,李、张、黄、马、叶都是大姓;白鹤寺村有3 1 6 3 人, 其中客家人占2 3 7 2 人,达7 5 ,李、张都是大姓。据不完全统计,盘龙镇现 在总人口7 8 0 0 0 人,其中客家人就有3 0 0 0 0 人。 、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义务教育的推广,百姓意识的逐渐 开放,“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的祖训在慢慢褪化,客家话的原滋原味必 然受到社会及语言发展趋势的强烈冲击。以前,客家人只与客家人通婚,而 随着婚姻习俗的逐渐改变,客家人可以与湖广人通婚,客家女子嫁入不是客 家人的夫家,以后就不再说客家话,只有回到娘家才讲;原本不是客家人的 女子嫁入是客家人的夫家,很快就学会了说客家话,在夫家必须用客家话交 流。当笔者随处走访时,时不时地听到当地百姓说“把祖宗都丢过了”,意思 就是指当地现在很多客家人已经不说客家话了。就目前整个农村状况而言, 8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 盘龙镇也不例外的是,在家的是老的和小的,青壮年都到外地打工挣钱,受 外面环境的影响,这些青壮年回家已基本不说客家话;孙子这一辈现在受读 书音的影响,也基本不说客家话,只是听得懂祖辈讲的客家话。相反有一种 特殊情况,稍有年纪的老人( 5 0 岁以上) ,原本是湖广人,可是受周围环境都 是客家人的影响,日积月累地,他们渐渐地也会说一些客家话的常用语,因 此盘龙镇现在会讲客家话的人未必祖籍就是从广东迁移过来的。但是整体看 来,目前盘龙镇客家话正处于弱势的状态。笔者试图抓住些许客家人的足迹, 探寻盘龙镇客家人现在的客家话状况。 盘龙镇客家话主要发音合作人的基本情况: 张仕同,男,生于1 9 4 4 年1 1 月2 3 日,祖籍广东长乐县( 今五华县) 南 头村桅杆屋基,现居住于盘龙镇大建村二组,会说四川话( 当地人称为湖广 话) 和客家话。据当地百姓介绍,张仕同曾担任过乡干部,在担任乡干部期 间开村务会等均用客家话与百姓交流。 其妻李厚素,生于1 9 4 8 年5 月1 8 日,祖籍是湖北麻城县孝感乡,本是 湖广人,但嫁到夫家就开始学说客家话,会说四川话和客家话。 同时在调查的时候,周围的许多邻居因为好奇,也时不时地来进行补充、 纠正。 梅县客家话发音合作人的基本情况: 黄映琼:女,生于1 9 7 7 ,土生土长的梅县人,会说梅县客家话、粤语、 普通话。 在进行声母、韵母的描写之前,笔者先说明一下自己在音位归纳时采取 的原则和方法。笔者采用了罗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Focusky课件发布教学课件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单元 第1节《从全球变暖谈起》说课稿 (新版)粤教沪版
- familyaffair课件教学课件
- 信息流广告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说课稿
- Module 7 Unit 3 Language practice (1)-说课稿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
- 第10课 Windows桌面及窗口说课稿初中信息技术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川教版2018
- 文库发布:Excel表格课件
- 信息化知识能力培训内容课件
- Excel知识培训课件
-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教学课件合集
- 2023类器官技术与行业研究报告-复刻结构重现功能 构建组织器官替身
- 国有资产交易法律实务与疑难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课件
- 初中毕业证在哪里查询
- 九宫格智力数独200题(题答案)版
- GB/T 5796.4-2022梯形螺纹第4部分:公差
- 中海油劳动合同范本(标准版)
- 智能电网-课件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清单五篇
- 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