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三木清人与环境关系思想研究.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三木清人与环境关系思想研究.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三木清人与环境关系思想研究.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三木清人与环境关系思想研究.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三木清人与环境关系思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人的问题始终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人类作为主体,是怎样在现实世界的环境里 形成自我的问题,是日本哲学家三木清一直追寻的问题。尽管三木清没有写过专门的著 作来说明人和环境关系的问题,但他关注现实世界,关注现实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发 展,在他一生研究的哲学问题以及在他发表过的一些论文和著作中,确实都有对这一问 题的思考。 本文从考察三木哲学的“环境”、“行为”、“技术”等中心性概念入手, 按照三木清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整理出三木清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索脉络,以此来揭 示三木清关于人和环境和谐发展及其发展过程和具体状况的思想,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 人与环境的和谐、实现人的发展的思想。本文通过剖析三木清的“环境”概念,说明人 类由造就环境来形成自己,即人类由环境造就又作用于环境,不仅能动地适应变化了的 环境,又主动地创造新的环境,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改变提升自己,从而揭示了人类生活 的根本形式;通过剖析三木清的“行为”概念,阐明人适应环境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本 能性的适应,一种是依据由“经验”生成的“习惯”所达到的适应;通过剖析三木清的 “技术”概念,表明技术是调和人与环境对立关系的媒介,技术既是以主体和环境的对 立为条件,又是为调和其对立使主体适应新环境而发明的新的行为形式,进而展现了三 木清一生是如何探索解决人和环境的矛盾以达到人与环境和谐的。对于三木清 人与环境关系思想的研究,最终落脚点是当代中国的发展由此,本文针对我 国当前种种社会现实,提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注重人与环 境的和谐发展、尊重实践、审视技术两面性等一些设想和举措。对三木清的入 与环境关系思想的研究,对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提升对人与环 境关系和人的发展的关注,发展和完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以 及迸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三木清;入与环境关系;和谐发展 三木清人与环境关系思想研究 s e a r c ho n k i y o s h im i k i st h o u g h t so f h u m a nb e i n g s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b s t r a c t i - i u m a n sp r o b l e mi st h eb a s i ca n dc o r ep r o b l e mo fp h i l o s o p h yt h r o u g h o u t h t m a a n i t ya s i ti s , h o wt h es e l f - p r o b l e mf o r m si nt h er e a lw o r l de n v i r o n m e n t , i st h ep r o b l e mw h i c ht h e k i y o s h im i l 【ih a sb e e ni m r s u i n g a l t h o u g ht h ek i y o s h im j 虹h a sn e v e rw r i t t e nab o o kd e v o t e d t oi l l u s t r a t e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p e o p l ea n d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b u th ep a i d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 r e a lw o r l d , a n dh a r m o n i o u sd o v e l o p m e n tb e 脚e p e r s o na n d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h er i v e di n t h es t u d yo f p h i l o s o p h ya n dt h ep r o b l e m sh em a d ean u m b e ro f p a l 螂r sa n db o o k sr o a l l yk l d o nt h i si s s u et op o n d e r t h i sa r t i c l ef i o mt h ei n s p c c t i o no fk i y o s h im i k ip h i l o s o p h y ”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 t h e b e h a v i o r ”, t h e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o t h e rc e n t e rc o n c e p t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i n t e r n a ll o g i co f t l a e k i y o s h im i k i - p h i l o s o p h y , s o r t e do u tt h er i g h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k i y o s h im i k i - p h i l o s o p h y b e “v 嘲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t h i n k i n gs t r a i g h t i tr e v e a l e dk i y o s h im i l d st h o u g h t s t h e h a r m o n i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b c t w c c nh u m a na n d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 a n dt h es p e c i f i cs i t u a t i o n , i no r d e rt oa c h i e v eh a r m o n yw i t h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a c h i e v et h e i r 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i n k i n g b ya n a l y z i n gt h ek i y o s h im i l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c o n c e p tt h a tt h eh u m a n e n v i r o n m e n tb yc r e a t i n gi t so w n , n a m e l y , h u m a ne n v i r o n m e n tc r e a t e db ya n o t h e rr o l ei nt l a o e n v i r o n m e n t ,n o to n l yd y n a m i c a l l ya d a p tt ot h ec h a n g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 , b u ta l s ot o o kt l a o i n i t i a t i v et oc r e a t ean e w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i nt h ep r o c e s so f c h a n g i n gt ou p g r a c l et h e m s e l v e s i no r d e r - t or e v e a lt h ef u n d a m e n t a lh u m a nl i f ef o r m ;t h r o u g ha n a l y z i n gt h ek i y o s h im i k i “t h e b e h a v i o r c o n c e p t , e x p l a i n e dt oa d a p tt o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o ft h et w om e t h o d s , o n ei s i n s l i n e t i v et o 蛳t h eo t h e ri sb a s e do n ”e i , a p c r i e n c c ng e n e r a t e d ”c u s t o m a r y ”a c h i e w db yt h e a d a p t a t i o n ;t h r o g h 目m a l y z i n gt h ek i y o s h i 麟 t e c h n o l o g y e o n e x p t , s h o w e dt e d m o l o g y w a st h em e d i ao fo p p o s i t i o nr e l a t i o n st or e c o n c i l ep e o p l ea n dt h oe n v i r o n m e n t , b o t hi nt h e m a i nt e e i m i e a la n da a v i r o l a m e a t a lc o n d i t i o n sf o rt h eo p p o s i t i o n , w h i c hi st or e e o l l _ e i l ei t s a n t a g o n i s mt om a k et h em a i na d a p t t ot h en e w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t h ei n v e n t i o no f i 托wf o r m so f b e h a v i o r ,1 1 鼬i td i s p l a y e dk i y o s h im i l dh o wt oe x p l o r es o l u t i o n st ot h ec o n f l i c t sa l a d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i no r d e rt oa c h i e v eh a r m o n yw i t ht h e ( :n v i r o n m e n ti nh i sl i r e r e g a r d i n gt h e k i y o s h im i l d st h o u g h t sr e s e a r c ho nh u m a na n dt h ee n v i r o n m e a a tr e l a t i o n s ,t h ef i n a l l yf o o t s p o tw a st h o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h i n a 8d e v e l o p m e l a t t h u s ,i nv i e wo fc u r r e n ts o c i a lr e a l i t y , t h i s a r t i d ep r o p o s e ds o n i ci d e a sa n di n i t i a t i v e sa b o u tt h ep r o m o t i o no fc h i n a ss o e i a l i s t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p r o c e s sa n dt l a o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h a r m o n i o u sd o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i i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n dr e s p e c tf o rp r a c t i c e ,d u a lc a r e f u l l ye x a m i n e st h et e c h n o l o g y t ot h ek i y o s h im i l d s t h o u g h tr e s e a r c ha b o u th u m a na n d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t of l l r t h e ge x c a v a t e sc h i n a s s o c i a l i s t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p r o c e s sa n d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g r e a tc o n c , c r n , t h en o wt h e o r yo ft h ec r e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u i t a b l eb u i l d i n gs o c i a l i s mw i t h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f i | r t h e ri m p l e m e n tt h es c i e n t i f i cc o n c e p to fd e v e l o p m e n ti sa ni m p o r t a n t i n s p i r a t i o na n dl e s s o n s k e yw o r d s :k i y o s h im i l d ;h a r m o n i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h u m a n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i i i 独创性说明 作者郑重声明:本硕士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大连理 工大学或者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查垫 日期: 纽:堡 人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 论文版权使用规定”,同意大连理工大学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连理 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金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 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鱼塑! 导师签名缉羔南 幽年月西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导言 1 1 三木清其人其说 三木清是现代日本哲学史上著名的进步哲学家、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 8 9 7 年1 月5 日,出生于兵库县揖保郡揖西村的一个家境比较宽裕的半农半商的家庭。三木清于 1 9 0 3 年入寻常小学,1 9 0 9 年4 月入龙野中学,1 9 1 4 年9 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1 9 2 0 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哲学系,免试进入京大大学院,期间受西田几多郎、波多野精一、深 田康算、田边元等人的指导,一边研读一边兼任大谷大学和龙谷大学的哲学讲师。1 9 2 2 年大学院毕业后,立即赴德留学两年,至1 9 2 4 年8 月,之后去了法国巴黎,于1 9 2 5 年 回国。在德国时最初于海德堡大学跟随李凯尔特学习,翌年( 1 9 2 3 年) ,移至马堡大学 受海德格尔的助手莱维特指导1 9 2 4 年8 月移居法国巴黎,运用从海德格尔那里学到的 解释学的手法,对巴斯卡尔的思想录展开研究,并写成论文,投稿寄送于日本国内 的思想杂志,后来汇集成册,出版了巴斯卡尔入学研究( 1 9 2 6 年) 。1 9 2 7 年, 三木清到了东京,担任法政大学教授。自1 9 2 5 年回国至1 9 2 9 年的这一期间,三木清对 马克思主义展开了独具特色的研究。他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来理解的这种尝试是日本 近代思想史上划时代性质的事件,在当时的日本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研究的基 础上,他发表了唯物史观与现代意识( 1 9 2 8 年) 、社会科学的预备概念( 1 9 2 9 年) 、历史唯心论的诸问题( 1 9 2 9 年) 等论著。三木清不仅从理论上从事马克恩主 义的研究,而且还在实践上参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运动。譬如他协助当时的马克思主义 者从事革命的文化运动,与羽仁五郎共同编辑杂志在新兴科学的旗帜下。该杂志与 日共( 处于非法状态) 领导下的“无产阶级科学研究所”的所刊 ( 第1 4 卷) 、评论( 3 ) ( 第1 5 卷) 、时代与道德 ( 第1 6 卷) 、历史性的研究( 第1 7 卷) 、不褥不讲的哲学( 第1 8 卷) 和遗稿( 第1 9 卷) ,展现了三木清的学术研究涉猎哲学科学的诸多领域,如人学、哲学史、历史哲学、 艺术哲学、文学史方法论等。 1 2 三木清哲学基本立场的形成 在德国留学期间,三木清先后就学于李凯尔特和海德格尔。此间正值发生法国强占 鲁尔( 1 9 2 3 年) 事件,德国的经济危机转化为政治危机,德国革命力量同反革命力量处 于激烈对抗时代。在这种客观形势下,在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有直接关系的情况下,德 国哲学界的非理性主义潮流正在完成一种转变,即从认识论( 不可知论) 向本体论、从 新康德主义向生命哲学进而向实存主义哲学转变。三木清最初是在新康德学派的影响下 开始哲学思索的,在此期间,受其影响也由新康德学派的认识论转向海德格尔的存在论。 面对德国动荡的社会、纷繁的思想,三木清也在冷静地思考日本的社会以及思想界的状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况,萌发了批判主义精神,并在当地的一流报纸法兰克福报上发表了题为李凯尔 特在日本哲学中的意义的文章。该文介绍了日本哲学界的现状,特别是概述了以西田 哲学为中心的日本近代哲学研究的现状,并对李凯尔特以及德国哲学表示敬意。在这篇 文章中,三木清还批判了影响日本学术独立的两个障碍:一是日本人传统的世界观 佛教的自然主义泛神论;二是政治上长久的统治体制天皇绝对主义,并指出,这是 在日本历史上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日本人应该公开揭露自己民族历史中这些不好的东 西,以便健康成长在当时能发表这种在日本国内被禁止的激进见解,说明三木清留学 德国后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原来是典型的日本“古典派、教养派”,因身居日本 而感觉不到日本社会的动荡和变化,到德国后,当身在异国,冷静地客观地审视日本哲 学界的状况、思索日本哲学的命运时,自然要触及到上述两个问题。三木清能够认识到 并敢于把它公开揭露出来,说明他学院派秀才的个性已经开始解体,对天皇制绝对主义 乃至日本主义的批判精神也可以说是从这时萌芽的此时,在哲学上,三木清接受了实 存哲学及生命哲学的影响,开始把对于生命的解释作为哲学的中心问题。1 9 2 4 年8 月, 三木清从德国移居法国巴黎期问,偶得巴斯卡尔的思想录一书,遂为之沉醉,“每 当夜阑人静读此书时,在极其孤独和寂寥之中,一个人常常潸然泪下”“1 。于是他对巴 斯卡尔展开研究,撰写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寄送日本国内,被发表在思想杂志上,回 国后又补写了一章,辑成单行本巴斯卡尔入学研究,于1 9 2 6 年出版。这本书是三 木清的处女作,也是他人学基本立场形成的标志。三木清留学德国期间,马克思主义就 已经引起了他的关注,对巴斯卡尔入学思想的研究,为他后来从人学立场上研究马克思 主义奠定了基础。从对巴斯卡尔的研究到对马克思的研究,这二者之间并没有鸿沟,诚 如三木清自己所说:“写了巴斯卡尔的我与论述马克思的我这二者间有着最密切的联系。 在它们的根底中,是共同的信念和思想在驱动着我。”嘲1 9 2 5 年回国后,他参加了京都 大学哲学专业校友读书会,在读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之后,接着研读马克思的 导言。马克思在该书中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 即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其中对三木清影响最大的是从历史出发的抽象上升到具 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后来成为三木清研究马克恩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用三木清自己的 话说,他是采用了“理论系谱学”( g e n e a l o g i ed e rt h e o f i e n ) 的方法在大正人本主 义思潮中成长转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的。按照三木清的理解,理论系谱学是一种对 于关系或者事件的分析方法。他在唯物史观与现代意识一书的序言中表述其在研究 方法时说:“我在那些文章中采用了理论系谱学( 6 e n e a l o g i ed e rt h e o r i e n ) 。是想 以一种新的系统去理解定的意识形态如何产生、成长、消亡这个系谱学的根本命题 是历史上的存在通过抽象而进行理论分析的。这是我从马克思那里学来的实际上。这 三木清人与环境关系思想研究 就是马克思称之为历史的抽象( h i s t o r i s c h ea b s e r a k t i o n ) 的过程。”这种理论 系谱学方法,萌发于就学海德格尔时的马堡时代,通过巴斯卡尔研究,具体化为“生的 存在论”,此时又成为他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 2 0 年代中期的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广泛传播给三木清以极大的影响。当时,一些先 进的知识分子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无产阶级文化运动已成蓓蕾待放 之势面对这种现实,年轻向上的三木清便把目光移向马克思,欲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探 求人的存在及其全面发展的哲学。以此为契机,三木清从1 9 2 7 年起全面展开对马克思 主义的研究。1 9 2 7 年6 月,三木清在思想杂志上发表了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第一篇 论文入学的马克思形态。同年1 2 月,又连续发表了马克思与唯物论和实用 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两篇论文。翌年5 月,由以上三篇加上新稿黑格尔和马克 思计4 篇论文汇集成唯物史观与现代意识一书,由岩波书店出版。就这样,三木 清以新兴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面貌,像彗星一样登上了论坛,展示了他的唯物史观时代 在马克思主义与唯物论一文中,三木清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现实基础,表 述了他对唯物论的理解。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日本思想界颇为盛行,继山川均后, 福本和夫接踵登台。福本和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他首次在日本提出马 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问题,并且公然把马克思主义宣 布为是一种哲学世界观。但是,福本和夫的主要缺陷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有很多教 条主义的生搬和曲解。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的外来思想,更不是翻译的理论,它是一种 哲学世界观,应该在日本这块土地上吸取大正以来所形成的人本主义思想营养,提出适 合于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说这是日本当时时代的要求。三木清在福本和夫的影 响下,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独自展开唯物史观的研究,并且自信地认为:“对于唯物 史观,我能设法作出自己的解释。从我一直从事的研究来看,我相信我的解释也会不同 于他人而多少具有新鲜感。”从1 9 2 5 年回国至1 9 2 9 年的这一期间,三木清对马克思主 义的研究独具特色从解释巴斯卡尔人学观的视角,运用解释学的方法尝试着阐明马 克思的人学观。1 9 3 0 年以后,三木清远离了马克思主义而专心于著述活动,其中历史 哲学是三木清系统展示自己哲学思索的第一本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三木哲学的形 成。在历史哲学之前,三木清解释西方哲学和深化自己哲学认识的过程中,虽然提 出不少独自见解,但未使之体系化。他的哲学思索还基本处于学习、理解、接受西方哲 学的阶段。从历史哲学开始,三木清作为“书斋学者”专门从事写作的时期和系 统地展示自己哲学体系的时代到来 4 一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3 研究现状综述 1 3 1 日本研究现状 在现代日本哲学史上,三木清始终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早在2 0 世纪3 0 年代,日 本就曾进行过两次关于三木哲学的争论;战后,日本学术界对之也评价不一,至今尚无 定论。日本学术界对三木清哲学的研究,主要是以三木清各个时期思想发展的历程和思 想中包含的主要内容为线索丽进行的 ( 1 ) 日本战败前的昭和思想史上和日本近代史上对三木哲学的研究 有的人认为,三木清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是反马克思主义早在1 9 2 8 年1 2 月, 服部之总在他的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中就与三木清针锋相对,认为,三木清哲学 在本质上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是唯心论的粉饰形态还有很多哲学史研究者也都认为三 木清企图用存在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唯心主义立场。 有的人则认为,三木清与其它唯心主义者不同,他是进步主义者,他肯定马克思主 义哲学,并影响很多学生由接近马克思主义而走向唯物论。户坂润认为,三木清的唯心 主义与其他唯心主义者的立场、观点有明显的区别。他说:“我那亲爱的三木清氏,在 我国思想界虽不似北斗星那样光辉,但也似明星那样地发出过光明。可以看出这个自由 主义者和其他自由主义者不同,他是具有相当抵抗力的进步主义者。” 永田广志在三木清故去时撰文失去两位思想家的思想史意义,在文中指出;“三 木哲学确实是从唯心论哲学向马克思主义转移的青年学生的先驱和典型在三木清 的影响下,乃至在他以后,很多学生( 户坂、船山信一等) 从讲坛哲学接近马克思主义, 并超越他而达到唯物论”并论述道,在左翼知识分子中继福本主义之后,曾有三木哲 学成为宠儿的时代,这是毋庸质疑的历史事实。 曾经跟三木清交情甚笃的当代日本哲学家船山信一认为,在三木时代,日本哲学界 一方面认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哲学毫无关系,另一方面又认为马克思 主义哲学是庸俗唯物论、朴素实在论而不承认其哲学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三木清受福 本和夫的影响,第一个从哲学的行列中站出来,主张马克思主义有哲学,应该把它作为 哲学来认真考虑。因此,“克服政治与哲学的所谓二重真理是三木在近代日本哲学史上 的作用。”旧船山信一还在他的代表作日本哲学家的辩证法中,从与众不同的角度 探索并比较了日本哲学家的哲学中辩证法的观点,在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三木清 的辩证法跟西田几多郎的“场所的辩证法”、田边元的“媒介的辩证法”、高桥里美的 “全体的辩证法”不同,是“形式的辩证法” ( 2 ) 现代日本学者对三木清的研究 三木清人与环境关系思想研究 其一,在日本哲学的入门书中,最经济实惠且容易买到的书就是田中久文的解读 日本“哲学”( 6 ( 宣文库,2 0 0 0 年) 。田中久文作为把西田哲学中“无”的概念以 独到的见解进行解读的哲学家,在此书中,也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对三木清的哲学进行了 解读。他还在日本哲学第2 号上发表论文由虚无而来的形成力三木清的“构 想力”论,认为三木清的“构想力的逻辑”,虽然有些与当时时代的主流思想不一定 完全相符,但却真实地反映了一位学者,不断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永不停止对真理 求索的精神。 其二,久野收和鹤见俊辅在二人合著的现代日本的思想中指出,三木哲学是现 代日本思想中五个低谷之一在筑摩书房出版的近代日本思想大系第3 3 卷 三木 清卷中的1 9 6 6 版和1 9 7 5 版,分别由久野收和住谷一彦,按三木清著作发表和 思想发展的年代为序进行编辑和解说。在土田杏村所著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第十 章 人学的唯物论及其批判中,作者从入学的角度阐述了三木清的思想。人类的存在 相对于宇宙全体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微小的存在,但同时相对于虚无来说又是整个全 体。三木清就是把这种人类生命的存在作为全体和虚无的中间状态来把握的。作为这一 中间状态的人类的思维就构成了三木清人学的基础。 其三,宫川透的三木清( 东京大学出版社,1 9 5 8 年) 、唐木顺三的三木清 ( 筑摩书房,1 9 6 6 年) 、荒川几男的三木清( 纪伊国屋书店,1 9 6 8 年) 、佐佐木健 的三木清的世界( 第三文明社,1 9 8 7 年) 以及赤松常弘的三木清哲学思索的 轨迹( 密内路瓦书房,1 9 9 4 年) 都是研究三木哲学的专著,反映了三木清在各个历史 时期的心迹与思索。以上著述都把如何继承和发展未完成的三木哲学视为三木清留给后 人的重大研究课题,并且对三木清的“行为”的理解有以下共同之处:认为三木清所谓 的“行为”不单单是主体逻辑性的判断,还是以主客分离为前提的主体向客体发生的动 作。行为性的自己是身体性的感性的自己。这样的自己发生的行为是历史的根源性的, 人的身体不仅是个人的身体,还有“社会性身体”的性质。 其四,在日本著名的思想史研究家铃木正教授,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 员、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卞崇道等人一道编著的 日本近代十大哲学家 一书中的“三木清”这一篇中,非常具体而全面地对 三木哲学各个时期的思想做了分析和评述。卞崇道认为,三木清“称得上是一位 进步的自由主义哲学家”。在2 0 世纪3 0 年代前后的日本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以户 坂润为首的唯物论研究会全面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架设了桥梁。他说:三木清“从 唯心主义哲学基点出发,走上探索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最后又回到唯心主义哲学。然而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这决不意味他的哲学生涯是个简单的环状复归过程。应肯定三木对于马克恩主义入 学所进行的探讨是有积极意义的入学本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三木受 实存主义哲学影响,认为人学不应该为实存主义所垄断,马克思主义也不捧斥人学,从 而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形态”。同时,卞崇道又指出:。但是,由于他对马克思 主义缺乏正确、全面地理解,加之受实存主义哲学影响较深,所以在解释唯物史观 时,既有接近马克思思想的一面,又有误解、甚至曲解的一面”卞崇道还在黄心j l l 主编的东方著名哲学家评传( 日本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1 月) 中,以和铃木正教授在日本近代十大哲学家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一步阐述 和细化了自己上述的观点。 1 3 2 国内研究现状 跟日本哲学界所不同的是,中国哲学界对三木哲学的研究,除了集中在三木清一生 思想的复杂多交性之外,还关注他的人学思想,并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思考。具体研 究状况,可以分两个时期来把握。 ( 1 ) 2 0 世纪7 0 年代以前的研究情况 早在2 0 世纪6 0 年代,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学家、东方学家朱谦之就在他的日本 哲学史( 人民出版社,2 0 0 2 年6 月荐版) 一书中傲了专门论述。该书在中日两国的学 术界影响甚大,全书3 7 万字,论述了从日本最早的哲学萌芽到现代日本哲学发展的历 史,指出了早期中国儒释道三教和后期西方思想对日本哲学的影响。朱谦之把日本哲学 划分为第一期复古神道、第二期讲坛哲学,第三期社会思潮,又把第三期分为无政府主 义派和社会主义派。三木清则被朱谦之归属于第三期社会思潮的社会主义派。从朱谦之 少见的“日本哲学是日本一定物质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有它独特的前后相承的发展规律, 但亦同时通过其自身的社会经济条件的社会内部的各种阶级斗争而接受了中国哲学的 影响”的想法,即从客观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得出三木哲学包含兰个 方面的内容,即对于西田哲学的继承,对于实存主义的接受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歪衄, 从而把三木哲学规定为是日本型的修正主义思想。并称“他近年( 指1 9 3 1 年,笔者) 发表论唯物史观及哲学方面的著作很不少,如唯物史观与现代意识社会科学的预 备观念史的观念论诸问题及在新兴科学旗下思想各杂志,发表关于马克 j 臣主义论文,影响于青年哲学界,是再大没有了但通读他全部理论,实际始终站在人 类本位的存在论上,以为唯物史观就是一个立于一独立的有特色的人类学上的世界 观;这当然只好说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原理,哪里是马克思派所谓辩证法的唯物 论? 一嘲 三木清人与环境关系思想研究 ( 2 ) 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的的研究情况 自2 0 世纪8 0 年代中国的日本哲学研究复兴之后,关注三木哲学的研究者越来越多。 1 9 8 3 年,有朱红星、李宪如等人发表研究论文。朱红星在延边大学学报东方哲学研 究专号( 1 9 8 3 年3 月) 上发表的试析三木清“人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经验”的 哲学基础中,肯定了三木哲学中的合理成分,积极地评价了三木清在日本马克思主义 哲学发展史上所起的推进作用。李宪如也在延边大学学报东方哲学研究专号( 1 9 8 3 年3 月) 上撰文三木清“人学”思想初探,指出,三木哲学中,人和自然的联系是 通过“基础经验”这一中间环节实现的。人既是通过“基础经验”同自然和物发生关系, 人同时又是“基础经验”本身。因此,哲学在研究现实存在的人时,就不能离开“基础 经验”孤立地研究,而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 接着,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会长刘及辰于1 9 8 5 年第3 期的外国问题研究 上发表论文三木清的批判性格及其在日本思想界的积极贡献,卞崇道( 他 的主要研究成果已经在前文做了介绍) 于大阪唯物论研究会哲学部会编的 1 9 8 6 年第2 2 、2 3 合并号秀报唯物论研究上发表中国关于三木哲学研 究的近况,中国学术界对三木清的研究热情逐步高涨。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金熙德在其所著的日本近代哲学史纲( 延边 大学出版社,1 9 8 8 年) 一书中,于第四章日本近代“入学”唯心论哲学中,对以“人学” 观点解释唯物史观的三木清和后期的三木哲学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分析了三木清。入学” 思想的形成、“人学”的存在论和人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论。指出,三木哲学就其基本性 质来说,终究没有突破唯心主义束缚;对于三木清后期的哲学,不能因为他宣传不安的 哲学、复归西田、倒向净土真宗,就说他与西田、田边哲学一样都是从主观唯心主义哲 学转到宗教哲学;在对待法西斯主义的态度上,他不同于西田、田边等学院派哲学,而 是基本持批判态度的,他在人类形成环境的过程里,形成了自己的想法,称得上是一位 进步的自由主义哲学家。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文化集刊( 一) ( 1 9 8 9 年7 月) 中的试论三木清哲 学的人学思想一文中指出,三木清对“主体”和“他者”的思索,提供了站在“他者” 的立场上相互理解的方向。因为在三木清看来。“他者”不仅仅是客体,还是和“自我” 这一主体相同的主体。三木清的人学唯物史观研究为他自己提供了一种由其哲学思想为 出发点的大正时代的教养主义和文化主义向昭和时代的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转移的 可能性。啪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刁榴在2 0 0 4 年第一期的日本学刊上发表的论文三木清及其哲学思想) ,延 续以三木哲学思想的代表性文章的发表年代为序的原则和特点,以昭和前半期的思想史 上的马克思主义一“不安”的思想一法西斯主义这条主线来研究嘲,认为三木哲学包括 三部分内容:人学唯物史观、构想力的哲学和协同主义哲学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可 以说“三木清是新的哲学的开拓者”,而且,在危机和不安的社会氛围中,感性的东西 如何才能逻各斯化的问题是时代的要求,“不能因为感性而忘却逻各斯”的三木哲学, 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充当日本的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化所要借助的学术权威的三木清也 是适应时代要求的 以上著述对三木哲学思想的探讨和对三木清关于人的理解的探索,对于本课题的研 究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借鉴意义。但是,以往的研究,或者是按三木清各个发展时期 的思想或按其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来论述,或者是以入学观的主线来分析,都有不足的 方面或疏漏的视角,可以说人与环境的关系的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对人与环境关系的 问题,三木清没有专门的论著,但在他研究其他问题时,甚至在他一生研究的哲学问题 以及在他的一些论文和著作中,在很多地方都有这方面的思想。本文便是从考察三木哲 学中以“习惯”概念为中心的“环境”、“行为”、“技术”等概念入手的视角,在对 三木哲学思想从人学唯物史观一行为的哲学一技术哲学的发展过程的研究中,挖掘他关 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并按照三木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整理出三木清对人与环境关 系的思索脉络,来揭示三木清关于人和环境和谐发展及其发展过程和具体状况的思想, 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实现人的发展的思想。这种研究,为学术界同仁 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这也是本课题的创新点 1 4 研究意义 1 4 1 理论意义 自1 9 2 8 年起,在日本曾两次展开关于三木哲学的论战这种论战尽管没能把三木 清引导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上来,但却把日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引 导到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即“辨证唯物主义”这个问题上来。在近8 0 年后的今天,我 们重读三木清的哲学,仍具有现时代的重大理论意义。本课题从考察三木清以。习惯” 概念为中心的“环境”、“行为”、“技术”等概念入手,来挖掘他关于人和环境关系 的思想,特别是他关于人和环境和谐发展及其发展过程和具体状况的思想这种研究, 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三木哲学思考和研究的角度,从而弥补对三木哲学这方面研究的理论 空白,还有助于促进和推动对三木哲学的研究,也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深入 发展。 三木清人与环境关系思想研究 1 4 2 现实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的早期传播中,日本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甚至可以 说,中国人真正比较全面地接触马克思及其学说,主要是通过日本学者作为中 转站,而三木清对马克思理论的解释无不具有日本的特色。三木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所作的阐释,虽受实存主义哲学影响较深,其立场、观点、方法还没有完全转变到马克 思主义上来,有曲解马克思的一面,但也有接近马克思的一面,从而为研究和传播马克 思主义哲学做出了贡献。可以说,三木哲学中的丰富遗产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其优秀 成果值得我们大力汲取。三木清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中对人的发展的高度关注,为我国当前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 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启示和借鉴。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三木清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人类作为主体,是怎样在“自然环境”下、在造就人类自身的这个世界“历史 的社会的环境”中,形成自我的呢? 这是三木清一直追寻的问题。尽管三木清没有写过 专门的著作来说明这一问题,但在他发表过的一些论文和著作中,确实有对这一问题的 思考。这主要体现在他的“习惯”、“环境”、“行为”和“技术”等概念之中。因此, 本文就从他的“环境”、“行为”、“技术”等概念入手,从他的入学唯物史观一行为 的哲学一技术哲学的发展过程的研究中,来揭示他的入和环境关系的思想及意义。首先, 三木清由。环境”概念,说明了人类由造就环境来形成自己,即人类由环境造就又作用 于环境,不仅能动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又主动地创造新的环境,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改 变提升自己,从而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根本形式其次,三木清由“行为”概念,阐明了 人适应环境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本能性的适应,一种是依据由“经验”生成的“习惯” 所达到的适应最后。三木清由“技术”概念,表明了技术是调和人与环境对立关系的 媒介,技术既是以主体和环境的对立为条件,又是为调和其对立使主体适应新环境而发 明的新的行为形式。 2 1 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 三木清认为,人是环境的创造物,同时又是环境的创造者。人与环境总是通过某种 相互的作用来达到一种平衡,并在这一动态平衡中人走向进步与完善。三木清说:“人 类根本上的规定是人类造与被造的事情。”嘲他还说,人有优于自然的一面,又有劣于 自然的一面;人具有超越于人的现实存在的、向往无限未来的可能性。【i 町人类创造“自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意味着人类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由此,三 木清把人类造与被造的“环境”视为最基本的概念。 三木清的“环境”概念中体现了主客体的对立与统一,并且围绕“环境”,三木清 说明了“环境和主体间相互作用”的重要问题为准确地把握三木清的思想,必须首先 明确三木清哲学中的环境概念的含义及特点 2 1 1 三木清的“环境”概念是从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来界定的 首先,三木清说:“所谓人类和环境,人类被环境创造的同时建立了人类被环境创 造的关系环境被人类造就的同时,建立了环境刨造人类的关系”“社会让我 们完成劳动过程变革我们的同时,我们也让社会完成改造使社会变化人类被社会改造 的同时,人类也改造社会”n 4 从三木清的阐释中可以看出,他所称谓的环境就是指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能够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广泛空间、丰富资源和必要 三木清人与环境关系思想研究 条件的综合体。三木清对环境的定义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特别是在环境造就人和人 改造环境的关系中来界定的。这也是三木清把握“环境”概念的特色。三木清之所以这 样来界定环境,是因为:第一,他认为,环境是人自身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所谓人类由 环境造就,是说一方面人受依据土地条件而分布的动植物、水、太阳、空气的作用能够 维持生命、成长发育,另一方面人受社会环境( 例如人类交往关系、文化、风俗和习惯 等) 的作用而结成家庭、社会组织等。所谓人类形成环境,是说被自然的作用和社会的 作用所支配的人,反过来作用于环境。第二,他认为,人类对环境,并不是被动的,而 是能动的。也就是说,作为主体的人,是以独立的姿态作用于环境的,主体不是被动地 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是主动地创造新的环境,并在此过程中改变自己。第三,他认为, “人类由创造环境,造就着自己。这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形式。所谓创造,就是制造东西, 所谓制造东诬就是给予物以形,改变其原来的形,做成新形之物。”“”而且。人“自己 永远都是由自己造就着自己,如果不是那样,就不是自己”“町这里的自己,当然是以 “生命”为前提的。“生命是建立起自己周围和关系的力量”嘲,所以,自己就是以现 在的自己来培育自己周围的关系而继续成长,形成新的自我。一方面,现在的自己能够 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保持独立性,作为自律的自己存在。这是成为形成新的自我的基本 条件。另一方面,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自己常常被自己想要适应的环境所支配。人类 作为生命存在物,是在回答作为人类如何生存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造就着新的自己环 境则跟维持生命和造就自己关系重大,所以人类由造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