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期中训练题.doc_第1页
大道之行也期中训练题.doc_第2页
大道之行也期中训练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道之行也练习题一、积累与运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选贤与能,讲求修睦与: 睦: (2)矜、寡、孤、独、废疾者矜: (3)男有分,女有归分: 归: (4)货恶其弃于地也恶: 盗窃乱贼而不作乱: 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闭: 大同: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选贤与能。通 意思:(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通 意思: (3)可爱者甚蕃。 通 意思: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通 意思: 3、一词多义。亲其亲 亲其亲 子其子 子其子 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 谋闭而不兴 弃于地也 先贤与能 处户而不闭 不必藏于已 遂与外人间隔 盗窃乱贼而不作 不出于身也 4.翻译下列句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盗窃乱贼而不作。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5填空礼记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 (朝代)的 (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全书共有 篇。6.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文中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桃花源记与大道之行比较阅读(一)(28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 子其子,使a老有所终,b幼有所长,c矜、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 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1、本文选自,其作品大多反映了思想。(2分)22“壮有所用”这句话是从选文中抽出来的,应把它还原到_(a、b、c)处,理由是:。桃花源记中与该句话意义相通的句子是: 。(3分)2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谋闭而不兴 讲信修睦 男有分 外户而不闭 25、文中描述“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根据提示用文中的语句填空)6分人人都能受到了社会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26、孔子与陶渊明都描绘了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理想,其根源是什么?(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谈) 提示: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礼仪丧失殆尽。(二)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文】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2)故人不独亲其亲。( )(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4)便要还家。(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译文: 译文:20【乙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分别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甲文】所阐述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生活?(选答两处)答:(1)写桃花源里田园风貌,一派富足宁静的景象; (2)写桃花源中人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3)写桃花源中人家家都 友好好客。 21【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答: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甲文“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甲文侧重于议论(或“阐述”),乙文侧重于记叙(或描写)。 (三)桃花源记与大道之行比较阅读(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6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交通: 户:8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 ,乙文则是 。9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10概括甲文的大意。(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16.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分)(1) 选贤与( )能 (2)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